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迦納水壩預定地禁止英國動物學者進入

知性專題 [自然生態]台灣的植物生態帶-針葉林帶
環境新聞 環境正義迫使水泥廠關閉
俄羅斯地球日 凝聚民主、反核勢力
迦納水壩預定地禁止英國動物學者進入
英國一位人士可能已感染口蹄疫
從太空科技來協助執行環境條約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4-27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4-27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4-24
專  欄 [黑潮觀點]與島共生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回應「自然書寫」水的聯想
[讀者投書]「世界地球日─綠色消費」-參加某環保局「世界地球日─綠色消費」投標有感
訊息托播 [活動訊息]環境信託演講研習坊 開始囉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思源啞口的環境觀察 4.28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海洋作家廖鴻基先生 4.30

[自然生態]台灣的植物生態帶-針葉林帶 >>>

作者:林俶圭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

[台灣冷杉的毬果]台灣北方針葉林的樹種為台灣冷杉,其毬果為深紫色,很容易辨識。  越過寒原往下走,台灣有三種不同型態的針葉林帶:冷杉林帶、鐵杉林帶、及檜木林帶。其中,冷杉林是台灣海拔最高的一種森林,同時也稱為北方針葉林,全世界只見於北半球極地附近,是最接近北極圈的一種寒帶針葉林,台灣是其分布的南限,所以說這種森林能夠在亞熱帶的台灣出現,確實有它不可忽略的生態意義。

  其次的鐵杉林在世界上則是屬於侷限分布的一種森林型態,只有在中國大陸中部、西南部和台灣較常見到。它的森林結構和冷杉林無太大差異,只是鐵杉的樹形樹幹不若冷杉筆直高挺。例如在台灣南部的北大武山就可以看到大片的鐵杉林。

  整體而言,台灣的針葉林帶分布大約是在海拔1800至3500公尺之間,而台灣闊葉林的分布則由低海拔的山區上升至海拔2500公尺左右,由此可知介於1800至2500公尺之間的檜木林帶實際上是一處針葉林與闊葉林的交會帶。

環境正義迫使水泥廠關閉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紐澤西州,凱姆敦,2001-04-24 (ENS)- 在一項環境正義議題的判決先例中,聯邦以毒性排放物有害鄰近居民、並且侵犯到他們的公民權為由,勒令紐澤西州的一家水泥工廠停止營業。美國環保署長克麗思汀惠特曼曾在去年三月以她當時的官方身分,紐澤西州長,參加這間水泥廠的開工破土典禮。

俄羅斯地球日 凝聚民主、反核勢力 >>>

  俄羅斯,莫斯科,2001-04-24 (ENS)- 俄羅斯的地球日活動重心放在週二的圓桌論壇,將討論核能工業引起的全球問題。由環境人士、人權團體與獨立媒體會員所組成的圓桌論壇,將在莫斯科的沙卡諾夫博物館舉行。政界人士、核能工業的發言人與反核運動的代表,都將參與這個論壇。

迦納水壩預定地禁止英國動物學者進入 >>>

  英國,蘇格蘭,格洛索普,2001-04-24 (ENS)- 一位英國科學家被限制不得進入迦納的布宜(Bui)國家公園。黑摩塔河上的水力發電壩,預計淹沒這塊區域。亞伯丁大學的動物學者丹尼爾•班尼特說,自己是目前在這個保留區內進行生物研究而唯一還活著的科學家,他並指出這裡是整個摩塔水域中,最後一片原始荒野。

英國一位人士可能已感染口蹄疫 >>>

  英國,倫敦,2001-04-24 (ENS)- 目前正對一位屠宰場工人所做的檢驗示,他有可能感染了口蹄疫。這種病毒在人類身上極為罕見、而且不會致命。但是英國衛生部說明,這位在坎布利亞郡北部、參與篩選動物和處置動物屍體的不知名人士,他已經顯出「所有該種疾病的症狀。」

從太空科技來協助執行環境條約 >>>

  法國,巴黎,2001-04-24 (ENS)- 歐洲太空總署委任執行的4項研究,其本月核心重點是,用來從太空監測地球環境的「地球觀察」科技。針對因應減緩氣候變遷和其它環境難題的政策,這些研究的目的是證實為這些政策背書的科學。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4-27 >>>

  • 八里焚化廠完工 下月完成驗收:採機械混燒式爐體焚化24小時運轉 利用廢熱和蒸氣發電 每月可輸出約四萬戶家庭日常用電量 (北縣 聯合報)
  • 製售使用垃圾偽袋 將負刑責:環保署即將提「廢棄物清理法」修正草案,其中增列製造、販售、使用偽造的專用垃圾袋處罰條文 (北市 聯合報)
  • 假日九份 垃圾成堆:垃圾桶設置不夠普遍 觀光客乾脆隨便往路旁一丟 望海亭前的舊衣回收櫃旁自然成為垃圾堆 (北縣瑞芳 聯合報)
  • 汙水下水道經費中央允下半年度優先編列(雨水下水道則以今年的擴大內需剩餘款優先辦理) (宜蘭 聯合報)
  • 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 兩岸環保非常態 成效有限 (台灣、大陸 中國時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4-27 >>>

  • 白色污染 肆虐長江三峽:沿江兩岸堆放的垃圾和輪船上丟棄的垃圾;使水位落差減少 影響發電 並嚴重磨蝕水輪機葉片 妨礙發電機正常運行 (中新 社)
  • 謹防生態旅遊變生態破壞:目前不少生態旅遊區出現盲目建設的"城市化傾向" (西安 新華社)
  • 我掌握大面積核污染清除技術-剝離性成膜去污材料 (科技日報)
  • 中國渤海漁業系統遭到嚴重污染和破壞(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資料) (渤海地區 中國新聞社)
  • 廣東省首季江河水庫水質污染嚴重 珠三角河口區水質最差 (廣東 南方日報)
  • 澳門人利用網絡宣傳環保 澳門環境委員會開始用互聯網技術宣傳環保 (澳門 中央電視台)
  • 武漢六農民捕售珍稀動物被批捕 (武漢 新華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4-24 >>>

  • 星連玉米廣布於玉米加工食品中
  • 黃石公園摩托車禁令 獲得支持
  • 北半球冬季暖化 歸咎於溫室氣體效應
  • 人類行為也能使全球地表溫度降低
  • 新科技可減少排放柴油中的氮氧化物
  • 新措施保護瀕危海牛
  • 佛羅里達得以購買大筆土地作保育之用
  • 市場行銷大力開發環保食品
  • 阿拉斯加的旅遊業增加、經濟也跟著成長
  • 在國家公園週採取行動

[黑潮觀點]與島共生 >>>

作者:張瑋琦

  台灣近年來,發生過二次令國人刻骨銘心的災難,一次發生在陸地──九二一大地震;一次發生在沿海──墾丁油污事件。這兩次災難,都暫時使國人停止臉紅脖子粗的統獨之爭,停止汲汲於營生,而注視到了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我們四環的那片海洋。沒錯!我們居住在一座小島上!我們的領土還包括周圍的一些更小的島嶼,而不是什麼神州大陸。

  半個世紀以來,國民黨統治下的教育政策,一直都在引導台灣人「望向中國大陸」,至於我們的腳下這塊土地呢?過去的教育是「不看也罷」,因此塑造了台灣人「有錢的話,趕快離開這個小島」的過客心態。

  而在媒體上,我們也看不到對「島」的認同,只看到各種膚淺的「國際比較」被用作自我否定。在飛碟新聞網的專欄中指出:「美國是個富庶的國家,高速公路上盡是綿延的車流,車流中多數是新車、好車,車中多只坐駕駛一人,1公升汽油才12元。」如果以這顯示美國的富有,用來對比台灣的經濟衰退,恐怕就有問題了。美國近年經濟不景氣,是連帶影響日本、台灣經濟及股市的重要原因;而僅佔全球人口數三十分之一的、所謂富庶的美國,正是全球能源消耗量最多的國家,臭氧層的破壞美國應負起最大的責任!

  那麼不看位於大陸的美國,來看看同為島國的日本是什麼情形好了:沈迷於物質文化的哈日族說,日本很進步,生活條件好;殊不知日本自從泡沬經濟至今十年,一年不如一年,失業人口比率也不知是台灣的幾倍──在日本留學的我,就不覺得日本有什麼好哈的,不但經濟蕭條,社會問題也相當嚴重。日本和台灣一樣都曾埋首於發展經濟而忘了腳跟下的土地,即使他們更早覺醒,試圖去其恢復其生活領域的島嶼生態,也還是只能亡羊補牢希望猶未晚矣。

  多數的媒體評論者認為,台灣自從政局轉變至今,始終為兩岸問題、核四、墾丁油污等事件吵嚷不休,是這半年來經濟急趨衰退、產業出走的一些主因。然而深究這些引發爭辯的議題,莫不關係到未來該選擇如何的生活方式──我們要如何在島嶼台灣立穩腳步,而能無畏與淺窄海峽之隔的大陸中國面對面?要以何種方式維繫我們在島內的生計與生存?是否要兼顧與我們周遭的生態共生?這種國族認同、生存方式、生態互動將會塑造出怎樣的台灣精神與文化?這些,難道不是經濟發展至目前這個階段的台灣人,應該仔細思考的問題嗎?當下,還有時間讓我們繼續遺忘我們是「生活在島嶼」的現實嗎?

  過去的國家政策並未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島國,過去的執政者從未能務實體認到作為一個島嶼國家的侷限性,以致盲從於經濟發展的迷思,毫無限制地開發土地、礦產、山林、水力……對島內有限資源予取予求,更昧於台灣島本位主義而把其餘更小的島嶼國土視為垃圾場、化外特區,最極端的例子是在小小的島上塞滿四座核電廠,然後把核廢料扔到其他小島,不論是東邊海域的蘭嶼或西邊海域的烏坵,好像這些地方都沒有人住、這些島嶼周邊都是生命荒漠。我們的農業政策也令人捏一把冷汗,面臨經濟全球化的農業發展對策,竟不是提升農業精緻化,同時強化國人使用國產農產品的信心;反而拿出裹著糖衣的政策,企圖掏空國家的基本維生系統,將大部份農村推向觀光休閒化。我們的漁業現況就更不必說了,沿岸海域承受了來自陸地的長期污染,加上政府一直未有合理的漁法管理(以致於我國漁民濫用流刺網、底拖網等毀滅性的漁法),生態已破壞殆盡,漁場日漸萎縮,蕭條的漁村、敗落的沿岸傳統漁業,顯示著環繞著島嶼的大片海洋己不再能提供島民足夠的生存所需。當前經濟的停滯,難道不正是說明剝削自然的發展方式己到了極限?台灣若不多下功夫在生態互動、知識教育、科學技術及人文精神等方面,只靠經濟,恐怕也不足以擠進先進國家之列。

  這些問題積習己久。台灣引以自豪的經濟奇蹟,宛如盛開在垃圾堆裡的冶豔花朵,美麗卻奇臭無比。天災地變,人力無法控制;但天災地變後我們卻一次次發現,是人禍加劇了災變的傷害力──台灣的經濟奇蹟是以破壞水土、污染海洋、竭盡島上能源所換取來的。然而在有線電視網興盛、人民易受媒體左右的現時台灣,我們的新聞媒體引導視聽大眾正視這些問題嗎?抑或媒體反而成了建立台灣大眾媚俗、功利且否定自我的價值觀的推手?

  撥開這些擾亂的言論,才能看見台灣未來的希望;正如撥開油污和垃圾,才能看見我們擁有美麗的海洋和微溫的土地。我們不應忘記,我們曾在九二一大地震及墾丁油污事件中所被引發的,短暫卻真誠地對我們生存的空間報以關懷的真情。

  台灣是由島嶼組成的國家。生活在島嶼,意味著我們只有極有限的腹地與資源,經不起無節制的糟蹋;生活在島嶼,意味著在每一個/群小小島嶼內部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發生在西台灣中部的九二一大地震震波撼動了全島的土地,全島大眾對於現有三座核電廠發生事故的潛在危機感也說明了這個現實。身為島國人民,我們不能忘記海洋串連起我們的國土,從台北陸地流出的污染會隨著沿岸洋流污染整個台灣海峽(當然包括其中的島嶼)。

  我們要選擇與島共生還是與島共亡?這個問題不是重振經濟或保衛股市就可以解決的,需要省思的層面還有更多。

[讀者投書]回應「自然書寫」水的聯想 >>>

作者:林碧堯 (東海大學化學系教授)

  郭哲言小姐在「水的聯想」一文中所引用的古詩,係出自宋朝 楊萬里的“桂源舖”。

  原詩引喻:時代潮流如溪水,萬山亦擋不住,阻攔徒增喧擾而已,到頭來仍然山盡水出。

  值得「反自然」人士細嚼!

【 原文章】[自然書寫]水的聯想

 文中所引古詩如下:

  萬山不許一溪奔
  攔得溪水日夜喧
  行得前頭山腳盡
  堂堂溪水出前村

[讀者投書]「世界地球日─綠色消費」-參加某環保局「世界地球日─綠色消費」投標有感 >>>

作者:姜樂義 (美化環境基金會執行長)

什麼是地球日?什麼是綠色消費?

  每年的四月二十二日為「地球日」,地球日活動首創於一九七○年,在當時的亦出現了「寂靜的春天」、「寧靜的危機」等幾件改變人類對環境問題思維的重要出版品。於是一群關心環境與自然,生態的大學生,於一九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發起第一屆「地球日」活動,呼籲人類應重視環境所面臨的生態危機。當年美國國會為讓議員回選區開辦有關環境保護的演講  活動而休會,同時當年的活動也促使美國政府立法通過實施「國家環境保護法」。(地球日相關網站:http://www.earthday.net)

  故紀念世界地球日的意義,應是強調民眾主動關心地球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所以有宣示及督促政府確實推動環保政策與落實環保工作。

  推展「綠色消費者綠運動」是以強調從日常生活中作環保,在「綠色產品」生產、運輸、消費、丟棄過程,以及產品包裝內含物本身,能關切到綠色理念,減少對地球環境的衝擊。藉由較正確的「綠色的」消費者行為,引導、改變廠商的生產、銷售特性,而減少地球的污染負荷,也減少住家附近的垃圾問題。當每個人在執著於「綠費消費者」行為時,我們便是主宰社會發展的新方向,決定地球及下一代子孫的命運,也在改變我們近身的生活品質,也在落實「保護地球、由每個人生活做起」。

  一個環保活動如前述之地球日或環境日之活動,發起應為民間主動或應是民間團體間之互動。但以目前政府自己不能落實環保行動,而所策辦的一些所謂宣導活動,多半還是停留在教條或口號式之單向思考。更悲哀的是往往國家預算便在承辦部門的不用心下被浪費了。

  環保署或環保主管環保教育或民間環保團體的長官,不知是否有進去過青輔會之網頁,近日可見針對非政府組織或非營利機構,公開相當多之管道,邀請民間團體提案或申請補助,更主動獎助民間團體參與國際會議。教育部也已完成促進民間團體參與環境教育之辦法,並已開始獎助作業。反觀環保主管機關,面對全國各地各種抗爭不斷,非法棄置一般垃圾、事業廢棄物、廢水、廢氣等案每天均有發生,環保署卻不知環保有作為,靠的是民眾的關心與參與。偏偏環保官員還自以為是,而對於如何與民間團體互動,除了做些早該可以停辦的各種環保獎章的評選,是否有意義?各地方政府自己可以做,中央何需錦上添花。中央優先應去做的應是針對目前環境現有的問題,極力解決問題,而非被動的在花極大人力金錢去評選已經在做的人或單位。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思源啞口的環境觀察 4.28 >>>

  播出時間:4月28日(六) 早上9:45/ 下午4:15/ 晚上11:3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台灣的中部橫貫公路,往宜蘭的支線上,有一塊野地,人稱「思源啞口」,這裡屬台中縣,是大甲溪和蘭陽溪的分水嶺,四時氣候差異大,啞口兩邊的植物相殊勝,生態豐富而美麗,所以荒野協會的朋友常來此地做自然觀察。

  台灣的自然環境,常由於不當的開墾,使山林的面貌起了變化,思源啞口的情況又是如何呢?我們今天就到那裡去看看。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海洋作家廖鴻基先生 4.30 >>>

  播出時間:4月30日(一) 早上9:45/下午4:15/晚上11:3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本集我們要介紹一位海洋寫作家,廖鴻基先生,廖先生是花蓮人,原本當過平常的上班族,也養過蝦,但是天性愛海,使他在七、八年前,成了真正的討海的漁民,同時他也開始記錄海洋生活的點點滴滴,他豐富的海洋經驗與細膩的觀察,逐漸發現台灣海洋的危機,他同時也發現,海豚是海洋生命的指標,廖鴻基說:「如果有一天,連海豚都不再出現,那或許是我們海域死亡的時候,更是討海人滅絕的一天。」

  廖先生以他長年生活在海上的經驗,寫出了氣度浩瀚的海洋文學,作品也多次的獲得各大文學獎,作品中他感嘆著台灣海洋的衰亡,他說海洋也許是我們腳步的終點,卻也是我們無窮視野的起點,也是所有島民延伸展望的管道和場所,沿海漁業的凋零,是淨土衰敗的徵兆,我們希望環繞包圍島嶼的,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海洋,而不是凋零枯竭的死海。

  近些年來廖鴻基成立了黑潮海洋基金會,投身護衛海洋、保育鯨豚的行列,他希望討海人,不再不當地捕撈,才能夠讓漁民和海中的生物,同時好好地活下去,本集我們就去拜訪廖先生。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