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自然書寫 [自然書寫]新竹邊陲自然觀察手記
自然人文 [自然人文]「蓮」與「荷」(下)
專  欄 [專欄作家-賈福相]里斯本印象─海洋館特記
本會訊息 攝影賞析邀稿
自然書寫邀稿
6月11日開始發行全文版啦!(全文版訂閱)

[自然書寫]新竹邊陲自然觀察手記 >>>

作者:孟琬瑜

       ...向南延伸仍是一片寧靜的沙灘 
            浸在灰暗而又讓人心安的夜色裡...

週日去汶水管理處領到雪霸國家公園最新的四本書
也看到"發現雪霸"和"寬尾鳳蝶"兩部生態影片的首映
尤其是在"發現雪霸"中 我們的巡山員 阿菊先生
以泰雅語發音旁白 
述說著祖訓教導他們一切遵循四時更迭的自然法則
他很高興現在能夠做一位巡山員 
每走過山中的路 都感覺與祖先更貼近了一點
非常地感動 

星期五晚上 跟著文萍去參加荒野沙坑仔組的橋上讀詩讀書會
峨眉橋上寧靜極了 橋下蛙鳴聲隨著月光流過峨眉湖的湖水
有時分不清是詩意在我們的交談與吟唱中升起
還是我們都已經入了詩了
後來十一點鐘 他們大部分的人還直接開上去李棟山去
我就先回家睡了

星期六起了個大早 
去新竹一些邊陲地方繞了繞
蓮花寺是林春吉筆下國寶級的溼地
我們在豔陽下貼近地面 只為了拍攝晶瑩剔透 閃閃動人的食蟲植物
小毛氈苔 寬葉毛氈苔 都非常地矮小 沒有幾公分高
長葉毛膏菜也頂多十公分多
葉子表面的細毛頂著一滴滴小霧珠似的黏液
在微觀的小世界裡 像露珠一樣轉動著陽光
現在正值花季 
許多很小一棵的植株 還是很努力地在開花

太陽底下 我快曬暈了 總是要找尋有樹蔭的地方躲一下

睡了一個飽飽的午覺 
下午又去看田寮國小的水生植物池
在照片中看了台灣萍蓬草好幾年 這次終於要如願以償

經過竹東往田寮的路上 家家戶戶的屋簷下都有燕子窩
有的一家還有六個窩! 家燕的比例比赤腰燕高
印象中 曾經看過報導說 竹東的屋簷 多棕沙燕築巢 下次可要自己騎車出來慢慢地端詳

水生植物池是設計成階梯狀的好幾個池 
因此上面的池水可以流到下面的池 多次利用
現在記得起來的 只有槐葉萍 滿江紅 睡蓮 荷花 鬼菱 萍蓬草 半邊蓮...
萍蓬草和睡蓮同一科 現在正在開花 
葉子和睡蓮有點像 但是花葉都比較小 
開花時金黃色的小花挺出水面 有一種清秀佳人的氣質
睡蓮的花都很大朵 將鼻子湊上去 散出一種淡淡的清香

學校的樹很大 上面還栽植了幾棵像鹿角蕨一樣 
有不稔性葉貼附樹幹表面的某種待查蕨類
不稔性葉除可蒐集該植物維生之水分與營養物外 並以此抓住附貼物
另外 走莖上還密佈灰色長毛 
下午五點多的陽光是最飽和的暖色調 適合拍攝 
這時候就連斑駁的圍牆 都顯得趣味盎然

我們循著陌生的產業道路隨性行去
在上坪溪的這一岸 望著往五峰清泉的那一岸
雖然是產業道路 兩旁的樹都很高大 抬頭看山坡地上的植物 是繽紛的綠色 
表示這附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為的破壞

其實我們也不知道路的盡頭在何處 猜想也許有一處可以接上河的那一岸
柳暗花明的是 居然路邊就有一個兩三層樓高的瀑布 
還有不少蜻蜓和蝴蝶來去飛舞
瀑布旁邊 有一條很窄的石頭小徑 
我好奇地走進去 才發現是另一個小瀑布
因為外面的樹密蔭濃 裡面格外沁涼
能夠想像夏日的世外桃源就在路邊嗎
開車呼嘯而過的人 一定失之交臂

慢慢地離開竹東 去海邊看落日如何?
看過香山落日 我本以為新竹沒有更美的了 
只是 想到越來越多的攤販 讓人不禁擔心香山是否將步南寮後塵?
下了快速道路出口直奔南港 (不是港南喔)
夕陽沉得很快 剛走上堤防坐下 
只見它沒有遲疑 沒有掙扎 就定定地 陷溺海平面

日落之後 沙灘上玩耍的大小朋友 都陸續離開 
一兩隻環頸[行鳥]的叫聲 襯托著這個海灘的清曠靜寂
海灣逆流的潮水 彷彿用超大的毛筆刷過了沙灘 再瀟灑地一揮 
留下了墨汁未乾的痕跡

光線越來越暗 我們很難發現沙灘上活動的環頸[行鳥]
只有看見了靠近水邊的倒影 讓我們興奮地重新舉起望遠鏡
熹微光線中 環頸[行鳥]的叫聲多變而迷人 
朋友也回憶起某一次 看見一隻擬傷的環頸[行鳥]
偶爾 剛飛起的夜鷺也怪叫幾聲 湊熱鬧

海面的漁火不知何時紛紛亮起 
環頸[行鳥]的輪唱 不知何時地 也配上了虫鳴的背景樂音
水邊湧現了幾千幾萬隻的招潮蟹 
原來整個沙地上都是
同樣地如果不是水面的倒影 我們恐怕無法在這麼暗的光線下
發現他們靜默的疾行夜襲

南港的夜 精彩是在日落之後 
天色越暗 此起彼落的環頸[行鳥] 只增不減
我們待到天色全暗了 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循著堤防往回走 
香山到南寮 綿延著好長一道燈海 
我有點迷惘地回過頭----
南港向南延伸仍是一片寧靜的沙灘 
浸在灰暗而又讓人心安的夜色裡 (2001.7.2.)

   我是如此的單獨而完整 在多少個清晨 
  我獨自冒著冷 去薄霜舖地的林子裡 
  為聽鳥語 為盼朝陽 為尋泥土裡漸次甦醒的花草 
  但春信不來  春信不來 

  我是如此的單獨而完整 在無數個夜晚 
  我獨自頂著寒風 佇立在老掬樹下的橋頭 
  只為聽一曲夜鶯的哀歌 
  我依暖了石闌上的青苔 青苔涼透了我的心坎 
  但夜鶯不來  夜鶯不來 

<<徐志摩>> 

[自然人文]「蓮」與「荷」(下) >>>

全開的花朵   綜合以上古籍所載的訊息,我們得知:荷和蓮最早是分別指稱植物的不同部位,不過日久之後,便形混淆了,現在以「荷」跟「蓮」稱呼整個植株,已成現代約定俗成的習慣了。

  總之:人類欣賞荷花、利用荷花、甚至栽植荷花,在歷史上行之久遠,且隨著當時人們的生活與荷花密切程度的不同,而在命名上有繁簡的差別。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對荷花有充分的利用,從葉、葉柄、地下莖(蓮藕)、蓮篷、花、種子甚至雄蕊的花絲等每一個部位,有些可以食用、有些用於醫藥、包裝或是做為觀賞等之用,顯示出荷花各個部位的實用性,因此命名頗細密。

白色重瓣的花朵   談到荷花,我們自然會聯想起文學及繪畫上的荷。正因為「取物比德」的文學傳統下,荷花「中空外直,不蔓不枝」、「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形態特性,也使其成為中國文人首愛的花卉。劉宋山水詩人謝靈運便說到「雖備物之偕美,獨扶渠之花鮮」及宋代理學大家周敦頤《愛蓮說》所云便是最有名的例子。

  末了,談蓮說荷之後,建議大家何不趁著褥暑炎夏,臨池賞荷,或來一盅清涼的蓮藕湯或蓮子羹,以解燠熱,相信您會有個浪漫養生又有深度的夏日。

【文章連載】
 「蓮」與「荷」 (上) (中)  (下)

本文摘錄自【塔山自然實驗室http://tnl.org.tw/

[專欄作家]里斯本印象─海洋館特記 >>>

作家:賈福相

  若干年前,去澳門旅遊,既然到了這個殖民地賭城,不賭一手,好像對不起自己,過去經驗卻是每賭必輸,妻子說:「賭可以,只許贏,不許輸。」後來她又說要輸的話,頂多不能超過五百港元,交涉了半天,才爭到六百元,我的朋友說我太小氣,他的底價是三千港元。

  澳門最大的賭場彷彿是「里斯本」,我們進去不到半小時,我的六百元已輸光,我的朋友卻贏了三千元,他把本錢放進皮夾裡,滿臉春風。一小時後當我們離開「里斯本」時,他淨輸六千。我對里斯本一直沒有好感。

  這次來到真正的里斯本,過去的偏見才一掃而空,這一個又小〈七萬兩千平方公里,一千萬人口〉又窮〈窮人每月收入兩百美金,醫生也只有兩千美金〉的國家,曾經是海上霸主,昔日雄風仍在,市內有數不盡的廣場和宮殿,廣場上有千千萬萬的大理石塑像和紀念碑,也有林木森森的大道,采色鮮亮的建築。居民多元化,善良而樂觀。

  真正吸引我的卻是里斯本海洋館〈Lisbon oceanarium〉,坐落在太古斯〈Tagus〉河上,是歐洲第一大館,一九八九年世界博覽會時,葡萄牙耗費七千萬美元建立,在我參觀過的世界海洋館中,沒有一家比里斯本海洋館更接近我的理想。

  博覽會的主題是海洋─人類未來的遺產,是對全人類一種神聖宣言,重申海洋是化學、物理、地質和生物的大結合,是生命的起源和歸宿,五個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北極洋〉,只是一個大洋,地球其實是水球,當海洋正遭受著文明的摧殘時,保育海洋就是人類自保。

  里斯本海洋館由美國契梅夫〈Peter Chermayeff〉設計,契氏經二十餘年的經驗,設計過世界各地的海洋館,但這次才是他的招牌工程。

  海洋館展示大樓建立在太古斯河上,主館二十四公尺見方,七公尺深,代表外海,東南西北四個副館,代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極洋,主館和副館分開,但所用玻璃間隔板,與海水的反射度一致,看不見分界,好像連在一起。大樓共分四層,樓上有數柱高聳入雲的桅杆,屋頂和第四層的房壁用玻璃做成,陽光可直接射入,第三、四層是展示館,遊客循單行路線〈反時針方向〉參觀,每一大洋有每一大洋的聲音、氣息和濕度,參觀者一邊看外海,一邊經驗著四大洋的生態環境。動物有哺乳類、鳥類、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共二萬五千多動物個體,植物有陸生樹、海邊樹、海草和海藻若干萬棵。穿插在四大洋之間,有許多小型展示缸,每一缸展出特殊的動物行為和生態原理,也有許多圖表室,展示洋流、航海史、漁業史、地球板塊運動、衛星海洋圖等等。第二層樓是維修和控制設備,第一層〈地下室〉是獸醫治療和動物適應池,許多動物展示之前必須經或長或短的適應期。

  整一座大樓是海上行宮,立即揚帆而去,航向神秘,航向未知。

  海洋館行政大樓建在河岸上,長方型,有演講廳、辦公室、會議室、商店和餐館,與展示館間有一條兩層的長橋,上層為入館橋,下層為出館橋,行在橋上可以聽到風聲、濤聲、海鷗聲,及深海鯨豚之歌,入館橋佈有簡單的海洋常識介紹,如海水占全世界水量百分之九十八,海的平均深度為四百公尺,深海動物永遠見不到陽光等等,出館橋上則佈有保育的口語,如大海是很脆弱的,過漁已破壞了海洋的生態平衡,污染殺傷了海中生物,海洋管理必須要保育海洋棲地…。

  海洋館比博物館、動物園和植物園年輕了許多,像劇院,演出內容要精彩,要散播一種藝術氣息,要尊重生命,要追求一種恆久的生命態度。千禧年來臨之際,再沒有比為子孫留下一片青山綠水更重要的事了。我喜歡「里斯本海洋館」,因為它結合了科技、傳統和藝術,為「保護海洋」做出了多樣努力。

  葡萄牙二十世紀初,一位偉大的詩人,坡蘇〈Fernando Pessoa〉曾寫:

  「無限的愛著有限,
   不可能的慾望著可能,
   什麼都要,
   或者,假如可能,甚至不可能
   也要再多一點。」

  海洋保育是有限還是無限?是可能還是不可能?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全力去做,或者比全力更多一點。「貪」是獸相,把「貪」提升到神相吧,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子女。

  今年〈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號,澳門就要結束一百五十年的殖民地地位,還給中國了,這是一件小事;十六世紀葡萄牙的海上客登陸台灣,大呼「福爾摩沙」也是一件小事;我在里斯本輸了六百元更是一件芝麻小事。如何保護環境,使人類健康的活下去,才是一件大事。

攝影賞析邀稿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邀稿  >>>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