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2001-09-04 (全文版)

 

 本日主題: 「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開跑啦

知性專題

[生物趣聞]日本樹蛙也泡湯

環境新聞

「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開跑啦
台灣珊瑚保育的遠景-第九屆珊瑚礁生物研討會
新英格蘭和加拿大東部承諾共同改善氣候變遷
厄瓜多爾海軍命令「海上看守保育協會」的船離開加拉巴哥群島
保護昆蟲使其不對生物科技作物產生抗體
歐洲化學政策報告 挑起工業界怒火
衛星追蹤顯示 旗魚可能受到延繩釣網的威脅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9-04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04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8-30

理性關懷

[環境的未來-能資源]讓太陽能重見天日 (上)

專  欄

[專欄作家-趙世民]雅玲的帝雉

本會訊息

[捐款徵信]感謝 江秀雄先生9.3捐款$200元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信用卡定期定額捐款

[生物趣聞/科博館科普專欄]日本樹蛙也泡湯 --﹥

作者:周文豪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攝影:周文豪

圖1.日本樹蛙  泡溫泉是時下的熱門活動,當三五好友在一陣打拚之後,相偕到溫泉泡湯,放鬆身心,最是心曠神怡了。如果泡的是戶外溫泉,在夜幕低垂後,可能有來無影去無蹤的不速之客,加入泡湯行列。別急!我是指愛洗溫泉的日本樹蛙 (Buergeria japonica)。

圖2.日本樹蛙的蝌蚪  日本樹蛙體型小,體長約只有3公分。雖名為樹蛙,至今卻未見爬到樹上,倒常見於低海拔山區較開闊的溪床或溝渠中,於淺緩的流水環境繁殖。日本樹蛙尤其喜歡在溫泉區活動,一般人在40℃的熱水中泡幾分鐘就受不了了,有些日本樹蛙蝌蚪卻可在這樣的高溫之下仍悠然自得,稱之為「溫泉蛙」實不為過。在台灣西部,一般日本樹蛙的繁殖活動有季節性。或許是溫度適宜的關係,溫泉區的日本樹蛙可終年繁殖,縱然在中海拔山區,冬季的夜晚氣溫低寒,日本樹蛙有溫泉可泡,照樣夜夜高歌,傳宗接代不停息。如果有幸能在郊野與日本樹蛙共享「春寒水滑洗凝脂」的樂趣時,請勿干擾牠們,更不得將日本樹蛙捉離水域,置放在沒有保溫措施的容器中,否則可能因溫差過大而危及牠們的生命。

[台灣新聞]「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開跑啦 --﹥

本報訊

  綠色產品從生產過程到最終的棄置或處理,都多了友善環境的思考與做法﹔因此,鼓勵綠色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就多了對環境的疼惜。

  為此,環保署擬定了「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該案已於今年7月18日經行政院核定,並函請各行政機關配合辦理。方案是定了,為了進一步提高政府機關積極配合綠色採購政策,環保署也將另行研提相關績效考核及獎勵措施,於91年度終了三個月內,辦理績效評核,就各機關年度綠色採購成果,評選採購績效優良者,專案陳報行政院並公開敘獎。

  「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明定90年為鼓勵宣導期,推動範圍先由行政院暨所屬各部會行處局署及台北市、高雄市政府開始進行,推動項目初期以辦公室用文具紙張用品及設備類為主,逐步增加項目。綠色採購目標訂為30%,執行績效暫不辦理評核。民國91年推廣至各縣市政府暨所屬機關、鄉鎮市公所及學校,綠色採購目標提高至50%。另每年定期於2月底及8月底由行政院所屬部會行處局署、台北市、高雄市政府、縣市政府彙整所屬機關、事業機構、鄉鎮市區公所及學校綠色採購成果填送環保署後陳報行政院。

  環保署表示,自推動「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以來,各機關反應熱烈,並多次以電話詢問綠色採購相關規定,且已接獲國立南投高級中學、退輔會新竹榮民服務處等填送的採購成果,其採購環保產品的比率均已超過首年所定的綠色採購目標30%。

[台灣新聞]台灣珊瑚保育的遠景-第九屆珊瑚礁生物研討會 --﹥

新聞提供:水產出版社電子報

  第九屆珊瑚礁生物研討會,9月2日起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舉行兩天。

  研討會早上先欣賞由蔡永春先生放映與解說幻燈片,欣賞珊瑚礁的美麗與哀愁。接著是樊同雲博士的專題演講:活珊瑚養殖的技術與應用;他說;活珊瑚的養殖技術在近十年來快速發展。成功的珊瑚養殖具有多重的應用價值,包括:1.用於珊瑚群體的生理學研究﹔2.以中型生態箱的方式研究珊瑚礁群聚的結構與功能﹔3.配合人工繁殖珊瑚的技術,推展深具意義與商機的工作。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方力行,以台灣珊瑚礁研究保育的回顧與展望為題,作專題演講。 

  他指出,「文人相輕」,尤其是研究人員,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天縱英才,前人不行,同儕魯鈍,惟我獨尊。這種假象騙騙學生可以,要擴大到一個行業中,可能就難以聚沙成塔,難成氣候了。台灣在珊瑚礁方面的研究與保育,在過去短短的十幾年中(約從1985~2001年),不論在國科會的基礎研究,國際論文發表,國內民意的重視度上,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小科,在眾多的研究課題中殺出重圍,發展到今日的規模,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他說,珊瑚礁研究在台灣稍有成功的原因有:1.同儕之間互相合作,先後提攜,既無打壓,更無猜忌,沒有山頭林立的現象,使得不論前後輩或南、北方的力量,都得以凝聚,不致因內耗而互相抵消;2.注重基礎學術研究,致力於提昇純科學理論之追求,是以研究成果在學術圈中,能獲得其他領域學者的敬重與支持,不致流於〝新聞學者〞的淺碟現象;3.對環境的持續關懷,適時掌握新聞事件,爭取社會認同,但不炫於虛名,經由推薦或引介,使同一事件可由許多學者專家從不同角度,不同地點,不同時段,擴大同一目標之影響力;4.與社會其他力量結合,如觀光、潛水、環保團體、水族館業者等,使得「珊瑚」一詞,深入民心,有助於保育、政策制定,資源引入,甚至計劃申請的推展。方力行館長認為,九○年代整個世界對珊瑚礁破壞與保育的重視,以及對環境生態的關切,也是台灣珊瑚礁保育研究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但是我們要是沒有準備好,沒有好的整合與策略,一樣會在時機過去後,一無所有的。

  至於台灣珊瑚礁研究保育日後的發展,他以為,應該要注意到下面的問題:1.不要人才多,資源多以後,山頭就多了,「成事困難,敗事易」,如何在新秀輩出之後,仍能少些攻訐,多些支持,應是在現今一片發展生物科技聲中,增加本科學門競爭力的必要認知;2.善用已有的資源與基礎:除了各校已有但分散的資源外,海洋生物博物館珊瑚王國的知名度與活珊瑚養殖的投資與技術,應可作為各位學者、學生、學會及國內外研究同仁的資源與籌碼;3.建立整合目標,群體計畫,一方面可增加在國科會、農委會、內政部等的競爭力,另外一方面可定期發布新聞,告知社會珊瑚研究群社的進展;4.與企業界合作,為日減的研究資金,社會支持及理念行銷,未雨綢繆。他說,有關台灣珊瑚礁的現狀,在每年的珊瑚礁總體檢及許多報導、文章中,都已有介紹,不再贅言,只是由衷的希望珊瑚礁研究群社在多變的環境中,像早年的珊瑚一樣長命百歲,而不是像現在的珊瑚,吉凶未卜。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所長邵廣昭,以台灣沿岸魚類群聚結構及其地理分佈之研究為題發表演講指出,魚類群聚結構及地理分佈之研究必須有正確的分類鑑定及充分的時空分布資料為基礎。由1993年「台灣魚類誌」中所載的237科2028種,迄今已增至253科2500種以上,佔了全球約十分之一的魚種數。這些魚類中扣除100多種之淡水及兩向洄游魚種後絕大多數均為海水魚,其中以1600種以上之珊瑚礁種數最多,砂泥及大洋洄游性較少,深海魚則才剛開始作有系統之調查。

新英格蘭和加拿大東部承諾共同改善氣候變遷 --﹥

  美國,康乃迪克州,西布魯克,2001-08-30 (ENS)- 美國新英格蘭各州州長和加拿大東部各省省長,已共同採納一項氣候變遷行動計畫,目的是針對這兩國相連而成的區域,降低此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些政府官員們同意在2010年之前,大幅削減發電廠和焚化爐的汞排放量達75%。

厄瓜多爾海軍命令「海上看守保育協會」的船離開加拉巴哥群島 --﹥

  厄瓜多爾,加拉巴哥,普艾多阿幼拉,2001-08-30 (ENS)- 厄瓜多爾海軍人員發出一個軍令信函,要求海上看守保育協會創辦人保羅•華特森船長,登上「海洋戰士號」,並於週五早上8點以前離開厄瓜多爾。

保護昆蟲使其不對生物科技作物產生抗體 --﹥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2001-08-30 (ENS)- 為抵抗昆蟲侵襲而被基因改造的作物,其抗蟲效用只能維持到昆蟲對這些植物的殺蟲毒性產生抗體為止。一位密西根昆蟲學家認為,啃食作物的昆蟲必須有一部份被保存下來,使牠們不至於全部都對基因改造作物產生抗體。

歐洲化學政策報告 挑起工業界怒火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1-08-30 (ENS)- 歐盟議會書記,同時也是瑞典籍綠黨成員,Inger Schorling提出更嚴格的歐盟化學物質管理政策,對此,歐洲化學工業界首次做出強烈回應。Schorlingy的提案進一步支持各國政府和環保人士的呼聲,他們要求歐盟議會強化化學物質檢測和控制計畫。

衛星追蹤顯示 旗魚可能受到延繩釣網的威脅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荷巴特,2001-08-30 (ENS)- 去年11月在凱因斯的海邊,有隻狗發現了一個紀錄黑旗魚海洋旅程的衛星追蹤器。這只追蹤器裝在黑旗魚身上後,一個月後便自動脫離。這種預設式衛星追蹤器所紀錄的資料,可能幫助解開在太平洋水域中,休閒式釣魚和商業性延繩釣作業間的關聯。

(編按:Pop-up satellite tags不同於傳統衛星追蹤器,須等到被標記的魚隻游近海面時,才能傳送無線電波。相反的,它利用程式預設魚隻深潛的可能時間、海水溫度、深度範圍等,使紀錄資料可被暫時儲存起來,等回到水面時再發送當日已儲存之所有紀錄。重點是可以讓研究者得知該種魚類的潛水型態及路徑,以便區分一般商業漁場和些休閒式釣漁的魚類資源是否重疊,以及兩者相互影響的程度。進一步查詢: http://www.absc.usgs.gov/research/Fisheries/Halibut/popup_tags.htm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9-04 --﹥

  • 中華鳥會公布台灣重要野鳥類棲息地手冊 今後可做為大型開發案進行環境影評估的明確依據 (台灣 中華日報)

  • 鎘米外流 環署、農委會緊急追查稻米流向與處理後續土壤整治事宜 (虎尾 東森新聞報)

  • 農委會昨中午宣佈台灣第一頭複製牛已於9月1日出生 並證實其遺傳組成與供核細胞完全一致 (台灣 中央社)

  • 焚化爐設立案未與居民協調獲同意即興建及試燒 市議會送檢調 (台南市 聯合報)

  • 南縣將補助中高齡就業機會 近千人投入清潔環境 因人數龐大勞工局決定研擬考核措施 (南投縣 中華日報)

  • 上網兜售寵物綠鬣蜥 違反保育法送辦 (高雄 東森新聞報)

  • 救鹽化防風林 農委會將採複層式造林 並可提高林區歧異度 (台南市 聯合報)

  • 北市禁用免洗餐具 連鎖速食業者反指地方政府無權訂定影響特定產業發展的法律 (北市 聯合報)

  • 集集攔河堰風景區規劃 預計採生態工法 (南投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04 --﹥

  • 三峽庫區環保等不得:新建城鎮環保設施仍遲遲未建,庫區水位線下尚有數百萬噸垃圾、廢渣待清運 (三峽庫區 中國環境報)

  • 地方污染性企業遭勒令關閉後 多數違法擅自恢復營業 陝西省將責處地方官員 (陜西 人民日報)

  • 山東提出規範環保市場新措施 包括加強對環保諮詢服務資質認可管理辦法和環境污染防治示範工程評選規定 (山東 中國環境報)

  • 南海漁業呼喚科學:工業污染、超負荷養殖以及人為破壞海島生態,過量濫捕和盲目圍墾,使有限的海洋資源日益枯竭 (南海 光明日報)

  • 2005年將首次野放圈養熊貓 明年起先移至野生半放養場中適應 (重慶 新聞晨報)

  • 上海化學工業區建設以環保為先:預防產生廢氣、廢水和噪音污染為主,加上綠化面積將達總面積的30% (上海 中國信息報)

  • 我國將進一步協調鱷類保護和鱷產業的發展關係 加強引導鱷類馴養繁殖的和規範管理 (中國 新華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8-30 --﹥

  • 隱瞞核反應爐的龜裂問題 可能引發核能電廠的災難

  • 能源部尋求與南卡羅來納州合作 解決鈽的處置問題

  • 供給短缺導致石油價格暫時上漲

  • 野火燒毀住家 迫使社區撤離

  • 黃石公園附近業者抗議鑽油計畫

  • 威斯康辛州推廣設計更良好的蓄水庫魚道

  • 新科技能處理乳牛場的廢棄物和臭味問題

  • 輪胎飽滿度適當可減少耗能

[環境的未來-能資源]讓太陽能重見天日 (上) --﹥

作者 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博士

他們已經失去了 
而他們的孩子也不再期待 
這一切讓人害怕 
因為這些日子以來 
太陽依舊升起 
但沒有人再為此歌唱
-- 阿倫•克萊曼

  真的是因為缺乏良好技術,才使得太陽能無法進入主流市場?還是因為我們的經濟體系,寧可耗盡地球上最後一點化石燃料,也不願使用太陽這顆離我們最近恆星所散發的光亮?

  陽光,我們最基本的能源,它的利用其實已經行之千年,並不是什麼新穎的科技。早自古希臘以來,住屋向陽吸熱的觀念,一直影響著社區的設計。隨著城市興起,木質燃料的供給迅速減少,能源危機一觸即發,西元前四世紀的商人,便靠著控制木材與相關進出口的市場而得勢,貪婪可不是現代社會才有的產物。

  義大利的現代太陽能板陣列。(照片提供 綠色和平組織)

  在許多考古遺址中,發現了使用太陽能的證據,那些建築物設計便是以善用太陽為考量。向陽的房子可以節約木材與煤炭的使用,也可省下不少錢。

  西元四世紀時,小亞細亞的普里內城,四千位居民為了避開頻仍的洪水,遷居至山邊,而整個新城市的設計與排列就兼顧到太陽的走向,使得當地居民住起來能夠冬暖夏涼。

  到了十七、八世紀,玻璃使得太陽熱力的利用變得更有效率,太陽能的引擎和機器,也都應運而生,其中還包括太陽能蒸汽引擎以及太陽能煮沸器。西元1912年時,埃及出現了一座大型太陽能發電廠,每分鐘能夠抽六千加侖的水,產生55馬力。這種新穎且成本低廉的發電方式,取代了原本骯髒的燃煤發電。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工程師與工人紛紛抽身離開太陽能工作,回到自己的國家準備戰事,因而終止了全球太陽能發展計畫的風潮。

  這時期發現的巨量油田與天然氣,再度降低發展太陽能計畫的可能性。石油與天然氣的售價低廉,各國政府與商人對能源的取得都感到滿意,今日許多的大型石油公司,便是由20世紀初成為油商的地主組成的。

  在此同時,太陽能熱水器也趕上了時代潮流,1941年時,大半的邁阿密與佛羅里達居民家中都設有此裝置,其中包含80%的新房子。但是二次大戰的爆發以及在非軍事設施對銅的禁用,則幾乎斷絕了這項新穎電價低的工業。

  在1950和1960年代,美國的天然氣與電力公司,以「用越多省越多」的促銷手法,鼓勵大眾盡量使用能源,這樣的策略果然奏效,天然氣與其它燃料在1950到1965年間的產量加倍。而在一度(每千瓦小時)兩分錢的收費標準下,根本不會有任何誘因去發展更省電的家電用品。

[專欄作家/科博館科普專欄]雅玲的帝雉 --﹥

作者:趙世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攝影:Cara Lin Bridgman

[放大]雄帝雉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一個秘密的箱子,有人裝金銀珠寶、有價證券,有人塞滿成績單、結業證書,我的箱子嘛!要裝滿美美的回憶!」

  雅玲(Cara Lin Bridgman)是個美國女孩,一頭棕色長髮,鼻樑高挺,總愛用東方的髮簪,在後腦勺,將長髮紮一個復古的髮髻。她是保羅教授的助理,協助執行玉山地區帝雉生活史研究,保羅是我在東海大學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雅玲和我同在一間研究室,我們對桌而坐,除了去野外工作之外,每天至少有4個小時相處的時間。

雌帝雉和三隻幼雉  雅玲在花蓮出生,父親在教會工作,奉派來台灣時生了她,她常說自己是半個台灣人。8歲那年,父親返美,她也回國接受教育。或許是對台灣懷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大學畢業後,和父親一樣,她也來台奉獻。她的父親和保羅是故友,二人都是虔誠且資深的基督徒,雅玲來台中協助保羅,也促成了我們相識的機會。

  在東方社會,表現在女性身上的是溫柔與婉約,雅玲卻不同,她獨立、爽朗、健康,充份展現出西方女性獨立自主的個性。最特別的是,她用行動詮釋了生活與生命的意義,一個月二萬塊的薪水,扣除10%外籍人士所得稅、保險費和房租,一個月只剩一萬元,但她的生活卻排得滿滿的,生命的行囊中充滿傳奇與回憶,雅玲對我的人生觀有深遠的影響。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