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2001-09-11 (全文版)

 

  本日主題: 憤怒的內華達州居民擠滿了育空山核廢料公聽會場

知性專題

[生物趣聞]日本樹蛙也泡湯 (下)

環境新聞

憤怒的內華達州居民擠滿了育空山核廢料公聽會場
環保團體為保育森林奮力一搏
歐盟立法者通過防火劑禁用令
克魯格國家公園火災造成23人死亡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9-1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11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06

理性關懷

[環境的未來-能資源]讓太陽能重見天日 (下)

專  欄

[專欄作家-林益仁]風災、經發會、以及走在分水嶺上的山林保育 (上)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RE:9月2日 [環境資訊電子報] 關於媒體角色的反省

活動訊息

[演講]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信用卡定期定額捐款

[生物趣聞/科博館科普專欄]日本樹蛙也泡湯 (下) --﹥

作者:周文豪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攝影:周文豪

圖1.日本樹蛙  兩棲爬蟲學者普遍相信樹蛙起源於非洲,至今仍有原始的樹蛙還存留在那兒,可是另一原始的族類——溪樹蛙(Genus Buergeria)卻只發現在東亞邊緣的島嶼上。為何有這種現象,仍令人費解。目前已知的溪樹蛙屬只有四種︰伯格溪樹蛙產於日本本土;海南溪樹蛙產於海南島;褐(溪)樹蛙產於台灣;日本(溪)樹蛙產於琉球群島和台灣。戲言之,台灣真是寶島,擁有半數的溪樹蛙。

  日本樹蛙的上下唇間有幾條縱帶,兩眼之間有一倒三角形的暗色斑。體背的顏色變異很大,有鉛灰色、黃色、黃褐色、灰褐色或灰藍色,常有X型或H型的暗色花紋。背面皮膚平滑或粗糙不一,有少數短棒突起,肩胛處一對橢圓或長橢圓的突起是本種的特徵。從長相來看,日本樹蛙有點像澤蛙,但指趾端有明顯的吸盤,不至於誤認。

圖2.日本樹蛙的蝌蚪  琉球群島的兩棲類相與台灣非常相似,其中日本樹蛙是共同的種類之一,而且其分布甚廣,不但台灣低海拔山區到處可見,也產於琉球群島大部分的島上。一般相信琉球群島的兩棲類是由台灣分布過去的,往昔幾次冰河期造成海起海落,促使兩棲類於聯絡性較佳的島嶼間重新分布與隔離,各島的兩棲類組成也隨著改變。日本樹蛙的地理變異研究,或許可以協助我們回溯過去一段地質史上台灣與琉球群島之島際生物動態。

憤怒的內華達州居民擠滿了育空山核廢料公聽會場 --﹥

記者 Sunny Lewis 報導

  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2001-09-06 (ENS)- 內華達州居民拒絕接受來自全國各地的高度輻射核廢料,將被掩埋在距拉斯維加斯90英哩處的育空山區。數百位憤怒的民眾昨晚出現在能源部於拉斯維加斯所舉辦的公聽會上,表達他們的反對意見。公聽會也在卡爾森市、艾可和雷諾同步進行。

環保團體為保育森林奮力一搏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9-06 (ENS)- 再過幾天,美國森林局就會停止受理針對保護數百萬英畝森林地提案的評論。保育人士現正加緊努力,欲以公眾支持該保護條款的事實說服當局。全國僅剩30%的國家森林地尚未被道路開闢、伐木或開礦行為所破壞,須加以保護。

歐盟立法者通過防火劑禁用令 --﹥

  法國,史特拉斯堡,2001-09-06 (ENS)- 歐盟議會週三對於三種含溴化物防火劑的未來使用情形表達了強硬立場。議會立法者通過歐盟執委會所提案的五溴二苯醚禁用令。議會並不顧執委會的建議以及工業界的強烈反彈,擴大禁用令至以下兩種物質-octa-BDE和deca-BDE。業者聲稱這兩種化學物質對於防火效能具有關鍵性影響。

克魯格國家公園火災造成23人死亡 --﹥

  南非共和國,普利扥里亞,2001-09-06 (ENS)- 南非國家公園官員宣稱,一場致命的火災在過去兩天內,破壞了克魯格國家公園的普利扥里烏斯科普地區。這場火災目前已受到控制。直到星期四早上,死亡人數已增加到23人,相關調查也已經展開。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9-11 --﹥

  • 市議員指木焚化廠的戴奧辛改善工程失敗 仍超過國家排放標準 市府應下令該廠立即停止運轉 (北市 中國時報)

  • 觀音鄉地下水位 四年降低20公尺 縣府工務局決定要全面普查沿海地下水位下降情形 (桃園縣 聯合報)

  • 搶救快速流失的外傘頂洲 縣長邀學者踏勘 (嘉義 聯合報)

  • 木瓜溪野放香魚復育成績佳 已可在部分河段發現成魚蹤跡 (花蓮 東森新聞報)

  • 淡水魚兒爭相躍上岸 漁會指出這種季節性小魚易被走動的船隻驚嚇 (北縣中國時報)

  • 利澤焚化爐遲未完成重新發包 為避免發生垃圾危機 縣府擇三地點 推動廚餘回收 (宜蘭 聯合報)

  • 垃圾費隨袋徵收 試辦期逼近 50萬元宣傳費及垃圾袋尚未發下所以還未開始宣導 (中縣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11 --﹥

  • 回收不分類使北京大量垃圾資源遭到浪費 (北京 中新網)

  • 新型窯居建成 有望入選「綠色建築」:應用傳統窯洞節能、省空間的優點,並提供現代生活方式 (銀川 新華社)

  • 我將建立工業節水激勵機制:透過財政補助、減免事業性收費,鼓勵和支援節水技術和廢水回用,促進節流減汙並緩解水資源危機 (中國 人民日報)

  • 城市生活污水正成為長江重要污染源:各省基本完成2000年工業治污任務,但沿江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能力極低 (長江中下游沿岸 中國水利報)

  • 中荷合作保護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三年 今年再投資金 實施九個社區的環境行動計劃 (雲南西北部 人民日報)

  • 調查顯示 我國野生揚子鱷瀕臨滅絕邊緣:棲地被稻田包圍或與溝渠相通,生存環境被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所影響 (合肥 新華社)

  • 黃河中上游鄂爾多斯市加強水土保持 近年來減少入黃河泥沙3億多 (呼和浩特 新華社)

  • 百鳥棲息萬鳥過境 崇明島生態奇觀吸引遊客 (上海 新聞晚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06 --﹥

  • 美國人道協會提出警告 爬蟲類動物是危險的寵物

  • 克林頓因保護海洋工作得到榮譽獎項

  • 向乾涸的克拉瑪斯保護區釋出更多的水

  • 都會區樹的覆蓋率偏低

  • 報紙廣告批評部分國會議員給污染工業大幅減稅優惠

  • 德州農工大學複製出第三種動物(豬)

  • 為庫特奈河白鱘劃設重要棲地

  • 德拉瓦州兩家公司償付環保署「超級基金」場所的治污費

  • 科學家著手研發可直接轉換日光為電力的太陽能電池有機分子薄膜

  • 杜克大學教授獲得富豪汽車2001年環境獎項

[環境的未來-能資源]讓太陽能重見天日 (下) --﹥

作者 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博士

  目前對能源的觀點由來已久,其目標變成是使擁有能源的人以最大獲利方式販售任何種類的低成本能源,至於那些免費的能源來源,諸如陽光、風與地熱根本不適合這套生產模式。

  即使在1960年代中期發生原油短缺的問題,美國政府仍不願發展太陽能電池的新技術。「金色陽光:太陽能建築與技術兩萬五千年」的作者肯•布弟與約翰•柏林在書中提到:「華盛頓方面的態度,反映著一個受到便宜化石燃料無限制供給,以及核能發電萬無一失所催眠的國家。」

  這間在紐澤西、候普威爾的房子,並沒有與商用電力系統連接,他們使用被動式太陽能發電與太陽能熱水器的設計。(照片提供 萊爾洛林斯公司)

  布弟與柏林點醒了我們,太陽能與煤炭、石油、天然氣或是核能的情況不同,在它的背後並沒有龐大的商業利益存在,自然也就不會出現有力的遊說團體。

  近來,一些城市對於選擇使用太陽能電池發電的居民給予補助,但幾乎所有的計畫依舊要求用戶繼續維持在整個能源供應系統中,並將他們多餘的能源賣回給電力公司,這規定嚴重地限制人們完全脫離電力系統而達到自給自足的能力。

  為避免影響收益,電力公司當然不會希望用戶脫離電力網路,這種反太陽能的作為在全世界都上演著。在六月八號的華盛頓郵報上有一篇文章討論西雅圖時報上有一整版的篇幅告知讀者,在家裡「即使將電池接上太陽能系統,可能也無法同時使用洗衣機與空調。」

  但問題是我們真的一定要同時使用它們嗎?戰後人們對於能源的消耗,依舊維持著同樣的心態。

  在同一篇文章中,作者引述了一位電力研究所專家的意見,這位專家不斷地削減我們今日對太陽能使用的熱情,他預測「一百年後,太陽能才會提供這世界一定比例的能源需求。他告訴我們,太陽能設備就像游泳池一樣算是奢侈品。」可悲的是,這是事實。

  雖然美國政府無意發展太陽能的商業化,世界上還是有許多人投入太陽能的發展,在許多其他的國家,太陽能發電正迅速地發展中。三洋公司計畫於2004年在東京建造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將可輸出3百40萬瓦的電力。1百萬瓦特的電足以照亮1千戶典型的美國家庭。

  山姆范德倫,過去在加州州長傑瑞•布朗的合宜科技辦公室(現已廢除)擔任指導的建築師,他告訴加州一家報社「貝尼卡新聞」:「若是政府成為太陽光電的主要顧客,一定能刺激這個產業。」

  范德倫聲稱,在內華達建一座大型的太陽能發電廠,便可以供給全美的電量。

  哈伯太空望遠鏡上的太陽能面板在日出中閃閃發光。(照片提供 美國太空總署)

  在國家太空探險計畫工作的20年經驗中,我看過許多太空梭太陽能動力設備的突破,也就是說建造有效率設備的技術早已存在。

  在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工作,我接觸到航海家號、伽利略號以及太空站的任務,參與設計出的裝備不僅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同時也是最省能的,一臺高解析度的電視攝影機只需五到十瓦特的電,而在地球上的一般電視台裡則需用到上萬瓦。

  國際太空站在太空中完全架設好後,有八個太陽面板翼,每一面長107呎,寬38呎,八片的面積共有32,528平方呎,它們所產生的電力足夠太空站運作15年,這些面版的電力足以提供十戶美國一般家庭所需。

  我們已經有了太陽能的技術,但卻沒有心去經營。該是拋開石化公司加諸我們怪異觀念的時候了,給太陽能一個機會吧!

參考資料

1.參觀利用太陽能的真材實料http://www.solareco.com/articles/articles.cfm?ct=1000。在那裡可以找到脫離電力網絡所需的設備

2.參觀太陽家居研究所http://www.spacedaily.com/news/china-00zb.html關於可持續未來的資訊

3.太陽能烹調網站http://solarcooking.org/

4.看守世界研究所提供更多人類對世界的衝擊。http://www.worldwatch.org/

5.參考綠色和平組織一篇關於為何我們不試試太陽能的報告。here

6. 找出你的國會代表,並且email給他們。根據你的郵遞區號,可在這網站找到他們:http://www.visi.com/juan/congress/ziptoit.html

7.與布希總統聯絡president@whitehouse.gov,告訴他讓太陽發光的時候到了,別再反對太陽能。

傑奇•艾倫•朱利安諾博士,是西雅圖的教師兼作家。在太陽每天給予地球的任何形式的能量中,都可以很神奇的發現他的蹤跡。請將你的想法、評論與觀察寄到他的信箱:jackie@healingourworld.com,或是造訪他的網:http://www.healingourworld.com

[專欄作家]風災、經發會、以及走在分水嶺上的山林保育 (上) --﹥

作者:林益仁 (生態關懷者協會理事長)

  桃芝颱風帶來重創,政府單位除了勘災、救災之外,後續的重建以及未來因應的對策,應該是最令人關切的重點。其中,山林保育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行政院張院長在救災之際,發出宏願要用樹根牢牢地把台灣的土地抓住。這是一個深具生態思維的視野,問題是當保育的宏願猶在耳際所謂經發會的分組結論中卻又大張旗鼓準備以大規模造林與生態觀光等保育之名行經濟開發之實政府掩護財團利益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頓時讓人再度陷入一陣錯愕。

  種樹救台灣,目前似乎已是一種政治正確的說法!而觀光加上生態二字似乎就具備了無上的正當性。但問題果真如此簡單嗎? 種檳榔 種果樹算不算是種樹?為什麼現在千夫所指認定它們是生態浩劫的根源!其次砍伐原始林然後再補植人工林算不算是種樹? 1990年代以前,林務局在輔助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大規模砍伐天然林,再補植人造林的紀錄比比皆是。如今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可說是問題重重,其中以天然檜木林砍伐,補植柳杉林的例子最令人詬病。這種伐林種樹的政策,其後續所付出的代價不管從自然或是社會的角度來評估都是得不償失的,例如水土流失所導致的洪災、森林生態丕變所導致的松鼠危害、以及遠不如預期的柳杉林經價值等。

  還有,翻開政府的年度預算書,年年的造林經費高得嚇人,這些是不是種樹? 然而這些造林的成效都到哪裡去了? 造林成效不彰令人不禁要問是天災肆虐緩不濟急? 還是政府的造林政策出了根本性的問題?根據筆者所熟識的多位原住民造林工透露,林務局的造林政策一向與林商的利益盤根錯節﹔林商慣常以低廉的工資雇用原住民擔任造林工,造林只負責將種苗插上,極少要求其存活與育成率。這些造林工還常自嘲地說就是種死了林務局才需要再造林,如果種活了還有得玩嗎?或許這些鄉野訪談確實透露了政府年年造林卻成效有限的警訊。講白一點,不當的造林政策與措施,所衍生的生態與社會問題,事實上比不種樹還糟糕!以上的例子更具體說明了種樹不都是對自然生態或是人類社會有好處,關鍵在於種什麼? 怎麼種?以及誰來種?等關鍵問題。種樹如此,觀光的問題亦然,如非參透這些行動背後的社會脈絡,再加一百個生態的字眼對環境的保護也是枉然。

[讀者投書]RE:9月2日 [環境資訊電子報] 關於媒體角色的反省 --﹥

您們好,

  我是您們忠實的訂閱者,關於靈鷲山放生事件,雖然感覺上以一個媒體的身份是有些不妥之處,但我卻認為這是一件很完美的事。

  畢竟以靈鷲山這麼大的一個宗教團體,知錯能改,對他們而言,亦是一個良好的形象,也能立刻給信眾們一個教育機會,而且你們的措辭並不尖銳,在得到靈鷲山善意回應後,亦立即刊登消息出來,我想這對所有的當事者都是受益的。

  在台灣充斥八卦,以及善於興風作浪的媒體中,這種作法是值得肯定的,畢竟媒體亦負有教育大眾的責任,做為某些社會工作的帶領者。而且放生的錯誤已是確定的,並不像許多環境議題般的充滿爭議。

  但若您們能將類似的事件處理的更好,相信會是台灣之福。

  在此為您們的辛勞,獻上我由衷的敬佩及感謝,感謝您們為關心台灣環境的人所做的事。

讀者 呂志彥

[演講]台灣山地災變解析專輯─21世紀台灣主流的土石亂流 --﹥

  時 間:9月15日下午2:00~4:00
  地 點:德光女中
  講 者:陳玉峰
  主 辦:台南市環保聯盟(陳椒華教授:0932-624872)

  調查、研究台灣山林生界25年的陳玉峰教授,針對天災地變、土石橫流的災變政權,提出自然史暨人文史的解析,釐清台灣島本質、百年來政策錯誤如何造災,現今又是如何盲目的浪費人民納稅錢營造未來新災難!

  桃芝土石流之後,陳教授再經月餘災區調查,編輯此套新的災難解析與前瞻之幻燈演講,擬提供給環境佈道師,以及全國具備社會人格、熱愛鄉土的朋友們,從事環境教育、授課、生態保育解說之用,附帶推動自然理念!

  全套幻燈片272張,加上完整解說文稿,歡迎朋友申購,申購原則,以聽過演講(深入講解)者為宜,避免誤用。

[演講]『生態工法與景觀規劃利用』 講座 --﹥

  時 間:9月13日 晚上7點半至9點半
  地 點:屏東縣竹田鄉圖書館二樓
  引言人:郭瓊瑩老師
  承 辦:大武山文教基金會、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08-7888438、7892674

  引言人介紹/ 現任文化大學景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美國賓州大學景觀建築碩士
  經   歷/ 內政部營建署技正、美國費城景觀事務所設計師、
         中華民國造景協會前副理事長。
  專   長/ 生態設計、景觀設計及公園綠地計劃;

  研究計畫及專業實務方面有/
  1.台北都會區水圳空間復育示範計畫
  2.福林橋至士林橋段雙溪河岸空間規劃設計
  3.鶯歌城鄉景觀風貌改造核心地區公園綠地規劃設計
  4.水圳網路再生與永續生態城鄉發展─以豐原葫蘆墩圳為例
  5.基隆市暖暖東勢溪親水空間規劃設計

[演講]台灣百年糖業介紹及日本聚落文化產業看嘉義市 --﹥

  時 間:9月12日(三) 晚上7:30~10:00
  地 點:洪雅書房-嘉義市西榮街84號
      (民族路好萊塢戲院的協對面街坊)
  電 話:(05)2280475 或 0929-536-133 余國信

  台灣百年糖紀的作者:楊彥騏本週三晚上七點半將蒞臨洪雅書房助講,主講題目為:台灣百年糖業介紹及日本聚落文化產業看嘉義市,楊彥騏曾於嘉義市居住五年,這幾年於雲林虎尾成立虎尾巴文史工作室,並開始深入了解兒時的糖業記憶,終於在今年七月將幾年來的研究資料匯集成書。 

  9月12日晚上七點半,楊彥騏將以精彩的幻燈片與大家一起來回顧台灣的糖業,我們也將一起來思索台灣糖業的去路及糖廠空間再造的展望...,由於嘉義市正面臨稅務出張所的存廢問題,楊彥騏也將透過其到日本鄉村搜集資時所發現的日本成功的地方產業文化之案例...,我們一同來回看嘉義市...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千蝶谷生態農場 --﹥

  播出時間:9月12日(三) 早上8:45 下午4:15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本集節目要介紹的是,以生態保育為事業的蔡良源先生,蔡先生今年50歲,原本是高中老師,六、七年前,他租了一塊汐止的谷地,闢為生態農場,名為千蝶谷。這裡原本是片種水稻的梯田,廢耕之後,因為氣溫高、風勢小,反而成為復育蝴蝶等昆蟲的好地方,千蝶谷佔地一甲多,裡面有蝴蝶網室、水生植物池等等生態區,十分精采,本集節目,我們就到那裡去玩一玩!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