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2002-01-01 (全文版)

 
  本日主題: 海獅研究獲龐大經費補助
知性專題 [生物趣聞]為什麼沒有恐龍那麼大的昆蟲? (上)
環境新聞 [環境政策]來自世界各地的兒童代表 將組成國際兒童會議少年委員會
[環境政策]海獅研究獲龐大經費補助
[生態保育]攔截日本捕鯨船行動日誌-2001-12-19 第21天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1-0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01
理性關懷 [環境的未來-能資源]管線不安全,美國倒大楣-自產的石油與天然氣決不是能源安全的保證 (上)
專  欄 [專欄作家-陳玉峰]「傷痕地文印象」一次賀伯的飛航體驗 (三)
活動訊息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ENS新聞因聖誕假期暫停發刊
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生物趣聞/科博館科普專欄]為什麼沒有恐龍那麼大的昆蟲? (上) --﹥

作者:顧世紅
照片:梅永生

金龜子為完全變態類昆蟲,有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發育時期,此圖為幼蟲。  很多人也許曾有如下的疑惑,就是昆蟲模型可以好大好大哦!可是我們實際生活中所看到的活體昆蟲確是很小很小啊!這是為什麼呢?昆蟲是如何長大?牠們是不是可以長得像恐龍一樣大呢?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要從昆蟲的外表皮談起。一般高等動物從小到大生長量約為幾百甚至幾千倍,金龜子為完全變態類昆蟲,有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發育時期,此圖為蛹。由於其表皮也隨之長大,故不需要蛻皮。但昆蟲就不一樣了,由於昆蟲在幼蟲期,其頭部及胸部的一些表皮幾乎是完全幾丁質(或稱甲殼素或角質素)化,沒有進一步擴張的餘地,其他的表皮也由於伸展性有限,所以隨著幼蟲體內組織器官的生長,舊的表皮就越來越不適應其生長量增加的需求,而需更換新的、更大的表皮,以滿足體內組織器官的進一步生長,這就形成了幼蟲蛻皮的原因。

金龜子為完全變態類昆蟲,有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發育時期,此圖為成蟲。  幼蟲期的蛻皮次數因昆蟲種類的不同而異,但同一種類的昆蟲,其蛻皮次數是恆定的,大部分昆蟲為4~6次。一般而言,兩次蛻皮之間的時期,我們稱為齡期,以後每蛻皮一次增加一齡。例如從卵新孵化的幼蟲稱第一齡,第一次蛻皮後稱第二齡。經過許多次幼蟲蛻皮後,昆蟲就不能一直維持原有的狀態了,而必須進行體內組織的重大改組。這是因為幼蟲期是大量取食、增加生長量的時期,但牠們沒有交配繁殖後代的能力,為了使昆蟲能代代繁衍,子孫滿堂,幼蟲必須更改原有的形態,邁向成蟲的發育時期,這個由幼蟲向成蟲的轉變,一般稱為變態。

[環境政策]來自世界各地的兒童代表 將組成國際兒童會議少年委員會 --﹥

  肯亞,奈洛比,2001-12-11 (UNEP)-預定於2002年5月21至25日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卑詩省)維多利亞市舉行的「國際兒童環境會議」,已從全球各地推舉出6名兒童代表,他們將協助會議籌備工作。這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派的國際小組,將與先前選出的8名加拿大兒童共同組成少年委員會。

[環境政策]海獅研究獲龐大經費補助 --﹥

  美國,阿拉斯加,2001-12-26 (Tidepool)-生物學家團隊在今年共進行150項以上的研究,調查史代拉海獅(又稱北方海獅)族群數量銳減且一直沒有恢復的可能原因,這或許是有史以來針對單一物種投入最多經費與人力的計畫。過去40年來,阿拉斯加灣與阿留申群島海域的海獅數量減少80%以上,從1960年代的180,000降到30,000以下。官方將其列入瀕危動物的政策卻威脅到阿拉斯加10億美元的捕魚業。這兩者的衝突,以及物種瀕危的警訊,終於促使美國國會採取行動。

[生態保育]攔截日本捕鯨船行動日誌-2001-12-19 第21天 --﹥

  南半球海域,2001-12-20 (Greenpeace)-套句航海人的專業術語,今天的海象「相當惡劣」。這表示海浪平均有2公尺高,風力達6級、風速23海浬(約每小時25英哩或40公里),即所謂的「強風」。這樣的天氣並不適合出海,或許也不適合捕鯨魚。不過,當雷達偵測到其中一艘捕鯨船正加速準備行動時,我們仍決定派出一艘船看看捕鯨船是否開始作業,並在必要時加以干擾……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1-01 --﹥

  • [生活環境]台北市醫療廢棄物焚化爐 衛生局昨天表示目前暫緩興建 改以「垃圾分類減量」與高壓滅菌的方式 減少醫療廢棄物的產量 (台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彰北焚化廠存廢 縣府將邀請各方代表座談 討論彰北焚化廠興建工程的存廢 (彰化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嘉義市垃圾分類今天起進入勸導期 (台北 多維新聞網)

  • [生活環境]改善空污 台南環盟新年新希望 籲請台南縣市新任首長 繼續推動「縣市共治」徹底整治二仁溪的污染源 (台南 中國時報)

  • [環境政策]環保署宣佈今年為河川整治年 擇定二仁溪等九條河為重點整治河川 (台北 中國時報)

  • [環境政策]垃圾焚化爐失火 嘉義縣暫停收垃圾 (高縣 中華電視公司)

  • [環境政策]南縣農業局針對沿海漁業資源保育進行規劃 將優先規劃保護礁區七股內灣牡蠣養殖區 七股潟湖保護 (南縣 中華日報)

  • [環境政策]環保署多項新政策 措施實施 補助民眾購買低污染噴射引擎機車與電動機車、自行車 廢日光燈管全面回收 新環保署網站啟用 (臺北 中央 社)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01 --﹥

  • [生活環境]黑河水利樞紐工程指揮部指出黑河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建成將改善古城生態環境 (西安 陝西日報)

  • [生活環境]走水資源利用可持續發展之路 甘肅省近千萬畝耕地實現節灌 (甘肅 中國地方新聞聯報網)

  • [生活環境]防治大氣污染 上海不得新建"油煙店" (上海 東方網)

  • [生活環境]浙江近海海域生態環境惡化 海水中氮、磷含量嚴重超標 水質高度富營養化狀態 逐年加劇 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浙江 鳳凰網)

  • [生活環境]泉城濟南全力治汙迎來天藍氣清 (濟南 多維新聞網)

  • [環境政策]深圳:水源保護區養豬每頭罰兩百 新版相關條例明起實施將擴大水源保護範圍 (深圳 多維新聞網)

  • [生態保育]森林認證-任重而道遠 中國的森林認證體系亟待建立和實施 以確保中國森林資源的保護與持續利用 (延吉 人民網)

[環境的未來-能資源]管線不安全,美國倒大楣-自產的石油與天然氣決不是能源安全的保證 (上) --﹥

作者:艾默•拉文士 與 杭特•拉文士

  美國國內的能源與輸送設施非常禁不起考驗,這種情形讓美國能源安全所面臨的威脅,恐怕不下於美國對於中東石油的依賴。因此,如果要用自產的能源生產系統來取代中東地區的石油進口,可能反而會減低美國的能源安全度。

  讓能源的供應來源過度集中於某個地區,等於是鼓勵敵人對我們進行毀滅性的攻擊。1982年,我們曾經為美國國防部做過一次研究,主題為:「脆弱的能源:為了國家安全所應採行的能源策略」,我們發現,少數的有心人士竟然就有能力停止四分之三輸往美東各州的石油與天然氣(而且只要在路易斯安那州州境內就可做到)、切斷各大城市的電力,或是把飛機撞毀在核電廠,造成百萬人的死亡,這些情形到今天仍然有可能發生。也因此,如果我們讓這種高度集中而又脆弱的能源系統再加以擴充,只會危及我們的國家安全。

  核電廠:比科幻小說還科幻的東西

  基本上,能源安全問題比較不能歸類為國外進口與自產能源之爭的問題,也不是我們缺乏多少大型的能源生產設施,真正的問題是在於這些生產能源的工業設施,其基礎架構的安全漏洞重重。我們要知道,能源生產系統不是建在美國或建得很大就一定安全,而是其基本的設計必須要能杜絕能源系統發生大規模故障失靈的可能性,並能在地方性的故障事故中倖存。要確保能源安全,必須從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使用量來著手,然後我們所需要的能源來源,其安全性自然就會大幅提昇,因為供應能源的地區將會分散各地,能源的種類也越趨多樣,其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也會日漸增加。

  這種策略其實並不會花費很高的成本,在目前的市場機制中,它甚至早就是有利可圖的作法;舉例來說,如果以中央集中式的發電廠來作供電的中樞,不管這個發電廠運作得再好,也無法提供真正便宜與可靠的電力,因為透過管線傳輸電力的成本將會高於發電的成本,而輸送管線也往往是造成停電的主要原因。但如果是就地取材或是由鄰近的小型能源發電方式取得電力,其價格將大大降低,也會消除電力輸送與電磁干擾而流失的電力,並且可以將廢熱再加以利用,所以明智的投資者都會選擇這種發電方式。

燃料的天堂

  當然,我們的石油很多都由中東地區進口而來,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從一個不穩定的波斯灣地區取得石油,會讓美國變得不安全,並使得美國被一些並不討人喜歡的政權所束縛。雖然只22%的石油是進口自波斯灣(五分之三是來自西半球),但是減少對中東石油的依賴仍然是明智的選擇。但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花錢投資最新與最便宜的能源系統,這樣子我們所投入的時間,以及花費的每一分錢,才能為我們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我們不需要去找另一個原油生產地,我們需要的是一套可以把燃料安全地送到顧客手上的供輸網絡,這才是治本的方法。

  能源效率的研究目前正被快速運用,成為另一種能源的來源;跟1975年相比,去年(2000)美國每生產一塊錢美金的GDP,所使用的能源減少了40%,所使用的石油也減少了49%,而這些省下來的能源目前就是最大的「能源來源」,相當於美國本土石油生產量的5倍。這些成就大部分是在一開始的6年中完成(也就是1979年到1985年),在那6年間,美國的GDP成長了16%,但石油使用卻下降了15%,同時從波斯灣進口的石油量也下降了87%,只要能保持這樣的步調,那麼在1985年之後,可望完全不需由波斯灣進口任何石油。

  現代的能源效率科技每一年還能為美國人省下3千億美元,只要輕型車輛每一加侖能多跑個2.7英哩,那麼我們就完全不需要從波斯灣進口任何石油。節省能源是我們頓挫OPEC市場力、降低石油價格,以及獲得穩定安全能源供應的終南捷徑;同時另一方面,改善燃料效率也能有助於確保國家安全,國防部科學委員會(對國防部部長相當有影響力的顧問委員會)日前即指出,在軍事上節省燃料的潛力,將可達數十億美金。

  未來的車子得有更多功能(照片提供 洛磯山研究中心

  接下來,我們也發現,有很多新方法可以讓燃料的供應更加安全、迅速與更具競爭力,如果我們都能妥善運用,大片的農田、森林甚至都市廢棄物都能生產出乾淨的液體燃料;但在此同時,我們並無須犧牲表土、農民、鄉村文化、氣候以及進步的生活形態。生產這種地方性的生物燃料,其效益遠勝過鋪設脆弱的管線,同時也能提供更多工作機會。同時,目前也有另一項令人心動的發明,就是利用天然氣或再生能源的燃料電池(曼哈頓地區的Conde-Nast大樓在不花費任何額外成本的情況下,不但成功省下一半的能源,且結合利用兩種可靠而又知名的能源-燃料電池與太陽能電池,因而有著超越對手甚多的表現),整體來說,這些證實可行的替代方案可以迅速地、安全地、有利地替代石油,假以時日,更將完全取代石油。

[專欄作家]「傷痕地文印象」一次賀伯的飛航體驗 (三) --﹥

作家:陳玉峰

「最後的處女林」

  就是這裡,台灣山林最後的子宮,涵蘊福爾摩沙的精靈與天使。然而,這片天然,不及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五,其未來仍繫於未定之天。在此巉岩嶙峋,棲居著冰河之民,負隅孳息於終極絕境,但不知還得保有幾分堅持?借助鳥瞰,我瞥見林海的破綻或死角,也就是如八通關大斷崖、對高岳崚嶒下的流岩,以及大小折皺斷層的天然崩塌地,那等悲壯,好似在切腹者盤坐的右斜側架上宣紙,以飛濺的鮮紅,揮就一幅潑墨。而且,整個自然山林其實甚孱弱,存有禁不起任何意外的單薄,僅在蠕動易碎的山群上,披覆一層精緻的綠蓋,卻已費盡諸神兩百餘萬年的編織,還需女媧隨時的修補。

  郡大山壯碩但單純,一覽無遺而毫不保留,從山頂抖落千餘公尺以迄東埔溫泉區,寬闊的胸腹卻已遭受林業啃噬而傷痕累累,而歪斜曲折的斷層線縱裂,從山肩開膛破肚直貫陳有蘭溪谷,雨水逕流結伴匯聚,每逢頑石階梯便形成一道水簾,所謂「七絲瀑布」,形容的就是如此層層跌跌的跳躍,空中估算,約莫八、九次的跌撞;至於「父子斷崖」,自古以其險巇,說是父親也照顧不了親兒的驚悸,其實,不過是山麓一小道斷層切口,東埔溫泉及布農保留地即其左鄰,海拔一千兩百公尺,正是全台最宜人居處,原住民族不知花了數百、千年,總算發掘出台灣自然生界的奧妙,原來此等地區正好避開霍亂、瘧疾等熱帶瘟疫的溫床,復可發展台灣原住民族獨步全球的小米文化,可謂人與土地交融的最佳典範,忠實且貼切反映台灣生界特徵的主體本質,奈何一個世紀兩大政權的山地平地化政策,將之化為污泥,如今,陳有蘭溪中游兩側的所謂保留地,在漢人入侵,強取豪奪的傳統悲劇催化下,悉數淪為供應都會奢侈物質網的禁臠,而地體柔腸寸斷,惡形惡狀的「弱勢農民」,還假借原住民名義興風作浪,地方政府也順水推舟、樂得共犯。

「歷史應未眠」

  我們再度沿著對高岳的向陽面繞飛,越塔山而盤旋於祝山、阿里山區,一處歷史不得安眠檜木原鄉,曾經三十萬株紅檜與台灣扁柏的巨靈,被禁錮於「樹靈塔」內,成為永世不得超生的怨魂,所幸,避開了每年數十萬庸俗遊憩的騷擾。這裡,我擁有星辰般記憶,搜尋樁樁件件后土遺跡,探討原文化失落的環節,還有,古老的情與愛。

  十六年前我調查阿里山的霧林帶,只找到斷垣殘壁的淡淡悲哀。今天,借助鷹眼定位,終於找出避難於陳有蘭溪畔的檜木遺孤,如同慘絕人寰的埔里郭百年事件,被入據漢人詐欺殲滅的邵族,老弱殘民避走眉溪,於溪谷中「聚眾哀號達半月之久,旋散去」;這群阿里山檜木最後的香火,我藉由冬葉褐黃的指紋驗明其正身,而老少檜群依偎,在此谷地泣血。

   今之阿里山,但見中國式琉璃瓦在晚霞中輝煌映照,整齊劃一的柳杉樹塔則來自東瀛,各自五十年深淺不一的定根,以櫻花、梅花為節慶,每年陽春之交,便有準確的緬懷,馬關條約談判桌上,勝利一方的獰笑。

  西出阿里山公路,植滿外來樹種的國有林地,僅有這條蜿蜒險峻在遊走。自從二十年前所有的原始森林隕落後,慕名而來的台灣人依然相信,他們遊覽了寒、溫、暖、熱四帶的自然,並且購買了瓶瓶罐罐的芬多精,人山人海,以喧嘩填補曾經是針葉、闊葉的空間,以及我業已消逝的青春。整整六千個日子,我的筆記登錄這條山徑、草木、人禍的世代交替,只留下地土受戮的斑駁傷痕,十字路以下,悲慘壯觀的茶園,再度顛覆我的腸胃與思路。

  殘忍的動物活體實驗,以間歇性電擊折磨籠中狗,狗兒哀號撞跳。當傷害的強度、頻率增加至特定限度,被試驗的狗只會口吐白沫,毫無掙扎的接受任何傷害,此之謂「習得性無助感」;對於阿里山公路兩側,以及全台違規農業上山荼毒原生林的打擊,我是那條垂死的狗。

  1991年1993年年我揭露濫墾、盜墾的事件,夥同環保團體至此進行封山的抗爭儀式,不過是電擊初期無助的撞跳。如今,我必需艱難的證明我還有心跳。雲霧自巃頭山腰湧進,有如核子彈頭溫柔的引爆。我關閉拍攝的機門,直奔水上機場。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環保社區大坑村 --﹥

  播出時間:1月2日(三)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需要靠居民彼此之間的守望相助才能成功,位於苗栗縣公館鄉的大坑社區,因為推動環保工作成效卓著,得到全國環保模範社區的殊榮,這份榮譽就是靠大坑全體居民的努力所換來,今天節目,我們要去拜訪這個得過全國十大環保模範的大坑社區,雖然中間曾受到納莉颱風重創,但是接受了慈濟志工的協助,大坑很快地站起來,迅速恢復往日的好山好水。

[本會訊息]ENS新聞因聖誕假期暫停發刊 --﹥

  美國的聖誕假期相當國內的農曆年假,ENS新聞記者自12月24日休假至明年的1月2日。相對的,本刊的ENS環境新聞摘譯,亦將自12月27日至明年的1月5日,暫停發刊。預計1月7日復刊。

  這段期間,我們將適時就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greenpeace.org 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www.unep.org 相關新聞與訊息的摘譯,為您服務。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明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知性版範例訂閱 ★新聞版範例訂閱 ★目錄版範例訂閱

  對於知性版與新聞版的服務,您的想法是...
  

  姓名: 電子郵件:

  *請於上網連線時,再按"寄出"按鈕。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