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2002-01-02 (全文版)

 
  本日主題: 基因改良作物的代價 北美農民發聲
知性專題 [鯨豚簡介]鯨類歌聲 (下)
環境新聞 [生活環境]基因改造作物的代價 北美農民發聲
[環境政策]最佳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地點 國際性勘測計畫開始進行
[生態保育]攔截日本捕鯨船行動日誌-2001-12-20 第22天
[全球變遷]全球暖化問題的嚴重性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1-0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02
理性關懷 [生物的未來-野生動植物保育]消失中的大貓 (下)
專  欄 [專欄作家-趙世民]卡爾與魯本
活動訊息 [活動]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ENS新聞因聖誕假期暫停發刊
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鯨豚簡介]鯨類歌聲 (下) --﹥

大翅鯨/郭慧禪 繪  因為有確切的反覆段落而稱之為「歌」,約10分鐘或更久整個段落又完全的反覆,這種反覆一次可持續幾個小時,每首歌分為幾個主旋律,再分為幾個樂句。

  在同一地點時間全部的大翅鯨全唱同樣的段落,隨季節轉變全部又同時改變歌曲,每年的歌都有一點不同,不同地區的有各自地區的段落,如在加勒比海的大翅鯨叫聲與夏威夷的不同。所有唱歌的都是雄的,所以歌曲可能是警告他人以界定自己的領域,或對雌性的求愛,最有力的可能佔有優勢。並沒有雌大翅鯨叫聲的記錄,雖然曾在小的雌露脊鯨有記錄到叫聲。大翅鯨在繁殖區的叫聲最為明顯。從牠們遷移時記錄到的歌曲顯示,只有一些小段的歌聲段落仍會在覓食區出現。

  齒鯨叫聲的形式,尤其是抹香鯨,被用來做辨別個體的方法。這些方式還沒有用在鬚鯨類。這種辨別的方式對於研究行為和遷移等方面很有價值。希望在未來對鬚鯨的研究有很大的助益,加上其他的方法,能辨別出不同的群體和其他方面的功效。

[生活環境]基因改造作物的代價 北美農民發聲 --﹥

  綠色和平總部,2001-12-17 (Greenpeace)-近10年來,基因改造工業使北美農民誤以為能以較少的代價獲得更多、更好的收成;加上孟山都、杜邦、安萬特等公司以美好的遠景引誘,數千名農民紛紛簽訂契約投入生產基因改造作物的行列,如玉蜀黍、大豆、棉花及油菜籽等。然而,當350多位農民捲入基因改造公司提起的法律訴訟案件之時,許多農民隨即從美夢中清醒過來。許多人不敢吭聲,而那些勇於發言的人,則冒著失去家園與耕地的風險。

[環境政策]最佳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地點 國際性勘測計畫開始進行 --﹥

  肯亞,奈洛比/法國,巴黎,2001-12-18 (UNEP)-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今天開始進行一項首開先例的計畫,勘測13個發展中國家的太陽能與風能資源。專家認為這項「太陽能與風能調查評估」(SWERA)計畫將會證實,在這些國家中設置太陽能電池板與風力發電機,其發展潛力遠大於目前的想像。

[生態保育]攔截日本捕鯨船行動日誌-2001-12-20 第22天 --﹥

  領隊報導南半球海域,2001-12-20 (Greenpeace)-06:15 天氣還是很糟,但沒關係,我們無法派船下水,同時也表示捕鯨船無法作業。08:00 一陣徘徊之後,船隊開始組成隊形,三艘捕鯨船並排在前,加工漁船在後,朝東南方前進,而我們則尾隨在後。13:00 能見度更低,風勢增強。看來今天不會展開捕鯨行動。20:00 捕鯨船停止活動,我們也開始休息。

[全球變遷]全球暖化問題的嚴重性 --﹥

  美國,麻州,波士頓,2001-12-20 (Tidepool)-160個國家的會議代表在2001年達成重大突破,各國一致決議減少造成全球暖化的工業廢氣排放量。而在2002年,世界各國將觀察是否會有55個國家的總排放量達到約定比例,再決定批准京都議定書。此議定書條款對主權國家經濟體系的影響,比以往任何一項環境公約都要深遠。(編按:約定比例係指認可議定書達55國以上,且其排放總量至少佔全體55%)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1-02 --﹥

  • [生活環境]墾丁國家公園獲國際環保品質認證 (屏東縣 新浪新聞)

  • [環境政策]臺北市空地法開始實施 未善盡管理維護責任 將限期改善 逾期未改善者 其容積得酌予減低或處以罰鍰 相反的 得酌予獎勵 (臺北 中國時 報)

  • [環境政策]基隆市長宣佈和平島污水廠新建工程停工 並指示污水廠環評未過或未獲共識不得復工 (基隆市 中央社)

  • [環境政策]因應週休二日及保護台灣原始檜木林生態 內政部營建署積極規劃宜蘭縣棲蘭國家公園 (屏東縣 中央社)

  • [環境政策]公園綠地認養 成了企業「門面」水泥化 不透水化比例大幅提高 主管機關礙於情面 均「不忍苛責」 認養品質有待檢討 (北市 民生報)

  • [環境政策]台西海園觀光區完工後不久 大排堤防損壞 紅磚人行道因泡水受損 (台西鄉 聯合報)

  • [環境政策]廢清法回收項目 部分回收清處理費調降 包括電池 輪胎 鉛蓄電池 資訊物品等項目 (台北 東森新聞報)

  • [生態保育]輕航機「驚擾」 黑面琵鷺逃散 保育人士呼籲政府相關單位重視防範 否則一再發生驚擾事件 將嚴重破壞我國國際保育形象 (七股 中國時 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02 --﹥

  • [生活環境]我省2002年全面推廣車用清潔燃油 所有車用柴(汽)油須添加有效清除積炭的潔淨劑 (海南 上海環境報)

  • [生活環境]四川生態建設步伐加快 今年國家下達任務已基本完成 (四川上海環境報)

  • [環境政策]廣東省政府要求加強山區開發環境保護管理 (廣州 中新社)

  • [環境政策]重慶實施防治條例 保護長江三峽庫區流域水環境 (重慶 263在線)

  • [環境政策]山西省六十縣市單設環保機構 (山西 中國地方新聞聯報網)

  • [生態保育]中國瀕危黑嘴鷗百分之六十在溫州過冬 (浙江 新華通訊社)

  • [生態保育]信陽市新建三個省級自然保護區 積極編制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 並建立健全管理體制 (浙江 新華通訊社)

  • [生態保育]重慶巫山解救75隻國家明令保護的"四有"動物--紅頭灰雀 (巫山 中國新聞社)

[生物的未來-野生動植物保育]消失中的大貓 (下) --﹥

  老虎發展的先天限制:相較於其他群居性的動物,小而孤立的虎群特別容易受到自然災難如森林大火、暴風雨及流行病等的影響,如在印度,季風所引起的暴風雨經常殺死大量的老虎;一九八七年中國東北的森林大火,亦可能已影響到不少西伯利亞虎的生存,同時也減少老虎的食物數量。但是,對於老虎群族的復原而言,人類活動的干擾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老虎族群的數量減少,近親繁殖機會增加,造成本身種群多樣性消失、遺傳質素下降、生產數量與幼虎存活機率降低等等,都嚴重影響野生老虎族群進一步復原的可能性。如此的惡性循環,不容忽視。

印度是孟加拉虎的大本營

  一百年前印度境內的老虎約有四萬隻。1972年降到不足2000隻,因為是目前全世界僅剩的老虎大本營,故而擔負極吃重之保育責任。1970年起,印度立法禁止獵虎及虎皮出口,並與國際保育組織合作,全力挽救境內野生老虎,至今共設立了23個保護區,加強防範盜獵。緊急措施尚包括遷村,以減少人虎衝突。印度政府投入大量經費進行保護區當地人民生活改善,並設法解決層出不窮之人虎衝突事件。 

面具和假人!

  由於聚落仍不斷向僅剩的原始森林擴張,人虎衝突難以避免,並已成為目前保護工作最大障礙,印度政府積極發展防虎新點子,煞費苦心地尋求人虎共存之道。這面具就是讓野外工作的人戴在腦後,防止老虎從背後襲擊用的,據說使用的人都沒被老虎侵犯。印度政府更製做通了電的假人,放置在森林裡,老虎偷襲時會觸電,但不會受傷,這是希望讓老虎學會不「招惹」人類。

都是富裕的台灣人害的? 

  虎骨從2000年前起就列入中藥藥材。演變至今,虎骨膏、虎骨酒更成為台灣民間治療風濕酸痛的偏方,或養生保健補品,無論藥效如何,已形成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則為事實。西方人則認為台灣人至今普遍都喝虎骨酒、虎鞭湯進補,進而造成老虎不斷遭到盜獵的重要誘因,這即是台灣在1994年8月到1995年6月,陷於美國培利修正案經濟制裁風波的原因之一。生活在台灣的人們果真是老虎逐步滅絕的幫兇之一嗎?如果不是,那為何台灣又總籠罩在受外界質疑的陰影下?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

[專欄作家/科博館科普專欄]卡爾與魯本 --﹥

作者:趙世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幾年前,紐西蘭一位青年人卡爾來台自助旅行,一個人在山中健行,欣賞台灣山林之美。突然音訊全無,和家人失去聯絡。

  父親魯本為了找尋愛子下落,數度來台,和警察人員、搜救隊、救難犬穿梭在原始山林間。媒體幾次披露此事,魯本銀髮蒼蒼,步履蹣跚,下山時形容憔悴,疲憊不堪,父子之情,令人動容。在那陣子充滿暴力的社會中,留下溫馨的一頁。

  卡爾生死,至今不明。

  我也喜歡登山,在臺灣的林間步道上,也常碰到一兩位或獨自登山的外國人士,讓我頗感意外。或許西方人價值觀與東方人有些差異,對他們而言,生命是一種經驗和經歷。冒險和追尋不同經歷,比追求財富更重要。

  每個人生命有限,是無法重覆與更新,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回憶,再多的財富也換不回青春與生命力。錢的功用是買快樂,但快樂是要以美美的生活經驗和回憶來作基礎的。

  卡爾隻身來台,利用年輕生命尋找更多的經驗與回憶,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雖然是自助式的旅行,但東方的風土民情,生活中的滴滴點點,一定是他另一種財富,經驗的財富與回憶的財富,這是錢買不到的。

  前一陣子,一位摯友發一封電子郵件給我,邀我去露營,我回他:「這陣子要趕研究報告,太忙了,沒法去」。他回信:「試想,視茫茫、髮蒼蒼的坐在搖椅上,雙手緊握著存款簿,旁邊堆積的著作和身高一樣,生命卻一片空白,腦海裡沒半絲回憶,只能搖啊搖的悔恨...」,又引用了一篇小品<<活在當下>>,給我一記棒喝:

   『起初,想進大學,想得要死。

   隨後,巴不得趕快畢業。

   接著,想結婚,想要小孩,想得要死。

   再來,又巴望小孩趕快長大,好回去上班。

   之後,每天想退休,想得要死。

   現在,我真得快死了,

   忽然間,我突然明白,

   我忘了真正去活。』

  看完了信,恍然大悟,裝備一搬上車,我們就上山了。

  在路上,我想起了好友喬雅玲的話:「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一個箱子,有些箱子很秘密,深藏在心中。有人把箱子裝滿金銀珠寶、有價證券,有人塞滿成績單、結業證書。我的箱子嘛!要裝滿回憶!美美的回憶!」。

[活動]2002花蓮冬令綠色生態營 --﹥

  時 間:2002年01月22日
  地 點:花蓮縣市
  主 辦:花蓮縣環保工作促進會
  聯絡人:楊治國 03-8561825 轉 2228-2230
  報名截止日期:2002-01-07

  以營隊方式,帶領青年走出戶外,親近自然,並學習如何尊重自然,珍惜生命,愛護大地,一同來關懷這片生我養我育我的土地。報名對象以大專青年及社會青年為主,歡迎大家來親近東部的好山好水!

[活動]徵求台灣環境歷史的說書人 --﹥

  時 間:2001-12-25~2002-01-10
  地 點:網路
  報 名:2002-01-10
  主 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灣環境事件紀錄小組
  聯絡人:黃怡碧 E-Mail: yibee@e-info.org.tw

  我們要徵求台灣環境歷史的說書人。

  歷史,永遠都是最長的故事。

  在環境資訊電子報發行週年之際,回顧一年來全球環境新聞的點點滴滴,不免有感於台灣環境事件的發展,不論是公害抗爭、溼地及保護區的破壞消失或辛苦保育,以及許多延宕多年的重大事件,多是資料散落,缺乏整理。

  對於初接觸環境事件的人們,可能難以想像台灣的環境運動,並不是趕流行的三五年的工夫,而已經是二三十年的投入。

  對於許許多多對環保生態議題還有些陌生的人來說,在需要為環境付出些許代價之時,他們要的,更不是情感或道德的「環境至上」,而是對事情的充份理解。

  因此,要有人說故事,要有人寫歷史。

  台灣環境事件小組於是誕生。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莊主紀念鳥園 --﹥

  播出時間:1月3日(四)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台灣有許多的愛鳥人士,為了不讓世界級的保育鳥類出現斷層,不惜變賣自己的產業來照顧牠們,今天節目,我們要去參觀位於桃園的「莊主紀念鳥園」,而這個紀念鳥園就是由一位兼具善心與愛心的愛鳥人所經營。

  莊主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善心,希望藉著經營鳥園,能讓更多人看到這些珍貴的保育鳥,或許是他的善心感動了社會大眾,得到很多愛鳥人士的迴響,讓台灣這片土地得以保存這些珍禽,今天節目,我們就一起到莊主紀念鳥園去看看吧。

[本會訊息]ENS新聞因聖誕假期暫停發刊 --﹥

  美國的聖誕假期相當國內的農曆年假,ENS新聞記者自12月24日休假至明年的1月2日。相對的,本刊的ENS環境新聞摘譯,亦將自12月27日至明年的1月5日,暫停發刊。預計1月7日復刊。

  這段期間,我們將適時就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greenpeace.org 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www.unep.org 相關新聞與訊息的摘譯,為您服務。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明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知性版範例訂閱 ★新聞版範例訂閱 ★目錄版範例訂閱

  對於知性版與新聞版的服務,您的想法是...
  

  姓名: 電子郵件:

  *請於上網連線時,再按"寄出"按鈕。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