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3-19 (全文版)

 
  本日主題: 美國國會通過風能發電稅率優惠
知性專題 [生物趣聞]逐日之花如何轉向太陽 (上)
環境新聞 [生活環境]化學廠若遭攻擊將危及100萬人性命
[生活環境]藥劑及化學品污染美國水域
[環境政策]美國國會通過風能發電稅率優惠
[生態保育]鯡魚卵貿易對鯨魚、魚類及水鳥有不良影響
[土地與水文]巴西反水庫爆發警民衝突 10名抗議者受傷入院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9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9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3
理性關懷 [環境的未來-能資源]世界最大近海風力發電場將設置於愛爾蘭海
[環境關懷事件]從環境觀點看八吋晶圓登陸爭議
專  欄 [專欄作家-李永展]全球化大趨勢下的地方永續經營
活動訊息 [活動]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捐款/財務]感謝 黃 生先生 3.19捐款$5,000元
[捐款/財務]感謝 施 河先生 3.19捐款$5,000元
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生物趣聞/科博館科普專欄]逐日之花如何轉向太陽 (上) --﹥

作者:邱少婷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照片:邱少婷

圖1.葉子的睡眠及向光運動。  夸父追日是中國古老故事中,追求挑戰人力所不能的傳奇人物,雖然追逐太陽對人似乎沒有很多直接的益處,但自然界中利用日光能製造養份的植物,失去陽光就等於斷了炊,自然而然喜光、向光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很可惜植物本身不會跑,嚮往陽光之情只能像日晷一樣,追蹤太陽腳步,舉起葉子迎向金色陽光,滿足地沐浴在此金波蕩漾中(圖1)。

  人類早已注意到自然界中植物因為本身不會跑,圖2.台灣高山草本植物。葉片向日是為了捕捉陽光,行光合作用,現代研究更深入發現,主要由葉柄的構造及生理變化在控制葉片的面向。日光中的短波,特別是藍光,會刺激葉柄基部特化膨大的葉枕構造內的細胞膨壓改變,也就輕易操控著葉面朝向的方位,因此植物的葉片日出而作、迎光而舞的道理就淺而易懂了。但植物其他器官對光線的反應,如花朵向日的機制又如何解釋呢?

圖3.台灣高山的長柄毛茛(Ranunculus morii)。  在極圈寒原、寒帶或高山地區(圖2),年均溫可能不到攝氏10度,因為環境冷、生長季節短,衍生的植物開花策略以逐日之花的特性相當普遍(圖3)圖4.拋物面碟型花朵的聚集光能機制。。這些具有像小耳朵、衛星收發器碟型構造的花型,對著太陽有效地收集光能(圖4),可以將冷空氣加溫上升約攝氏7、8度,也就是在涼冷的環境中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小型日光浴場,吸引畏寒喜暖的昆蟲到此覓食、交配、取暖,藉此提高昆蟲在花中的活動力,也提昇了植物的傳粉效率。

[生活環境]化學廠若遭攻擊將危及100萬人性命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3-13 (ENS)- 美國公共利益研究團體在新報告中警告,全美125座化學設施只要有任何一座遭恐怖攻擊造成化學物質外洩,至少會有100萬民眾受害。這份報告引用了官方文獻,其中還表示,聯邦政府並未採取足夠的防範措施,萬一化學廠發生意外或遭攻擊時仍能保障公眾安全。

[生活環境]藥劑及化學品污染美國水域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3-13 (ENS)- 美國河川及溪流遭藥劑污染的情形有多糟?首次進行的全國性調查發現,污染全美水域的藥品種類五花八門,包括抗生素、荷爾蒙、咖啡因、止痛劑及其他各式藥品。這次報告預計作為往後研究的基礎研究,但經費遭到刪減,未來研究能否持續仍是問題。

[環境政策]美國國會通過風能發電稅率優惠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3-13 (ENS)- 參眾兩院已表決通過延長風能發電稅率優惠適用期限,美國風能產業將有重大進展。對於國會的決議,產業公會發言人藍道•史威緒表示:「等到美國風力發電容量達前所未有的水準,風能發展腳步應可恢復到去年設定的快速水準。」

[生態保育]鯡魚卵貿易對鯨魚、魚類及水鳥有不良影響 --﹥

  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2002-03-13 (ENS)- 每年一到春季,大量鯡魚聚集使得卑詩省海濱顯現一片銀白色的景象。鯡魚會在一種大型海帶上產卵,這可是日本料理老饕的佳餚,此外直接自雌鯡魚腹取出的魚卵也頗受歡迎。鯡魚卵採集業雖已不復往昔盛況,仍是卑詩省重要的產業。批評者表示,為維護生態系統健全應禁止此類活動。

[土地與水文]巴西反水庫爆發警民衝突 10名抗議者受傷入院 --﹥

  巴西,聖保羅,2002-03-13 (ENS)- 依據保育團體「國際河網」巴西支部提供的消息,巴西南部南大河省(Rio Grande do Sul)發生反水庫人士與警方衝突事件,10名抗議份子於週二入院接受治療。他們是巴西「水壩受災者求償運動」的成員,此項全國性示威活動目標在反抗巴西的水力發電政策。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9 --﹥

  • [生活環境]勞委會:焚化爐清爐工荷爾蒙異常,可能導致不孕。針對焚化爐清爐勞工血中戴奧辛濃度,勞委會研究發現,其平均暴露劑量為2.5-3.3pg,附近居民為1.75-2.03pg,相較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每人每天1-4pg的容忍值,清爐勞工及附近居民仍在容忍範圍,但其清爐前後內分泌、免疫系統及性荷爾蒙顯著減少,嚴重者可能導致不孕。根據調查報告,人體內戴奧辛90%來自飲食,工業暴露則主要來自焚化爐及電弧爐,目前台灣共有21座大型焚化爐 (台北 東森新聞網)

  • [生活環境]「雨撲滿」 省水又省錢。台北縣三芝鄉三芝國小數年前由能源資源單位興建了雨水儲存系統。下雨的時候從屋頂集水,然後儲存在水槽內,可以用來沖馬桶;也可接到「雨撲滿」,讓孩子接雨水來滋潤花圃。以前每個月要上萬元自來水費,有雨撲滿協助後,每月才幾千元,尤其師生每天上廁所用水量近三十公升,用雨水儲水系統支應,節省不少水費 (台北 中時電子報)

  • [生活環境]水庫水位降幅趨緩,旱象未除。連續幾天陰雨後,雖然未能帶給水庫大量進水量,但因水庫下游獲得雨水滋潤,對水庫依賴減少,北部主要水庫水位下降速度減慢,暫時緩合了缺水的燃眉之急,不過旱象危機仍未完全解除 (台北 聯合新聞網)

  • [生活環境]第三波沙塵暴18日晨來襲,空氣品質達不良等級民眾沒事少出門為妙。今年第三波大陸沙塵暴18日清晨來襲,影響空氣品質最劇的時間,預計在18日入夜到19日上午,北部空氣品質將達到不良等級,環保署提醒有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民眾,這兩天宜減少戶外活動;這是今年以來最強的一波沙塵暴 (台北 台灣日報)

  • [生態保育]新竹尖石鄉馬克里灣河川保育 ,成效卓著。尖石鄉玉峰村原住民部落「馬里克灣」河川保育協會,一年前經由縣府委託推動社區規劃師聯合成立工作室,共同維護為石門水庫上水源生態,推動以來,成效卓著,規劃師張錦榮說,當地原住民都以「家鄉守護神」的觀念,全力配合河川保育,在軟體設施上,也全部採取自然工法維護原有風貌,對河川生態的維護達到預期的效益 (新竹 中時電子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9 --﹥

  • [生活環境]三峽壩區生態建設工程全面啟動。按照規劃,這個正在建設的三峽壩區生態工程,將在3-5年內投資8億,占地236萬畝,建設通道綠化帶87公里,建設長江護岸林60公里,建立自然保護區10個,森林公園4個,以及三峽植物園、天柱山珍稀植物園等三峽庫區瀕危植物專類植物園3個 (中國 華聲)

  • [生活環境]北京周邊山林火,3月冒出逾200次。據指出,從3月10日開始,北京周邊陸續發生了二百多起大大小小的山林火災。專家認為,這應該和北京近日乾燥大風氣候有關,由於稍晚幾天北京也將有大風天氣,因此,當地警方對於山林火災的防範,已經積極動員 (台北 東森新聞網)

  • [生活環境]地下水庫---緩解缺水的新設施。所謂的地下水庫,就是在適宜的地質環境中,建設一定的水利設施,讓雨季過剩的水量滲入地下,豐蓄枯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緩解城市的用水危機,這就是地下水庫。中國北方的一些城市已採取了限制採取地下水,並實施向地下回灌水的措施 (北京 光明日報)

  • [生活環境]甘肅省林業部門計劃在今年建設“森林害蟲天敵繁育中心”,充分利用生物天敵防治和高科技手段減少森林病蟲害,降低化學防治對環境的污染 (甘肅 新華社)

  • [其他]中國將發射第二顆地球資源衛星 (北京 經濟日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3 --﹥

  • [生活環境]車輛排放監測器出錯 豐田公司判賠數百萬美元

  • [生活環境]新網站教您選擇安全海鮮食品

  • [環境政策]北極國家野生物保護區石油開採數量 聯邦政府內部意見分歧

  • [環境政策]白宮忽視國際森林保護協定

  • [生態保育]林務局重新考量蒙大拿州伐木計畫

  • [生態保育]奧勒岡州原印地安村落列入保護區

  • [能源議題]發展再生能源國家評比 美國敬陪末座

  • [其他]911事件受難者獲頒英勇獎章

[環境的未來-能資源]世界最大近海風力發電場將設置於愛爾蘭海 --﹥

  愛爾蘭通過一項新開發案,將在其東岸設置200座風力發電機,為世界最大的近海風力發電計畫。

  週五在都柏林舉行的「前灘租賃簽約典禮」上,愛爾蘭海洋及自然資源部長法蘭克•佛赫正式宣告這項風力發電計畫開始動工運作。這項計畫設置於愛爾蘭海域一處名為阿克羅淺灘(Arklow Bank)之地,預計供應520百萬瓦特電力。

  全世界目前僅有20處著手開發近海風力發電,而且全都集中在北歐。待阿克羅淺灘計畫完工後,所供應的電量將是其他建造中的近海風力發電場電量總合的3倍。

  佛赫表示:「今天這個日子為我們揭開乾淨、綠色能源新時代的序幕,這得歸功於2項豐富的再生資源──海洋和風力。我特別感到高興的是,這項有史以來最具雄心的近海風力發電開發計畫,能夠由愛爾蘭公司來接手,該公司積極而充滿朝氣,並且在再生能源工程領域中擁有傲人的成績。」

  這項風力發電計畫在提案之初即進行充分的公眾諮詢,因此並未遭遇到社會大眾的反對。

  來自北歐最強勁的風力吹拂愛爾蘭北部和西南部海岸,就風力發電而言,愛爾蘭的條件非常理想而適宜。

  佛赫表示這項計畫將領先群倫。他希望此案「有助於愛爾蘭在這新興能源工業中,成為世界的領導者,並使阿克羅淺灘作為典範發展模式,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參訪。」

  風力發電場設置的位置離海岸線最近距離僅有7公里(4.3英哩),在清亮明朗的天氣下,威克羅岬至柯頓港一帶,包括從不列塔斯和柯頓等知名的海灘上,就能清楚的望見。

  部長還表示,從國際性層面來看,這麼大規模的開發,將帶動頻繁的商業活動,吸引貿易及公眾代表前來實地參訪,這對當地觀光產業有良性的影響。由於需要船隻載運參訪人士,有可能因此而帶動海洋觀光業,屆時,風力發電場並不會對一般民眾開放。

  佛赫期待這項開發案能為愛爾蘭帶來可觀的收益,在5年完工期內,每年增加190萬歐元(170萬美元)的稅收。

  「前灘租賃」契約中有項條件:在部長核准之下,得以擴充風力發電場最大發電量、更動發電機數量。

  阿克羅淺灘與陸地最近距離為7公里(4.3英哩),位於愛爾蘭海阿克羅東方,佔地南北長27公里(17英哩)、寬1.5英哩,水深為5至25公尺(16至81英呎),可說是理想的發電場設置地點。

  與這種無污染的發電方式相比較,燃煤電廠若要生產相同的電量,每年將排放110萬公噸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

  開發風力發電,將有助於愛爾蘭達到京都議定書所訂定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減量目標,以及聯合國於2001年透過政治協商達成的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依據該項條約,愛爾蘭必須在2008至2012年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達8%。

  運轉後的第一階段目標,預計將減少石化燃料進口值達3.3億歐元,估計因避免污染而節省的社會成本約2,500萬歐元(2,230萬美元)。

  本次風力發電場工程由Future Wind Partnership以及National Toll Roads合資的公司Eirtricity負責建造,Future Wind Partnership早在3年前即已著手規劃愛爾蘭風能資源的開發藍圖。

  Eirtricity執行長暨歐洲風能協會副總裁艾迪•歐康諾表示,「這項重大的近海風力發電場開發案,會是內燃引擎發明以來最大的能源革命。」

  歐康諾博士在前灘租賃簽約典禮演說中提到,「我們有現成的資源、可靠的技術、以及持續的投資,但最後還需要政府當局的政策支持才行。」

  歐康諾博士繼續說道:「值得慶賀的是,我們的海洋及自然資源部在前灘政策上比其他歐洲鄰國更為先進。」「然而,政府下一步的關鍵在創造一個有利於近海風能開發的投資環境,例如在電力系統併聯的支出以及投資補助方面,若沒有政府的支持,愛爾蘭目前在近海風力發電建立的領先地位,很可能被其他國家迎頭趕上,像英國即已釋出大量融資補助近海風力發電事業。」

  Eirtricity公司預計春季開始動工,並冀望在今年秋季即可達到60百萬瓦特的發電量。

  整個發電場完工後可提供520百萬瓦特的電量,足以供應400所工業電力用戶與50萬戶家庭使用。

  按照目前的估算,整個計畫的開銷將超出6.3億歐元(5.63億美元)。

  第一階段建造工程所提供的工作機會相當於360個全職工,另外從2002年起算,尚有23個永久職位。

  佛赫提到:海洋活力的發展前景可期,意謂著「此地船釣業具有實質成長的可能性,至於愛爾蘭海受保護的珍貴產卵棲地,其增加的潛力就更不用提了。」

  歐康諾博士表示,歐盟法令──再生能源指令所設定的目標,需要全歐洲發展近海風力發電才得以完成。陸上資源則缺乏適合的地點,要不就是造價過於昂貴。

  他預測到2020年,光是近海風力發電就足以滿足全歐洲2/3電力需求量。(2002.1.14 ENS)

[環境關懷事件]從環境觀點看八吋晶圓登陸爭議 --﹥

作者:杜文苓 (矽谷毒物聯盟/台灣環境行動網)

  近來針對八吋晶圓是否開放登陸事件,輿論多著墨在市場競爭,失業率等經濟觀點,卻少有人從環境健康等角度分析。

  前陣子,巴塞爾行動聯盟與矽谷毒物聯盟等美國環保組織發表一份名為“外銷傷害”的報告,指出高科技廢棄物運往亞洲的不當棄置,對當地環境與人民健康造成重大危害,而在中國貴嶼實地拍攝照片,更是令人觸目驚心。這個報告提醒世人,二十一世紀的高科技廢棄物,許多卻是用十九世紀的方式處理,在快速全球化腳步之下,地方環境管制常屈服於經濟成長需求壓力,而便宜行事的做法,將對地方帶來不可回復性的災害威脅。

  高科技環境影響不只是廢棄物問題,其製造過程中的環境健康影響已受廣泛重視。三月份美國MotherJones雜誌一篇“無塵室的骯髒秘密”,即點出半導體產業製程對操作員的危害,而近來美國廠商如IBM公司,更因員工疑似在作業過程中暴露在有毒化學物質,影響健康生育問題而遭受指控。事實上,高科技生產過程中須使用上百種化學原料、溶劑,“乾淨”的要求是針對高科技成品,卻非人類的健康。而在其製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排放,更污染了環境,竹科廢水排放的客雅溪,過去一年來曾有多次死魚集體暴斃事件,顯見高科技發展的環境與人類健康傷害仍亟待有效管制及解決方案。

  然而,資本的快速移動,尋求便宜的製造成本,將使產業漠視從根源(製造設計)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從這角度來看八吋晶圓登陸事件,業者所稱的全球佈局,加強競爭,除了接近市場因素之外,是否著眼於對岸便宜的勞工成本(對員工健康安全保障不用太重視),寬鬆的環境管制,使舊設備可再被利用,值得深思。

  在高科技資本高度流動下,發展中國家往往不惜犧牲環境資源,投入大量公共財以吸引擁抱高科技產業的進駐,而環境、健康等要素常被視為外部成本,不被考量計算。諷刺的是,環境意識隨著經濟條件而成長,一旦這些外部成本納入經常性的政策規範,資本的流動性驅使廠商易地生產,規避其所應付的環境、社會責任。

  台灣晶圓製造在世界佔有寡佔地位,竹科更因此被視為世界高科技奇蹟,但高科技的聚集效應與迅速擴張的生產模式,卻使新竹環境負荷太過沉重。寡佔聚集模式使竹科有機會必須因應這樣的環境危機,而正視從源頭製程改善,或加強環境設備的努力,尋求高科技環境上永續經營生產模式的解決之道。

  然而,產業的外移是否能減輕環境負荷,或陷入面臨強烈經濟競爭下的另一波環境危機?筆者擔憂的是,高科技產業的高度資本流動以及國家相對資本的弱化,電子製造面臨削價競爭的壓力,使高科技產業更容易規避應承擔的環境社會成本。而在區域經濟競賽中,資本挾其優勢,要脅公部門在環境管制上的讓步。各國為了保持區域競爭地位,被迫放鬆各種環境、健康、衛生等管制條件,成就高科技生產全球佈局,犧牲環境資源與人民健康。

  高科技發展應有提升全體環境品質,增進人類幸福的責任與義務,其根本解決之道在於將各項環境、健康等傳統經濟外部成本納入計算,發展減少毒害物質使用的製程設計,以及追求零污染的永續生產模式,如把這些考量在內,晶片在台灣與中國的製造不可能相差到兩倍之多。以全球佈局為名,行規避環境社會責任之實,既不道德,也不是世界級高科技廠商應有之做為,更恐將使高科技產業的環境問題永隨資本逐流,直到可貴的環境資源消耗殆盡。

[專欄作家]全球化大趨勢下的地方永續經營 --﹥

作者:李永展 (立德管理學院 地區發展及管理研究所 教授)

  2002年已悄悄過了第二個月,伴隨著的是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衝擊卻一波波以令人無法忽視的驚人之姿,迅速而強烈地來襲。日前最具指標意義的挺扁大將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宣布調整其營運佈局,所屬船隻改弦易幟,為的是搶佔大陸市場,此舉一出立即引發各界譁然,台灣的經濟防線再度潰退。然在此之前與之後,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彼長我消的經濟態勢,似乎早已成為不可改變的大勢所趨。問題在於我們準備以怎樣的姿態因應?

  在全球化的競爭壓力之下,企業資本受制於市場經濟邏輯的強度遠大於國界籓離,國家的概念與實體雖難以規範要求資本的選擇,但正因為如此,國家負有更艱鉅的任務,來避免跨國界資本流通所導致的空洞化危機與社會崩解。全球化是各種過程的複合,其影響是斷裂,也是統一;它創造了新的分層形式,而且往往在不同的地區或地方產生相反的結果。全球化影響可能摧毀行為的本土情境,但那些受到影響的人們會對這些情境進行反思性重組,全球化一詞的使用,在各地反而導致了「對地方的重新強調」,於是「全球地方化」也似乎成為因應全球化衝擊的解方。

  就地方永續經營的層面來反思全球地方化,自1990年起,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均曾以不同的名稱提出空間規劃與社區營造相關政策,例如文建會的「社區總體營造」、營建署的「創造台灣城鄉風貌計畫」、商業司的「形象商圈計畫」、農委會的「建設富麗農漁村計畫」、及台北市政府的「地區環境改造計畫」等。就某個角度而言,這些計畫實乃肩負著促進地方化的過程,以豐富地方化的內涵與基底,強化回應全球化衝擊的能力。但令人遺憾的是,十餘年來這些每年數百億的計畫投入,或許的確捲動了地方的活力,但卻未能發展出更深刻具有獨特性、貼近性與主體性的地方架構,地方社區經營呈現單點分佈,見不到線的聯繫,更遑論網狀的串連。其結果,一方面導致個別社區的孤立處境,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單一與均質化的窘境。

  面對全球化的大趨勢,台灣必需有的準備不僅僅是經濟模式與產業結構的轉型,更重要的是,過去所累積了的環境資源的破壞以及地方發展的失衡等問題,在地方發展的困境如高失業率、地方稅收的減少、地方人口的外流等,在環境空間發展的困境,由於過去不加限制的開發行為對環境造成極大的衝擊,使得原本的「好山好水」,如今全成「窮山惡水」,嚴重威脅到我們的生存空間。我們必須認清的是,台灣已經沒有低工資、低環境成本與低社會成本的條件,惟有將地方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用全球化的邏輯以各種方式重新編寫,重新推上世界市場,才可能抵擋住全球化大洪流的衝擊,也才有可能保有台灣地方的特色。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政府及民眾必須促成一個自我辯證的可能,藉由強調「地方根源」及「本土認同」來對抗「西方印象和價值觀」的全球化現象;藉由「地方分權」及「區域治理」來對抗國際組織或跨國規模的統治權能之集中;藉由「社區主義」來對抗全球化帶來的更抽象的疏離感,而這些必須從計畫的落實開始,從善用每一分投入開始。新年度的預算才正要開始執行,行政部門也正廣徵各種地方經營的計畫或推動方案,如何將「全球地方化」的認知,轉化成具體可操作的計畫準則或行動策略,實為全球化大趨勢下達到地方永續經營應有的務實作法。

[活動]蘭嶼自然尋奇 --﹥

  時 間:4月26日至29日
  地 點:蘭嶼
  報 名:02-28814006
  主 辦: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古名紅頭嶼的蘭嶼曾因盛產蘭花而更名,島上傳統的雅美(達悟)族人則稱之為"人之島"。因火山而形成的蘭嶼,島嶼四周為隆起的珊瑚礁群環繞,經長期的風蝕與海蝕,形成許多造型獨特的景貌。蘭嶼獨特的地理位置,亦造就出她獨特的自然生態資源。

  黑夜,角鴞『嘟-嘟-悟』的悠悠叫聲中,拉開夜的序曲,晝伏夜出的各式昆蟲與蛙類,讓人體驗夜的炫與美。無光的星空,滿天星斗竟是這樣的親近!

  在台灣您一樣可以選擇遠離塵囂,攀登天池一償於熱帶雨林探險的宿夢,體驗感受雅美人的文化與生活,在蘊含生態寶藏的蘭嶼自然尋奇,中華蝴蝶保育學會於4月26日至29日舉辦四天三夜的"蘭嶼自然尋奇活動",活動內容有環島之旅(賞蝶、賞鳥、觀景)、探訪大天池(熱帶雨林探險)、蘭嶼夜探秘(夜訪角鴞、蛙類、蘭嶼特有昆蟲)、碧海藍天的擁抱(聽潮弄浪)、野銀部落巡禮(雅美文化之旅)...,歡迎年齡國中以上喜愛自然之旅的社會大眾報名參加名額僅17位,即日起受理報名。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溫泉鄉的百歲身影∼張林蕉 --﹥

  播出時間:3月20日(三)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人家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百歲的張林蕉,是礁溪慈濟大家庭中最無價的一塊寶。當年張林蕉以八十多歲的高齡投入環保工作,在許多年輕人眼中或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過她自己卻嫌起步太晚。十年的光景一晃過去了,「惜福愛物」的觀念早已烙印在張林蕉的心中。張林蕉的認真態度,和每天風雨無阻的毅力,打動了左鄰右舍一起加入資源回收的行列,現在她住的礁溪溫泉旅館區,可說是全宜蘭縣最徹底落實環保的地方。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拜訪這位老菩薩。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知性版範例訂閱 ★新聞版範例訂閱 ★目錄版範例訂閱

  對於知性版與新聞版的服務,您的想法是...
  

  姓名: 電子郵件:

  *請於上網連線時,再按"寄出"按鈕。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