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3-22 (全文版)

 
  本日主題: 台塑汞污染事件  期以無害化處理落幕
知性專題 [草山之旅]自然的簫聲(二) 夢幻湖
環境新聞 [生態保育]北得拉曼山封山 泰雅部落發表主權宣言
[生態保育]春光明媚花繽紛 關渡春季賞鳥季開鑼
[生活環境]台塑汞污染事件 期以無害化處理落幕
[環境政策]加拿大國際環保博覽會揭幕 全球永續發展前景可期
[生態保育]西維吉尼亞州9,000餘英畝地列入永久保護
[生態保育]促各國改良野生物管理做法 貿易制裁手段見效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3-2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22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8
理性關懷 [環境關懷事件]從黑心柳杉看台灣的林業
專  欄 [黑潮觀點]體驗海岸,寫真海岸
活動訊息 [活動]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更正啟事
[捐款/財務]感謝 鄭百評小姐 3.20捐款$3,000元
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草山之旅]自然的簫聲-夢幻湖、七星公園之旅 (二) --﹥

作者:陳世一

◎夢幻湖

冬天的夢幻湖全景。  除夕前一天,和女兒到夢幻湖,從遊客中心上方的登山步道口往上,爬階梯時尚有陽光,一進入七星公園,則滿天陰霾,冷風颼颼地吹。

  在七星公園之前,右邊的泥土特別黑,女兒說:「這黑土看起來很肥沃的樣子,為什麼會這麼黑呢?」

  「因為這是火山灰形成的土壤,所以才會特別黑,也特別酸,很容易被雨水沖蝕掉,因為鬆軟而肥沃,所以有許多小動物和昆蟲喜歡在裡面活動。」

  穿越七星公園,經過教育廣播電台後後不久,順著斜坡下去時,我們站在斜坡旁眺望夢幻湖的全景,優美的濃綠色柳杉林和長橢圓形的碧綠湖水對比著亂石崩雲般的芒草原山崖,使夢幻湖的景緻兼具溫文典雅和粗獷野性之美。

  看了一會兒風景後,女兒問:「這湖是七星山的火口湖嗎?」

  「不是火口湖,根據專家研究,這裡原本可能是個狹谷,後來,一邊谷壁崩落而將周圍揠塞,中間凹陷成低地,而後,下雨時就積水,慢慢就形成小湖了。」

  「那算不算堰塞湖呢?」

  「也不算堰塞湖,所謂的揠塞湖是指山嶺崩坍或火山熔岩流阻斷原來河流的通路,使上游來的水不得渲洩而積水成湖,如以前的台北盆地曾經是個堰塞湖,當年,大屯火山群活動時,西峰、面天山和向天山等流出的熔岩流一直流到干豆門(關渡),和觀音山流出的熔岩流相接,把淡水河攔截在台北盆地中,就形成了一個堰塞湖,後來,河水下切的巨大力量又將這熔岩流構成的圍牆割裂一個窄門,所以才會叫干豆門,不過,干豆門在一九六五年時被炸開了,可能和那幾年台北在夏天颱風來的時候常淹水,為防止河水氾濫才將獅子頭炸開。」

  女兒又問:「夢幻湖是在什麼時候形成的呢?」

  「夢幻湖形成的時間約在五千六百年前,剛開始可能比較大,後來,慢慢演化到現在已經變成沼澤濕地,未來則可能會變成陸地。其實,現在的夢幻湖已經不能稱作『湖』了,只是一個小水池罷了,我們現在看還有較多的水,夏天的水更少,如果沒有颱風的話,幾乎就只是爛泥一堆了,所以,這裡夏天只能算濕地,還好,湖底的土壤由火山灰構成的,含水量比較高,又有一些苔蘇植物可以維持一定的濕度。」

  「看!雲霧來了,夢幻湖又變成名符其實的『夢幻』湖了。不是有人說夢幻湖以前叫『鴨池』嗎?」女兒說。

  「我以前曾在三、四月的時候看過水鴨,如果有野鴨就叫鴨池,也未嘗不可,可是,在七星山中還有另一個更大的鴨池呢!只是很隱密,更適合水鴨生活,我們也不宜去打擾。」

[台灣新聞-生態保育]北得拉曼山封山 泰雅部落發表主權宣言 --﹥

  昨天(3月21日)泰雅部落共同推派二十位長老代表,北上召開記者會,就「北得拉曼山封山」一事,向各界做完整的說明。同時發表聲明如下: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附件一)的精神
  我們要求陳水扁總統:

  一、指派中央級代表與「北得拉曼山泰雅族保護區籌備處」展開對話。

  二、指派中央級代表與「北得拉曼山泰雅族保護區籌備處」展開傳統領域會勘。

  三、在「北得拉曼山泰雅族保護區」成立前,停止一切對「北得拉曼山泰雅族水田部落」不當的主權侵犯。

  四、指示行政院動用第二預備金,支付「北得拉曼山泰雅族保護區籌備處」的經費預算。

  此事起因於3月11日,泰雅部落裡的青年林世偉,擅自打破數十年來對外沈默的部落共識,私自對新聞界公佈飛鼠部落傳統領域裡神木群的位置,此事經大幅報導後,連日來招引大量窺視神木的外來人潮。

  因為擔憂神木的曝光將成為一場生態災難,也擔心未經規範的人潮將打亂部落的生活。所以,為了讓北拉曼山的神木群保持盎然生機,為了讓飛鼠部落生生不息。因此部落長老已於3月12日決議,在未經飛鼠部落完整規劃前,飛鼠部落傳統領域即日起封山。同時於昨天舉行記者會對外說明。

[台灣新聞-生態保育]春光明媚花繽紛 關渡春季賞鳥季開鑼囉 --﹥

稿源: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長嘴半蹼鷸」:曹美華先生(台北市野鳥學會義工)攝影  3月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大自然正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像,春天,也是最佳的賞鳥季節。春天的關渡自然公園不僅花團錦簇、綠意盎然,更是許多留鳥、候鳥等各種水鳥群聚、停留的勝地。隨著春天的到來,冬候鳥同時開始整裝準備北返,已透露出關渡濕地春季賞鳥高潮的開始!

  春季是台灣一年之中鳥類數量最多的季節,也是鳥類組成變化最大的時候,而春季更是關渡水鳥過境的最高潮。「白眉鴨」:台北市野鳥學會提供關渡溼地為台灣的五大濕地之一,也是淡水河沿岸濕地裡,面積較為廣闊的地區之一,整個淡水河沿岸濕地在台灣西部濕地中,其地理位置最北,而在一般的認知裡,春季候鳥北返時,位在台灣最北的淡水河沿岸濕地,也應該是牠們離開台灣前最後的覓食場所。因此,關渡自然公園成為候鳥過境、渡冬的重要棲地,每年春、秋季節,成千上萬的水鳥以此為南遷北返的重要補給站或渡冬地。「鳳頭潛鴨」:台北市野鳥學會提供春天的關渡自然公園不僅是水鳥求偶及繁殖的地點,更是許多冬候鳥北返繁殖地的驛站,現在來到關渡自然公園,不僅可以看到熟悉的八哥、魚狗(翠鳥)、白頭翁、紅冠水雞、綠繡眼、斑文鳥、大卷尾及麻雀等留鳥,還可遇見在關渡自然公園渡冬的蒼鷺、大白鷺、小白鷺、小水鴨、琵嘴鴨、花嘴鴨、針尾鴨等冬候鳥;最近,您更會發現在台灣北部少見的鳳頭潛鴨(澤鳧)、長嘴半蹼鷸、「白眉鴨」等北返過境的冬候鳥,以及有著一雙修長紅腿的高翹[行鳥]ㄏㄥˊ。所以,現在正是賞鳥的最佳時節,歡迎喜愛鳥及大自然的民眾來關渡自然公園一同來賞鳥!

  現在關渡自然公園將於每週六及週日早上10:00及11:00,安排自然中心導覽解說服務,讓參觀民眾更深入了解關渡地區豐富的人文歷史及自然景觀。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台塑汞污染事件 期以無害化處理落幕 --﹥

稿源:環保署

  87年底輸出到柬埔寨,引起國際軒然大波的台塑汞污泥,三年多來幾經波折之後,台塑公司仁武廠已於日前全部無害化處理完畢。為此,行政院環保署邀集學者專家、相關單位及各界人士所組成的監督小組,昨天(3月21日)在台塑公司召開第三次監督小組會議,聽取台塑公司報告汞污泥全部處理過程,並勘察處理後殘渣的貯存情形。

  環保署說:這批含汞污泥廢棄物在89年6月底,自柬埔寨退運回台塑仁武廠之後,台塑公司即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處設備,以熱回收汞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理,並依國內法規程序,經過一年多試燒、試運轉後,從去年9月開始處理,日前終於全部處理完畢。

  這批含汞污泥廢棄物,扣除包裝鐵桶,總重量共計約4107公噸,經三套熱回收處理設備,6個月的時間處理,所回收的水銀(汞),將近400公斤。台塑公司今天除了向環保署監督小組報告整個處理過程之外,監督小組並至貯存倉庫,瞭解處理後殘渣之貯存情形。

[環境政策]加拿大國際環保博覽會揭幕 全球永續發展前景可期 --﹥

記者 Greg Helten 報導

  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2002-03-18 (ENS)- 越來越多的政府及公司在他們的政策、計畫或產品中逐步採納對環境有利的成分。這些最新的成果將展示於加拿大國際環保博覽會Globe 2002會場,來自70多個國家、1萬名工商企業領袖及政府官員齊聚一堂,共商本屆盛會的主題:水資源、能源節約以及都市環境管理。

[生態保育]西維吉尼亞州9,000餘英畝地列入永久保護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維吉尼亞州,溫泉市,2002-03-18 (ENS)- 自然保育組織在溫泉山附近收購9,000餘英畝土地作永久保護,為該組織在維吉尼亞州最大面積的單筆土地採購。這片土地以620萬美元出售,與西維吉尼亞亞利加尼山上知名的國家歷史標誌「自耕農場」相鄰。

[生態保育]促各國改良野生物管理做法 貿易制裁手段見效 --﹥

  瑞士,日內瓦,2002-03-18 (ENS)- 為促使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俄羅斯聯邦、斐濟及越南等國採取行動保護瀕危生物,貿易制裁手段已達成目標。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常設委員會於上週五達成決議,對野生物管理與交易做法已實施改革的國家,將解除或調整其貿易制裁手段。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3-22 --﹥

  • [環境政策]環保署為配合地方特性,與地方政府商量後,日前通過取消七股、大安、鹿港及桃北4座焚化廠興建計劃﹔縮小興建澎湖、花蓮、南投3座焚化廠容量﹔目前規劃興建專門處理事業廢棄物焚化爐,承受減少的垃圾燃燒量 (台南 東森新聞報)

  • [生活環境]輻射源鐵罐遭棄置,原能會補漏洞年底全面普查。台中地區日前發現內有輻射源鐵罐,疑有五個輻射源下落不明,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1日南下清查台中40多個廢鐵廠,在年底前檢討管制漏洞,全面普查醫用及工業用輻射源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台塑汞污泥無害化處理完畢檢驗符安全值,分離後的砂粒將再向縣府環保局提出處置計畫 (高雄縣 中央社)

  • [生活環境]高雄縣舊家電回收場火警,民眾如認為受損可申請公害糾紛調解。火勢歷經16個小時才完全撲滅,原因待查。民眾聲稱火警時黑煙密佈,還降下「黑雨」,損失極大 (高雄縣中央社)

  • [能源議題]核四將復工,台電保證核廢料安全。行政院原委會及多位專家學者所組成的核四廠環保監督委員會,21日前往核四廠進行復工勘驗。目前正在興建核廢料儲存廠,附近居民仍擔心對健康及生態造成影響,同時核四開關廠地點疑似是凱達格蘭族遺址,引發當地民眾對台電不滿 (貢寮 民視)

  • [生態保育]愛河死魚事件水質檢驗未發現異樣初判是天災。共計清理三公噸多死魚,全數運往資源回收廠焚化 (高雄市 中央社)

  • [生態保育]關西小溪流魚種多被毒魚,環保協會建議應該抓,並呼籲河川環保工程應以「自然生態工法」處理,並建議採「重罰」、「重獎金」方式喚起民眾意識 (新竹 東森新聞報)

  • [土地及水文]採用陸砂成本高,高雄縣長楊秋興認為,應開放河川砂石開採,並儘速進行美濃鎮吉洋人工湖工程,以便取得五千五百萬立方公尺砂石,供應市場需求 (高雄縣 中央社)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22 --﹥

  • [生活環境]沙塵暴引發北京義務植樹熱 (北京 新華社)

  • [生活環境]西方市場對中國肉食品說不,中國畜牧業要想走出國門必先自律,必須要經歷「綠色」之路 (北京 中國環境報)

  • [環境政策]為改變廣州市汙水處理企業入不敷出的現狀,廣州《經濟社會白皮書》建議,適當提高汙水處理費徵收標準 (廣州 廣州日報)

  • [全球變遷]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紀念座談會20日在北京舉行,專家呼籲增強抵禦天氣氣候災害能力 (北京 人民日報)

  • [生態保育]臥龍自然保護區內沿皮條河40餘公里耕地,將開建世界上首條大熊貓生態綠色走廊,退耕還竹千畝竹林以解大熊貓無食之急 (成都 北京晚 報)

  • [土地及水文]中國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長江泥沙公報》,全面披露長江的徑流量與沙量、重點河段的沖淤變化、重要水庫湖泊的淤積、重大泥沙事件以及上游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工程的進展、今後泥沙防治工作面臨的任務等內容 (中國 華聲報)

  • [其他]華北產糧第一村遭受「假種」劫難。經農業專家鑒定,當初由長春市農科院提供的玉米親本種子竟是假劣種子,技術提供者北方公司答應協調這一事件,勉強收購橫山村民的玉米種子8.5萬公斤,不及所生產全部玉米種子的20%,尚有800餘戶農民手中滯留著將近50萬公斤的不合格玉米種子,目前有流向不法商販手中的可能 (太原 新華社)

  • [其他]2002中國環保宣傳周將於6月在成都舉行,以紀念聯合國第一次人類會議召開30周年和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召開10周年,促進公眾環境意識提高為宗旨 (北京 中新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8 --﹥

  • [生活環境]新澤西州輻射廢料運送作業在即 科羅拉多當局嚴陣以待

  • [生活環境]觸犯清淨空氣法案 費洛公司賠償380萬美元

  • [生活環境]戈巴契夫頒發全球綠色獎章 表揚傑出環保人士

  • [能源議題]紐約州水牛城將引進生質柴油巴士

  • [能源議題]聯邦設備將使用生質燃料與甲烷 能源部與能源業者完成簽約

  • [全球變遷]為遏止溫室效應 能源部撥款研發二氧化碳採集技術

  • [環境政策]聯邦擬核准輻照蔬果進口 歡迎公眾表達意見

  • [生態保育]佛州Tortugas保留區違法漁獵者遭重罰

  • [生態保育]維護濱海環境健全 環保署撥款1,000萬美元

[環境關懷事件]從黑心柳杉看台灣的林業 --﹥

稿源:全國教師會生態教育委員會 李根政

  柳杉種植的時間與民國同年,這個外來樹種刻劃著日本帝國在台林業經營的歷史。1945年之後,則反應了台灣林業官僚和學界的怠惰與無知,而加諸於土地的則是永不復返的生界浩劫與滄桑。

  91年2月21日報載「柳杉黑了心」─台灣北部山區以自日本引進的柳杉造林,估計至少有三千萬株,近來發現疏伐砍下的柳杉中,八成以上因老化而呈黑心,林務局新竹林管處決定分年砍除,改種本土樹種。

  透過陳玉峰教授的引介,我和中心的二位同事在週末的早晨從高雄前去拜訪從事林業基層工作近四十年,去年(90年)才自台大實驗林以簡任技正退休的黃英塗先生。黃先生民國49年從台大畢業,同年高考及格,歷任水里、和社、溪頭等營林區主任、62年日本九州大學林產研究所畢業,去年剛從森林育樂組主任退休。

  由於對土地的關懷及是非的堅持,黃先生以口頭及書面提供了本文寫作的基本資料。

台灣引進柳杉的歷史

  1895年日本據台,準備在台灣推廣日本扁柏和柳杉,1891年(民前10年)日本土倉株式會社公司(伐木業者)於是從日本引進柳杉在烏來龜山一帶栽植,但種植失敗。

  而真正對日後柳杉造林影響最大的,咸信應是始自目前的溪頭森林遊樂區(米堤飯店下方的西川造林地)。明治35年(1901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台灣演習林成立了,第一任主任西川末三決定引進奈良縣-吉野川-川上村的「吉野柳杉」,由於溪頭是山谷地形,濕度高,氣候和原產地相當接近。(註一

  明治43年(1909年)西川末三引進吉野柳杉來台播種,2年後(1911年)正式栽植,種植了十年之後,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教授吉田正男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其生長的高度、直徑竟比日本原產地高出二倍以上,這個成功的經驗,促使台灣演習林、阿里山等地陸續種植柳杉。

黑心柳杉不是病

  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D.Don)在日本的分布,北從本州的青森縣(北緯40°42'),南到九州屋久島(北緯30°15'),而奈良縣吉野林業的中心地川上村,人工種植柳杉已有五百年的歷史(1501∼3),吉野柳杉的特性即是「黑心」,這種黑色心材的柳杉,日本傳統上將其作為貯酒的容器用材,稱為「樽木」。柳杉黑心的原因至今未明,有人推測是因生長環境溼度高才會變黑色,因為吉野柳杉心材部分含水率是200%,而紅心的秋田柳杉卻只有100%。而最近的研究則說是遺傳的因素,然而這樣的推測在日本至今尚未有定論。

  按日本天然分佈的柳杉,概可分為黑心系及紅心系,此隨便翻開有關柳杉的書籍即可知道,更何況絕大多數的木材均有邊、心材之分,此乃為林學的ABC,一般使用的木材多為心材,不論檜木、烏心石或櫸木之邊材都沒人要。

  也就是說柳杉黑心其實不是病,只能說是一種品種的特徵。從日本1995年農林水產林野廳森林總合研究所/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所出版的「柳杉黑心發生的對策」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樣的討論。從資料上清晰的圖文,我們可以看出遺傳性黑心的柳杉和因傳染病、蟲害所引發的黑心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前者心材部分呈形狀整齊、色彩均勺的圓形黑心,而得病的柳杉則呈現不規則形狀,色彩深淺不同的黑心。(註二

  因此,林務局聲稱台灣引進的柳杉得了黑心病,或謂除樹皮外砍下來的木材應是表裡一致,完全是一派胡言。

完全失敗的柳杉造林

  在西川造林地試驗「成功」之後,臺灣開始陸續大規模種植柳杉,然而隨後從業人員發現問題重重:柳杉快速生長的時間不過15年,在20年前後即進入衰老期;同時柳杉對抗天敵的能力差,松鼠喜歡啃食其略帶甜味的樹皮,導致大量死亡,溪頭的紅頭柳杉,就是大量枯死的例子,更由於單一樹種的造林,使得問題更加嚴重。

  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後,未檢討柳杉造林是否恰當,仍延續柳杉的造林政策,而由於柳杉結實率非常低,因此在80年代前,種子都是從日本進口,最高峰時每年需從日本進口六萬公升的種子。(註三)至今柳杉仍無法在台灣的野地自行繁衍,如果沒有人為種植,柳杉最終將在台灣消失。

  而在經濟價值上,目前柳杉砍一立方公尺工錢5000元,但只能賣3000元,完全不敵進口材的競爭優勢。

  也就是說,九十二年來的柳杉造林,已證實是完全失敗。

讓這些異鄉客自然老死吧!

  但如今留下的數萬公頃的柳杉林,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目前林務單位正在部分林區進行所謂「砍三留六」疏伐後補植本土樹種的作業,然而林下補植的日照不足,僅是消耗經費而已。這次,新竹林管處以柳杉黑心病肆虐,進行大規模砍除,準備重新植林,其目的還是打算以人工干擾的方式,進行森林的更新。然而,這是合理的善後方式嗎?

  保育團體一向主張,保護全台僅存的天然林是首務,而造林應以嚴謹的生態調查為基礎,朝復育台灣天然林為目標,進行生態綠化。柳杉造林是一個歷史的錯誤,然而砍樹容易、種樹難,已然成林的柳杉對水土保持仍有相當之功效,柳杉既是水土不服,最後必然會老化、生病死亡,如果沒有造成危害,何需砍除?再者,以長時間來看,現存的柳杉林,如果沒有人工的撫育、疏伐等干擾,林下的天然植被將會逐漸將取代柳杉,最後形成天然林。

  因此,請林業單位饒了這些可憐的異鄉客吧! 

林業政策、單位需要全面檢討

  林業單位號稱全國林地面積有2,102,400公頃,占全台面積58.53%,這麼龐大的國土,按理說需要非常專業、負責任的政府機關來進行管理。然而從柳杉的例子,我們看到了林務單位無能接續日治時代森林經營的珍貴遺產,以此經驗發展台灣的林業以及森林保護制度,數十年來,由於伐木的龐大利益,以「內、外界」進行伐木標售,伐木後再輔以「路邊造林」,伐木高峰期的真砍樹、假造林等官商勾結、林務弊端泛濫,幾至路人皆知;而林官、學閥主張的森林唯用論,幾乎完全摧毀了台灣珍貴的本命土─中低海拔的原始森林,鑄下今日國土危脆、土石橫流的根源。至於國人所仰賴的學者、官員,則多數競相進入權力的傾輒,從不認真、誠懇的進行學術研究,造成今日台灣林業界是非不分,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傳統,讓國家的永續基業墮入無底深淵。

  這次的黑心柳杉事件,是標準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詞,這和林業界編造之「檜木林不進行枯立倒木整理,會滅絕。」「台灣的闊葉林是無用的雜木林,需改造為高價值的人工林」等論調,都是延續著林業單位「先決定要砍樹,再找理由」,一脈相傳的傳統。

  試問,全國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是交給這樣林業單位管理,政府放心嗎?人民放心嗎?

  面對國土災難,我們再次呼籲:請打破造林迷思,重新檢討山林政策,內造林業組織、大刀闊斧進行人事改革才是根本之道。

註一:資料引用自〈台灣旅行〉溪頭的杉林.一打奄八十二(即西川末三)1964年12月

試驗名稱:西川柳杉生長量試驗
Growth study of crypiomeria 
試驗目的:調查柳杉之生長量以供施業之參考
造林年月:1912年3月
說定年月:1921年
面 積:0.135公頃
試驗方法:首五年量取胸高直徑及測定樹高一次計算其樹高斷面積材積之生長量五年後每五年測定一次。

註二:日本為了改善柳杉心材的黑色,有一個作法是將砍下的柳杉放在根材上,另用一支柱墊平,枝條不除去,讓水份自然蒸發,這樣處理後木材的紋路較淡。

  台灣引進的柳杉品種,另有少部分是秋田種,其心材是紅色的,木材紋路較漂亮,常作為化妝用材(即貼皮用薄片);以及來自鹿兒島的「薩摩種」,這品種材質較差、心材容易爛,多分岔、樹形軟,因此未在台灣大量種植,目前僅在阿里山奮起湖下約有三、四公頃。

註三:柳杉造林的來源有兩種,以種子育苗稱「實生苗」,以枝條插枝稱「插條苗」,由於插技苗不利大規模的種植,因此只好向日本引進柳杉種子。

[黑潮觀點]體驗海岸,寫真海岸 --﹥

作者:陳雅芬

  花蓮縣擁有全國長的海岸線,綿延124公里,處處海岸風格天成,各自訴說不同的身世:和平工業港一刀砍在花蓮門面是猙獰的傷口,不遠處的清水斷崖氣勢高拔硬是頂住開發的盲目,迴護身後連串灘岸迤邐;崇德灣、七星潭,是婉約的唇,彎彎的微笑悠悠漾漾;崢嶸的奇萊鼻宛如忠實的海灣捕手,鎮守著七星潭與洄瀾灣,潮起潮落間攔截人世的摧殘歷歷分明;南濱的砂丘曾讓我們笑著嚷著一路翻滾至海灘,而今橫亙著消波塊叢林提醒我們海岸的命運轉折;七七高地下節理縱橫的岩石紛紛列列,是多少萬年風與浪聯手雕就,岩質層層沉積色彩疊疊各異,直是自然的石雕藝術。一段海灘有一段特色,鹽寮的原始粗曠、牛山的清幽靜謐、磯崎的黑色沙灘穩穩沉澱塵思……,多少的海岸故事陪伴我們成長,那些印在心底的記憶、優雅的白燈塔、消失的漁村、擺在窗台上一段段漂流木、海邊撿回的一顆顆石子、白浪鑲滾的相片裡停格著歡笑……。

  海岸的萬種風情足以入畫,海岸的生命故事足以入史,海岸的豐富內蘊牽引我們走向她,一如走向情人的擁抱,品味她的美她的驕傲,感受她不為人知的憂鬱與傷痛。

  想要一步一腳印走遍花蓮海岸。

  於是自2000年春天開始,我們一次次偎近她,在陸地的邊陲體驗海洋的呼喚。「海岸體驗行旅」帶我們走過崇德、北三棧、七星潭、奇萊鼻、北濱、南濱、七七高地、鹽寮、水璉、牛山,一段段海岸刻劃一處處美麗與滄桑。

  海岸體驗行旅是「生態之旅」,本著尊重環境的精神,尋求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體驗。行旅,因此用的是最天然的交通工具──我們的雙腳──徒步、或騎單車,天涯海角,行行復行行;透過行旅沿途的解說導引,我們打開陸封的心靈、開啟新的視角,重新認識灘岸上的一石一木、一只海膽或一隻螃蟹,看似荒蕪的石頭灘其實遍佈生命的動態。海岸是海洋與陸地交鋒的界面,滿潮、乾潮、侵蝕、堆積,海岸線從來不是靜止的,一大片晶瑩卵石、一壁岬角或一塊礁岩,看似永恆不變的灘岸其實正上演著此消彼長的海陸興衰史。

  然而海岸不總是詩情畫意的,海岸行旅也因此不總是浪漫寫意的。

  花蓮市郊的奇萊鼻是繁華人世的盡頭,走完高樓車陣走上標高四八的岬頂,石材堆貨場、垃圾掩埋場大剌剌盤據,垃圾隨風飄向海面再隨浪翻攪上岸,粗礪的石頭灘嵌滿破爛,石材粉塵和掩埋場污泥又隨雨水流下岬壁,鼻岬哭了,涕泗縱橫,一道道灰黑的泥漿流呀流不停,淹死了岬腳蔓延的珊瑚礁。

  北濱海岸遍佈水泥廠、肥料廠、砂石廠,大卡車奔忙往返工廠和港口,一旁的自行車專用道上單車騎士們灰頭土臉。

  花蓮溪口兩側的南濱與七七高地海灘,一同承受大河沖刷而下的大量廢棄物,走在海岸,腳底下不再是花蓮有名的礫石灘,滿滿卻都是保利龍、泡棉、打火機、拖鞋、塑膠碎片……,全都來自我們安身立命的陸地家園。

  遠一點的鹽寮,附近沒有大河、也沒有工廠,高潮線上齊齊成排漂流木最是歲月。這裡的礫石特別大,粗糙的質感特別原始,自成曠野。坐下來想要體驗曠野的蒼茫,才發現石縫間塞著釣客棄置的浮標、保特瓶、烤肉過後留下的免洗餐具、塑膠袋……。曠野的原始不再純粹。

  也有依然素淨的海灘,安安靜靜躲在突出海面的鼻岬旁,是鄰家女孩的麗質天生。這兒總是有涼涼的風,讓人只願赤著腳無思無緒晃盪,一盪一個午后。這是我們家常的海岸,沒有什麼廢污來攪擾,以為永遠就是這樣了。卻怎麼一兩年間,大門面的海產店來了、喧鬧的酒肆茶鋪也來了,一下子停車場鋪好了、接著觀景平台又蓋好了,沙灘上出現兩條水泥車道斜衝而下……,家常的海岸變成觀光勝地,遊覽車走掉一串又來一串,再過些日子,露營小屋搭起來、野炊區也闢出來了。海岸不再是我們隨興好去的地方(要排假期開趟車專程才去的),去到海邊也不再只願悠哉悠哉不為著什麼的閒晃盪(讓我們去海邊吃龍蝦唱卡拉OK露營烤肉吧)。

  走了兩年,我們仍未能走遍花蓮海岸。今年我們要繼續走,並且還要邊走邊記錄,記錄海岸的現在、撥尋海岸的過去──我們害怕海岸沒有未來。總要找到點什麼,總要留下點什麼,如果我們的海岸不會有更好的明天,至少我們要捕捉住當下的美好。

  2002年春天,有一群愛海、愛自然、愛寫字、愛照相、愛花蓮、愛台灣……來自各地的人,共同組成「海岸寫真工作隊」,想要一步一腳印記錄花蓮的海岸,無論是地質、地形、植被、動物、水文……,以及海岸沿線的景觀變遷、人文風貌、文化生態。工作隊跨出的第一步,從鹽寮、水璉、磯崎開始,一點一滴累積資料,希望逐步勾勒出花蓮海岸生命故事。

  我們已經大步走向海岸,準備更貼近海岸。寫真海岸,因為我們生活在海岸、想親近海岸、想為海岸留住歲月的容顏,讓海岸行旅的體驗不僅豐富自身,也能分享給福爾摩莎島國之民。(海岸寫真工作隊網址 http://www.kuroshio.org.tw/html/2002sketch.htm

[活動]阿里山春之宴 --﹥

  活動時間:3月28-29日
  集合時間:3月27日(三) 晚上11: 00
  集合地點: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北市八德路三段12巷70弄15號)
  領  隊:余榮欽 (高山攝影專家、著有雪霸之美專集)
  費  用:會員 3200 元,非會員 3500元,名額15位
  報名方式:電話報名於三日內劃撥或親自本會繳交;
       電話: 02-25772152, 25773810

  乍暖還冷的三月天是阿里山花季的盛況季節,各種亮麗美艷的櫻花早己迫不及待散發出迷人的風采,吉野櫻、富士櫻、八重櫻、緋寒櫻、牡丹櫻等各種櫻花外,還有台灣一葉蘭、森氏杜鵑、白木蓮、金雀兒......等花影搖曳生姿,可說明「一步一景,一步一畫」處處引人入勝。你心動了嗎?心動不如馬上行動,讓我們同遊阿里山春之宴。

  以五奇著稱的阿里山,即登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又正值百花爭艷的春季,不去踏春訪綠實在可惜,為避開人潮,學會特別將活動安排在非假日,更能享受自然景觀的寧謐平和,如果您要找的是一趟豐富舒適的旅行,那麼您己找到了!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馬來西亞10─雨林初體驗 --﹥

  播出時間:3月23日(六)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不僅是眾多物種生活的樂園,也是生態愛好者和冒險家的天堂。雖然在經濟開發的壓力下,雨林面積已大不如前,但是有不少地方,仍舊保有原始面貌和豐富生態。這一次造訪東馬沙巴,雨林之旅是大夥兒最熱切期待的行程,導遊說這將是一趟發現之旅。現在就讓我們帶著大家,一同去體驗雨林中的處處驚喜。

[本會訊息]更正啟事 --﹥

  本刊[生活的未來-環境與經濟]「世界貿易組織宣言罔顧環境與森林問題:世界貿易組織在破壞環境的新議題上達成共識」一文,分別於3月15日及21日分(上)(下)兩集刊出。文中所提世貿會議地點「杜拜」(Dubai,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訊息有誤,正確會議地點應是「多哈」(Doha,位於卡達),特此更正。

  感謝本協會理事高文彥先生來信指正。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知性版範例訂閱 ★新聞版範例訂閱 ★目錄版範例訂閱

  對於知性版與新聞版的服務,您的想法是...
  

  姓名: 電子郵件:

  *請於上網連線時,再按"寄出"按鈕。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