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3-25 (全文版)

 
  本日主題: 環境與漁業問題列入WTO貿易談判項目
知性專題 [鳥類簡介]棕扇尾鶯
環境新聞 [環境政策]環境與漁業問題列入WTO貿易談判項目
[生態保育]國家科學院表示:拖網漁船管制刻不容緩
[生態保育]保育團體籲太平洋諸島國領袖反對美國飛彈試射
[生態保育]沙圖什走私商遭印度警方逮捕
[其他]南極巨冰棚發生崩裂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3-25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25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9
理性關懷 [水資源]支持鋁回收業可以保護河流生態? (四)
[環境關懷事件]莫將被棄動物當垃圾
專  題 缺水不缺水誰之過2
[缺水不缺水誰之過2]缺水時農業「理所當然」退讓?
[缺水不缺水誰之過2]社會公平性何在?
[缺水不缺水誰之過2]永續發展極需整體性的水資源經營管理決策
[缺水不缺水誰之過2]人造雨的迷思
專  欄 [專欄作家-鄭先祐]冷凍卵子與記憶威而鋼
活動訊息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鳥類簡介]棕扇尾鶯 Fan-tailed Warbler, Zitting Cisticola (Cisticola juncidis) --﹥

作者:楊育昌
攝影:李進興

棕扇尾鶯/李進興 攝影  在早年,人們習慣稱呼棕扇尾鶯叫「錦鴝」;這個別名和牠們分類地位極不相符,因為牠們屬於鶯亞科,而不像其他的「鴝」是鶇亞科的鳥種。在台灣地區的眾多鳥種當中,棕扇尾鶯體型算是非常的嬌小,身長只有十公分左右,和我們常見的綠繡眼差不多。

  隨著季節的更替,棕扇尾鶯的體色會有些許的變化:牠們在繁殖季時背部大致為暗褐色具有幾條黑色的縱斑;腰部為黃褐色、尾巴末端為灰褐色;淡黃的臉上有著淡褐色的過眼線、頭頂為黑褐色。到了冬天,牠們的體色則變得較為黯淡:背面黑褐色、頸部為欖褐色、尾巴比夏天時稍長。

棕扇尾鶯/李進興 攝影  棕扇尾鶯飛行時成波浪狀,尾羽展開時呈扇形,這也是牠們名號的由來。牠們的習性和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半天鳥」小雲雀有幾分類似:也喜歡飛行在半空中,並不時發出「戚察、戚察」的叫聲。棕扇尾鶯經常出沒於開闊的草原、稻田及開墾之山坡地帶,在台灣的平原地區,算是常見的種類。雖然牠們常在空中展現歌喉,也不時地穿梭在草叢間覓食,甚至停棲在草莖上鳴叫,但是不仔細的尋找,還是很容易地就忽略這群「迷你級」的小歌手哦!

[環境政策]環境與漁業問題列入WTO貿易談判項目 --﹥

  瑞士,日內瓦,2002-03-19 (ENS)- WTO貿易與環境委員會預於週五在日內瓦展開正式協商,會中將討論的主題包含各國政府減少對國內漁業的補助,以避免海洋漁業資源消耗殆盡。發展中國家水域過度撈捕問題,為這一回合貿易談判的重要議題。

[生態保育]國家科學院表示:拖網漁船管制刻不容緩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3-19 (ENS)- 美國國家科學院警告,利用大型、沉重的漁網沿著海底拖曳的捕魚技術──亦即底拖網捕魚,已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負責報告的專案小組建議,政府應將某些區域列為拖網漁船全面禁漁區,有些地區則採取限制管制措施。

[生態保育]保育團體籲太平洋諸島國領袖反對美國飛彈試射 --﹥

  斐濟,蘇瓦,2002-03-19 (ENS)- 「太平洋資源關懷中心」週一發表聲明,太平洋諸島國應站出來反對美國把太平洋當作飛彈防禦系統的試驗場。該團體表示,美國和其他強權國家濫用太平洋區域進行軍事實驗,對太平洋島嶼不僅毫無助益,反而帶來更多威脅。

[生態保育]沙圖什走私商遭印度警方逮捕 --﹥

  印度,德里,2002-03-19 (ENS)- 印度德里警方週一查獲一批價值約40萬美元的沙圖什披肩──由瀕危藏羚羊取下的絨製品,2名商人因涉嫌重大遭拘留。印度野生物保護協會表示,在這次協助警方的調查行動中,德里市警局特調處共逮捕了2名商人,查扣80件珍貴的沙圖什披肩。

[其他]南極巨冰棚發生崩裂 --﹥

  美國,科羅拉多州,波爾德,2002-03-19 (ENS)- 繼南極大陸東西兩端各發生兩大冰塊轟然崩解之後,南極冰棚崩裂速度達到新高點。在快速暖化的南極半島,拉森B冰棚北端已經斷裂,體積減少的程度為近12,000年來首見。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3-25 --﹥

  • [生活環境]台灣雨水,二成蒸發六成入海。聯合國在世界水資源日 (3月22日)

  • [生活環境]苗栗縣中港溪魚群暴斃,原因待查。苗栗縣中港溪出海口23日下午發現數萬尾死魚,環保局已採集水體和死魚化驗,調查魚群暴斃究竟是水質遭受毒化物污染,抑或氣候變化導致缺氧,並不排除是不肖業者傾倒有毒廢液 (台北 中時電子報)

  • [生活環境]台南市鹽水溪確遭污染,環保署採樣。台南市鹽水溪沿岸的安平、安南區養殖漁戶,最近頻頻抱怨溪水受到污染變黑無法取水養魚,魚塭被迫棄置;環保署稽查隊23日實地勘查,確認圳溝受到長期污染,底泥已變質,採樣檢驗和調查上游工廠資料查辦 (台南 中時電子報)

  • [生活環境]搶救朴子溪親水公園,500人揮汗。「搶救朴子溪」環保活動23日再譜新章。嘉義縣政府補助三千多萬元興建於去年四月完成的朴子溪橋親水公園,完工不久即受到桃芝、納莉等颱風侵襲,淤積大量泥沙難以消除,並因而雜草叢生;經「樸仔腳文化觀光促進會」號召之下,有五百多位地方民眾自備工具前往整治 (嘉義 中時電子報)

  • [生活環境]福隆海水浴場內河三度消失,立委關切。納莉颱風帶來巨大雨量,雙溪水勢暴漲,強力水流穿破福隆海水浴場海灘,加上東北季風吹起,海水出現八卦水流,沖起大量海砂堆置岸邊,終於導致彩虹橋下內河消失。東北角海岸風景區管理處人員指出,這種不尋常景象,已經出現過三次 (台北 中時電子報)

  • [生活環境]台灣擁有豐富養殖珠母貝資源,值得重視。台灣擁有豐富的養殖珍珠母貝資源,水產養殖專家學者籲請各界重視,讓珍珠養殖產業也能在水產養殖發達和珍珠貝資源豐富的寶島台灣生根 (高雄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台塑汞污泥完成無害化處理。民國87年底輸出到柬埔寨,被棄置在該國垃圾場,引起國際軒然大波的台塑汞污泥,在89年6月底自柬埔寨退運回台塑仁武廠之後,三年多來幾經波折,終於由環保署確認該批汞汙染完成「無害化」處理,不致再釋出重金屬,危害環境 (台北 聯合新聞網)

  • [能源議題]核四將復工,台電保證核廢料安全。行政院原委會及多位專家學者所組成的核四廠環保監督委員會21日前往核四廠進行復工勘驗。由於目前廠區內正在興建核廢料儲存廠,同時核四開關廠的所在地疑似是凱達格蘭族遺址,引發當地民眾對台電不滿 (台北 民視新聞網)

  • [生態保育]台灣18種珍稀昆蟲亟需保護報導。「台灣是東亞地區的昆蟲天堂!」台灣已知命名的昆蟲共有近17,600種,種類密度之高堪稱東亞第一名,但隨著人類文明開發破壞原始棲地,昆蟲族群也面臨極大生存競爭,其中18種珍稀昆蟲,更亟需人們的共同保護才能永續生存下去 (台北 東森新聞網)

  • [生態保育]護巨木決封山,泰雅族成立保護區籌備處。媒體日前報導北得拉曼山巨木群,吸引大量遊客前往,當地泰雅族部落雖決定封山,仍然無法阻擋外來人潮。新竹尖石鄉水田部落的二十幾位長老代表21日北上召開記者會,宣示成立泰雅族保護區籌備處,捍衛原住民自然主權 (台北 中時電子報)

  • [其他]政府改造幕僚會議:政院將設海洋部。幕僚小組召集人、台大法律系教授葉俊榮指出,改造委員、大陸工程董事長殷琪建議的「海洋事務部」,深獲與會成員支持。由於台灣是個海島,但長期以來政府對海洋國家的治理是採取大陸法的思考,海洋觀點不足,對綠色國土及海洋資源的整合管理觀念較淡。與會委員認同此一創新的想法;也以對外界證明,組織改造不是只有現有部會裁併,也有針對現況突破。由於海洋事務部的成立,可能將海巡總署與漁業署業務轉入該部,先前定案的公共安全部,如何與海洋事務部分工海巡業務,還需另行討論 (台北 聯合新聞網)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25 --﹥

  • [生活環境]大陸水資源貧乏,人均僅世界平均水準四分之一,在世界銀行連續統計的153個國家中居第88位 (北京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四川興建早期災害性天氣預警系統 (四川 華聲)

  • [生活環境]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專家:盲目種樹會加劇沙塵暴 (北京 京華時報)

  • [環境政策]中共即將推出新「水法」控管水資源 (台北 中央社)

  • [其他]台海兩岸和東南亞生物學家組隊探索海洋生物 (新加坡 中央社)

  • [其他]法學專家建議:「傷熊事件」應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 (北京 中新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19 --﹥

  • [環境政策]禁用MTBE 加州決暫緩一年實施

  • [能源議題]核管會通令核子反應爐全面安檢 嚴防管路破損事故再度發生

  • [生態保育]寄生蟲暗藏生態系統變遷訊息

  • [生態保育]保護聖塔安那印魚 民間團體提訴訟

  • [生態保育]保育野鳥有成 Wild Birds Unlimited公司獲頒獎章

  • [生態保育]搖滾樂團REM推廣再生紙 為森林保護代言

  • [土地及水文]科學家發現海底暗藏地下水層

  • [其他]洞悉天然防凍劑作用原理有助於醫學進展

[水資源]支持鋁回收業可以保護河流生態? (四) --﹥

編譯:李育成 (國際河網IRN)

誰在阻礙鋁回收再造業發展?

  近年美國的鋁回收率有下滑之勢。儘管美國鋁業協會訂定了全國回收率為75%,近幾年,多處地方的回收率卻正在下滑,從1992年最高的65%,下降至2000年的54.5%。根據容器循環再造研究所調查,1999年便有450億個鋁罐棄置在掩埋場或被焚化。相比起瑞典和日本分別超過八成及七成的回收率,美國現在所浪費的鋁材竟比10年前還要增加。

  其實,近年美國對鋁罐的需求不但沒有減少,反而仍是維持高水平。單在2000年,美國便購入了1千億個鋁罐。調查人員指出,除了由於美國人對罐裝飲品需求增加、外出用膳時間增加及宣傳循環再造的經費減少以外,很多地方還沒有循環再造的基礎建設配合,因此很多鋁罐都沒有回收。

  自從前蘇聯解體,俄羅斯急須大量出口鋁材套現(編按:透過大量出口鋁以換取現金),使全球煉鋁業面臨供過於求的情況,因而同時壓低再造鋁材的價格,減低了市場收購鋁罐的意欲。為了保持利潤,跨國企業更不惜放棄原定的擴大循環回收計劃。一些推動社會良知的投資公司,例如Trillium Asset Management及Domini Social Investments,便聯合共同持有5千萬美元股票的投資者,動議要求可口可樂公司於2005年4月前,達致80%的鋁回收率。可是該動議最終被否決。美國基層循環再造網絡(GrassRoots Recycling Network)便發起行動,推動兩大可樂公司-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的鋁回收率的提昇。他們指出,可口可樂公司每小時浪費了2百萬個汽水樽及罐。

你可以做什麼?

  • 身體力行,支持『零廢物』目標,支持回收再造

  • 轉移煉鋁工人到回收再造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根據多個就回收再造業的研究,都指出回收再造業比原材料生產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在抑制煉鋁業發展的同時,可以完善地安排工人轉移到回收再造業。

  • 要求政府介入市場以刺激回收率:提高容器按金(編按:指提高鋁容器回收的「保證金」),擴大回收網,硬性要求廠商回收容器及減少對煉鋁業的優惠等。 

  • 要求飲品製造商回收再造鋁罐

  • 寫信給亞馬遜流域的大壩建造者,停建大壩。要求巴西政府撤銷對煉鋁業的電費優惠。詳情:http://www.irn.org/programs/latamerica/index.asp?id=011127.aluminiumpr.html;採取行動:http://www.corpwatch.org/action/PAA.jsp?articleid=1017

[環境關懷事件]莫將被棄動物當垃圾 --﹥

稿源:關懷生命協會

  花蓮縣公立收容所發生「狗吃狗」事件,突顯台灣公立收容所普遍存在的管理問題,而這關係到公立收容所的根本「定位問題」。

  動保法通過已近四年,但是大多數縣市鄉鎮的捕犬、收容作業,都還是由清潔隊所管轄,他們的「職業慣性」,很難不將將生命當垃圾!事實上,公立收容所不管再怎樣美化、掩飾,美其名為「動物之家」、「中途之家」--說穿了,其實就是「垃圾銷毀所」!

  政府心態如此,老百姓也好不到哪去,一聽到收容所要蓋在自家附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拉白布條抗議;對於附近的私人流浪動物收容所,則宛如「眼中釘」般處心積慮將之趕走。這樣的態度,其實也可以理解而令人同情--在大多數收容所都管理不佳的情況下。但是,即使將收容所設在山巔水涯,卻還是有不少民眾覺得:為什麼要花我的納稅錢去替不負責任的飼主收拾善後?這不是變相鼓勵棄養寵物嗎?

  如果這樣的邏輯行得通的話,那麼老人院、孤兒院、精神病院、植物人安養院……不都該受到同樣的質疑?如果人(的收容所)就應該,動物(的收容所)就不必,這不是「人類沙文主義」的心態作祟嗎?正因為造成流浪動物問題的是人不是動物,認為流浪動物是問題的是人不是動物,所以更有正當的理由設置動物收容所--庇護那些遭人遺棄、虐待、屠殺的生命。

  然而,公立收容所從來就不是為「庇護」而設立,而是垃圾「銷毀」之前的存放處而已。如果這種制度不改,不將流浪動物的捕捉、收容作業從環保機關(環保局、清潔隊)回歸動保機關(防治所?),由合格的動物保護員負責一貫作業,那麼我們敢保證--「狗吃狗」事件絕對不會到此為止!

[缺水不缺水誰之過]缺水不缺水誰之過2 --﹥

編輯室

  昨日下了一天的雨,是否真能稍稍澆熄大家心中關於缺水的焦急還未可知?但是,缺水的背後所突顯的水權分配的正義性,以及政府對於水資源的經營管理,是否存在永續利用與環境觀點的視野,則值得大家藉此一窺究竟。

  「缺水時農業理所當然退讓?」一文,清大社會所的彭桂枝提出了,為何農民的水讓給園區使用,卻被視為這麼「理所當然」的質疑﹔同時,也點出每生產一片八吋晶圓,將附帶製造四•一公斤的有害廢料,這同時也是頭前溪、客雅溪下游、新竹沿海污染問題加劇的原因。

  科學背景出身的陳永森,不僅同時也提出了正義性的質問﹔在「社會公平性何在?」及「永續發展極需整體性的水資源經營管理決策」二篇文稿中,除了分析臺灣長期以來水資源的經營管理,皆是以需求為導向,根本缺乏永續經營觀念﹔包括高耗水的工業發展政策與土地資源過度開發必須整體檢討,大量的工業與都市民生用水增加以及集水區土地開發破壞水源涵養機能,都使水的問題雪上加霜。並且,更積極地,他也提出了政府應當如何就整體策略加以思考與調整的建議。

  因為缺水所衍生的人造雨,鄭先祐老師則提醒大家,所謂的人造雨,其實只能改變自然雨量的分布﹔於地面燃燒碘化銀,或於高空灑食鹽水,不僅無法增加雨量,還將會造成空氣污染。

[缺水不缺水誰之過2]缺水時農業「理所當然」退讓? --﹥

作者:彭桂枝 (清大社會所)

  回家時,看見家附近的田地幾乎都乾了,旁邊的灌溉溝渠半滴水都不剩。小妹拿著在溝渠裡抓到的狗額仔(溪魚),她說這隻魚差不多快死了,她把牠撿回來不過是延長他兩個小時的壽命。透過裝著魚的水杯看眼前的田地,我眼眶竟有些濕潤。

  過完年一入春,農民將新年的悠閒收起來,趕著春初將田地整好,第一回是翻土、除草,第二回是再翻土、整平田地,待秧苗運來後,就將秧苗一株株地插在田裡。從翻土、整田、插秧,整塊田都泡著水,而秧苗也因為水的滋潤,從七、八株分成數十株,農民調節水量、施肥、除草,等待那數十株秧苗長大。時序進入四、五月,春雨、梅雨交接而來,終於細細的秧苗長成長長的稻葉,六月時稻花靜吐,六月末悄悄地結實,七月初放眼望去,盡是一片金黃色的稻浪。農民開著收割機將結實飽滿的稻粒割下。

  這是稻子的成長史,也是農民的半年歲月。〝看起來像是一個儀式,按著節氣在進行,花費人力、又累、又不符合成本,只是一群頑固的老人在死守著田地罷了〞。這是許多人心中對農業、農民浮出的印象。但是為什麼這樣頑固、老舊的產業,在許多國家被保育著,甚至老祖先們說過「農業是立國之本」,而家中的老人不到最後關頭,絕不提休耕?

  今年新竹的大缺水,政府要求農民把灌溉的水出讓給「產值豐厚」的科學園區使用,政令一來,水就截掉了。農民早在一個多月前定好的秧苗,只好乖乖地泡在日益乾涸的田地裡,整好的田地,草也慢慢地生長出來。媒體、政府的焦點都放在農民要求賠償金上,但果真是賠償金的問題嗎?

  水的分配很清楚地將我們的價值觀呈現出來,「台灣不景氣,園區是我們的金母雞,不能有半點損失」。我們來實際分析一下,到底誰的用水量大?誰的用水方式經濟?而這個價值觀為我們帶來的是什麼?

  早年,農民將大河的水從源頭作水圳,引至原本無法耕種的田地去,用水澆灌出新竹的豐沃。而稻子的成長過程,在初期整地時,需要引水濕潤田土;水有些蒸發、有些隨著暗溝的設計,流到下一塊田地去使用,最後水又再流回溝渠內。秧苗插下後,農民調節水量,大多的時候是將田裡的水堵起來,蓄養著稻子。稻子成長、開花時,田裡沒有水,只是保持泥土濕潤。到收割時,田地完全乾涸。整個過程只有初期才用到水,而且水也可以循環使用。

  如今溝渠內已不再細水長流,稻田裡有水的,是抽地下水來灌溉田地,有人說這是因為田裡插秧了,補償金會再增加;也有人說是因為不忍心看見田地荒廢,寧願賭賭運氣,搞不好過幾天就下起雨來了。

  而科學園區大多為半導體相關產業,他們的用水量需要靠寶山水庫、頭前溪的隆恩堰,另外附帶一個正在興建的寶二水庫,才足供使用。而這些水做為園區生活用水、製造用水,而生產一片八吋晶圓,附帶製造四•一公斤的有害廢料,一個晶圓製造廠平均每週生產五千片晶圓。而排放出來的水,並非就輕易地放流入溪,還需要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水才可以排放回溪流內。但是每每回顧新竹的地方版,總會看見園區排放水污染的問題。污水是頭前溪、客雅溪下游、新竹沿海的污染問題加劇。而此次的缺水問題,更被幾家園區廠商作為出走台灣的理由,對政府以及台灣的投資環境抱怨連連,而公開言論中也沒有出現過園區的廠商向農民們道謝的話語。

  水的分配,說明了價值觀的選擇,這或許是「時代的潮流」,但是為何農民的水讓給園區使用,卻被視為這麼「理所當然」呢?在經濟成長掛帥的意識之下,那些被曬死的魚、枯乾的稻田和秧苗、無言以對的農民、河川下游被污染的土地,他們理當承受這些吧! 

[缺水不缺水誰之過2]社會公平性何在? --﹥

作者:陳永森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屏東縣社區大學講師、都市計畫技師)

  由於新竹地區嚴重缺水,引發新竹科學園區廠商向經濟部提出嚴正的抗議,政府相關部會因而決定以水源調度、農田休耕以及限水方式等,治標方法欲解決此燃眉之急,但此舉已嚴重影響社會中最弱勢的族群-農民的權益,因而引發水資源分派與社會正義間之衝突。

  「使用者付費、受限者受償」為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最基本要求,但休耕的補償金在近日的新聞討論中,有多數人傾向由政府支付,筆者認為萬萬不可,此舉將嚴重違背社會正義與公平性,甚至有人指出農民為領取更高的補償金而搶種秧苗,而全然以金錢否定農民的定位,筆者亦深不以為然,茲提出理由如下:

一、 所謂投資環境成本負擔不應僅由政府與全民負擔,工業開發業者亦應有所責任,臺灣的水費偏低,因而無法反應水資源開發的社會與環境成本,導致工業開發業者在製程中不投資工業用水的循環使用或再利用,臺灣工廠的水資源回收率不及日本的一半,造成工業對於水資源的浪費,工業開發業者應再自我反省,確實檢討是否有效用水。

二、 灌溉用水乃農民生產之所需,且此水權應屬農民所有,若單以經濟產值考量,因而將農業灌溉用水移撥給工業使用,此舉將使社會階層差距再拉大,為顧及社會中經濟金字塔階級的生產得以持續,使原本屬社會最弱勢的農民再次受到排擠,社會不正義情形更加擴張。

三、 貿然決定撥用農業用水,強制農田休耕,對於農民而言雖有休耕補助,但此政策已嚴重影響農民作息與農事生產的規律性,因為農民與土地間不可割捨的關係是在農務工作互動中所建立的,農地的生產行為並非純然僅在於農業收穫的經濟利得,而這卻是生活在都市民眾所無法想像的景象,全然的以金錢來衡量農民的農作行為,將完全抹煞守護臺灣土地農民誠摯的心。

為使此次水資源爭奪問題得以合理解決,筆者提出以下之建議:

一、 建立水權管理機制:使各需水標的得以合理使用水資源。

二、 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落實節約用水與分級用水觀念,並確實提高工業用水回收率。

三、 合理反應水資源開發成本:水價過低,使水資源受到浪費,政府應提高水價積極反應水資源開發成本。

四、 建立回饋機制:使受益者付費及受限者受償的社會公平得以落實。

五、 輔導農民休耕機制之建立:休耕並非停止農務,政府應於休耕期間輔導農民養護農地,如種植綠肥、改善土壤、維護農路與排水等,為復耕作更多的準備。

六、 建立合理的水資源分派機制:以環境總量與環境供給永續發展的觀念,並顧及社會公平性與環境正義之透明化、制度化的方式進行水資源經營管理決策的整體規劃,合理的分派有限的水資源。(2002.3.4)

[缺水不缺水誰之過2]永續發展極需整體性的水資源經營管理決策 --﹥

作者:陳永森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屏東縣社區大學講師、都市計畫技師)

  近日由於久旱不雨降雨量較往常大幅減少,使新竹地區缺水問題浮現,引發新竹科學園區業者對於工業用水缺乏之恐慌,對此,政府相關單位提出以水源調度、農田休耕以及限水方式等,治標方法欲解決此燃眉之急,而此僅顯示出臺灣地區水資源經營管理相關問題的冰山一角,在全球水資源相關研討會中皆明確指出,二十世紀是石油掌控發展機制的世紀,而二十一世紀將成為水資源爭奪的世紀,水資源的經營管理為臺灣邁向永續發展最為重要的環境決定因子。

  缺水問題其主因雖為降雨量不足,但我們更需面對的是其背後所隱含的經營管理決策、產業發展政策、土地利用型態、社會公平、環境正義...等,水資源的經營管理是一項極具複雜性的公共決策議題,其影響層面相當多元且錯雜,但政府相關主觀單位卻往往僅以水源調派等治標方式搪塞,卻未能針對此結構性問題進行解決,使臺灣缺水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又重複上演。

  對於水資源經營管理之標的不僅在於水量與水質外,更重要的是水資源供應的穩定性與經營管理機制的建立,臺灣地區水資源經營管理之環境背景與問題分析如下:

五、 自然環境面:由於臺灣絕大部分的水資源來自於自然降雨,在山多平原少、河流短促且雨量分配極不平均(80%之雨量集中在五至十月夏、秋二季豐水期,變化相當大),等自然環境的限制,加上土地高度開發與河川管理不當,致使臺灣地區平均年降雨量雖高達2,500公釐以上,為全球平均雨量的2.6倍,但每人所可實際分配利用的水量,卻僅為全球平均的1/6,此為最大的環境限制。

六、 水資源開發面:長期以來臺灣的水資源經營管理皆是以需求為導向,由上而下思考的方式,缺乏永續經營觀念,純然以工程方法(如興建水庫、攔河堰...等)開發水資源,並用調配方式將水資源由中央分派給各需水面,但由於新水源開發不易成本大幅提高,且各標的用水量大增,此思考方式目前已面臨極大挑戰。

七、 產業結構與土地利用面:高耗水的工業發展政策與土地資源過度開發必須整體檢討,大量的工業與都市民生用水增加以及集水區土地開發破壞水源涵養機能,使水的問題雪上加霜。

八、 管理與成本機制面:目前的水資源利用方式是否合理、水權管理無法落實、水價過低因而未能反映出實質環境成本、需水者(如廠商)應否負擔水資源開發與保育社會成本...等議題仍未解決。

  基於上述水資源經營管理之主要問題,筆者提出以下之思考方向供相關主管單位於未來水資源發展議題上參考:

六、 水資源開發方面:以環境供給面進行水資源開發與評估,將環境管理的觀念導入水資源經營管理,回歸自然水文循環體系使水成為永續利用資源,由環境總量與環境容受力出發,以環境供給為導向、生態工法操作進行水資源開發與評估。如:流域與集水區的經營管理、地下水補注方案的推行。

七、 用水管理方面:降低輸水管線的漏水率以減少損耗、加強工業用水的回收率以提高用水效率、落實節約用水與分級用水觀念、水價必須確實反映水資源開發的社會與環境成本並建立回饋機制以達社會公平、落實水權管理。

八、 產業發展型態方面:在有限的水資源限制下,必須檢討各項產業發展型態,及其用水的公平性與合理性,以免產生用水的競爭。

九、 危機處理方面:政府相關單位應建立一套公平合理且可行的操作模式,來處理緊急性的缺水問題。

十、 行政組織方面:由於行政組織與事權分散,水資源發展政策未能明確,故需整合水資源相關管理機構使事權單一化,在中央提升主管機關之位階或成立跨部會的委員會,在地方則設立整合性的流域水資源管理機構。

  對於水資源的永續發展實為環環相扣的整體性議題,政府相關單位應以整合性的決策思考來取代單一標的式的問題解決方案,確立水資源發展政策,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水資源經營管理決策模式,確實考量臺灣的自然水文循環環境特性、產業與土地利用型態、水管理制度與法規,使臺灣水資源的問題得以獲得更有效的解決。(2002.3.4)

[缺水不缺水誰之過2]人造雨的迷思 --﹥

作者:鄭先佑 (看守台灣協會理事)

  一般而言,所謂的人造雨,可能較適用於大陸型的,較平坦的地區。因為沒有高山可以攔截雲系,所以使用人為的方法迫使其改變降雨的地區。然而,有高山屏障的台灣,不僅理應不需要人造雨,而且更不應隨意進行人造雨。

  所謂的人造雨,其實只是改變自然雨量的分布。於地面燃燒碘化銀,或是高空灑食鹽水,這些所謂人造雨的方法,都如同空氣污染物,影響雨量的分布,而不是增加雨量。

  鋒面帶來的雲系,往往當其碰到山區時,因為山區冷卻的效應,較容易落雨或起霧。這些雨量就可以補注山區的水庫。倘若雲系尚未到達山區,中途就被攔截,這些雨量可能就會落在平地。這幾天北部雖然有落雨,但可惜多是落在平地,而落在集水區的量卻不多。空氣中的污染物,懸浮粒子,可能就是中途攔截雲系的主要禍首。

  隨著空氣中懸浮粒子的增加,雨量落在平地的機率即因而增加。相對的,減少山區的降雨量。反過來說,倘若我們可以減少空氣的污染量,降落於集水區的雨量將可望增多。

  請不要再進行所謂的人造雨,讓台灣的高山自然捕捉雲系,讓雨量可以在山區匯集。如此才是廣大蒼生之福,我們人類才可保有較多的水量。若執意要人造雨,或許\可以考慮到澎湖地區進行試驗。

[專欄作家]冷凍卵子與記憶威而鋼 --﹥

作者:鄭先祐

  冷凍卵子和記憶威而鋼是最近三天,相關醫學的兩則新聞報導。冷凍卵子的新聞(22日)內容是說:「台大醫院於去年九月將冷凍卵子解凍受精,讓一位婦女受孕,現在已經懷胎22週到23週,這是台灣第一個冷凍卵子受孕的成功案例。同時並宣告台灣出現卵子銀行,為人工生殖揭開新頁。」至於記憶威而鋼的報導(24日)標題說是,10分鐘立即見效! 

  這兩則相關醫學的新聞報導,都只是引用當事人的說法。這可能會讓一般人只看到其所謂的效用,而無法了解其潛在的問題與限制。部分真實的報導,其結果往往會有誤導的錯誤。新聞的報導,理應盡可能的完整,或是說必要提供正反多方面的資訊。 

  冷凍卵子,這是非常不得已的手段。若是想生小孩,新鮮的卵子仍是最好的選擇。按目前學術資料,冷凍與解凍的過程,卵子內的細胞質成分是有可能受到影響,其遺傳物質(DNA)亦有可能受傷。目前,雖然已經成功的懷孕六個多月,但仍未誕生。嬰兒的基因是否有受到冷凍與解凍的影響,仍有不確定因素存在。如此就宣告卵子銀行的出現,以及人工生殖的新頁,這更是誇大的推想。 

  至於記憶威而剛?蠻商業化的廣告名詞!短期內增多一氧化氮的合成脢(YC1),或許是可以增強記憶能力。然而,我們的身體是個自我調整的系統,過量的一氧化氮合成媒,將會抑制體內一氧化氮合成脢的生產。如此其增強的效果,將會逐漸的失效。倘若長期服用,將可能會使體內的一氧化氮合成脢的生產功能喪失,而陷入依賴外來藥物(YC1)的困境。這種情況就如同服用類固醇,或是雄性固醇等藥物。 

  冷凍卵子和記憶威而鋼,讓我們有機會再次思考一下。於廣告與炒作氾濫影響下的社會,研究者也難以倖免! (2002.3.24)(本文同步刊載於3月25日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成功彩蝶舞繽紛 --﹥

  播出時間: 3月25 日(一)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台南縣西港鄉的成功國小有個蝴蝶館,多年來一直有著可觀的蝴蝶復育成績。有了蝴蝶館,也讓成功國小的人氣應接不暇,有學生來戶外教學,還有喜好蝴蝶攝影的人士和媒體來追逐畫面,看著漂亮的蝴蝶飛舞,總是讓人心情愉快,其實照顧蝴蝶並不輕鬆,既擔心病蟲害,又擔心花蜜不夠,影響繁殖,工作人員每天要勤力的栽培和補充蜜源植物,這些費心費力的照顧工作,成就了蝴蝶一到兩個月的美麗生命,也為大地繁衍了生生不息的迷人詩篇。現在,就讓我們到成功國小的蝴蝶館去看一看。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太陽太陽我愛你 --﹥

  播出時間: 3月26 日(二)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關於太陽能的使用推廣,長期以來在台灣是∼只聞其響不見其身,一般民眾對於太陽能的瞭解,也是所知有限。反觀太陽能在日本卻成功的迅速發展,主要原因是,日本的電價是台灣的三倍。另一個關鍵是,日本的太陽能用戶,自己用不完的電,可以回賣給電力公司,這在台灣還辦不到。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雖然已經比過去下降許多,但在台灣仍然不具經濟誘因。事實上,只要台灣有四分之一的住宅安裝了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可以達到相當於兩個核四的發電量。這樣子驚人的能量,到底真實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請您跟我們一起去瞭解。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知性版範例訂閱 ★新聞版範例訂閱 ★目錄版範例訂閱

  對於知性版與新聞版的服務,您的想法是...
  

  姓名: 電子郵件:

  *請於上網連線時,再按"寄出"按鈕。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