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全文版訂閱 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8-22 (全文版)

 
  本日主題: 原住民已成退輔會對抗保育團體的工具
環境新聞 [環境政策]強化環保法律執法 聯合國邀集高階法官座談
[環境政策]美國共和黨施壓 布希對地球高峰會態度低調
[生態保育]北美酸雨導致鳴禽類數量下滑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8-2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8-22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8-16
專  欄 [南非地球高峰會]台灣能源政策之回顧 (三)
[我們的島]馬告山風雲錄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原住民已成退輔會對抗保育團體的工具
活動訊息 [活動] [營隊]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環境政策]強化環保法律執法 聯合國邀集高階法官座談 --﹥

  南非,約翰尼斯堡,2002-08-16 (ENS)- 世界各地有許多涉及非法木材、瀕危物種、違禁品與危險廢棄物貿易的不法份子仍逍遙法外。為尋求因應對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舉辦之前,先行邀集世界各地的高階法官,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一場為期3天的座談會。

[環境政策]美國共和黨施壓 布希對地球高峰會態度低調 --﹥

  英國,倫敦,2002-08-16 (ENS)- 全球領袖雲集的約翰尼斯堡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距開幕不到兩週之際,美國布希總統仍未公開表態是否到場與會。英國地球之友協會公開了一封由美國共和黨與保守派遊說人士寫給布希的信函,由此信可明白地看出,布希被施壓不要前往參與高峰會。

[生態保育]北美酸雨導致鳴禽類數量下滑 --﹥

  美國,紐約州,綺色佳,2002-08-16 (ENS)- 北美洲屬鳴禽類的畫眉鳥數量減少,原因可能就在於其繁殖地的酸雨。一項由康乃爾大學研究員新發表的大規模研究顯示,酸雨可能將鳥類覓食來源中的鈣質沖刷殆盡。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8-22 --﹥

  • [環境政策]TANGO審政府永續發展。由16個組織組成的台灣非政府組織行動聯盟TANGO上午公布「大審政府永續發展成績單」,結果判決書是40.8分不及格,留島查看,准予補考。 (台北 聯合晚報)

  • [環境政策]整治河川4年編列廿多億。環保署已在4年內編列廿多億從事河川整治,也將在今明兩年各提供三百萬作為民眾檢舉獎金,數額為五千到二十萬不等。 (台北 中 國時報)

  • [環境政策]經部建立家電水泥業資源回收利用規範。經濟部日前遴選家電及水泥業輔導資源回收再利用,建立一套規範供相關業者遵循,並將漸擴及其他產業。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農委會在花蓮查獲販售保育類烏龜。行政院農委會保育小組20日查獲網路非法販售保育類烏龜案,起出33隻保育類柴棺龜和食蛇龜,已將兩名嫌犯移送花蓮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辦。 (花蓮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楠梓加工區要求廠商改善工業廢水排放。經濟部楠梓加工出口區多家廠商生產製程工業廢水排放已多次遭環保單位查獲超過標準值,管理處已分別給予警告,要求廠商加強製程管理和改善。 (高雄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屏東縣長表明核廢存放立場。蘇嘉全20日向台電與核三場等人強調,除非核三廠除役,否則堅決反對在廠區內興建低放射性廢料儲存倉庫。 (屏東 中國時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8-22 --﹥

  • [土地及水文]雲南231人在土石流等災害中喪生。中國大陸雲南省土石流等天災不斷,統計顯示,今年入汛以來已有231人死於洪澇、土石流、坍方等天然災難,兩千多萬人次受災,兩萬兩千零四十一間房屋倒塌,經濟損失超過36億元人民幣。 (雲南 中新社)

  • [生態保育]千島湖禁漁成效顯著。經過3年的封庫禁漁,浙江千島湖如今不僅魚類的蘊藏量增長,而且水質也大幅好轉。 (上海 環境報)

  • [生態保育]北京完成世界首部野生動物血液細胞學圖譜。世界第一本「野生動物血液細胞學圖譜」由北京動物園及中國醫科大學的專家學者共同繪製完成,意味著今後可以對野生動物疾病治療採取預防手段,同時維持95﹪以上的準確率。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垃圾豬凸顯中國大陸食品衛生問題嚴重。中國大陸出現專用餿水與垃圾餵養的垃圾豬由屠宰商收購,並且送到市場販賣。 (北京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杭州籌建18條大規模生態廊道。杭州今年起將建設18條生態廊道。專家期望生態廊道的開闢能減緩城市熱島效應,降低噪音,改善空氣質量,並提供城市生物的多樣化。 (杭州 新華社)

  • [其他]聯合國檢視中國14處世界遺產。中國大陸十四處世界遺產項目,即將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監測。這十四處遺產中多數存在保護不善與旅遊過分利用的問題。 (深圳 深圳日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8-16 --﹥

  • [生活環境]西尼羅病毒感染疫情仍持續擴大中

  • [生活環境]海灘水質檢測工作可能存有瑕疵

  • [生活環境]賓州著手清理非法傾倒廢棄物

  • [生活環境]環保署提供省水秘訣

  • [環境政策]違反清淨空氣法案 兩名化學廠負責人遭判刑入獄

  • [環境政策]違反乾淨水質法案 佛羅里達州污水處理廠操作員遭起訴

  • [生態保育]虎鯨Keiko重返大海生活41天(編按:Keiko係「威鯨闖天關」片中主角)

  • [全球變遷]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將進行超級電腦測試

[南非地球高峰會]台灣能源政策之回顧 (三) --﹥

作者:賴芬蘭 (綠黨中執委)

反核團體的長期對抗

JOHANNESBURG SUMMIT 2002  過去國民黨執政時代,常常以「理性、專業」的口號來鎮壓環保與反核運動。而事實上,環保與反核運動在台灣多年的社運中是屬於「知識性」最高的。除了有比例極高的理工科教授長期投入之外,透過運動的薰陶與切身利害關係,也使得反核運動中的公民群眾,成為最有公民意識、最能夠理性質疑傳統知識權威的一群。回顧反核的歷史中,所持的論述除了安全顧慮之外,當然也包括了反權威與反壟斷;結合了人權、原住民、文化、環保、宗教團體;並與國際間的反核運動團體連結,並把核四的問題國際化。

  有這樣的一個基礎,當然也就讓反核運動的方向,從核電安全、核武、核廢料去處的問題,無可避免的延伸到台灣發展命脈的產經結構。

  在台灣擁核陣營中提出的一個最大的理由是台灣需要電,也因此把核與電的問題劃上了等號,使民間認為反核就是反電,並把對經濟成長的指數與用電量的指數作一個相對成長的預估,認為到2003年如果核四不運轉,工業需求將無以為繼,因此讓一般國民雖然對核電安全存有疑慮,但是卻也認為反核即是反電,反經濟發展,於是對反核人士持敵對的態度。

  其論述基礎是由於台灣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結構,持分工結構論的學者認為,六、七○年代的台灣是受到了結構的限制,無法從輕工業、廉價勞工的狀態來作經濟轉型。但是,反核陣營中的學者也相對的提出實證,那就是在付出許多社會成本後,台灣在國際經濟的新機會中,其實是部分轉型過來了。而且也正是因為這個國際結構的限制,才使得今天台灣的環境,到了非突破這個結構限制謀求自救的地步。

  我們知道對台灣能源的發展路徑,已不能再一貫地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二者對立起來看。擁核者也甚至以此為由,提出了核能是乾淨能源,因為不排放溫室氣體。不過我們從德國的替代能源工業的大幅發展,還有研發替代能源科技所反映出的商機看來,一個修改經濟發展方向的新能源政策,與負社會責任的環保政策,彼此可以是相輔相成的。

  於是,反核不代表反電或反經濟發展的論述,以及停建核四後的替代方案就被陸續提出來。 

核四的替代方案

  核四的預計發電量約270萬瓩,要廢止就要有替代方案。由於運動團體集中力量在反對核四的興建,因此替代方案也相當的具體。

[我們的島]馬告山風雲錄 --﹥

作者:張岱屏

  8月23日,來自宜蘭四季、南山等部落的泰雅族人將乘坐遊覽車北上,浩浩蕩蕩的前往內政部,對於馬告國家公園的範圍公告提出異議書,一場馬告國家公園的風雲又將再被掀起。

  1998年,保育團體發起了「搶救棲蘭檜木」運動,經過3年的努力,成功的抵擋退輔會第三期的枯立倒木整理作業。為了讓棲蘭山檜木林永遠免於整理砍伐的命運,保育人士成立了催生馬告國家公園聯盟,希望透過國家公園的機制,確保這片原始檜木林的永續,也期望透過馬告國家公園的成立,連結原本的雪霸國家公園與太魯閣國家公園,形成中央山脈的保育走廊。然而,週邊原住民部落的態度,卻為馬告國家公園的成立投下變數。

  長久以來,國家公園與當地原住民的關係始終存在衝突,不論是在土地使用、道路開發、開墾狩獵等各方面,讓原住民感到處處受到制肘,而原住民在國家公園內大多數也僅僅是擔任巡山員、清潔人員等等約聘、外包工作。因此,當保育團體提出催生馬告國家公園的構想時,同時也必須面對長期以來國家公園與原住民之間的歷史情節。

  民國89年年底,在催生檜木國家公園的遊行中出現了新竹尖石鄉原住民的身影,國家公園與原住民之間長期以來對立的關係與似乎也開始轉向。在新竹尖石鄉牧師的積極鼓吹與帶領下,當地的居民也漸漸放下過去對國家公園的負面情結,期望一座新的、由原住民參與、「共管」的國家公園,能將部落的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觀光產業,為部落帶來更好更長遠的出路。

  然而,同樣在馬告國家公園邊緣的宜蘭大同鄉四季、南山等部落,居民對國家公園的設置卻有截然不同的態度。由於南山、四季等部落經濟完全仰賴種植高山蔬菜,種植蔬菜需要大量洒水,而水源頭多在未來國家公園的範圍之內,一旦國公園劃定,居民不免擔心未來高山農業是否還能夠繼續維持。

  這些年來,原住民是「山林的守護者」這樣的論述漸漸被建立,但是這樣的論述並無法真正解決部落經濟的問題。馬告國家公園的籌備引燃了反彈以及部落之間的歧見,但願也能引起更多更細緻的討論,使生態保育與部落經濟之間的衝突能夠真正被解決。

[讀者投書]原住民已成退輔會對抗保育團體的工具─不要低估退輔會的反撲能量  --﹥

發稿單位:台灣生態學會、台灣生態研究中心、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全國教師會生態教育委員會、 棲蘭檜木國家公園催生聯盟、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等團體

連監察院都可以被利用,何況原住民!

  1999年2月,迫於各界壓力,停止枯立倒木整理之後,…

2000年8月21日

  監察院提出(八九)院台國字第八九二一OO三四號函之審議意見:「…枯立倒木整理保育作業是森林資源永續經營之可行方式,故棲蘭山林區枯立倒木整理保育作業應持續辦理…是以,該會(退輔會)應本諸權責協調、申復,俾使棲蘭山林區枯立倒木整理保育作業得以持續辦理。

2001年1月18日

  監察院國防及情報、財政及經濟兩委員會第三屆第十六次聯席會,又以(九十)院台國字第九O二一OOO三三號函文,肯定枯立倒木整理保育作業是森林資源永續經營之可行方式,故棲蘭山林區枯立倒木整理保育作業實應持續辦理。對增置國家公園之必要,持保留看法,甚至要求行政院應督促所屬於研提森林生態系經營計畫及編訂示範作業林地子計畫及其他相關計畫時,將枯立倒木整理保育作業此列為重要的育林作業方式,以加強保育檜木,使之得以生生不息,達成森林生態系永續經營之目標。監察院函文詳見:http://evec.kta.kh.edu.tw/naturepark_html/003.htm

  在退輔會的運作下,監察院竟可兩度要求行政院讓退輔會繼續整理枯立倒木。由此可知退輔會反撲勢力之龐大。 

退輔會利用原住民做為談判籌碼,鐵證如山 

2001-01 

  一月中旬,內政部與各部會進行有關國家公園範圍的協調會中: 

  一、退輔會要求新國家公園範圍,應扣除已經過人工撫育經營區域12,878公頃,即國家公園範圍14,122公頃,退輔會則保留7萬多公頃。(按:內政部建議的國家公園範圍為53,000公頃) 

  二、退輔會引用2000年12月「原住民是否贊成設立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公聽會,各鄉行政部門所提反對的聯合聲明:「一、尊重原住民強烈反對設置馬告檜木國家公園。二、請主管機關立刻停止有關馬告國家公園的規劃、設計與籌設工作。三、如果政府不顧原住民存亡,執意設置馬告國家公園,所引發的嚴重後果由政府負完全責任。」請新政府尊重原住民的聲音。 

  這是個跨世紀的笑話:數十年來,從未替原住民講過半句話、長期砍伐馬告山檜木資源的退輔會,如今卻在會議上,援引原住民反對國家公園設立為談判籌碼,甚至呼籲決策單位應尊重並重視當地原住民的聲音。這是「新國家公園運動」中,最大的弔詭,也是原住民最大的悲哀。不幸的是原住民反對的聲音,已巧妙地成為維護退輔會留在棲蘭山最大的籌碼和助力。 

原住民立委和退輔會互相配合,斑斑可考! 

  2000年1月,退輔會結合了農委會提出了「棲蘭山國家森林生態系永續經營示範區」計劃,其面積廣達12萬1千公頃,意圖擴大經營範圍。

  令人驚訝的是,歷來反對馬告檜木國家公園的主力─原住民立法委員高揚昇,竟結合林正二、劉盛良等63人連署,於2000年6月23日立法院第四屆第三會期第二十六次會議臨時提案要求行政院將退輔會森保處所轄之棲蘭山林區規劃為「棲蘭山生物多樣性暨生態永續經營示範園區」。

  其主旨聲稱「最新的環境保育工作是朝向生態系的永續經營方向發展…」,完全在呼應「棲蘭山國家森林生態系永續經營示範區計劃」。而提案的內容中,完全沒有為原住民爭取任何權益,遑論自然主權與民族尊嚴。只簡單提到要「兼顧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經濟發展」。

  高金素梅立委是目前少數認真問政,關切原住民族群發展與社會正義的原住民立委,當然不同過往於玩兩手策略的政客,但是以「自治」的口號,高舉民族大義之旗幟,反對「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其獲益者將是退輔會,而非原住民。 

附錄一:
「原住民是否贊成設立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公聽會側記 

  2000年12月21日,由反對設立國家公園的立法高揚昇、蔡中涵及原住民四位鄉長所召開的「原住民是否贊成設立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公聽會,凸顯了「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及「檜木林保衛戰」中的一些荒謬的局勢: 

一、各股力量矛盾的鏈結 

  這次的會議,把目前在馬告檜木國家公園籌設運動中的各股勢力,完成詭異而矛盾的鏈結: 

  其一為:退輔會、農委會、反對國家公園的原住民民意代表、鄉長。

  其二為:有條件贊成設立的泰雅爾族人、保育團體及人士、有心促成的內政部官員及不會說話的檜木林。 

  其三為:資訊不足、不清楚狀況的泰雅爾族人。 

二、原住民民代、鄉長雙贏的角色

  去年12月底的公聽會之後,我發現原住民民代和鄉長,和目前漢人社會政治人物,原來並無二致。「反對國家公園」這個圖騰,對原住民民意代表、鄉長而言,是個不費力操弄就可換取選票的政治工具,政客當然趨之若騖。

  如果反對國家公園成功了,政治人物就成了「英雄」,選票就有了。

  如果失敗了,讓國家公園成立了,他們還是「英雄」,因此「我」曾帶頭反對過國家公園。這些都有利於與政府交換籌碼。 

三、原住民民意代表、鄉長以高分貝反對國家公園,巧妙地維護退輔會在馬告山利益的助力。

  5∼10年後,歷史會檢視這一段。請大家睜大眼睛看看,除了反對國家公園,這些政治人物為泰雅爾族和土地,提出了什麼可行的「替代方案」,可以把退輔會請走,逐步重建族人和土地的關係、向國家體制尋求真正的保障! 

  原住民民意代表、鄉長以高分貝反對國家公園,卻對退輔會長期在馬告山的作為,視若無睹,甚至還成為維護退輔會在馬告山利益的助力,這是泰雅族人最大的悲哀。 

附錄二:
退輔會及伐木派反撲記錄:http://evec.kta.kh.edu.tw/forest_html/005.htm

[活動]每週日例行賞蝶活動-基隆海洋大學 --﹥

  時 間:8月25日(日) 早上7:30
  地 點:基隆海洋大學
  集 合:國立台灣博物館門口的銅牛前
  主 辦: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02-28814006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周日賞蝶活動於每週日舉行,該活動為推廣蝴蝶生態保育之義務導覽活動,免費且無須事先報名!週日早上7:30,在台北市館前路國立台灣博物館門口的銅牛前集合,隨後由解說員帶領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當日賞蝶地點,請自備雙筒望遠鏡、圖鑑、筆記本、遮陽帽、雨具、車資及餐點飲水,活動約於中午原地解散。這樣一個知性的賞蝶半日之旅,極適合攜家帶眷參與!

[營隊]荒野的呼喚-水璉牛山體驗營 --﹥

  時 間:9月7-8日
  地 點:花蓮水璉牛山海岸
  對 象:一般民眾(國中以上),共20名
  報 名:8月25日止
  主 辦: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荒野保護協會
  聯絡人:楊小姐 電話: 03-8357070

  今年是國際生態旅遊年,花蓮坐擁大自然天然勝景,是朝向生態旅遊發展的最佳契機。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區管理處,有鑑於東海岸的美景應與大眾分享,特將水璉牛山規劃為生態旅遊重要景點之一,並特別邀約專於推動自然生態體驗的民間社團-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謹慎地設計水璉牛山的系列兩天一夜生態旅遊行程。量身打造適合水璉牛山發展的旅遊模式。

  水璉牛山海岸由於它的豐富內涵、它的純樸、它的潔淨,至使電廠事件停息後,人們為它所吸引。它的美名不競而走,慕名而來的人士口耳相傳、親眼相見,至今遊客絡繹不絕。

  2天1夜行程由水璉社區居民與荒野協會解說群共同帶領,將多年徜徉於美麗花東海岸線的經驗與您分享,活動內容包含部落文化與歌舞體驗、水璉牛山海岸巡禮、海岸山脈溯溪等,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一同體驗水璉地區豐富的人文風情與自然美景,透過接觸社區居民、親近體驗大自然,來探討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從而尊重自然,關懷環境,自發性地成為一個熱愛生命,尊重大地的好國民。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馬告山風雲錄 --﹥

  播出時間:8月26日(一) 首播晚間 10:00-11:00
       8月27日(二) 重播上午 10:00-11:00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頻道53)

我們的島 【馬告山風雲錄】

  8月23日,來自宜蘭四季、南山等部落的泰雅族人將乘坐遊覽車北上,浩浩蕩蕩的前往內政部,對於馬告國家公園的範圍公告提出異議書,一場馬告國家公園的風雲又將再被掀起。

人與自然 【螃蟹先生】

  如果你問他為什麼要研究螃蟹?他的答案卻是「因為原本要研究的淡水魚都不見了」,如果你認為螃蟹只住在溪裡或海邊,那麼就太小看螃蟹家族了,螃蟹先生-劉烘昌-埋首螃蟹世界近10年,發現許多稀奇古怪的陸蟹,也研究出許多新奇有趣的螃蟹行為,即使在不起眼的公路旁,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生態發現,這一次我們跟著他要去看住在樹上的螃蟹,還有陸蟹下海產卵的演化奇蹟。

看守台灣 【惡整基隆河斑龜】

  每次北部一下暴雨,汐止人就開始擔心淹水的問題,政府也開始煩惱基隆河整治的問題,經費愈加愈多,堤防也愈蓋愈高。不過,每年雨季來臨,最苦的還不是汐止人,或是屢遭抱怨的政府單位,其實最大的無辜受害者是基隆河裡的正牌本土烏龜-斑龜。

  基隆河裡的斑龜這幾年來真是腹背受敵,先是要對抗外來巴西龜的侵略,接下來還要承受基隆河整治工程摧毀牠們的家。水泥護岸和堤防,不但讓牠們面臨前所未有的飢荒,而且連要找個產房都沒有著落,更悲慘的是,號稱比較符合自然生態的蛇籠護岸,竟然害得母龜個個摔破了殼。

  人類與河川爭地,害得家裡老是在淹水,害得原來河裡的住戶斑龜,被一個個逼上絕路。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