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外來種寵物網路問卷調查-哺乳類篇台灣環境倫理巡禮系列活動

2004-03-29 (全文版)

 
  本日主題: 認識環境倫理的絕佳門徑 自然與文化研討會明日登場
環境新聞 [其  他]認識環境倫理的絕佳門徑 自然與文化研討會明日登場
[環境政策]歐洲新化學政策受到環太平洋國家的阻撓
[環境政策]美國參議院浮現海洋法爭議
[環境政策]布希允許在沒有接受物種專家諮詢的狀況之下燒弭森林
[生活環境]洞見:中國穀物收成大幅縮減
[土地及水文]中國在湄公河上游築壩 危及河川生態以及下游百萬人生計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3-29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3-29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3-24
專  題 [世界水資源日]水與災害(一) 暴虐的水
專  欄 [自然與倫理]環境倫理學的簡介
活動訊息 [研討會] [講座] [節目預告]
編輯報報 從自然與倫理之間的交集,探討人與環境的關係
本會訊息 徵求外來種的報馬仔
2002環境資訊年鑑-啟動環境之鑰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台灣新聞-其他]認識環境倫理的絕佳門徑 自然與文化研討會明日登場 --﹥

本報訊

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教授/摘錄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網站  被譽為環境倫理學之父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哲學系羅斯頓教授,明天(30日)將蒞臨於農委會林試所保育大樓舉行的「自然與文化研討會」現場,以”Justify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A Continuing Ethical Search"為題發表演說,與各界分享他獨特的自然美學思考,並為持續將近三週的「環境倫理巡禮」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由農委會林試所以及生態關懷者協會等10餘個民間團體所舉辦的「環境倫理巡禮」活動,是台灣生態保育界有史以來在環境倫理議題上所舉辦過的最大型活動。整個系列活動包括將於明、後兩天登場的「自然與文化研討會」,以及從4月1日起至18日止,在全台各地所舉行的系列講座。「自然與文化研討會」所探討的議題包括環境倫理、自然寫作、環境教育及永續環境等,並有生態藝術、荒野行蹤、生活環保展示及鼓舞表演。該研討除邀請國內學者專家多人擔任各議題主講人外,並邀請知名環境倫理學者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哲學系羅斯頓教授發表2場專題演講。

  羅斯頓教授被譽為環境倫理學之父,其學術專長是在探討「科學與宗教」交織互動中的最核心議題,特別是在「生態系與倫理學」方面的論述更是貢獻卓著。著有《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哲學走向野性》、《科學與宗教》等書,為環境倫理議題上的重量級學者,此番應邀來台演講,實屬難得。

  除羅斯頓教授之專題演說外,主辦單位亦邀請國內多位生態學者專家進行演說以與主持導覽活動,欲深入一窺環境倫理議題之堂奧者,切勿錯過此次機會。欲知活動詳情,請前往:http://e-info.org.tw/activity/ethics/

[環境政策]歐洲新化學政策受到環太平洋國家的阻撓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4-03-24 (ENS)- 歐盟的主要貿易國對於歐洲的化學政策草案可能會限制貿易發展的可能性表達了「嚴正的關切」。此項提案稱為REACH,代表化學物質註冊、評估與核准(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nd authorization of Chemicals)。工業界已對此案表示反對,而現在環太平洋國家更加以阻撓。而環境保護專家則說,這項政策草案需要被加強而非被弱化。

[環境政策]美國參議院浮現海洋法爭議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3-24 (ENS)- 美國國務院的高級官員透納(John Turner)在星期二(23日)的一場國會聽證會上說,布希總統及其政府支持參議院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參議院環境委員會共和黨主席、同時也是海洋法評論家的參議員因荷夫(James Inhofe)說,布希政府正受到保守人士的壓力,而這些人認為海洋法給予聯合國太多權力。

[環境政策]布希允許在沒有接受物種專家諮詢的狀況之下燒弭森林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3-24 (ENS)- 美國布希政府對新條例所做出的最後決定免除了土地管理單位必須與野生動物學家商討,以確保瀕臨絕種物種不受傷害的規定。這項決策將加速公共森林疏伐、燒弭以及其他以火燒方式來控制森林消長的計畫。布希政府官員說,這些新條例不會傷害瀕危物種,但是評論將之視為白宮政策破壞瀕危動植物保護的一部份。

[生活環境]洞見:中國穀物收成大幅縮減 --﹥

作者:Lester R. Brown 博士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3-24 (ENS)- 中國政府在2月8日宣布了一項緊急預算案,以增加25%、約30億美元的農業預算。增加的款項將主要用來提高重要農作物──小麥與稻米的價格補助,並改善灌溉系統的基本設施。國務院通過這項在一般預算之外的追加案,顯現出中國政府當局對於糧食安全的關注正在提升。

[土地及水文]中國在湄公河上游築壩 危及河川生態以及下游百萬人生計 --﹥

  柬埔寨,金邊,2004-03-24,中國在湄公河上游築壩防洪發電以及旱季的來臨,使得湄公河水位屢創最低紀錄,並且威脅到泰國、寮國、柬埔寨還有越南等數百萬人民的生計。

  「東南亞河網」(South East Asia Rivers Network,SEARN,總部設立於泰國清邁的環保組織)執行長Chainarong Setthachua指稱:「水位不只是到達最低紀錄,而且時高時低,中國的築壩計畫是主因。」由聯合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各國監測湄公河流域整體狀況的「湄公河委員會」(Mekong River Commission)所提出的照片中更確認了河水在部分區域已經乾涸見底。

  每年氾濫的洪水,為柬埔寨帶來全世界最大量的淡水魚獲,靠此為生的有將近150萬人,他們將因此受到影響。對於生存於以湄公河為主的整個東南亞河系的生物而言,湄公河逐漸乾涸無疑是敲起了喪鐘,將有大約1,500種特有物種,其中包含了世界最大、且已瀕臨絕種淡水魚「湄公鯰」,將面臨生存的危機。此外,陰鬱的河水中也出現了前未見過的大規模沙泥淤積,危及了航道與居民的安全。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3-29 --﹥

  • [土地及水文]南化水庫淤積嚴重。啟用僅10年的台南縣南化水庫淤積嚴重,總蓄水量從1億5805萬立方公尺,減至目前1億3455萬立方公尺,減少2355萬立方公尺,淤積原因與颱風雨造成上游溪流夾雜大量土石流及濫墾有關,經濟部已委請台大水利工程學者及民間顧問公司,進行調查南化水庫淤積嚴重的原因。 (台南 中國時報)

  • [土地及水文]曾文水庫水位創30年新低。曾文水庫枯旱嚴重,至26日前,水庫有效蓄水量只有672萬立方公尺,水位降至標高172.49公尺,已逼近水庫下限水位(有效水量水位),臨界點171公尺,創下水庫啟用卅年來最低水位。曾管中心主任鄭修宗表示,應可正常供應民生用水及局部工業用水至今年五月底,銜接梅雨季,解決水荒。 (台南 中國時報)

  • [土地及水文]南投破獲盜採砂石案。砂石價格飆漲,南投縣警方26日分別破獲集集、信義等地多件盜採砂石案,逮捕嫌犯16人。全案依竊盜、水利法、殺人、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罪嫌移送南投地檢署擴大偵辦中。 (南投 自由時報)

  • [環境政策]宜蘭縣環保巡守隊25日成立。宜蘭縣環境保護巡守隊25日成立,由副縣長陳忠茂授旗,初期加入巡守工作的有7個鄉鎮市12個小隊,隊員總數有200人,將協助環保局在社區巡守,執行露天燃燒、偷倒廢棄物、河川汙染、髒亂點、偷排廢水、不明暗管查察、巡守工作。 (宜蘭 聯合報)

  • [環境政策]北市寶藏巖藝術村計畫,加入國際創意永續組織。台北市文化局推動中的寶藏巖藝術村計畫,將加入「國際創意永續組織」,27、28日將邀請國內外不同創意生態社區舉行國際論壇,交流彼此經驗,現場並結合藝術創作等行動,宣示寶藏巖結合生態、文化、創意之發展未來。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汙染嚴重 台南運河死魚越來越多。台南運河死魚26日爆增到數十萬尾,南市環保局在岸邊撈到近2公噸魚屍,全部送到城西焚化爐焚毀。27日上午7時,從安平漁港和運河交會口,到安平商港和運河交會口,處處可見死魚。南市動物防疫所人員表示,死魚是近2天氣溫變化太大、氣壓低、水中溶氧不足,及運河底泥產生的一氧化碳等所造成。 (台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水環境教育師資研習開幕。由台灣水利環境科研發展基金會、台大環工所、師大環保中心、交大資訊中心教育科技實驗室及時報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水環境教育師資研習活動」27日在台北展開,來自全國各地400餘位教師,透過遠距教學,傳播保護水環境資源的理念。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種800棵樹 打造快樂森林。北市2004年市民植樹活動「打造動物快樂森林」27日上午在政治大學環山二道舉行,共有4百餘名民眾加入種樹行列,共計在後山種植了800棵樹苗。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丹大明年起試辦狩獵區。布農文化泰半源自狩獵,原住民狩獵行為因此「禁而未絕」。林務局以化暗為明的務實態度,擬透過部落子民自律,重建舊有狩獵倫常,以丹大三分所周邊,試辦狩獵自治區。濁水溪線的布農族,明年起可望合法擁有自己的獵場。 (信義 中國時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3-29 --﹥

  • [其他]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國際研討會登場 梁從誡:我希望看到一個綠色的中國。「使國家走上均衡發展之路的責任絕不僅僅是政府的。非政府組織應該、也能夠成為政府的咨詢團和合作伙伴,這是我們的使命。」中國著名民間環保人士、非政府環保組織「自然之友」會長梁從誡26日在此間舉行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國際研討會上如是說。他說,作為唯一受邀的中國非政府組織代表,他呼籲中國政府進一步完善公益性非政府組織運行的法律框架,並建立一固定的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的機制。 (北京 新華社)

  • [其他]聯合國:中國在婦女、環境和愛滋方面須改進。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國際會議26日在北京召開,聯合國駐華機構發布的《中國實施千年發展目標進度情況》指出,中國實施千年發展目標的整体情況非常樂觀,很有可能在2015年實現大部份。同時對中國婦女、環境和愛滋病現狀作出坦率的警示。 (北京青年報)

  • [環境政策]中國環境質量基本維持在上年水平。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2003年中國環境質量狀況》顯示,2003年全國環境質量與2002年比較變化不大,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有所好轉,主要水系水質與上年持平,酸雨控制區內酸雨污染範圍基本穩定,近岸海域汙染有所減輕,城市噪音基本得到控制。 (北京 中華環境報)

  • [生態保育]內蒙古的駱駝迅速減少。內蒙古著名的「駱駝之鄉」阿拉善,由於交通價值的逐漸喪失、養殖效益低及生態環境惡化等因素,導致駱駝數量銳減,已由1982年的25萬降到目前6.2萬峰。為此,內蒙古阿拉善盟駱駝科學研究所展開科學研究,希望能在駱駝生存環境的改善,繁衍保種以及提高養殖效益方面作出貢獻。 (內蒙古 新華社)

  • [生活環境]北京市飯店餐廳洗手液多半不合格。北京市衛生局最新調查指出,北京市飯店、餐廳等不定型包裝洗手液合格率僅46.7%,不合格樣品中細菌總數嚴重超標。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中國規模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在大連開工。中國現今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26日在大連開工。這項工程採用國際先進的循環流化床焚燒技術,每日可處理生活垃圾1500噸。 (大連 新華社)

  • [生活環境]北京環境設施 減緩熱島效應。北京市園林局近日透露,北京市今年啟動了小月河等7塊城市楔形綠地建設,城外的大環境生態綠地可藉由這些綠色走廊直接切入二環路,為城市中心區源源不絕輸送冷空氣,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北京 中新社)

  • [土地及水文]內蒙古發生規模5.9地震,超過百人受傷。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縣的政府發言人27日說,位於中國北方內蒙古地區,本週發生芮氏地震儀規模5.9的地震,有100多人受傷,其中3人傷勢嚴重。 (北京 中央社)

  • [土地及水文]五大盆地濫抽地下水 山西緊急喊停。由於大同、忻定、太原、臨汾、運城五大盆地加大了地下水的開採量,導致水位逐年下降、水質惡化、地層下陷等環境問題,因而山西省緊急喊停。 (山西 人民日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3-24 --﹥

  • [環境政策]環保署鬆綁空氣監控條例 環保團體告上法院

  • [環境政策]環保團體質疑:陸軍工兵部的計畫破壞環境、浪費稅捐

  • [環境政策]布希政策有害濕地保護 遭環保團體猛烈抨擊

  • [環境政策]加州水資源局免除伐木工業服膺淨水法 環保團體遞狀

  • [生活環境]全美港口評估:休士頓海港敬陪末座

  • [生態保育]七種瀕絕美國貽貝未受保護

  • [生態保育]聯合國、自然保育組織與吉列公司(Gilette Company)斥資75萬美金 復育雅卡頓濕地(位於迦勒比海)

  • [生態保育]人類狩獵行為大幅減少老虎的食物來源

[世界水資源日]水與災害(一) 暴虐的水 --﹥

作者:白子易 (朝陽科技大學環工系助理教授)

天空的雲是高能的水。(圖片:白子易 提供)  災害的類型,可分為天然及人為。天然的災害也稱為天災,包括地震、火山活動、海嘯、山崩、颱風、暴雨、龍捲風與強風、洪水、野火,以及霾害、乾旱、沙塵暴及瘟疫等。人為的災害也稱為人禍,例如原油非法洩漏、毒性物質溢漏,或核子反應爐熔化等意外事故。

  依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所出版的「2003年全球環境展望」報告(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 GEO)統計,天災對人類的威脅逐年增加。

  比較過去20年的數據,1980年代全球因天災而死亡的人數,每年為86328人;1990年代,則為每年75252人。雖然90年代因天災而死亡的人數少於80年代,但受天災影響的人數,卻從80年代的每年1億4千7百萬人,增加為90年代的每年2億1千1百萬人。其中,地質性天災的發生頻率,維持穩定的比例,而諸如水災、乾旱、暴風雨等水文氣象方面的災害卻大幅增加。就90年代而言,在相關災害事件中死亡的人數,約90%是由於水文氣象方面的災害,而其中3分之2以上是由於水災致死。

洶湧的洪水(南投縣烏溪,圖片:白子易 提供) 洪水消退後又恢復平日流量(南投縣烏溪,圖片:白子易 提供)

  洪水是水所引發的災害之一,回顧2000年至今的重大水災,可知其造成嚴重的災害:

  • 2000年2、3月間,東非莫三比克的洪水致650人死亡,50萬人無家可歸。大雨同時也侵襲波紮那、史瓦濟蘭等國。

  • 2000年2月中及3月初,Eline及Gloria颱風分別襲擊馬達加斯加,造成18萬4千人需要急迫救濟,並影響73萬7千人的生活。4月初,第3個颱風Hudah亦襲擊馬達加斯加島北部。

  • 2000年9月及10月,東南亞的洪水──特別在越南和泰國──造成900人喪失生命及4百萬人流離失所。損失估計約4億6千萬美元。

  • 2000年10月,颶風Keith致巴西8人喪生並影響6萬2千人。直接損失估計為5億2千萬美元。

  • 2000年10月中,豪雨在義大利及瑞士阿爾卑斯山區造成洪水,38人喪生,經濟損失85億美元。

  • 2000年11月,類似的洪水致英國6人死亡,財物損失15億美元。

  • 2001年1月中至1月底,豪雨造成莫三比克尚比日亞省的利昆哥河河水泛濫,受災居民達50萬人。

  • 2001年3月,匈牙利東北、羅馬尼亞西北及烏克蘭西部的廣大地區受豪雨侵襲,數萬居民被迫離家避難。

  • 突如其來的洪水在2001年7月23日襲擊巴基斯坦局部地區,伊斯蘭馬巴德及羅瓦賽迪兩大城市嚴重受創,132人喪生。

  • 2001年11月中,576名越南居民死於洪水及颱風,數以千計的人受傷,4萬人無家可歸。

  • 2002年8月,黑海洪災至少造成58人死亡,數千人被迫搬離家園,近400棟房屋被摧毀,1萬2千棟遭淹沒。

  • 2002年8月,中國四川省暴雨成災,5死,120萬人受災。在雲南省,豪雨造成山崩與土石流,至少33人死亡,另有30人失蹤。

  • 2002年8月,印度、尼泊爾、孟加拉與巴基斯坦,也不斷傳出水災,已有8百多人死亡,數百萬人無家可歸。

  • 2002年8月墨西哥洪水肆虐,死亡人數21人,1萬3千人流離失所。

  • 2002年8月15日,歐洲發生百年來最大洪災,數十萬人撤離,100多人死亡,財物損失數百億美元。

  • 2002年9月,Lusa颱風侵襲南韓,造成至少113人喪生以及71人失蹤。

  • 2002年9月11日,法國南部洪水氾濫。據官方統計,死亡總數為27人。

  • 2002年8月到10月,泰國大部份地區受到暴雨侵襲,累計100多人喪生,300萬人受影響。

  • 2003年12月,因東北風帶來豪雨,引發菲律賓中部與南部地區一連串天災,超過300人死亡,是菲律賓30年來最淒慘的耶誕節假期。

  • 2003年12月27日,美國加州暴雨引發嚴重土石流,造成7人喪生。

  • 2003年12月耶誕節期間,強風暴雨至少造成土耳其南部6人喪生,2人失蹤。持續3天的暴風雨淹沒農田,也沖毀許多房舍橋樑。

  • 2004年1月28日,為時1個月的大雨,造成巴西至少56人喪生,6800人無家可歸。

  水文循環是能量轉換的一種展現。水吸收熱能後蒸騰而上,停留在天空形成雲,而擁有另一種型式的能量──位能;以雨降落地面時,將位能釋放而成為動能。失序的水文循環,使得蓄積驚人力量的水,變成毀滅性強大的巨獸,在地球上肆虐的痕跡,驚悚可見。

  暴怒、洶湧的水固然山崩地裂攫取人命,然而一旦水份過低甚至消失無蹤,又將形成哪一種型式的災難呢?

[自然與倫理]環境倫理學的簡介 --﹥

編輯:愛蜜莉.貝克,麥可.李察森
譯者:吳育璘 (生態關懷者協會)

什麼是環境倫理學?

「我們現在眼睛所見的地球是一顆漂浮在永恆的靜謐中,小巧、湛藍而美麗的星球,如果我們能以這個角度出發,那麼,所有的人類都是一同居住在這地球上的過客…是一群還不明白他們彼此真的是情同手足、唇齒相依的兄弟姊妹。」
—阿契波德.麥克李胥(Archibald MacLeish),在人類首度登陸月球之後的談話

「人類已經失去預知未來和預做防範的能力了。人類最終將會毀滅地球。」
—艾伯特.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環境倫理學探討的是如何適當關懷、重視,並且履行我們保護自然環境之責的理論與實務做法。環境倫理學一直要到一九七○年代中期之後,才從西方哲學中分立出來,自成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不過這種情形很快就有了轉變。現在決策者、律師、環保專業人士、林務官員、保育生物學家、生態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開發商、商人、一般的公民,所有對於人類如何使用自然環境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懷有一份倫理關懷的人,已經陸續發表了數以千計的相關作品(註一)。

  舉例來說,如果全球暖化一直持續,則海平面可能會繼續升高,而天氣型態也可能會改變。許多科學家認為發生全球性的改變是人為因素所導致的。儘管人為力量的確能夠影響整個地球,不過我們不確定人為造成的改變,是等同於還是大於自然變化(又或者兩者為互補)。科學研究必須繼續努力,以期能對這些問題提出解答。

  變化是氣候中的重要元素。根據證據顯示,人類因為氣候因素而遷徙,在地球的歷史上並不是沒有先例的。但是人類所造成的改變是否導致變化發生得過快,反而使得人類無法適應呢?臭氧層的耗損會不會導致許多物種死亡,為人類帶來疾病呢?沙漠化會不會使得大片的可耕地變得毫無用處呢?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充滿爭議性,而且可能落在兩種極端之間的某一點。這些問題嚴重的程度,還沒有被量化計算出來。有些人認為在還不清楚問題和後果之前,就制定新政策、支出龐大的費用來改變,是非常不智的。換個角度看,看著辦的做法可能會釀成災難。更嚴格的法律似乎是必要的。

  由於人類的行為可能會有長遠的影響,許多環保問題必須以全球的角度來考量。居住在地球中緯度地區的人所做的事,可能會影響到住在高緯度地區的人,反之亦然。思考重要問題的解決方案(例如臭氧層耗損)一定要規劃成為全球性的關注議題。人類要解決地球上的各種環保困境,必須同時在全球和個人層次一同合作。目前針對臭氧層耗損所提出的解決之道,就是一個世界各國通力合作,解決全球性環保問題的絕佳例證。

  人類影響自然環境的力量已經顯著地增加了,例如:物種消失以及全球暖化的現象,都是明顯的例證。工業化、高科技、全球資本主義體系、消費主義和人口爆炸,這些趨勢在在引發幾個令人深思的問題:「人類和自然環境之間是否維持著一種永續發展的關係?人類是否公平分配從各種天然資源所得到的利益?對於居住在同一個生物圈的其他生物的生存價值和權益,他們是否能夠敏感細緻地尊重及照顧?」

  自從古代開始,希臘及亞洲地區的哲學家便一直在思索大自然,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他們所提出的許多世界觀,都隱含了倫理價值,但卻都沒有發展成完整的環境倫理學。啟蒙時代和科學革命之後,大自然在西方哲學的概念中,被視為一個不包含價值判斷的領域,完全依循著因果法則。科學家和哲學家陣營各自以伊薩克.牛頓以及赫內.笛卡兒為代表,主張這世上存在著兩個本質上相異的形上學實體,也就是心靈和物質。只有在意識心靈產生興趣和有所偏好的時候,大自然環境的價值才存在。動物軀體和植物的有機組織多少都被看成是生物機器。因此四個世紀以來,西方哲學最主要是人本主義取向的,或者用比較晚近的話來說,是人類物種中心主義的(以人類為主)。人類是倫理學中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考量。

  對於大自然投注熱忱的關切,並積極探究人類對它所負有的責任,是哲學領域近幾個世紀以來,出乎人意料的觀點轉變之一。其中有幾分諷刺的是,就在這個工業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二十世紀,在擁有更多關於自然循環過程的知識並且更懂得如何加以控制的時候,人類卻似乎和大自然漸行漸遠;正當他們越來越努力要重建自然環境的同時,自然世界也逐漸成為倫理學關注的重點。這樣的倫理學現在還是個新學門,還在發展之中。它包含了12個主要領域。

環境倫理學的主要種類

  •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人類為了因應當代需求的棲地及活動,並不危及到未來世代滿足他們日後生活需求的能力;以J. 朗諾.恩格(J. Ronald Engel)的說法,也就是「一種能完成滋養與延續地球上整個生命社群的這種歷史實踐的人類活動。」

  • 環境倫理學(Environmental ethics)—探討如何適當關懷、重視,並履行我們保護自然環境之責的理論與實務做法。

  • 自然主義倫理學(Naturalistic ethics)—一門探討如何對自然環境中除了人以外的其他生物,懷有一份適切的尊重和責任的倫理學(比較其與人本主義倫理學之間的差異)。

  • 人本主義倫理學(Humanistic ethics)—因為關切自然環境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而不是出於人類內在對大自然的尊重,而逐步發展出來的一門倫理學(比較其與自然主義倫理學之間的差異)。

  • 生物中心主義(Biocentrism)—一門尊重生命,將關注焦點放在所有的生命體上的倫理學。

  • 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一門堅持人類就像其他所有的物種一樣,只有在他們與自然環境的連結中,才能呈現他們的原貌,而現實在人類或非人類領域裡都沒有任何差別的倫理學。

  • 價值論環境倫理學(Axiological environmental ethics)—一門探究在自然界中什麼東西具有內在價值,而這些元素又該如何保存及增加的倫理學。

  • 生物地域主義(Bioregionalism)—此種觀點強調人類生活在各個區域地景中,因此一種最適切合用的倫理學應該能讓人認同他/她所居住的地理環境。

  • 生態女性主義(Biofeminism)—根據凱倫.華倫(Karen Warren)的說法,「生態女性主義的立場堅持在宰制女性與宰制自然界兩者之間,存在著非常重要的關連,不論就歷史、經驗、象徵或理論等層面皆是如此。理解其中的關連無論對女性主義或環境倫理學都具有關鍵性。」

註一:在ISEE網站上的書目部份列有詳細書單,請點選「選集(Anthologies)」和「系列作品(Systematic Works)」。另可詳見「入門文章(Introductory Articles)」。

[研討會]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的風險管理研討會 --﹥

  時 間:3月31日(三)  下午1:30-5:50
  地 點:台北南港軟體工業園區視訊會議中心
      (台北市南港區三重路19-10號2樓)
  主 辦: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承 辦: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02-27058859
      E-mail: bcsd.roc@msa.hinet.net

  為了因應氣候變遷的風險,聯合國在1992年里約高峰會上通過了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並在1997年通過了京都議定書,期望以一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管控體系來達到穩定氣候的目的。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將因身處全球、區域乃至於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管控體系下,而對目前的能源取用以及生產管理模式造成衝擊。同時,企業也可利用各種國際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系統,為公司進行生產基地的全球性佈局,利用減量專案取得成本最低的排放額度來抵減公司的排放,甚至透過排放權的出售來為公司取得財務上的挹注。

[講座]台灣環境倫理巡禮系列講座 --﹥

  時 間:4月1日(四)  晚上7:00-9:00
  地 點:台灣大學凝態物理暨物理系館111室
  講 題:走向水深之處─從物理學到環境倫理學
  主 辦:林業試驗所、南島社區大學、荒野保護協會
  承 辦:生態關懷者協會 02-23699825
      E-mail: taixneco@seed.net.tw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大樹的秘密 --﹥

  播出日期:3月29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3月30日(二)  下午12:00-01: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大樹的秘密

  在我們生活的週遭,可以看見各式各樣不同的樹木。每棵樹木有它不同的歷史與生命軌跡,樹木群集形成的森林更是大自然最珍貴的寶藏。過去人類總是以站在地上的角度去看樹,你是否曾想過,換個角度,去看看樹上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看守台灣】買回舊部落

  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在阿美語中意謂著「白螃蟹很多」的地方,它位於馬太鞍溪與花蓮溪沖積而成的富庶平原上,人口有5千人,號稱為全國最大的阿美族部落。

[編輯報報]從自然與倫理之間的交集,探討人與環境的關係 --﹥

  在台灣,關心環境的朋友並不少,但是對於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雖然也曾出現許多觀點,或是以自然為中心,或是以人為中心,或是接近宗教觀裡的眾生平等…等,但是似乎總是讓人有點像在霧裡看花的感覺。

  藉由這次環境倫理學大師羅斯頓來台的機會,我們特地開闢了「自然與倫理」的專欄,希望透過一系列的介紹,內容包含了人本主義、自然主義、生物中心主義與、深層生態學、價值論環境倫理學、政治生態學、生物區域主義、生態女性主義、永續發展與永續生物圈…等,提供讀者較完整的面貌。我們也歡迎各位讀者踴越來信表達您的意見和看法,來信請寄infor@e-info.org.tw

[本會訊息]徵求外來種的報馬仔 --﹥

  本會徵求「外來種寵物網路交易」觀察志工,須具備網路相關經驗外,也須對「外來種」有一定之認識,歡迎對此議題有興趣者,一同來加入報馬仔的行列。

  本工作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以網路交易管道(網站及留言版)蒐集為主,略分為鳥類、哺乳類、兩棲爬蟲類、魚類等4種,完成日期為3月31日。第二階段以網路交易觀察為主,將針對第一階段所蒐集的管道進行定時調查,完成日期為10月10日。有興趣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填寫後寄至 ing@e-info.org.tw(主旨:外來種寵物網路交易觀察志工),謝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