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2004-09-01 (全文版)

 
  本日主題: 向污染者收費! 跟污染說Byebye?
知性專題 [植物簡介]麻竹
環境新聞 [生活環境]向污染者收費! 跟污染說Byebye?
[生活環境]環保署推動使用清潔燃料、清淨車輛
[生活環境]靜默的危機:數十億人沒有乾淨飲水和衛生系統
[生活環境]美國共和黨全代會期間 環保團體要突顯911事件的毒物污染
[全球變遷]美國布希政府報告顯示: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
[生態保育]休閒海釣可能威脅到魚類存量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9-0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9-01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8-27
專  欄 [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上)-走出明星物種保育的迷思
活動訊息 [活動] [講座]
本會訊息 喬遷之喜 TEIA搬家了!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植物簡介]麻竹 --﹥

作者/攝影:楊國禎 (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副教授)

這是一片種於陡坡的麻竹,3、4月間換葉時,即將脫落的葉常呈現褐紅色。  麻竹的用途廣泛,鄉間很多住家會種植一兩叢,或者集約式地栽植為經濟作物:竹葉可用來包粽子;竹桿粗大、壁薄,過去是用來綁竹筏的主要材料,並可提供為各式竹材原料;竹筍從鮮筍食用至作為各式的竹筍製品,式樣繁多。但隨著時代的轉變,山區的麻竹林已經逐漸荒廢,平地則以採收鮮筍食用的培土栽培為主,目前以國道三號高速公路經過的雲林地區最密集。

  叢生型的麻竹在台灣是引進栽植的高大竹類,也是種植範圍最廣闊的竹類,從平地到海拔1500公尺山區連陡峭的山坡都栽植,是早期農業時代充分利用山區土地的重要作物。在山區可長至20公尺以上的高度,在平地常以矮化的方式來經營管理。它的竹葉是台灣最大的,生長迅速枝條上的竹葉寬約10公分上下,長可達50公分,是包粽子的主要材料之一;生長較慢枝條的葉子寬約4-6公分,與另一種常見的綠竹的葉子類似,但葉柄基部葉鞘頂的葉耳無毛,與葉耳有毛的綠竹不同。因此,整叢麻竹的葉子大小變化極大,觀察時如只集中於少數葉片,常常無法看清全貌。

麻竹竹籜的籜片與籜葉間的葉舌,以及籜葉兩旁的葉耳皆無毛。 麻竹葉耳無毛,綠竹葉耳有毛。 經培土栽培的鮮食麻竹筍,是市場出售個體最大的竹筍。

  出筍期以6-8月的夏季為主,出筍期與土壤溫度有關,如果土壤溫度不受氣候影響而可以提高,出筍期可以提早,產期、產量連同收入都會增加,目前集約栽植的筍農大都會這樣做,方法則有很多種,與培土一起處理,例如堆肥發酵或蓋黑色塑膠布吸熱,使地溫升高。竹筍長出地面受光後,竹籜(筍殼)顏色由黃轉綠,鮮食時筍味變苦,培土可以使竹筍不至於太快冒出地面,可以採收到較大的鮮食筍。竹筍冒出地面後迅速抽長長高,竹籜顏色由綠色逐漸轉為橙紅色,籜葉(竹籜上的葉子)也逐漸變大,隨著竹筍生長至成為竹子,籜葉跟著轉變成正常的葉子。竹子長成後即不再長高、長粗,新長竹子的竹桿上被有白粉,桿可達20公分粗,節間可達60公分長,節上密生棕色毛絨,上圈的桿環與下圈的籜環常相連。

 剛冒出地面的麻竹筍,竹籜(筍殼)墨綠色。 麻竹筍出土後迅速長高,竹籜逐漸變為橙紅色。

麻竹的新生竹桿有白粉,節上密生棕色毛絨,上圈的桿環與下圈的籜環常相連。 鮮食麻竹筍需要培土栽培,竹筍剛冒出就要採收。

  麻竹的換葉期在2-4月間,海拔越高換葉期越晚,葉子脫落前顏色也越能變成橙紅色。竹類大都用無性的分株(分檗)繁殖,雖然麻竹開花頗為常見,但都只是單叢的零星發生,而不是整片的開花。開花時全株無葉,長滿褐黑色橢圓形的小(花)穗,每個小穗由約8至10片的桴組成,前端每個桴的內側大都會開1朵花,開花時雄蕊會伸出,露出乳白色長條狀的花藥。開花結實後,竹叢隨即死亡,必須重新栽植。

 麻竹開花,橢圓形褐黑色小穗中組成的每一片苞片(特稱為「桴」)的內側會開1朵花,每朵花會伸出6枚乳白色的雄蕊。 換葉期的的麻竹叢。 整叢麻竹開花時全株無葉,花量多。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向污染者收費! 跟污染說Byebye? --﹥

本報訊

針對家戶設置污水排放量表,係為彰顯污染者付費原則,並為達到抑制排放量與促進回收再利用的目的,值得民眾思量。  「環保共識論壇」正式啟動以來已累積100多則留言,參訪人次達2000人次,四大議題中的「環保署依據『污染者付費』觀念,對立法徵收之各項污染防制(治)費是否有擴充及整合之必要?」引起相當踴躍的發言與討論,尤以票選題「家戶排水設置水量表,據以徵收水污費,請問是否贊成?」的討論最為熱烈。該票選題截至目前為止,網友點選次數764次為各題之冠,總投票數為118票,贊成為57票、不贊成為61票,上網留言數達13則。

  傾向贊成開徵水污費的網友認為,水污費這項策略反映了「命令式管制」與「經濟誘因」的重要性,除了展現違法者必須接受刑罰的管制,設置污水排放量表則是為形成經濟誘因的一種維繫公平性之現實手段,而污染者付費原則所彰顯的抑制排放量的目的,更值得民眾加以思量。

台灣污水來源的調查彙整與提升下水道普及率的配合,皆是開徵水污費之前急需考量的要務。 (版權歸屬污水下水道資訊網)  傾向有條件贊成的網友「Karen」,表示水污費在徵收上尚有許多待解的癥結如公平性與行政效率。他指出由於水污染來源多元,開徵水污費須針對造成污染衝擊的輕重分級開徵,如事業廢水與農業廢水(養殖廢水)應優先於一般家戶列入開徵。此外,他質疑檢測家戶污水的污染程度的效率,而建議水污費可附加於自來水使用量開徵。網友「風火輪」則回應,要以自來水水費附加方式徵收水污費,將使都市中的商業單位如餐廳、相片館、洗衣或乾洗店等較高污染者,成為搭便車的受益者(Free Rider)。「風火輪」同意設計排水計量表,並搭配如日本、新加坡等國所制訂的階梯式等級費率,將可展現較佳的行政管理之效率與公平性。同時他也提醒提升下水道普及率的配合,更是當前之急。

  傾向反對的網友「phl001」表示,台灣的污水收集率與基本設施都未完成,收取水污費似乎言之過早,網友「路人甲」則擔憂民眾會逃避水污費而自埋暗管偷排廢水。以英文表達意見的「CT」認為,該題目就理論上而言是一好主意,但實際操作時可能面臨交易成本過大,不符經濟成本效益,故建議應仔細評估,若排水量可以其他方式估算,在不失公平性的前提下,應有妥協的途徑。而台灣大學農經系教授「吳珮瑛」及政大財稅系教授「朱澤民」也都呼應CT的說法,認為應參考國外經驗由自來水費中設定多種收費標準與等級,同時需考量其與徵收下水道使用費可能的互補與競合關係。

在污水下水道設施完備普及的城市,所有的家庭污水會經污水下水道集中至都市廢水處理廠加以處理。(版權歸屬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  在來自全國各地網友的熱情論戰下,開徵水污費的討論在「污染者付費」的理念下,民眾更關心如何落實開徵政策的公平性與效率,而可以真正達到減少污染的最終目的,更是制定與設計任何污染防治費之前,須再三思索的重要課題。(2004-09-01)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環保署推動使用清潔燃料、清淨車輛 --﹥

本報訊

  環保署指出,為改善汽機車排氣污染,環保署經過多年的推動,目前汽車使用液化石油氣的加氣量正逐步提昇,另外在低污染噴射引擎機車部份,亦將加入排氣量100cc的新成員,民眾將有更環保的消費選擇。

  環保署為鼓勵民眾使用液化石油氣作為車用替代燃料,以改善汽車所排放之揮發性有機物、臭氧前趨物、毒性物質及懸浮微粒(PM),自2001年起運用空污基金補助車用液化石油氣售價。全省加氣站的平均每月總發氣量已由補助之初的210萬公升逐步提升到2004年6月的300萬公升,成長約43%。環保署表示,目前油價節節升高,該署提供液化石油氣每公升3元的補助,補助過後車用液化石油氣售價約為無鉛汽油的一半,以1部計程車每個月行駛5,000公里計算,可節省的燃料費將近7千元,1年就超過8萬元,對於計程車或租賃車等行駛里程多的車輛駕駛人員來說既環保又省錢。

  另外,在低污染噴射引擎機車部份,售價雖比傳統化油器引擎機車高,但經統計其銷售數量逐步成長,截至2004年6月底為止,共已銷售3萬1,452輛,顯示民眾逐漸接受這項產品。但由於目前推出車型的排氣量均為125cc,經過環保署的積極推動,目前國內已有機車廠研發100cc的低污染噴射引擎機車,並完成1萬5千公里的排氣耐久測試,將於近期上市銷售,屆時民眾有更多的選擇。(2004-09-01)

[生活環境]靜默的危機:數十億人沒有乾淨飲水和衛生系統  --﹥

  美國,紐約,2004-08-27 (ENS)- 目前,全世界估計有11億的人口,大約每6人就有1人沒有乾淨的飲用水可喝。聯合國機構昨天公佈報告指出,全世界正朝向聯合國所設定的目標而努力:亦即在2015年之前,讓有乾淨的飲用水可喝的人口再增加8億人。

  然而,這份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兒童基金(UNICEF)所提出的報告也,目前全球衛生狀況距離原本所設定的目標,還有5億人口的差距,這個缺口大部分發生在亞洲、非洲的鄉村地區,助長垃圾和疾病的傳播,造成數百萬名兒童死亡,並另有數百萬人因而處於生存邊緣。

  根據聯合國會員國政府在2000年千禧年高峰會一致通過的「八大千禧年發展目標」,全世界無法取得乾淨水源以及沒有適當衛生設施的人口比例,在2015年之時,必須減少到1990年基準值的一半。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這分新出爐的報告,可說是從1990年邁向2015年目標的進程中,在中途點所進行的一次成果檢驗報告;同時也是第一次針對全世界飲水資源與衛生設施普及率所進行的改善進度報告,全球領導人應重視此一警訊。每一個國家都應繼續努力,消弭此一服務人類基本需求的差距;而且,這項報告所提供的資料,將可指出應如何行動,以達成2015年到期的千禧年發展目標。

編按:這份報告已公布於WHO網站上,對詳細數據有興趣者可前往以下網址下載:http://www.who.int/water_sanitation_health/monitoring/jmp2004/en/

[生活環境]美國共和黨全代會期間 環保團體要突顯911事件的毒物污染  --﹥

  美國,紐約,2004-08-27 (ENS)- 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將於30日起在紐約舉行,這次大會設定的議題主軸為「建立一個安全的世界」。但是目前在世貿中心大樓舊址,每天都有示威群眾進駐,希望告知美國群眾:911世貿中心大樓遭恐怖份子攻擊事件之後,這個區域仍然充滿著因建築物倒塌所四處飄散的毒物。

[全球變遷]美國布希政府報告顯示: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8-27 (ENS)- 這星期,美國聯邦政府一份被例行報告淹沒而遭忽略的氣候調查報告,被送交到國會,這份報告是布希改變他長期以來拒絕承認人類的行為對全球溫室效應有影響的證明。他原先的態度,讓美國不同意批准京都議定書,以限制溫室氣體排放。

[生態保育]休閒海釣可能威脅到魚類存量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8-27 (ENS)- 一般認為休閒海釣對美國的魚類存量不會有太大影響,不過,26日發表的一篇新報告,則對此論點有所質疑。該研究報告的作者表示,美國過度漁撈所捕獲的漁獲量,海釣就佔了總數的1/4;他認為這類以休閒為主的釣魚活動,應該受到更嚴密的法規規範。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9-01  --﹥

  • [生活環境]工業用水停止供應 南桃廠商全台瘋狂找水。桃園縣長朱立倫30日宣布轄內淨水場停止供應工業用水,原本就滴水未出的南桃園縣廠商更陷入困境,全台瘋狂找水車、水井因應,印刷電路板等產業首當其衝。 (桃園縣 經濟日報)

  • [環境政策]國貿局:日本解除台灣輸日禽鳥產品禁令。經濟部國貿局表示,因2004年初台灣部份地區發生低病原性的 H5N2 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日本隨即暫停台灣禽鳥製品進口,但在7月派員來台訪查後,同意8月30日起解除禁令,2004年6月11日後出生或屠宰的禽鳥相關製品可依「台灣輸日家禽肉等之衛生條件」相關規定輸出日本。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高雄捷運屏東延伸線 環評審查沒過關。高雄捷運一再發生塌陷意外,捷運公司將其歸咎於地質不佳,但之前的環境影響評估有無發現問題,並建議避開地質不佳路段?在高雄捷運公安意外後,環保署環評審查小組30日審查高雄捷運的屏東延伸線時,也格外謹慎,最後決定予以退件,要求高雄市捷運局補充資料後再送審。 (高雄市 民生報)

  • [生態保育]50對國寶魚 逃過浩劫。由雪霸國家公園設在7家灣溪河畔的櫻花鉤吻鮭舊復育池,在這次颱風中被洪水沖毀,近千尾國寶魚在風災中流失,幸好保育人員早在風災前,就先將其中50對成魚移到較安全的地方飼養,差一點該處3年來的努力全付諸東流。 (苗栗縣 聯合報)

  • [生態保育]特生中心找出最佳魚道。在河川中偶爾可以看到像滑梯般的結構物,是為了讓魚類能上溯的魚道,但是魚道的設計很重要,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結果顯示,最適合台灣河川魚類溯溪魚道間隔板的位差高度最好在30-50公分以下。 (台北 民生報)

  • [生態保育]高縣推展市民農園 充分利用閒置農田。經濟環境改變,閒置農田愈來愈多,不少退休公務人員、勞工則希望享受田園耕作樂趣。高雄縣長楊秋興31日指示縣府相關單位,調查閒置農田,或短期還不會開發的學校用地,出租給民眾耕作,拓展市民農園。 (高雄縣 中央社)

  • [生態保育]撿蝸牛 1周可賺萬把塊。颱風過後,山區潮濕陰涼處蝸牛現蹤,成了山區居民賺外快、學生賺學費的好東西,不到30分鐘就可撿到1簍的蝸牛,經過處理後的蝸牛賣到海產店,1台斤可賣到200元以上,有人打趣的說,也算是發颱風財。 (台南縣 聯合報)

  • [生活環境]烏來福山村 風後300戶喝水溝水。台北縣烏來鄉福山村山區簡易自來水系統因艾利風災破壞,全村300多戶,包括福山國小約50名學生與20多名教職員都就地取用水溝中的水。除了水的問題以外,對外交通方面,也成問題。 (台北縣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9-01  --﹥

  • [能源議題]中國大陸石油進口水準 可能影響油價。倫敦泰晤士報引述美林證券資料指出,中國大陸原油與各項油品進口水準可能導致油價飆高,中國石油進口目前是需求成長的2倍之多。 (中國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廣東查獲近千噸含致癌物質的陳化糧。中國的陳化糧含有黃麴毒素,是目前發現最強的化學致癌物。廣東省最近查獲近千噸的陳化糧,有關部門正對其銷售來源及下落展開調查。 (廣東省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新疆濕地50年消失了一半 揚塵天氣大增。50年來,新疆的濕地面積已由280萬公頃減少到如今的148萬公頃。造成新疆濕地銳減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開墾荒地、大量引用水源、盲目修水庫與引水工程造成的。 (新疆省 人民網)

  • [環境政策]北京斥資百萬監測犬疫 9月1日起全市嚴查違章養犬遛犬。從1日起至9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將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集中執法檢查活動,重點查處違章養犬、違章遛犬、重點地區養超標犬等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 (北京市 北京娛樂信報)

  • [生態保育]北京動物園小象猝死 專家稱辦滿月活動不合時宜。北京動物園出生僅41天的小象突然停止了呼吸。具有多年大象飼養經驗的專家甚至指出,出生不久的小象就像襁褓裡的嬰兒,很脆弱,強迫它參加活動的做法欠妥當。 (北京市 北京晨報)

  • [土地及水文]上海地質如海綿高樓發展過快 加速地面沉降。上海高樓大廈林立,據統計,上海建於上世紀50、60年代高層建築有40棟,而90年代的10年間興建2000多棟,目前上海正承受50倍的壓力,導致上海地面不斷沉降。 (上海市 中央社)

  • [其他]接連遭遇車禍威脅 誰來呵護環衛工人。7月底至8月初的9天內,貴陽市接連有3名環衛工人在作業時被車撞身亡。2003年以來,該市環衛工人作業時被撞身亡的人數已升至8位,而被車撞傷住院者多達49人。 (貴州省 人民日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8-27  --﹥

  • [環境政策]衛生暨公眾服務部(HHE)提出全國性流行感冒應變計畫 開放公眾提出意見

  • [環境政策]加州議會通過遊艇污染防治法案 正待州長簽字認可

  • [環境政策]馬里蘭州環境部草擬新法案 目標要讓MTBE遠離地下水

  • [生態保育]外來種平頭鯰魚(flathead catfish)開始往北方遷移

  • [生物科技]美國向WTO所提基因轉植作物貿易限制仲裁案 將由科學家提出諮詢報告

  • [生物科技]科學家開發出新化學物質 可利用光線殺死癌細胞和病毒

  • [生活環境]常見水生動植物可用以去除溼地中的污染物質

  • [能源議題]一氧化碳加上氫 可作為燃料電池的電力來源

[國家公園-國家公園裡的保育思潮]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上)-走出明星物種保育的迷思 --﹥

作者:朱惟君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目前世界上的物種,正以每天超過一百種的驚人速度消逝中,包括地球上75%的作物基因業已消失;倘若此趨勢未獲改善,預計2050年時,世界上約四分之一的物種就行將消逝。」

  因為人類的擴張、過度消耗自然資源、大幅改換原始棲地環境,許多生物已因此滅絕、或正瀕臨絕種,有些甚至未及被命名前,就已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近400年來,生物多樣性的大幅滑落,「人類」難辭其咎。學者Wilson, E. O於1994年提出上敘警訊(另地球高峰會業已於1992年訂定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不啻當頭棒喝。他同時提示:維持天然棲地的完整性,是保育生物多樣性最基本的工作。

  顯見「生物多樣性」的問題,非僅侷限於保育少數明星物種的層面,而是涵蓋:基因、物種、族群、生態系到棲地環境等層面──各種生物相互依存,織就一幅複雜的生命之網,任何物種的消失或加入,都將使之改變,甚至造成瓦解。

  劃設保護區(包括國家公園),確是達成生物多樣性相當基本而有效的手段。唯早期國家公園的管理思維,如黃石國家公園設立初期的保護、管理對象,還是偏重在北美犛牛、駝鹿、熊等大型、可供狩獵的動物,而忽略小型、無直接利用價值的物種;甚至為了提供遊客更多狩獵機會而獵殺野狼等高階掠食動物。只是當時,這種急劇影響生態系動態平衡的行為後果還未獲重視。

[活動]溪流常體檢、魚兒更優游-歡迎參加魚類永續利用問卷 --﹥

  時 間:9月1日-12日
  地 點:環境資訊中心 網站
  主 辦: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協 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資訊中心連續兩年協助進行「南北勢溪魚類永續利用問卷」的線上調查,均獲得大家熱烈的迴響,為了讓我們週遭的溪流環境更加健康,今年將為雙溪流域進行線上體檢。這次,我們也準備了可愛的贈品給您,歡迎您參加「雙溪淡水魚永續利用問卷」活動,持續關心我們的大地!

[活動]隆隆古道之旅 --﹥

  時 間:9月19日(日)
  地 點:台北縣
  報 名:9月17日截止
  主 辦:523登山會 02-25557523
      E-mail: 523@523.org.tw

  隆隆古道是淡蘭古道中漢人最早開發的一段,據記載此路約為道光年間漳州楊姓人家入福隆開墾時,循原住民游獵山徑所開發。古道沿途史蹟豐富,在茂林山境內有廢耕地及石屋、石牆、石階等,路徑寬敞優美,林木高大蓊鬱,老榕樹盤根錯節頗為壯觀。

[活動]北海岸及觀音山風采攝影比賽 --﹥

  時 間:9月30日截止
  地 點: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主 辦: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承 辦: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聯 絡: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02-25772152

  為增進社會大眾對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之認識與瞭解,特辦理采風攝影比賽活動,以闡述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之自然景觀(含動植物、地質、地形、海洋、溪流、氣象)、人文風情(含農漁村聚落、農漁村生活)、竹筍採集、景觀設施及遊憩、節慶活動為主題,展現北海岸及觀音山觀光發展之生命力。

[講座]鄉土關懷與公共建設 --﹥

  時 間:9月13日(一) 上午9:00-11:00
  地 點:新竹市東大路2段313號
  主 辦: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03-5340942
      E-mail: sowhc@sow.org.tw

[講座]彩蝶生態全記錄 --﹥

  時 間:9月22日(三) 晚上7:00
  地 點: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3段12巷70弄15號
  主 辦: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02-25772152
      E-mail: csnp@csnp.org.tw

  「春天從哪裡來?」山野的動植物會給我們答案!當歪紋小灰蝶出沒在山林時,2月將盡;接踵而至的升天鳳蝶,告訴我們春天到了!目前台灣有300餘種的蝴蝶,本講座邀請長期進行蝴蝶生態觀察與攝影的林春吉先生,就「台灣彩蝶春仙子」、「寬尾鳳蝶傳奇」、「酒引幻蝶」、「林梢上的小妖精」、「台灣名蝶排行榜」來與大家探討,在台灣彩蝶世界中,哪些種類體形最大、最小、最毒?如何與牠親近?喜愛蝴蝶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囉!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snp.org.tw/activity/9309-10speech.htm

[本會訊息]喬遷之喜 TEIA搬家了! --﹥

  感謝您對環境資訊中心與環境資訊電子報的支持,使得本會發行的環境資訊系列電子報訂戶已突破70,000人次。為提供舊雨新知更優質的服務,本會已於2004年8月28日搬遷至台北市萬華區,希望藉由軟硬體設備的提昇,將環境資訊的腳步拓展更深、更遠,提供更好的服務,並期待您一起參與和支持。服務與通訊地址變更如下:

*搬遷期間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敬上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