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4-12-06 (摘要版)

  本日主題: 科學家發明可分解手機 埋在土壤中可種出鮮花
環境新聞 [生活環境]科學家發明可分解手機 埋在土壤中可種出鮮花
[生活環境]颱風侵襲  菲律賓災情慘重
[生態保育]厄瓜多亞馬遜河區域內興建道路 雨林學家齊聲反對
[環境政策]布希新鮭魚保育方案 哥倫比亞河水壩將持續運作
[其他]邁向和平之路 蘇丹需要外界15億美元援助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12-06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12-06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12-01
專  題 [無消費日]過一個無消費耶誕節
專  欄 [環保節能]省水器材•珍惜水水台灣的法寶
[自然與倫理]寧靜的力量-環境哲學(三)
活動訊息 [活動]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徵求「電子報暨網站編輯」
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生活環境]科學家發明可分解手機 埋在土壤中可種出鮮花 --﹥

  英國,科芬特里,2004-12-01 (ENS)- 將廢棄的手機轉變成鮮花,是華威大學的科學家們目前最新的研究計畫。由一種新的高科技材質所製造出的電話,外觀看起來亮麗而光滑。但是當它過氣的時候,他的擁有者可以將電話直接埋進堆肥裡,並且看著它發芽成長。

  隨著科技和設計樣式快速的翻新,手機用戶不斷升級手機機種,結果留下一堆不斷滋增生的廢棄手機。不過在這同時,製造廠商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不但得費心尋找廢棄貨品的回收管道,還得面對一些無線電話的消費者的呼聲──因為他們不想貢獻源源不絕的廢棄電子產品。

  在此情形下,英國華威(Warwick)大學工程師團隊的新研究提供一種滿足這些手機製造商需求的嶄新方法。這個研究團隊和高科技材料公司「PVAXX研發公司」以及摩托羅拉(Motorola)公司合作,創新研發一種手機外殼,這種外殼可分解並且培育出鮮花。

  這種手機外殼是利用PVAXX公司製造的可生物堆肥的聚合物,這類聚合物可經由生物分解變成無毒的殘餘物質,並可用利用纖維擠製加工、射出成型、應用製膜以及中空吹塑等製程製出,也已通過食品和藥物相關檢驗,不過過去從未應用在手機上。

  工程師還在埋了種子的手機外殼上裝設一扇透明小窗。種子從小窗清晰可見,在手機蓋或外殼回收之後,它才會開始發芽。工程師們和種子專家合作,以選出最適合在這種情況下生長的種子。對第一款原型手機,他們用的是矮向日葵的種子。

[生態保育]厄瓜多亞馬遜河區域內興建道路 雨林學家齊聲反對 --﹥

記者 Matt Finer 報導

  厄瓜多,亞蘇尼國家公園,2004-12-01 (ENS)- 50位國際雨林學家在本週向厄瓜多總統古提亞雷茲(Lucio Gutierrez)提出了一份信函及報告,在當中他們表達了強烈反對在厄瓜多的亞蘇尼國家公園新興建一條道路以供開採油之用的立場。科學家們擔憂,道路對此一原始森林的侵入會導致物種的滅絕。

[環境政策]布希新鮭魚保育方案 哥倫比亞河水壩將持續運作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12-01 (ENS)- 布希政府的官員週二(31日)表示,目前在哥倫比亞河流域內聯邦所屬水壩的運作,並不會對瀕危的鮭魚產生威脅,並且新的科技可以協助確保其生存。聯邦法院的判決最終將會決定該地是否繼續蓄水,但是鮭魚保育人士指稱布希的新方案對大西洋岸西北地區的瀕危鮭魚造成了傷害。

[其他]邁向和平之路 蘇丹需要外界15億美元援助 --﹥

  美國,紐約,2004-12-01 (ENS)- 聯合國及其於蘇丹的合作機構週二(31日)向外界呼籲,他們在2005年將會需要15億美元作為緊急援助之用-此一金額超過今年援助金額的兩倍之多。這項新的援助內容包括了食物的資助、飲水及環境衛生、健康、清除地雷的行動,以及在西部危險的達弗(Darfur)地區耗資6億美元的人道救援行動。

[國際新聞-生活環境]颱風侵襲  菲律賓災情慘重 --﹥

  菲律賓,2004-12-03 –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東部沿海的奎松省(Quezon)居民陷於危機中 ,之前的幾個颱風已經讓菲律賓軍方救災行動疲於奔命,上星期南瑪都颱風的侵襲更是讓救災行動雪上加霜,毀損的道路、橋樑,讓救難人員必須徒步走於泥地中,將食物和水帶給災民,而食物和水的不足,也因城鎮的交通阻斷而益加嚴重,救難人員也擔心在這些區域可能會發生傳染病。

  菲律賓內政部長瑞亞(Angelo Reyes)表示,呂宋島地區可能有600人左右死於土石流和水災,官方正式的統計記錄是412人死亡,63人受傷,177人失蹤。防災中心表示呂宋島上有37,400戶家庭、16萬8千人受到南瑪都颱風衝擊。而農業部門表示,上個月的兩個颱風,加上南瑪都颱風,造成菲律賓在農業、家畜和漁業上1,470萬美元的損失,政府每年為防災所預留的預算中,有90%要花在這次的救災的後續作業上。

  這次颱風災情慘重的原因被歸咎於菲律賓境內的非法砍伐,菲律賓總統雅羅育(Gloria Macapagal Arroyo)表示,非法盜木是傷害人民最嚴重的一種罪行,她並於1日命令要全面壓制非法盜木。但是觀察家表示,結果如何頗令人懷疑,因為非法盜木帶給盜採者和貪污的官員每年好幾百萬美元的收益。

  菲律賓政府也對外尋求支援。日本將會提供等同1500萬披索的帳篷、發電器和水源等資源。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也將提供10萬美元的資金給菲律賓的紅十字會。而美國的軍方部隊並將提供人員清除路面和協助造橋等作業。

版權歸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周姮宏 編譯,莫聞 審校)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12-06  --﹥

  • [土地及水文]南瑪都來襲 花蓮布洛灣降雨1070毫米。第一個侵台冬颱在共伴效應發作下,為台灣東部、東北部、北部及中部山區,帶來超大豪雨,降雨最多的地區是花蓮秀林布洛灣,從3日凌晨至4日上午為止,累積雨量達到1070毫米。 (台北 中國時報)

  • [土地及水文]颱風雨量大 中橫公路松鶴部落路段溪水暴漲。南瑪都颱風來襲為中部山區帶來大雨,德基水庫4日進行洩洪,造成中橫公路29到30公里處、也就是松鶴部落到麗陽營區路段溪水暴漲,使得東勢到谷關之間的交通中斷,公路局谷關工務段必須等到山區沒有下雨、德基水庫停止洩洪,才能夠派員搶修。 (台中 中廣新聞)

  • [土地及水文]南縣柴頭港溪整治花大錢 環保團體質疑沒效果。延宕將近10年的柴頭港溪整治工程,環保團體與地方民代不同調。堅持採用生態工法的台南市環保聯盟飽受台南縣市議員抨擊,甚至有環盟成員遭到毆打。該聯盟指出,水患發生原因主要在於兩岸土地侵占嚴重,地勢過低,以及雜草阻塞等,但是最新出爐的整治規劃案,不但要將原來植生全部剷除,還要將河道填掉一半以上;環盟理事長黃安調表示,整治關鍵不在工程,而在「排除侵占」。 (台南 中廣新聞)

  • [土地及水文]不滿地下水被抽光 居民抗議水廠。雖然颱風才剛帶來充沛的雨量,但宜蘭縣5日卻有一場沒水可用的抗爭。原來宜蘭市梅洲里里民,原本是飲用豐沛的地下水,沒想到1984年自來水公司設抽水站後,居民只能抽取更地底下的惡質地下水,想喝自來水,每戶還得花41萬的管線費。300多名里民忍無可忍下,在5日到自來水廠抗議,水公司經理答應在一年內儘速改善。 (宜蘭 民視新聞)

  • [生活環境]競選廣告毀了市容 北市擬先收保證金。競選廣告旗幟無所不在,2日開始,不少紅綠燈和路燈桿頂端也被違規競選旗幟攻陷。台北市長馬英九表示,將從下一次選舉開始建立「使用者付費」或「汙染者付費」制度,要求候選者支付旗幟及廣告的清除處理費用,也不排除要求事前繳交保證金。 (台北 民生報)

  • [能源議題]竹市草湖山莊 又一輻射屋。草湖山莊傳出有一戶幅射屋後,原能會4日繼續檢測草湖山莊住家輻射值,又有一戶被發現有過量輻射反應,社區輻射屋增至兩戶,雖然劑量不高,原能會建議住戶抽換輻射鋼筋,以策安全,兩戶屋主已同意。 (新竹 聯合報)

  • [生態保育]響應「綠拇指」行動 珍古德、馬英九種下楓香樹。台北市長馬英九與靈長動物學博士珍古德,2日一起在台北美國學校種下楓香樹,響應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的「綠拇指」行動。「綠拇指」行動是珍古德保育協會的全球性環境教育計畫,希望培養青少年以實際行動關懷環境、社區及動物;台灣目前已成立415個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專及社區的綠拇指小組。 (台北 民生報)

  • [生態保育]棲蘭森林遊樂區闢設林業史蹟展示園區 展現台灣森林開發史。行政院退輔會投入千萬元闢建的林業史蹟展示園區,以森林步道引領遊客走進台灣林業開發史,將於12月15日正式開放。 (宜蘭 聯合報)

  • [環境政策]永續發展承諾書 中部候選人簽署稀落。立委選舉投票前,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團體發起立委候選人簽署「支持促進台灣永續發展承諾書」,結果,中部地區五縣市的80餘名立委候選人,只有17人簽署,令中部地區許多環境保護團體人員感到很失望。 (台中 中國時報)

  • [其他]年度十大人權新聞 「樂生」。台灣人權促進會3日召開「哀愁與美麗」記者會,公布年度十大人權新聞,樂生療養院痳瘋病患被迫搬遷新聞排名第一;台權會在記者會中並頒發總統、政府相關部會與在野黨「踐踏人權獎」,提醒政治人物少點口水,多為人權保障盡力。 (台北 台灣日報)

  • [其他]檳榔防制日 專家籲少吃檳榔。12月3日是臺灣「檳榔防制日」,嚼檳榔和罹患口腔癌息息相關,專家警告,口腔癌發生率在台灣以「加速度」的方式急速攀升,發生率5年來就增加了將近3成,是所有癌症中增加最多的。 (台北 民生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12-06 --﹥

  • [土地及水文]貴州山崩可能肇因過度採煤。中國貴州省納雍縣3日發生的山泥傾瀉事故,已知25人遇難、17人失蹤。據報導,中國領導人已下令關閉當地20個小煤礦,事故可能與過度採煤有關。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轉基因水稻商業化 環保團體籲慎重處理。在中國政府即將決定轉基因水稻能否商業化種植前夕,綠色和平組織發表指出,基因水稻對健康存在風險,相關決策過程應該慎重透明。 (台北 中央社)

  • [能源議題]中國將開徵燃油稅。香港文匯報5日報導,鑑於今年以來中國油價不斷上漲,北京當局開徵燃油稅的舉措呼之欲出;專家表示此舉有助加快大陸汽車業技術更新。 (台北 中央社)

  • [能源議題]中國擬建立90天戰備儲油。在美國庫存原油增加下,國際原油價格近來走緩。中國則打算遵照國際能源總署 (IEA)

  • [全球變遷]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 討論全球暖化對策。第六次中、日、韓三國環境部長會議4日在東京舉行兩天,這次會議將討論全球暖化對策和沙塵暴等問題。 (台北 中央 社)

  • [生活環境]廣州等地進食珊瑚魚類中毒。最近大陸的廣州、深圳、中山、汕頭等地,連續發生多起因進食珊瑚魚引致的中毒事件,累計人數已達200多人,起因都來自珊瑚魚體內所含的「雪卡」毒素。 (澳門 中央社)

  • [生活環境]香港每日3000噸廚餘 將變肥料。香港垃圾堆填區每天要承受逾3000噸的廚餘,對此港府正檢討推行食物廢料分類處理的可行性,計劃從大型食物廢料生產者著手,再以最新技術轉做有機肥料,既可延長堆填區壽命,亦可達至廢物循環再用。 (香港 人民網)

  • [生活環境]廢舊電子器件拆解 形成重大污染。1997年起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就是全國最大的廢舊電子器件拆解基地。因採用人工拆解缺乏環保和安全措施,使得穿透力極強的毒氣即充斥其間,長期接觸使居民面臨著患病甚至致死的威脅;長時間的污染也使河水和井水變成了“黑水”,人們不得不購買桶裝水飲用。貴嶼也從最大基地變成重點污染源。 (廣東 市場報)

  • [生態保育]數量300降至100下 白鰭豚圈養計劃。白鰭豚僅生活在長江,是世界上淡水豚類中數量最少的一種,被稱為"水中大熊貓",但因生態環境惡化,加上船舶螺旋槳威脅等因素,白鰭豚難以在長江其他江段長期生存,數量已從1986年的約300頭降至不足100頭。近日在武漢召開的"白鰭豚和長江江豚保護"學術研討會上,有關部門已計劃把白鰭豚從其他江段遷至武漢白鰭豚館或天鵝洲長江故道進行"圈養"。 (武漢 新華社)

  • [生態保育]旅遊開發過度 導致河南秦嶺冷杉大面積死亡。秦嶺冷杉有“活化石”之稱,河南魯山縣石人山地區是其分布最東界,2億8千多萬年前就生長在此。然而自2000年起開始發現一些秦嶺冷杉死亡,且在樹皮裡發現了為害的小蠹虫。近兩年已死亡和染病的樹木竟達200多棵,佔全省總量近一半。專家考察認為,除氣候變暖因素外,旅遊開發過度導致環境變化,可能是其長勢減弱並死亡的主因,若不及時搶救這種第四紀冰川期留下來的珍稀物種將在此區消失。 (鄭州 新華網)

  • [生態保育]專家呼籲加強保護海南野生蘭。三亞近日舉行了首屆海峽兩岸蘭花博覽會。據本屆蘭博會介紹,1977年前《海南植物志》記載的蘭科植物共有58屬,143個種,兩個變種,海南特有18種。但遭偷挖濫伐後,1990年調查發現雨林中蘭花只有30餘屬。因而專家在蘭博會一再呼籲加強野生蘭種的保護,並強調尚有不少未經手續便進山採蘭攜帶出境者,應引起政府重視。 (海口 新華網)

  • [其他]研究表明:過去40年拉薩日照呈減少趨勢。氣象專家分析了拉薩1961~2000年各季節日照時數,結果表明,素有"日光城"美譽的拉薩40年來日照呈減少趨勢。80年代以前,拉薩日照的波動較大,80年代後則平穩下降,特別是1996年後日照時數劇降且幅度較大。專家稱拉薩日照之所以減少主要因近年來降水明顯增多,造成總雲量越多、日照越少。 (拉薩 新華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12-01 --﹥

  • [全球變遷]2004年大西洋颶風季節結束 遭多個風暴襲擊破往年記錄

  • [能源議題]科學家表示 核電廠高溫蒸氣可用來將氫從水中分離

  • [環境政策]如何降低汞排放 環保署公佈各界所提供之意見

  • [生態保育]反對當局批准設置望遠鏡 山巒協會與夏威夷民眾將提告訴

  • [生態保育]聯邦保育機構提議 有意擴增蒙大拿州保育地役權

  • [生態保育]聖誕節鳥口調查即將開跑 成果將納入鳥類狀況報告

  • [生態保育]遭海軍艦隻撞擊 懷孕瀕危露脊鯨死亡

  • [生物科技]科學家發現新病毒 可有效控制外來種紅火蟻

[無消費日]過一個無消費耶誕節 --﹥

作者:黃淑德 (主婦聯盟基金會董事)

  從感恩節到聖誕節,是北美洲每年最瘋狂的採購季,持續長達一個月,這也是企業作年終獲利的最後衝刺的銷售時機,由加拿大人發起的「不消費日」,提出一個呼籲與行動,提醒消費者的集體反省,我們早已背離了真正的寒冬感恩與福音……

  受不消費日運動的啟發,加拿大的門諾教會發起了無消費聖誕節(Buy Nothing Xmas),教會深感到信仰的澄淨人心不再,宗教的紀念日在商業炒作下成為一種消費的符號,所以也跟著發起「無消費耶誕節」,鼓勵教友與教會以各式活動代替大家交換著各自購買來的禮物……

[環保節能-運用智慧節能器材]省水器材•珍惜水水台灣的法寶 --﹥

作者:林穆琳

  台灣有限的水資源中,優先供應民生用水。平均每戶家庭所用的水,有66%用在洗澡和沖馬桶,有20.7%在於廚房切煮洗滌,其他才是飲用、澆灌等之用。這251公升之中,其實還有許多節省的空間,最基本的作法是改變用水文化,例如隨手關水、減少洗衣次數、避免以浴缸泡澡、防止水管或水龍頭漏水、儘量利用二手水等。但對忙碌的現在人而言,若要不影響生活品質,不妨考慮使用一些省水器材,來為水水台灣留住乾淨的水資源,好好「保溼」一下。

  省水器材是在與傳統用水器具比較之下,相對而言可以更少量的水,達到同樣效果。例如用水量更省、卻一樣可以洗淨衣物的洗衣機,或沖洗乾淨的馬桶。這些省水產品,在經濟部水利署於民國87開始推動「省水器材」及「省水標章制度」以來,已有相當成效,共有4百多種產品獲得認證,因而讓全國每年省水量達7千萬噸,相當於13座寶山水庫的蓄水量!

[自然與倫理]寧靜的力量-環境哲學(三) --﹥

作者:陳慈美 (生態關懷者協會)

  其實,美國的「保育哲學」從19世紀末期便已經開始蘊釀,而20世紀裡美國最主要的兩個保育哲學的路線便是代表官方的「資源保育倫理」(Resource Conservation Ethic)以及民間推動的「自然保存倫理」(Nature Preservation Ethic),分別簡稱為「資源論」(Resourcism)與「保存論」(Preservationism)。柯倍德教授主要的「環境哲學」建構,則是根據美國生態保育之父李奧波在20世紀中葉所提出的「土地倫理」──柯倍德稱之為第三條路線──目的是要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同時兼顧經濟的健全與生態系的健康,他深信這個方向將會是21世紀保育政策所必須根據的哲學思想。

[活動]滿月圓自然觀察【日期更正】 --﹥

  日 期:12月12日(日)
  地 點:台北縣三峽滿月圓
  主 辦:財團法人玄妙和尚文化基金會
  聯 絡:台北市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02-23661011
      E-mail: tnature@ms48.hinet.net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位於台北縣三峽境內,其地形變化由西北向東南漸次升高,海拔高度約介於300∼1,700公尺之間,由於地處雪山山脈尾稜的滿月圓山區,加上山岳渾形似滿月,因而得名;區內有蚋仔溪橫貫其中。或許地形地貌的多樣豐富,加上人為的干擾較少,讓滿月園森林遊樂區內,植物與鳥類的資源相當豐富,適合戶外自然觀察。

[活動]紀錄片放映:無米樂 --﹥

  時 間:12月18日(六) 下午2:00-4:00
  地 點:葡萄藤書屋
      (台北市信義路三段147巷36弄22號)
  主 辦:葡萄藤書屋 02-27080961
      E-mail: gff@gff.org.tw

  無米樂,紀錄台灣的大米倉之一,台南縣後壁鄉3個老稻農的勞動與生活。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汗珠和著一粒粒的稻米,陪他們走過了大半個世紀,透過他們的勞動與生活……WTO,這隻看不見的巨獸張著牙、舞著爪,就像烏雲密佈的惡魔天空,而這群老農民就像手無寸鐵的孤兒……主流社會關心他們嗎?政府在意他們嗎?捫心自問,我們自己曾經想過他們的存在嗎……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繩索的另一端 --﹥

  播出日期:12月6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12月7日(二)  中午12:00-13: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繩索的另一端

  過去發生山難時,深入山區進行搜尋救援的往往是長期行走山林的原住民,他們憑藉著敏銳的觀察能力,尋找迷失山中的落難者。民國70年,台灣第一個民間救難組織──中華民國山難搜救協會成立,之後全台各地陸續出現許多救難隊伍,吸引許多志工投入救人的工作。

  救難需要過人的耐力與毅力,每個救難人員都應受過基本的,攀岩、斷崖下降、野外求生等訓練,一有突發狀況就得放下手邊工作,請假去救難,而要救的是什麼人連自己也不認識,這樣的行為一般人看來簡直是「頭殼壞去」。

[本會訊息]徵求「電子報暨網站編輯」 --﹥

  熟悉Front Page、Photoshop等網頁製作軟體,以及HTML語法,將負責製作環境資訊電子報與網站維護,意者請將履歷寄至 being@e-info.org.tw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