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焦點:
取締非法捕魚 131國家立法在港口管控-﹥
2007年3月12日ENS義大利,羅馬報導;林盈秀編譯;蔡麗伶審校
台灣新聞
--﹥
如非必要 前往澎湖旅遊勿帶寵物
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東森新聞報台南報導
環署新點子:購買乾電池 擬附加押金
國道箱涵道 大崙促截彎取直
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自由時報水上報導
桃園蘆竹6鯨豚擱淺 2隻急救中
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東森新聞桃園報導
桃園蘆竹海邊14日凌晨開始,陸續出現6隻鯨豚集體擱淺,海巡暑人員放下黃色帆布搶救鯨豚。超過200公分長、250公斤重的大鯨豚,即使30幾個壯漢一起使力,仍嫌吃力。經過海巡人員搶救,其中4隻不幸死亡,另外2隻在送往八里台北港接受治療,保育人員已經抽取血液,調查鯨豚擱淺原因。
廢水入石門水庫 10餐廳限期改善
摘錄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自由時報桃園報導
高鐵太吵?將架監測器
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中國時報雲林報導
挖出2500年前陶片 大園國小停建
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桃園報導
南方黑琵開始遷移 台南黑琵創新高
摘錄自2007年3月13日中央社台南市報導
台塑、國光投資 縣府:強調全力配合中央
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自由時報斗六報導
國際新聞
--﹥
補助預算遭削減 美國家野生動物保護系統恐癱瘓
摘譯自2007年3月12日ENS美國,華盛頓特區報導;謝芳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由於布希政府給的預算比前一年少許多,美國魚類與野生動物保護局針對橫跨西南部和太平洋區域的國家野生動物保護系統,進行人事的調整和縮編。行政人員的減少,將會對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俄克拉荷馬州、德州、愛達荷州、奧勒崗州、華盛頓州、夏威夷、關島和少數太平洋群島的保護區產生影響。
因人員的縮減,學童的環境教育計劃將被取消,瀕危物種復育計劃削減,棲息地管理和法規執行的成效也將被削弱。在勞動力計劃列出的縮減細目中,太平洋保育區將保留32個職缺,到了會計年度2009年時,會再削減17個工作,亦即最終總共有49個職位被取消。因為這些人員的縮減,28處保護區,或相當於該地區44%的保護範圍,將會完全沒有人員管理,另外1/3,相當於21處的保護區,將會進行下一步的縮減。
此計劃削減了太平洋地區近1/4的生物學家,癱瘓了野保局監控與復育野生物數量的能力。積極管理野生物棲息地的1/4人員也將被予以取消,進而導致40項入侵物種控制和溼地復育計劃,遭到縮減或完全中止。
世銀通過援助剛果共和國 興建水源設備和道路
摘譯自2007年3月12日ENS剛果共和國,金夏沙報導;謝芳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世界銀行近日已通過決議,提撥資金協助剛果首都金夏沙興建水源供應設備和道路,而這也是世界銀行最新資助程序所通過的第一項補助案。世界銀行總裁沃爾福威茨(Paul
Wolfowitz)與歐盟發展委員會執委米修(Jean-Louis Michel),極力主張國際社會能加快腳步,共同參與支持剛果民主共和國新政府的重建成果。
9日在金夏沙所召開的記者會上,沃爾福威茨和米修強調,剛果是個資源豐富但受貧窮所苦的國家,而將和平的成果轉換成該國6600萬人民生活中所能利用的具體建設,是相當重要的。
代表歐盟執委會、比利時、法國和英國管理多方贊助森林信託基金的世界銀行,將透過由國際開發協會基金所資助的新方案,來支持剛果共和國的改革成效,強化森林管理部門、自然保育研究協會和公民社會組織的運作。國際開發協會隸屬世界銀行,主要功能在藉由批准無息貸款和補助金來協助貧窮國家,促進當地經濟成長,減少資源分配不均的差距和改善人民生活條件。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mar2007/2007-03-12-03.asp
世界自然基金會與Google合作推展全球保育
摘錄自2007年3月13日法新社舊金山報導
暖化衝擊人類 日人擔心島國沉沒
2007年北海道的冬天,比以往要溫暖許多,也因此很多北海道人說,他們的生活,的確受到影響。北海道居民表示:「因為海平面越來越高,日本面積會更小!」
北海道2007年的冬天,平均溫度,比往年要高出2度,大雪紛飛的場景,北海道人不再視為理所當然。北海道居民說:「很怕看不到流冰,現在又不下雪,沒辦法滑雪。」這樣的說法,絕對不是杞人憂天。在結冰的湖面上釣魚,是寒冬的樂趣之一,不過這裡的人告訴我們,現在能釣到的魚,越來越少,這也跟地球暖化有關。這個湖靠近海,北極冰慢慢融掉,海平面慢慢上升,高度鹽分的海水,向右流到湖泊,湖泊的鹽度,跟著增加,湖面底下的魚,開始大量暴斃,很多人開始擔心人類的未來。
北海道居民說:「一想到自己後代,幾百幾千年後,會有想不到的變數,就會很擔心。」
覆蓋著冰雪的北海道,景色相當怡人,如果地球的溫度,依照現在的速度持續上升,也許我們捕捉到的這些畫面,將來可能變成歷史紀錄片。
日本發現一種植物可淨化鎘污染土壤
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新華網北京報導
環保依賴高科技 加拿大投資氫電池
已接種疫苗的家禽中傳檢出禽流感病毒 埃及防疫恐有漏洞
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路透社開羅報導
聯合國:2050年全球人口達92億 1/ 4是老人
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東森新聞報報導
根據聯合國13日公佈的全球人口預測報告,全球人口將在2050年突破92億,其中新增加人口幾乎全都來自開發中國家﹔此外,全球人口結構正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轉型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加上平均壽命延長,人口老化也是一大趨勢,屆時全球60歲以上的老人比現在增加3倍,佔總人口的1/4。
根據這份報告,未來43年,全球人口將增加25億,到2050年時,總人口數從目前的67億擴增到92億,增加的幅度相當於1950年時的全球人口規模。這25億人主要來自開發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奈及利亞、剛果、衣索匹亞等,已開發國家中,美國是少數人口持續增加的,其他如德國,義大利,日本,南韓等國,2050年的人口可能比現在還少。
聯合國人口司司長茲羅尼克說,這份報告人口統計預測比上一次2004年發布時所做的幾個重要修正,包括因為愛滋病致死人數的預測值降低,這主要是因為抗愛茲藥物獲得擴大使用,使得愛滋病死亡人口降低。聯合國預測,2005年到2020年間愛滋病死亡人數將減少3200萬人。
海豚群居里約 巴西擬立法保護
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中央社聖保羅報導
巴西環保署於2001年公布「巴西海洋動物行動計畫」,指出這類海豚的生存正受到人類聚居的影響,生命飽受威脅,所以急待政府立法予以保護,但是國會一直未能完成立法程序。
每年3、4月,從巴西里約熱內盧州南海岸的謝貝奇巴海灣乘船出海,只要5分鐘行程就可以看到海面上出現成群結隊的圭亞那長吻海豚,再航行20分鐘,則可以看到更壯觀的景象,近百隻海豚以不等的距離,在船的四周圍成一條銀色彩帶。這些群居在謝貝奇巴海灣,數量大約有500隻到1000隻,由於人類活動和環境污染的影響,這些海豚生命已飽受威脅,環保人士呼籲巴西政府立法加以保護。
海洋生物學家福拉克指出,當地是目前全球擁有最多圭亞那長吻海豚的地區,數量在500隻至1000隻之間。福拉克在謝貝奇巴海灣進行了5年的研究。他說,這種灰色海豚是所有海豚當中體積最小的一種,長度介於1.8公尺至2.1公尺,是巴西沿海最常見的種類。一般來說,牠們只在中美洲的宏都拉斯至巴西南部的聖塔卡特琳娜州的海岸線活動,海豚的背部呈暗灰色,腹部淺粉紅色,壽命可達30歲,喜食沙丁魚和鱸魚。
中國新聞
--﹥
青海增強荒漠溼地及動植物保護計畫
摘錄自2007年月日人民網青海報導
周國勛代表:國家需完善退耕還林政策
可可西里將招募專業型環保志工
摘錄自2007年月3日14人民網北京報導
植樹節 3億手機用戶收到「綠色」簡訊
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人民網北京報導
澳門綠化覆蓋率減少
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新華網澳門報導
中國企業加入歐盟「自願減排」環保協議
摘錄自2007年3月14日新華網南京報導
中荷合作開發農村可再生能源
綠色學習課表
--﹥
我們的島:無痕山林
開始時間: 2007/03/16 - 9:00pm
結束時間: 2007/03/16 - 10:00pm
八仙山森林遊蹤
開始時間: 2007/04/21 - 8:00am
結束時間: 2007/04/22 - 6:00pm
大陸新聞人員採訪台灣環保團體&媒體座談
新農業運動「漂鳥計畫」
Leave No Trace 實驗班開課!
台美水庫保護帶保育研討會
開始時間: 2007/03/23 - 8:30am
結束時間: 2007/03/23 - 12:30pm
2007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 開跑囉!
開始時間: 2007/03/13 - 11:52am
結束時間: 2007/10/07 - 11:52am
我們的島: 無痕山林 --﹥
文字:張岱屏(公共電視記者);攝影:葉鎮中(公共電視記者)
讀者投書: 莫讓台灣成為殺人武器的原鄉:反對苗栗設立跨國製菸場 --﹥
行動參與: 請加入連署:給我樂生,要求對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