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英國國民信託向政府提出申請成為博物館認證組織 (AMA:accredited museum
authority),2006年4月通過成為英國最大的
AMA,一方面它擁有149博物館,另一方面,它開始擁有認證其他博物館的權力。英國國民信託長期以來一直論辯是否規劃與經營博物館,2006年的認證成功,正式宣告:博物館產業將成為英國國民信託未來的主軸。
依英國政府(Museums Libraries and Archives
Council)規定博物館需要註冊認證。因此1990開始註冊,1992-1995年間,共註冊認證約100家博物館;1995-2004再註冊認證49家。換言之,英國國民信託擁有149家註冊認證的博物館,佔全英國8.5%。
2005年,英國國民信託向政府提出申請成為博物館認證組織 (AMA:accredited museum
authority),2006年4月通過成為英國最大的
AMA,一方面它擁有149博物館,另一方面,它開始擁有認證其他博物館的權力。英國國民信託長期以來一直論辯是否規劃與經營博物館,2006年的認證成功,正式宣告:博物館產業將成為英國國民信託未來的主軸。而許多期望自家未來成為博物館的「潛在信託者」或「潛在保存契約者」將大為增加。
最為一般人熟悉的披頭四合唱團(Beatles),其中兩位(Sir Paul McCartney and John
Lennon)孩童時代的在利物浦的兩處故居已被信託(Merseyside and Mendips),正在規劃成博物館。
文化襲產旅遊 增加社區光榮感
美國的國民信託也有多種名稱,例如英國國民信託在美分部、土地信託、綠信託等。其中史跡國民信託(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1949-)主要業務在於保存歷史建築與史跡,其信託來源之法令為1966年公佈之國家史跡保存法(National
Historic Preservation Act)。迄今該組織信託了28個的史跡,其中6處作為歷史建築或史跡博物館。
其中深具歷史意義者如The Lower East Side Tenement Museum (97 Orchard
Street,NY),在1863-1935年間,曾先後作為7000位新移民暫時的家。又如第28任美國總統威爾遜1921年卸任後故居(華盛頓特區),原樣保留,發思古之幽情。而該建築樣式更是喬治亞文藝復興型態的典範。
而其推動可回到1980年代同樣由美國史跡國民信託組織發起的「社區大街運動」(Main Street
Movement:許多小市鎮的最主要街道皆以 Main Street
為名),以歷史保存的經濟發展策略致力於讓小市鎮的中心區的再生。迄今已有1800社區因此改變,將本來破敗蕭條的大街區(有許多歷史建築與當地故事)轉變成有活力的社區中心,而後來都成為文化襲產旅遊的對象。
人民是最大的財團 世界國民信託現況
全世界也23個國家與地區參加「世界國民信託協會」,早期英國殖民地的國家採用「英式國民信託」,例如澳洲、馬來西亞。紐西蘭亦有國民信託但是稱為「史跡或古蹟信託」(The
Historic Place Trust),係依1954年之古蹟法(The Historic Place Act)
而運作,則較像美國國民信託,以史跡或古蹟為主軸。
日本國民信託以協會方式運作,下有54團體,團體名稱有2/3未冠信託字樣。韓國則由政府補助成立。不管何種方式,業務與博物館結合是時代趨勢。
台灣國民信託組織(TNT)為一虛擬策略型組織,目標為採取環境外交手法來推動台灣的國民信託運動,於1997年國科會的國民信託研究報告後成立,再於1998年以TNT名義加入日本國民信託協會:ANTJ(當時包括42個從事國民信託團體),並代表台灣參加當年舉辦之第16屆日本日本國民信託年會。再以TNT名義於2000年8月於澳洲舉行之第9屆世界國民信託大會中加入世界國民信託協會,成為第22會員國。接著選派台灣代表參加日本第一、二、三屆與韓國第一屆國民信託工作假期(NT
Working Holidays)。台灣國民信託組織除了持續教育與宣導外,近年並參與荒野保護協會
NT業務咨詢、台北市文化局NT業務咨詢(後來成立台北古蹟信託基金)、內灣戲院 NT
保存行動、千里步道NT業務咨詢、參與竹掃把市民信託運動、遊說信託法增列「國民信託條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