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5.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環境資訊中心滿八週年囉,感謝眾多讀者的支持,也希望您們繼續支持,並一同為環境許願。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社區營造學會

看守台灣協會

千里步道

洪雅書房 
 
  全球暖化:熱帶昆蟲比北極熊更早滅絕

包含蝴蝶在內的熱帶昆蟲,些微的暖化就可能造成昆蟲迅速死亡。圖片來源:英國獨立報
【相關連結】

物種消逝 醫療資源也受損

鳥類滅絕 暖化之故

全球蜂群消失事件 農業拉警報

北極海冰減少 50年內2/3北極熊滅絕

全球暖化之後,最早絕跡的生物可能不是北極熊,而是熱帶昆蟲。熱帶昆蟲目前已生存在溫度適應範圍的上限,些微的暖化就可能造成昆蟲迅速死亡;少了昆蟲,熱帶生態系從授粉到廢物分解等每個環節都將受到連鎖衝擊。

最新的研究認為,到了22世紀,熱帶地區就算保守預估只增溫攝氏3度,便可能對當地生態造成深遠的影響。因為昆蟲是熱帶生態系健全的關鍵,它們扮演許多重要角色,包括分解有機物,幫助花朵授粉結果,也是食物鏈上層生物的營養來源……精采內文

 
 
  透視中國環境:一個中國老太太生活中的「氣候變化」
2008年初中國所發生的雪災。照片來源:中國國家林業局
作者:劉鑒強(北京記者)

2008年2月初,我從北京回山東老家與父母過春節。母親見我回來,歡天喜地的給我煎年糕吃,我站在一邊陪她說話。談起這場令半個中國癱瘓的大雪,她說這很奇怪,最不應該下雪的南方居然大雪不斷,「這就是人家說的氣候變化吧?氣候變化不一定就是變暖,說不定有很怪的天氣發生。」

在此之前,她跟我嘮叨的是我的太太孩子,我的工作,我的身體,談氣候變化還是第一次。在我心裡,氣候變化應該是科學家和環境工作者的話題,一個76歲的農村老太太跟氣候變化有什麼相干?是什麼讓她關注這個問題……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波特曼
在巴西亞馬遜地區的印地安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08年聯合國第七屆原住民族常設論壇在4月21日至5月2日於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今年特別主題是「氣候變遷、生物文化多樣性與生存-原住民的管理角色與新挑戰」。氣候變遷造成極地冰原消退、高山環境變遷都對世居在當地的原住民造成影響,然而他們在討論氣候變遷的正式會議中卻沒有充分的發聲管道

原住民因為環境與開發議題而遭受的迫害,當中的利益糾葛不是外人能理解的,譬如巴西的Roraima印地安保留區最近便上演了與農民爭地的衝突台灣的原住民族則在去年底獲得地區資源共同管理的權限。有了法律工具,部落也要更加充實專業,如蘭嶼便進行海鄉計劃研討會,探討當地的環境永續議題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地球日特輯:2008世界環境日 全球踢碳 邁向低碳
UNEP
作者:許心欣(環境資訊協會常務理事)

在4月22日地球日過後,緊接著6月5日世界環境日是僅次於地球日的另一個深具歷史意義的環境節日。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發表人類環境宣言,是人類史上第一次針對環境議題所召開的全球性會議,因此後來將會議召開的日期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世界環境日的訂定在於希望世界各國及人們都能重視環境的重要,努力解決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環境問題,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同日,聯合國通過另一項決議是設置環境署,也就是現在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而世界環境日是聯合國最重要的紀念日之一,旨為提高世界人們的環保意識和增強政治上的影響力……精采內文

 
 
  全球暖化:熱帶昆蟲比北極熊更早滅絕
摘譯自2008年5月6日外電報導;陳維婷編譯;蔡麗伶、禾引審校

一項新研究顯示,全球暖化之後,最早絕跡的生物可能不是北極熊,而是熱帶昆蟲。熱帶昆蟲目前已生存在溫度適應範圍的上限,些微的暖化就可能造成昆蟲迅速死亡;少了昆蟲,熱帶生態系從授粉到廢物分解等每個環節都將受到連鎖衝擊。

根據氣候學家的預測,氣候變化會讓南北兩極成為本世紀平均增溫最劇烈的區域。然而最新的研究卻認為,在2100年熱帶地區就算保守預估只增溫攝氏3度,便可能對當地生態造成深遠的影響。

昆蟲是熱帶生態系健全的關鍵,它們扮演許多重要角色,包括分解有機物,幫助花朵授粉結果,也是食物鏈上層生物的營養來源。

研究論文作者之一的UCLA大氣海洋學系助理教授德茲克(Curtis Deutsch)表示:「許多熱帶生物終年處於相當穩定的氣候環境裡,所能耐受的溫度變化範圍很小。我們的計算發現,熱帶物種因暖化受到的傷害,比寒冷氣候區的生物還嚴重。更糟糕的是,熱帶是地球大多數物種生存的區域。」

科學家分析了1950年至2000年全球每日與每月的溫度資料,與一系列代表物種「健全狀態」的資料相比較,包括不同生物的族群增長速率與外在表現等等。

研究的另一位作者,華盛頓大學的杜克司博瑞( Joshua Tewksbury)指出:「目前熱帶的溫度已經是當地許多物種最適應的狀態,所以能順利繁衍生長。一旦溫度超過適應範圍,物種的生存狀況就會急速惡化。」

德茲克表示,除了滅亡,生物還會有其他的調適反應,例如往高處或高緯度等寒冷地區遷徙,或是發生演化,最終只有極耐熱的物種得以存活。但若是發生遷徙或演化,就可能會大幅衝擊熱帶地區以外的人類生活。

科學家也提醒,全球暖化還會帶來其他可能衝擊熱帶區域的效應,特別是對糧食作物。德茲克指出,「我們的研究只有針對溫度變化的影響,但是暖化也會改變降雨的情形,由於目前對水循環的變化了解不夠深入,要進行這方面的估計更加困難。」

參考資料:英國獨立報路透社

Top

 
 
  透視中國環境:一個中國老太太生活中的「氣候變化」

作者:劉鑒強(北京記者)

2008年2月初,我從北京回山東老家與父母過春節。當時,中國的南部正遭受50年來最嚴重的雪災,數以萬計的人困在機場和火車站,坐在報紙上失望地過年。好在我的老家山東雖有降雪,但交通無礙,我在除夕那天終於回到了家。

母親見我回來,歡天喜地的給我煎年糕吃,我站在一邊陪她說話。談起這場令半個中國癱瘓的大雪,她說這很奇怪,最不應該下雪的南方居然大雪不斷,「這就是人家說的氣候變化吧?氣候變化不一定就是變暖,說不定有很怪的天氣發生。」

在此之前,她跟我嘮叨的是我的太太孩子,我的工作,我的身體,談氣候變化還是第一次。在我心裡,氣候變化應該是科學家和環境工作者的話題,一個76歲的農村老太太跟氣候變化有什麼相干?是什麼讓她關注這個問題?

我想到去年9月BBC公布的有關氣候變化的調查報告。在大部分國家,問卷調查的樣本大約為1000個,但在中國調查了1800人,結果顯示,中國人對氣候變化的了解程度很高, 87%的中國人相信人類活動(如工業和運輸)是引起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而持這種觀點的人,在美國占71%,英國占78%,印度占47%。

70%的中國受訪者認為,應該盡快採取措施減少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持這種觀點的人,在美國只占59%,在英國占70%,在印度占37%。

如此看來,中國人對氣候變化的認識之高,位於世界前列,這令人生疑。因此,就在三四天前,美國Rutgers大學「氣候變化、社會政策與政治中心」的Martin Bunzl教授發信給我,懷疑說是不是接受訪問的中國公眾把「氣候變化」和「汙染」混為一談了。

我查了一下BBC調查的英文和中國問卷,顯然沒有弄錯,中國公眾談的就是氣候變化。我告訴他,中國受訪者對氣候變化有較高的認識,可能因為中國的調查局限於北京和上海等主要城市,這里的市民受教育程度較高。而在有些國家,比如英國、美國和印度,受訪者來自城市,也來自鄉村。

所以我想,那份問卷不能代表整體中國人對氣候變化的認知,中國城鄉仍然兩極分化,大部分生活在農村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氣候變化。

那麼,我母親是什麼態度?她前50多年生活在農村,只在最近20年搬到這個小縣城。她受的教育與接受的資訊不如城市的人,但她是小學教師,喜歡看電視新聞,會用科學來解釋生活中的事情,比一般的農村老太太有知識。

「你聽說過氣候變化?」我問。

「不用聽說,我自己就感覺出來了,以前多冷,現在多暖和!以前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很準。現在小雪時很暖和,大雪時河也不凍。以前我們冬天穿棉襖、棉褲、棉鞋、棉帽,現在你們冬天哪有穿棉鞋的,連帽子也不用戴了。」

「你從什麼時候感到氣候變暖的?」

「好像是從堯河娶媳婦那一年,哪一年我忘了,反正他兒子現在都娶了媳婦了。」母親說。堯河是我們村的一個人,他結婚時,我二哥為他寫了大門上的「喜」字。

我大笑起來。這麼說,應該有30年了。母親說,堯河娶媳婦是12月或1月,應該大冷,但天暖得讓人穿不住棉襖。「你小時候,最冷零下18度,現在最冷零下10度,差得太多了。」

最近4、5年,母親才從電視上知道「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這兩個詞。但全球變暖的原因,母親倒不必從電視上學,她有自己的觀察和總結,「原因嘛,我自己想,就是人多了,車多了,工廠多了,樹少了,水少了。」

母親說,以前的樹林很多,夏天一進樹林,一片冷氣。我外婆的村邊有片松樹林,隔著一里地,就聽到樹林里沙沙的風聲,涼氣似乎就過來了。「現在早砍沒了,蓋了房子。樹林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沒了樹林,氣溫自然就高了。」

工廠越來越多,也是變暖的原因,「夏天在汽車裡坐著,一出汽車,就像跳到火裡一樣,為什麼?那熱氣就是汽車排出來的嘛,這就像工廠,那麼多工廠在燒煤,肯定排出熱氣,主要是二氧化碳。」母親說。

就在這個小小壽光縣城的周圍,有全國最大的造紙集團、一個大規模的化肥廠、兩個酒廠,以及數不清的中小工廠。這個縣的財政收入在全國2000多個縣中,排名前30。

我問:「氣候變化和汙染是不是一回事?」

「是一回事。」母親說,工廠燒煤排出熱量,也排出廢氣。「我小時候,天上一點汙染也沒有,天藍藍的,太陽從雲縫裡射出來,曬得生疼。諺語說:‘雲彩裡出太陽,好比後娘」,說太陽晒得很狠。現在哪兒有藍天?哪兒有太陽?我們這裡出門就是灰灰的,像雲彩落在地上,那個太陽霧濛濛的,算什麼太陽!」

在母親看來,河流的缺乏,也加劇了氣候變化。30年前,我們村邊的彌河又深又寬,但一轉眼工夫,就成了一條乾乾的河床。彌河的乾涸加速了地下水的流失,1976年之前,我們村的水位在兩米左右,媽媽用扁擔鉤著水桶能打上水來。1976年,我們家第一次打水井,水位變成5米,兩年之後,變成9米。1980年,水位變成20米。幾年之後,我們村那口30米深的井徹底沒水了。我們村名為「雙井口」,一個井台上有兩個圓圓的井口,建村600多年來,一輩輩人的井繩在青石板上磨出了深深的溝痕,而短短10年間,環境的惡化令綿延了600年的傳統徹底消失了。

對一般中國人來說,氣候變化與環境汙染緊密相關。圖片來源:中外對話主要原因是幾十公里外建立了大批鹽廠、堿廠和化工廠,於是我們附近建了兩個水站,日夜不停地抽取地下水,用一米粗口徑的大管道運往工廠。

很快,壽光縣的四條河流:桂河,彌河,丹河,堯河,流乾了最後一滴水,這個100萬人口的大縣,在有歷史記載的2100多年中,第一次成了沒有河流的土地。河流的乾涸與地下水水位的不斷下沉,令生態系統持續惡化。

河流不見了,樹林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工廠,一座座煙囪,向天空排著濃煙,向地下排著汙水,換來中國持續增長的GDP,母親在一生中親眼看到這巨變。也許Martin Bunzl教授說的對,中國人把環境汙染與氣候變化混為一談了,因為對普通中國人來說——比如我母親——氣候變化與環境汙染緊密相關,他們知道這一點,不是因為閱讀科學報告,而是在幾十年中觀察生活的變化。

所以這位農村老太太也像一些科學家和環境工作者一樣,感受到氣候變化的危害,並支持降低這危害,「工廠不能關,沒有工廠人們怎麼吃飯?但應該治理工廠,讓工廠冒白煙,而不是黑煙。」她說。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8年5月7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全球原住民處於氣候變遷波及的前線
摘譯自2007年4月19日ENS英國,牛津報導;許念真編譯;蔡麗伶審校

兩個因奴伊特人在加拿大北極圈內試探薄冰。(照片來源: Environment Canada)居住在北極的因奴伊特人(Inuit)因冰塊破裂不能夠再安全地進行狩獵;太平洋島民因為逐漸上升的海面而失去環珊瑚區;加勒比海島民受到劇烈風暴的侵襲;婆羅州部落看著他們的雨林失火;西藏人不知為何他們神聖的冰川融化,高山藥草植物消失。4月12和13日於牛津大學的國際研討會就是關注以上氣候變遷對全球原住民的威脅。

與會者都同意要適應已經發生的氣候變遷與避免全球暖化最壞的後果,關鍵在於原住民和科學家與政策決定者之間的溝通。

主持該會的牛津大學訪問學者沙力克博士(Dr. Jan Salick)表示:「原住民本身和民族生態研究者都要互助聯繫及開始可比較的氣候變遷研究和行動。原住民必須被納入氣候變遷的討論議題和決定政策的過程。」

最近由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公布的氣候變遷摘要報告,只提到「有害的衝擊…對於極區傳統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但是根據會議組織者之一的牛津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人員表示:「原住民直接在前線遭受氣候變遷的迫害。」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Top

 
 
  峇里島舉行氣候變遷會議 原住民團體遭禁音
摘錄自2007年12月8日東森新聞報導

全球190國代表聚集在印尼峇里島,設法就全球暖化議題凝聚共識,希望號召世界所有國家共同對抗氣候暖化,並在2009年簽訂新約,取代京都議定書。不過在會議期間卻發生,身受全球暖化衝擊的團體,遭到禁止發言的情形,引發會外抗議抗議聲。

大批以白色的紙遮住口鼻,上面寫著抗議標語,民眾聚集在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外,要求還給他們發言的權利。
巴拿馬原住民團體:「我們必須要敬禮,還要跪下來求他們,才可以允許我們發言,這是我們應有的權力吧!」

原來這群原住民團體組織的代表,就是最關心全球暖化的議題,因為全球許多原住民的生計以及家園,將會是全球暖化首當其衝的犧牲者,不過卻遭到禁止發言。而一份由聯合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西元2070年,將會有1億5千萬的沿海居民,將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Top

 
 
  巴西印地安人爭取土地權 抗爭到底
摘譯自2008年5月2日路透社巴西,巴西里亞報導;范仕穎編譯;蔡麗伶審校

巴西的印地安領袖在血腥的土地權衝突之中,挺身對抗武裝農民,同時表示自5月7日開始,他們會不顧生命威脅、政治壓力或是軍事方面對領土完整性的顧慮而戰鬥到底。

這樣的僵局呈現了由印地安人掀起的運動已達到高峰,訴求收復其由1988年憲法所賦予他們的祖傳土地權,這些土地牽涉到大幅的商業房地產利益。

「巴西政府原以為這些印地安人已經與社會同化,但恰好相反地,印地安人反而正在為他們失去好幾個世紀的權力而奮戰。」天主教印地安人照護團體(Cimi)的副幹事費度沙(Saulo Feitosa)表示。

警方於5月嘗試將稻農驅逐出一片印地安保留區,這片保留區是由現任總統盧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 )三年前於巴西最北部的Roraima省規劃。但是農民們聲稱他們同樣擁有這片土地的使用權,不但封鎖了道路、炸毀橋樑同時準備了土製燃燒彈來對抗警方。

「我們是一群由善良的巴西人組成的民兵,我要避免印地安人宣佈獨立,同時避免把這片土地變成科索沃一樣的地方。」Veja新聞雜誌引述了農夫夸提若(Paulo Quartiero)的說詞。

這批民兵的司令官、同時也是保守黨的國會議員上週表示,鄰近委內瑞拉和圭亞那的印地安保留區對國家安全有所威脅。他們認為哥倫比亞的游擊部隊和毒品販子可以藏在這片420萬英畝(相當於170萬公頃)的保留區裡。

「他們說我們是國家安全的威脅,但是他們不知道他們的歷史或是我們的現況。」聖馬科斯(Sao Marcos)印地安村的村長瓦皮奇那(Lourenco Wapichana)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的兒子和表兄弟們加入了軍隊,當英國人從歐里諾科(Orinoco)河順流而下想要征服這塊土地時,我們保衛了這片家園。」 瓦皮奇那外表神似美國搖滾明星桑塔纳(Carlos Santana)的,長得滿臉鬍子,頭上帶著墜有飾帶的白色頭巾。

巴西各地農民、植林和採礦公司均非常關切這場衝突,估計750,000位印地安人越來越多的土地權訴求。 去年(2007)一共有92位印地安人因為土地紛爭而被殺害。巴西利亞的印地安領袖表示土地權是公平與否的問題,而不是經濟利益的問題。

「我們不會妥協,這是我們的土地,而政府也立法承認了」Roraima印地安委員會的領袖馬庫錫Dionito Makuxi在巴西里亞市中心的辦公室接受記者的訪問時這樣告訴記者。他還表示,他和其他的領袖們正遭受生命的威脅。

最高法院最快在5月間會判決是否核准印地安保留地的驅逐行動或是廢止Roraima的印地安保留區。 「如果法庭判決對我們不利,這會是一場數代以來最大的印地安人權倒退。」

參考資料:路透社

Top

 
 
  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同管理辦法 發佈實施
摘錄自2007年12月18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農委會、內政部、交通部、退輔會18日會銜發佈實施「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同管理辦法」,提供各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在原住民族地區利用自然資源時, 能與原住民族協商,取得共識,並進一步建立共同管理機制,減少衝突與抗爭,以順利推動政務。

前述共管機制依法由當地原住民族代表、專家學者與資源治理機關共推代表組成,且當地原住民代表應由當地原民部落推舉,其人數應達委員總人數1/2以 上;共管會任務主要提供當地原住民族有直接參與資源治理機關中長程計畫、年度計畫、各項資源治理等業務興革的機會,所提建議供治理機關研訂政策時參考。

這項辦法發佈記者會在行政院原民會1樓大廳舉行 ,由原民會主任委員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主持。

夷將•拔路兒說,2005年2月公佈實施的原住民族基本法,規定施行後3年內應制定相關法令,因此研訂「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同管理辦法」草案,經多次研商協調獲得共識發佈實施,顯示政府推動原基法的決心。

他指出,原基法第二十條明定「政府承認原住民族土地及自然資源權利」,代表政府重視保障原民基本權利與落實民族平等的具體政策,也是對於台灣原住民族地區生態資源保護及尊重原住民傳統生活慣習的起點; 而依第二十二條規定訂定「資源共同管理辦法」,內容就是以「徵得原住民族事前同意」及「事後共管」為規範基礎,以落實原住民擁有土地與自然資源的權利。

Top

 
 
 
海鄉計畫 研討蘭嶼海洋生態
摘錄自2008年1月8日原住民族電視台台東報導

為了發展地方文化經濟的理念與規劃,台東縣政府7日在蘭嶼的蘭恩文教基金會,舉辦「蘭嶼海鄉計畫研討會」針對蘭嶼在迎合新世紀的族人,對於優質生活環境的渴望,以及對自我文化的維護與尊重,並邀請了地方相關文史及生態工作者參與,同時也吸引了不少當地的民宿業者旁聽。

這次研討會,除了在於幫助部落族人,訂定海洋資源的使用保育和經營管理的目標,也是制定一個特定的管道,由族人跟外界合作,自己來訂定族人維護傳統海洋資源的使用模式。

研討會中,族人提到對於環境的維護,除了是大批消費型的觀光客湧入蘭嶼島上,消耗生態資源,並且帶來廢棄物等環境污染,不過也有族人開始思考,族人也應該要提升自己對於環境及生態的保育觀念。

資源的浪費,讓海洋民族賴以為生的生態環境倍增毀滅性的壓力,城市化的入侵蘭嶼,使得原本自然的生態系統,遭受嚴重的威脅,健全的生態環境無法用金錢購買,不當的政策建設或破壞,有可能造成生態的浩劫,如何使生態資源再度邁向永續利用,是蘭嶼族人當前要面對的問題。

Top

 
  地球日特輯:2008世界環境日 全球踢碳 邁向低碳

作者:許心欣(環境資訊協會常務理事)

在4月22日地球日過後,緊接著6月5日世界環境日是僅次於地球日的另一個深具歷史意義的環境節日。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發表人類環境宣言,是人類史上第一次針對環境議題所召開的全球性會議,因此後來將會議召開的日期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世界環境日的訂定在於希望世界各國及人們都能重視環境的重要,努力解決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環境問題,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同日,聯合國通過另一項決議是設置環境署,也就是現在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而世界環境日是聯合國最重要的紀念日之一,旨為提高世界人們的環保意識和增強政治上的影響力。

從1974年的世界環境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開始,聯合國每年都會訂一個主題,希望世界各國共襄盛舉,從1987年起,則在不同國家城市輪流主辦世界環境日主活動,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活動將在紐西蘭威靈頓舉行。

2008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踢除舊習,邁向低碳經濟」(Kick the Habit!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要求各國政府、企業、社區關注如何採取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今年世界環境日將重點放在如何促進建立低碳經濟體系和生活方式,如提高能源效率、尋找替代能源、保護森林及生態友善消費等.UNEP並提出踢除二氧化碳習慣的12步驟,以及慶祝世界環境日的80種方法,下一期地球日電子報將陸續介紹。

2008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Kick the Habit!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踢除舊習,邁向低碳經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要求各國政府、企業、社區關注如何採取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今年世界環境日將重點放在如何促進建立低碳經濟體系和生活方式,如提高能源效率、尋找替代能源、保護森林及生態友善消費等.UNEP並提出踢除二氧化碳習慣的12步驟,以及慶祝世界環境日的80種方法。

舉辦世界環境日慶祝活動的方法很多,包括街頭集會、單車遊行、綠色音樂會、舉辦校內作文及繪畫比賽、植樹活動、跳蚤市場、清掃活動等.許多國家利用這些一年一度的慶典活動,從政治上提高政府和公眾對環保事務的關注程度,以及促使各界採取環境行動。

各個國家與行政首長通常會利用世界環境日這個機會發表演說,承諾將全力以赴,積極致力於保護地球的工作,部分更為嚴肅認真的承諾,還確實促進設置了各種正式的環境管理和經濟規劃機構.這些慶典活動為簽署或批准各項國際環境公約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6月5日不僅是世界環境日,也是台灣第一個立法通過的環境節日。在2002年通過的環境基本法內有「為了促使國民、事業及各級政府深植環境保護理念,共同關懷環境問題,明訂6月5日為環境日」的條文。從此,台灣有了第一個法定關於環境的節日!

今年從4月地球日到6月世界環境日,都是圍繞著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主題,這是全球的環境趨勢,希望從國家到個人,都能確實採取行動,踢除大量製造二氧化碳的舊習慣,朝向低碳經濟國家與低碳生活邁進,距離2008世界環境日只剩不到一個月,趕緊想想可以用什麼方式來慶祝世界環境日,還有可以採取什麼踢碳行動來改變舊的碳習慣,期待大家齊心一意來減碳,採取低碳經濟做法,共同邁向低碳生活!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陳誼芩•網編:黃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