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12.1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2008生物多樣性&生物簡介專欄讀者滿意度調查
20081211環境手札預購-讓我陪著你一起紀錄生活
921災後重建資料庫
數位造林
編輯室小啟
賀!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永續社團類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塔山自然實驗室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蛙蛙世界學習網

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
 
 
胡德夫、拷秋勤票選囧新聞 挺環境、愛地球

胡德夫在1206抗暖化音樂會上演唱

【相關連結】
2007環保大代誌 蘇花高、北極冰融「尚大條」
小地方音樂會落幕 獨立樂團為人權而唱
抗暖化 遊行、音樂會表訴求
2008金馬獎頒獎典禮,台灣國片《海角七號》預計創下超過7億的票房奇蹟;但是全球經濟直直落,各地環境也面臨嚴苛的挑戰,從全球暖化到嚴重缺水和污染、自然資源管理等,要邁向永續經濟之路,需要更積極的作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2008環境囧新聞票選活動,邀請民眾一同關心全球環境議題,台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嘻哈樂團拷秋勤日前也已票選出心中重要的環境新聞,投下支持環境的一票。

胡德夫是開啟台灣民歌樂章的先驅,也是原住民運動的參與者,他用渾厚深具感染力的聲音,傳唱關於族群與土地的歌,其中不乏描述環境議題的創作;而具有豐富台灣本土文化元素的嘻哈樂團拷秋勤,早在2007年就以《黑心肝》一曲,唱出充斥黑心貨的社會現象。2008年三聚氫氨毒奶事件延燒全球,也驗證了拷秋勤獨特眼光的社會觀察。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社會責任投資──讓錢為環境和群眾說話(上)
富時社會責任指數標誌

作者:城國斌(嘉鼎資本管理集團)

近年來,國際間對於「綠色投資」、「社會責任投資」的概念,有了更多的實驗與實踐。而由於「綠色投資」多僅將目光鎖定在特定產業趨勢上,本文將以涵蓋範圍更廣、實踐也最多的「社會責任投資」(Society Responsibility Investment,以下簡稱SRI),作為主要的探討焦點。

國際間發展社會責任投資的經驗,對於台灣的資本市場而言,具有相當的啟發:就以日本來看,社會責任投資的投資精神,讓過往日本傳統上對於「股市」、「炒股族」的投機性抱有負面觀感、而從未進行投資的族群,展開了人生的第一次投資。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陳誼芩

信天翁。圖片提供:ITT

花花世界,生物多樣性之豐富!許多低度開發地區的新物種尚未被發現。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最(WWF)新發佈的研究報告,過去10年中,科學家在東南亞的大湄公河流域發現超過1000種物種。但是,這些生態資源要如何保護?中國西藏藏東南地區擁有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專家建議:應在保護中加以適當的開發利用。但是導入旅遊發展之後,入侵種很有可能跟著來!英國小島受到入侵鼠種威脅,信天翁瀕臨滅絕

台大研究指出,黑潮發電夠台灣用還有剩,台大黑潮發電研究團隊初步規畫未來在東部靠近蘭嶼、綠島、花蓮、蘇澳的海域中,選擇四個廠址,利用黑潮的洋流力量帶動渦輪發電機。而行政院組織改造推動小組昨日召開第三次會議,會中決議設立海洋部,下轄海巡及漁業等相關業務,將海洋事權集中。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深度報導:在永續發展下 台灣環保團體的角色轉變(上)
台灣環境運動遊行現場

作者:陳曼麗(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理事長、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董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自從1965年美國瑞秋卡森出版〈寂靜的春天〉一書,環境議題浮出檯面。1970年美國民間提出〈地球日活動〉,抗議日漸嚴重的環境污染情形,在4月22日有兩千萬美國人走上街頭,隨後擴及世界各地,目前有180個國家響應地球日活動。聯合國於1972年在瑞典召開「人類與環境會議」,後於1992年邀集171個國家代表在巴西舉行「地球高峰會」,通過「21世紀議程」,做為全球推動永續發展的藍圖。台灣在1971年退出聯合國,以致無法正式參與上述官方會議。

台灣在永續發展上,雖然國際參與遭受困難,但環保團體對國際趨勢積極蒐集資料,引入台灣,希望在政策、法令、教育、社區參與,都能和國際同步進行。精采內文

 
  論壇:澎湖人窮怕了?

作者:Maco

「澎湖人都窮怕了」,確實是政客用來遂行其目的之最常見說法。澎湖人不是很有錢,但卻並不匱乏,尤其在心靈的感受上。應該說「感覺匱乏」這件事是主觀的,很多人明明很「好業」了,卻還是感覺匱乏,因為他們所需求的較高,常達不到標準時,就會有匱乏感。像這次華爾街金融風暴,很多金融金童會感嘆:這是最壞的年代,一副世界即將毀滅的狼狽樣,其實他們不過是從過度被膨脤的薪資,回歸到平民的水準罷了。所以從世界各國來分析,國民所得的多寡,不能與快樂指數成正比。君不見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之一,在喜馬拉雅山下的尼泊爾,它的國民所得只有台灣的二十分之一,但是人民樂觀豁達,其心境常常像山頂上的雲朵一樣安然自在。精采內文

 
 
 
胡德夫、拷秋勤票選囧新聞 挺環境、愛地球

本報2008年12月17日台北訊

2008金馬獎頒獎典禮,台灣國片《海角七號》預計創下超過7億的票房奇蹟;但是全球經濟直直落,各地環境也面臨嚴苛的挑戰,從全球暖化到嚴重缺水和污染、自然資源管理等,要邁向永續經濟之路,需要更積極的作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2008環境囧新聞票選活動,邀請民眾一同關心全球環境議題,台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嘻哈樂團拷秋勤日前也已票選出心中重要的環境新聞,投下支持環境的一票。

胡德夫在抗暖化音樂會上演唱胡德夫是開啟台灣民歌樂章的先驅,也是原住民運動的參與者,他用渾厚深具感染力的聲音,傳唱關於族群與土地的歌,其中不乏描述環境議題的創作,《飛魚、雲豹、台北盆地》,就是一首關於蘭嶼核廢料的歌。知名導演蔡明亮曾說:「胡德夫的歌聲,誠實有魂魄,召喚我們失去的山林河川,遺忘的海與天空,都回來了。」

在1206抗暖化音樂會上,胡德夫用深沉的嗓音、感性的語調,以歌聲表達對蘭嶼海上作業平台擱淺事件的關切,也呼籲政府單位儘速移除擱淺船隻。他選出了杉原海岸BOT案、擱淺事件造成海洋浩劫、經濟開發、物種保育等多則台灣新聞。

具有豐富台灣本土文化元素的嘻哈樂團拷秋勤,早在2007年就以《黑心肝》一曲,唱出市場充斥黑心貨的社會現象。2008年三聚氫氨毒奶事件延燒全球,也驗證了拷秋勤獨特眼光的社會觀察。另外一曲《逆天》更以北京話、客語、河洛語等不同語言,唱出地球大地的悲傷和憤怒。「難道,只能嘆氣;難道只能坐以待斃;難道,只能看著環境繼續這樣被破壞下去;萬物的海洋、寂靜的森林、寬闊的藍天、無恥的人類,聽到這首,會不會,去誠心反省。」主唱范姜峻宏也參與票選囧新聞活動,在國際新聞上,選了三聚氫氨事件、天災人禍和環境政策等新聞。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表示,2008票選囧新聞活動希望加強跨界連結,因為環境變遷、環保議題不是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或環保團體說了算,而是要交由每一個人來決定。不論您是男人或女人、大人或小孩、名人或老百姓,只要是住在地球的地球人,都有責任為環境付出心力,可以點個滑鼠投票支持,或是在關心的環境議題網頁留言、發表意見,都有可能讓環境發生變化。2008票選環境囧新聞活動至12月25日止,請民眾把握時間,上網投票!票選結果將於12月28日上午的記者會公佈,現場將有神秘嘉賓出席。

2008票選囧新聞活動與2009「囧環境=囧經濟!?」環境趨勢座談會,由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PeoPo公民新聞、Taiwan News財經文化週刊、公共電視我們的島、台灣立報贊助;水產出版社、遠足出版社、公共電視我們的島、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團體,提供精彩DVD、書籍、年曆、明信片等多項好禮,上網票選即可抽獎送獎品。詳細活動內容請密切注意環境資訊中心網頁,連絡電話:(02) 2302-1122分機20~23,陳小姐。

Top

 
 
  生物多樣性:社會責任投資:讓錢為環境和群眾說話(上)

作者:城國斌(嘉鼎資本管理集團)

近年來,國際間對於「綠色投資」、「社會責任投資」的概念,有了更多的實驗與實踐。而由於「綠色投資」多僅將目光鎖定在特定產業趨勢上,本文將以涵蓋範圍更廣、實踐也最多的「社會責任投資」(Society Responsibility Investment,以下簡稱SRI),作為主要的探討焦點。

國際間發展社會責任投資的經驗,對於台灣的資本市場而言,具有相當的啟發:就以日本來看,社會責任投資的投資精神,讓過往日本傳統上對於「股市」、「炒股族」的投機性抱有負面觀感、而從未進行投資的族群,展開了人生的第一次投資。

富時社會責任指數標誌              道瓊永續性指數標誌

也因此,社會責任投資的另一層意義,即是擴大了投資者的規模、讓更多能量願意進入資本市場,長期持有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並與之共同成長,從而促發企業產生更多的正面價值──這是面臨淺碟化疑慮的台灣資本市場,可以汲取的國際經驗。

國際對企業社會責任議題日益關注

社會責任投資,其基本的定義為:「將個人價值觀和社會關注議題,整合融入投資決策中,在『財務目標』和『企業所造成的社會及環境影響』之間,取得平衡。」

目前國際上,社會責任投資的相關指數已漸趨成熟,且各有欲突顯的價值觀。例如道瓊指數編製公司於1999年創立「道瓊永續性指數」(DJSI),排除菸草、酒類、博奕,著重於社會、環境、經濟表現良好的企業。而倫敦證交所與金融時報共同成立「富時指數公司」,創立的「FTSE 4 GOOD」系列指數,則是著重於社會、環境、人權面表現傑出的企業。上述指數,已成為眾多基金、退休基金管理機構進行長期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評估企業表現的三大面向

可以發現,社會責任投資並沒有僵固定義,而視所欲突顯的價值觀而定。不過,太過廣泛反而讓人難以依循,就這方面,「責任投資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PRI)倒是給了一個很好的指引。

2006年4月底,當時的聯合國祕書長安南(Kofi Annan),集結全球投資機構,聯合發表「責任投資原則」,共同承諾「作為投資機構,有責任追求投資人最佳的長期利益。基於受託者的角色,我們深信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ESG)議題,將會影響投資組合的績效表現……同時我們也認知到,責任投資的各項原則運用,可以使投資者與更寬廣的社會目標,結合在一起。」並與來自全球16個國家、擁有超過2兆美元資產的投資機構,一起在美國證交所正式簽署這項原則。

也因此,「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三個面向,目前已是社會責任投資進行投資決策時,除了評估企業財務表現之外的重要考量。

絕非「以腳投票」!

傳統上,一般人誤以為社會責任投資是一種「獎勵好的、剔除壞的」思維,對當下表現不佳的企業,不給予任何支持的機會;或是當資產組合中的企業表現不理想時,即採取「淘汰法」、「以腳投票」的方式,將之拋售。

事實上,當企業表現不佳、或其舊有思維不具備永續發展精神,最好的方式,並非撒手不理或是採取抗爭的方式迫使改變,而是投資者積極提供策略、管理上的有效建言,俾使企業持續改善。

這並非只是理想。2002年,由一群天主教修女掌管的宗教團體退休基金,以奇異電器(General Electric)的股東身分,要求該公司公佈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時要求董事會採取做法,提升能源效益以對抗氣候變化。起先這項提議被執行長伊梅特(Jeffrey Immelt)所駁回,結果卻有23%的奇異投資者支持此一提案,促使該公司重新檢試既有策略,結果發現:若能以能源效益作為企業核心宗旨之一,不但公司聲譽可獲提升,而且可在5年內額外創造至少100億美元的營收,於是,該公司在2005年在集團內部著手發展一個劃時代的新計畫:「綠色創想」(ecomagination),從而為該公司帶來新的價值。

此一作法,即是「股東行動主義」(Shareholders Activism)的實踐。有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投資者,採取上述積極性的精神,進行社會責任投資。根據彭博資訊(Bloomberg)的統計資料,截至2005年年底,市場上已經有90支奉行行動主義的基金,投入長期資金、積極提供建言,使投資標的產生更大價值。儘管數量仍屬稀少,但此類螞蟻雄兵力量的投入,對於整體環境的永續發展,會產生相當程度的助益。(明日待續)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十年發現1000多種物種:大湄公河流域生物多樣性超夯

本報2008年12月17日綜合外電報導;鄭佳宜編譯;禾引審校

大湄公河流域發現豐富之生物多樣性生態。圖片提供:世界自然基金會。攝影:Rene Ries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最(WWF)新發佈的研究報告,過去10年中,科學家在東南亞的大湄公河流域發現超過1000種物種。

這份「大湄公河流域野生動植物報告」(First Contact in Greater Mekong))將公佈1997到2007年間發現的1068種新物種,包括全世界最大的高腳蜘蛛(huntsman spider),腳長30公分,和一種通身粉紅、會產生氰化物劇毒的多足蟲(dragon millipede)。該報告可在此下載

大部分新物種出現在未開發的叢林和溼地,有些則在出乎意料之外的地方,例如,科學家在當地菜市場發現原以為早在1千1百萬年前就絕種的老撾石鼠(Laotian rock rat),又在泰國國家公園餐廳巧遇溜近屋頂的暹羅半島烙頭鐵蛇(Siamese Peninsula pit viper)。

「這個區域就像小孩子讀到的達爾文故事,」科隆動物園園長齊格勒(Tomas Ziegler)表示:「在未開發的原始地記錄未曾記載的多樣性,不僅獨特,也是美麗的經驗。」

大湄公河所發現的豐富生態。圖片提供:世界自然基金會。攝影:Rene Ries。這份報告包括519種植物、279種魚、88種蛙類、88種蜘蛛、46種蜥蜴、22種蛇、15種哺乳類、4種鳥、4種龜、2種蠑螈和1種蟾蜍。大湄公河流域跨越六國土地,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和中國雲南省南方,這些地方在這十年間也發現數千種新物種,更說明此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世界自然基金會大湄公河區域負責人查普曼(Stuart Chapman)認為︰「這無疑是歷史上一筆重要發現,再次確認大湄公河在保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確保大湄公河流域驚人的豐富物種和保護天然棲地,報告強調當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育必須共同攜手合作的重要性,用以維護居民生活品質,解決貧窮問題,同時維繫流域的生態棲地品質。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生物多樣性專家賓恩(Raoul Bain)指出:「我們對此區域貧脊的認識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對科學家來說,每次田野調查都能發現新物種,但記載卻是和時間賽跑的挑戰。 」

報告中建議大湄公河的6個國家,應該打破國界藩籬,聯手保護該區的生物多樣性,正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

查普曼表示:「我們已知那是亟待開發的區域,但更明確的說,還有更多未知物種,而科學家所發現的,也僅只是當地居民早在數百年前就已知曉的事罷了。」

Top

 
 
 
專家:藏東南豐富生態旅遊資源應在保護中加以開發

摘錄自2008年12月16日新華網報導

西藏大學農牧學院的幾位專家對藏東南生態旅遊資源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藏東南地區擁有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應在保護中加以適當的開發利用。

針對藏東南地區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專家提出了林芝地區生態旅遊資源開發的重點和開發次序,提出了昌都地區生態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的重點,並提出創建國際精品旅遊勝地。

專家同時提出,雖然藏東南地區處在「地球第三極」的位置,但仍然具有極地生態脆弱性的典型特徵。為此,藏東南生態旅遊資源的利用應與內地一般旅遊區的利用有所區別,在利用過程中,對珍貴的自然環境和豐富多樣的物種資源加強保護,做到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相結合,保護與利用相結合,使藏東南地區生態旅遊資源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藏東南生態旅遊資源彌補了西藏旅遊資源生物景觀相對較少的不足,同時人造文化型生態旅遊資源又體現了西藏旅遊資源的長處。為此,應在保護中對藏東南地區的生態旅遊資源進行開發利用。

Top

 
 
  入侵種老鼠掠食 英國小島信天翁瀕臨滅絕

摘譯自2008年12月12日ENS英國,劍橋報導;游珮綺編譯;蔡麗伶審校

根據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rds,RSPB)的研究顯示,嚴重瀕絕物種崔斯坦信天翁(Tristan Albatross)現正遭逢有史以來情況最糟的繁殖季,羽翼未豐的幼鳥數量快速減少。現在崔斯坦信天翁的幼鳥數量比他原本該有的數量少了約五倍之多,因為從外地引進且具掠食性的的入侵鼠種,正漸漸侵食生活在果夫島(Gough Island)上的信天翁幼鳥。果夫島是英國在南大西洋的屬地,也是信天翁的唯一棲地。

今年1月間針對果夫島上的崔斯坦信天翁所做一份完整的調查顯示,當時還有1764隻成年的信天翁在孵蛋;然而之後的調查卻表示只有246隻幼鳥順利孵化成功。

國際鳥盟(BirdLife)世界海鳥保育計畫主席克羅沙(John Croxall)表示:「崔斯坦信天翁現在遭受嚴重的雙重打擊:牠的幼鳥因為外來鼠種的掠食而早夭,而成鳥和半成鳥(少年期的幼鳥)則是被延繩釣船所誤殺。在島上或在海上被殺害的信天翁數量是無法忍受的,然而如果沒有投入重要的保育行動,崔斯坦信天翁將會絕種。」

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科學家卡斯柏(Richard Cuthbert)表示,「我們很久以前就知道老鼠掠食了很大數量的新天翁幼鳥,但是我們現在才知道其目前正是其遭受有史以來情況最糟的一年。」卡斯柏從2000年開始就已經著手針對果夫島上的老鼠問題進行相關研究。

卡斯柏說,「這些老鼠同時也可能造成果夫島上另一種鳥類的絕種,我們知道這些老鼠同樣也會掠食高夫鵐(Gough bunting)的蛋和幼鳥,而老鼠掠食幼鳥是最近這些鳥類數量減少的最主要原因。」

鳥類專家表示,要解決這二個瀕危物種所面臨的保育威脅,唯一行動就是必須消滅這些老鼠。

然而,英國政府對於用來消滅老鼠的資助仍然相當缺乏,儘管英國下議院二個重要的委員會都認同,比起英國本地,「英國海外領土的生物多樣性是非常珍貴的,同時其也面臨了可能喪失生物多樣性更大的風險,但是目前籌資的程度仍是相當不足。」

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已經投入一個可行性研究,用以測試是否有可能除掉這些老鼠,所幸到目前為止,這些試驗看來是有希望的,也給予了這二個瀕危物種一個比較樂觀的未來。而今年投入果夫島保育工作的資金是來自於英國海外屬地的保育計畫。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dec2008/2008-12-12-01.asp

Top

 
 
  台大研究:黑潮發電 夠台灣用還有剩

摘錄自2008年12月16日聯合新聞網台北報導

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昨天(15日)召開,行政院科技顧問、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在會中指出,氣候變遷與能源問題,將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經建會已訂定目標,要在2025年,讓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8%。台灣去年再生能源只占總發電量3.85%。

然而就目前的再生能源來看,台灣的水力發電發展有限,且不穩定;風力強度不高;太陽能與生質能的發展,受限於土地面積的因素,發展也有困難。李嗣涔直指,黑潮發電是台灣很好的機會。黑潮發電的優點在於「乾淨」,零二氧化碳排放;且發電量大,發電裝置容量可達60GW(百萬瓩)。台灣目前總發電裝置容量約34GW。

黑潮由南向北經過台灣東岸,是強勁且穩定的洋流,在經過台灣東部時,流速加快、位置與流向穩定,很適合開發。台大黑潮發電研究團隊初步規畫未來在東部靠近蘭嶼、綠島、花蓮、蘇澳的海域中,選擇四個廠址,在各約100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布放海流渦輪機,並利用黑潮的洋流力量帶動渦輪發電機。

李嗣涔表示,這項技術的最大挑戰是開發高性能的海流渦輪機,以及將這些渦輪機錨固的技術。他希望台灣能打破「老二觀念」,不一定要等到別人有了我們才跟著做。

Top

 
 
  行政院組織改造 將設立海洋部、文化部

本報2008年12月17日台北訊

行政院組織改造推動小組昨(16)日召開第三次會議,會中決議設立海洋部,,下轄海巡及漁業等相關業務,將海洋事權集中。會中也決議將「文化及觀光部」改為文化部,觀光業務仍以歸屬交通部。

昨日的組織改造會議由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召開,會中除議定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上限為17.3萬人(不含國立高中教職員)之外,也討論海洋專責組織之設置,以及觀光業務調整。行政院研考會預計於立法院第7屆第3會期(2009年3月)提出新的行政院組織改造版本。

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江宜樺表示,各界對成立海洋專責機關存在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應設立「海洋部」,下轄海巡及漁業等相關業務,以符台灣社會對於海洋事權集中的期待。另一方案則支持設立「海洋委員會」,認為海洋事務涵蓋範圍甚廣,包括海域安全、海岸管理、海洋資源及海洋污染防治等,涉及相當多的部會職掌與事權,宜以橫向協調角色為主。,會議討論後,決定設立海洋部,至於其業務是否包含漁業署,則有待進一步協商。

「觀光」業務歸屬方面,民間有不少聲音認為應改隸「文化及觀光部」,將文化與觀光結合,避免過去偏重硬體建設的觀光政策;令有飯店業及觀光業者則認為,觀光業務在現行交通部下運作順暢,不須變動,文化成分透過行政院跨部會協調來強化即可。江宜樺表示,經討論後,會議決定觀光業務仍以歸屬交通部為宜,故文化及觀光部將改名為文化部。

另有關「性別平等」專責組織方面,有成立「性別平等委員會」與行政院內部單位「性別平等處」兩岸,會議中多數意見傾向於後者,但尚未定案。

Top

 
 
  深度報導:在永續發展下 台灣環保團體的角色轉變(上)

作者:陳曼麗(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理事長、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董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自從1965年美國瑞秋卡森出版〈寂靜的春天〉一書,環境議題浮出檯面。1970年美國民間提出〈地球日活動〉,抗議日漸嚴重的環境污染情形,在4月22日有兩千萬美國人走上街頭,隨後擴及世界各地,目前有180個國家響應地球日活動。聯合國於1972年在瑞典召開「人類與環境會議」,後於1992年邀集171個國家代表在巴西舉行「地球高峰會」,通過「21世紀議程」,做為全球推動永續發展的藍圖。台灣在1971年退出聯合國,以致無法正式參與上述官方會議。

台灣在永續發展上,雖然國際參與遭受困難,但環保團體對國際趨勢積極蒐集資料,引入台灣,希望在政策、法令、教育、社區參與,都能和國際同步進行。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1990年,引進地球日活動在台灣舉行。1992年,參加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高峰會議。2002年,組團參加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召開的永續發展高峰會議。面對2012年即將到來,環保團體開始準備如何和國際對話,呈現台灣的永續樣貌。

政府民間從平行線到交集

永續發展的議題應該是由下而上的規劃,落實「全球性思考•草根性行動」的精神,讓地方到中央都動起來。但是台灣在永續發展上,初期因為政府官員的官僚系統使然,中央政府和民間團體彷彿是兩條平行線,各做各的。政府於1997年8月23日成立「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簡稱永續會),納入永續發展的理念於施政中。直到2002年,開始邀請民間團體擔任永續會委員,由官方代表、學者、民間團體,各佔三分之一席次,總算有一點交集。民間團體除了環保團體外,另包括婦女團體、社福團體、企業團體。

永續會自2002年迄今,先後發佈執行「台灣永續發展宣言」、「台灣21世紀議程」、「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公佈46項「台灣永續發展指標」、頒發「國家永續發展獎」、2003年宣示為「永續台灣元年」、2003年開始推動縣市政府制訂「地方永續發展策略規劃」、2006年首次召開「國家永續發展會議」、2007年首度召開「國際永續發展論壇」,詳細資料可上網查詢 ( http://ivy3.epa.gov.tw/nsdn/ )。

台灣的環保團體在環保議題的操作,除了團體本身關心投入的議題外,遇有重大議題,總是以結盟方式,共同參與和承擔;例如:反核行動聯盟、生態保育聯盟、棲蘭檜木國家公園催生聯盟、治水聯盟、反蘇花高聯盟。自2004年開始,每年舉行「全國NGO環境會議」,迄今已召開五屆,針對環境議題跨團體討論及提出後續的行動策略。今(2008)年,提出的是針對節能減碳政策和催生減碳三法:「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能源稅法(草案)」、「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立法遊說的行動。

環保團體與政府的緊張關係

民間環保團體雖然希望能和政府、企業、社區、學校建立友善的伙伴關係,但站在監督的角色,對於擁有較多資源的政府和企業同時存在著緊張的對立關係。早期,政府執意興建核能四廠,當地居民和環保團體同聲反對,產生很多抗議行動。後來雖然在立法院決議:同意台灣成為「非核家園」,不建「核五」,但「核四」繼續興建。此舉環保團體認為受到重挫,最近因為氣候變遷議題盛行,擁核團體又再鼓吹核能不會製造二氧化碳,造成氣候暖化,並對政府展開遊說,反核團體繼續和國際串連,希望不再繼續擴大核能發電版圖。

環保團體提出的前瞻性議題,例如:綠色消費、建立資源循環型社會、清淨家園等,都能得到政府善意回應,快速進行。但對於有爭議性的議題,政府往往採取「推、拖、拉」的手段,使工作進行幾乎停滯不前。這也使得環保團體認為政府「實問虛答」,沒有誠意,畢竟對於環境的禍害,要去面對才可能解決。台灣目前二氧化碳排放,世界排名第22名,占全球總排放量大約1%。2007年和1990年相比,增加120%,其中一半是由工廠產生,四分之一由交通運輸產生,政府在政策方面提出節能減碳十大無悔策略,重點偏向人民行動配合,卻沒有對產業採取強制手段,使環保團體非常不滿。環保團體希望依照京都議定書,回到1990年水準,但現在政府提出的是:在2016年回到2008年的水準,此舉也令環保團體非常錯愕。

氣候暖化造成海平面增高,颱風增加。台灣四面環海,低窪地區海水倒灌,農地鹽化,造成休耕原因之一。根據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指出:台灣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速率2.51公釐,為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的1.4倍。台灣西南部地層下陷速率,則高達每年7.89公釐。台灣長期平均每年3.5個颱風侵台,但自2000年以來為每年平均7個,而且中度以上颱風有增加趨勢。以上數據,令環保團體更加擔憂台灣的情勢險惡。環保團體看到的問題,政府決策單位不是不知,但在政府向經濟產業傾斜時,未來的結果,留給未來接棒者承擔,看誰接到最後一棒!

「永續台灣」是口號,還是積極落實?有賴政府、企業、環保團體、和人民共同努力。若以經濟成本分析,每年台灣因為風災、水災所支出的巨額善後經費,和政府的產業稅收相比,環保團體認為是支出大於收入的。(未完待續)

※ 本文發表於香港環保團體長春社40周年國際會議

Top

 
 
  論壇:澎湖人窮怕了?

作者:Maco

「澎湖人都窮怕了」,確實是政客用來遂行其目的之最常見說法。澎湖人不是很有錢,但卻並不匱乏,尤其在心靈的感受上。應該說「感覺匱乏」這件事是主觀的,很多人明明很「好業」了,卻還是感覺匱乏,因為他們所需求的較高,常達不到標準時,就會有匱乏感。像這次華爾街金融風暴,很多金融金童會感嘆:這是最壞的年代,一副世界即將毀滅的狼狽樣,其實他們不過是從過度被膨脤的薪資,回歸到平民的水準罷了。所以從世界各國來分析,國民所得的多寡,不能與快樂指數成正比。君不見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之一,在喜馬拉雅山下的尼泊爾,它的國民所得只有台灣的二十分之一,但是人民樂觀豁達,其心境常常像山頂上的雲朵一樣安然自在。

在台灣本島常常聽聞有人因失業而燒炭,這件事在澎湖是不可想像的,因為我們的社會安全網較溫暖密實,社會弱勢或邊緣人往往有支撐他們活下去的網絡,包括所有人際與自然資源的部份,而且令其姿態保持尊貴。這是身為澎湖人最奧秘之境:身為人的價值感不能被化約為物質,而是在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某處。這是澎湖人的幸運,也是澎湖的最可貴之處。

我們也希望有更健康的發展,更有保障的工作,但相信不是賭場提供的那種;我們要的是穩定的發展,是建基在土地與人情上的,是給與我們心靈滿足感的,而不是掠奪性的。

澎湖人數百年來的生存哲學,其實是很符合永續發展的。並不是說澎湖人沒有冒險精神,否則我們的祖先也不會在七百年前在船隻簡陋的狀況下渡惡水而來;澎湖人長久養成一種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學:我們的祖先在島嶼之間駕著船帆,聆聽海洋的指示行事,有點收獲即回到家中,對自己的家人或是鄰里,回報他們身為島民的神聖職責。他們從不自私,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成就他人:常常冒著生命危險與海洋搏鬥,但是他們並不輕忽,他們敬畏大海,有一種信念在他們心中隨著年紀與經驗茲長,這是一種海洋與土地所教化出來的神秘主義,揉合在祖靈信仰、自然崇拜與家族鄉里的依戀之中。

所以,當有人一直強調,「澎湖人窮怕了」,聽了心裡直發麻。如果在澎湖有自我毀滅的咒語,那肯定是它了。祖先在海邊的墳裡恐怕也不會安心,因為澎湖人開疆拓土的精神與尊嚴,都被後代子孫遺忘乎?再怎麼苦也是吃粥配魚,牙一咬東北季風就過了,等到來春又是綠意盎然,白沙無垠的場景了…

我寧可相信不是這樣的,澎湖人不會淪落到賤賣祖地來蓋賭場,更不會讓娼妓與毒品,代替石敢當來裝飾我們的街角,就為了要多賺點錢?這如何可能呢,會不會又是巷議弄談間一則未經證實的消息,因夾雜在東北季風中,聽來恍若鬼魅?真希望這個冬天儘快過去…

※本文轉載自「菊島天堂、何必賭場」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易俊宏•網編:陳誼芩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