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12.1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數位造林
20081211環境手札預購-讓我陪著你一起紀錄生活
編輯室小啟
賀!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永續社團類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塔山自然實驗室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蛙蛙世界學習網

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
 
 
政院《農村再生條例》 恐強制離農、離土、離家!

《農村再生條例》滅農三部曲記者會

【相關連結】
農地休耕何時了?-農業政策大車拼
「農村改建條例」比較好?
農地非農化 三農無以為繼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本週密集審查行政院提交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該法案為馬英九兌現「愛台十二建設」農村再生計畫的重要法案,然多數條文侵害農民自主權益,爭議過大。部份民立委認為是「強制整合+強制重劃+強制徵收」=「強制離農+強制離土+強制離家」。

馬英九與行政院均稱該法案有助於復興台灣的農漁村,其中多項條文看似納入「生活、生產、生態之三生一體」概念,揚棄過去偏重硬體建設的作法,且設計讓社區「由下而上」提出活化再生計畫;然而,卻有多項強制性條文,對農漁民權益損害甚大,引發爭議。

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社會責任投資:讓錢為環境和群眾說話(下)

作者:城國斌(嘉鼎資本管理集團)

是什樣的驅動力,讓投資者(包含投資機構)從事社會責任投資呢?

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目前多數的社會責任投資相關金融商品,雖是以「做對的事」為前提,但難以避免地,還是會以「績效」作為衡量指標 ── 甚至被拿來與「邪惡基金」(evil fund,專門以煙草、賭博、烈酒、軍火等公司作為操作標的)績效,互比高下,而全然忽略SRI除了績效之外所能產生的正向驅動力。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於,多數發行機構仍將之視為「金融商品」的一種,而欠缺對於社會責任投資更深層的理解。社會責任投資的驅動力,一般而言,仍被視為某種可待掌握的趨勢或熱潮,古語「民知生之厚而不知生之義,唯利所趨」,正好符合多數金融界或投資界對於社會責任投資的假設和想法。

如此一來,參與社會責任投資的投資者,會「利益導向」,也就不難想見。例如前幾年,許多只著眼於「投資績效」而加入SRI的美國人,因為SRI著重環保及道德因素,避買石油、煤礦、菸酒等類股,而錯失獲利良機。在績效不如預期的情況之下,資金開始移動;2006年美國民眾即大舉撤出10億美元的資金,轉往其他的趨勢。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由中國製造必須回收的玩具之ㄧ。圖片提供:美泰公司。

在台灣,公共電視的社會公益性在政治角力中讓民眾得以重新檢視與討論,但是在中國,因為共產黨嚴密監控言論 自由的狀況下,超過2.5億人的網路遭封鎖。雖然在奧運期間中共迫於國際壓力,曾解封美國之音中文網和BBC中文網等一些網站,現在這些網站又開始被遮罩,包括某些香港和台灣的幾個網站都難以登錄。

可望接任行政院新聞局長職缺的桃園縣環保局長蘇俊賓,將使用鋁箔包製作成「環保喜帖」,為資源回收再利用再立一例。而在台南市,成功大學預計興建「亞熱帶綠建築教育中心」,將作為綠建築博物館,展示綠建築科技;建築經費來源是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國際要聞方面,玩具製造業龍頭「美泰」 與旗下子公司曾因玩具塗料含鉛量超標,在主動回收架上產品後,與美國39州於15日達成法律和解協議。而在京都議定書在減碳市場的架構下,所制定的清潔發展機制年終檢討報告指出,全球新增和正在執行的清潔發展機制專案,已從2004年的60件增加到目前的4200件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走山的人:走過阿朗壹古道 一條正在消失的原始海岸線
信天翁。圖片提供:ITT

作者:阿紫

行軍、征戰、討伐、納貢、郵遞、交易、打獵、訪親、遷徙…兩、三百年來,這條卑南琅嶠道路承載了台灣多少民族文化,豐富了多少歷史厚度。

只是當年行走在海岸線上的先民們,可能想都沒想過,到了後代,有一天這條古道竟會被公路給取代。

而留下的,卻只剩一條終於串聯台灣環島公路的政績,一粒粒阻擋人們與海洋親近的肉粽角,和一條哭泣的…海岸線。

為您發表「走山的人」第八季的第12篇文章:關於阿郎壹的美麗與哀愁。精采內文

 
  論壇:重建公視監督體制
台灣環境運動遊行現場

作者:魏玓(交大傳播與科技系助理教授)、劉昌德(政大新聞系助理教授)

上周立院國民黨團黨鞭林益世立委提案,要求公共電視動支經費需經行政主管機關核可,聲稱此舉是要「監督公視」。此一提案等於是將公視改造成政府電視,違反普世公共媒體的建立精神與運作原則,除了國民黨意圖藉著這些過程上下其手,外界很難想像其他的答案,也引發公視及觀眾和民間團體的強烈抗議。

林委員提案表面上仗的是一個理由:公視應該被監督。當然!誰曰不宜?正如同民主社會裡面所有被賦予權利的公共建制,包括立法院在內,都應該有某種接受監督的機制,公視以公共預算行公共之事,又哪有不該被妥善監督的道理?問題是,林委員的提案卻給了一個謬誤的答案。行政機關經由預算箝制進行直接控制、或者國會中各政黨對預算進行政治審查,都只會掐死公共電視。

那麼,究竟怎樣的監督是合宜的?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支持零八憲章、聲援劉曉波

發起單位:中國人權瞭望、台灣人權促進會等

我們是台灣社會各界長期關心中國自由與民主發展的人士。針對中國政府近日持續迫害《零八憲章》連署人的行為,提出以下聲明:

《零八憲章》是三百多位中國的學者、作家、律師、維權人士及社會人士為促成中國的民主改革,在今年的國際人權日當天連署發表的建言。這份憲章代表著中國各界對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威權統治的抗議,以及對自由、民主及人權等普世價值的熱烈追求。

然而,中國政府對此一溫和的訴求,卻採取了一系列強烈的手段回應。自《憲章》發表以來,已有多位支持及連署《憲章》的學者、律師、維權人士等遭到拘留、非法搜索及騷擾迫害。根據我們收到的訊息,這些迫害的行動包括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莫須有的罪名,拘留了北京作家劉曉波;北京憲政學者張祖樺也一度遭到拘留,警方還進入張教授家中搜索;另外,包圍著名異議作家余杰的住處、帶走北京學者江棋生,傳喚海南學者秦耕。上海維權律師鄭恩寵被上海公安傳喚約6小時,杭州學者溫克堅被公安詢問,北京異見人士劉荻被當局警告要立即收手,否則對她不利等等。精采內文

 
 
 
《農村再生條例》爭議多 立院續審政院草案

本報2008年12月18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本週密集審查行政院提交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該法案為馬英九兌現「愛台十二建設」農村再生計畫的重要法案,然多數條文侵害農民自主權益,爭議過大。至目前為止,委員會主席國民黨立委翁重鈞支持政院版本,但也採納民進黨立委李俊毅召開公聽會之提案。委員會今(18)日將持續審查。

「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全文42條,10月23日由行政院院會通過後提交立院審查。草案中原規劃1500億元農村再生基金,分10年改善農村和漁村風貌,遭在野黨抨擊意圖綁樁,然而,15日委員會審查時朝野立委仍加碼至2000億元。

目前,農委會水保局已於今年7月起在全省14個農村社區進行試辦規劃,未來將擴展至全省4,000個農漁村,嘉惠60萬農漁民。

馬英九與行政院均稱該法案有助於復興台灣的農漁村,其中多項條文看似納入「生活、生產、生態之三生一體」概念,揚棄過去偏重硬體建設的作法,且設計讓社區「由下而上」提出活化再生計畫;然而,卻有多項強制性條文,對農漁民權益損害甚大,引發爭議。

林淑芬、田秋堇等民進黨立委直呼行政院版農村再生條例是「強制整合+強制重劃+強制徵收」=「強制離農+強制離土+強制離家」。

他們指出,該草案有重大缺失:(一)剝奪農民自由處分財產權;(二)架空現有法律,方便財團炒地皮;(三)讓有力人士最受惠;(四)農委會藉機擴權,台灣空間大浩劫;(五)製造地方衝突,派系操弄資源。

草案中第9條要求農村在地組織及團體應整合,並互推其中依法立案之單一組織或團體為代表。然地方團體如何「整合」、「互推」?此條文遭批評不切實際,徒助長地方糾紛。

草案第16條要求,農村社區範圍內各級政府管有之公有土地及農會、農田水利會、國營事業土地,得配合農村再生計畫,實施活化空間再利用。則遭抨擊恐有大開國有地開發的方便之門。

草案第26,主管機關擬訂農村再生發展計畫時,可選定範圍實施「整合型農地整備」,經選定之範圍內私有土地所有權人超過3/5,且其所有土地面積超過範圍內私有土地總面積2/3之同意;不同意被劃入的私有地主,僅能選擇被徵收或價購。前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則認為,此項「農地整合」名詞,其實就是區段徵收和土地重劃。

第27更規定,再生計畫不足的土地與工程費用,「由範圍內之土地所有權人按其土地受益比率共同負擔,並按整備後評定地價,以範圍內之土地抵付」。換言之,被劃入整合型農地整備範圍的私人地主,還得自己買單附工程款。

草案最具爭議性的31條:受主管機關認定有妨礙景觀、衛生或土地利用之「窳陋地區」,地主或屋主需限期改善,否則主觀機關可「逕行改善」,且所需費用得由所有權人負擔。

事實上,民進黨執政時期曾提出「農村改建條例」,設計以內政部為主管機關,劉兆玄主掌政院後,則撤會原案,改提「農村再生條例」。

張景森抨擊,該草案形同讓農委會無限擴權。草案所涉及的範疇,包括農村規劃、土地活化利用、整合型農地整備(區段徵收和土地重劃)、公共基礎建設等,大都是內政部營建署的專業,部份涉及文建會、經濟部、交通部等的業務,卻變成由農委會業管,荒謬至極!

張景森還說,「鄉村」不等於「農村」,88%的非都市土地並非全是以農業發展為主,許多區域發展是以「非農業」為發展核心,例如製造業、手工業、觀光服務業、漁業、文化創意產業等;農業人口也僅佔總人口的2%。草案第14條規定產業活化「其補助應以農業相關者為限」,對許多地區的發展完全沒幫助。

此外,草案第5條訂「中央主管機關應規劃設農村規劃發展署」,則違反非組織法規不得規範組織設置的規定。

Top

 
 
  生物多樣性:社會責任投資:讓錢為環境和群眾說話(下)

作者:城國斌(嘉鼎資本管理集團)

是什樣的驅動力,讓投資者(包含投資機構)從事社會責任投資呢?

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目前多數的社會責任投資相關金融商品,雖是以「做對的事」為前提,但難以避免地,還是會以「績效」作為衡量指標 ── 甚至被拿來與「邪惡基金」(evil fund,專門以煙草、賭博、烈酒、軍火等公司作為操作標的)績效,互比高下,而全然忽略SRI除了績效之外所能產生的正向驅動力。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於,多數發行機構仍將之視為「金融商品」的一種,而欠缺對於社會責任投資更深層的理解。社會責任投資的驅動力,一般而言,仍被視為某種可待掌握的趨勢或熱潮,古語「民知生之厚而不知生之義,唯利所趨」,正好符合多數金融界或投資界對於社會責任投資的假設和想法。

如此一來,參與社會責任投資的投資者,會「利益導向」,也就不難想見。例如前幾年,許多只著眼於「投資績效」而加入SRI的美國人,因為SRI著重環保及道德因素,避買石油、煤礦、菸酒等類股,而錯失獲利良機。在績效不如預期的情況之下,資金開始移動;2006年美國民眾即大舉撤出10億美元的資金,轉往其他的趨勢。

夏威夷作法值得台灣參考

有鑑於上述社會責任投資「商品化」可能產生的潛藏偏差,夏威夷當地的做法,給了一個極佳啟發,頗值得台灣參考。

2001年,「夏威夷資本管理論壇」(Hawaii Capital Stewardship Forum),在當地的政府部門、NGO、投資機構以及意見領袖的催生下成立。

論壇的最重要目標,就是透過各方的討論、凝結共識,匯集知識、技能、工具和資源,讓夏威夷的「資本」(此一資本的定義相當廣泛,包含資金、人才、地區文化、生態體系),能在長遠的眼光下,獲得良好的運用和發展(是的,你可以發現,這已是環境經濟學家保羅•霍肯(Paul Hawken)在《綠色資本主義》(Natural Capitalism)的概念進階版)。

在夏威夷的立法部門協力配合下,夏威夷當地的退休基金、校務基金,高達百億美元以上的規模,都開始以「支持公司治理、社會正義及環境保護議題」為原則,進行投資,此一具有「永續發展」觀念的做法,也同時獲得許多資本管理機構和和創投機構,一起協力和配合。

美國進步資產管理公司負責人、同時也是夏威夷資本管理論壇的顧問,彼得•卡密荷(Peter Camejo)在其著作《SRI:社會責任投資》(The SRI advantage:why society responsible investing has outperformed financially.)中分析,社會責任投資的驅動力,來自於「有一群投資人,具有強烈的使命感,想要藉由投資來推動改進整個社會的生活品質。他們在意的是,投入的資金,如何幫助世界朝向經濟正義和注重環保的永續發展方向前進,讓居住在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受益。」

而夏威夷的作法,讓社會責任投資不再只是一種金融商品、或僅是一種可待掌握的趨勢熱潮,而是真正與當地的脈絡結合,讓認同此一價值觀的人加入,從而能期待更好的未來。

讓正確價值觀得以彰顯

2008年底,在華爾街將「財務工程」、「獲利極大化」的作法,操作極致,換來的卻是飛散的灰燼,與全球綿延難止的動盪不安後,更多人重新思考投資的真正意涵,以及帶來的有形和無形影響:若不能兼顧正確且合理的價值觀、思考種種作為對整體所造成的影響,那麼,這樣的作法,將難以永續發展。

而對於台灣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包括投資人與投資機構)、NGO、公部門來說,必須共同面對的,是市場已有淺碟化疑慮,可能淪為各種資金炒作的戰場;另一方面,企業力量越形龐大,而對生態、社會的衝擊也越大(但過去的對抗作法,卻不總能收效)。此一情況,透過社會責任投資,結合「資本管理」與「股東行動主義」,讓這塊土地的四大資本:財務、人力、生產、自然,都能兼具發展,達成整體的共存共榮,這將值得所有人的關注與實踐。

我想投資 我能做什麼?

對台灣許多關心環境和社會議題的人來說,應該如何實踐「社會責任投資」呢?這裡初步提出一些可能的作法和方向,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

一、不需受限於「工具」: 許多人可能會想透過目前市面上的相關基金,來實踐社會責任投資。然而許多基金僅是「包裝」成相關概念的基金,本質上仍是將之視為「某種可待掌握的商機」,並不一定是真正著眼於投資的正向驅動力。因此,有興趣的朋友,還是應該從自身意識的提升做起。

如果真要從金融商品中做出選擇,那麼建議可以從兩部分來做觀察:一是投資組合,是否真是真正在「ESG」領域上、有不斷超越的願景;其次是該金融商品的「周轉率」,是否在合理範圍。否則,周轉率過高、買賣頻繁,通常也就是該金融商品只是將企業當作獲取短期績效的工具,並非真正有支持意義的長期投資。再者,周轉率高,也可能流於追高殺低,徒然製造資本市場的不穩定。

二、培養自身鑑賞企業的能力:這會是比「選購金融商品」更好的作法。那麼,如何鑑別企業呢?這裡援引國外「永續型投資分析師組織」(Sustainable Investment Research Analyst Network,SIRAN),判別企業的5個標準。該機構由專精於ESG研究的分析師組成,主要提供來自30家投資機構、150名分析師所需的投資資訊。因此這5項標準相當有參考價值: 

  •  該公司有任何與「永續議題」相關的資訊揭露嗎?

  • 該公司在網站或年報上,有特定欄位發布「永續議題」嗎?

  • 該公司在近2年內,有發行「永續報告」專冊嗎?

  • 在「永續報告」專冊中,其架構有依循「全球永續性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的架構嗎?

  • 該公司有揭櫫其永續發展的目標和衡量指標嗎?

該組織目前也有針對「新興市場」(包括南韓、中國、印度、台灣等)的能源產業、原物料產業、通訊產業企業,以上述標準進行評鑑,台灣企業在相關表現排名,幾乎是敬陪末座,顯示仍有相當的進步空間。投資者也可以依循上述標準,檢驗企業在相關資訊揭露方面的程度,以及其實際表現是否符合期待,作為投資的指南。

三、發展屬於台灣的「資本管理論壇」:如同夏威夷運用「資本管理論壇」、創造當地永續發展的基礎,台灣的NGO、公部門、資本管理機構、創投機構,一樣可以組成屬於台灣的「資本管理論壇」,匯集眾人智慧和專業,並透過立法部門的配合,讓台灣的校務基金、四大基金,發揮正向的推動力量,使台灣的各項資本──不論是財務、人力或環境資本,都得以永續發展。

也期待未來,社會責任投資有更多人的加入、討論和實踐,發展更多的樣貌和可能,讓這一篇文章成為一個起點,一個開始。

【延伸閱讀】

以下是更多關於社會責任投資的書籍,也是本文許多重要例證和概念的來源:

  • Paul Hawken and Amory & Hunter Lovins,《綠色資本主義-創造經濟雙贏的策略》(Natural Capitalism:Creating 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天下雜誌,1999

  • Stephen Davis等,《新世代資本家:公民經濟崛起的新力量》(The New Capitalist:How Citizen Investors Are Reshaping the Corporate Agenda)臉譜出版,2008

  • Peter Camejo,《SRI:社會責任投資》(The SRI Advantage:Why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Has Outperformed Financially),寰宇出版,2008

這是文章中提及社會責任投資相關的網站: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中共強制封鎖網路 網民超過2.5億人

摘錄自2008年12月16日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報導

中共當局近期對互聯網的控制有加強的趨勢。從11月16日中共《人民日報》發佈的《2008年中國互聯網情況分析報告》顯示,互聯網線民數量已超過2.5億人。有維權網站負責人表示,由於被遮罩得太頻繁,幾度想放棄經營網站。

據大紀元綜合報導,大陸許多省市上網吧需要用身份證刷卡登記,也有許多網站因為報導所謂的敏感訊息而遭遮罩或個人博客因為發表當局封鎖的文章而被刪除。在奧運期間中共迫於國際壓力,曾解封美國之音中文網和BBC中文網等一些網站。現在這些網站又開始被封,同時還包括某些香港和台灣的幾個網站都難以登錄。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成立兩年多的民生觀察網,一直為大陸基層百姓維權說話,卻經常遭到中共當局遮罩或惡意攻擊,民生觀察網站負責人劉飛躍表示:他們網站成立一個多月就被中共封鎖,一直到現在,中共對他們的攻擊一直存在。

從2007年12月成立到現在剛好滿一年的維權中國網主編秋風表示,網站成立以來已被遮罩二十幾次,他說中共所謂的敏感資訊界定的內容究竟依據的是哪一條法律?難道就是公安說了算?由於被遮罩得太厲害,秋風曾多次想放棄經營網站。

在10月底剛成立的權利運動網也被中共遮罩,必須使用代理伺服器才能流覽網站。重慶一家網吧的老闆說,許多網站被封鎖不能流覽,上網又採取實名制,加上派出所要調查的緣故,店裡還加裝了監控器,這樣一來大大的影響了網吧的生意。

Top

 
 
 
準新聞局長蘇俊賓落實環保 喜帖用「垃圾」製成

摘錄自2008年12月17日今日新聞網報導

桃園縣環保局長蘇俊賓可望接任行政院新聞局長職缺,33歲的蘇俊賓即將在12月19日完成終身大事,為了落實資源回收的政策,他運用巧思,居然拿使用過的鋁箔包製作成「環保喜帖」,蘇俊賓用實際行動證明,垃圾真的可以再利用。

拆開一條喜氣的紅線,蘇俊賓的喜帖材質曝光!這個喜帖居然是用喝過的飲料鋁箔包做成的,桃園縣環保局員工黃柏鈞指出,「局長找了七、八個好朋友,花了三、四天的時間,有人負責去清洗,有人把鋁箔包撕下來,甚至有人負責穿線穿孔。」一位桃園縣環保局員工笑著說,「這點子,我想收到的人都會會心一笑,怎麼會有這種創意?」

真的是工作即生活,蘇俊賓環保做得徹底,連終身大事印喜帖都不忘拿垃圾做文章,一張他與新娘的甜蜜合照牽了一輛腳踏車,這可不是趕流行做做樣子,蘇俊賓的秘書說,「這輛腳踏車跟隨他已經好幾年,其實他每天上下班,都是騎這輛腳踏車,不愧是環保局長。」

拿每天通勤的單車入鏡、用丟進桶內的垃圾穿線之後,變成一生的回憶,誰說垃圾不能變黃金?

Top

 
 
  成大將建全球首座亞熱帶綠建築教育中心

摘錄自2008年12月17日中央社報導

國立成功大學17日宣布將興建號稱全球首座「亞熱帶綠建築教育中心」,明年初發包動工,2010年完工,將作為綠建築博物館,展示綠建築科技。

成大指出,這座亞熱帶綠建築教育中心,11月獲台南市都市設計審議通過,且取得內政部評估最優良「鑽石級候選綠建築證書」,外形設計草圖今天出爐。

成大表示,這座綠建築完全採平價國產建材,完成後要達到節能40%、節水30%、二氧化碳減量30%、耐久度100年。

綠建築經費來源是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捐贈的新台幣1億元,運用國內10多所企業捐贈的綠色科技,興建在成大力行校區,地上3層,地下1層。

Top

 
 
  玩具鉛毒案 製造商與美39州達成和解

摘譯自2008年12月15日ENS麻州波士頓報導;陳維婷編譯;蔡麗伶、禾引審校

由中國製造必須回收的玩具之ㄧ。圖片提供:美泰公司。玩具製造業龍頭「美泰」(Mattel) 與旗下子公司「費雪」(Fisher-Price)曾因玩具塗料含鉛量超標,在2007年主動回收架上產品,經過15個月的調查後,該公司與美國39州於15日達成法律和解協議。

根據高等法院在12月15日做出的和解判決(consent judgment),美泰公司必須在2009年1月30日前支付1千2百萬美元,款項將分配給所有達成協議的州政府。

含鉛超量的玩具已經在2007年12月前全數下架,和解判決中也針對目前製造的玩具設立保護機制,避免未來造成類似傷害。

發起此次跨州集體調查與協議的麻州政府將可因此得到62.5萬美元,其中50萬將用在對抗與防止兒童鉛毒,其餘則用來支付本次事件的調查費用。

在2007年8月2日至10月25日期間,共有2百萬件左右的美泰與費雪產品被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要求回收,這些產品都是在中國簽約製造,玩具表面塗料與基底(substrate)含有過量的鉛。基底指的是表面塗料下所覆蓋的玩具基本材質。

在玩具回收的當時,聯邦規定的表面塗料含鉛標準是600ppm。在案件調查過程中,州政府主管單位發現這些下架的玩具含鉛量不僅超出聯邦標準,有的甚至高達1萬或5萬ppm。

在本次和解協議中,增加了更嚴格的表面塗料與基底含鉛量標準,在2008年11月30日以後製造的玩具都必須遵守。協議中,表面塗料的含鉛量新標準為90ppm,基底則是總量少於300ppm。

從2007年8月檢察官著手調查美泰公司開始,美國國會也通過了「消費者產品安全改善法案」(Consumer Product Safety Improvement Act),同樣制定了更嚴格的表漆與基底含鉛標準,將自2009年2月生效。

根據和解協議,在新的法律規定上路前,美泰公司必須先逐步採行更嚴格的含鉛量標準。美泰公司如果發現自身任何產品違反標準,不論是州方、聯邦或和解協議的標準,都必須主動通知檢察官,並配合檢察官做出改善。

此外,未來美泰公司販賣的玩具若超過協議的含鉛標準,就會被認定是違反了協議,以及違反消費者保護法案。

人體若攝入鉛,無論濃度高低都會受到威脅。微量的鉛會造成神經損傷,智力下降,與長期的行為異常問題。高濃度的鉛會造成癲癇、休克甚至死亡。

鉛中毒是累積性的,大部份中毒兒童的外表與行為不會出現明顯病症。鉛中毒早期的徵狀包括胃部不適、飲食或睡眠困難、頭痛、注意力難以集中等。

雖然所有受影響的玩具都已從市面上移除,消費者對於所購買的玩具如果仍有疑慮,可透過美泰公司網頁(www.mattel.com)查詢產品SKU編號,或以電話洽詢美泰公司(1-800-916-4498)。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2008年全球清潔發展機制現況檢視

摘譯自2008年12月15日ENS美國,紐約報導;謝芳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南非當地的太陽能配備設置。圖片提供:Nic Bothma 在京都議定書碳市場的架構下,風力和地熱等提升能源效能計劃,乃至洋蔥的保存方法,正在全球發燒。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為了藉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控制全球暖化現象而簽訂的條約。

議定書下所制定的清潔發展機制年終檢討報告指出,全球新增和正在執行的清潔發展機制專案,已從2004年的60件增加到目前的4200件。

其中大部分為中小型規模的水力發電專案,緊接在後的則有生質能源、風力以及工業廢熱發電。

這項機制目前也引發許多國家對可再生能源專案的興趣,包括太陽能、地熱以及南韓一座250百萬瓦特的潮汐發電廠。

清潔發展機制允許發展中國家提出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專案來賺取公證信用額度,每一額度相當於1公噸的溫室二氧化碳氣體,這些信用額度可用於交易和販售,工業化國家也可使用這些額度,來達成部分在京都議定書下所要求的排放減量目標。

京都議定書的目標,是要求各國在2012年底將排放量減少到低於1990年標準5.2%,而透過提供工業化國家彈性化減少排放量的措施,這項機制有效地促進永續發展和二氧化碳排放減量。

在尼日這個西非發展中國家內,正興起一種最新專案,由於該國國內約有60%的洋蔥作物會壞死,進而導致溫室氣體甲烷排放到空氣中,而最新專案的概念,是利用太陽能乾燥器和其他系統來保存洋蔥,讓洋蔥不會在儲存或運送過程中腐爛。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長史坦納表示:「整體而言,清潔發展機制和碳市場是國際氣候變化合作行動中最成功的案例,現在我們所面對的挑戰是要簡化機制的流程,以及克服某些領域專案執行的障礙,例如建築和林業。」

全球環境基金司長Niamir-Fuller指出,推動包括造林在內的清潔發展機制專案行動已在進行中,林木成長後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而最令人嚮往的專案不僅僅只是將目標放在碳減量,還包括其他益處,例如改善生物多樣性、土壤以及適應氣候變遷等等。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走山的人:走過阿朗壹古道 一條正在消失的原始海岸線

作者:阿紫

古道的海岸線
古道的海岸線 

行軍、征戰、討伐、納貢、郵遞、交易、打獵、訪親、遷徙……

兩、三百年來,這條卑南琅嶠道路承載了台灣多少民族文化,豐富了多少歷史厚度。

只是當年行走在海岸線上的先民們,可能想都沒想過,到了後代,有一天這條古道竟會被公路給取代。

而留下的,卻只剩一條終於串聯台灣環島公路的政績,一粒粒阻擋人們與海洋親近的肉粽角,和一條哭泣的…

海岸線。

為您發表「走山的人」第八季的第12篇文章:關於阿郎壹的美麗與哀愁。

南田石海岸。 圖片提供:阿紫。
南田石海岸

最後的海岸線

原以為自己都還把持得住,這一路走來也並無太大的感觸,畢竟從我輾轉得知台東的南田段已經在施工後,心就已麻痺。

卻未料到,就在快要離開海岸線時的那回頭一望,卻聽到鵝卵石碰撞海水傳來的淅瀝聲,一種讓人心疼的哭泣聲……

海天一色的南田石。圖片提供:阿紫。
海天一色的南田石

秋天的滿州山區,山芙蓉的嬌顏綻放在公路兩旁,那落山風的溫柔,吹得旅人的心格外優雅。

我們從古道的起點,恆春東門開始出發,解說員敘述著兩三百年的文化演替,

伴隨著天氣一會晴、一會兒雨的變化不定,彷彿就像在道盡這條古道的命運,一直都操縱在別人的手裡。

古道的一段 。圖片提供:阿紫。
古道的一段

鮮豔的馬鞍藤,為大地舖上一層濃妝,視野的延伸是一條美得不能再美的原始海岸線。

岩壁上,昂首而生的海濱植物,強力抵抗惡劣氣候,在嚴苛環境中,展現出驚人的生命力。

一路走來,我也跟伙伴們一樣,隨著解說員講解,以生態和人文為主要的觀察點,只是雨……是越下越大了。

馬鞍藤。圖片提供:阿紫。
馬鞍藤
 

豐富的歷史厚度

天空籠罩起烏雲,是美麗之外的哀愁。

雨水打在臉龐,交織著海水的味道,是一種鹹鹹的像淚水的味道。走在古道上,原有一種緬懷前人的感傷,而此刻的心情正呼應這樣的氛圍。

當年清廷追討林爽文、朱一貴的千軍萬馬踏在礫石上;當年原住民各族群向卑南王進貢的浩浩蕩蕩;

當年馬卡道族受洪水侵襲北遷台東的心酸移民……

古道的沙灘。圖片提供:阿紫。
古道的沙灘

他們牽著牛隻,走在這條古道上,還有斯卡羅族大頭目潘文杰,協助英國技師遊歷卑南,留下的珍貴旅行見聞。

這些畫面,一幕幕在我的腦海迴旋起來!

海,是想要告訴我些什麼?

浪花拍打的南田石。圖片提供:阿紫。
浪花拍打的南田石

我站在礁石上凝視這段即將消失的海岸線,若干年後這裡將變成一根根混凝土基椿,一條切山斷脈的省道台26線。

路越寬廣,人們與自然的距離就越遙遠,如果沒有這些環保團體的力爭抗阻,眼前早已是一台台混凝土車。

古道特有的南田石。圖片提供:阿紫。
古道特有的南田石
 

經濟與保育的衝突

只是要對抗政府的公路政績與地方民意,其力量卻是如此的薄弱,又能擋得了多久,又能留住些什麼?

這幾年來,台灣許多自然美景都已被經濟政績所取代,許多山岳古道也假借觀光之名,大肆整建拓寬,原本青翠的林相,換成的是一階階的水泥花崗岩。

台灣假黃鵪菜。圖片提供:阿紫。
台灣假黃鵪菜

雨停了,天空也終於放晴,離開海岸線時,我掬了把水洗盡臉龐。海水潮起潮退,依然在卵石間發出淅瀝的碰撞聲。

只有自己親自走過阿郎壹,才知道這條海岸線真的在哭泣,而那種聲音是直擊心坎的難忘。

一種命運未卜,等待被判決的悲愴!

古道的其中一段 。圖片提供:阿紫。
古道的其中一段

【下篇預告】走進瓦拉米古道 那段迴盪在山林裡的抗日史詩

Top

 
 
  論壇:重建公視監督體制

作者:魏玓(交大傳播與科技系助理教授)、劉昌德(政大新聞系助理教授)

上周立院國民黨團黨鞭林益世立委提案,要求公共電視動支經費需經行政主管機關核可,聲稱此舉是要「監督公視」。此一提案等於是將公視改造成政府電視,違反普世公共媒體的建立精神與運作原則,除了國民黨意圖藉著這些過程上下其手,外界很難想像其他的答案,也引發公視及觀眾和民間團體的強烈抗議。

林委員提案表面上仗的是一個理由:公視應該被監督。當然!誰曰不宜?正如同民主社會裡面所有被賦予權利的公共建制,包括立法院在內,都應該有某種接受監督的機制,公視以公共預算行公共之事,又哪有不該被妥善監督的道理?問題是,林委員的提案卻給了一個謬誤的答案。行政機關經由預算箝制進行直接控制、或者國會中各政黨對預算進行政治審查,都只會掐死公共電視。

那麼,究竟怎樣的監督是合宜的?

首先,我們得確認公視的建制性質,才能合宜地談監督。公共媒體建制是當代民主國家的一個特殊設計,其目的是創造一個不為國家或私人企業所控制的公共平台,達成包括提供所有公民高品質內容服務、呈現社會和文化多樣性、以及促進政治民主等任務。因此,它既不是行政機關的一部份,不受立院直接監督;也不是私人媒體企業,所以不歸特定行政機關轄管。為了保障公共媒體的獨立自主,監督的原則和建制相對複雜,可以從三個面向來說明。

第一個面向是整體管制架構。在此一架構中,首先,除了在法律上賦予公共媒體特殊地位、明訂義務與責任之外,還需建立一套評量其內容是否履行責任的標準,包括基本普及率、及提供新聞資訊或弱勢族群服務之節目比例等相關規定。

再者,更需要設置一套監督建制,用以評估公共廣電機構的整體表現。雖然各國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最重要的共同原則是:以事後報告和長期評估為原則,並分散監督主體,避免單一機關主控公視。以英國BBC為例,董事會為自我管制主體,傳播主管機關可提供政策建議但不介入運作;BBC董事會每年向國會提供年度報告,接受國會批評和建議;最後每隔10到15年女王會任命獨立委員會,定期重新檢討BBC的預算和任務,等於是對BBC最關鍵的考核。

第二個面向是內部稽核和組織民主。除了前述董事會作為民眾代表,負責在內部從制高位置監督公視的運作和成果,公視在營運層次尚須訂定節目製作準則、設置財務稽核單位,以及透過組織民主精神,讓公視員工適當參與決策和檢討機制;而且以上相關資訊都應向社會以及相關機關公開。

第三個面向是公民社會的參與和監督。公視負責的主要對象,其實是全體公民,但是因為公民社會缺乏跟政府、國會相應的組織和權力,需要法令設計以及公視主動建立管道來讓公民學習和參與,例如設立直接向董事會負責的閱聽人諮詢委員會,以及其他各種節目反應調查機制。

最後,我們必須指出,要討論公共媒體功能和任務,「監督」並非是最好概念,而應是「確保」。僅僅聚焦監督,只能說是謬誤地看到硬幣的反面。硬幣的正面是,必須提供公視足夠資源,特別是穩定經費使其得以妥善運作。要確保公共媒體發揮應有的積極功能,保障跟監督同樣重要,保障與監督並行,才是認真看待公共媒體之道。

※本文轉載自2008年12月17日中國時報

Top

 
 
  行動參與:支持零八憲章、聲援劉曉波

發起單位:中國人權瞭望、台灣人權促進會等

我們是台灣社會各界長期關心中國自由與民主發展的人士。針對中國政府近日持續迫害《零八憲章》連署人的行為,提出以下聲明:

《零八憲章》是三百多位中國的學者、作家、律師、維權人士及社會人士為促成中國的民主改革,在今年的國際人權日當天連署發表的建言。這份憲章代表著中國各界對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威權統治的抗議,以及對自由、民主及人權等普世價值的熱烈追求。

綜覽《憲章》的內容,強調以理性及和平的方式對中國政治進行改革。其中所列舉的理念,如自由、人權、平等、共和、民主,無一不是當代文明社會早已普遍承認且共享的價值,殊無任何激進挑動之處。我們認為,如果中國政府願意接受《憲章》的訴求,根據《憲章》的精神積極進行改革,則對中國的民主自由與人民福祉有極大的助益,國際社會也將樂見中國政治的和平變遷。

然而,中國政府對此一溫和的訴求,卻採取了一系列強烈的手段回應。自《憲章》發表以來,已有多位支持及連署《憲章》的學者、律師、維權人士等遭到拘留、非法搜索及騷擾迫害。根據我們收到的訊息,這些迫害的行動包括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莫須有的罪名,拘留了北京作家劉曉波;北京憲政學者張祖樺也一度遭到拘留,警方還進入張教授家中搜索;另外,包圍著名異議作家余杰的住處、帶走北京學者江棋生,傳喚海南學者秦耕。上海維權律師鄭恩寵被上海公安傳喚約6小時,杭州學者溫克堅被公安詢問,北京異見人士劉荻被當局警告要立即收手,否則對她不利等等。

日前,美國政府已發表正式聲明,要求中國政府立即釋放劉曉波。旅居海外的中國知識分子也已串連起來支持《零八憲章》,並聲援劉曉波及其他遭迫害人士。我們認為,台灣與中國關係緊密而複雜,更需要支持中國的自由與民主發展,不應該自外於這次日益擴大的聲援行動。在此,我們呼籲中國政府:

  1. 立即釋放劉曉波先生,並停止騷擾及迫害《零八憲章》的連署人

  2. 對《零八憲章》所提出的建議,作出公開的回應

  3. 尊重國際人權公約及中國憲法賦予中國公民的權利,尊重表達意見的自由

相關資料: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易俊宏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