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9.1.1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20081218環境手札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水產出版社
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
濕地保護聯盟
 
 
全球糧食警訊:2100年半數人口陷饑荒
【相關連結】
水危機:世界糧食危機的根源!
我們的島:現代糧食恐慌
水稻視界:熱稻受不了
能源作物真的能改變我們的未來嗎?

氣候變遷農作物產量減少的威脅,不可忽視!新研究顯示,在本世紀末,氣候變遷將使熱帶地區及亞熱帶地區的農作物產量縮水,讓全球半數人口面臨糧食危機。處於危機中的地區從美國南部延伸至阿根廷北邊及巴西南部,從印度北部及中國南方延伸至澳洲南部及整個非洲。

研究人員說,單是由氣溫所造成的全球糧食生產壓力就將逐漸變大,這還沒有將因為氣溫變高所增加水源供應壓力考慮在內!科學家預測,有超過90%的機率,在2100年時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作物生長季節的最低氣溫,會高於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圓柏千年
玉山圓柏。圖片提供:我們的島。

採訪:柯金源、陳佳利;撰稿:陳佳利;攝影:柯金源、陳慶鍾、陳忠峰;剪輯:陳忠峰

雲霧縹緲間,墨綠亮白,若隱若現。在避風山凹,它昂然直立、高聳入雲,在迎風山壁,它低矮匍伏、掙扎求生。在猛烈大火之後,它秀出雪白,訴說百年靜寂。它是分布在台灣最高海拔的樹──「玉山圓柏」。但是在全球暖化的威脅下,它的堅強,能不能支撐它度過危機呢?我們的島製作小組,特別挺進台灣的第二高峰「雪山」,帶您走向全台灣最大也最古老的那座圓柏森林,實地了解它的生存難題。 

多山的台灣,森林的面貌隨著海拔高度,奇妙的變化著,有一種植物,突破了以冷杉生長極限為界的森林線,以獨特的求生本領,在接近天際的高山脊樑上,搶佔一席之地。它在兩百萬年前的冰河時期來到台灣,冰河褪去之後,踞守台灣高山,成為分布海拔最高的樹種。1908年,日本人早田文藏以標本採集地點為依據,正式將它命名為玉山圓柏。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在最嚴苛貧瘠的斷崖絕壁上,都能發現它的蹤影。

然而,研究玉山圓柏的團隊發現,在全球暖化的威脅下,這生存在年均溫攝氏5度地區的高山植物,首當其衝。當氣溫上升,冷杉等高山強勢樹種的分布範圍也會往上擴張,而踞守在山峰頂上的玉山圓柏,就退無可退了。玉山圓柏,就像礦坑裡的金絲雀,它的生存變化,預警著氣候變遷的訊息,但是山高路遠,它的一切,卻還是在迷霧之後…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高美鈴

據研究發現,西藏高原曾是濕暖氣候。圖片來源:Yang Wang

為動動手指泡在家中上網最環保的阿宅們可要注意了,根據哈佛大學一名物理學博的說法,上網Google一次,會排放7克二氧化碳。如果Google兩個問題,排放的二氧化碳就相當於用電水壺燒開一杯開水。但Google對此研究結果提出反駁,稱他們的數據中心比傳統的數據中心使用更少的能源,每次搜索所用的能源都是最低量。

為啥Google要為這麼一個研究搞得那麼緊張?看看SONY的例子就知道了。當初其電源器內的銲錫含鉛查出不符歐盟環保標準,損失超過2億美金。看誰敢在全球雷厲風行的節能減廢潮流中唱反調?但國內廠商接下來可慘了。歐盟已在2008年12月於布魯塞爾達成新協議,承諾在2020年前縮減20%溫室氣體排放,確保太陽能、電力等潔淨能源佔總能源20%。但台灣有83.25%能源由石油、煤炭供應,真正稱得上是綠色能源的僅約5%;未來想繼續賺外匯,可有得頭疼了。

誰叫地球暖化危機愈來愈緊迫了,據研究證實,暖化導致西藏高原冰河縮減,恐在未來數十年,讓20億亞洲人恐面臨水源短缺,甚者可能因爭奪水資源而爆發新戰爭。

其實只要動動腦,對抗暖化的綠色產品一樣能便利人們的生活,且更天然健康,台中區農改場就成功將廢棄物的米糠做成糠油潤膚皂,使農產品和廢棄物找到新生

來台享福的團團和圓圓,一定沒想到牠們在臥龍老家的野生親戚,因植被和棲息地受到地震破壞,竟斷糧餓死街頭。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從永續發展思潮 看農村再生條例

作者:林莉萍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都市與區域科學博士生)

首先我們必須認知,農業生產重要性的流失和農村人口外移是多數已開發或邁向已開發國家的共同問題,台灣並非特例;只是歐盟和美國甚至日本已經先我們之前來到,而有了相對的因應之道。台灣因為三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光芒得以掩蓋了農村早已浮現的隱憂,但近十年接踵而至的WTO、全球化、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讓我們更看到了病痛的惡化。

台灣社會對農村問題的逐漸重視,是值得肯定。不過,從民進黨政府時期所提《農村改建條例》(含農村社區公共設施改善、鄉村地區住宅之修繕及興建、田園社區之開發)到現國民黨政府所提《農村再生條例》,明顯地被土地開發利用的舊思維和人類住居環境美觀的表象化所框架,無法對農村如何振興和永續的經營有較深層和長遠的思維。

農村問題的根源究竟在哪裡?

環境社會學家Burch (1971)向當時已意識到環境問題嚴重性的美國社會及學界,闡述環境危機不應只看到表象的生態問題,應究其根源而且應求跨領域的解決之道,這樣的論點為解決當前台灣農村的發展危機下了一個極適當的註解。確實,《農村再生條例》所提的人口流失、高齡化、政府在農村建設的軟硬體投入均不足、農村生活機能不足、發展遲緩等都是農村目前面臨的問題,然而到底問題的根源在那裡,農村發展的定位又何在,這些似乎被忽略了…精采內文

 
 
 
全球糧食警訊:2100年半數人口陷饑荒

摘譯自2009年1月14日ENS美國,西雅圖報導;吳萃慧編譯;蔡麗伶審校

聯合國農糧組織的助糧計畫。圖片提供:聯合國農糧組織。新的研究顯示,在這個世紀末,氣候變遷將使熱帶地區及亞熱帶地區的農作物產量縮水,讓全球半數人口面臨糧食危機之中,除非我們能夠很快找到適應的方法。

這些處於危機之中的地區從美國南部延伸至阿根廷北邊及巴西南部,從印度北部及中國南方延伸至澳洲南部及整個非洲。

目前有30億人口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而這個數字預期在本世紀末將會成長至2倍。很多目前居住在這些區域的人們每天僅有少於2美元的生活費用,且大部分依賴農業來維持生計。

這項研究刊登在最近一期《科學》(Science)期刊上,主要作者的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大氣科學教授貝堤斯堤(David Battisti)表示:「單是由氣溫所造成的全球糧食生產壓力就將逐漸變大,這還沒有將因為氣溫變高所增加水源供應壓力考慮在內呢!」

他指出:「你可以使這種情形發生並且很痛苦地去適應它,或是規劃因應他的方法。你也可以減緩它的影響並在第一時間點預防它的發生,但是我們現在作的並不好。」

貝堤斯堤與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糧食安全與環境專案計畫(Program on Food Security and the Environment)主任奈以勒(Rosamond Naylor)合作進行氣候變遷對全世界糧食危機衝擊的檢驗,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及西雅圖塔瑪基金會(Tamaki Foundation)出資贊助。

奈以勒表示:「這是一個讓我們投資在適應上具有說服力的理由,由於氣溫上的變化,很明確地這是一個我們即將前進的方向,而這項工作將需要數十年來發展可耐受較高溫氣候條件的新糧食作物種類。」

她指出:「我們用歷史上觀察到最惡劣的情況去作預測,並且可以預見未來將會更加惡化,除非有適應機制被發展出來。」

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2008年12月時指出,目前全世界67.5億人口中有將近10億人在飢餓狀態之下入睡,而因為糧食價格居高不下,其他4000萬人今年也已經被推向飢餓狀態。這些增加的數字還是國際社群共同協助了40年的進展,將飢餓人口比例由37%降低至17%。

貝堤斯堤與奈以勒表示,未來在熱帶地區預期將會有更高的氣溫出現,致使主要糧食作物、玉米及稻米產量減少20%到40%,而持續升高的氣溫也會將土壤濕氣蒸乾,進一步降低作物產量。

貝堤斯堤指出:「當所有徵兆都指向同一個方向,一個不好的方向,你大概就會知道將會發什麼事了。這裡所說的事指的是有額外幾億人將會加入尋找糧食的行列,因為他們在現有生產糧食的地方已經找不到糧食了。」

貝堤斯堤與奈以勒將實際觀察的狀況與全球23個氣候模式的資料加以結合,發現有超過90%的機率,在2100年時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作物生長季節的最低氣溫,會高於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an2009/2009-01-14-02.asp

Top

 
 
  我們的島:圓柏千年

採訪:柯金源、陳佳利;撰稿:陳佳利;攝影:柯金源、陳慶鍾、 陳忠峰;剪輯: 陳忠峰

雲霧縹緲間,墨綠亮白,若隱若現。在避風山凹,它昂然直立、高聳入雲,在迎風山壁,它低矮匍伏、掙扎求生。在猛烈大火之後,它秀出雪白,訴說百年靜寂。它是分布在台灣最高海拔的樹──「玉山圓柏」。但是在全球暖化的威脅下,它的堅強,能不能支撐它度過危機呢?我們的島製作小組,特別挺進台灣的第二高峰「雪山」,帶您走向全台灣最大也最古老的那座圓柏森林,實地了解它的生存難題。 

多山的台灣,森林的面貌隨著海拔高度,奇妙的變化著,有一種植物,突破了以冷杉生長極限為界的森林線,以獨特的求生本領,在接近天際的高山脊樑上,搶佔一席之地。它在兩百萬年前的冰河時期來到台灣,冰河褪去之後,踞守台灣高山,成為分布海拔最高的樹種。1908年,日本人早田文藏以標本採集地點為依據,正式將它命名為玉山圓柏。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在最嚴苛貧瘠的斷崖絕壁上,都能發現它的蹤影。

然而,研究玉山圓柏的團隊發現,在全球暖化的威脅下,這生存在年均溫攝氏5度地區的高山植物,首當其衝。當氣溫上升,冷杉等高山強勢樹種的分布範圍也會往上擴張,而踞守在山峰頂上的玉山圓柏,就退無可退了。玉山圓柏,就像礦坑裡的金絲雀,它的生存變化,預警著氣候變遷的訊息,但是山高路遠,它的一切,卻還是在迷霧之後。

玉山圓柏巧妙精緻的身形。圖片提供:我們的島。希望能對它多一些了解,我們與研究團隊向雪山走去,目標是全台灣面積最大也最古老的那片圓柏森林。在攝氏零下八度中前進,低溫加上高山稀薄的空氣,連呼吸都是困難的事情。當我們穿越黑森林時,沿途經過的水源,已經結成大大小小的晶瑩冰柱。

黑森林是全台灣最著名的冷杉純林,但是在黑森林上緣,已經有冷杉與圓柏混生的情況,在看似寧靜和諧的森林裡,實際上,正進行著殘酷的生存之戰。為了抵禦高地的寒冷,玉山圓柏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會停止生長,依據台大森林系蘇鴻傑教授的研究,它生長一公分要22.8年,比起冷杉要慢得多。然而這場爭取陽光與土地的競賽最後誰會勝出,恐怕要多年以後,才會揭曉。

再往上走,抵達雪山圈谷,一樣是玉山圓柏,樹型卻迥然不同,幾乎都是矮冠叢型態,偶而有幾棵長成喬木狀,原因為何,研究團隊還在找答案。

翻過雪山,我們已經跋涉了超過12公里的路途,終於看到此行的目標,大自然在雪山與北稜角下的山谷中,塗滿了圓柏的特殊濃綠,這片森林面積有100公頃,同時也是目前最古老的圓柏森林。拿出捲尺丈量,胸徑超過150公分的古老大樹比比皆是,我們還找到一棵寬達174公分的大圓柏,換算下來,已經將近4000歲了。

熊熊烈焰吞噬玉山圓柏。圖片提供:我們的島。在看似無語的靜默中,生存之歌在古老森林中傳唱,然而再古老的生命也有盡頭,倒下老木產生的孔隙,是新生小苗的成長園地,研究團隊在樣區中仔細標記,要從它們的生長情形來觀察森林演替。同時,為了釐清玉山圓柏與哪些動物一同生活,這幾年也利用紅外線照相機來進行監測,拍到了台灣獼猴、長鬃山羊、山羌、蝙蝠等8種動物。

玉山圓柏與這些動物,緊密依存,其實,在漫長的歷史脈絡中,人類與圓柏,也建立了關係。在這片圓柏林中,有許多樹皮被局部剝取的現象,研判可能是早年的泰雅族原住民利用圓柏的樹皮當作屋頂。幸好,曾經被原住民剝取樹皮的圓柏,在多年以後,依舊生意盎然,從中我們也看見早年原住民與森林相處的智慧,而縱橫在中央山脈的布農族,也曾經有利用圓柏種子,當作釀酒酵母的紀錄。

生長在高遠山區,玉山圓柏避開了開發的問題,但是登山客靠近,卻帶來生存的另一種威脅。一但登山者用火不慎,熊熊火焰,吞噬的會是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生活軌跡。在雪山主峰旁,殘留著1991年森林大火後的扭曲樹身,焚毀面積廣達11.2公頃。在中央山脈深處的秀姑坪,存在著全台灣最大的圓柏枯木林,我們從東埔出發,以兩天的時間,步行了27公里的蜿蜒山路,才得以親眼目睹當年大火的無情。如今,無數的雪白枯骨,散落在秀姑坪上,從殘留樹身的胸徑推測,這裡有不少上千年的圓柏喬木,那扭轉的身形勾勒著優美曲線,順著線條,我們依稀摸索著它當年奮力求生的痕跡。

研究圓柏多年的學者王志強說,在玉山圓柏生長的環境裡,它是屬於上木,對陽光的遮蔽、土壤有機質的累積,土壤跟系的固著,水分的涵養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一旦這個樹種不見了,整個地表的變化會非常劇烈,原本生存在這裡的物種也會跟著不見。 玉山圓柏與雲海。圖片提供:我們的島。

玉山圓柏蟠踞在台灣森林的最上層,它的一切,卻還是有太多未知,必須更加了解它,我們才能保護它。然而它的生命歷程無比漫長,人的生命畢竟太短,要理解它的千年滄桑,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側記

玉山圓柏。圖片提供:我們的島。玉山圓柏那巧妙精緻的身形,使它成為高山上獨一無二的明星。它總是能在最艱困的角落站穩腳步,抓緊最微薄貧瘠的土壤,奮力向上生長,為了躲避強風與贏得最多陽光,它的枝幹會隨之旋轉扭曲,鍛鍊出那又美麗又強悍的樹形。每當前進高山,行走到疲累至極的時刻,只要一見到它枝幹中所透露的不屈不撓求生意志,就又有堅持下去的力量。

※ 節目內容詳見、訂閱電子報: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使用互聯網google搜索被指促地球變暖

摘錄自2009年1月12日BBC中文網報導

哈佛大學一名學者說,在互聯網搜索引擎google上搜索兩個問題,能排放相當於燒開一壺水的二氧化碳。

根據哈佛大學一名物理學博士威斯納.格羅斯的說法,進行一次典型的搜索,會排放大約7克二氧化碳。如果搜索兩個問題的話,排放量會加倍成14克,這就相當於用電水壺燒開沖一杯茶的開水的排放量。

威斯納說,這些溫室氣體的排放是因為電腦終端的使用,以及世界各地google數據中心的工作所需的耗電,google以快速回應搜索著稱,這是由於同時使用幾個數據庫的原因,因此排放比其他網上搜索引擎更多的溫室氣體。

但是google在一份文字聲明中說,該公司對環境影響非常重視。google強調他們的數據中心比傳統的數據中心使用更少的能源,所以每次搜索所用的能源都是最低量。

Top

 
 
 
綠色非關稅障礙漸成形 行政立法缺一不可

摘錄自2009年1月18日中央社台北訊

SONY PS-2的電源器最早由中國大陸製造,因為其電源器內的銲錫含鉛不符歐盟環保標準,SONY損失超過2億美金,吃過虧後,台達電子公司成為PS-2的電源器供應廠商,只因台達電的電源器符合歐盟環保標準。除台達電外,包括台積電、聯電、友達等高科技龍頭廠商,也早已投入綠色節能產品研發,積極面對綠色非關稅障礙。

令人憂心的是,綠色能源貿易障礙也在成形中。歐盟27個會員國2008年12月在布魯塞爾達成新協議,承諾在2020年前縮減20%溫室氣體排放,確保太陽能、電力等潔淨能源佔總能源20%。

問題出在台灣有83.25%能源由石油、煤炭供應,真正稱得上是綠色能源的僅約5%;而原寄望立法院能在這個會期內通過2002年8 月即送審的「再生能源法」草案,又因種種因素繼續被擱置。除法制不完善,制度缺陷也常讓研究人員事倍功半。

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面對世界逐漸形成的綠色非關稅障礙,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兼主任林其昂認為,台灣充滿彈性的高科技產業自會找到因應之道,但綠色能源比重問題卻需行政、立法攜手合作解決。

Top

 
 
 
暖化導致西藏高原冰河縮減 恐釀缺水危機

摘錄自2009年1月17日路透社報導

專家學者在美國紐約一項氣候變遷會議上表示,全球暖化造成西藏高原冰河縮減,未來數十年,不論是濱海城市居民或是放牧氂牛的遊牧民族,約20億亞洲人恐將面臨水源短缺。

西藏高原在冰雪季節形成逾4萬5000條冰河,春天融冰為揚子江、黃河、雅魯藏布江、湄公河等亞洲主要河川的主要水源。 

由於西藏高原廣大地區被大冰原覆蓋,部分科學家將高原冠上「第三極」之名。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冰河學家湯普森在會議上指出,西藏高原氣溫上升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區快兩倍;如果西藏高原的冰河持續以現在的速度溶化,當地2/3冰河可能將在2050年以前消聲匿跡。他並表示,遠在冰河消失之前,依水而居的人就會開始面臨供水縮減的衝擊。由於冰河溶化後將導致海平面上升,因此水源短缺也可能影響中國東部沿海城市。最壞的情況則將是導致該區域的居民為了爭奪水資源而爆發新戰爭。

Top

 
 
 
農產廢物 變身美容聖品

摘錄自2009年1月18日中國時報彰化報導

農產品也能成為化妝品!台中區農改場致力開發農產品的多功能,去年成功將玫瑰花研製成一系列的保養品,連被當成廢棄物的米糠,也成了糠油潤膚皂。該場17日將此一成果對外發表,並已分別技術移轉給埔里鎮農會與台中市農會進行量產。

中區農改場長陳榮五指出,農產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價值,其中觀賞用的玫瑰,其「純露」更被視為化妝品高貴原料之一。該場以產學合作方式,研發出玫瑰純露萃取技術,目前已應用所萃取的玫瑰純露,研發出夕質凝膠、精華液、化妝水、眼霜與隔離霜等5種產品。

此外,稻米除了食用之外,一向被視為廢棄物的稻米糠層,含有維他命E、B1、B2與菸鹼酸,也成了極佳的美容保養聖品。中區農改場利用優質的米糠油遇鹼產生皂化的原理,在不添加任何清潔化學物質的原則下,研發出糠油潤膚皂。這項技術目前結合地方產業,移轉給了台中市農會,生產出6種不同的手工皂,可在24小時內完全分解,不會造成環境的污染與負擔。

Top

 
 
  地震破壞植被和棲息地 野生大熊貓震後斷糧之爭

摘錄自2009年1月16日新華網報導

2008年11月8日,人們在臥龍發現震後首隻野生大熊貓,經搶救無效死亡。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曾在多個場合稱,臥龍野生大熊貓今冬將挨餓,面臨生存危機。不過,亦有多方專家稱,地震對臥龍野生大熊貓「影響有限」,「過冬不會有什麼問題」。紛爭中,目前尚缺最權威的數據支持。約10年一次的大熊貓普查,因為地震而提前提及,是否應該提前進行第四次大熊貓普查,亦面臨抉擇。

一隻野生大熊貓到菜地覓食,看到村人瞟了一眼,蹣跚爬向山中,被搜救後因多個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而死。 鄉政府派人搜尋到熊貓後,帶至鄧家屋中,等待救援。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繁育基地獸醫院工作人員飛快抵達現場。他們發現,熊貓體弱,無力躲避人,縮在屋角任人觀看。經檢查,這只大熊貓體重60公斤,雌性,年齡偏大,極度營養不良,並患有嚴重蛔蟲感染,及肝膽、胰腺、腎臟、心臟等實質器官不同程度變形、水腫和功能衰竭。

研究中心抽調了工作人員專門照顧這只大熊貓,加強室內保溫、營養補給和護理。中心專家針對牠的身體情況進行綜合治療,最終,這隻熊貓因多個臟器功能衰竭而死去。

 

 
  論壇:從永續發展思潮 看農村再生條例

作者:林莉萍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都市與區域科學博士生)

首先我們必須認知,農業生產重要性的流失和農村人口外移是多數已開發或邁向已開發國家的共同問題,台灣並非特例;只是歐盟和美國甚至日本已經先我們之前來到,而有了相對的因應之道。台灣因為三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光芒得以掩蓋了農村早已浮現的隱憂,但近十年接踵而至的WTO、全球化、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讓我們更看到了病痛的惡化。

台灣社會對農村問題的逐漸重視,是值得肯定。不過,從民進黨政府時期所提《農村改建條例》(含農村社區公共設施改善、鄉村地區住宅之修繕及興建、田園社區之開發)到現國民黨政府所提《農村再生條例》,明顯地被土地開發利用的舊思維和人類住居環境美觀的表象化所框架,無法對農村如何振興和永續的經營有較深層和長遠的思維。

農村問題的根源究竟在哪裡?

環境社會學家Burch (1971)向當時已意識到環境問題嚴重性的美國社會及學界,闡述環境危機不應只看到表象的生態問題,應究其根源而且應求跨領域的解決之道,這樣的論點為解決當前台灣農村的發展危機下了一個極適當的註解。確實,《農村再生條例》所提的人口流失、高齡化、政府在農村建設的軟硬體投入均不足、農村生活機能不足、發展遲緩等都是農村目前面臨的問題,然而到底問題的根源在那裡,農村發展的定位又何在,這些似乎被忽略了。

相信大家普遍都認同農村問題的產生,在於農村人口原賴以為生的農業經濟的衰退,以及永續發展的農業無法維持,青壯人口自然須外移另謀生路,農業生產和農村文化也隨之流失,總言之,是因為「離農」、「離土」才造成了環境、經濟、社會總合性的農村問題,而這些環環相扣問題的轉機就在於「土地」,所以,農村再生的根源應該是如何重新定位土地自然資源的利用,以便讓農業經濟和文化永續地經營下去。換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想想《農村再生條例》大量著墨的公共設施、美化住屋或環境改造、甚至擴大或劃設鄉村區就能粉飾已岌岌可危的農村文化嗎?那麼農村經濟的命脈又在那裡?再想想如果沒有永續的農地經營策略,片面大量投注這些「硬」建設或把房子和社區蓋得美美的就能把下一代及下下一代帶回農村嗎?如果農村持續地流失住民,農村社會還存在嗎?那這些人為工程又要來服務誰呢?

讓永續精神落實於農村社區

近20年來「永續發展」(SD,sustainable development)在國際間被高度關切,台灣的學界和政界也都在談永續,而且舉凡環境、工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事事都可跟永續產生關聯,乍聽之下永續是有點過度泛濫,不過「廣而博」確實是1987年聯合國「布蘭特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永續定義的特質(強調在資源利用上不損及下一代的生存空間和權利)。說穿了,永續可以是「所有事物的圭臬」,但同樣也可能是「空洞的論點」,因為在國際間對這個名詞的定論不一而足,也有空泛的也有具體的,也有理論的也有務實的;可喜的是,「永續發展」是跨宗教、文化、種族、階層、國界、政治立場的共識,試想舉凡能突破所有複雜現象達成無異議共識者,必定是要無限寬廣而能包容一切,然而這並無損這個普世價值的目標,經過1992年「21世紀議題」(Agenda 21)和2002年「約翰尼斯堡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Johannesburg)之後,永續發展須涵蓋環境、經濟、社會三大主軸的論點已獲國際間的認同,其重點在於承認人與環境間存在著彼此關連、依存、互動的關係。

國際間許多學者提出,永續發展引導我們思考如何由人類的支配論(dominant world view)轉走向深層生態觀點、由速成的走向長期和遠程的論述、由中央集權走向地方自治和在地化和草根化,因此多數學者都贊同,永續發展其實就是一種社會改革(有學者甚至形容為「社會革命」)(a societal change or evolution),因為許多人為典章制度及人類的行為與價值都必須要隨之而改變,許多學者倡議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應從小處著手,也就是「社區規模的永續發展」,「農村社區」也是體現永續的最適地點,農村社區和農地千百年來蘊育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有著人與自然合諧共處的生態傳統,是該趁這個立法的時機好好地思考農村發展的永續之路要如何怎麼走下去的時候了。

生態永續是農村再生的根本 永續則繫於土地之上

我們常說「大地之母」,大地確實是人類生存的關鍵,土地蘊涵了整個生態系統的機能(ecosystem functions),人類則是這個生態系統的一份子,從遠古時代以來,人類利用土地種植和豢養、或是獵補土地所生養的其他動植物以取所需的食物,建造房屋固著於土地之上獲得庇護之所,大地也涵容與消化人類產生的廢棄物,人們向來在大地的美景中求得身心靈的慰藉,濕地和河流蓄積洪峰時期的洪水保護人類的安家之地,這些都是生態機能在服務著人類,而人類也報以不過度掠奪與敬天敬神的自然資源利用方式,和諧地與大地上各種生物共生共養。

這些都印證在過去的農作及漁獵方式上,在沒有大量使用機耕和肥料的時代,利用輪作講求地利的休養,使用牲畜的有機產物,維持自然的地形地勢不作大規模的土地改良,不過度補獵而能讓萬物休養生息,不過度砍伐以保有野生動植物的棲地,其實這些都是與土地共生的生態永續經營方式。然而,這些平衡的關係隨著人類科技進步、人口爆炸、都市化、大量生產及大量消費的行為模式破壞了,環境問題於焉產生,受害的不只是土地和其他物種,還有賴土地維生和其他生物相生相養的人類。1960到1970年代開始,意識到這些問題的人們開始思索如何能維持與土地或其他自然資源的平衡關係,從生態系統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的角度來看,就是尋求人類與土地關係的和諧,管理人類行為造成對環境的不利衝擊,從環境規劃的角度來看,就是將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和生物完整性(biological integrity)的概念整合於土地利用規劃中。

或許,許多人以為生物多樣性與己無干,那些應該是生態學家的工作,其實不然,Burch (1971)和許多環境學者都已認同,環境問題根源在於人類的社會,我們的社會價值和生產及行為模式才是導致環境問題的禍首,而如果我們再不正視人類開發對其他物種棲地的破壞,無法在土地利用上考量生態保育,為挽救地球健康的生態系統以盡應有的責任,那麼人類現有的經濟發展在不久的將來會因此面臨危機,人類的文化與社會秩序當然也會隨之受到威脅。

所以,以地利和環境生生不息的角度來看待,農村再生的基礎應該在於重新找到人與農地利用的平衡,在農業土地逐步水泥化、大量被機耕化、都市廢棄物收容化之前,先揚棄以開發及集約利用為前題的土地利用思維,構思如何透過農業生產機制與農業價值的再造(不可否認的,這將是一種政治和社會的改革),讓農地的生態功能以及地利與經濟生機再現。

用這樣的角度來看《農村再生條例》,會發現農地利用永續的精神付之闕如,例如:第三條在「農村社區」定義的立法說明中提到「三生一體」(生活、生產與生態),似乎看到一絲永續的曙光;第四條則也注意到農村再生應有軟體及硬體的建設,也宣示農村的整體規劃應將自然生態納入,可惜在接下來的第二章(農村規劃及再生)和第三章(農村土地活化)的條文內容裡,竟大多著墨在如何將農村居住環境改善成一般刻板印象中的綠化與美質,甚至為提供居住需求和相應的公共設施建設可以採用土地重劃及徵收等方式取得土地,這些再再都是「人類本位」(anthropocentric)的土地變更和對優良農地與生物棲地的殘食鯨吞,然後再企圖用粉飾太平的方式強調社區開發應採用「生態工程」及注重「景觀生態」,然而這些都是本末倒置,並非生態永續發展的正軌,因為它完全無視於農地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與角色,也沒有以地利生養和大自然生息為考量,來思索土地的利用規劃。

在新世紀的永續思潮中,我們要改變土地利用即是開發建設的偏頗價值觀,而好好思索如何在農村再生條例中結合農業發展的策略與強調環境永續的土地利用,因為,只有農村發展所繫的土地與自然環境系統的健康,才能見證經濟復育、人文為中本、在地化的永續經濟﹝restoration economy、human-centered economy、locally-oriented economy,Wheeler(2004)﹞,農村文化和優質的農村居住品質也就自然保存和呈現了。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陳誼芩、易俊宏•網編:高美鈴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