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境資訊電子報•春節特刊: :
  春節特刊
  2009.1.29

廣宣特區

用消費券救地球

三重社區大學
20081218環境手札
921災後重建資料庫
編輯室小啟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自然步道協會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TaiBNET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生命力新聞
 
  【牛副刊】在黃石公園與美洲野牛相遇

作者:林炘

一隻美洲野牛突然衝著人群悶著頭疾行而來  圖片提供:林炘

2004年暑假於美國留學期間,與好友們租車開往遠得要命的黃石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露營遊玩。也許是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之下,美國的夏天愈來愈熱,每天凌晨四點太陽開始露臉後,野生動物們似乎就算睡醒,也不願出來賞臉給遊客們拍照,雖然說號稱必看灰熊(Grizzly Bear)、大角鹿(Elk)、美洲野牛(Bison)等壯碩優美的野生動物,卻除了在某天偶然大雨後的清涼裡,欣賞到河邊樹叢中覓食的鹿群外,其他幾乎都沒有看到。

倒是在一處人來人往的遊客中心外,大家停車下來上廁所與問路時,一隻美洲野牛突然衝著人群悶著頭疾行而來,遊客們驚慌失措之餘,即使回過神來拿出相機追趕而上,野牛早已衝入「遊客止步」的範圍裡,留下驚訝更驚豔不已的城市鄉巴佬們。

沒有拍好野牛的身影成為我們這行人的小小遺憾,因此當我們在西黃石地區參觀灰熊與狼保育中心(The Grizzly & Wolf Discovery Center)時,在園地裡發現了美洲野牛與草原犬鼠的銅塑,大家順勢拍了些小小的搞笑照片,以作為此行的歡樂與補遺。

四年多過去,同行的朋友們學業結束後各奔東西,少有聯絡,甚至一下子想不起來相片中他們的名字;倒是與真野牛的相遇以及和假野牛的異想,在記憶封包裡,與朋友們共同承載起那一瞬的感動。

筆者所攝與牛的搞笑相片 筆者所攝與牛的搞笑相片 筆者所攝與牛的搞笑相片

 精采內文

 
 
  【牛賀年】勤耕耘 就像NGO!

作者:陳曼麗

從小就很喜歡牛,看著農夫穿蓑衣、戴斗笠、拿著長長的鞭子,有時還拉牛車,車上裝滿稻草或稻穀。如果要說對牛感覺,應該都是正向的,四十年前,台北市還有很多稻田,為了抄近路,喜歡走田埂去上學。牛不但勤勞,而且還吃苦耐操。但是牛的脾氣不太好,我就曾經被牛角頂過一次,那種痛的感覺,一生難忘。

台灣在耕作還沒有機械化之前,牛就是最好的幫手。「力氣大得如牛」,表示這個人很可以挑重擔。台灣人感激牛的付出,若有牛在協助農務的家庭,一定會禁止家人吃牛肉。有時聽他們說到牛會流眼淚,就真的像一家人,非常感動。很多從外地到台北讀書工作的人,以為台北一向繁華熱鬧,殊不知台北以前也是稻田一畝畝,經常有牧童坐在牛背上的畫面。

因為有牛的精神,台灣人非常吃苦耐勞,曾有報導說台灣人每天工作時數,超過十小時,比日本人還長。在台灣民間組織工作的人,就跟牛很像。有人開玩笑說,在NPO工作,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畜生用。這就是說,每人都是非常耐操的。 精采內文

 
 
  【牛專題】科學•天文篇

作者:許立德

圖片來源:未知牛年將至,轉眼就是過年的日子,在告別鼠年的同時,想必今年大街小巷都會看見牛的裝飾及身影,不過,不同於這12年才輪一次的牛年,天上的牛群卻是時時刻刻都在夜空裡漫步閃爍,只是沒有太多的人注意到,不如就趁著這個氣氛,來好好觀察一下滿天星斗裡,究竟有幾條牛吧。

從古至今,不論是在西洋神話或是亞洲文化中,牛都是佔有一席之地的重要角色,也因此,有星星或星座以牛來命名也就一點都不奇怪。拜占星的流行,其中最為被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金牛座了。在希臘神話中,金牛座就是天神宙斯的化身之一,故事中他對腓尼基公主歐羅巴一見鍾情,為了躲避天后赫拉的注意,於是變身為一頭美麗的公牛,吸引了歐羅巴公主並將她駝在背上,渡過愛琴海,游到了克里特島,也因為如此,金牛座的圖像才會是一隻只有半身露出水面的公牛。

金牛座是黃道十二宮之一,星座面積大小排名第17,在冬季星空中不難辨認,所以現在正好就是觀測它的最好季節。抬頭一望,可以發現一顆略紅的星,那就是金牛座的最亮星,紅巨星畢宿五。它是全天排名第十四的亮星,屬於構成冬季大橢圓的六星之一,雖然亮度不比鄰近同樣有著紅色光芒的獵戶座參宿四,但它代表著公牛充血的紅眼,配上大V字的牛角,看起來別有一番作勢要衝撞獵戶的氣勢。精采內文

 
 
  【牛專題】人文•文學篇

作者:沈佳姍

說文解字裡,對於「牛」字的解釋是「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㞑之形。」其又將牛細分為雄性牛「牡」、雌性牛「牝」、小孩子牛「犢」、二到四歲的牛「㸬」、「犙」、「牭」,不同顏色的牛,像是白黑雜毛牛的牻、白牛的㹊、純色牛的牷、黃牛黑脣的犉,以及無角牛的犝、宗廟祭祀使用的犧、全牛無缺的牲,做為養牛馬圍圈的牢和牿、畜牷作用的㹌、牛鳴聲的牟等等多類;中國傳統文化的細緻,由此可以得見。

單獨的字詞之外,漢文世界裡也有許多與牛相關的成語與典故,著名者如形容互不相關的「風馬牛不相及」、寧為人首,不為人後的「雞口牛後」、比喻多數中極少部分的「九牛一毛」、從前受過害,致使下次遇到類似事情會過分害怕的「吳牛喘月」(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比喻讀書勤奮的「牛角掛書」、對事物了解透徹,做事能得心應手的「庖丁解牛」、如牛一般氣力與氣勢的「力大如牛」和「氣吞牛斗」、形容藏書極多的「汗牛充棟」、性情不隨環境變異(通常是指負面之事)的「牛牽到北京還是牛」等等,非常之多。

台灣漢人的牛印象

牛是台人過去農村中的好夥伴,日夜相處下來,不論是從中國大陸原鄉引入的牛言牛語再行使用或略做改變,或是先民於適應台灣的在地化後,所產生的鄉土民俗語彙,很多都是借用與牛相關的形象來形容他種事務,或是表達對事物的感覺、想法。其中取自牛形象的引申,包括了牛隻身體外貌、生活習慣、發聲、性情和工作形象給人的視覺和聽覺意象,以及由相關的生活經驗所延伸出的人生或處世哲理。 精采內文

 
 
  【牛小說】匿名的伙伴:牛墟筆記(六) 一九七八、八、六北港

作者:丘延亮

「XX的牛牽來做記哦!」
「XX的牛牽來這邊做記哦!」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怎麼樣的戲曲都有它賦歸於現實底一定的臨界。

命數已定的牛隻,一隻隻排列著,無言的步向牛繩牽往的地方,蝟聚在一輛輛貨卡的廂側。牠們認命的沉默,愚忠的乖順,其程度,竟至於教人齒冷。唰唰,牛背上,紅漆著處,死所判然。

「你們這裡賣牛這麼『叫』有什麼標準?」 負責做記的是一個瘦小的中年人。
「有囉,用看就知道,都是經驗啦,
我們都是專科(門?)的,大家眼睛一看就知道。」
他一邊回答,一邊抖動著沾紅漆的小刷,鴨舌帽的陰影遮住了大半邊個臉。

「你們不算重量?」
「沒有人算重量,算身肉啦,好比說賣宰肉的牛,大的約一千三、四百斤,小的幾百斤,平均重差不多一千斤上下,一千斤的牛,看情形乾肉差不多四百斤左右,用眼睛一看就知道,四百斤,一斤多少錢,算就知道了。」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 、易俊宏
    春節特刊主編:黃苑蓉•網編:彭瑞祥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