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9.6.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地球公民協會
生態工作假期網站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苦勞網
綠色和平(香港) 
台灣生態學會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珊瑚礁學會
 
  六輕衝擊居民健康? 環署將組專家小組
【相關連結】
雲林縣府委託之報告下載
學者研究:5鄉鎮罹癌率 六輕「顯著相關」
台灣已成為汽燃油代工業者
台灣已成為汽燃油代工業者

台大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受雲林縣環保局委託調查,剛完成的「空氣污染對沿海地區環境及居民健康影響風險評估」報告出爐,結論指出六輕排放的揮發性氣體與當地民眾健康有「顯著相關」!報告顯示,麥寮、台西、東勢、崙背、四湖的全癌症發生率,在六輕1999年開始排放揮發性有機物後,顯著增高。

環保署對此回應表示,六輕營運對民眾健康影響的研究,已有經濟部工業局、台塑石化、及雲林縣環保局各自委託研究機構調查,因執行單位不一,研究調查及資料取得方法各異,而發生結論相左,調查結果無法形成公信力的情況。將依資訊公開、公民參與的原則,函請地方政府(含鄉公所)及民眾、台塑石化公司、環保團體、國民健康局等四方,各推薦健康風險評估及流行病學專家,參與相關計畫與結果之審查。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達爾文200】為拉馬克平反

作者:王弘毅

如果達爾文認為,增加適應性的改變會被留下來,沒有功能的則會消失,那這與拉馬克的「用進廢退」有什麼根本的差別?所謂的拉馬克學派到底錯在哪裡?每次學校教到生物演化,可憐的拉馬克總是要被拿出來與達爾文比較。老師並且藉此告誡學生,觀察對於科學研究有多重要,錯誤的觀察往往會導致錯誤的結論。而當然,拉馬克也就順理成章的被拿來嘲弄一番;最後提到拉馬克就會想到那隻脖子沒有變長的長頸鹿。

然而弔詭的是,在我們公認的演化學始祖達爾文的眼中,拉馬克才是真正提出生物演化概念的先驅。在物種原始的序言中,達爾文寫到:「拉馬克的學說,是在這個領域裡最早受到注意的。在他1801年以及之後發表的著作中,指出物種包括人類, 都是由其他生物演變而來。他卓越的研究引發大家注意到生物以及非生物的演變都是遵照自然的定律,而非神奇力量的介入。」……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面對暖化危機,聯合國持續呼籲,需要挹注經費於碳捕獲與碳儲存技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指出,國際社會常忽略了一個已經經過檢驗並使用了千萬年的方法──依靠生物圈來固存碳。於此同時,英國與挪威正已簽訂一項協議,將合作進行北海海床地層地質組成的開發,以永久儲存從歐洲所收集到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

抗暖化在個人行動上,用輕食、蔬食等方式來面對氣候變遷;而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宣佈,7月起,素食五大類標示新規正式上路,這對茹素者而言,不啻是一善意政策

最後在國內水資源的爭議仍有許多可關注的地方,例如,水利署欲改善水患,將於高縣開挖滯洪池,是否有完善的生態工法及其他配套措施,有待後續觀察;台南縣永揚垃圾掩埋場預定地,在爆發環評書多處造假後,現今環保署卻以「證據不足」為由,對於垃圾滲污水是否影響農業用水仍有待討論。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台電公司指揮環評會審查大林電廠擴建案?
原油價格不斷攀高,找尋新能源的呼聲不斷高漲。

作者:地球公民協會

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這天,環保署送給高雄一個大禮。 台電大林電廠擴建計畫第5次專案小組會議作成結論, 將通過「2座」與「4座」80萬瓩燃煤電廠計畫,兩案併陳送大會討論。 對於這樣的決議,民間表達強烈抗議!

另外,環保署於重大開發案中,一再迴避處理「CO2排放」大幅增量的態度,形同對全國人民宣告馬英九總統「節能減碳」政策,都是欺騙人民的口號。因為當中龍鋼鐵、大林電廠、國光石化……一一通過,每年台灣的「CO2排放」動輒以千萬噸的速度成長時,馬總統的減碳目標「2016年至2020年回到2008年的碳排放水準」鐵定跳票!

這樣粗糙、欺負地方的決策模式,勢必挑起中央和地方的嚴重爭議,台電公司、環保署和部分環評委員必須為此負起全責!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彰縣新設動物園 應將資訊完整公開、召開行政公聽
從牠們的眼睛,我看到了自由的渴望

發起連署團體: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彰化縣政府城市暨觀光發展處委託中興大學執行的「彰化縣動物園設置地點委託先期規劃研究案」,預定在彰化市八卦山桃源里設立「野生動物教育園區」。縣府將在6月8日召開第二次地方說明會,民間團體批評縣府此舉違反行政程序,應召開行政聽證、公開相關資訊,並質疑此案「掛羊頭賣狗肉」、多此一舉。理由說明如下……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易俊宏、呂苡榕•網編:易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