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9.10.1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水產出版社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生命力新聞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物地理與自然保育研究室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地球公民協會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TaiBNET  
紐西蘭綠黨  
GreenMap System Home綠色生活地圖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
世界保護區大會主題網  
 
  台灣油症事件30年 受害者支持協會成立
【相關連結】
【油症深度報導】與毒共存──廖脫如的故事
一場公害倖存者的鬥爭--紀錄片《油症──與毒共存》
當多氯聯苯住在身體裡
油症 與毒共存

2008年,紀錄片導演蔡崇隆拍攝《油症──與毒共存》, 揭露一群多氯聯苯米糠油受害者30年來求償無門、醫療協助匱乏的困境。紀錄片放映後引起社會關注,來自醫學、公衛、法律、身障者權益、消費者權益與環保等 領域的關心者決定組織起來,2009年10月17日(上週六)正式成立「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他們將貢獻心力,就各自所長為這群遭社會遺忘的受害者提供專業協助,並提出正式呼籲,要求政府出面解決問題。

該會發起會員17日進行第一任理監事選舉,由長期提供油症患者醫療協助的台大醫院環境暨職業部主治醫師郭育良擔任理事長。郭育良表示,受害者30年來得不到合理的賠償,政府提供的醫療協助有限,他們面臨到的問題很少獲得減決。他指出,受害者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你要如何證明病情和中毒有關?」試問弱勢者中 毒要如何自己去證明?他們是需要協助的。

詳細內文

 
  我們的島:消失中的天堂:哭泣的百合
土石流照片;圖片來源:公視我們的島

採訪、撰稿:陳應欽;攝影、剪輯:陳慶鍾

細雨中,雲霧圍繞下,台灣百合沿著大雪山林道旁綻放,我們抵達海拔2600公尺的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在這裡,植株不到15公分的台灣百合,早已含苞待放。

台灣百合可說是生命力強盛的植物,從海邊到3500公尺的高山,我們都可以看到台灣百合的美麗身影。曾經大家熟悉的台灣百合,在郊野、海邊、荒地都可見到它們的蹤影,不過在民眾任意的採摘壓力下,台灣百合在野外的族群有愈來愈少的趨勢。

詳細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呂苡榕


賦改會19日開會討論能源稅及環境稅等議題,其中溫室氣體稅如何徵收最受關注。行政院副院長、賦改會召集人朱立倫表示,一開始不需要造成民眾太大負擔,漸進方式比較好。

另外也針對開徵能源環境稅進行討論,財政部長李述德說,希望2011年後年年初開徵,但還必須先通過立法院修法後再決定。

另外年底在哥本哈根即將召開COP15會議,馬爾地夫總統納希德17日率13名內閣部會首長舉行全球首創的水中內閣會議,納希德及其內閣部長在會中以防水筆在一塊白板上簽署一份求救文件,呼籲全世界所有國家減少碳排放。

國際知名生物學家彼得雷文指出,全球物種正以每年消失1千種的速度滅絕,已松露為例,需要在濕冷氣候生長的松露因為全球暖化導致今年產量不足,原本1公斤30至32萬的松露,今年漲到35萬。

西壯族自治區因政府貪污飲用水工程款,導致當地居民無水可喝,而當地居民自組籌錢施工,卻因揭發貪汙弊案而遭當局威脅。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畏懼公評的環評 何以落實REACH精神?

作者:杜文苓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台灣環境行動網理事長)

環保署在環境有害疑義尚未充分釐清,即於10月13日在爭議聲中讓中科四期環評一階審查就過關,即便有再多幾頁的附帶條件,從過去經驗來看,也僅具聊勝於無的裝飾功能。中科三期的開發,環評附帶決議建議鯉魚潭淨水廠加蓋,環評通過後,此事在自來水廠與中科討論下認定不可行即無疾而終;2000年與2002年桃園龍潭兩家面板廠的開發案,廢水排放到列為甲級河川水體的霄裡溪,下游有關係到新竹縣新埔鎮三萬多人的飲水取水口,當時環評結論也提到需注意廢水排放影響取水問題,然而毒水危害,卻到2007年環保署專案小組會議才得到「開發單位已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結論,並召集專家學者討論了一年多的廢水何處去,至今兩家面板廠廢水仍持續排放霄裡溪。 

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屏東縣八八水災論壇暨行動工坊

發起團體: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活動時間:2009年10月21日(三)

活動地點:大仁科技大學-達文西三樓會議廳(屏東縣鹽埔鄉新二村維新路20號)

參加對象:社區營造中心所輔導之社區營造點及鄉鎮公所、本縣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小組成員、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對推動屏東縣88水災社區再造工作有興趣之社區、專家學者及民眾。並擴 大邀約南部七縣市社區營造夥伴一同與會,透過內與外的多元觀點,共同激盪出創新的火花,預計120人。

受理單位: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屏 東縣社區營造中心)

報名地址:920屏東縣潮州鎮光澤巷16號 報名電話:(08)788-8438;傳真電話:(08)788-1864

報名信箱:actkr.taiwan@gmail.com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呂苡榕•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