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9.12.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水產出版社
台灣立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推薦瀏覽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TaiBNET
關渡自然公園  
新世代青年團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環盟彰化分會
Earth Day Network
生態與工程入口網  
 
  哥本哈根談判桌外的人民氣候論壇--氣候正義09

 圖片節錄自Klima Forum 09網站
【相關連結】

丹麥:氣候討債集團將至

孟加拉財長呼籲英國接納氣候難民

氣候變遷40年後 10億人將成氣候難民

農業與全球暖化──曼谷會談紀要

哥本哈根氣候談判展開之際,許多國際NGO已察覺國際談判缺乏有力執行減量的約束,且欠缺資金解決氣候問題的開發中國家,正在遭遇一連串氣候變遷引起的災難,將在已開發國家拖延下,受到更大的衝擊。有鑑於此一場強調環境運動,訴求為「氣候正義09」(Klima Forum 09)的人民論壇也在進行。

知名的反全球化運動者,包括「No Logo」與「震撼主義」的作者──娜歐密˙克萊恩(Naomi Klein)、印度知名的生態女性主義運動者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也將蒞臨論壇,為期12天的論壇活動,最後將彙整成「人民宣言」,呈交給COP15的談判代表。

精采內文

 
 
  論壇:核電鹹魚翻身? 台灣媒體沒說的事

作者:王舜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近日,台灣幾家主要平面媒體不約而同引用同一篇外電,加上「核電廠鹹魚翻身」、「部分環保人士改變反核立場」這樣聳動斗大的標題,再度用似是而非的論點塑造國際核電復興的假象。 選擇性呈現、觀點偏頗的科技新聞

這些報導指出,不但波蘭、印尼等國家積極計畫興建首座核電廠,原本持非核立場的國家也開始鬆動,全球超過50座核電廠正在興建當中;自1980年代以來,全球核電廠的安全事故發生率已經大幅下降,因此民眾不必擔心核電廠的安全性。甚至,報導還引用特定「環保人士」的發言,斷定國際環保界已經不再堅持反核,而傾向建核電廠以對抗暖化。 然而,這些觀點單一的新聞,真的告訴我們真相了嗎?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莫聞


哥本哈根氣候談判展開的同時,美國環境保護署已把二氧化碳列為「汙染物」,使白宮有法源限制溫室氣體排放。

對抗全球暖化部分職業、性別,亞馬遜雨林一群伐木工人也正帶頭發展永續林業,為對抗全球暖化盡一己之力。全球之聲則報導說,一群印度女性證明,雖然社會性別不平等,自己經濟地位居於弱勢,仍能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巨大力量,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台灣的三合一選舉5日揭曉,核廢料議題在這次台東三合一選舉中,不斷成為候選人必須面對的提問,最後選舉結果,是選前表態反對核廢料進入台東的候選人全數獲勝。保育方面,墾管處委託珊瑚礁學會在調查發現4種台灣新紀錄魚種和9種墾丁新紀錄魚種,顯示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保育有成。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行動參與:1212玩快閃 一起救地球

發起單位: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環境行動網、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綠黨

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的第15次締約國會議(COP15) ,將於12月7-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不過由於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因此不能以締約國的身份代表出席會議,但全球暖化議題是不分國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

堪稱為進入已開發國家行列的我們──台灣,更是不能置身事外,更不能忽視台灣人均碳排量全球第一的事實!請與我們一起行動,並密切關注哥本哈根會議與台灣政府的減碳承諾!

精采內文

 
     
   
 
 
哥本哈根談判桌外的人民氣候論壇--氣候正義09

本報2009年12月9日丹麥哥本哈根訊,特約記者陳思穎報導

圖片取12月7日至18日是決定全球環境發展的關鍵時刻,來自全世界192個國家的元首、官方談判代表齊聚在哥本哈根,討論2012年後各國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資金來源等關鍵議題。而從兩年前在巴里島,為準備哥本哈根會談的COP13開始,許多國際NGO便已察覺氣候變遷的國際談判缺乏有力執行減量的約束,且欠缺資金解決氣候問題的開發中國家,正在遭遇一連串氣候變遷引起的災難,將在已開發國家拖延下,受到更大的衝擊。

有鑑於此,為回應在哥本哈根Bella Center舉行的第15屆締約國會議(COP15);一場強調環境運動,訴求為「氣候正義09」(Klima Forum 09)的人民論壇也在進行;與會的環境運動者、原住民組織、漁民組織、農民組織、環境難民等高達萬人以上,舉行的座談約190多場,展覽約50多場;而知名的反全球化運動者,包括「No Logo」與「震撼主義」的作者──娜歐密˙克萊恩(Naomi Klein)將為論壇加溫,印度知名的生態女性主義運動者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也在論壇中發表多場演說,如「拒絕基改:基改作物不是氣候和糧食主權的解決之道」、「有機農業解決氣候變遷和糧食危機」等主題,是整場活動的高潮。

與會NGO包括「關注全球南方」(Focus on the Global South)、「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全球雨林聯盟」(Global Forest Coalition)、「國際全球化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on Globalization)、「第三世界網絡」(Third World Network)、「農民之路」(La Vía
Campesina)等;共同的主張為人民、社會運動與組織可以發展和自然建立平衡的關係、減少消費和生產,取代一味地剝削自然,以經濟成長為唯一信念,作為因應氣候危機的思維,並批判核電、生質能、碳交易(Carbon Trading)、碳抵減(Carbon Offsetting)、基因改造生物、碳捕集與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Storage)等新科技,對溫室氣體減量不但沒有幫助,反而加深環境風險及社會衝突。

「氣候論壇09」將透過各種討論,發展符合現狀、可再生、友善環境的解決方案;包括
1.以節約能源使用量和效率為優先
2.推廣使用安全、乾淨、可再生的能源
3.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杜絕化石燃料
4.建立可利用土壤固碳的農耕方式,減少使用化學肥料,推動不對生態系、氣候、生物多樣性成威脅的耕作方式。
5.保障地球資源永續、公平、正義的使用
6.批判目前全球社會以消費為重的思維

為期12天的論壇活動,最後將彙整成「人民宣言」,呈交給COP15的談判代表。

Top

 
 
  論壇:核電鹹魚翻身? 台灣媒體沒說的事

作者:王舜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近日,台灣幾家主要平面媒體不約而同引用同一篇外電,加上「核電廠鹹魚翻身」、「部分環保人士改變反核立場」這樣聳動斗大的標題,再度用似是而非的論點塑造國際核電復興的假象。

選擇性呈現、觀點偏頗的科技新聞

這些報導指出,不但波蘭、印尼等國家積極計畫興建首座核電廠,原本持非核立場的國家也開始鬆動,全球超過50座核電廠正在興建當中;自1980年代以來,全球核電廠的安全事故發生率已經大幅下降,因此民眾不必擔心核電廠的安全性。甚至,報導還引用特定「環保人士」的發言,斷定國際環保界已經不再堅持反核,而傾向建核電廠以對抗暖化。

然而,這些觀點單一的新聞,真的告訴我們真相了嗎?

台灣媒體在科技新知和環保議題的報導上,往往有個通病,就是記者不做功課,多僅止於選擇部分外電進行翻譯整理,造成寫出來的新聞、要不是一味移植單一的外電觀點,不然就是缺乏更進一步的統整分析,以作為適合在台灣進行公共辯論的參考資料。

例如核電相關報導,讓我們再來看看幾則資料,瞭解台灣媒體隱而未提的部分。「Global
Research」網站上最近的一篇文章,回顧了德國幾項大規模的核電廠流行病調查。結果都顯示,從德國國內16座核電廠,到全球10個國家內的近兩百座核電廠周遭,居民(特別是青少年與孩童)罹患白血病和其他癌症的機率,都遠高於非核電廠周遭的民眾。

另外,文章也對全球核電廠日益增建的訊息提出駁斥,指出全球目前有435個運轉中的核子反應爐,已經比2002年時少了9個,且這些反應爐也僅提供全球5.5%的商業發電。多數有意興建核電廠的國家,也各自面臨不同的困難,讓核電廠計畫仍只是風聲。例如,許多開發中國家並沒有核電配套的相關法令和權責機關,也缺乏人才和環境來因應核電廠興建後的需求。其他諸如位於火山帶、地震頻仍等先天因素,都是許多國家懸而未決的問題。

未被深究的各層面社會成本

而英國《衛報》(The Guardians)更是大膽且直接地列舉12項歐洲核電廠近年所發生過的事故和安全問題。例如:一、向來被歸類在核電先進國家之列的法國,光是去年一年就發生了8百件核電廠安全事件。二、今年7月,因為熱浪侵襲,法國的核電廠在無法取得冷卻用水的情形下,被迫向英國進口電力,甚至到了冬天,還因為3分之1的反應爐處於停擺狀態,必須再度進口電力,以免發生大停電。三、芬蘭興建中的核電廠不僅工程進度嚴重落後(至少3年),預算更是遠遠透支(已超過
50%)。四、從2001年到2008年,全英國核電廠共發生了1,767件輻射外洩、跳電、核電安全事件等。

這些報導或訊息並不下論斷,只提供明確的數據與事件經過,反問閱讀者:「你還認為我們需要核電廠嗎?」研究科技與社會(ST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學者告訴我們,科學發明和技術系統並非純然中立的存在,技術物有其內在的政治性。核電廠的爭議點在於,一旦我們選擇了它,就必須調整社會整體以配合技術運轉的需求,勢必大幅度影響人們的生活。像核電廠及其衍生工業,因為高度中央集權,背後都牽涉複雜的社會系統運作及政治性;未來鈾礦藏量枯竭後,將上演的資源爭奪戰和核武擴散問題,更攸關安全及公民自由。因此選擇(或不選擇)某項技術,並不單單只是安全風險的問題,更包括各個層面的社會成本。這些面向都是台灣媒體在譯界外電報導時所沒有深究的。

媒體應承擔科技風險議題辯論的責任

媒體環境的淺牒,讓我們很少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核能正反意見與論述的並陳,或者至少為讀者剖析其中差異和論點,反倒是充滿偏頗的閱讀,誤導閱聽大眾對於科技風險的判斷,導致很多人也許聽過核電廠爭議,卻總是霧裡看花,說不出所以然。

再多的災難電影無益於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重視,需要認真的媒體挺身而出,讓科技討論不再限於「專業」所堆砌成的羅生門裡。

※ 本文轉載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網站

Top

 
 
 
二氧化碳 美宣布列汙染物

摘錄自2009年12月8日聯合報綜合報導

美國官員7日說,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已裁定把二氧化碳列為「汙染物」,這將讓白宮即便在參議院無法完成立法時,仍舊有法源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美方代表在7日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中可望拿出更多的誠意。

白宮官員告訴美聯社,美國環保署已做成「溫室氣體正危害人類健康須加以規範」的結論。做成這項裁定後,即使國會尚未通過氣候變遷立法,政府仍有權據此要求排放二氧化碳與另五種溫室氣體的企業,花巨資修改機械設備減少廢氣排放。

美國企業界非常憂慮這項裁決會大幅增加其營運成本。EPA的行動,將比哥本哈根的任何全球協議,對美國經濟帶來更直接、更迅速的影響。這項裁決將讓歐巴馬18日出席哥本哈根會議時,端出具體的成果告訴全球領袖,美國對溫室氣體減排是認真的。

絕大多數新增的全球溫室氣體,預料將來自中國、印度這類開發中國家,而他們表明,他們減少排放的意願將視富國的作法決定。因此,美國如何減排廢氣,動作有多快,成為全球焦點。

Top

 
 
  亞馬遜伐木工人救氣候 發展永續林業

摘錄自2009年12月8日法新社巴西塔帕若斯國家森林報導

亞馬遜(Amazon)雨林的一群伐木工人正帶頭發展永續林業,為對抗全球暖化盡一己之力。

巴拉省(Para)西部林區所砍伐的林木,要花一個小時運到桑塔林(Santarem)港口出口,所出口林木保證為合法砍伐。由穿戴費奧納塔帕若斯(Flona Tapajos)保育單位字眼之工作人員,將政府清單上所列出的林木找出並砍伐,倒地樹木只對週遭林地造成極小損害。政府檢查員記錄林木種類、產地以及序號,記下運送林木的司機姓名和車牌號碼。

巴西政府把塔帕若斯國家森林(Tapajos NationalForest)的3萬2000公頃林地交給伐木企業,要求環保和社會安排作交換,其中15%獲利回饋給當地社區。伐木企業逐年使用1000公頃林地,得砍伐預先選定的林木。其後30年該區域將禁止砍伐,如此林木才能重新生長。

亞馬遜雨林因能夠將有害二氧化碳轉換成氧氣,被譽為地球之肺。

Top

 
 
  印度:女性農民對抗氣候變遷

全球之聲2009年12月8日Belen Bogado報導,譯者:Leonard;校對:Soup

一群印度女性證明,雖然社會性別不平等,自己經濟地位居於弱勢,仍能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巨大力量,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貧民與女性在印度最容易受氣候變遷影響,通常也最先受影響,例如印度樂施會部落格提及旱災對農民的嚴重衝擊,以及對婦孺造成的直接傷害:

過去12年來,每年約有50位農民自殺,其中一成為女性,[...]為了謀生,愈來愈多農民開始移居都市,而婦孺人口販運情況更令人震驚。

氣候變遷衝擊裡的性別因素

據估計,女性生產全球逾半糧食印度超過84%的女性參與農業活動,也因此成為氣候變遷衝擊下最大受害者,且性別不平等讓她們更容易受到環境變化影響,Pricilla Stuckey博士在The Lively Earth部落格中指出,女性受氣候變遷衝擊的力道特別大

觀察女性面對氣候變遷的感受時,性別歧視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在印度,氣候變遷讓女性農地收成砍半,作物品質下滑,女性健康也受到作物及社會不平等雙重打擊。

Sita Debi這位農民即為一例,她在張貼於Find Your Feet部落格的影片中表示:「因為雨量不足,女性農作得格外努力,因為我們總是最後才能上餐桌,營養攝取也成為一大問題,導致許多女性都出現貧血症狀」,其他女性農民在影片中,亦說明氣候變遷如何影響生活。請點選連結

女性奮力一搏

但印度女性面對氣候變遷,並不只是坐以待斃,也會主動反擊,在影片後半段中,女性想出創新方法因應並預防全球暖化。

Inter Press Service一篇報導指出:

農業至少造成印度兩成溫室氣體排放量,主要是稻田裡的沼氣及肥料裡的氧化亞氮,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於2007年的報告指出,印度降雨情況將出現劇烈變化,例如在少數日子大量降雨,都會直接造成農業活動大亂。

在印度Bidakanne村裡,還有另一群女性積極因應氣候變遷,她們的農作物包括亞麻、鷹嘴豆、豌豆、小麥,也在向日葵田裡種植其他豆類,這些作物的共同特色在於水分需求少,也不必使用殺蟲劑等化學藥劑。

此種農業特別適合印度種姓制度底層的女性賤民階級(dalit),因為這項制度,讓Medak地區75個村莊的女性能組織協會,銷售各式作物,並用盈餘幫助較困苦的成員,這種作法不僅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及有害污染物,更能改善貧民生活。

網路社群亦注意到這些印度女性的努力,Shiba Prosad Bhattacharyya在India Together網站留言表示:

感謝你的專欄,文章內提及的女性是世界典範,[...]糧食是人權,不該是企業投機商品,大自然並非為企業營利運作,企業利益只 會造成更多糧食危機,我希望透過你向這些女性領袖致上最高敬意,她們證明糧食生產不會對環境、公共衛生及農戶造成任何負面影響,還能夠獲利、永續並餵飽所 有人。

※ 本文轉載自全球之聲網站

Top

 
 
  達仁鄉排灣族 用選票反核廢

摘錄自2009年12月8日台灣立報台東報導

三合一選舉結果12/5正式揭曉,核廢料議題在這次台東三合一選舉中,不斷成為候選人必須面對的提問,最後選舉結果,是選前表態反對核廢料進入台東的候選人全數獲勝,其中達仁鄉鄉長也由選前表態反對核廢料進入達仁鄉的包世晶,擊敗未簽署反核廢承諾書的現任鄉長張金生,加入反核連署的朱連濟最後也成功當選。

「狼煙行動聯盟」發言人馬千里表示,這反映出達仁鄉排灣族人對於反核廢的決心,也是反對核廢料入侵的全體台東選民的勝利。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戴明雄表示,由將近30個台東原住民團體所組成的原住民政策監督聯盟,未來也將針對候選人當初所承諾的政見,一一監督落實,就是要讓政治人物的反核廢政見能夠落實。

Top

 
 
  保育有成 墾丁後壁湖保護區新發現13種魚

摘錄自2009年12月8日中廣新聞網墾丁報導

墾丁「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保育有成!墾管處今年委託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在保護區內進行資源調查,意外發現4種台灣新紀錄魚種和9種墾丁新紀錄魚種,令保育人員相當興奮。

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在墾丁「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發現的4種台灣新紀錄魚種分別是威氏壯牙蝦虎、點斑櫛蝦虎、羅氏刻齒雀鯛和胸斑雀鯛;另外9種在墾丁海域首次發現的是黃面蓋刺魚、斑鰭紡錘蝦虎、波氏燕魚、縱帶(魚參)、卡氏副唇魚、桔帶裸頰鯛、黑尾刺尾鯛、細點磯塘鱧、以及三斑刻齒雀鯛。

墾丁「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位在墾丁國家公園的南灣與貓鼻頭之間的巴士海峽,範圍總面積約180公頃,墾管處從海膽的保護開始,擴及到海洋生物的全面保護,調查結果,在後壁湖保護區內總計調查到47科、366種魚,顯示這幾年後壁湖保育相當有成效。

Top

 
  行動參與:1212玩快閃 一起救地球

發起單位: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環境行動網、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綠黨

我愛能源稅 1212快閃行動logo

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的第15次締約國會議(COP15) ,將於12月7-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不過由於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因此不能以締約國的身份代表出席會議,但全球暖化議題是不分國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

堪稱為進入已開發國家行列的我們──台灣,更是不能置身事外,更不能忽視台灣人均碳排量全球第一的事實!請與我們一起行動,並密切關注哥本哈根會議與台灣政府的減碳承諾!

【行動一】

第四度響應全球抗暖化活動,今年我們要號召全台灣各縣市關心暖化議題的團體、個人,在12月12日當天中午12時,同步進行小規模的「快閃」行動,並以「我愛能源稅」為今年主要訴求。
如果您有興趣在您居住的城市發起或參與一場抗暖化快閃行動,可以參考主辦單位預先製作的「示範影片」,並請依照以下步驟進行:
1. 上TEAN網站,查一下目前您居住的城市或社區附近,有沒有人已經組織快閃。
2. 如果您的城市還沒有人組織快閃,您可以決定一個地點,並且回報給TEAN。
3. 找一群朋友一起加入。
4. 在TEAN網站下載「我愛能源稅」「I Love Energy Tax」的海報,作為行動當天的道具。
5. 活動當天的快閃內容可以依照示範影片的劇本,也可以發揮您的快閃創意。重點是記得安排專人負責攝影。
6. 行動結束,將影片上傳影片到You Tube。( 請記得以「1212 Taiwan Climate Campaign」為標題開始),世界各國的朋友才能找到。)
7. 將您的影片連結回報給TEAN,以便彙整公開在網站上。

【台北主場】時間:2009年12月12日,中午12時起
地點:

1:中午12點整,在台北車站售票大廳。(可提早十分鐘在車站大廳西三門集合)
2:中午12點半,在台北車站前新光三越百貨前廣場

內容:
1. 十二點整時間到,主辦單位也會在現場舉出巨幅「我愛能源稅」布條,各小組成員也可拿出「我愛能源稅」小海報,其他人則看見布條或海報的反應動作,停格5分鐘。
2. 大約5分鐘後,主辦單位會喊「能源稅 YES」數聲,所有參與者跟著喊「能源稅 YES」之後,解散。
3. 到下一個地點集合。

更多活動陸續登錄中...

您還可以這麼做:
1. 加入活動
2. 瞭解能源稅行動聲明
3. 將此訊息轉寄給更多人知道


【行動二】

投下你的一票 為地球發聲

vote earth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投票頁面

你也可以用你的一票,決定你要什麼樣的環境,
與我們一起密切關注哥本哈根會議與台灣政府的減碳承諾!

本活動為響應WWF-Vote Earth活動,
我們會將投票名單彙整至WWF,把全球人民的力量集結起來!

 vote-earth-banner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