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0.3.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生命力新聞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破報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推薦瀏覽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海洋台灣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台北市野鳥學會
關渡自然公園
台灣地球日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勞工陣線
國際河網IRN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東沙環礁上的有趣生物:倒立水母


漫游的倒立水母。照片提供:東沙站研究員吳瑞賢

【相關連結】
候鳥過境 東沙新增11新紀錄鳥種

稀有鳥種「樹鴨」 過境東沙環礁

東沙環礁探索氣候變遷對海洋生態影響
東沙‧台灣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東沙站研究員吳瑞賢日前拍攝到「倒立水母」的精彩畫面,讓國人對生物多樣性的奧妙大開眼界。倒立水母以圓盤在下,觸鬚朝上,緩緩地擺動著圓盤「倒立」在淺水域中,特殊的倒立游泳行為,有別於一般水母,令見過的人印象深刻。

據海管處資料,倒立水母分布於全世界各熱帶海域,主要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10公尺左右之砂質環境。在東沙,則主要分布在島內潟湖,海草床則偶爾可見,因牠們不擅游泳,在平靜的內潟湖較不易被海流沖走,加上內潟湖水流交換較緩,營養鹽較外潟湖豐富,倒立水母就選擇在這平靜水域中生長。精采內文

 
  世界遺產巡禮:卡卡度國家公園──保留原始風貌的原住民夢土


作者:溫心恬
 
「卡卡度」之名源於原住民語「Gagadju」,大部分是卡卡度的部落居地,後來被澳洲政府劃規為國家的土地。當地原住民經過長期抗爭,終於迫使政府將卡卡度地區歸還給他們,現在則租給澳洲國家公園管理單位並對外開放。

入選世界遺產之因 因卡卡度多元的自然美景與人文風貌,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便將之登錄世界遺產之列,它不僅是少數兼具自然和文化價值的世界遺產之一,也是澳洲第一個上榜的世界遺產。卡卡度國家公園的氾濫平原展示了北澳因海平面改變而形成的生態系統,公園內擁有壯闊的自然美景以及重要的溼地。對澳洲原住民來說,這裡是他們幾萬年來居住的土地,到現在仍有很多源遠流長的原住民社區,而保存良好的石壁繪畫不但流露原始風情,更保留了人文歷史價值。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繼上週中南美的智利8.8級強震之後,昨日高雄甲仙的百年大震,撼動全台! 據報導是百年來罕見的潮洲斷層錯動,尤以台南、嘉義6級最大,居民嚇得奪門而出。 各地陸續傳出零星災情,總統馬英九中午坐鎮災害應變中心。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甲仙地震統計災害,到昨日中午為止,全台因為這次地震,共12人受傷、5件火災、13件瓦斯外洩、16件電梯受困、54萬餘戶停電。

地震造成人類的災難,連我們的時間都會被改變!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科學家指出, 智利發生的芮氏規模8.8強震,可能導致地球自轉軸偏移,並使人類一天的時間縮短。 而據台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院長趙豐指出,地震造成的地球自轉改變將會永久持續。

天災、人禍不斷。彰化縣位於北斗鎮、田尾鄉交界的清水溪,昨天清晨被人發現河面變成紅褐色,長度至少達1公里, 居民懷疑工廠利用夜間排放廢污水,立即向環保局舉報,但環保局趕到現場並未找到污染源,強調會持續對該區進行監控。 清水溪一夕之間染紅,附近農民憂心廢水含有毒性。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告別掠奪 遠離正2度C!

作者:其兌

《正負2度C》的災難景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環資會的總編陳瑞賓在臉書上提了一個問答:有企業想知道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的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想聽聽環保團體的意見...有幾位書友回應,提到把二氣化碳移到平流層等的科技減碳。我一看到這種科技減碳,就想到大預算大耗能,心裡就發毛。所以趁機對陳總編 的提問,做了一個思索,如下。如何減緩暖化?

解決之道,總歸有二個取向:一是科技產業派;二是改變生活方式派。不論是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科學研究小組(IPCC)或是看守世界研究中心(Worldwatch),都是「改變生活方式派」。因為這些環境研究重鎮早已發現,若不改變浪費資源的生活模式,一切科技或政策上的努力,都將徒勞無功。只談綠能,無法解除即將引爆的氣候地雷。雖然《±2℃》宣稱是依據IPCC的研究,但其實她是緊追著產業跑的,與IPCC不同一派。 精采內文

 
   
  論壇:幫農民爭回用水權

作者:陳世雄(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

最近人們忽然警覺,在許多方面台灣還不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包括稅賦和水權。原來政府只幫有錢人服務,特別是水權,長期遭到政府不公平扭曲和工業界的霸佔,使得原來屬於農民的水權,點滴流入工業界手中。工業界在創造或掠奪財富的同時,也製造污染,破壞環境和水源。近十年來,高科技產業挾其政府給予的不當租稅優惠,強取豪奪社會資源,製造更不公平的社會。十年來我國GDP成長30%,但農民和薪水勞工階級的收入卻不增反減,所有好處全歸高科技產業獨享,這是現代化民主國家不應該有的現象。 精采內文

 
   
  .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葉人豪‧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