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3.24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破報
台灣立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水產出版社
推薦瀏覽
關渡自然公園
蛙蛙世界學習網
台北市野鳥學會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關渡自然公園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
 
  台塑仁武廠污染超標30萬倍 民間要求立即停工清查


台塑高雄仁武廠;Formosa Wandering 攝影

【相關連結】
全國含氯溶劑之運作中工廠 環保署首次進行土壤及地下水調查

台塑仁武廠污染恐成RCA第二

台塑仁武廠地下水毒物超標30萬倍
2006:高縣汞污泥說明會 不歡而散
台塑高雄仁武廠爆發地下水及土壤遭污染,致癌毒物1,2二氯乙烷超出管制標準高達30萬倍,高雄縣府雖已於今年2月25日公告為污染控制場址,但由於農業灌溉用水與大高雄地區飲用水有遭污染之虞,前環保署副署長張豐藤、前自來水公司董事長李文良主張應立即仁武廠應立即停工,清查污染範圍。

環保署土污基管會執行秘書蔡鴻德指出,依《土污法》第15條第1項規定,須為避免污染擴大或減輕污染危害,才能依場址實際狀況下令停工,現階段必需確認台塑仁武廠採取措施仍無法減輕危害或污染擴大時,才能下令停工。 精采內文

 
 
  環境信託:當「公益信託」遇上「審議式公民參與」


作者:溫于璇、孫秀如

公益信託強調的是,以民間自主的力量來進行社會公益。而審議式公民參與,理所當然強調的是,公民參與的討論機制。當這兩方都強調「公民力量」的概念結合時,又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公益信託的公眾參與──做公益 要跟上國際腳步、真正邁入永續社會,台灣近年來非常積極推動公益信託,讓公益信託中「公眾參與」、「公益性明確」與「恆久保存」等特色,作為自然環境與文化資產保存的利器。然而台灣的公益信託目前僅為由銀行業者擔任受託人的財務型信託,與全球行之百年的民間參與、民間發起的事務型信託有所差距,專業民間團體也無法有效受託管理重要文化、自然資產。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地球日40周年進入30天倒數,台灣各界不落人後,百萬綠行動大募集已逾128萬個,其中NGO佔 (79%),企業佔(21%)。 3月23日大家共同為Earthday Tree貼上「承諾之葉」,象徵開枝散葉,正式啟動2010台灣地球日。

華盛頓公約175個成員國代表18日決定,北極熊產製品的交易將不再受到CITES的限制。動物保護組織表示不滿並指出,在全球氣候變遷以及棲地逐漸流失的威脅之下,保育措施能夠在未來十年之中,提供至少3000頭北極熊不受商業交易的威脅。

為了監督遠洋漁船是否違法獵捕保育類鯊魚,漁業署表示,目前規定漁船進港必須申報漁獲,而且漁獲中,魚身和魚鰭必須同批轉載卸運;如有100公斤的鯊魚漁獲進港,鯊魚鰭的重量不得超過5公斤,否則就違法。

以紫斑蝶為主題撰寫博士論文的詹家龍擔心國內紫斑蝶數量正持續減少,未來即使不會滅種, 但可能在棲息地遭破壞、地球暖化等多重影響下,不再遷徙越冬。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不安全水源造成死亡人數更多!」日復一日, 我們將數百萬公噸未處理污水與工農業廢棄物排放到地球水源系統;乾淨水源日趨稀少,並恐因氣候變遷更加減少。

【更多今日新聞】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低放核廢儲存場的公民審議


作者:康世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3月13日下午,在《核廢何從──電視公民討論會節目》(註1)錄製最後,一位年屆60的太太羞澀地、小心地提出結束前最後一個提問:「聽完這麼多討論,我是覺得是不是能夠用其他的能源像是太陽能、風力來取代核能電廠,請專家發表意見。」節目主持人這時提醒這位提問公民,還是要請她聚焦在核廢處理的問題上。發言的太太看來有點不好意思,但繼續用她害羞極小聲的音量,仍然在問「排除核能這個選項後的發展是不是比較好」,並不是針對原本最後一題關於核廢料如何處置或對健康的影響的題目設定。 當時坐在學者專家桌的我,第一個反應是:漂亮!公部門一直想迴避、脫鉤的核廢與核能使用問題,碰到參與公民若要還堅守自己的原初關懷(給社會一個最少爭議與擔心的未來),就不容易在一籮筐的資訊與專業知識的「啟蒙」下,變成「專業政治」前的順民;單純的渴望把核能主辦與主管單位的分割又矛盾的視野拉了回來,這就是公民力量的價值! 精采內文

 
   
 
台塑仁武廠污染超標30萬倍 民間要求立即停工清查

本報 2010年3月24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台塑仁武廠。Formosa Wandering攝影 title=環保署2009下半年進行「運作中工廠土壤及地下水含氯有機溶劑污染潛勢調查及查證計畫」,發現台塑高雄仁武廠爆發地下水及土壤遭污染,致癌毒物1,2二氯乙烷超出管制標準高達30萬倍,高雄縣府雖已於今年2月25日公告為污染控制場址,但由於農業灌溉用水與大高雄地區飲用水有遭污染之虞,前環保署副署長張豐藤、前自來水公司董事長李文良主張應立即仁武廠應立即停工,清查污染範圍。

李文良指出,台塑仁武廠附近有許多排污及灌溉的地下暗管,尤其是自來水公司提供高雄市三民區用水管線仁美線經過的地區,若污染源透過地下水經由破裂管線滲入,後果將不堪設想。李文良指出,自來水公司在缺水期有可能啟用深水井取水,這些深水井是否遭污染,自來水公司應加強檢測;此外,仁武地區的地下水也是前鎮河的水源之一,高雄市政府應將前鎮河列為警戒範圍。

李文良說,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檢測清查污染擴散的狀況,盡速隔離污染源,整治地下水,以確保高雄市自來水用水的安全。

曾任高雄市環保局長的張豐藤指出,台塑仁武廠在污染源及污染範圍未查明前不得復工,以保障可能污染範圍內上百萬大高雄居民的生命安全。

張豐藤質疑,目前台塑仁武廠發現的有毒污染物質1,2二氯乙烷、氯乙烯、苯等,分別超出管制標準高達30萬倍、795倍、70倍,早已超出單一污染物最高濃度超過20倍應列為「整治場址」的標準。他主張台塑仁武廠應立即提升為「整治場址」嚴格管控,並全面徹查台塑仁武廠是否為後勁溪污染的原凶,會不會危及楠梓居民的生命

環保署:將召開專家會議確認為整治場址

環保署土污基管會執行秘書蔡鴻德指出,依《土污法》第15條第1項規定,須為避免污染擴大或減輕污染危害,才能依場址實際狀況下令停工,現階段必需確認台塑仁武廠採取措施仍無法減輕危害或污染擴大時,才能下令停工。

蔡鴻德也表示,將儘快召開專家會議審查公告為污染整治場址,也會要求台塑負起污染調查、整治計畫訂定及實施義務。

此外,由於該廠區地下水之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等污染物均已遠超過管制標準,是否依刑法第190條之1規定「投棄、放流、排出或放逸毒物或其他有害健康之物,而污染空氣、土壤、河川或其他水體,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廠商、事業場所負責人或監督策劃人員,因事業活動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已請高雄縣政府考量是否移送檢察機關告發。

蔡鴻德表示,防範灌溉用水污染方面已請農田水利會監測水質與底泥;為廠區勞工健康把關,避免RCA員工罹癌事件重演,已請高雄縣勞工局介入處理。蔡鴻德表示,後續將持續召開跨部會「台灣塑膠股份有限公司仁武廠污染案件專案小組」會議,對本案持續追蹤管理。

Top

  環境信託:當「公益信託」遇上「審議式公民參與」 

作者:溫于璇、孫秀如

公益信託強調的是,以民間自主的力量來進行社會公益。而審議式公民參與,理所當然強調的是,公民參與的討論機制。當這兩方都強調「公民力量」的概念結合時,又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公益信託的公眾參與──做公益
要跟上國際腳步、真正邁入永續社會,台灣近年來非常積極推動公益信託,讓公益信託中「公眾參與」、「公益性明確」與「恆久保存」等特色,作為自然環境與文化資產保存的利器。然而台灣的公益信託目前僅為由銀行業者擔任受託人的財務型信託,與全球行之百年的民間參與、民間發起的事務型信託有所差距,專業民間團體也無法有效受託管理重要文化、自然資產。
因此,公益信託法律關係與設立監督權責的釐清、相關法律與制度的健全、信託營運管理經驗的累積及社會認知的推展皆是當前重要的工作。綜觀這層層需要解決的困境,皆有賴政府、民間組織、民眾有更多有效對話的空間與合作,形塑台灣在地公益信託願景與政策推動的可能,進而實行有效行動計畫,增進台灣公益信託之發展。

審議式公民參與──講道理
審議民主在台灣已經有許多舉辦經驗;攝影:呂家華(台灣青年公民論壇協會理事長)在真正民主社會中,政府的政策或法律制訂須要讓所有受到此決策所影響的公民們認同,更重要的是讓公民可在資訊完整下討論及溝通,並共同參與政策決定。而審議式民主公民參與機制就是讓參與者在包容、平等和資訊充分的條件下,進行公開的討論公共政策,你可以提出合理的意見來說服他人,也需要在尊重他人的立場上來聆聽、理解別人的意見。透過這種「講道理」的公共討論所形成的意見,是公民們審慎思辨之後所產生的「優質民意」,比較傳統的公民參與模式,也更能呈現社會的重大關切、核心價值和多元觀點(願景工作坊--公民審議參與的新興嘗試,李翰林,2007 )。
在審議式公民參與上,常會採用的討論方式有:世界咖啡館、願景工作坊、開放空間會議等,依據討論的目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會議方式,以下就針對願景工作坊及世界咖啡館會議來進行說明:

世界咖啡館

世界咖啡館(The World Café),乍聽之下似乎是自在的坐在咖啡廳裡,悠閒品嚐著各國風味咖啡的場所,然而,若把「討論、交流」的情況加入這樣輕鬆的情境裡,可以想像出這是一場擁有許多「對話及火花」的討論時刻。沒錯,世界咖啡館就是一種新型態的會議模式,從輕鬆氛圍中開啟智慧匯集的平台,不像一般會議單向枯燥的傳播訊息,而是在開放的空間,讓「對話」成為核心流程。而參與者可以透過對話交流自身的看法,然後將對話連結重組,找到全新的觀點或從來沒有發現過的盲點,匯集眾人的集體智慧後,發揮體驗集體創造及合作的初步共識。

願景工作坊

願景工作坊則是針對特定議題的未來可能發展,提出討論與看法。參與者根據他們的經驗,檢視這些願景,而會議重點在於收集參與者對於討論議題的看法與認知,以及與會者對於未來發展的態度與他們關切的項目。經過批判、提出觀點與思考願景的過程,提出他們的看法與可行的行動計畫,再經過互相票選產生最獲支持之行動方案,形成未來政策的建議,提供政府之政策參考依據。

當信託與審議式民主相遇──公益信託的願景計畫

國際國民信託聯盟(INTO)Mr. Oliver Maurice2010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積極與審議式民主數位典藏行動網台灣青年公民論壇協會合作,以審議民主公民參與的概念,邀集政府單位、民間團體、國內外學者專家與一般民眾,一同開啟公益信託之有效對話空間,透過「世界咖啡館會議;The World Cafe」、「焦點團體座談;Focus Group」與「願景工作坊;Scenario workshop」等三種審議式民主公民參與討論方式,分別在台灣南北兩地召開會議,有效集結各方意見與討論,特別在對公益信託的充份討論與理解下,真正攜手共同改善台灣的公益信託環境,並落實公益信託的公益性,讓審議式民主的討論方式展現公益信託「公眾參與」、「目標明確」與「資訊公開」的特性。
本專欄自4月份開始,將陸續整理審議式民主公民討論會議過程資料及國際國民信託專家Mr. Oliver Maurice來台專文,呈現給環境信託專欄讀者,也請各位讀者持續鎖定本專欄,並準備參與5月中旬的願景工作坊會議,集眾人之力,作公益。

註:本公益信託願景計畫及國際國民信託專家來台講座,活動訊息請見環境信託網站

延伸閱讀:
INTO 愛爾蘭 走進國際國民信託的世界
願景工作坊──公民審議參與的新興嘗試
公民審議氣候變遷 台灣公民向世界發聲
公民審議 開啓各界對話平台
環保運動=街頭抗爭?公民審議看見新的可能!

Top

 
 
《地球日40周年起跑》Everybody Goes Green 128萬綠行動守護地球
本報2010年3月23日台北訊,夏道緣報導
 
地球日40周年已進入30天倒數,呼應世界地球日「10億綠行動」的倡議號召,台灣各界不落人後,百萬綠行動大募集已逾128萬個,作為一個地球公民,你「地球日」了嗎?

38個單位為響應綠行動,紛紛站出來承諾其綠行動及數量,以「行動數X人數」加總,目前累加已逾128萬個,其中NGO佔 (79%),企業佔(21%)。希望藉此拋磚引玉,鼓勵大家勇於為環境承諾、為環境行動,即刻起規畫地球日行動,熱烈響應此一國際性、民間自發的環保盛事;並共同為Earthday Tree貼上「承諾之葉」,象徵開枝散葉,正式啟動2010台灣地球日。

今(23)日上午於台北市NGO會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數10個民間組織及企業,召開「地球日40周年啟動記者會」,為地球日系列活動揭開序幕。自2000年起,地球日就圍繞著氣候變遷的主題,這兩年更以「綠世代」強調跨界、跨業愛地球的行動,以綠色思維、綠色能源、綠色經濟等方式改變世界。地球日邁入40年,「綠世代」也從「Be Green」到「Go Green」,該會理事長董景生表示,在   國際氣象節這一天啟動,正提醒我們,是到了面對氣候變遷該採取行動的時刻!

綠黨召集人潘翰聲則提醒,總統馬英九曾承諾地球日的時間要留給環保團體,希望說到做到。他呼籲民眾一起寫下明信片,提出(一)課徵能源稅(二)開創綠領工作(三)召開氣候變遷國是會議等主張,由環團在地球日當天送給總統。

128萬綠行動 只是開始!
今年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民間團體、企業、政府等各界,再度攜手,響應國際地球日「全球服務日」 、「全球行動日」、「全球慶祝日」等脈絡,發起「募集百萬綠行動」(網路)、「425Earthday Sunday減碳綠行動」(實體)等,串連各界。民眾可登錄、分享個人綠行動,網路隨時統計台灣的行動數,或實際參與4/25減碳綠行動,都是鼓勵大家開始動手做。

統計所收集到各單位所認養的綠行動,光環保團體已累計超過106萬,企業中,又以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和伊聖詩不分軒至,各有約10-11萬的綠行動。

台灣地球日不落人後  各界推出繽紛活動
截至目前為止,台灣推出26個活動,主要活動仍集中於北部,活動介紹如下:

1. 4月17到18日全球服務日 服務展現地球愛
4月17-25日為全球服務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分別於台北陽明山和台南七股舉辦為土地服務的生態工作假期,邀請企業志工參與,參與保護溼地,守護大自然的工作。同時荒野保護協會也在全台十個棲地或保護區進行「動手護棲地 變身自然好野人」的棲地守護工作。

2. 4月22日全球行動日  行動籲政府回應氣候變遷
在正負±2℃影片推出後,再度引起社會對氣候變遷議題的討論;影片最後呼籲大家寫信給馬總統,而環保團體則更進一步告訴大眾二度C的真相,要求政府提出真正能達到節能減碳的政策, 並向馬總統提出三項訴求:課徵能源稅調降所得稅、刪除高碳產業、召開氣候變遷國是會議,以具體政策回應氣候變遷議題。

3.  425全球慶祝日  全台熱鬧串連
4月25日全球慶祝日,40個國際城市將同步舉辦Earthday Sunday活動,台灣也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號召下,千人於台北中正紀念堂前廣場,排出「CO2¯」減碳符號,並以台灣地標(自由廣場牌樓)為背景,展現民間的活力與綠行動。同時於當代藝術館,還有為期二天(4月24到25)「2010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令人耳目一新的環保嘉年華。

當天中部也將結合第一屆台灣白海豚盃路跑賽,在彰化芳苑由荒野炫蜂團同步排出CO2¯.預估新竹、高雄、花蓮等地也會同步響應。歡迎各地團體、社區一起在當天秀出自己的CO2¯減碳符號,一起參與Earthday Sunday全球慶祝日,與國際同步慶祝地球日40周年。

4.  國際交流──符合地球日公民參與精神之國民信託座談、亞太綠人大會  紛於地球日展開
在國際交流方面,台灣環境訊協會邀請國際國民信託組織(INTO)代表訪台,將在4月10日到15日舉辦三場環境信託系列講座。國民信託與地球日,同樣為「民眾參與、守護地球」的概念,此為台灣第一次邀請到該組織重量級人士來訪,是繼去年正式INTO成為會員後才邀請成功,機會難得。而5年1次的亞太綠人大會以「公平分攤(FAIR SHARE)許我們一個綠色未來」為大會主題,將在4月30日到5月2日登場,來自20多個亞太地區國家及歐美地區的代表與會,包括各國國會議員及市議員、各國環境與各領域社會團體代表等齊聚於台,可謂環保盛事。

5.  在地行動──社大、基金會,發動關心台灣土地
台北市文山社大、台北縣三重社區大學、台南市社區大學等,也都加入響應地球日「百萬綠行動」大募集的行列,將透過各種綠色環保講座與活動方式,鼓勵社大學員參與地球日。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也將舉辦「此時此地-臺灣土地議題影片與詩文展」,以文化藝術形式關切台灣近年土地環境議題。

6.  NGO教育、宣導、行動、討論樣樣來
首先登場的系列活動是3月27日的「地球一小時全球齊關燈」,這項國際性同步關燈行動在台灣的響應係由荒野保護協會主辦,將在台北東區進行,歡迎各界當天晚上8:30到9:30同步關燈響應,一起減碳愛地球。另荒野協會還舉辦「生態心理季」,自4月24日至6月底,與心理醫師合作,透過心理與生態結合,讓每人從內心改變。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13所社區大學以及主婦聯盟等團體所組成的單車生活推動聯盟,也將在4月17日於台北舉辦「2010生活單車市集嘉年華」,以「綠色交通和低碳社區」兩大主題,號召大眾關心環境和單車騎乘環境。

環保團體們則將在4月18日在台中召開「全國NGOs環境會議」,探討氣候變遷下的國土規劃與環境倫理。4月25日全球慶祝日當天,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發起的第一屆2010台灣白海豚盃路跑賽開跑,同時與台北中正紀念堂減碳綠行動串連排字;即使非環保團體的阿甘精神發展協會也發起地球日慢跑活動。

7. 企業站出來服務日、慶祝日、地球日不缺席
企業響應地球日亦不落人後,伊聖詩芳療生活館捐贈1,000件有機棉T恤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作為地球日募款,且40名員工將在4月17日參加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進行陽明山二子坪生態工作假期,在全球服務日這天以企業志工的力量,展現為土地服務的行動,奮力除外來種。欣偉科技、渣打銀行等企業志工也將在五、六月參與生態工作假期,以實際行動保護棲地。

台灣索尼(SONY)將在4/25(全球慶祝日)這天出動五、六百名員工參與Earthday Sunday減碳綠行動千人排字活動,並提供一千頂帽子給活動參與者。南極碳資產管理公司與嘉南農田水利會則透過捐贈6.8噸本土碳權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讓個人可透過購買碳權的方式抵銷補償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這批碳權將在Yahoo!公益拍賣上公開義賣。新光三越信義店也將舉辦地球日音樂會,以及四場地球日自然影展等響應地球日的方式。

此外,如正美集團、冶綠生活服飾公司則發揮公司專長響應地球日。今年在正美公司贊助印製精美又符合環保貼紙、透過冶綠公司製作有機棉的T恤,使得地球日40周年增色不少。網絡行動科技公司則提供其資訊專長,協助台灣地球日網站改版與製作,大大提高了網站使用的便利性與可看性。

茂暘能源科技公司、24DRS.COM國際厚生數位科技公司,乃從資訊著手,大力支持地球日網站、電子報的宣導;不僅如此,許多公司運用其環境友善的產品,鼓勵民眾做綠色消費的選擇與體驗。子牙東坡居以無患子皂、多益得行銷生物科技公司則以生物酵素清潔劑,於全球慶祝日時限量提供參與減綠行動的民眾索取。大愛綠能科技公司則推出「募捐100元、大愛天使送五萬」使捐款支持地球日的民眾,有機會抽到該公司綠能產品。

十個參與響應地球日的方法
在地球日40周年前夕,環保團體與地球日企業夥伴期盼請大家一起GO GREEN,加入「百萬綠行動」,展現台灣作為地球村一份子,以在地的服務、行動、串連響應地球日。您可以這樣輕鬆響應地球日、大方秀出愛地球:

  1. 策畫自己組織的地球日響應活動,上網登錄讓更多人加入
  2. 就近參加任何一個地球日響應活動,支持綠色團體
  3. 參照綠世代宣言,改變生活習慣與方式,採取愛地球綠行動,加入台灣百萬綠行動&全球十億綠行動
  4. 採取綠行動 響應百萬綠行動大募集
  5. 在Earthday Sunday(4月25日)秀出減碳符號
  6. 積極參與生態服務行動,關心人與土地
  7. 捐款支持地球日,穿上地球日紀念有機棉T,來當地球日代言人
  8. 貼上地球日40周年紀念貼紙
  9. 傳播地球日訊息(串聯貼紙、文章轉載、網路社群串連等)
  10. 訂閱環境相關電子報,如地球日電子報環境資訊電子報...等

Top

 
 
  CITES對北極熊、黑鮪魚保護做出讓步
摘譯自2010年3月18日ENS杜哈,卡達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華盛頓公約(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CITES)175個成員國的代表於18日決定,北極熊產製品的交易將不再受到CITES的限制。

加拿大北極熊皮地毯的售價為 8000美元。圖片來源:Bear Skin World。野生動物保育以及動物保護組織紛紛表示,他們對於停止對北極熊提供保護的決定感到不安。保育團體指出,在全球氣候變遷以及棲地逐漸流失的威脅之下,保育措施能夠在未來十年之中,提供至少3000頭北極熊不受商業交易的威脅。

國際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野生動物董事以及物種生存網路執行董事的泰瑞莎博士說,我們對於CITES成員代表不支持這麼重要的議案感到十分的失望。

她繼續說道:禁止對北極熊產製品如毛皮地毯的商業貿易,對於族群數量已經因為氣候變遷所導致棲息地減少威脅的北極熊而言,有很大的幫助。而現在的決定對北極熊族群而言,很可能成為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的稻草。

保育團體也指出,氣候變邊正在摧毀北極熊棲息所需的海冰,預估在2050年以前,北極熊數量大約會因此減少3分之2。北極熊需要在海冰上面獵捕海豹,沒有海冰他們無法生存。

僅僅在加拿大,每年就有689頭北極熊被合法的獵捕,平均出口300件北極熊產製品。

格林蘭在2008年頒布暫停令以前,也是北極熊產製品出口國。但儘管頒布了暫時禁令,格林蘭每年仍然允許捕殺130頭北極熊,以作為將來恢復國際貿易之用。其他分布有北極熊的國家如美國、挪威、俄羅斯聯邦等,目前都禁止北極熊產製品的國際貿易。

歐盟則是北極熊製品最大的進口區域,過去十年進口了775件毛皮以及1279件皮件,佔了北極熊產製品貿易總量的65%。

保育團體指出,由於無法確認取得的方式是否符合永續經營,歐盟當局現在已經暫停來自加拿大兩個北極熊族群的標本輸入,但是仍無法阻止加拿大地區其他5個北極熊族群數量的下降。

2010年2月在紐澳良南方180英里處捕獲的大型黑鮪魚,TreeBeard攝另外兩個來自摩納哥以及歐盟,被CITES代表否決的類似提案,則是對於大西洋黑鮪魚的商業捕撈禁令,提案希望藉由禁令來恢復已經岌岌可危的黑鮪魚族群量。

這個議案由於日本在投票日前數日積極的遊說而被否決,日本每年消費大西洋黑鮪所有捕獲量的80%,主要是做成壽司。

歐盟執委會中27個歐盟成員國對此結論表示十分的失望。

歐盟環境專員亞內茲以及漁業專員瑪利亞稱這個提案是為了黑鮪魚以及漁民的永續利益,「我們仍然堅信,為了確保大西洋黑鮪魚數量能夠恢復,嚴格的措施有其必要性」。

專員們更進一步指出,如果沒有採取行動,黑鮪魚很可能永遠消失。

世界自然基金會地中海漁業首長以及CITES會議觀察員塞爾吉博士說,「過去數月以來,即使有大西洋兩岸主要的黑鮪魚漁獲配額持有者的支持,越來越多科學證據以及政治立場也同意,但各國政府卻沒有機會對黑鮪魚國際貿易禁令進行有意義的辯論,實在是件非常的令人反感的事」。

綠色和平組織加拿大海洋運動人士沙拉在海利法克斯表示,今天是哀悼日。就在今天稍早,綠色和平人士才在Sobeys超市內舉行了送葬儀式,為曾是大西洋東岸代表性物種的鱈魚哀悼。

沙拉又說道:「幾乎就在同樣的時刻,世界各地政府拒絕了對嚴重瀕危物種的保護,使黑鮪魚面對同樣的命運」。

由於西北大西洋鱈魚被過度的捕撈,導致美國以及加拿大在1990年代初期,魚貨量急遽下降。即使已停止捕撈,鱈魚的數量至今仍然沒有恢復。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網頁

Top

 
 
  查緝非法獵捕鯊魚 力有不逮
摘錄自2010年3月23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為了監督遠洋漁船是否違法獵捕保育類鯊魚,漁業署官員表示,目前規定漁船進港必須申報漁獲,而且漁獲中,魚身和魚鰭必須同批轉載卸運,漁獲進港後,魚鰭和魚身的比例不得超過5%。如果有100公斤的鯊魚漁獲進港,鯊魚鰭的重量不得超過5公斤,否則就違法。

另外,農委會漁業署也特別在遠洋漁船上派駐有觀察員,監督漁船的作業情形,以便進一步防堵業者鑽漏洞違法捕保育類鯊魚。

這些措施儘管嚴格,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台灣漁船違法獵捕行為仍不時被保育團體抓包,加上國人愛吃魚翅,使得保育團體格外擔心鯊魚資源竭盡。

Top

 
  暖化與棲地破壞 紫斑蝶遷徙恐成絕響

摘錄自2010年3月20日自由時報雲林報導

19日雲林縣林內鄉成功國小師生於坪頂村後山湧泉谷,捕獲一隻標記「JS2」的斯氏紫斑蝶;成功國小校長蔡正龍說,這隻紫斑蝶是今年1月17日於高雄縣茂林標放,飛了61天、200多公里,才抵達林內,是今年第一隻再捕獲者,也代表今年紫斑蝶季正式來臨!

長期觀察紫斑蝶、國內第一位以紫斑蝶為主題撰寫博士論文的詹家龍提出嚴重警告,擔心國內紫斑蝶數量正持續減少,未來即使不會滅種,但可能在棲息地遭破壞、地球暖化等多重影響下,不再遷徙越冬。詹家龍說,30幾年前,台大紫斑蝶專家走了兩天山路,在屏東山區找到紫斑蝶數量超過200萬隻的蝴蝶谷。但當年的蝶谷,現在是「開車就可到的果園」,附近紫斑蝶則僅剩約10萬隻,紫斑蝶棲息地破壞嚴重的情況可見一斑。

Top

 
  聯合國:不安全水源造成死亡人數比戰爭多
摘錄自2010年3月23日法新社報導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23日在紀念世界水源日(WorldWater Day)的書面談話中表示,不安全水源所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包括戰爭在內,任何形式暴力所奪走的人命。

潘基文說:「這些死亡對共同的人性是種侮辱,並有損許多國家達成發展潛力的努力。」他表示:「日復一日,我們將數百萬公噸未處理污水與工農業廢棄物排放到地球水源系統。」同時指出,乾淨水源日趨稀少,並恐因氣候變遷更加減少。

Top

 
  論壇:低放核廢儲存場的公民審議

作者:康世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圖片來源:Bellona網站3 月13日下午,在《核廢何從──電視公民討論會節目》(註1)錄製最後,一位年屆60的太太羞澀地、小心地提出結束前最後一個提問:「聽完這麼多討論,我是覺得是不是能夠用其他的能源像是太陽能、風力來取代核能電廠,請專家發表意見。」節目主持人這時提醒這位提問公民,還是要請她聚焦在核廢處理的問題上。發言的太太看來有點不好意思,但繼續用她害羞極小聲的音量,仍然在問「排除核能這個選項後的發展是不是比較好」,並不是針對原本最後一題關於核廢料如何處置或對健康的影響的題目設定。

當時坐在學者專家桌的我,第一個反應是:漂亮!公部門一直想迴避、脫鉤的核廢與核能使用問題,碰到參與公民若要還堅守自己的原初關懷(給社會一個最少爭議與擔心的未來),就不容易在一籮筐的資訊與專業知識的「啟蒙」下,變成「專業政治」前的順民;單純的渴望把核能主辦與主管單位的分割又矛盾的視野拉了回來,這就是公民力量的價值!

情緒的另一面,我又也忍不住去聯想,有沒有機會利用我被放在專家學者這個位置,幫這位太太拉抬一下「聲勢」?或許主持人(建議每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想像自己是主持人)、擁核相關部門從這個「離題」太太的發言會暗地這樣想:「果然一般公民的素質還是沒有辦法與專業對話,竟然進行到最後,還可以提出來一個跟節目主題限定的內容不一樣的想法。」果不其然,身兼台電董事的擁核教授就先反映這和原本題目不相關,然後才繼續講述自己的看法。

專業評估分割配合政策分割
因為主持人與在座發言的幾位學者,是第一次接觸這些參與公民討論的公民,所以很自然會以為發言離題了。但如果主持人有機會進一步了解到這位太太(或者說20位參與公民)在錄製前的參與過程,應該很快可以省悟這位太太的「不切題提問」,恰恰才是清楚地點破了核廢選址爭議的關鍵之一:有末端處理困難的能源生產,為什麼要只因為已經出現了收拾爛攤子的急迫性,就不必回答關閉這種生產的可能性?

這些參與公民討論的成員並不是臨時前來的觀眾,這是經由政大、台大、陽明與世新教授組成的審議式民主研究活動宣傳後,從上百位報名者中抽選,他們從全省各地(包括花東與離島)來到台北,並經歷數次全天候的上課與發言,討論與精簡題目內容後的民眾。他們已經聽過台電關於低放核廢最終儲存場必要性的解釋,聽過核能學者關於國內外儲存場現有技術的經驗,聽過選址程序的標準報告,也閱讀了研究團體整理出的近40頁的議題手冊。最後我們看到的「社會現實」是:民眾要求當局給予一個相關聯的癥結讓人滿意的回覆,才好繼續幫忙思考──解決核廢料目前仍找不到適當放置處的技術問題,很教人頭痛;但是解決核廢料產生的主要源頭這個答案,更不能迴避。

在台電的「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選址與公投」宣傳手冊裡,呈現的就是目前核能相關公部門的決策邏輯。其中的科技專業觀與政策性推疊起來的要素包括:就算沒核電還是有其他放射性物質研究運用產生的核廢、核能既已使用核廢處理人人有責、核廢場址妥善處理對人體沒有危害。於是核能與核廢脫鉤,核廢安全與核電廠安全考量脫鉤,核廢的世代正義與現實的不公平性脫鉤。最後就是:國際經驗證明,只要排除不信任,技術已經不是選址問題的困難。

公民提議審議能力應超越行政承諾
當然這兩年來選址上的挫敗,官員們也不是沒有意識到,上述邏輯好像還是說服不了大眾。這一年來幾次碰到原能會的官員,他們都向我表達過,願意邀請我們環保團體對話,甚至是給與平行決策的可能性。無論環保反核團體對這些討論形式的評估為何,目前看來是一個新階段:核廢場址公投與公民審議,可能變成反對者與贊成單位的前哨戰,而不再是過去公權力強制執行與民眾直接行動反對做為第一個戰場。反核團體的現下課題,不是要不要天真的相信官員新的民主決策空間正在形成,而是去教育主事者勇於承認民主決策的前提條件是否成熟。

如果經濟部、台電或原能會以為該單位不再走過去的威權決策,新的辦法簡化為「有邀請民眾參與」,負責與環保團體接觸的公務員很快就會發現:這些對話嘗試,回到機關內會被其他保守勢力包括任務執行上的壓力吞沒;相對的,參與討論的環保團體與民眾,就成為政策民主點綴性的犧牲品。

關鍵就在於:公部門自行設計的討論框架,總是傾向於排除民眾最深度的關懷,與最有挑戰性的資訊,於是在專業評量上來回審視,卻既沒回答民眾最需要的答案,也回贈了專家政治型官僚批評的空間。讓所謂民眾參與制度,很可能變成曇花一現的行政官員好意。

就以我在節目中舉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學術研究團隊無法蒐集到足夠的正反面國際經驗相關資訊。於是我幫忙蒐集到,網路新聞裡,有不少在這兩年關於德國下薩克森邦的Asse II核廢儲存場核種外洩、卻可能被隱瞞了20年的外電消息,以及德國官員發現,現在要處理當初的掩埋技術,可能需要難以估計的成本(註2)。這樣重要的對比訊息,卻沒有被研究團隊成員注意到,其中蘊含的事件掌握能力、語言隔閡和資訊整合準備時間,都有關係。

排除偶爾的確有一般民眾在資訊蒐集與解讀能力高過專業人員的情況(例如綠盟在今年1月邀請的日本反核地質斷層專家武本先生),如果由教授與碩博士研究生組成,並有專家學者加持的研究團隊,都有資訊處理上的能力限制,那麼在資訊蒐集能力更不熟悉的民眾,又如何能順利(或適時)拿到進場討論核能與核廢政策的「通關卡」?換句話說,時髦的資訊公開、民眾參與和審議式民主的前提準備方向,須要有反向操作的空間,也須要考量意見不同方在行政公共資源上的公平性。

初步建議是,執行官員在用專業資源回答質疑並說服大眾順利推行政策之外,必須接受另一種制度變革,力求用專業資源滿足民眾說服公部門放棄爭議政策的努力和可能性。沒有這些改變,NGO團體和民眾懷疑「民眾參與」的設計為「鴻門宴」,政府屢屢錯失提出滿足社會共識政策的機會,就沒有甚麼好奇怪的了。

註1:節目主辦單位是由跨學校、跨領域教授所組成的審議式民主研究團隊,自今年初開始執行,公共電視台為協辦單位。也邀請了台電、原能會、綠盟派代表和幾位學者擔任準備會議執委。

註2:參考Bellona網頁文章

※本文轉載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葉人豪‧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