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4.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破報
台灣立報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苦勞網

南方電子報

推薦瀏覽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海洋台灣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溪流環境協會
關渡自然公園
台灣綠黨
 
  中科三期環評無效後 廠商僅需補件 環團失望


朱淑娟攝

【相關連結】
環評歷險記:從中科三期環評無效判決談起

高科技 高環境風險

司法機關見解趨穩定:第二階段才是實質環評
中科三期環評案的老農們也需要白冰冰
環保署第191次環評大會於6日召開,針對備受爭議的中科三期七星基地案,雖然環評結論1月遭最高行政法院撤銷,但會中仍決議要求廠商僅需補充環境品質現況、健康風險評估及其他說明資料後再審。律師、環保團體與在地居民雖在場抗議,環評委員仍未要求中科三期重作環評。

此次會議通知時間匆促公告,環團代表甚表不滿,認為環保署有意逃避人民監督。淨竹文教基金會林聖崇即認為環評是公開,不應阻擋人民旁聽。而環保署不勒令中科管理局停工,他質疑「法律尊嚴重要還是友達重要?」要求與環保署長沈世宏在公視辯論。精采內文

 
 
  We are what we do! 全球護雨林的綠行動

 

作者:陳品潔

拜網路科技突飛猛進之賜,在資訊快速流通之下,愈來愈多人理解了全球暖化、天然資源短缺、與氣候變遷和雨林的消失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如同觀看電影「阿凡達」時,在戲院裡唾棄著掠奪星球資源的霸權者,但出了戲院,則還是繼續過著消耗大量資源的生活。這一切,是來自於「生活中可以做些什麼」的不理解,又或是面對現實世界的無能為力呢?面對全球環境危機,拯救印尼雨林的具體行動有那些?又有哪些行動是可以從自身做起的呢?

西雅圖酋長曾說:「上帝只有一人,人類只有一種。不論白人或紅人都不應被區分。我們畢竟應該是兄弟。」相對各種排山倒海的環境壓力,或許有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的渺小。這時或許可以問問自己,我們是誰呢?「We Are What We Do!我們是我們成就的!」護雨林行動全球如野火蔓延,從自己出發的綠行動,人人都可以改變世界!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詹嘉紋

在各界人士熱心響應下,台灣地球日綠行動募集數突破200萬,朝向第3個百萬邁邁進。相關串連活動陸續登場,不論是透過參與4月25號全球慶祝日的CO2↓減碳排字,或是將於4月10日告一段落的有機棉T愛心拍賣,都是實踐綠生活的好方法。

爭議多時的蘇花高改善方案拍板定案,預計2010年年底至2011年年初發包施工,2016年底全段通車。在以經濟、交通考量為優先的狀況下,能否兼顧環境保護,仍值得政府及民間思考。

台灣5月防汛期將至,環團卻發現每年所費不貲的水土保持工程品質堪憂,連內部評鑑都有一半工程出現瑕疵。當工程是建立於政經利益而非真正需求時,人民身家安全又將仰賴於何處?

美國環境組織研究指出,若北極持續融冰,則未來40年人類將為此付出龐大經濟代價。人們首先必須改變浪費資源的生活習慣,降低溫室氣體排量,才能減緩全球氣溫上升。

日前於澳洲大堡礁海域擱淺的中國運煤船,其燃油外漏嚴重威脅該保育區,聯邦當局目前正對事發原因展開全面的調查。澳洲昆士蘭州總理對此表達強烈憤怒,強調將嚴懲該船。

【更多今日新聞】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當台灣社運與電子業國際大廠擦撞


作者:孫窮理(苦勞網特約記者)

這兩年,順著Windows7、Andriod、iPhone…等「智慧型手機」軟硬體發展的趨勢,資訊流通的管道,從電腦轉移到可攜式設備上面,其中「觸控面板」變成一個看起來正「夯」的產業。從傳統電阻式、到投射式電容觸控螢幕,從單點觸控,到多點觸控的功能;手機、電子書、平版電腦…加入網際網路的「雲端」資訊流通的領域,這一個可能被描述為「web3.0」的景象,也許還沒有完全發生在現在,但似乎被描繪在不久的「未來」圖像裡。

去年5月22號,小尺寸觸控面板大廠洋華光電(3622)在掛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股價衝到514元,擠下當時的「股王」,同樣以智慧型手機題材發光發熱的宏達電(2498),成為新的「股王」。可是很奇怪,4月2號,在洋華的大客戶宏達電新店企業總部破土典禮的外面,我們看到的洋華員工底薪不到2萬,每個月要加班到100個小時以上,才能夠掙到3萬多的薪水,洋華資方在加班費的計算上,錙銖必較,硬是把《勞基法》規定要加上的「經常性給予」扣掉,用底薪來計算加班費,省下來的錢,一年不過2、3千萬;這些對勞工來說是養家活口的老本,對一年賺上快30億的洋華資方不過是一點點蠅頭小利的錢,不給就是不給,於是,員工們組織了工會,準備爭取這筆「小錢」,結果呢,資方不買帳,組工會?那我就把幹部都開除,看你們玩什麼...精采內文
 

 
   
  .
 
中科三期環評無效後 廠商僅需補件 環團失望

本報2010年4月7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環保署第191次環評大會於6日召開,針對備受爭議的中科三期七星基地案,雖然環評結論1月遭最高行政法院撤銷,但會中仍決議要求廠商僅需補充環境品質現況、健康風險評估及其他說明資料後再審。律師、環保團體與在地居民雖在場抗議,環評委員仍未要求中科三期重作環評。

此次會議通知時間匆促公告,環團代表甚表不滿,認為環保署有意逃避人民監督。淨竹文教基金會林聖崇即認為環評是公開,不應阻擋人民旁聽。而環保署不勒令中科管理局停工,他質疑「法律尊嚴重要還是友達重要?」要求與環保署長沈世宏在公視辯論。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認為,依照環評法第14條,環保署應要求中科停工。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林三加更轉達法界學者意見指出,此案不應簡化為「補作健康風險評估」而已;而需從農作物、農業用水、灌溉水標準、水污染面積錯誤認定、后里大甲地下水、淺層地下水等影響面重新評估,現場並就本案相關法律條文與沈世宏辯論。沈世宏認為自己「咬文嚼字」是出於謹慎,而林三加則抨擊「曲解法令」。

田秋堇立委辦公室助理陳秉亨則認為,此案呈現多輸局面,上自總統威信下至廠商友達全輸了形象,此案影響層面太大,應先不受理,並召開聽證會,從社會各層面討論。

后里鄉農業與環境保護協會代表陳欽全質問,開會為何未通知農民?而后里已經有廠商開始生產,是否違法?他也表示,環委和廠商要到后里和農民面對面溝通。

沈世宏表示廠商有開發許可,目的主管機關國科會已作成決定未撤銷許可,因此,廠商營運未涉及違法。環署也已請廠商擬切結書,確定依照相關法規運作。

Top

  We are what we do! 全球護雨林的綠行動

作者:陳品潔

你怎麼能買賣天空,買賣大地?...人類並不擁有大地,人類屬於大地。人類並不自己編織生命之網,人類只是碰巧擱淺在生命之網內,人類試圖要去改變生命的所有行為,都會報應到自己身上。

- 印地安酋長西雅圖,1954年

拜網路科技突飛猛進之賜,在資訊快速流通之下,愈來愈多人理解了全球暖化、天然資源短缺、與氣候變遷和雨林的消失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如同觀看電影「阿凡達」時,在戲院裡唾棄著掠奪星球資源的霸權者,但出了戲院,則還是繼續過著消耗大量資源的生活。這一切,是來自於「生活中可以做些什麼」的不理解,又或是面對現實世界的無能為力呢?面對全球環境危機,拯救印尼雨林的具體行動有那些?又有哪些行動是可以從自身做起的呢?

巧克力殺了雨林?
「Kit Kat」巧克力包著紅猩猩手指,上班族啃著這塊「手指巧克力」,竟還滴下鮮血。這是一部由綠色和平(Green Peace)組織所製作的短片,片中控訴雀巢公司無視印尼雨林和紅毛猩猩的命運,向破壞雨林的元兇--金光集團(Sinar Mas Group)購買棕櫚油以做為製作巧克力的原料。除了瑞典綠色和平發動紅毛猩猩快閃活動外,英國、德國、瑞士、中國等地也有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向雀巢公司遞交公開信,並有全球的連署行動。其實,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ENP)2007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早已指出,油棕種植是目前導致印尼雨林破壞的首要原因。

許多生活用品、食品加工物與生質柴油,都需要大量使用棕櫚油,而使棕櫚油的市場行情看漲,在此商機之下,更助長投資業者大量砍伐雨林,轉作棕櫚油農場。棕櫚產業大規模砍伐原始熱帶雨林,釋放鉅量溫室氣體,加劇氣候變遷效應,除了地上物實體消失,如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棲地和氣候調節等功能也都隨之消失,更引起一連串生態保育、原住民與社區權益和森林相關的氣候議題等。雨林行動網(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在2008年特別設置了「棕櫚油的問題」 網站(The Problem With Palm Oil),蒐集全球環保團體對棕櫚油的指控,並規劃一場環境行動,動員民眾帶著不良商標貼紙到超級市場,貼在不合格的商品上,以提醒其他的消費者不要購買這些貼有雨林破壞貼紙的商品。

綠色消費 保護雨林
消費者有權利知道市場機制的真相,並做出明智的選擇。透過市場合格認證機制,來推動雨林及生態保護,是綠色消費的初衷,也是許多國際環保團體支持的作法。以紙為例,印尼截至2005年為止,已有至少83.5萬公頃的天然雨林是為了製紙而被砍伐,約73%是非法盜伐。台灣有些廠商會進口大量印尼生產的紙,再重新包裝後,甚至貼上不實的環保標誌誤導消費者。有鑑定於此,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綠色和平、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等國際環保團體要求消費鏈末端大型的公司或企業選購FSC(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認證合格之廠商與商品。FSC認證保障從栽種、收成、製作、到消費者中手中過程的高環保標準,在有公信力體系的指引下,消費者可以選擇購買良好經營森林的產品。

國際環保組織在印尼
有鑑於印尼雨林面臨的危機與其在生態環境上的珍貴價值,許多國際民間組織,很早就開始進駐印尼以協助資源調查研究與生態保育的工作。1960年代,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印尼設置辦公室,透過全球網絡分享諸多研究報告,並串聯全球各地多項保護行動,同時更協助印尼政府建立森林保護區與國家公園。旗下東亞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除了研究東南亞野生物貿易與政策外,也協助東亞各國政府建立野生物貿易管制系統及訓練相關執行與執法人才。

不過,保育議題常面臨人權和當地經濟發展的衝突,有許多組織也走向採取社區培力與公平貿易的策略。像是來自英國劍橋的國際野生動植物保護(Fauna & Flora International)從1995年開始支持印尼生物多樣性保育運動,與官方、學界,及傳統部落領袖合作緊密,訓練當地人保護物種、管理保護區和永續自然資源管理的能力,發展傳統與生態經濟結合的模式,以支持當地人保護對地方和全球皆很重要的森林,同時也確保森林生態系有效地永續管理。
除此之外,瓦拉西亞行動組織(The Operation Wallacea)在印尼南巴東(Buton)島上Lambusango森林發現了21種新的脊椎動物,吸引了全球環境機構(GEF)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資助,投入一百萬美元在低地森林的保育管理。除了保育研究的目標,透過與當地社區簽訂森林保育協定,遵循「公平交易方案」與「野生動物保育產品方案」的原則,讓居民主動參與森林保育,並協助發展當地永續的經濟。由於此計畫相當成功,Lambusango森林計畫的模式也因此被推廣到印尼其他地區。

救雨林的唯一方法 停止砍伐
然而,面臨氣候變遷的急迫性,綠色和平組織認為,光是等待研究數據是不夠的,停止森林砍伐才是解決氣候變遷最快的方法。2009年綠色和平組織在印尼蘇門答臘島上設立「氣候保衛工作站」,邀請多國綠色和平辦公室參與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會前密集的「氣候保衛戰」行動。來自全球的行動者直接走進森林砍伐的第一現場,在當地一起搭蓋工作站,建立一個阻斷焚林用水的水壩、接見英美大使與媒體記者、和當地住民進行交流,揭露毀林的現場等。透過行動豎起大壩、掛標語,告訴世界停止雨林的破壞是減緩全球暖化的最有效捷徑,而破壞天然雨林的不可逆後果,是現在可以馬上阻撓的,這些串聯全球與印尼的行動與傳播,都是哥本哈根會議中參與氣候談判的全球領袖們壓力來源。

西雅圖酋長曾說:「上帝只有一人,人類只有一種。不論白人或紅人都不應被區分。我們畢竟應該是兄弟。」相對各種排山倒海的環境壓力,或許有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的渺小。這時或許可以問問自己,我們是誰呢?「We Are What We Do!我們是我們成就的 !」護雨林行動全球如野火蔓延,從自己出發的綠行動,人人都可以改變世界!

歸納綠行動方案與策略通讀者參考:
1.【行動方案】We are what we do!!
2.【行動方案】綠色和平個人行動方案
3.【行動方案】網路傳播綠色和平志願者團隊绿色和平煤炭博客我在乎所以我行動
4.【行動方案】雨林行動網:環境行動指南(英文)
5.【監測】哪個國家砍最多樹?Google Earth讓你一目了然
6.【策略】綠色和平要求雀巢停止向毀林公司購買棕櫚油
7.【策略】WWF編撰了這本「棕櫚油投資手冊」(英文版) 
8.【策略】綠色消費以降低環境的衝突 再生紙利用的思考

※感謝翻譯無國界志工協助進行保育團體翻譯

世界環境資訊就在點擊之間: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簡介
歡迎免費訂閱台灣環境資訊電子報
Welcome to TEIA:Enhance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kind and the Nature!
Subscribe TEIA E-News for free

Top

 
綠行動破200萬 減碳排字、公益網拍繼續「挺」地球!

本報2010年4月7日台北訊,詹嘉紋報導

台灣地球日百萬綠行動募集活動,在個人及團體熱情響應下,截至4月6日,承諾人次已衝破200萬,正朝向第三個百萬邁進。

地球日40週年響應團體除透過網路串連外,4月25日當天將號召民眾走入台北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一同秀出「CO2↓」減碳符號,宣示捍衛生活環境的決心。

Yahoo!奇摩公益拍賣網站響應一元起標愛心義賣,讓想穿著有機棉T-shirt啪啪走的民眾,可在4月10日前上網競標,實踐生活綠行動。

綠意盎然 綠行動響應突破200萬

每個人/團體對許下的綠行動承諾就像是一株株小樹苗,至4月6日止,百萬綠行動募集數已達到2,297,241個,網站上一片「綠意盎然」。

百萬綠行動募集網站顯示,個人願意從自身生活習慣改變做起,許下的承諾包括減少消費、選購環境友善產品、改用環保餐具、參與環保志工、訂閱環境資訊電子報、拒買瓶裝水和飲料等;團體部分則善盡企業/組織責任,在減少辦公時的資源損耗之外,同時集結員工力量,參與環保活動。

響應人數最多的荒野保護協會,推行「Earth Hour」活動已獲得50萬人次響應,棲地守護與教育行動也將近百萬。

Sony則承諾有效控制公司公務車使用、集合集團員工力量,參與地球日Go Green行動。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發起單位期待,民眾能持續地透過個人影響家庭、團體影響社會,逐漸累積的綠行動承諾,讓綠行動承諾朝向第三個百萬邁進。

CO2↓減碳排字 425全台熱鬧串連

4月25日是全球地球日的慶祝日,40個國際城市將同步舉辦Earthday Sunday活動;在台灣,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團體發起活動,將號召千人於台北中正紀念堂前廣場,排出「CO2↓」減碳符號,並以台灣地標(自由廣場牌樓)為背景,展現民間的活力與綠行動。

當天中部也有彰化環保聯盟等團體舉辦的第一屆「台灣白海豚盃路跑賽」,以及在彰化芳苑由荒野炫蜂團同步排出CO2↓減碳符號,預估新竹、高雄、花蓮等地也會同步響應。

Yahoo!公益拍賣倒數 實踐綠活趁現在

自4月1日於Yahoo!公益拍賣平台上進行的20件有機棉T一元起標公益拍賣活動,即將於4月10日結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呼籲網友把握最後機會,一起響應穿有機棉愛地球的綠行動!

而除了拍賣活動之外,地球日募款也將在Yahoo!公益平台進行線上信用卡捐款,希望積聚小額捐款籌措地球日推展經費,只要捐款1,000元予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推動地球日活動,便能獲贈有機棉紀念T恤一件。環境資訊協會常務理事許心欣表示,穿上無農藥、溫柔對待土地的地球日T恤,也是對環保運動表示支持、對地球表達關愛最簡單的方式之一。

Top

 
 
蘇花改政院拍板 2016年通車

摘錄自2010年4月6日聯合晚報台北報導

爭議多時的蘇花公路改善方案,終於拍板定案!行政院核定「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可行性研究報告,相關工程規畫與環境影響評估工作也開始展開。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預計9月中旬,先由環保署進行環評,2010年年底至2011年年初發包施工,施工期6年,預計2016年底就可全段通車。

目前蘇花公路長約77公里,蘇花公路改善計畫完工後,路長為60.3公里,縮短16.7公里。公路總局主秘陳茂南指出,改善計畫採一般省道雙車道標準,交通事故較多的蘇澳至東澳,以及落石坍方較多的南澳至和平、和平至崇德等三路段,改採新路線。至於東澳至南澳則是現有路段進行局部改善。

陳茂南說,行車時間也會從現在的2小時縮短為72分鐘,節省40分鐘,行車舒適性和安全性均會提高。

Top

 
 
  水保工程逾半乙等 環團批豆腐渣

摘錄自2010年4月6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農委會水保局每年砸大錢進行水土保持工程,不過,品質卻令人憂心,連內部評鑑都有超過一半工程出現瑕疵,環保團體批評是「豆腐渣工程」,不當工程反而加劇災情,5月防汛期即將來臨,如何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根據水保局統計,水保工程每年平均約2,000件,每年編列約100億元的預算,去年發生莫拉克風災後,工程數暴增到5,000件,經費也激增到200億元。不過,農委會邀請專家學者查核水保局工程,從92至98年9月查核153件,結果列為甲等有68件、乙等85件,高達55.6%的工程列為乙等。

連農委會、水保局內部考核都如此,遑論真實情況。綠黨中執委林長茂說,水保工程往往並非為了需要,而是牽涉到背後的政經利益,難怪水保局不願以正確方式解決土石流的問題。

水保局強調,已邀集專家學者召開專案會議,全面檢討工程施工品質,未來也將嚴格執行懲罰機制,修正工程契約範本,將承攬廠商及監造單位品質缺失扣點,並提高懲罰性違約金。

Top

 
 
  北極融冰 全球經濟損失達24兆美元

摘錄自2010年4月6日中國時報報導

美國時代雜誌報導,全球暖化、北極冰層消融引發的影響,以及人類必須因此付出的代價究竟有多少,環保團體、企業界乃至政治界經常爭議不下,美國皮尤環境組織贊助進行的「北極暖化代價」研究指出,未來40年,如果人類不迅速改弦易轍,全球為融冰所付出的經濟損失將高達2兆4千億到24兆美元之間。

北極冰融的代價何以如此昂貴,巴德環境政策中心主任、經濟學家高德斯坦(Eban Goodstein)表示,原因在於北極的功用就好像是地球的冷氣空調一樣,這項功能目前已經損壞,上述數據反映了在北極融冰的衝擊下,預期中全球農業、房地產所將蒙受的損失,再加海平面上升而爆發的天災及疫病。

Top

 
 
  中國運煤船擱淺漏油 大堡礁區生態拉警報

2010年4月5日ENS澳洲,布里斯本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神能一號在大堡礁擱淺漏油,攝於2010年4月4日。(圖片來源:昆士蘭海事安全局)憤怒的昆士蘭州總理安娜布萊(Anna Bligh)說:「我們絕對會嚴懲在潔淨的大堡礁海域擱淺漏油的中國運煤船船東。」

神能一號運煤船在4月3日於中澳昆士蘭海域外的格拉斯淺灘(Douglas Shoal)上擱淺。這艘船在巨大的風浪中無助的漂浮,只靠著一艘特製的拖船保持穩定。

海事官員表示,神能一號船身已嚴重的損壞,隨時有斷裂的危險,所洩漏出的石油,已經擴散至3公里長、100公尺寬的海面上。

澳洲總理布萊說,4月5日由空中所噴灑的化學化油劑已分解了部份洩漏的石油。

在這艘預計前往中國,長230公尺的貨船上,載有大約6萬5千公噸的煤礦以及950公噸的重油,它在離開昆士蘭州格拉德斯通(Gladstone)港數小時後便擱淺了。

當時船偏離了所允許的航道達15公里,全速航行在世界最長的珊瑚礁區,結果撞上大凱珀爾島(Great Keppel Island)東方70公里的珊瑚礁。

聯邦當局目前正對事發原因展開全面的調查

澳洲總理布萊說,該船所隸屬的中遠集團(Cosco Group) - 中國最大的船運公司,可能被處以高達100萬美金的罰款,船長則可能被處罰22萬美金。

澳洲環境部長加勒特(Peter Garrett)在一份聲明中說:「政府很清楚大堡礁環境的重要性,並會確保其生態環境所受到的衝擊能得到有效管理。」

昆士蘭海事安全當局在4月3日晚上接到意外事故通知後,啟動了國家漏油應變計畫。

昆士蘭海事安全總理夸克(Patrick Quirk)說,專業救援小組已經在4月5日上午登船。他們正在評估該船結構的完整性以及讓它重新浮起的計畫。

「第二艘拖船將在5日下午抵達,以協助原先的拖船穩定受損船隻。」夸克說,「直升機也在海岸測量,作好將各樣所需裝備運到海灘上的先期計畫。」

海流模式顯示,在未來兩天內,油污便會汙染肖爾沃特灣(Shoalwater Bay)軍事海域。但夸克說,這取決於化油劑的效果和當時的天氣而定。

總理布萊說:「我們希望以最小的損害將船拖離礁區。我們必須防止大規模漏油的可能。」

「神能一號的打撈作業可能會耗時數週,並且成為有史以來最複雜與困難的救援行動。」布萊說,「這將動員所有我們已知的專業知識。」

澳洲綠黨領袖布朗(Bob Brown)說,聯邦和昆士蘭州政府應該要共同承擔,中國運煤船沒有領航員所導致擱淺事件的責任。

參議員布朗說,「儘管我們要求所有此類船隻都應該有領航員,但坎培拉與布里斯本政府都向媒炭與船運公司低頭,而忽略這屬於常識的要求。」「沒有堅持配置領航員實在太過於草率。」

「對世界上最偉大的自然奇景之一來說,這是個潛在的災難,」布朗說,「但是陸克文和布萊政府的大規模擴大煤炭出口計畫中,經過了大堡礁海域卻沒有強制要求領航員隨船。」

總理布萊說,每年有6千艘船隻由合法航道安然經過大堡礁,這個數字將隨著天然氣產業的興起而增加。

「合法的航道並非高風險或危險航道,所以不需要配置領航員。」總理說,「而這艘船根本就遠離了任何一條合法航道。」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pr2010/2010-04-05-01.html

Top

 
 
  當台灣社運與電子業國際大廠擦撞

作者:孫窮理(苦勞網特約記者)

這兩年,順著Windows7、Andriod、iPhone…等「智慧型手機」軟硬體發展的趨勢,資訊流通的管道,從電腦轉移到可攜式設備上面,其中「觸控面板」變成一個看起來正「夯」的產業。從傳統電阻式、到投射式電容觸控螢幕,從單點觸控,到多點觸控的功能;手機、電子書、平版電腦…加入網際網路的「雲端」資訊流通的領域,這一個可能被描述為「web3.0」的景象,也許還沒有完全發生在現在,但似乎被描繪在不久的「未來」圖像裡。

高科技的「新形象」

未來,永遠是股市炒作的不變題材,不管上個世紀末華爾街的「.com」風暴,帶給我們有的沒有的一堆意義,「意義是什麼?我只知道炒股獲利」,去年 5月22號,小尺寸觸控面板大廠洋華光電(3622)在掛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股價衝到514元,擠下當時的「股王」,同樣以智慧型手機題材發光發熱的宏達電(2498),成為新的「股王」。

雖然「觸控面板」有如此大的「未來」,不過去(2009)年,在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下,大家也不見得過得多好;洋華是其中一個例外,當大家還在「無薪休假」的時候,洋華的生產線提前滿載,讓員工加班;在全球,與觸控面板領導品牌Nissha競爭市佔率第1的洋華,去年稅後淨利29億7千多萬,今年3 月剛剛公佈每股配息10元。

如果依照我們對「高科技產業」傳統的期待來說的話,「在洋華工作」這件事情,可能該是件人人稱羨的事情吧!

可是,很奇怪,4月2號,在洋華的大客戶宏達電新店企業總部破土典禮的外面,我們看到的洋華員工,是這個樣子的:

4483836514_9f13927fac.jpg
攝影:王毅丰

底薪不到2萬,每個月要加班到100個小時以上,才能夠掙到3萬多的薪水,洋華資方在加班費的計算上,錙銖必較,硬是把《勞基法》規定要加上的「經常性給予」扣掉,用底薪來計算加班費,省下來的錢,一年不過2、3千萬;這些對勞工來說是養家活口的老本,對一年賺上快30億的洋華資方不過是一點點蠅頭小利的錢,不給就是不給,於是,員工們組織了工會,準備爭取這筆「小錢」,結果呢,資方不買帳,組工會?那我就把幹部都開除,看你們玩什麼。

以上說的還是「正職」的員工,更沒有聲音的,是1,300個工人裡,還包括了400個未成年的「建教合作生」,200個「外勞」,他們領 17,280的基本工資,洋華也開始準備招募「派遣工」,永遠有更低薪水的「替代性勞動力」存在,誰還管你們工人怎麼哭、怎麼鬧啊?

這個落差也太大了一點吧,「高科技」?「未來」?怎麼看,都像「血汗工廠」。

EICC,國際的電子行業行為準則

說到「血汗工廠」,是有一些歷史的,早期從美國校園裡發展出來,針對全球紡織成衣業在第三世界剝削廉價勞工、童工,發展出針對品牌商施壓,要求他們用勞工、環境、倫理…等社會責任去稽核他們的上游承包商的運動,後來,這些運動也發展到其他的產業,而電子業就是其中之一,而因應「血汗工廠」運動的訴求,品牌商也相應生出了各種對生產鍊上游的廠商的「行為準則」出來,2004年,包括IBM、Dell、HP…這些一線的國際大廠,聯合制定了 EICC(Electronics Industry Citizenship Coalition)《電子行業行為準則》,規範這些品牌商上游一線、二線…廠商的行為。

到了2009年,EICC已經出到了第三版,5 個章節,分別規範了勞工(labor)、健康與安全(health and safety)、環境(environmental)、管理體系(management system)還有道德規範(ethics);雖然經過了6年的發展,EICC的規範大多抽象,比起生產地的法律或一些國際公約,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從勞工和環境的「外部成本」獲利,本來就是這些國際大廠與整個生產鍊的生存之道,要不是顧慮到市場的形象,他們才不會自己搞出這些綁手綁腳的規範出來咧;這種東西,到底只是國際大廠用來給自己擦脂抹粉的公關手法,或者能有實際的作用,這個問題可能太複雜,這裡就先不討論了,我們先看看拿洋華工會員工遭遇到的事情,套在EICC裡,很容易可以整理出下面這個表來:

洋華電子在「建教合作生」、「加班費」與「打壓工會」的行為,違反EICC(電子工業行為準則)的情形:

條號

條文內容

違反情形

A-2

所有18 歲以下的工人不得從事有可能危及到未成年工身體健康或安全的工作。

洋華的「建教合作生」同樣在暴露於有害物質的工作環境中工作。

A-3

工作週不應超過當地法律規定的最大限度。另外, 除非是緊急或異常情況, 一周的工作時間包括加班在內不應超過60 小時。

洋華員工表示,每月加班的時間經常超過100小時;平均一週25小時,加上42小時法定週工時,應經常超過每週60小時工作時間。

A-4

支付給員工的工資應符合所有適用的工資法律, 包括有關最低工資、加班時間和法定福利的法律。依據當地法律的規定,員工的加班工資應高於正常的每小時工資水平。

洋華資方不遵守台灣《勞動基準法》規定的加班費計算標準,加班時間也超過《勞動基準法》的上限。

A-7

參與者應尊重員工的權利,包括依據當地法律自由結社、參加或不參加工會、尋求代表、參加工人委員會。員工應能夠在不用擔心報復、威脅或騷擾的情況下,公開地就工作條件與管理層溝通。

洋華資方在員工組織工會之後,藉故開除工會幹部、打壓工會,妨礙員工的結社自由。

製表:孫窮理

EICC的制定到今天已經6年,對於全球資訊電子業的發展,6年就像一個世紀那麼久,台灣這個號稱全球資訊電子業大國的地方,對於這個東西的反應是什麼呢?4月2號,洋華的員工找上了宏達電(HTC),這個洋華的大客戶,從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執行長周永明、亞太區副總董俊良的反應看來,大概是一整個「驚訝錯愕」吧,「我們不會干涉其他公司的內部管理。」周永明說。

洋華賺30億,不肯付3千萬加班費

事實上,EICC無處不在希望下游品牌商去「干涉其他公司的內部管理」;理論上,因為牽涉到訂單的問題,上游供應商對下游廠商就「企業社會責任」的稽核,不能不買帳,也是理論上,它甚至比當地的法律或國際的公約能產生的效果更大,而宏達電在推出Google的Nexus One手機之後,與Google聯盟,最近甚至成為Apple vs. Google市場爭奪佔的替罪羔羊而吃上了官司,走「搜尋」、「服務」等軟體路線的Google本身,目前看起來並沒有真的進軍硬體市場的打算,根據宏達電的說法,Nexus One是一支「雙品牌」的手機,也就是說,HTC是一塊走進全球舞台上競爭的招牌,它們不折不扣是一間國際的一線大廠。但是,一直到今天,這個走在世界前端的廠商,都沒有加入EICC,漠然無視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存在。

但是,這樣一個充滿「未來感」的廠商,在企業「外部成本」的思維上,怎麼停留在那麼古早的「過去」呢?

我們還是回到洋華來看吧,前面談到,洋華的「稅後盈餘」是29.7億,那麼它的「稅前盈餘」是多少呢?32.8億,所謂「稅後盈餘」是這樣算的:(營業收入+業外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稅後盈餘),我們看一下洋華2009年度簡單的財報:

項目

金額

營業收入合計

12,756,770

營業成本合計

(8,752,220)

營業費用合計

(1,057,154)

營業外收入及利益

(381,267)

營業外費用及損失

(44,002)

稅前淨利/損

3,284,661

所得稅費用

(317,350)

稅後盈餘

2,967,311

資料來源:上市公司公開資訊,單位:千元;整理、製表:孫窮理

2009年,營利事業所得稅還是25%,但是洋華大概只繳了3億多的稅,算一算大概是10%不到的稅額;原因是2006年6月和2008年10月,兩度適用《訂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九條之二「增資擴展」,5年減免營利事業所得稅(參見洋華光電公開財報),這樣算起來,少繳的金額大約是4.5億左右;而去年《所得稅法》修法,從今年起,又把營利事業所得稅從25%調降為20%,洋華要繳的稅額就更少了(其實,跟其他高科技大廠比起來洋華繳的稅算是相當高的了)。

賺了快30億、免掉了4億多的稅,但是卻不肯付2、3千萬的加班費;還想盡辦法進用各種的廉價勞工、打壓工會、拒絕溝通,這到底是怎樣?

作為全球觸控面板的領導大廠,洋華面對的是愈來愈多進入者的競爭,過去洋華可以在市場中競爭的「傳統電阻式」觸控面板已經受到「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的競爭,後者,在可攜式設備走向「多點觸控」的趨勢下,具有優勢,洋華已經是一個落後的進入者,而就像「.com」泡沫那樣,失去了「未來」的想像,「股王」的價值又會剩下些什麼呢?

全球供應/污染鍊

「觸控面板」算不上什麼技術密集的產業,在國內與國際競爭者的挑戰的環境下尋求出路,台灣的經驗,跟其他新興工業國家沒有什麼不同,租稅減免、政策補貼,加上企業的「外部成本」放給它爛,而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企業還是看到哪裡的條件「好(準確地說,是哪裡比較「賤」)」就往哪裡去;事實上,就洋華光電的例子看,即使是在它看起來大好的去年,也早就展開了「全球佈局」的動作。

4486191855_002b51fd22_o.png
2009/03洋華光電在兩岸及越南、韓國的佈局圖,海外的規模已經超越台灣。(資料來源:洋華光電網站)

4485702609_c4d2fc2808_o.gif
觸控面板產業上下游關係圖(資料來源:工業技術研究院)

觸控面板的製程,其實與「印刷電路板」的製程差距不大,只是材料不同,目前洋華所採用的「濕式蝕刻」製程,是以強酸物質,將銦錫氧化物(ITO)透明導電薄膜上面,光罩沒有覆蓋的部份腐蝕掉,在製程的過程中,會產生揮發性物質,在蝕刻與清洗的過程,會產生廢溶液;據洋華生產線上的員工表示,在工作現場,彌漫強烈的異味,聞久了會有身體不適的現象;這種情形,很容易就讓人想起1970年代的RCA。

造成RCA員工罹癌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是電路板的清洗劑,高比例的罹癌員工,是在剪線房和品管部門,由於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具有高揮發性,接觸這些剛剛經過清洗的電路板,長期吸入這些化學物質,造成罹癌,同時RCA也將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注入地下,造成RCA的廠址土地的污染;而就在今年3月,韓國發起「三星負責運動」,質疑也是洋華重要客戶的三星在清洗晶圓生產線上員工的白血病及癌症的問題。

「高科技產業」所使用的化學物質,以及這些物質彼此之間產生的化學變化,隨著製程的演進,快速的變化,在廠商「商業機密」的黑箱下,無論是員工或者社會大眾都沒有辦法掌握;在這種情形下,甚至「專業」都失效,日前負責中科環評「環境健康風險評估」的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吳焜裕在「中科三期健康風險評估的侷限性」一文中指出,在廠商不願意提供完整資料的狀況下,環境健康風險評估只能就煙道採樣的物質進行評估,而「如果進駐廠商排放的化學物質與我們檢測的物質不同,或是預定進駐的廠商已變更、或是生產製程與當時採樣的製程不同等原因,那這份評估報告所預測的風險可能無法反映出真正的風險。」

工運與國際一線大廠的首次「擦撞」

「風險」在資訊與技術的缺乏的條件下,無法計量,我們根本不能確實掌握我們到底承受了什麼,但仍不斷地在付出。

4398106292_03194d8fc2.jpg
中部科學園區設置的爭議,引發新一波環境運動的動能,高科技產業享受高額的國家(全民)補貼、也將其「外部成本」以無法計量的方式丟到社會裡,讓所有的人共同承擔,圖為今年3月1日,反中科團體在環保署前抗議中科強徵土地、製造污染對農業帶來的傷害。(攝影:孫窮理)

本週,《產業創新條例》,將在立法院闖關,從《獎勵投資條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以來,「高租稅補貼」與「國家強力協助」的產業政策,延續了50年,政策背後的動能,一是它們是政權維繫與財團、地方派系複合體的紐帶;另一個則是,台灣逐漸失去廉價的勞動力與土地這些競爭環境之後,不管有沒有用,想要把產業留下來的焦慮;把產業留下來當然不能說不對,但是在政策面上,無論就經濟或者社會的層面,要留住什麼產業,以及留住他們的同時,我們該要求什麼,這種損益評估的能力,正是我們這個社會缺乏的東西。

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一年賺30億的洋華,要苛扣員工區區數千萬的加班費,或者宏達電對於電子業早已行之多年的企業準則,如此地無視於其存在;去年 5月,Apple的上游代工廠勝華/萬士達,在兩岸都發生勞資爭議,工會與工運團體曾經前往Apple台灣分公司抗議,不過工運團體也發現這個所謂的Apple台灣分公司,差不多不過是一個「代理商」而已,什麼事情都不知道,但是Apple雖然從不回應這樣的質疑,但是,在自己做的《2009年供貨商社會責任進展報告》中卻也明白地承認了上游供應商是「血汗工廠」的事實。

當然,對於企業監督的力量,馬上就會被全球生產鍊的快速移動化解掉,這種註定無法在一國一地行動的運動模式,很快就會碰上它在結構上的問題。不過,本地的工會和工運團體沒辦法找到Apple執行長Steve Jobs,卻可以找到宏達電的董事長王雪紅,這也使得「洋華爭議」比起「勝華爭議」更往前走了一步;由於環保署的「自我廢除」,「反中科」行動者找上了宏碁、友達,而4月2號,算是台灣工運與電子業國際一線廠商的第一次擦撞,很多事情,大家都還在學…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潘佳修‧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