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4.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破報
台灣立報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苦勞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看守台灣協會

新世代青年團

台灣土地倫理協會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
生態綠:公平貿易、綠色消費
台灣綠黨
 
  論斤捕犬 網友拒澎湖觀光


圖片來源:munch

【相關連結】
北市動保處掛牌在即 街貓TNR也要破除區里界線

搶救賈鴻秋「遺孤」 動保團體盼「化整為零」認養流浪狗

溼地中的狗也有生存權 華江公園流浪狗 將以結紮代替捕捉
虐貓判1年半史上最重 動保法揭新頁
澎湖縣政府鼓勵民眾捕捉流浪犬貓,並依重量計價給補助費,5公斤以上大狗新台幣400元、5公斤以下小狗200元、小貓每隻100元。 此事經媒體報導後引發動保團體撻伐,林雅哲即痛批澎湖縣政府顢頇無能。此事也於網路發酵,千名網友表示拒絕到澎湖觀光。

離島的流浪貓狗從何而來?以離島居民飼養方式,不結紮也不關起來,任其自然發展的結果,島上的貓狗數目是不會降低的, 這些家犬家貓的後代都成了流浪動物。林雅哲認為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從源頭管理,提供免費家犬、家貓絕育,並且以巡迴的方式,到點服務。精采內文

 
 
  蒙古面臨城市化帶來的迫切危機

 

作者:Bazu;翻譯:朱小艾(Enkhuush)

蒙古有260萬人口。總人口50%(130萬)人居住於我國首都烏蘭巴托。年復一年的天災、氣候變遷等多種因素使得牧民的生活水準下滑,越來越多牧民因此前往烏蘭巴托市居住。這龐大的人口遷移,增加了城市邊緣地帶住戶數量。就因為住戶人口增多,促使空氣污染更加嚴重、失業率提升、貧窮化、垃圾量激增等等問題不可勝數。

以空氣污染為例,雖然中央政府提出並執行無煙火爐、無煙煤等等方案,卻無任何效果。3年前烏蘭巴托冬天1人所吸入的污染氣體量是13.2公斤,而今年提昇至25公斤了。

蒙古正在發展中。但是不是真正的發展還是個未知數。以行政單位來說,中國大陸共有21個省360個縣。擁有360個縣市的蒙古,卻好像只一心在發展一個縣市首都烏蘭巴托市似的。這種發展狀況使這個正在發展的地點負擔過量。從鄉下遷移至都市的現象將來也可能會持續下去。

過幾年蒙古全人口可能都居住於烏蘭巴托市了。隨著這個現象,若出現居住在房子內的人口佔上90%的數據,也不會令人訝異...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詹嘉紋


 

保護環境是否也能兼顧經濟發展?非洲艾賽門加利索濕地公園的例子或許值得參考。其結合了保育目標和空間發展策略,投資旅遊產品與當地青年的教育課程,創造不少就業機會,促進了地方發展。但不得不承認,環境在發展經濟時常是被犧牲的對象,像台南市灣裡區重劃區,就被堆放了千噸廢棄電路板,嚴重污染地表,經民間披露後,環保局已要求限期清運。人類在發展與保育的進退中求索平衡,也在國家安全與和平反戰間擺盪,美俄兩國領袖決定簽署減量新約,具體裁減核武數量

國家建設若未做好全盤性的考量及永續發展規劃,將產生許多問題。如雲林高鐵沿線因地層下陷決定封閉水井,引發當地農民激烈抗議。旱季即將來臨,替代水源及配套方案如何執行,也將影響環境及民眾生活。而台電核四廠先前爆發官商勾結弊案,許仁勇等官員明知承包商有財務危機,卻收賄將標金灌水,讓其順利得標。台北地檢署偵查終結,依貪污治罪條例等罪嫌,起訴7名官商,求處20年不等有期徒刑。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台塑仁武廠啟示錄


作者:李根政(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王永慶過世一年又九個月後,位於高雄的台塑仁武廠,以超過土壤及地下水管制標準30萬2,000倍的污染震驚全台,再度重創台塑企業不堪一擊的環保形象。

環保署土基會所委託的調查結果顯示,仁武廠中的VCM廠,土壤中含氯的有機化合物有11項超標,其中1-2-二氯乙烷超標757.5倍;地下水有13項超標,其中1-2-二氯乙烷超標30萬2,000倍。HCFC(氟氯烴)廠,地下水有7項超標,其中二氯甲烷超標了2萬2,400倍,仁武廠可說是台灣地下水污染濃度的第一名,而這些毒物大都是公認的致癌物質。

土基會的報告是根據6口簡易井、2口標準井所得的樣品,如此粗略的調查,就得出這樣令人震驚的結果,代表污染的事實更加恐怖,為了徹底調查污染及防止其擴散,仁武廠有必要停工受檢。其次,仁武廠污染絕非一朝一夕所造成,如果我們相信台塑公司所說,2002年是滲漏的起始點,那麼台塑企業這種惡意隱瞞、欺騙社會的行徑應受全民最嚴厲的譴責,而這8年來,高雄縣政府、環保署在這過程中有無凟職,甚至包庇、官商勾結,監察院、檢調單位實有義務進行調查,給國人一個交待。精采內文
 

 
   
 
論斤捕犬 網友拒澎湖觀光

本報2010年4月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澎湖縣政府鼓勵民眾捕捉流浪犬貓,並依重量計價給補助費,5公斤以上大狗新台幣400元、5公斤以下小狗200元、小貓每隻100元。此事經媒體報導後引發動保團體撻伐,林雅哲即痛批澎湖縣政府顢頇無能。此事也於網路發酵,千名網友表示拒絕到澎湖觀光。

圖片來源:munch

政策不當重挫觀光
在最夯的網路平台臉書(Facebook)網友發起「不想去玩了!因為澎湖縣政府鼓勵稱斤論兩鼓勵虐待動物!」粉絲團,短短幾天內已有1,529人加入。發起人Yi-fan Shen表示,原本聽說澎湖貓很多,想去拍貓,順便觀光,看到新聞報導這則消息而打消念頭,並且發起拒絕到澎湖觀光行動。

Yi-fan Shen反對以獎金方式鼓勵民眾捕捉流浪貓狗,他認為離島地廣人稀,不像都市人口密集有交通問題,應該可以放養。鄉村有貓、犬的景觀很常見。他不解如此處理之必要性,而粉絲團也有當地人留言表示貓狗問題並不嚴重。

鼓勵民眾捕犬 錯誤的價值觀
澎湖縣政府家畜疾病防治所股長吳靜芷表示,每年都會接到1次民眾陳情表示野狗侵入咬傷家禽、家畜。吉貝島每年也都有觀光客反映被狗追,吉貝國小幾年來也反映過2次。而野犬捕捉不易,每次民眾陳情,派員前往只能一兩天,往往抓不到也無法久留,因此才會開放由居民捕捉。

澎湖民宿業者吳雙澤則認為流浪貓狗問題並不嚴重,認為縣政府誇大問題,可能有一兩個案例,或少數觀光客遇到,便誇大渲染;流浪貓狗的問題是被營造出來。

「島上的生物已經很少了,除了人類,就是這些貓狗」吳雙澤說,島嶼貓多,和離島居民關係密切,民眾會餵食,交織成人貓和諧的景象。貓狗對離島居民的生活,有如夥伴關係,他不認為會攻擊觀光客或造成居民的困擾。而縣政府官僚心態不從大處著眼,只會小題大做,根本是小事情卻如此處理,不該鼓勵民眾捕抓流動貓狗,他覺得這是「錯誤的價值觀」,很可怕。

關懷生命協會理事林雅哲也說離島貓狗問題原本容易解決,這麼多年來卻未解決,也不思檢討。而提供補助金的作法就像政府將捕犬工作委外,沒有工具、沒有訓練,不易符合「人道捕犬作業規範」。

免費、到點絕育並配合TNR
離島的流浪貓狗從何而來?以離島居民飼養方式,不結紮也不關起來,任其自然發展的結果,島上的貓狗數目是不會降低的,這些家犬家貓的後代都成了流浪動物。離島地區交通不便,再加上負擔不起絕育費用,都使民眾怯於為家中犬貓絕育。林雅哲認為在離島地區卻已都會方式,要求犬繩繫留,對飼主和動物都不可能做到,他認為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從源頭管理,提供免費家犬、家貓絕育,並且以巡迴的方式,到點服務。

此外,離島地區具備封閉的特性,再加二、三級離島面積不大,看在動保團體眼中,是實施TNR(英文trap捕捉、neuter結紮、release 放養的縮寫)人道減量的最佳場域。對此,吳靜芷表示,TNR的要件是社區居民意願,曾嘗試與當地居民溝通,但當地居民不願意管理,也抓不到,因此採用現行方式,是符合民意。

對於家防所表示野犬不易捕捉,林雅哲建議先取得當地熟知犬隻作息時間的居民協助捕捉,但現行辦法,對動物友善的民眾是不會支持的。至於居民協助TNR的意願,或可委請澎科大進行調查,以科學的方式提供證據;或提供交通費委託動保團體協助。

觀光利器或生財工具
「想想看在將軍嶼,貓結紮後慵懶地生活的景象」林雅哲說,「誰知道人家以為是世外桃源的地方,卻以野蠻的方式處理貓狗問題,論斤拿動物屍體去領錢」。他說澎湖縣離島作法是變相鼓勵民眾不要幫貓狗結紮,在門外飼養貓狗,任其繁殖,計算飼料錢和重量覺得划算時就送交給家防所,這是澎湖縣政府為離島居民提供新財源。

Top

  蒙古面臨城市化帶來的迫切危機

作者:Bazu;翻譯:朱小艾(Enkhuush)

蒙古有260萬人口。總人口50%(130萬)人居住於我國首都烏蘭巴托。年復一年的天災、氣候變遷等多種因素使得牧民的生活水準下滑,越來越多牧民因此前往烏蘭巴托市居住。

這龐大的人口遷移,增加了城市邊緣地帶住戶數量。就因為住戶人口增多,促使空氣污染更加嚴重、失業率提升、貧窮化、垃圾量激增等等問題不可勝數。以空氣污染為例,雖然中央政府提出並執行無煙火爐、無煙煤等等方案,卻無任何效果。3年前烏蘭巴托冬天1人所吸入的污染氣體量是13.2公斤,而今年提昇至 25公斤了。最近在news有一篇報導是關於BAYANGOL區100個家庭實行降煙計畫。BAYANGOL區居住人口最密集。所以100個家庭這個數字,連這區域內總住戶的1%都不到。

宣導了多少年卻毫無效果的這些方案叫做減少空氣污染措施的話,真的很可憐,但另一方面,政府也並不主動。

蒙古正在發展中。但是不是真正的發展還是個未知數。以行政單位來說,中國大陸共有21個省360個縣。擁有360個縣市的蒙古,卻好像只一心在發展一個縣市首都烏蘭巴托市似的。這種發展狀況使這個正在發展的地點負擔過量。從鄉下遷移至都市的現象將來也可能會持續下去。

過幾年蒙古全人口可能都居住於烏蘭巴托市了。隨著這個現象,若出現居住在房子內的人口佔上90%的數據,也不會令人訝異。

為何最近遷移至首都之人口數量爆增呢?據「蒙古人口內部遷移方針及後果」研究報告顯示,最近10年因為人口遷移,省縣市人口居住位置、密度產生巨大變化。比方說,鄉下地方總領土為1481.3平方公里之地,每1平方公里總人口1995-2007年之間是0.91-0.93人。

可是由於人口遷移至首都,在首都1995年1平方公里的人口有136.6人,鄰近的鄂爾渾省有81.5人,而12年之後(2007年)烏蘭巴托和鄂爾渾省各增加了1.6和1.3人。

2007年,鄉下地方18個省的人口總數佔蒙古人口的51.2%。遷移人口佔了烏蘭巴托跟鄂爾渾省兩地方人口的42.1%,當中39.1居住於首都。從西邊遷移至鄂爾渾省的人口變多,相對的從鄂爾渾省遷移至首都烏蘭巴托的人口也增加了。據這5年的統計來看,從中央省遷移至烏蘭巴托的人口是17.6%,肯特省10%,札布汗省8%,後杭愛省8.4%。因此,首都烏蘭巴托的人口增加了3倍。

鄉下地方只剩下一片空地。遷移人口當中,最積極的是年齡15-44歲的人。也就是說,人趁年輕旺盛的時候遷移至首都尋找工作機會,並居住於此。為了因應全球化變遷,時代進步,每個人都希望讓他們的子女可以得到最好的教育,找個不錯的工作機會,不想提心吊膽,擔心天災來襲的過日子等等,等等都是影響人口遷移至首都的原因。

為了因應人口遷移,政府早在10年前就該採取對應的措施了。以我來看,將國家分成3大區域發展是個不錯的選擇。如今決策過程都在首都進行著。若把決策權分散給各省,問題就可以簡單地解決。

為了解決集中化問題,應該把問題直接交給省縣政府,給他們權力,讓他們自己走出這個困境,才是真正要朝向發展之路得邁出的一步。
 

※ 本文與遊牧綠台蒙環境平台合作刊登
※ 希望了解更多蒙古環境生態現狀,或反映您的意見,歡迎上網討論

Top

 
非洲奇蹟 南非濕地公園獲得保育補助

摘譯自2010年4月5日ENS南非,普利托里亞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iSimangaliso濕地公園內有南非最大的河馬群聚。(攝影者:馬克特納)艾賽門加利索(iSimangaliso)溼地公園管理處與世界銀行簽署了一項900萬美金的捐款協議,用以展開名列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保育活動,其中包括了非洲最大的河口,聖露西亞湖(Lake St Lucia)。艾賽門加利索在祖魯語是奇蹟的意思。

「該公園是一個重要的自然資產,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潛在的重要角色,」公園管理局執行長札留米斯(Andrew Zaloumis)在3月24日的簽署儀式中說道。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曾說:「艾賽門加利索是地球上唯一的地方,同時擁有世界最古老的陸地哺乳動物(犀牛)、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大象)、最古老的魚(腔棘魚)和最大的海洋哺乳動物(鯨魚),並且這些動物共享一個生態系統。

在艾賽門加利索濕地公園及周邊區域發展、執法與保育計畫的目標,是在刺激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透過重建生態的關鍵過程,來改善聖露西亞胡與烏姆弗洛齊河流域(Umfolozi River System)生態系統的功能。

「這項計畫的創新之處在於,它結合了保育目標與空間發展策略,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計畫負責人,世界銀行非洲區經濟學家阿戈斯帝尼(Paola Agostini)說,「最根本的是,當地民眾必須獲得利益,使他們有保護環境的動力。」

札留米斯說:「我們未來5年的目標是,有意義的增加流入聖露西亞湖的淡水量,並將公園從一個落後的旅遊資產,改變成為一個在區域經濟成長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主要土地資產。」

由於它的自然風光與獨特的全球價值,艾賽門加利索溼地公園在1999年12月,成為南非第一個名列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 Site)的地區。

該地區是史瓦濟蘭、通加以及祖魯人的家鄉,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語言和習俗,包括700年的捕魚傳統。

艾賽門加利索溼地公園的前身是大聖露西亞溼地公園(Greater St. Lucia Wetland Park),區域範圍由聖露西亞角(Cape St. Lucia)向北延伸220公里到莫三比克,涵蓋14個不同的自然保護區。

公園面積廣達33萬2千公頃,其中包含非洲最大的河口系統,3個湖泊系統,8個相關聯的生態系統,大部分南非僅存的沼澤森林以及有2萬5千年歷史、世界最高的海岸沙丘。

公園內有黑犀牛、白犀牛、豹、大象、河馬、鱷魚、斑馬和羚羊,526種鳥類,植物種類超過3000種。 海豚、座頭鯨、海龜和大約250種魚類則棲息在沿岸水域。

祖魯野生動物電子論壇(Zululand Wildlife eForum )的康登(Tim Condon)呼籲當地社區「停止批准非法的開發活動」,並阻止人們闖入國家保護的沙丘森林區。

沙丘森林的非法土地開發糾紛發生在高斯灣(Kosi Bay)的邦加尼克(Bhanga Nek)保護區以及南方稍遠的西巴雅湖(Lake Sibaya)馬比比(Mabibi)保護區內。被海岸沙丘森林所環繞的西巴雅湖,是南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照片提供:iSimanaliso濕地公園管理局)

公園的官員還宣布,將花費1億2千5百萬南非幣(約合台幣5億4千萬)投資旅遊產品與當地青年的教育課程。扎留米斯說:這個方案目前經援的80個本地企業將會逐漸擴大規模,而當地青年也將因此得到在將來成為公園管理者、執行長以及旅遊企業家的機會。

目前已經有8名學生獲得助學金補助,並且就讀於夸祖魯-納塔爾大學(KwaZulu-Natal University)和德班理工大學(Durb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旅遊、保育以及財務管理相關領域之中。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pr2010/2010-04-05-02.html

Top

 
 
千噸廢棄電路板 重污染灣裡重劃區

摘錄自2010年4月8日中央社台南市報導

台南市灣裡地區向來是廢五金業大本營。台南市社區大學4月8日揭露,灣裡私有市地重劃區堆置逾千公噸、高逾3公尺的廢棄印刷電路板,嚴重污染地表。台南市環保局副局長林健三也證實,環保署2010年2月完成檢測,這是灣裡地區近年來被發現重金屬污染最嚴重的區塊。

根據台南市社區大學2009年10月的檢測報告顯示,這些廢棄印刷電路板已嚴重污染地表,重金屬污染包括砷、鉻、銅、鎳、鉛等。林健三也出示環保署的檢測報告,污染程度更高於台南市社區大學的檢測。銅污染最嚴重,高於標準值400倍,鉛是17倍,鉻是4倍,鎳是2倍,砷是1倍多。林健三說,廢棄印刷電路板雖污染地表,但地下水尚未受到污染,污染土壤暫時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及農漁業生產。林健三表示,污染地表面積約0.1公頃,地上廢棄印刷電路板約有 1118公噸,市府環保局已查出是何人棄置,已要求限期清運。

Top

 
 
  美俄領袖簽署裁減核武新約

摘錄自2010年4月8日中央社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和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今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簽署了重要的裁減核子武器新約,將具體裁減兩國的核子武器數量。

這項新約將具有新里程碑的意義。歐巴馬和麥維德夫3月間在日內瓦會談,就新的裁減核武條約達成協議,以取代2009年12月5日失效的第一階段「戰略武器裁減條約」(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START-I。 START-I是冷戰時期核武條約的重要里程碑,在1991年7月簽訂。)

根據即將簽署的新約,美俄定下雙方核彈頭數量的新上限,美國將減少為1,550枚,俄羅斯則將減少為1,675枚。這比START-I縮減了74%,也比2002年的「莫斯科條約」減少30%,是美俄20年來最大規模的裁軍協議。

Top

 
 
  雲林農民嗆:封井就封高鐵

摘錄自2010年4月8日中國時報雲林報導

為減緩高鐵沿線地層下陷,水利署有意封閉農民灌溉用井,雲林高鐵段周邊封井問題引發農民怒吼,昨天(7日)立委劉建國邀水利署、農委會、高速鐵路工程局、高鐵公司、縣府水利處、虎尾鎮公所等相關單位,前往土庫鎮高鐵段現場勘查,遭農民嗆「封我水井,就封你高鐵!」

劉建國拿出水利署所提供的1992年至2008年地層累積下陷圖,表示興建高鐵時已知道土庫、褒忠、元長等鄉鎮地層下陷嚴重,相關單位卻沒有避開下陷區,反而自彰化縣進入雲林縣時路線左轉近90度,硬是讓高鐵經過下陷區。

水利署副署長陳世榮、高鐵公司副總工程師宮能文說,封井是全國性的政策,並非針對雲林縣,目前已研擬完善的封井計畫,將以補助金或救濟金方式補助封井,但事先一定會與農民充分溝通,不會貿然實行。農委會科長林尉濤說,在封井之前應該先解決水源的問題,若能從集集攔河堰調水或從上游找水,農委會將協助設置灌溉相關設備。

Top

 
 
  台電核四土建弊案 7名官商遭起訴

摘錄自2010年4月8日中廣新聞報導

台電核四廠先前爆發官商勾結弊案,台北地檢署調查台電在1998年間公告發包「核四廠龍門計畫混凝土製造供應工程」,工程總價金約17億元,由上櫃公司信南建設得標,簽約施作期限到2006年;但信南建設在2001年間發財務危機,退票計2百多次,金額達12億多元導致下櫃。台電在2005年第2度發包該項混凝土工程時,龍門施工處官員明知信南建設有財務危機,還將工程總標金灌到23億元,再由信南建設得標。

被告許仁勇是台電龍門施工處前處長、周芳國是台電前副處長還有周吉村是土木課長,檢察官認為這些台電官員,服務於國營事業機構,且核四建設是國家重大經濟建設,利益龐大攸關全民安全福祉,許仁勇等官員不知為政府節省公帑,卻執意違法,恣意濫用職權。被告周吉村還從中收取6百多萬賄賂,惡性非輕,毫無後悔之意。台北地檢署偵查終結,依貪污治罪條例等罪嫌,起訴7名官商,求處20年不等有期徒刑。

Top

 
 
  台塑仁武廠啟示錄

作者:李根政(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地球公民 協會和仁武鄉民在台塑門口的抗議行動;攝影:何俊彥 (地球公民協會提供)

在王永慶過世1年又9個月後,位於高雄的台塑仁武廠,以超過土壤及地下水管制標準30萬2,000倍的污染震驚全台,再度重創台塑企業不堪一擊的環保形象。

由環保署土基會所委託的調查結果顯示,仁武廠中的VCM廠,土壤中含氯的有機化合物有11項超標,其中1-2-二氯乙烷超標757.5倍;地下水有 13項超標,其中1-2-二氯乙烷超標30萬2,000倍。HCFC(氟氯烴)廠,地下水有7項超標,其中二氯甲烷超標了2萬2,400倍,仁武廠可說是台灣地下水污染濃度的第一名,而這些毒物大都是公認的致癌物質。

立即停工、檢調介入、風險評估
事實上,土基會的報告是根據6口簡易井、2口標準井所得的樣品,如此粗略的調查,就得出這樣令人震驚的結果,代表污染的事實更加恐怖,為了徹底調查污染及防止其擴散,仁武廠有必要停工受檢。

其次,仁武廠污染絕非一朝一夕所造成,如果我們相信台塑公司所說,2002年是滲漏的起始點,那麼台塑企業這種惡意隱瞞、欺騙社會的行徑應受全民最嚴厲的譴責,而這8年來,高雄縣政府、環保署在這過程中有無凟職,甚至包庇、官商勾結,監察院、檢調單位實有義務進行調查,給國人一個交待。

另外,民眾最關心的是,仁武廠地下水中高濃度的毒化物,會不會影響周邊密集的住宅、農田;每天排放1萬2,000噸含氯的廢水進入後勁溪,對下游引水灌溉的農田衝擊有多大?環保、衛生、農政單位有必要立即進行員工、居民的健康,以及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

地下水的污染本就不易整治,加上含氯毒物的比重大於水,更是難以處理,因此,仁武廠的污染整治,恐怕得花上數十年,甚至百年以上。

同時,為昭公信,相關單位應依行政程序法,將所有資訊公開,並建立民眾充分參與的機制。

檢討放流水標準,杜絕合法排放毒廢水
從2007年開始環保團體即不斷揭露台塑仁武廠排放高濃度的含氯有機物到後勁溪,然而,由於環保法規對於含氯有機化合物揮發到空氣,滲入到土壤及地下水皆訂有管制標準,唯獨排放於水體卻遲遲未訂標準,數十年來,竟任由台塑公司合法排放高濃度毒廢水到後勁溪,污染下游1,390公頃農田,根據海科大林啟燦教授的調查,台塑所排放的「1,2二氯乙烷、氯仿」濃度曾高出歐盟標準的二千多倍,估計相當於每年傾倒約330~380公噸的毒物,儘管民間不斷揭露,但3年多來環保機關都未制定任何標準管制。環保署土基會這份調查顯示了,台灣的石化、金屬、電子相關製程都會使用到含氯有機溶濟,放流水中未管制這些毒物是極大的法規漏洞。

加強管制毒塑膠「PVC」
1973年開始生產PVC的仁武廠,可說是台塑石化的發源地,PVC是聚氯乙烯的簡稱,這種塑膠是由石油裂解的「乙烯」加上「氯」,形成PVC的單體「氯乙烯」(VCM),然後再聚合而成;另外,PVC合成後要製成各種產品時,需添加鉛、鎘等重金屬作為安定劑,以及有毒的塑化劑,極易釋放出來,干擾內分泌及致癌;PVC燃燒後更會產生鹽酸與世紀之毒戴奧辛。由於整個生命週期都與毒性物質有關,因此國際間稱PVC為毒塑膠。

仁武廠的鹼廠過去以電解海水或鹽水生產液鹼與「氯氣」,產生了汞污泥,1998年台塑將一批汞污泥以水泥塊的名義偷偷運到柬埔寨,違反了管制有毒廢棄物的巴塞爾公約,引發國際喧然大波;1999年初屏東鯉魚山挖出高達8,700公噸汞污泥,這些汞污泥的源頭都在這裡。而VCM 廠更是惡名昭彰,全台灣生產氯乙烯的工廠幾乎都被列入污染場址,包括這次的台塑仁武的VCM廠。

國際間對於PVC這種毒塑膠的管制日趨嚴謹,但政府仍在扶植這種夕陽產業,同時任由國人頻繁的接觸和使用各種PVC製品,包括兒童每天都會接觸的橡 皮擦、玩具,其健康風險令人擔憂。

台塑企業的真相
王永慶借著兩岸間的敵對或競爭關係,得到政府的各種補貼和特許,例如六輕擁有專用港、低廉的土地價格、超低利率的融資,而其所生產的油品超過70%外銷,還可減免貨物稅。台塑公司享盡國家提供的特權優惠,然而,該公司並未善待這個國家,反而將各種環境、社會成本外部化,極大化企業利潤,單單六輕加上麥寮電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高達約6,758萬公噸,竟佔全國總量的26.57%,台塑企業把我們的天空當垃圾場,導致雲嘉南、中部空品區空氣品質日益惡化,嚴重的空污導致附近小學生和居民常常籠罩在有毒氣體,學生們由於無法忍受六輕的惡臭,需要戴口罩上課。而養殖漁業則是面對落塵、排放水的威脅,產業日益萎縮;全球僅剩不到百隻的台灣白海豚也受到威脅;另一方面,水資源的掠奪,更使得濁水溪生態丕變,台塑企業是標準的「污染留台灣,大發國難財。」

台塑仁武廠排放高濃度的含氯有機物到後勁溪;攝影:李根政

全球的石油預計在40年後枯竭,但王永慶先生靠石化業所賺的錢,即使能夠吐出來,也難以復育乾淨的天空、河流、大海和土地。台塑企業當然有做了一些 慈善工作,但相較於其禍延子孫的污染,其實是「施小善、行大惡」。

台塑仁武廠的污染,是王永慶先生留給世人最沈重的遺產,但這只是遺產(毒)的一小份清單。諷刺的是當王氏家族正忙著在瓜分王永慶留下的龐大遺產時, 似乎忘了這些「負資產」!

民進黨執政時曾經全力支持台塑煉鋼廠的開發,現今的國民黨則推動六輕五期的計畫,台塑公司藍綠通吃的本領,正是其污染王國能持續擴張的靠山,何時, 我們才會出現真正為世代人民負責,不向財團傾斜的政權?期待國人的覺醒與智慧。

(本文原載玉山周報42期,34頁。2010.4.1-7)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潘佳修‧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