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4.1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環資志工】強力徵求中!
募發票!守護山林、海洋和濕地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南方電子報
推薦瀏覽

台灣永續聯盟

台灣地球日  

生態工作假期網站

黃金蝙蝠生態館

南方電子報

蛙蛙世界學習網 


 
  大白鷺飛行

作者:賴鵬智

大白鷺(英文名Great Egret)在台灣是體長(95公分)稍小於蒼鷺(97公分)的第二大型鷺鷥,秋天從北方到台灣度冬,許多濕地可以看到他們修長、優雅的身影。因為大隻,動作緩慢,所以拍他們的動作照就比較容易,這裡有幾張大白鷺飛行及其他姿態的鏡頭。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穿著地衣的尺蠖
作者:楊家旺

婆羅洲的熱帶雨林裏,許多昆蟲,都想盡辦法要讓自己隱身。隱身的辦法通常是讓自己變成植物的某一部份,可是這並不容易,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學會的功夫。往往,學習這門功夫需要的時間,不會是一代兩代,也不會是十年、二十年,就連一世紀、兩世紀也嫌太短,這要花上的是百萬年、千萬年的時間作為基本單位。因此,一隻昆蟲,往往保留上億年的智慧在牠的本能裏,這種智慧經過演化的錘煉,成為一種古老、歷久不衰的智慧。因而,使得昆蟲觀察家在觀察一隻昆蟲,或與一隻昆蟲相處時,學習到的,是一種億年來沒被時間淘汰的昆蟲智慧。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敬悼山上的田朝明醫師
作者:陳玉峯(台灣生態研究中心負責人)

--在良善與美的志業未完成之前,他是不死的,他的精神始終穿梭人世間

1988及2005年間,我曾經數十回野調南橫。每次驅車南下,總會穿越一個美美的丘陵地區,地名充滿寫實的詩意喚「山上」,更奇妙的是山上鄉內還有個跟我同名的「玉峯村」,而我始終是個馬不停蹄的過客,從未竚足解讀任何因緣。只有一次,時在春天,怒放的樟科樹梢,教我留下筆記上的一句:沒有任何一片春芽會記得哪片落葉的滄桑,但每片落葉化作春泥更護花,而每片春芽終將成為落葉!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日本見學系列之6──安曇川的傳統簗漁技法

作者:munch

對於文化,有形的物件保存艱難,無形的技術消失更快,就像一棟老房子,木石磚瓦還能在歲月中殘留,但是蓋房子的技術、物料,可能一失傳,就永久消失。 在日本安曇川,看見一個傳統漁法被保留延續著,江面上美麗的河水,流動著千年的感動。

精采內文

 



 
大白鷺飛行

作者:賴鵬智

大白鷺(英文名Great Egret)在台灣是體長(95公分)稍小於蒼鷺(97公分)的第二大型鷺鷥,秋天從北方到台灣度冬,許多濕地可以看到他們修長、優雅的身影。因為大隻,動作緩慢,所以拍他們的動作照就比較容易,這裡有幾張大白鷺飛行及其他姿態的鏡頭。













歪著頭瞧水裡有魚否?

以上都是2010年3月1日攝於台北縣新店廣興新店溪水域

數位相機是Canon 40D+600mm+1.5加倍鏡

Top

 


 
  專欄作家:穿著地衣的尺蠖
作者:楊家旺

婆羅洲的熱帶雨林裏,許多昆蟲,都想盡辦法要讓自己隱身。隱身的辦法通常是讓自己變成植物的某一部份,可是這並不容易,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學會的功夫。往往,學習這門功夫需要的時間,不會是一代兩代,也不會是十年、二十年,就連一世紀、兩世紀也嫌太短,這要花上的是百萬年、千萬年的時間作為基本單位。因此,一隻昆蟲,往往保留上億年的智慧在牠的本能裏,這種智慧經過演化的錘煉,成為一種古老、歷久不衰的智慧。因而,使得昆蟲觀察家在觀察一隻昆蟲,或與一隻昆蟲相處時,學習到的,是一種億年來沒被時間淘汰的昆蟲智慧。

我走在婆羅洲的熱帶雨林裏,任何一片葉子的輕微晃動,我都懷疑,會不會其實是一隻昆蟲在移動。然而,多數時候,往往就是一片葉子而非一隻昆蟲在動。可見鳥類、蜥蜴等昆蟲天敵,如果真要對每一片樹葉的晃動都懷疑「可能是獵物」的話,肯定會被搞得神經衰弱。最好的辦法就是別這麼想,讓葉是葉,蟲是蟲。不過,鳥類、蜥蜴如果這麼想的話,必然會錯過擬葉的昆蟲食物。也許這麼做的損失並不大,畢竟還有許多其他種類的昆蟲可以作為食物,這同時也讓擬態和偽裝成功的昆蟲,得以適者生存了。但是對昆蟲觀察家來說就不能這麼思考,因為這類偽裝或擬態完美的昆蟲,往往是昆蟲觀察家最有興趣的觀察對象。因此,走進雨林裏,神經敏感是昆蟲觀察家的基本配備,不如此,就會錯失許多美妙的收穫。

2008年8月27日,婆羅洲熱帶雨林裏,一棵大樹,樹皮上的地衣微微晃動,我擦了擦眼再看一次,沒什麼動靜,心想,大概是看錯了。視線一離開樹皮,餘光又瞥見微細移動,再一次注目,又沒了動靜,我緊眨幾次眼,再看一次,盯著,久一點,沒動靜,再久一點,終於看到了一小塊地衣真的緩緩在移動。鎖定目標物,湊近,再等待,終於看見了尺蠖式的步伐在樹皮上移動著。原來是一隻尺蠖,不知牠身上的紋路,是天生像地衣?還是將地衣穿在了身上?

我試著移動到樹幹的側面,朝牠對焦,等待牠尺蠖步伐弓起的那一瞬間,好按下快門。如此,便能較清楚地看見牠尺蠖的樣貌與地衣穿著的神妙。而後,我站遠些,面對樹幹,拍了一張樹幹大、尺蠖小的照片,想說留著以後訓練自己的眼力,或作為展示尺蠖神妙的照片證據。但萬萬沒想到,這張照片輸入電腦後,在螢幕上呈現時,我根本找不到那隻穿著地衣的尺蠖了!

這就是熱帶雨林,草木皆可能是昆蟲。觀察家必須時時謹慎,神經敏感,注意每一微小的動靜。即使發現了偽裝樹葉,擬態枯枝的昆蟲,也不能輕易閃神,不然,昆蟲又會變回枯葉、化成枯枝,想找,再也找不到。

一隻昆蟲,要在形體上變得像植物的某一部份,並不是那麼容易。這往往需要天敵的協助,也許是鳥類,也可能是蜥蜴。牠們將那些形體、顏色比較不像植物的昆蟲吃掉,保留那些形體、顏色、紋路比較像植物的昆蟲,這些基因型塑的下一代,就比較像植物了。這種「比較像」往往非常細微,一代兩代不容易看的出來,可能需要一千代、一萬代才能比較出差異。我們或許也可以這麼說,是昆蟲天敵型塑出昆蟲擬葉的樣貌。

這種經過天敵捕食的方式所錘煉、型塑而出的昆蟲外觀,奇妙之處常常令我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類擬態完美的昆蟲,往往也是一件了不起的藝術之作,只是藝術家竟然是鳥類或蜥蜴,透過「自然選汰」,這種像是無意識、無刻意、自然而然的方式所完成的創作,更不可思議的是,藝術品的完成,常常要歷時千萬年的時間。這麼想來,對一隻昆蟲,如果是將牠捏死或踩死,無疑像是把一幅林布蘭或梵谷的畫撕碎或丟在地上踩了。

Top

 



 
  自然人文:敬悼山上的田朝明醫師

作者:陳玉峯(台灣生態研究中心負責人)

--在良善與美的志業未完成之前,他是不死的,他的精神始終穿梭人世間

1988及2005年間,我曾經數十回野調南橫。每次驅車南下,總會穿越一個美美的丘陵地區,地名充滿寫實的詩意喚「山上」,更奇妙的是山上鄉內還有個跟我同名的「玉峯村」,而我始終是個馬不停蹄的過客,從未竚足解讀任何因緣。只有一次,時在春天,怒放的樟科樹梢,教我留下筆記上的一句:沒有任何一片春芽會記得哪片落葉的滄桑,但每片落葉化作春泥更護花,而每片春芽終將成為落葉!

2010年3月下旬的一個午后,電話一端傳來田秋堇立委的哽咽聲,說是父親田朝明醫師走了,而聽她追憶扶養、呵護她一輩子的至親,最鮮明的故事竟然是一隻螢火蟲的憶念。

有次田醫師出診,出門時隨口一問童騃的秋堇想要什麼,秋堇不假思索答曰:螢火蟲。巧合的是田醫師回診所途中,有隻螢火蟲停落在他身上,實現了父女倆一生一世不滅的明燈相傳。其實,我第一次聽到這故事是在搶救棲蘭檜木林期間。1998~2002年的棲蘭運動可說是台灣保育史上最悲壯的一役,因為抗爭的對象是軍國霸權,最黑暗困頓的時段,甚至我已有殉道的準備與計畫。因此,投身運動的朋友們多少會談及社運的內在價值,以及生死相許的屬靈依據。山林間秋堇告訴我這盞不滅的螢火蟲,還有她父親每周日帶她們上山沉澱的事蹟。

因此,當秋堇報丁憂之際,我只能告訴她這就是「聖山」的內涵,人與土地之間的臍帶。
20世紀台灣民主運動史上,了知田朝明醫師的人不是很多,我也只是側面知道這位風骨崢嶸的率真鬥士;他在黨外時代恆常救援、扶助「異議人士」,他是郭雨新、李萬居等民主先驅的家庭醫師;他的台灣意識強到不行,他嫉惡如仇、坦率崢崢而切不入現實政治;他是台灣人權的孤臣孽子,可以說,孤憤一生而始終擔任最基層的救贖者。他的事蹟自有青史記傳銘刻,不必我畫蛇添足。

然而,當他過世的訊息傳來,我也得知他是1918年出生於台南縣山上鄉,瞬間,我似乎感悟到諸多漂浮的意象匯萃、貫串。田醫師在山上出生於山嵐而望朝曦,姓氏自當守護家園,而暗夜與螢光、春芽與落葉,張顯的是整個台灣精神與民主運動的背後,尚有更根本的母土捍衛,那是孕育一切生機與希望的原鄉,難怪田醫師長女秋堇,會自然而然走上台灣保育與環境運動的殿堂。敬悼山上的田醫師,也為克紹箕裘的田秋堇立委喝采!

Top

 



 
  自然人文:日本見學系列之6──安曇川的傳統簗漁技法

作者:munch

對於文化,有形的物件保存艱難,無形的技術消失更快,就像一棟老房子,木石磚瓦還能在歲月中殘留,但是蓋房子的技術、物料,可能一失傳,就永久消失。

在日本安曇川,看見一個傳統漁法被保留延續著,江面上美麗的河水,流動著千年的感動。

簗(やな)漁法,一種利用細竹編織柵欄,圍在河道上,捕捉魚類的傳統漁法,盛行在滋賀縣琵琶湖流入的河川內。

特別是安曇川,以簗漁法(竹簣漁法)捕捉河裡的鲇魚(香魚),在千年之前,提供給京都最古老的上賀茂神社,成為皇室御廚的指定食物。

這種有著千年傳統的捕魚方式,就像影片所見,漁民組合利用當地盛產的竹子,編成一片片的竹簣,在河道的特定地點,先行設置河床基礎。等到每年三到八月間,琵琶湖的鲇魚順流而下,到下游產卵,漁民就開始進行捕捉作業。

傳統的簗漁法的捕魚方式,漁民先在河床上建立堆石基礎,底部設有插孔,先以粗竹、木棍管為立柱,竹竿為橫樑,搭好一個架子,再一片片放上細竹編成的竹簣,然後鋪設稻草或布片,利用水流的力量,將稻草或布片壓制在竹簣上,擋住河水,彎弧形的欄柵設計,除了像水壩一般,有著緩衝河水沖擊的力學思維,更重要是利用香魚逆流而行的特性,在兩端開設河水出口,引誘香魚向二端的集魚區游去。

當香魚沿著柵欄上溯,游到河道兩端,漁民會設置孔目適當的漁網,只讓香魚游入,沖進集魚區內,香魚就落網入袋。

這種傳統的漁法,珍貴在於是看似簡單的事物,包含著歷史的智慧,那是一種經驗的累積,運用生活周遭的物件,理解魚類的特性,發展出來的文化模式。

安曇川的簗漁法,在2006年被日本水産廳選定為漁業漁村歴史文化財産,成為一種進行保護的文化資產。

如果嚴格計較,其實一些物件已有改良,像立於河面的塑膠管,或是擋住河水的帆布,都不會是千年之前會出現的物件。但是,這些小變化,並不妨礙文化財指定,代表文化意象的竹簣,依舊被運用著,更重要是技法的方式,完整的被保留下來,並且為生活所用,這才是重要的無形文化財觀念。

生活生計的文化,而非表演展示的文化,成為保存無形文化財,最不容易的事。

這種連結連結生活的文化景觀,其實也富有高度的生態意義,因為漁民靠河吃飯,他們是真的要捉魚來賣,不是表演給觀光客看,於是河流的潔淨,關係漁獲的多寡。

他們申請漁權抓魚,漁場是他們的飯碗,自然成為河流最佳的守護者。

幾十年來,安曇川上游的琵琶湖,長期面臨工業污染以及優氧化問題,不僅破壞湖區生態,也影響下游多條河川,環湖區域的民眾,驚覺問題的嚴重,恢復琵琶湖生態,成為重要的環境運動。

日本攝影家今森光彥拍攝的著名影像詩記錄片《里山》系列,從2000年《人與自然的共生》、2004年《生命循環的水邊》、到2008年《生命回歸的森林》,就是以社區旁郊山的觀念,拍攝琵琶湖畔的生態,意指一個自然美好的生態空間,呈現一種天人共生的和諧自然環境。

現今每年七月一日,滋賀縣訂為「琵琶湖日」,環湖的居民都加入湖區環境整理的工作,縣府也將解決污染源,放養原生物種視為重要工作。

在安曇川,看見一個千年傳統的感動,也體認到文化的保存,不只是生活的實踐,更是整體環境系統的良善互動。

能夠看見這麼美好的傳統生活文化,必須感謝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丘如華老師,如果不是她的的細心規劃和良好交情,安曇川漁法不是隨意觀光的地區,更不會體驗特別的傳統技法之美。

※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潘佳修‧副刊特約編輯:廖靜蕙‧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