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4.1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破報
台灣立報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苦勞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看守台灣協會

新世代青年團

台灣土地倫理協會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
生態綠:公平貿易、綠色消費
台灣綠黨
 
  台灣首宗保育類國民信託 喚起全民認股救白海豚


2009年8月台中港外海;蔡嘉陽攝。

【相關連結】
中華白海豚生存危機 保育人士籲阻擋不當開發

媽祖魚 保育腳步 追不上開發

媽祖魚生死關頭 國際學者籲高規格保護
芳苑海岸千傘齊開 誓言守護白海豚
瀕臨嚴重滅絕危機、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台灣白海豚面臨存亡關頭。同時,沿海工業開發仍未停下腳步。為保留白海豚重要的迴游棲地,環保團體正式展開彰化海岸國民信託活動,號召「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

傳聞國有財產局極有可能以1平方公尺100元的便宜價格,賣給國光石化公司超過2000公頃彰化西南角濁水溪北岸的彰化大城溼地。因此,環團擬將2000公頃規劃為200萬股,1股1平方公尺119元高於賣給國光石化的價格,119也代表緊急救助白海豚的意思,並將認股的地區分為10區,每人每區限認千股,總數最多不得超過1萬股。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兩溪之水哪裡去?


 

採訪、撰稿:陳佳珣;攝影、剪輯:張光宗

大安溪的鯉魚潭水庫和大甲溪的石岡壩,是大台中地區的用水來源,當水利署提出大安溪、大甲溪聯合運用的輸水工程,下游農民卻擔心,農業用水被犧牲,質疑這個開發案是為科學園區而興建,究竟這個開發案水要給誰?

大台中地區的農業、工業到民生用水,主要來自大安溪和大甲溪,九二一大地震徹底改變了大甲溪的面貌,脆弱的山林、土石鬆動,在大雨沖刷下,土石崩落堆積在河川,更讓大甲溪水變得渾濁,雖著濁度上升,豐原淨水場的供水能力跟著下降,為了提供大台中地區穩定的水源,水利署提出大安大甲聯合運用的輸水工程。

農民質疑,大安大甲聯合運用,是為中科三期量身訂做,如果是為了大台中,為什麼在后里做兩個淨水廠,直接在豐原淨水場旁邊,或就近在石岡鄉做淨水場就好,何必大費周章。水利署表示,豐原淨水場原來管線老舊,若管線重新處理,對豐原市區衝擊大,才會選擇衝擊量小,在石岡壩利用隧道,把水送到后里淨水場。

除了水資源的爭議,工程的安全性也引發質疑,在921大地震,車籠埔斷層直接通過石岡壩,造成壩體受損,而大安大甲聯合運用,在石岡壩前方開鑿隧道引水,正是斷層經過的地方。台灣生態學會顧問張豐年表示,若將來地震錯動,輸水管線會嚴重損毀,相當危險!水利署回應,施工期間會加強灌漿處理,增加混凝土厚度,萬一地震錯動,修復不會造成問題...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海龜每年旅行數千公里,橫跨大洋之間的繁殖地與覓食場。研究發現,混獲是最大的問題,捕捉到非目標物種的情形稱之為「混獲」,發生在使用漁網或者是有數千個釣餌魚鉤的延繩釣時。過去20年來,已經有數以百萬計的海龜因為誤入漁網或者是被延繩釣勾住而死亡,海龜成了漁業競爭下的犧牲者!

又見環境污染!台南市灣裡重畫區,測出重金屬汙染。台南市社區大學發現有1000多平方公尺土地,被銅、鉻、鉛、鎳等重金屬汙染, 台南市環保局已經要求被汙染地點暫時停工,並限期要求土地所有人改善,否則將開罰,甚至移送法辦。

家中如果有鼠輩橫行的民眾得注意了!台灣出現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定病例。漢他病毒的來源主要是民眾吸入老鼠的分泌物或糞便,遭到病毒感染,潛伏期長達2到4周。一開始出現的症狀和感冒類似。韓仁川則是口蹄疫再現,當局屠牛關閉家畜市場。近來世界各地地震頻傳,美國地質調查所表示,規模7.1強震11日侵襲索羅門群島外海。 震央位於索羅門群島基拉基拉西南方97公里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52公里,發生時間為當地時間晚間8時40分。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忽略暖化可能代價高昂

作者:劉仲恩(低碳生活部落格青年志工寫手團)

近日來全球暖化議題持續發燒,媒體上有關暖化的報導如過江之鯽,從冰川消失、海水上昇到颱風頻率增加,一直到牛羊放屁、蜜蜂消失、蚊子大軍來襲等,突然間都跟全球暖化扯上了邊,原本不知情的民眾,現在也都對暖化議題琅琅上口。前陣子科學界發生了氣候門醜聞事件,懷疑論者抓到了科學家的小辮子窮追猛打,有些人對氣候科學感到困惑,也開始動搖自己對於全球暖化為科學事實的信念。

全球暖化並不是一個宗教,在現今的科學共識之下,我們還是必須以嚴謹態度進行科學辯證,隨著氣候科學與時俱進,我們會找到新的證據質疑或佐證暖化的影響。然而,氣候知識艱深費解,在學術殿堂深處的討論又不為一般人能夠親近,身為平凡老百姓的我們,該如何看待暖化這個問題呢?

追求科學真理的過程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儘管現在氣候科學界已經有高度共識,暖化論還是不免遭到挑戰。其實,科學研究的目的,最終都是從人類福祉為出發點。在暖化的辯論中,我們普通人關心的,不是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或海平面會上升幾公分的科學數據,而是如何在氣候變遷的背景下,為自己還有後代子孫創造一個更幸福的未來。 所以我們不能以科學不確定性為由,就不積極應對全球暖化...精采內文

 
   
 
人民做主! 台灣首宗保育類國民信託 喚起全民認股救白海豚

本報2010年4月1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2009年8月攝於台中港外海。蔡嘉陽攝。瀕臨嚴重滅絕危機、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台灣白海豚面臨存亡關頭,在此同時,沿海工業開發仍未停下腳步。為保留白海豚重要的迴游棲地,環保團體正式展開彰化海岸國民信託活動,號召全民認股搶救白海豚。

台灣白海豚(由中華白海豚正名而來)為近海種群,主要活動場域從苗栗到台南沿海,近年來因台灣海岸不斷開發,使得白海豚覓食不易,逐漸凋零。台灣在 2002年開始進行白海豚調查,發現數量不到100隻,這才驚覺保育之重要性。2008年國際自然保育組織(IUCN)正式將這群台灣白海豚列入極度瀕危等級(Critically Endangered,CR),顯示其保育之迫切性。香港學者曾表示白海豚珍稀程度有如海上之貓熊。諷刺的是,台灣政府以上億元在動物園打造貓熊館,花在白海豚的保育寥寥可數。

白海豚也是重要的近海生態指標,測試近海魚源是否充足以及海水是否健康。

為了拯救台灣白海豚,以彰化環保聯盟為首的七環保團體首度以國民信託概念,發起「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傳聞國有財產局極有可能以1平方公尺100元的便宜價格,賣給國光石化公司超過2000公頃彰化西南角濁水溪北岸的彰化大城溼地。

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表示,政府鼓勵這項石化工業政策,有違世界潮流與其宣示節能減碳的政策方針。八輕工業區的建置,除了與其預定地對岸的雲林麥寮六輕工業區一同扼殺了台灣的母親之河濁水溪之外,更將是導致台灣白海豚滅絕的最後一塊大石頭,此事件將會是本世紀繼長江白鱀豚滅絕後,第二個由地球上消失的哺乳類動物。

因此,環團擬將2000公頃規劃為200萬股,1股1平方公尺119元高於賣給國光石化的價格,119也代表緊急救助白海豚的意思,並將認股的地區分為10區,每人每區限認千股,總數最多不得超過1萬股。蔡嘉陽說,這是防止財團將地買回,徹底實踐國民信託之精神。而定這個價格也在測試政府的價值選擇,是要以100元將土地賣給高耗能的石化財團,或119元保留台灣重要的自然資產。蔡嘉陽也表示,如果政府不願意賣,表示有圖利財團之虞,屆時不排除提國民訴訟。

這是台灣第一次以國民信託的方式購買國土,委託民間單位進行白海豚保育以及留住彰化海岸重要的泥質潮間灘地;也是對國光石化代表之大財團展示人民力量的方式。台灣國民信託協會籌備處召集人王俊秀即形容國民信託為「軟性的社會運動」,而人民是最大的財團。

發起單位將在6月底依法向政府提出信託申請並完成程序後,才會正式進行資金募集。截至目前為止,網路上已募得7.5萬股,共724人加入,離200萬股的目標尚有一段距離。有關本案的詳細資料可點選連結:http://et.e-info.org.tw/node/119

Top

  兩溪之水哪裡去?

採訪、撰稿:陳佳珣;攝影、剪輯:張光宗

大安溪的鯉魚潭水庫和大甲溪的石岡壩,是大台中地區的用水來源,當水利署提出大安溪、大甲溪聯合運用的輸水工程,下游農民卻擔心,農業用水被犧牲,質疑這個開發案是為科學園區而興建,究竟這個開發案水要給誰?

停棲在電線上的白頭翁,是花農最討厭的訪客,即使已經張起防鳥網,這些投機客還是有辦法偷襲百合花。覬覦百合花的還有採花賊,為了確保巨額的投資不至於化為烏有,農民在田地旁邊放置小型的貨櫃屋,在宵小橫行時,就要夜宿田邊看顧百合花。這些風險都不比科學園區進駐后里來的高,農民擔心,高耗水產業進駐,對水資源的排擠效應,因為后里地區的農業用水,並不充裕。

后里夾在大安溪和大甲溪之間,大安溪有鯉魚潭水庫提供大台中地區的工業和民生用水,台中農田水利會的后里圳位在鯉魚潭水庫的下游,農民表示,鯉魚潭水庫在上游把水取走,后里圳的水量不夠給農業使用,所以灌區內的后里鄉、外埔鄉兩千多公頃的農地,長期以來都是分區輪灌。花農陳欽全表示,萬一缺水,就會要求農業休耕,以維持民生、工業用水,花農的損失是以百萬起跳,百合花的球莖遠從荷蘭進口,前一年就要預定,既不能退貨,也不能放到隔年再種。

大台中地區的農業、工業到民生用水,主要來自大安溪和大甲溪,九二一大地震徹底改變了大甲溪的面貌,脆弱的山林、土石鬆動,在大雨沖刷下,土石崩落堆積在河川,更讓大甲溪水變得渾濁,雖著濁度上升,豐原淨水場的供水能力跟著下降,為了提供大台中地區穩定的水源,水利署提出大安大甲聯合運用的輸水工程。

水利署表示,台中地區的供水系統缺乏備援系統,大安大甲聯合運用的計畫當大甲溪濁度高時,可以從鯉魚潭水庫支援整個大台中地區的用水,兩條溪流的水量也可互相支援,在豐水期,多取大甲溪的水,鯉魚潭水庫的水儲存至缺水期使用。

這個工程的內容,是在鯉魚潭水庫增設一條輸水管線,每天可輸送110萬噸水到后里,並興建后里第一淨水場,同時利用石岡壩的攔水功能,開鑿一條隧道,每天最高可輸送150萬噸的水,另外設置后里第二淨水場。但是,因為后里第一淨水場就設在中科三期后里基地裡面,供水量每天20萬噸,而中科三期的總用水量就有15萬噸,再加上中科三期后里基地的環評說明書中清楚寫著,科學園區用水來自石岡壩,原水送到鯉魚潭淨水場或是新設的淨水場,就近提供給后里基地使用,這與水利署的大安大甲聯合運用,從石岡壩引水的方式是一樣的。

農民質疑,大安大甲聯合運用,是為中科三期量身訂做,如果是為了大台中,為什麼在后里做兩個淨水廠,直接在豐原淨水場旁邊,或就近在石岡鄉做淨水場就好,何必大費周章。水利署表示,豐原淨水場原來管線老舊,如果管線重新處理,對豐原市區衝擊大,才會選擇衝擊量小,在石岡壩利用隧道,把水送到后里淨水場。

這個開發案要新設兩個淨水場,在環評會中,自來水公司表示,后里第二淨水場是大台中地區的備援系統。而農民則認為,第一淨水場就是給中科使用,水利署回應,實際調水,不管蓋在哪裡,都是往台中、后里送水。花農陳欽全表示,在大安大甲的環評說明書中,有寫到后里淨水場支援台中一期、三期的用水,而且是在后里科學園區第三期進駐後,水利署才提出這個計畫。

潺潺溪水在水圳裡流動,內埔圳密密麻麻的穿梭在后里、外埔的農地間,每到春耕,田間常常看到農民忙碌的身影。農民廖明田和花農陳欽全一樣憂慮,因為內埔圳位在石岡壩下游,枯水期水就很缺乏,如果水又給科學園區使用,對農業的影響很大。

由於在大安溪、大甲溪有許多台中農田水利會的取水口,水利署表示,大甲溪只取豐水期的水,大安、大甲兩條溪流農民的用水量一定會保留。如果風調雨順,農民並不會擔心,最怕是遇到枯旱年,到時候,水資源該如何分配?

花農陳欽全認為,工業、農業應該同時並重,不能將來缺水,優先供應給工業區,讓農民休耕。水利署表示,如果影響民生和工業用水,農業用水被調用,停灌補償每公頃八萬元,至於高經濟作物和景觀作物,會做個案處理。

陳欽全表示,休耕補助的部分,水利署都沒回應怎麼處理,因為后里有將近兩百公頃的百合花田,一分地,光是球莖成本就要60萬,農民投資百萬、甚至千萬的成本,萬一要調用農業用水,衝擊會很大,所以他不希望休耕。

除了水資源的爭議,工程的安全性也引發質疑,在九二一大地震,車籠埔斷層直接通過石岡壩,造成壩體受損,而大安大甲聯合運用,在石岡壩前方開鑿隧道引水,正是斷層經過的地方。台灣生態學會顧問張豐年表示,萬一將來地震錯動,輸水管線會嚴重損毀,相當危險!水利署回應,施工期間會加強灌漿處理,增加混凝土厚度,萬一地震錯動,修復不會造成問題。

引水隧道利用石岡壩既有的攔水功能取水,但是石岡壩淤積嚴重,砂石車在河床上不斷來回清運砂石,原本十幾公尺深的河道,已經淤的跟河岸旁的住家一樣高,當颱風豪雨期間,居民飽受水災之苦。如果莫拉克颱風的大雨降在大甲溪流域,洪水夾帶土石的撞擊力,石岡壩能否經得起考驗。

水利署表示,颱風期間石岡的壩閘都會開,砂石、水會排出去,頂多淤的跟壩頂一樣高。但台灣生態學會顧問張豐年質疑,如果是莫拉克颱風的雨量,石岡壩應該撐不住。車籠埔斷層經過石岡壩,壩體底下的岩盤是破裂的,且水利署模擬的雨量是兩日,不是三天,事實上是低估了衝擊。

由於大甲溪的水利工程非常密集,最上游是德基水庫,往下有青山壩、谷關水庫、天輪壩、馬鞍壩到石岡壩,這些壩體猶如大型的攔砂壩攔阻砂石,張豐年就擔心發生連續潰壩的災難,在九二一地震後,每個壩體多少有問題,經過補強,尤其若是最上游的德基水庫潰壩,引起的骨牌效應,對下游居民將造成毀滅性的傷害。水利署表示,經濟部已經組成水庫安全評估小組,監控全台灣的水庫。

水是個環環相扣的複雜問題,中科一期、三期為大台中帶來繁榮、提供就業機會,卻也是用水大戶。為了台中地區的永續發展,水資源必須擬定承載上限,如果不斷從河川壓榨水資源,水反撲的力量,會是人們難以承受之重。

※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海龜──漁業競爭下的犧牲者

摘譯自2010年4月8日ENS美國,維吉尼亞州,阿靈頓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困在刺網中的玳瑁(圖片版權:Projeto Tamar Brazil)根據一項全球首次針對意外捕獲海龜的研究指出,過去20年來,已經有數以百萬計的海龜因為誤入漁網或者是被延繩釣勾住而死亡。

捕捉到非目標物種的情形稱之為「混獲」,發生在使用漁網或者是有數千個釣餌魚鉤的延繩釣時,造成其他物種死亡的狀況。

混獲的結果造成全世界7種海龜中的6種,被列入了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中的易危(VU)、瀕危(EN)以及極危(CR)等級。

這些海龜分別是:赤蠵龜、革龜、玳瑁、欖蠵龜、肯氏龜與綠蠵龜。至於第七種海龜──澳洲特有種平背龜,則由於缺乏足夠資料,目前無法確認族群的狀態。

研究指出,(在演化的角度來看)據信這些古老的物種,在1億1千萬年前就已經與從其他龜類分支出來了,但現在卻受到不負責任的捕撈方式而瀕臨滅絕。

這篇發表在本周出版的《自然保育通信》期刊(Conservation Letters)的研究報告,是由保育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與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全球計劃(Project GloBAL)共同合作,旨在評估全球長壽物種的混獲狀況。

研究中說明了當海龜遇到三種不同漁具時的下場,分別是刺網、延繩釣以及拖網。海龜是呼吸空氣的爬蟲類,往往因為溺斃或是吞下尖銳的J型魚鉤而死亡。隨種類的不同,海龜的自然壽命通常可達50至100年以上。

在這篇名為《全球海龜混獲模式》的報告中,保育國際的華萊士博士(Dr. Bryan Wallace)與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劉易森博士(Dr. Rebecca Lewison)以及幾位來自杜克大學海洋保育中心的同事,研究了1990年至2008年間,全球海龜受到混獲的影響。

研究中回顧的資料顯示,過去20年間有85,000隻海龜被混獲,但華萊士與他的同事們強調,實際上海龜因混獲而死亡的數字「可能遠大於此」。

海龜每年旅行數千公里,橫跨大洋之間的繁殖地與覓食場。其生存所受到的威脅有:為了海龜肉的捕捉、龜蛋的採集、產卵沙灘受到破壞、海洋污染以及氣候變遷。但研究人員發現,混獲是最大的問題,嚴重威脅所有的海龜族群。

在混獲率方面,延繩釣混獲率最高的地區是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刺網混獲率最高的地區是地中海的北亞得里亞海地區,至於拖網則在是烏拉圭外海。當綜合比較分析混獲率以及三種不同漁具的作業方式時,發現了四個極需要優先保育的地區,分別是:地中海、東太平洋、西南大西洋、西北大西洋。

地中海地區有20多個國家在此捕撈高價值的黑鮪魚以及旗魚,由於缺乏綜合管理機制,導致此地有全球最高的延繩釣與拖網作業密度,也有最高的海龜混獲率。

至於東太平洋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州到智利的巴塔哥尼亞,革龜與玳瑁的族群量已幾乎崩潰。華萊士與他的研究團隊指出,族群量崩潰的原因是在公海與近海中,各大小漁業規模中所大量使用的延繩釣、刺網以及蝦拖網所造成的混獲。

「我們才剛剛開始觸及海龜混獲現實問題的表面,」華萊士博士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在一些從事小型規模漁業的地區中還有一些重要的數據缺口,特別是非洲東部、印度洋和東南亞地區。對這些地區最迫切的優先事項是加強監測與回報工作,以便我們能夠填補那些海龜混獲資料的空白處。」

為了降低海龜的混獲率,並提高海洋的整體健康,保育國際的全球海洋部門建議成立海洋保護區、執行船隻監測系統與隨船觀察員計畫。

保育國際同時建議永續漁業的改革,包括季節性與時間性的區域禁漁,以限制在海龜遷徙區的漁業活動,同時施行漁獲總量管制-限制漁獲量並減少捕魚競爭。

另外也要修改漁具,擴大使用圓鉤來取代高殺傷性的J型鉤,並且推廣海龜脫逃裝置(Tuetle Excluder Devices, TED),此裝置的作用是當海龜陷入蝦拖網時,有一出口可以逃脫。這些準則也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所推薦。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pr2010/2010-04-08-01.html

Top

 
 
灣裡重畫區 測出重金屬汙染

摘錄自2010年4月9日中國時報台南報導

台86快速道路與濱海公路連接的台南市灣裡自辦市地重畫區內,台南市社區大學發現有1000多平方公尺土地,被銅、鉻、鉛、鎳等重金屬汙染,台南市環保局已經要求被汙染地點暫時停工,並限期要求土地所有人改善,否則將開罰,甚至移送法辦。。

台南市社區大學教授黃煥彰指出,遭廢棄電路板汙染南區舉喜段約1000多平方公尺土地,位於正在趕工中台86快速道路連接濱海公路下,有53甲地自辦市地重畫區,現場約有廢棄的電路板條約1118公噸。

根據環保署委託雲林科技大學進行大範圍調查,初步尚未發現有二仁溪、地下水遭到汙染的情形。環保局8日除要求吳姓所有人改善外,為避免人員誤闖造成傷害,也要求重畫會理事長在汙染段停工,並以警示帶區隔汙染區。

Top

 
 
  今年首例!北縣爆漢他病毒出血熱

摘錄自2010年4月11日Now news台北報導

家中如果有鼠輩橫行的民眾得注意了!台灣出現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定病例。台北縣五股鄉一名36歲男子上個月8日出現流鼻水的感冒症狀,10天後高燒掛急診,抽血送驗才發現男子感染漢他病毒,成為2009年以來第一起確診病例。

漢他病毒的來源主要是民眾吸入老鼠的分泌物或糞便,遭到病毒感染,潛伏期長達2到4周。一開始出現的症狀和感冒類似,會流鼻水、發燒,但3天後會出現低血壓等症狀。漢他病毒死亡率達10%,提醒民眾注意家中環境衛生,如果有疑似老鼠蹤跡,最好戴上口罩、手套清潔,否則除去鼠輩卻帶來病毒。

Top

 
 
  韓仁川再現口蹄疫 當局屠牛關閉家畜市場

摘錄自2010年4月10日中央社

南韓國立獸醫科學檢疫院將昨天仁川江華郡出現的疑似口蹄疫,確診為口蹄疫。這是南韓政府3月23日宣佈口蹄疫疫情結束後的第16天,境內再度出現疫情。南韓「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中央日報」等各大報今天紛紛報導,農林水產食品部9日表示,國立獸醫科學檢疫院對江華郡農場內疑似口蹄疫牛隻進行精密檢驗後,確診為口蹄疫。

南韓防疫當局宣佈,將屠殺當地農場飼養的所有牛隻,同時,將全國各地的家畜市場關閉,禁止交易。防疫當局計劃屠殺上述農場全部的180多隻韓國牛。同時按照指示,緊急將農場周圍半徑500米以內的200多隻偶蹄動物全部掩埋。此外,防疫當局已將口蹄疫疫情警戒級別,從「關心」,提升到「注意」,並呼籲牧場主人們嚴加把關,致力防範口蹄疫外傳。

Top

 
 
  索羅門群島外海發生規模7.1強震

摘錄自2010年4月11日路透社華盛頓報導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eological Survey)表示,規模7.1強震今天侵襲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外海。

震央位於索羅門群島基拉基拉(Kira kira)西南方97公里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52公里,發生時間為當地時間晚間8時40分。

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acific Tsunami WarningCentre)表示,這起強震可能「引發區域性海嘯,對距震央100公里範圍內沿海地區造成破壞」。該地震原先預估規模為7.5。

Top

 
 
  忽略暖化可能代價高昂

作者:劉仲恩(低碳生活部落格青年志工寫手團)

近日來全球暖化議題持續發燒,媒體上有關暖化的報導如過江之鯽,從冰川消失、海水上昇到颱風頻率增加,一直到牛羊放屁、蜜蜂消失、蚊子大軍來襲等,突然間都跟全球暖化扯上了邊,原本不知情的民眾,現在也都對暖化議題琅琅上口。前陣子科學界發生了氣候門醜聞事件,懷疑論者抓到了科學家的小辮子窮追猛打,有些人對氣候科學感到困惑,也開始動搖自己對於全球暖化為科學事實的信念。

多數氣候學家 認同暖化由人造成

到底目前科學界對於人為的全球暖化有沒有定見?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 Chicago)的Peter Doran教授,曾對3,146個地球科學家作了問卷調查,其中,有82%的人認為人類活動是造成全球氣候改變的主要原因,如果把範圍縮小到專門研究氣候學的專家,有97%的人同意上面的說法。因此,即使有少數人持有不同意見,我們大致能確定,絕大部分的專家學者認為人為氣候變遷是一個科學事實。

全球暖化並不是一個宗教,在現今的科學共識之下,我們還是必須以嚴謹態度進行科學辯證,隨著氣候科學與時俱進,我們會找到新的證據質疑或佐證暖化的影響。然而,氣候知識艱深費解,在學術殿堂深處的討論又不為一般人能夠親近,身為平凡老百姓的我們,該如何看待暖化這個問題呢?

暖化風險 難以忽視

兩年多前,美國奧勒岡州的一位高中科學老師Greg Craven,在Youtube上傳了一段名為「你看過最驚駭的影片」(The Most Terrifying Video You'll Ever See) 的短片,他本來只不過想要透過網路傳遞科學知識,沒想到這個短片引起廣大迴響,網友瘋狂點閱並參與討論,他一夕之間成為網路風雲人物。在第一部短片之後,Greg Craven又不眠不休地製作了40多部短片,這些影片內容也在去年集結成冊,書名為「最糟的狀況?面對暖化辯論的理性思考」(What's the Worst That Could Happen?: A Rational Response to the Climate Change Debate)

Greg Craven要傳達的訊息很簡單 - 我們永遠無法確認全球暖化是100.000%真或假,但是人類社會依然要面對暖化議題,在這情況下我們有兩個選擇:積極行動或是等著看戲。權衡風險得失之後,他發現,積極採取行動抗暖化,是一個理性思考下最好的選擇。

他把關於暖化的行動分成四個象限(如下圖),一軸是全球暖化的真假,另一軸是我們對於暖化採取行動與否,每個象限代表著一個可能的未來。

在圖中的第②個未來,我們發現,如果全球暖化真如懷疑論者所說是一個大騙局,那我們不採取行動是最好的策略,大家皆大歡喜;而在第③個未來中,如果暖化的影響真如大部分科學家所言,那我們積極採取行動,避免大災難,是不幸中的大幸,這是兩個好的未來,也就是圖中的笑臉。

如果暖化真是一場騙局,而我們又積極節能減碳,會有什麼下場呢?我們假設①是最糟的狀況,如懷疑論者所說,減碳會傷害經濟,造成全球大衰退。而如果全球暖化是真的,我們又不採取行動,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在這情況下,我們同樣想像最可怕的後果,此時我們面對的是④,全球暖化造成經濟、社會、環境、健康等全方位的巨大衝擊,相比之下,①的經濟衰退只是小巫見大巫。

現在看看這張圖,我們沒有能力決定暖化的真假,但是可以選澤的採取行動,或是等著看戲,你要選藍色欄(①+③)還是粉色欄(②+④)呢?在這情況下,我們暫時把全球暖化的真假放一旁,還是可以知道採取行動避免最壞結果是一個理性的好選擇。

Greg Craven的影片,提供了一個風險分析的思考框架,為了方便思考,圖中利用了極度簡化的假設。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在圖中放上一些機率,或是在兩軸增加幾個選項,看看能不能說服自己採取行動是最好的策略。

放大不確定性 將錯失抗暖時機

追求科學真理的過程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儘管現在氣候科學界已經有高度共識,暖化論還是不免遭到挑戰。其實,科學研究的目的,最終都是從人類福祉為出發點。在暖化的辯論中,我們普通人關心的,不是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或海平面會上升幾公分的科學數據,而是如何在氣候變遷的背景下,為自己還有後代子孫創造一個更幸福的未來。

所以我們不能以科學不確定性為由,就不積極應對全球暖化。提早對巨大風險做出預防性措施,才是最負責最安全的選擇。事實上,當你走出氣候科學的迷霧,你會發現其實節能減碳並不是放棄科技文明重回原始生活,而是追求一種對地球友善的低碳生活,最後你可能發現,減碳僅僅不是為環境、為地球、為了抗暖化,而是為了自己,為了一種更綠色更健康的快樂生活。

【參考資料】
UIC News Bureau 19-Jan-09 Survey: Scientists Agree Human-Induced Global Warming is Real

【延伸閱讀】
氣候門醜聞 是抹黑還是真相》劉仲恩 22-Feb-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潘佳修‧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