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4.2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支持地球日,響應雅虎公益勸募
請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協會!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破報
台灣立報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苦勞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海洋台灣 

21世紀議程協會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台北市野鳥學會
關渡自然公園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北二高基隆段走山 學者疑土方回填不實


北二高走山的可能原因;製圖:賴張亮

【相關連結】
北二高走山 何時通車難預估

高公局:走山位置很高 無關地錨

國三崩山處 整個山移動 遠超邊坡範圍
專家:岩盤位移 事前難測 無雨無震卻地滑罕見!
北二高七堵路段走山坍方事件,造成該區交通癱瘓,受困人數不明,除了開挖清理進度緩慢,災難肇因至今也仍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解釋。對此,聯合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賴張亮提出看法,推測主要是因:一、走山區域曾遭人為開發挖空,且未做好回填土石的工作。二、防護措施不完善。

對於此次走山災禍是否可能是人為不當施工釀禍,賴張亮說目前因無法拿到更早之前的空拍圖來比對,所以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確定。但是他認為滑下來的那一大堆土壤石塊,有可能是土地被人開挖成傾斜三角型畚箕型態後,再被回填,並於高速公路旁建設一道阻擋力不夠的護坡牆。回填的工作及防護措施沒做好,才會導致災禍發生。精采內文

 
 
  生態工作假期:七股護沙第三年 — 行動、反思、再出發!
七股護沙工作假期

作者:蔡文凱、許佳琪(北門社區大學)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這類的自然資產,將會對未來的經濟成長與榮景扮演重要的角色。若是能進一步得加強相關政策的架構,對經濟轉型的過程多加管理,將能創造出深具效率的經濟。TEEB的研究建立在現存的許多國際行動與報告上,例如聯合國的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指出自然本對人類生存與福祉的重要性。

當我們將所有證據拼湊在一起時,我們同時也面臨會反映在政策上的巨大經濟成本。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詹嘉紋

生活中常用到的保鮮膜,是由PVC氯乙烯、PVDC聚二氯乙烯製成,因回收不易,焚化又會產生戴奧辛,國會已決議要求環保署研議禁用經濟部工業局官員則表示,禁用與否應考慮經濟因素,評估PVC環境破壞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係,若前者大於經濟效益,則應限用。現代生活環境似乎難逃有毒物質的威脅,新營急水溪遭有毒廢水污染,造成大量魚群暴斃,環保局長表示這種情形每年都會發生好幾次,保局將全力揪出戕害河川禍首。

台北縣貢寮鄉有一處距今約4400多年的人類遠古冶煉工業遺址,但因台電闢建核四聯外道路,破壞了許多遺址。立委呼籲儘快停工,勿因眼前的開發,破壞重要的歷史文物。

在台灣國道3號發生嚴重山崩的同時,美國也傳出走山的消息,南加州一處山坡路段,兩個月前才因為大雨造成土石濕滑而走山,沒想到重新開放後,山坡土石又滑動,當局緊急關閉道路,造成交通大亂,遭通勤族罵翻。

最近要前往美國跟加拿大的民眾要注意了,有一種藉由空氣傳播的「致命真菌」,正在北美擴散,近年來已經造成50多起病例,死亡率高達25%,而且這種叫做「隱球菌」的真菌,已經出現基因變異的新菌株,一旦感染,恐怕更不容易治癒。

【更多今日新聞】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蝴蝶簡介:蝶之黃裳
交尾中的黃裳鳳蝶。

作者、攝影:林柏昌(社區大學講師、成功高中昆蟲館志工團隊召集人)

黃裳鳳蝶是台灣本島蝴蝶種類中體型最大者,前翅長約6.5~9公分,不同於多數蝴蝶體軀色彩黯淡,本種胸部及腹部分別以紅色、黃色為底色,並摻雜著黑色斑紋,顯得格外鮮明耀眼,透露警示意味。後翅則如其名具大面積黃色斑紋,並由黑色翅脈切割,雌蝶黑色斑紋較為發達,因體型碩大且型態美麗而易於辨識。

因棲地破壞及商業採集壓力,黃裳鳳蝶族群量於1970年代開始大量減少,1989年由行政院農委會公告為第二類「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近年則因族群量有增加趨勢而於2009年保育類昆蟲名錄進行修訂,調整為第三類【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然而深入探究,黃裳鳳蝶族群量增加與近年台灣各地蝴蝶園、校園廣植幼蟲攝食寄主植物——港口馬兜鈴、異葉馬兜鈴等馬兜鈴科植物有關,其中甚至透過人為手段進行美其名的復育行動,而繁殖出較多個體...精采內文

  【公平貿易影展】沃爾瑪 —— 低價的代價

圖片來源:okgreen.tw

作者:余宛如(生態綠負責人)

當熱銷商業書籍一面倒的稱頌沃爾瑪百貨(Wal Mart)時,美國各地正掀起抵制沃爾瑪進駐的運動。沃爾瑪百貨不靠軍事武力、不憑政治外交、它從人們生活必需下手,建立起全球化的消費王國,而且還是世界各地超過5000家連鎖店的低價百貨帝國。

然而隨著帝國擴張,我們付出的社會代價是什麼呢?每開一家沃爾瑪百貨,鄰近數條街上的小商店陸續倒閉、社區人口外移成死城,犯罪率瞬間暴漲。沃爾瑪將製造產業外移第三世界國家,剝削員工、並在當地留下工業污染...。精采內文
 
   
 
北二高基隆段走山 學者疑土方回填不實

本報2010年4月28台北訊,詹嘉紋報導

北二高七堵路段走山坍方事件,造成該區交通癱瘓,受困人數不明,除了開挖清理進度緩慢,災難肇因至今也仍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解釋。對此,聯合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賴張亮提出了他的看法,推測主要是因:一、走山區域曾遭人為開發挖空,且未做好回填土石的工作。二、防護措施不完善。

他以2006年3月Google拍的空照圖和目前災區狀況做比對,清楚地看出滑動的土地跟原來地形呈現配合一致的三角形。他說,若是天然地形,形狀不可能這麼整齊。而土石滑動後,觀察現場尚未遭移動的界線,其斷面層似乎有以機械怪手開挖過的痕跡,且滑落的土壤也明顯較原地質土壤來得新鮮。也就是說,整塊山坡原本像是一個略微傾斜、堆滿石塊與土壤的三角形畚箕,底邊用一片擋板擋住,防止畚箕內的土石滑下來。擋板與地面的接觸面僅僅一條線的固定面,根本不足以抵擋土石下衝的力道。

北二高基隆走山事件:和走山範圍比較,土石滑落區域呈現整齊的三角形,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可能性很低,且滑落土石較原山坡土壤新鮮,疑似為開發後回填之土石。賴張亮提供。
衛星拍攝未走山之前,該山邊坡已有一道明顯溝槽。

北二高基隆走山事件:衛星拍攝未走山之前,該山邊坡已有一道明顯溝槽。賴張亮提供。
和走山範圍比較,土石滑落區域呈現整齊的三角形,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可能性很低,且滑落土石較原山坡土壤新鮮,疑似為開發後回填之土石。

另外據媒體報導,世居基隆七堵區的瑪東里長楊秀雄也指出,造成北二高崩山的師公格山是近百米高的小山,國道三號跟萬瑞快速道路開發時,將師公格山一分為三全部挖空,並未採用明隧道施工方式。

對於此次走山災禍是否可能是人為不當施工釀禍,賴張亮說目前因無法拿到更早之前的空拍圖來比對,所以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確定。但是他認為滑下來的那一大堆土壤石塊,有可能是土地被人開挖成傾斜三角型畚箕型態後,再被回填,並於高速公路旁建設一道阻擋力不夠的護坡牆。回填的工作及防護措施沒做好,才會導致災禍發生。

Top

  生態工作假期:七股護沙第三年 ——行動、反思、再出發!

作者:蔡文凱、許佳琪(北門社區大學 )

距今六、七年前,我們曾聽一位在七股土生土長的解說員大姐,敘述記憶中的七股潟湖,她說:「內海是我們小時候的家,以前交通不方便,爸媽帶全家住在網仔寮上,我們兄弟姐妹就在這一片海中度過童年,以前在這沙洲上住了好幾戶人家,沙洲上還有淡水可以挖,生活起來還算方便;網仔寮的寬度有好幾公里那麼的寬,但是如今.....」聽了她的說明,我們才知道原來過去的網仔寮沙洲是很寬敞的,甚至還有人在沙洲上生活。因為不想讓這片美好的潟湖真的消失,在地團體發起了護沙運動...

護沙大致是從2007年開始,七股最早的護沙活動起源於縣政府和七股潟湖附近社區合作的一項活動,早在這項活動之前,縣政府已開始投入經費整治北門鄉王爺港汕沙洲和七股青山港汕沙洲。附近社區的漁民見到沙洲破損嚴重,也開始響應2007年初的護沙活動。後續,縣政府繼續進行工程式的護沙工作,但大部分居民則是認為這是國家政府的責任,交給國家政府處理就可以。當社區有經費時,則會動員社區人員發起淨灘、植生護沙等活動。社區對於護沙的想像就是如此,對於為何要參與護沙工作不見得很清楚。因此我們建立起一套說法,陳述護沙的重要性與意義,爭取更多人的認同與參與,使護沙變成一件急於處理的事。

編籬護沙的作法並不是什麼新技術,最早編籬的功用並不在於護沙,而是防風。用的材質也不限於竹枝,只要是可以防風的材質都有人使用:包含茅草、稻草、竹片甚至塑膠黑網、塑膠帆布等。也不知何時開始,這些工法改用來攔截沙子,七股頂頭額沙洲最早出現護沙欄就是塑膠黑網。黑網的效用很快,但是支撐不了多久就毀壞了,原因在於使用者不瞭解沙子的特性,認為用網子把沙子快速攔截下來就算成功,卻不知道沙子的累積的重量成了壓壞護沙欄的原因。因此積沙越快,沙欄壞的也越快。2007年初,改用當地漁民的作法,以竹子和竹枝搭配組合出現,成為現在護沙工法的原型。經過試驗,證明這樣的方法確實有效果,於是 2007下半年北門社大決定以護沙為號召,舉辦「護沙生態工作假期」。

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EIA)合作的契機

「護沙工作假期」是目前北門社區大學所有護沙工作的起源。當初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EIA)合作進行護沙工作,著眼於以下幾點:

1. 引進新觀念:公益旅行或工作假期在台灣還是個新概念,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這方面是先行者,擁有較多經驗。期待新觀念的引進能袋給地方不同刺激。

2. 培力在地團體與人員:生態旅遊在七股推行十餘年,但市場機制混亂,品質不一。這對地方不是一件好事,藉由新的觀念引入,培力在地團體,創造出與其他商家不同的經營模式,對環境能更友善。

3. 工作假期經營概念在地化:護沙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回歸當地居民生活,如此才能持久延續。透過一些機制讓環境保護的工作也能改善生活水平,創造雙贏結果。

4. 吸引外來遊客:外來遊客對本地是一種刺激,藉由遊客的參與,開展本地人的視野,建立在地文化的自信。

5. 做為宣傳推廣樣版:成功的操作模式經驗可供複製,同時有了成功的經驗,對外宣傳或是理念的推廣也有實例可循。後續有很多的單位合作案子,都是由此而來。

在這次「護沙工作假期」裡,我們看見一個新的合作模式,外部團體提供技術支援與陪伴,在地團體負責執行與學習。在這樣的操作模式之下,北門社大開始嘗試建立一套整年度的護沙工作進度,主要確認了植生與編籬兩大工作,於春夏之交進行植生,秋冬之交進行編籬。

結合在地智慧  找尋合適工作模式

阿邊婆第一次施作護沙工作現場是在2007年的9月的生態工作假期,當時站在堤岸看這潟湖南端的沙灘,她不斷嘆息:「唉唷!哪ㄟ會變成這樣?沙都快不見了!怎麼會這樣?」記者問她:「這樣的工程可以維持多久的效果?」阿邊婆相當直率的回答:「海啊,不是咱們的!我不知道效果可以維持多久,說不定一個颱風就讓它颳走了。」這樣無奈的境況,顯示出護沙工程維護不易,我們只能盡最大的努力,不斷地改良植籬技術。

有了明確的目標,接下來就要解決一些技術問題,例如:師資的來源。植生是一門專業技術,不是我們隨便種種就行,尤其是在沙灘這種環境惡劣的地方。我們先請教林務局關於海岸防風林的植生技術,也請教在地的保育團體「台南市紅樹保護協會」,並讓工作人員實際去體驗採種過程。培養自己的工作團隊與方法,找出適合七股沙洲的工作模式。

春季植生的想法在2008年5月實行,雖然只是一次試驗性的活動,但事前的整備活動加強我們工作團隊的訓練,也針對在地的濱海植物種類與取得難易作一些分析,雖然最後的成果毀於夏季的暴雨、沙灘多變的地貌與嚴苛的環境,不過也因此體認到,在沙灘養護植物遠比種植植物困難,也知道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有這些經驗之後,往後陸陸續續每年都有合作計畫在執行。也讓工作假期的操作更上手。

護沙監測的推動

除了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作的工作假期之外,北門社大也自行舉辦護沙的相關活動,這些都是運用護沙工作假期累積下來的經驗所辦理的。當然,為了持續進行護沙工作,我們必須有更多的基礎資料作為佐證,因此從2007年底開始,我們進行每月一次的護沙監測計畫,2008下半年爭取到地檢署的經費補助,進行一週一次的監測。

剛開始監測的時候,是土法煉鋼,憑著想像,去嘗試可能的方法。包括如何選擇測量點、如何作標記、紀錄的表單如何設計、有哪些資料是要備註記的。我們嘗試用課程來培力工作人員與志工,因此發展出「海岸監測工作坊」。我們也嘗試找專家學者給建議,包括縣政府王國安科長、台南大學生態所所長鄭先佑、屏東科技大學黃申在老師等。得到的建議不一,有的建議加入濱海生物群落的監測、有的建議要將護沙的空間分佈建立出來。所有建議都很好,工作團隊逐步做調整。但畢竟專業能力與人力有限,至今我們還是只能就護沙竹籬範圍作監測。

監測之後的資料分析,也是我們遇到的困難之一,這些數據資料並沒有嚴僅的科學方法作基礎,我們只能就沙洲有沒有變化做陳述,無法去分析沙洲變化的成因與竹籬空間分佈間的因果關係。

所有的監測方式的演進都著眼於我們要讓護沙工作變的更有意義,並針對我們所需要的目的,進行方法的調整,一切都在試誤中學習改正,這也是北門社大護沙海岸監測的特色。

護沙工作假期的收穫與未來

1. 護沙工作假期是三方合作的機制(TEIA、北門社大、在地居民-七股海岸保護協會)。但實際操作的骨幹是北門社區大學,真正被培力的是社區大學工作人員。雖然這些工作人員也是在地人,但與我們設定要培力的社區民眾似乎還是有段距離。北門社大如何將這些經驗作法移轉到社區身上才是護沙工作未來的挑戰。

2. 對外教育宣導算是護沙工作較成功的一個區塊,從2007~2009每年都會有幾百人次的參訪,藉由參訪的過程進行觀念的宣導與溝通。較可惜的是沒有作持續性追蹤。建立網絡、將這些已經意識到海岸變遷狀況的人作一些連結與串連,會是未來需要嘗試經營的方向。

3. 參與者比例部分,外地人還是比在地人多。這裡的「在地、外地」是以台南縣市作區別。雖引進外來遊客是既定目標之一,但最重要的骨幹仍是在地參與,我們必須在北門社大的工作團隊之外,另外培力出其他的團體,使海岸議題開枝散葉。

4. 其他在地團體的串連。雖然我們會找其他團隊當作諮詢的對象,但很少主動邀請對方參與我們的活動。如何讓在地團體不只是觀望,而是加入經營,將是新的挑戰。

繫「在地人」、「講師」、「工作人員」多重身份於內海

已逝的家旺伯還在世時,會在七股海岸保護協會的茶桌上,與所有來訪者聊天。跟同村的友人聊聊七股的二三事,與外來的人們談過去與未來、如何保存七股這片海。跟我們則聊如何推廣,以及他與友人發現的七股潟湖的問題;那時家旺伯的健康已大不如前,卻還是積極扮演在地人的角色,向外傳承關於這片土地的記憶,所可見他多麼的心繫這一片內海。

就像家旺伯一樣,我們在護沙的工作過程中,除了扮演在地人的角色,還兼具北門社大工作人員以及活動講師的身份。

三種角色中,以「在地人」最沒有負擔,反而是一種加分的效果,所有的活動都會扣合在地經驗與在地知識,在這樣的過程中擔任傳播者,將在地美好的一面傳遞出去,並吸收外來的智慧與建議,可以用不同的眼光再次審視自己所面對的環境。

「活動講師」是最有挑戰性的角色,要直接面對學員。講師必須對自己講的題目有一套完整說法,這是開始當講師時的一大挑戰。畢竟2007年才開始護沙,所有關於護沙的想法與七股現地的連結都要重新建構。另外,講師需要累積相當的資料才能言之有物,之前累積七股生態方面的知識與七股場域的觀察是可以派上用場,但還要持續補進關於海岸環境的論述。

「北門社大的工作人員」則是護沙活動的推進器。我們時常必須去反問「為什麼要做護沙」、「護沙要達到什麼目的」、「我們可以怎麼做護沙」等等。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工作人員也一直問:「你們為什麼要辦護沙?」對阿,為什麼一定要辦護沙呢?不辦會如何?辦了又如何?這樣思考之後,身為活動執行者的我們才省悟到護沙不只是一場活動,而是長時間的環境教育,必須結合在地居民一起行動。

結語

從2007年到2010年,整個護沙活動成為北門社大海岸議題的主軸,隨時間演進而修正執行內容,可說是從實踐中學習。學習專家的專業知識,也學習在地人的生活智慧,更學習如何將學到的技術落實到護沙工作。

※ 2010年護沙工作持續進行,在地優質生態旅遊的發展也持續累積中,歡迎各位讀者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無論是參與工作假期或在地旅遊,都是對七股的發展投入一些鼓勵和想法。更多訊息請見:七股護沙工作假期

Top

 
戴奧辛之源 環署擬禁用PVC保鮮膜

業者憂心生計受損 但未承諾回收作法

本報2010年4月2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有鑒於PVC氯乙烯、PVDC聚二氯乙烯材質之保鮮膜,回收不易,焚化又會產生戴奧辛,國會已決議要求環保署研議禁用,昨(27)日PVC製造廠商、販賣業者及環保團體代表齊聚環保署,研擬相關事項。環保署表示,將在兼顧環境及業者生計下進行本案。

PVC(Polyvinylchloride)是聚氯乙烯的簡稱,是五大泛用塑膠(PE、PVC、PP、PS、ABS)中唯一含氯塑膠。由於含氯的緣故,使其可藉由塑化劑的添加,而改變柔軟度。除了塑化劑外,PVC的熱安定性很差,為了避免PVC產品在太陽或高溫下的裂解,還必須添加安定劑,通常為鉛、鎘、鋅等重金屬。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稱為「毒塑膠」,因為其整個生命週期,從原料開採、製造、使用、到廢棄的所有階段,皆會對環境與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依照「廢棄物清理法」第21條之規定:「物品或其包裝、容器有嚴重污染環境之虞者,中央主管機關得予以公告禁用或限制製造、輸入、販賣、使用。」氯屬於神經毒氣,有害人體,燃燒時會產生戴奧辛。而在廢棄物中,廚餘和PVC都會產生氯,然而目前廚餘透過回收、堆肥再利用,已無疑慮;PVC目前尚無法完全回收。

產商代表來自市場保鮮膜三大業者:捍衛PVC的台灣區塑料原料公會(南亞)、使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的興農股份有限公司及日商吳羽商事股份有限公司(吳羽楓康),以及脫普聚益股份有限公司(妙潔)。其中,妙潔採PE材質,因此未在禁用之列。

會議重點集中在PVC源頭減量、不可用於食品、保鮮膜使用後之回收以及含氯廢棄之處理等議題。

台灣區塑料原料公會總幹事王慶華反對禁用PVC,發言時表示,世界各國皆未禁用PVC在食品包裝用途上。台灣南亞生產之PVC保鮮膜70%(0.8 萬噸/年)銷售至美國、歐盟、紐澳、中南美、韓國、日本等國家。而PVC保鮮膜安全無毒,生產是採用最先進、最環保的製程與設備,整個生產流程均屬密閉系統製造。

他也說,台灣PVC保鮮膜從未使用環保署所列管制的塑化劑(DEHP、DBP、BBP、DOP及DMP...等),而係採用DINA塑化劑。回收容易、無回收不易之虞。韓國雖禁用PVC,但只禁用於收縮膜,而非食品包裝。而PVC保鮮膜廢棄物焚化處理,不會產生戴奧辛與鹽酸。

興農公司處長管國齊則針對旗下的吳羽楓康系列產品提出說明,產品所使用的PVDC台灣未產,製造過程在美國及日本。他們提出論文說明PVDC在焚化爐燃燒超過800℃是能完全分解的,而其所使用的添加劑則符合美國、歐盟以及台灣的標準。目前日本PVDC使用市佔82%,而台灣吳羽楓康35.7%市佔率超過南亞、妙潔。

然而兩家廠商皆未提出回收的策略或承諾願負回收之責。看守台灣秘書長謝和霖即要求企業應負起企業公民責任,並從源頭減量。台塑地下水污染事件餘波未平,即因生產過程造成的問題無法解決所致,因此製造一噸PVC所污染的地下水、氯乙烯VCM以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質(VOC)含量,這些對於居民、勞工危害大。燃燒後排放到大氣更糟,飛灰毒性高有戴奧辛,也是環保署需費心的。

除了戴奧辛的問題,謝和霖也指出燃燒PVC、PVDC等物質所產生的鹽酸會破壞焚化爐的管線,將維修的成本轉嫁給人民。而PVC因與其他物質混合,回收不易。且因其一次性用品的特性,即應抑制使用。斯德哥爾摩公約強調的「減量」,乃指減少製造,而非減少排放而已。

業者表示科學技術已經很進步了,環保團體應「調整心態」。而未來政策走向攸關生計,更顯憂心。經濟部工業局官員表示,禁用與否應考慮經濟因素,了解 PVC貢獻有多大,評估PVC環境破壞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係,若前者大於經濟效益,則應限用。至於經濟效益的評估,工業局也表示願意提供。而環保署則說,此次為研商會收集意見,作為未來公聽會議題規劃之參考,透過逐次的協商凝聚共識。

依照國會決議文,環保署須於8個月內提出規劃及相關措施及公告。

Top

 
 
毒廢水污染急水溪 魚屍滿河道

摘錄自2010年4月27日自由時報新營報導

新營鐵線橋急水溪3、4公里長河段,26日驚見遍布魚屍,大小魚無一倖免,河川巡守員質疑溪水遭上游工廠偷排廢水污染,造成魚兒翻肚;縣環保局傍晚查驗水質,確定溪水遭工廠廢水污染。

環保局長江世民表示,急水溪1年都會發生幾次魚群大量「暴斃」的情形,確實不尋常,最可能是沿岸存有偷排廢水的污染源,環保局將全力揪出戕害河川禍首。

蔡姓民眾說,魚群曝屍河段,發出惡臭,讓人作嘔,魚群估算死亡2、3天,污染河川行為非常可惡;余秋宗指出,魚群大量死亡,在下雨過後最常發生,高度懷疑上游有人偷排工廠廢水污染急水溪。

環保局昨天傍晚勘察污染情形,也採取水質檢測,發現南紙里以上河段的溶氧量為4mg/L,南紙以下下游河段溶氧量,竟驟降至只剩0.4mg/L,確定溪水遭工廠廢水污染。

Top

 
 
  台電工程破壞冶煉遺址 立委籲停工

摘錄自2010年4月27日中央社報導

凱達格蘭文史工作室代表林勝義27日表示,台北縣貢寮鄉有一處人類遠古冶煉工業遺址,但因台電需要闢建核四聯外道路,在台二線98公里230公尺處至100 公里270公尺處進行公路外移工程,施工期間破壞許多遺址,他從民國98年9 月起舉證向主管機關陳情,迄今都沒有獲得正面回應。民進黨籍立委田秋堇呼籲台電應立即停工。

林勝義說,他將遺址內被毀損的冶煉爐壁石的黏著物送美國進行碳14定年檢測,發現是西元前2440年前的遺物,也就是距今約4400多年的遺物,由此可斷定這是人類史上最早的冶煉工業遺址。

田秋堇認為,這樣破壞遺址是野蠻國家才有的做法,經濟部長施顏祥曾向她表示,如果真的有毀損遺址就將停工,但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停工。田秋堇希望施顏祥能夠說話算話,儘速停工。

Top

 
 
  【南加州再傳走山 用路人受夠了!

摘錄自2010年4月27日東森新聞報導

在台灣國道3號發生嚴重山崩的同時,美國也傳出走山的消息,南加州一處山坡路段,兩個月前才因為大雨造成土石濕滑而走山,沒想到重新開放後,山坡土石又滑動,當局緊急關閉道路,造成交通大亂,遭通勤族罵翻。

山坡上先是有小石頭,不斷跳到公路上,沒多久整個坡道滑落,還衝破路邊水泥護欄,還好當時沒有車輛經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當局緊急封鎖路段,以免發生意外。

當局為了安全起見封路,但是南加州用路人的反應卻是「受夠了!」因為「我不敢相信山又塌了,我不想再經歷一次了!幾個月前才一次,現在又發生同樣的事,我真的有點不爽!」

此外,位於美國東南部大西洋海岸的北卡羅萊納州也曾發生走山事故,該地鄰近田納西州的40號公路(Interstate 40)路段,去年10月因走山造成大量落石橫在馬路上,造成雙向車道封閉,花了半年的時間修復才重新開放,但仍有土石不斷滑落,目前只能進行單線通車。

Top

 
 
  致命真菌擴散北美 致死率達25%

摘錄自2010年4月27日東森新聞報導

最近要前往美國跟加拿大的民眾要注意了,有一種藉由空氣傳播的「致命真菌」,正在北美擴散,近年來已經造成50多起病例,死亡率高達25%,而且這種叫做「隱球菌」的真菌,已經出現基因變異的新菌株,一旦感染,恐怕更不容易治癒。

到底是什麼東西,讓活到76歲的老阿公害怕不已,就是有「致命真菌」封號的血清型B和C隱球菌。這種會產生孢子的黴菌,會經由空氣傳播,人類或動物接觸感染之後,兩星期會出現包括呼吸急促、咳嗽、胸口劇痛、頭痛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這種真菌原本只會造成器官移植病人、愛滋病患,或是缺乏免疫能力的人感染肺炎或腦膜炎。

Top

 
  生物簡介:蝶之黃裳

作者、攝影:林柏昌(社區大學講師、成功高中昆蟲館志工團隊召集人)

黃裳鳳蝶 Troides aeacus formosanus

黃裳鳳蝶是台灣本島蝴蝶種類中體型最大者,前翅長約6.5~9公分,不同於多數蝴蝶體軀色彩黯淡,本種胸部及腹部分別以紅色、黃色為底色,並摻雜著黑色斑紋,顯得格外鮮明耀眼,透露警示意味。後翅則如其名具大面積黃色斑紋,並由黑色翅脈切割,雌蝶黑色斑紋較為發達,因體型碩大且型態美麗而易於辨識。

阿里山 山美村透過棲地營造吸引而至的黃裳鳳蝶雌蝶。

黃裳鳳蝶廣泛分佈台灣全島各地(包含綠島),部分地區族群穩定,並以低海拔山區為主要棲息環境,其中恆春半島的墾丁、滿州地區族群為遺傳多樣性最高的母族群分佈地。成蝶偏好訪花吸蜜,常見利用蜜源植物有海檬果、海州常山、火筒樹、龍船花、馬櫻丹、紫花長穗木。雄蝶訪花吸蜜外大多飛行迅速,並有彼此驅趕、追逐之領域行為。

因棲地破壞及商業採集壓力,黃裳鳳蝶族群量於1970年代開始大量減少,1989年由行政院農委會公告為第二類「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近年則因族群量有增加趨勢而於2009年保育類昆蟲名錄進行修訂,調整為第三類【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然而深入探究,黃裳鳳蝶族群量增加與近年台灣各地蝴蝶園、校園廣植幼蟲攝食寄主植物-港口馬兜鈴、異葉馬兜鈴等馬兜鈴科植物有關,其中甚至透過人為手段進行美其名的復育行動,而繁殖出較多個體;調查結果也發現,許多黃裳鳳蝶主要分佈地竟與蝴蝶園經營地點有關。經學者粒線體DNA研究分析則發現,黃裳鳳蝶固然在個體數增加,但基因歧異度偏低,表示個體間顯少交流而產生近親交配情況,其可能產生適應力、存活率、繁殖力降低風險,對長遠族群發展而言並非好事。生態保育應著重於生物多樣性價值,其包含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多樣性不同層次,黃裳鳳蝶面臨的保育現況值得人們更深入省思與探討。

丁社頂公園遊訪蜜源植物-馬櫻丹的黃裳鳳蝶雄蝶。
墾丁社頂公園遊訪蜜源植物-馬櫻丹的黃裳鳳蝶雄蝶。

黃昏時刻依舊徘徊蜜源花的雄蝶。
黃昏時刻依舊徘徊蜜源花的雄蝶。

交尾中的黃裳鳳蝶。
交尾中的黃裳鳳蝶。

碩大宛如可口蛋黃酥的卵。
碩大宛如可口蛋黃酥的卵。

於港口馬兜鈴葉片上的四齡幼蟲。
於港口馬兜鈴葉片上的四齡幼蟲。

黃褐色帶點葉片枯黃意味的黃裳鳳蝶蛹。
黃褐色帶點葉片枯黃意味的黃裳鳳蝶蛹。

西元2009年6月25日中華郵政發行的台灣蝴蝶郵票(2009年版)郵票收錄4種鳳蝶,本人有幸提供黃裳鳳蝶生態攝影作品供郵票使用,本次郵票最特殊之處在於蝴蝶造型的簍空設計創舉!(圖片引用:中華郵政)
 

西元2009年6月25日中華郵政發行的台灣蝴蝶郵票(2009年版)郵票收錄4種鳳蝶,本人有幸提供黃裳鳳蝶生態攝影作品供郵票使用,本次郵票最特殊之處在於蝴蝶造型的簍空設計創舉!(圖片引用:中華郵政)

※本文原載「核能環保人-大自然的舞姬」專欄。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大笨蝶的戀蝶旅程

Top

 
  【公平貿易影展】沃爾瑪百貨 —— 低價的代價

作者:余宛如(生態綠負責人)

當熱銷商業書籍一面倒的稱頌沃爾瑪百貨(Wal Mart)時,美國各地正掀起抵制沃爾瑪進駐的運動。沃爾瑪百貨不靠軍事武力、不憑政治外交、它從人們生活必需下手,建立起全球化的消費王國,而且還是世界各地超過5000家連鎖店的低價百貨帝國。然而隨著帝國擴張,我們付出的社會代價是什麼呢?每開一家沃爾瑪百貨,鄰近數條街上的小商店陸續倒閉、社區人口外移成死城,犯罪率瞬間暴漲。沃爾瑪將製造產業外移第三世界國家,剝削員工、並在當地留下工業污染...。

本片親訪相關產業人物、當地居民、學者,精闢闡述所謂「為了低價所付出的代價」,深入全美發起抵制沃爾瑪的內幕訊息,沃爾瑪便宜的代價來自政府的補貼,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廉價勞工,到底一個企業以便宜稱霸全球時,對社會與環境帶來什麼衝擊?你一定跟著本片深入企業的各個環節,了解真相,將大大顛覆您的想法...下次購物前,你還會是選擇低價優先嗎?

※ 本片為2010年公平貿易日系列活動之一,詳情請見生態綠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潘佳修‧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