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5.2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支持地球日,響應雅虎公益勸募
請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協會!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破報
台灣立報
生命力新聞
苦勞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塔山自然實驗室 

生態關懷者協會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溪流環境協會
台灣綠黨
千里步道
 
  南亞國家成立網絡 加強打擊野生動植物走私


尼泊爾保育官員展示非法交易的動物皮毛,包括老虎、豹與蛇。(照片來源:WWF影像庫;攝影:Jeff Foott)

【相關連結】
國際刑警:向危害非洲大猩猩的民兵組織宣戰

非法貿易猖獗 印度野生動植物加速滅絕

CITES防杜老虎貿易 嚴密度將比照毒品查緝
巫術、傳統醫療 害了蘇門答臘虎
來自南亞全境7個國家的野生動物專家近日成立了「南亞野生動植物執法網絡」(South Asia Wildlife Enforcement Network, SAWEN),這個網絡將用來在區域間協調應變方式,阻止諸如老虎、豹與熊這些物種的非法盜獵與交易。

為了協助各野生動植物執法機構能比犯罪份子更加具備組織性,專家小組一致認為,在新成立的網絡下,應儘快貫徹以行動為導向的策略。 在未來6個月,尼泊爾協調單位將彙整資訊、確認資源,而來自會員國的專家將研擬共同運作與訓練方案、溝通計畫,並進行募款,使這個網絡能夠開始阻絕野生動植物走私行為。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將土地還諸自然:韓國與柬埔寨的保育故事

 

作者:March

2010年是聯合國指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Biodiversity, IYB),其標語為「生物多樣性就是生命,生物多樣性是我們的生命」(Biodiversity is life. Biodiversity is our life.),旨在呼籲全球重視生物多樣性,立即正視問題、改變現狀,並採取實際行動。

然而2010年即將過去大半,躍上媒體的環境新聞仍讓人憂心。難道「生物多樣性」已淪為一句口號?也許在心灰意冷之前,我們應該閱讀一些國際上的成功案例──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在世界上的各個角落,還是有許多團體、個人乃至政府,正為了捍衛環境而努力;而每一個改變,都能成為明日的契機。 以下我們將介紹兩則國外「將土地還諸自然」的實例。精采內文

 
  書齋:豐收饗宴Ilisin──8月Ciwidian水璉

 

作者:黃啟瑞、董景生;攝影:董景生

豐年祭前一週,南勢阿美部落會先舉行milisin(賽跑),這天活動要求幾個初階的slal跑完一定距離,用意在訓練年輕人的體力,過程中會有kaka或faki拿著咬人狗(有的用公雞爪)緊跟在隊伍後面督促。只是這樣的情景已難再看到,目前多改在村運會或豐年祭運動會舉辦,內容穿插各種短跑、百公尺競賽、大隊接力、馬拉松賽事等,場地則選在學校操場。

milisin之後進入ilisin(豐年祭),水璉部落的ilisin第一日稱maranam(日常生活用語的早餐),這天早晨,各家faki率領家人mifetik,宣告ilisin開始;到第二日稱malaho(午餐),這天家族成員必須離開家裡,前往時常踏足的omah(田裡)野餐,飲食內容為前段時間男子們所捕獲的野味,飛鼠、山羌、山豬等獸肉,因此也稱為misaponis。到了第三日,這日的儀式稱為malafi(晚餐),從清晨開始,男子們已在會所廣場,處理了一整日殺牛分肉動作,傍晚前全村婦女帶著各家的鍋子集合分配,全村就在廣場一起用餐,剩下的帶回家再加料烹煮,通常是加rokec no o'way(藤心),作為宴客及之後祭典過程的存糧。malafi結束,男子們繼續留在會所前,當晚徹夜跳舞到天亮。到了第四日,那就是hahahe(哈哈嘿:玩笑話,指充滿虛詞哈、嘿的豐年祭歌舞)了。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詹嘉紋

圖說:1979年深圳一場暴雨後的南塘景象。(圖片來源:燒荒網)

梅雨季第一波最強豪雨,23日侵襲嘉義縣,阿里山單日降下逾200毫米雨量,部分道路中斷、便橋沖斷,縣府及阿里山等山區6鄉鎮,下午同步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做好疏散撤離災民準備。台中市也傳出災情,大雨滂沱使得南屯溪暴漲,將興建中的水碓及楓愛橋兩座橋樑工程設施沖毀。這波最強的梅雨鋒面為南部地區帶來許久不見的降雨,但目前曾文水庫的有效蓄水只達12%,離旱象解除仍有一大段距離

中國方面也遭到暴雨威脅,自五月以來,一波波罕見暴雨席捲南方省市,波及16省,受災人口逾1300萬,至今共造成最少70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逾百億元人民幣。而被稱為「世界盡頭」的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受到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的威脅,50年之後,可能就會沉入海中。面對國家消失的危機,總統湯安諾表示,對抗暖化是世界各國的責任。


【更多今日新聞】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哪門子的「環保救國」?

作者: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台灣生態學會常務理事)

亡國之途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筆者於立法院公聽會中指出,台灣社會災難已是一齣戲,同樣的劇本,在不同時空由不同的人上演,而愈演愈悲哀,簡單的說,台灣的災難已常態化,且顯現三大病兆(現象):

第一、國在山河破。山崩、水患、土石流一再昭告,台灣山林國土的崩解以及水土環境的失衡,顯然這座島嶼正走在「反環境、反生態」的道路。

第二、社會成本惡耗。大量資源投注救災、救濟、補助,大筆資金不斷投入修橋造路、工程復建、治山治水,反覆工程加碼、水泥療傷、阻擋土石、疏浚清淤,重新製造(或累積)更大的災難能量,正是典型的「不經濟、反經濟」。精采內文

 
  連署動員:搶救永和仁愛公園綠樹

發起團體:雙和護樹聯盟、綠黨、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永和社區大學、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財團法人淨竹文教基金會、看守台灣協會、收復街道聯盟

搶救台北縣永和仁愛公園綠樹:公園住綠樹,水泥請止步!

「廣場夠了 我們要樹」第二彈「水泥滿了、還我泥土」連署: 請問永和市長、台北縣長,永和能不能有兩片肺葉?

活動緣起:

去年底(2009)四號公園「廣場夠了我們要樹」行動,台北縣中和市公所從善如流變更設計,一週內成功護樹。但另一個永和之肺,仁愛公園,是永和市管轄的唯一市立公園(一號公園),公所去年1月16日半夜砍樹令人心痛、今年卻還「加碼砍百棵」?規畫將新闢、拓寬六百多公尺綿密水泥路網、零散水泥廣場,「公園開大馬路」嚴重水泥化的荒唐設計,竟要移除百餘株擋路大樹,令人質疑「假開路、真砍樹」!地狹人稠的永和市,人口密度台灣第一,人均享有綠地面積只有0.25平方公尺,一張報紙小,可能是倒數第一,綠地嚴重不足,市區僅存兩座大型公園:仁愛公園、四號公園,卻面臨兩公所水泥化侵吞的壓力。

永和人也要兩片完整的肺葉,我們主張:一、保留綠樹:永和市公所,馬上變更設計,原地保留綠樹!一棵樹也不能移!二、依法監督:台北縣政府,馬上依法監督,切莫推諉卸責!台北縣樹保自治條例就可管!三、資訊公開:要求所有規畫上網公告,並召開聽證會廣納民眾意見…精采內文

 
 
  .
 
南亞國家成立網絡 加強打擊野生動植物走私

摘譯自2010年5月20日,ENS尼泊爾,加德滿都報導;謝雯凱編譯;蔡麗伶審校

尼泊爾保育官員展示非法交易的動物皮毛,包括老虎、豹與蛇。(照片來源:WWF影像庫,攝影者為Jeff Foott )來自南亞全境7個國家的野生動物專家近日成立了「南亞野生動植物執法網絡」(South Asia Wildlife Enforcement Network, SAWEN),這個網絡將用來在區域間協調應變方式,阻止諸如老虎、豹與熊這些物種的非法盜獵與交易。

針對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的南亞專家小組首次會議於19日做出決議,同意為此新組織成立秘書處並擬定大致的工作方案。 

來自阿富汗、孟加拉、不丹、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與斯里蘭卡的專家共同商定南亞野生動植物執法網絡的架構、功能與運作規範。

尼泊爾的部長森林和土地保育部長波哈拉(Deepak Bohara)表示:「政府機構之間合作與協調且獲得其國際夥伴的支持,對於有效打擊此區域非法野生動植物交易而言,至關重要。」

尼泊爾政府已表示爭取作為南亞野生動植物執法網絡總部所在地,並暫時擔任協調單位。

為了協助各野生動植物執法機構能比犯罪份子更加具備組織性,專家小組一致認為,在新成立的網絡下,應儘快貫徹以行動為導向的策略。 

在未來 6個月,尼泊爾協調單位將彙整資訊、確認資源,而來自會員國的專家將研擬共同運作與訓練方案、溝通計畫,並進行募款,使這個網絡能夠開始阻絕野生動植物走私行為。

南亞地區含有部分具備全球重要性的棲地,孕育著一些獨特的動植物物種,如老虎與其他亞洲大型貓科動物、犀牛、海龜與淡水龜,以及穿山甲。如此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使得這個地區成為野生動植物偷獵者與非法交易商的標的。

儘管南亞各國政府信守承諾,嚴正投入其動物與植物的保育,但與會者都承認,生物多樣性所面臨的諸多威脅乃是跨越政治邊境的。

對於野生動植物物種進行非法與不永續的盜獵、採集與貿易,往往攸關著跨國界的地景與棲地,並與民眾及貨物在疏於防守的邊界之間跨越移動相關。野生動植物貿易調查委員會(TRAFFIC International)表示,有組織的犯罪集團不會侷限在單一個國家活動,這是愈來愈顯著的特色。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may2010/2010-05-20-01.html

Top

  生物多樣性:將土地還諸自然:韓國與柬埔寨的保育故事

作者:March

2010 年是聯合國指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Biodiversity, IYB),其標語為「生物多樣性就是生命,生物多樣性是我們的生命」(Biodiversity is life. Biodiversity is our life.),旨在呼籲全球重視生物多樣性,立即正視問題、改變現狀,並採取實際行動。

韓國有計畫的造林運動,使得不毛之地恢復成蓊鬱森林,防止土壤侵蝕繼續惡化;圖片來源:韓國山林廳

然而2010年即將過去大半,躍上媒體的環境新聞仍讓人憂心。難道「生物多樣性」已淪為一句口號?也許在心灰意冷之前,我們應該閱讀一些國際上的成功案例──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在世界上的各個角落,還是有許多團體、個人乃至政府,正為了捍衛環境而努力;而每一個改變,都能成為明日的契機。

以下我們將介紹兩則國外「將土地還諸自然」的實例。

韓國的驕傲:從政府到民間的森林復興運動

韓國原是一座林木蓊鬱的半島,但由於經濟開採與戰爭破壞,導致森林面積急遽縮減,超過65%的森林受到(中文中沒有被動式,要少用被)過度開發,森林生態也幾乎消失殆盡。

韓國政府早在60年代,就陸續頒布《森林法》、《水土流失防制法》、《野生動物管理與狩獵法》等森林相關政策。為了讓民眾對森林保護更加熟悉,韓國政府將每年3、4月訂為「植樹月」,同時提出獎勵辦法,吸引企業參與第一線造林工作。

因為公共參與和完善的植被計畫,陽佑山在5年內恢復了生機;圖片來源:韓國山林廳

經年的努力已經顯現出成效,根據韓國山林廳資料顯示,現在韓國森林面積約為640萬公頃,覆蓋了約64%的土地。而其中60%的森林,都是在近40 年內重新種植與復育的;全國有將近700處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超過460種。近年韓國也將造林的觸角延伸到海外,光是2009年,就在包括智利、烏拉圭、中國在內的7個國家,造林2.8萬公頃。在教育與研究方面,韓國有10所大學設有森林相關科系,並有4所林業專科學校、29所高職設有林業專科。

韓國藉由法令的訂定、造林與保育活動的推行,重新創造出森林新生機,吸引許多國家到韓國取經。韓國經驗證明了,政府在保育工作上,其實也能扮演舉足輕重的重要角色。

柬埔寨北部平原保育計畫:生態與農村經濟的雙贏

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兩者之間,總難免發生抵觸。但柬埔寨針對北部平原的保育計畫,不只確保了野生動物的生存,也兼顧了當地居民的生計。

在過去,柬埔寨曾歷經赤柬戰亂,武裝衝突直到90年代末期才告終,自然環境也在這段期間內受到極大破壞,森林濫伐嚴重,野生動物遭受大量獵捕,被銷往國內或走私海外,許多濕地也被農田取代。然而柬埔寨地區有超過40個物種,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 IUCN)紅皮書中,其中包括亞洲象、長臂猿、爪哇野牛等。

近年來,柬埔寨政府與美國的野生動物保育協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WCS)展開合作,針對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北部平原進行保護計畫,目前已劃定53萬公頃的保護區,劃定居民使用土地的範圍,避免自然受到過度開墾。此外也提出獎勵計畫,包括若當地居民遵守規範(例如不開墾保護區土地、不獵捕野生動物等),便可購得價格便宜的稻米,政府也會以較高的金額收購當地農產。根據統計,從2008年底至2009年,農民的收入幾乎增加了一倍,而且這項方案還在繼續擴大,將推廣到更多農村中。生物多樣性一旦恢復,便能引進生態旅遊,對當地生活困頓的居民而言是一項利多。

其他國際保育團體也陸續進駐柬埔寨,例如美國野生救援協會(The WildAid)從2001年開始便與柬埔寨政府配合,進行關懷保育行動計畫(Active Conservation Awareness Program, ACAP),發送宣傳手冊、在80多個村莊建立學習班,在電視播放具有宣導意義的電視劇等,並派遣宣導人員到農村中進行教育宣導,使大眾明白保護動物的重要,了解生態旅遊可能帶來的利益,同時也協助巡守隊的建立等。

政府、民間組織與社會大眾三方的通力合作,是確保自然保育成功的關鍵。韓國與柬埔寨的保育故事,顯示了人類與自然共榮的無限可能,也提醒人們省思,除了一味地開發,我們是否也應該將土地還諸於 自然,對土地利用建立起不同的思維?

【參考資料】

國際生物多樣性年成功故事案例
Korea's Remarkable Success in Forest Rehabilitation.
From Conflict to CALM: Establishing conservation Areas Landscape Management in the northern plains of Cambodia.
韓國山林廳
柬埔寨的關懷保育行動計畫(ACAP)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書齋:豐收饗宴Ilisin──8月Ciwidian水璉

作者:黃啟瑞、董景生;攝影:董景生

豐年祭前一週,南勢阿美部落會先舉行milisin(賽跑),這天活動要求幾個初階的slal跑完一定距離,用意在訓練年輕人的體力,過程中會有kakafaki拿著咬人狗(有的用公雞爪)緊跟在隊伍後面督促。只是這樣的情景已難再看到,目前多改在村運會或豐年祭運動會舉辦,內容穿插各種短跑、百公尺競賽、大隊接力、馬拉松賽事等,場地則選在學校操場。

milisin之後進入ilisin(豐年祭),水璉部落的ilisin第一日稱maranam(日常生活用語的早餐),這天早晨,各家faki率領家人mifetik,宣告ilisin開始;到第二日稱malaho(午餐),這天家族成員必須離開家裡,前往時常踏足的omah(田裡)野餐,飲食內容為前段時間男子們所捕獲的野味,飛鼠、山羌、山豬等獸肉,因此也稱為misaponis。到了第三日,這日的儀式稱為malafi(晚餐),從清晨開始,男子們已在會所廣場,處理了一整日殺牛分肉動作,傍晚前全村婦女帶著各家的鍋子集合分配,全村就在廣場一起用餐,剩下的帶回家再加料烹煮,通常是加rokec no o'way(藤心),作為宴客及之後祭典過程的存糧。malafi結束,男子們繼續留在會所前,當晚徹夜跳舞到天亮。到了第四日,那就是hahahe(哈哈嘿:玩笑話,指充滿虛詞哈、嘿的豐年祭歌舞)了。

一般人所熟悉的阿美族豐年祭,是已經來到第四日的重頭戲,一般這天才對外開放入場跳舞,稱malaliki(手拉著手圍圈跳舞)。到了第五日,則為malialac吃魚作結。並非每個部落的豐年祭內容和過程都相同,水璉豐年祭的結構卻展現有趣的巧合,原本尋常不過的一日三餐maranammalahomalafi,放大成為連續數日的祭典週期,而以男性為主角的祭典軌跡,我們則看到從loma'(家)到omah(野外),再回到部落會所的移動。

水璉的年齡階級和其他南勢阿美部落一樣,採八年一次的循環襲名系統,目前留存共九個級名,也就是說每72年開始重複,阿公可能與孫子同名。而這9個級名分別是Maorar(甘霖、雨水)、Matafoko(自動自愛)、Alafangas(苦楝)、Aladiwas(男性祭壺)、Alamay(魚鱗狀晚霞)、Lalao'(開始)、Alemet(台東火刺木)、Mao'way(黃藤)、Mao'rac(嚴格訓練)。其中三項為植物名稱,其餘也都與男性、野外和訓練等詞彙有關。

日常三餐亦是一系列的ilisin祭典、由家屋進入野外進行訓練、取消個人表現以年齡階級向心力為尊,上述三種植物-苦楝、台東火刺木與黃藤,也多生長於野外。這不禁讓我們想進一步探討,於是我們將阿美族常用人名,和各部落年齡階層名,試著列出與植物相關者-男子名包括fonga(地瓜)、kaopih(地瓜葉)、tali(芋頭)、kua(木瓜)、kilang(樹木)等。女子名用panay(旱稻)、tipos(水稻)、hafay(小米)、^li'(白茅)、tefi(鵲豆)、lala(豆子)、kamaya(毛柿)、kelio(苧麻)等。另外還包括一些名字,使用到農作物種植、節日與加工品-男子名有kolas(割稻)、cangra(春天)等,女子名則有lisin(祭典)、saomah(除草)、sera(土地)、epah(酒)等。

接著探討年齡階層相關名字,前面曾提南勢阿美是採襲名循環制,用到fangas(苦楝)、alemet(台東火刺木)、o'way(黃藤)為名;南方馬蘭、都蘭等部落則採創名制,平均三年或五年不等,長者依晉級該年成員所擁有特質、經歷,或是遭遇的特殊事件為名,至於兩種制度之間的部落則呈混用情形,其中使用植物的sla名,包括有La-koa(蓪草)、La-folo(竹子)、La-lamay(水棉)、Lafangs(苦楝)、Mao'way(黃藤)等。

我們發現但凡人名,多為日常生活周遭常見,或主食、或是栽植於家屋周遭的植物。而年齡階層的名字,則多是生長在野外的植物,究竟這一切是由於巧合,而是真有背後的意義,留待未來的求證探討。

現階段阿美族豐年祭已成為族人和外界最為看重的祭典,太巴塱部落一連舉行9日,其中有slal之間的互相慰喪、有隆重的palimo(女子到場,逐一對男性長輩敬酒);奇美部落得從一個月前komolis(捕魚祭)起算;宜灣保存完整的迎靈、宴靈、送靈祭歌;都蘭稱kiloma'an,過程有嚴格的pakalonay訓練,另外馬太鞍七日、港口部落5日等。不過相反的,一向著重傳統的Lidaw,如今豐年祭卻與大部分部落一樣,濃縮在暑假某個週末舉行,各部落保存或強調的豐年祭面向不盡相同,水璉的豐年祭,引導我們進入一個民族學探索的聖域。至於今日官方舉辦聯合豐年祭的美意,是否反而成為破壞祭儀文化的元兇?

【植物小百科】

刺桐
[學名] Erythrina variegata L.
[阿美名] tafingad
[英文名] Formosan beauty-berry
[科名] Fabaceae 豆科
刺桐屬落葉性大喬木,因枝幹長有硬棘而得名,春天時滿樹紅花。過去許多部落集會所多有種植,包括現存壽豐鄉光榮村、光復太巴塱西北活動中心,以及已遭砍伐的南昌、東昌、砂荖部落大刺桐樹。刺桐的材質寬鬆孔隙眾多,中喬木時特別適合刨製蒸斗,更老的刺桐則易遭蛀洞。近年飽受刺桐釉小蜂危害,幾乎所有刺桐難以倖免。

【書的小檔案】

書名: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族民族植物
作者:黃啟瑞、董景生
出版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定價:460元

 

※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Top

超強梅雨狂灌 阿里山6鄉鎮警戒

摘錄自2010年5月24日聯合報嘉義報導

梅雨季第一波最強豪雨,23日侵襲嘉義縣,阿里山單日降下逾200毫米雨量,部分道路中斷、便橋沖斷;縣府及阿里山等山區6鄉鎮,下午同步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做好疏散撤離災民準備;陸軍第十軍團調派兵力118人,及救災卡車、機具,進駐水上鄉中庄營區。阿里山全鄉各級學校今天停課1天。

阿里山測候站記錄,阿里山區上午9點到下午5點密集降雨,8 小時總計降雨201毫米,造成部分道路坍方、便橋沖斷、溪水上漲。

達邦國小里佳分校,隙頂國小草山分校,因道路中斷搶通不及,教師無法上山。山美通往新美達那依谷便橋沖斷;台三縣通往茶山溪水暴漲,教師無法經河床通行。

另有番路鄉4校、梅山鄉3校、大埔鄉1校、竹崎鄉1校,共計9校十校區增列師生安置計畫。截至昨天,有達邦、山美、來吉3校緊急啟動師生安置計畫。

達邦國小因為3號橋無法通行,特富野便道遭水流沖走,49名學生今天安置部落民宿(特富野24名、達德安25名);山美國小山美村6、7鄰往學校2 座便橋遭水流沖斷,8名學生安置山之美民宿,另14名學生視情況安置;往來吉國小149甲線溪底便道遭水流漫過,目前人車無法通行,教師將由草嶺進入來吉村,通知家長將學生帶到部落民宿安置。

Top

 
  南屯溪溢堤 沖毀興建中橋樑

摘錄自2010年5月24日自由時報台中報導

結構完整的梅雨鋒面襲台,台中市大雨滂沱,近午1小時內降下46.5毫米雨量,使得南屯溪暴漲,興建中的水碓及楓愛橋兩座橋樑工程設施遭洪水沖毀。地方人士抨擊,由於七期等重劃區已過度開發,加上排水系統規劃不善,使得南屯溪近幾年來每逢豪大雨即溢堤。

根據台中氣象站統計,台中市近午11時至12時,約1小時內,也降下46.5毫米雨量,由於雨勢相當大,排水溝無法宣洩,市區許多道路低窪處積水,影響車輛通行,麻園頭溪、南屯溪等溪水暴漲,南屯溪溪水一度漫溢楓樹北巷的橋面。

市府建設處為改善南屯溪排水瓶頸,在靠近水碓聚落及楓樹里,發包興建中的兩座兼具美化景觀功能的水碓橋及楓愛橋,採加大橋樑跨區及斜張、拱形設計,施工人員已架設模板並綁好鋼筋,正準備灌漿,未料昨天近午遭洪水沖毀。

Top

 
 
 

最大鋒面來 曾文水庫解渴而已

摘錄自2010年5月24日中廣新聞報導

2010年最強的梅雨鋒面為南部地區帶來許久不見的降雨,儘管對於水庫進水勉強算是「解渴」,但至少讓乾涸已久的土壤獲得滋潤;目前曾文水庫的有效蓄水只達12%,對於旱象解除仍有一大段距離。

根據水資局南區水資源中心資料顯示,曾文水庫目前水位192.09公尺,有效蓄水量6200多萬立方公尺,有效蓄水12%,這波鋒面才一天就帶來1679萬立方公尺的進水,預估今天還有零星進水。

根據統計,這次鋒面帶來的雨量,下在集水區的雨累計有7000多萬噸,但實際進到水庫的只有1800萬左右,據分析,降雨大多先被乾枯已久的土地給吸收了,水庫管理單位表示,這波梅雨真是及時雨,下得恰到好處。

Top

 
 
  中國16省1300萬人暴雨受災

摘錄自2010年5月24日世界新聞網綜合報導

自5月以來,一輪連一輪的罕見暴雨席捲了中國南方省市。農田被淹、房屋倒塌、大量群眾被緊急轉移安置,波及16省,受災人口逾1300萬,至今共造成最少70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逾百億元人民幣。其中湖南、湖北等地發生山泥傾瀉,浙江有水庫需洩洪。

中國氣象局已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四級應急響應。不斷拉響的暴雨警報中,城市也成暴雨重災區,嚴重內澇在多個南方城市一再出現。其中江西、湖南、廣東、福建、廣西、浙江部分地區大城市降暴雨。

Top

 
 
  暖化威脅吉里巴斯 50年後恐沉沒

摘錄自2010年5月24日TVBS報導

被稱為「世界盡頭」的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受到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國土海拔最高只有2公尺,50年之後,吉里巴斯可能就會沉入海中,面對國家消失的危機,常在各個國際環保會議出現的吉里巴斯總統湯安諾表示,已經開始規畫要將民眾移到其他國家,他認為對抗暖化是世界各國的責任,這將是人道上最大的挑戰。

吉里巴斯擁有近10萬居民,散布在吉里巴斯33個珊瑚礁島上,雖然國土總面積只有812平方公里,但水域面積卻有350萬平方公里,將近1百個台灣大。吉里巴斯海拔最高只有2公尺,國土平均寬度也不到5百公尺,吉里巴斯一步步被大海侵蝕。

面對亡國危機,吉里巴斯總統湯安諾只要有機會,就會在國際社會呼籲,全球一定要團結合作,戰勝暖化。面對50年後,島國可能消失,湯安諾準備將民眾移民到其他國家,並拒絕成為氣候難民。湯安諾:「對我來說,這是很現實的選擇,無法維持島嶼持續適合人居住,我們就必須找其他地方,我們一直反對應該成為氣候變遷難民的說法,因為我們知道這正在發生,而我們也有足夠的時間準備。」

掩不住對去年哥本哈根會議的失望,湯安諾痛批,大國只顧自己的經濟發展。湯安諾:「我們要把各種可能拿出來討論,有不同意見,就好好談,身為聰明的人類,我們相信我們可以找到解決之道。」

Top

  論壇:哪門子的「環保救國」?

作者: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台灣生態學會常務理事)

亡國之途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筆者於立法院公聽會中指出,台灣社會災難已是一齣戲,同樣的劇本,在不同時空由不同的人上演,而愈演愈悲哀,簡單的說,台灣的災難已常態化,且顯現三大病兆(現象):

第一、國在山河破。山崩、水患、土石流一再昭告,台灣山林國土的崩解以及水土環境的失衡,顯然這座島嶼正走在「反環境、反生態」的道路。

第二、社會成本惡耗。大量資源投注救災、救濟、補助,大筆資金不斷投入修橋造路、工程復建、治山治水,反覆工程加碼、水泥療傷、阻擋土石、疏浚清淤,重新製造(或累積)更大的災難能量,正是典型的「不經濟、反經濟」。

第三、社會弱勢遭受威脅。河川水系上游及下游的社會弱勢(原住民、農民、漁民)成為主要受害者,並且經由災難將他們推向更邊緣,這樣的社會顯然「不公不義」。

但最恐怖的是,在災難常態化的三大病兆下,重大開發仍一再上演吞噬土地的野蠻遊戲。政經巨獸不永不滿足的吃,例如中科四期、國光石化、後龍科技園區、南港202兵工廠、台北市保護區變更(環境議題「大發生」中,請參見環境新聞)。不只有吃還得喝,故水庫開發遍地開花,大肚攔河堰、天花湖水庫、比麟水庫、平溪水庫,連美濃水庫都有復活的跡象。巨獸吃喝之間,多少的國有(全民所有)土地被典當,多少的私人家園被徵收瓦解,編織出多少失所、流離的人間悲劇。別忘了吃喝之後一定要排要拉,所有的排放進入天空、水系與土地,最後透過呼吸、飲水、糧食累積加乘回到台灣人身上,造就「不健康、反健康」的國度。

我們生存在一個長期淘空土地資源、水資源的國家,生活在一個不停剝奪全民資本用以滿足大企業財團私囊,且將弱勢推向絕境來成就強勢的國家,更糟糕的是,這樣的戲碼越演越烈。當一個國家社會走向摧毀環境、反經濟、不公義、不健康之途,就如同一隻生吞自己尾巴的蛇,正邁向沒有明天的亡國之途。一個瓦解土地基底、摧殘環境根系、完全背離永續的國家,社會何以長遠?經濟何以維繫?明天會在那裡?

2008年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提出「健康、永續、顧台灣」的競選口號(宣稱是環保政策),在當選2年後,國家持續邁向盲目發展、沒有明天的亡國之途,又提出「環保救國」的論調,坦白說,令人哭笑不得,只能說馬政權有創意的文字化妝師,但也真的太蔑視台灣人民的公民素養。因為口號僅能用來餵養選民,沒法救國更可能加速滅國。

庸醫無能治病

災難常態化,病因何在?

答案是內憂外患交纏。第一,地質、地形、地震、颱風等因素造就脆弱的先天地體本質(無機環境)。第二,文明開發的長期挑戰,百年來山林開拓,從伐木、開路、農業、遊憩,濫墾、濫伐、濫建一系列蔓延開展,向天爭地、搶地,瓦解天然養育及防護的維生生態系統(有機環境),摧毀自然的水文調節機制與水土保持功能。第三,921大震讓脆弱地體更加殘破、碎裂。第四,全球環境變遷的氣候極端化。

簡單的說,台灣這個生命體先天體質不佳,且從來未善待自己,長期挑戰、惡耗自我,造成一身儡弱疲困,921大病一場,使得敏感、脆弱的體質殘破、衰敗加劇,更糟糕的是,這個生命體所處外在環境極其惡劣,隨時可能引發疫病風暴。

庸醫不能治病,庸才無法救國。我們看到的專業醫療團隊(政府)從未正視「國土潰爛」的病態總根源,卻不斷強行對這個垂危病體施加整型美容、圍堵拴塞(請參見所有治山、治水計畫),最最邪惡者莫非醫者正是魔鬼化身,日夜掠奪、侵吞病體,不到油盡燈枯誓不罷休。

檢驗馬總統打造未來黃金十年所揭示的六大主張,「環保救國」之目標竟僅提及「綠能打造低碳家園」,顯見根本不瞭解台灣病態,或根本就是病態之一,所以僅見極端氣候,無視整體問題。而因目標不清,當然看不到具體策略、方案之施政。「環保救國」無疑是最空洞的口號。

進一步檢驗馬政權,對土地救贖、未來世代避災的國土復育到底在哪裡?長期被挑戰而無法落實的國土計畫如何執行?濫開國土之門的野蠻遊戲繼續上演,立個個國土計畫法又能奈何?「產業創新條例」是餵養巨獸、國土浩劫的大延續,卻正是馬政府的大政績?中科四期二林園區位於台灣中部農業生產區的核心地帶,也是水資源匱乏以及地層下陷地區,為何完全背叛國土規劃體制,讓所有計畫繳械、成為笑話?可怕的是,這樣的事現在仍持續發生(如國光石化、後龍科技園區),未來也將永續發生?而環境污染事件(如仁武工業區)系列蔓延擴展?請問,這是哪門子的「環保救國論」。

全民檢驗

奉勸藍、綠選民,不論是否投馬總統一票者,皆應徹底檢驗「環保救國」承諾。具體作法可由全台各地環保團體羅列所有正在發生的指標性議題,由全民共同檢驗國家機器由上到下是否突破或改變下列。

1.價值認知的改變。舉例而言,4月22日地球日馬總統與幾個環保團體會面時,不可思議的開場即說:「台灣天然資源有限,天然災害頻仍,不解台灣是寶島之說」,而對於國光石化等高污染、高排碳的開發,亦表示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台塑、台電、中油、台泥等重大投資案對擴大內需有幫助,無法做到完全不排碳,更表明國光石化是擴大內需不得不做的建設。這樣的價值認知,擺明讓巨獸繼續糟蹋國土,還能談什麼環保救國?

2.是否繼續踐踏國土、環境,蹂躪生命家園與健康國光石化案將摧毀海洋資源地區及國際級重要濕地,後龍科技園區要殘害國家農業資源生產的敏感區,也是作物生產的高適宜「特定農業區」,南港202兵工廠因軍事管制漸次回復的生態系統仍然面對強勢的唯用心態。環保真是馬吳政府一個遙遠的夢。

3.是否友善對待救國伙伴──環保團體與民眾。環保團體與抗爭民眾一直被政府視為開發、建設與發展的絆腳石,故往往難以獲得友善的對待。議題審議過程中多少環團被阻絕在外,不能攝影、不得錄音、三分鐘講清楚說明白,此外,有多少資訊見不得陽光,故意講不清楚或以機密為由乾脆不講。如果實踐環保的個人與團體被政府當作敵人,環保救國論還真是大諷刺。

4.是否自甘淪為開發巨獸的清道夫。長久以來,台灣政府做為大企業、大財團的支持者與協助者,為他們釋放利多、掃除障礙並解決問題,例如土地的取得、規劃與審議、租金的減免、公共設施的配設、稅賦的調整、水力與電力供應、污染的處理、環保團體的阻礙。真要環保救國,我們就必須期待看見政府基於國土大計,大聲向企業財團說不,並將不當的開發案(而非守護環境者)阻擋於門外。

台灣社會談永續20多年,全民朗朗上口,但整體社會實踐完全背離永續,使得永續的「討論」可以永續。「環保救國論」是不是另一個甜美的糖衣、時尚的皮草、高明的化妝術,用來妝點當代人類文明從未跳脫與變革的「發展價值」,不需2年即可驗證是一場虛假的騙局。

Top

  連署動員:搶救永和仁愛公園綠樹

發起團體:雙和護樹聯盟、綠黨、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永和社區大學、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財團法人淨竹文教基金會、看守台灣協會、收復街道聯盟

連署行動貼紙搶救永和仁愛公園綠樹:公園住綠樹,水泥請止步!
「廣場夠了 我們要樹」第二彈「水泥滿了、還我泥土」連署: 請問永和市長、台北縣長,永和能不能有兩片肺葉?

活動緣起:

去年底(2009)四號公園「廣場夠了我們要樹」行動,中和市公所從善如流變更設計,一週內成功護樹。但另一個永和之肺,仁愛公園,是永和市管轄的唯一市立公園(一號公園),公所去年1月16日半夜砍樹令人心痛、今年卻還「加碼砍百棵」?規畫將新闢、拓寬六百多公尺綿密水泥路網、零散水泥廣場,「公園開大馬路」嚴重水泥化的荒唐設計,竟要移除百餘株擋路大樹,令人質疑「假開路、真砍樹」!地狹人稠的永和市,人口密度台灣第一,人均享有綠地面積只有0.25平方公尺,一張報紙小,可能是倒數第一,綠地嚴重不足,市區僅存兩座大型公園:仁愛公園、四號公園,卻面臨兩公所水泥化侵吞的壓力。
永和人也要兩片完整的肺葉,我們主張:
一、保留綠樹:永和市公所,馬上變更設計,原地保留綠樹!一棵樹也不能移!
二、依法監督:台北縣政府,馬上依法監督,切莫推諉卸責!台北縣樹保自治條例就可管!
三、資訊公開:要求所有規畫上網公告,並召開聽證會廣納民眾意見。

協助連署串連動員方式:

一、重要連結

1.連署平台: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0051401150300
2.串連貼紙 (臉書) 搶救永和仁愛公園綠樹 (百棵巨樹成標靶):http://apps.facebook.com/hotstickers/stickerusers.php?stickerid=24718
3.串連貼紙 (部落格版):
http://stickeraction.com/yonghe1park

二、動員與張貼短訊息

1.臉書或各處張貼:
【連署救樹】永和仁愛公園-電子連署連署平台: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0051401150300 (搶救永和仁愛公園綠樹:公園住綠樹,水泥請止步!) 請問永和市長、永和能不能有兩片肺葉?

2.微網誌140字:

2.1 搶救永和之肺,搶救永和仁愛公園綠樹,連署救樹吧!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0051401150300 ">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0051401150300
2.2搶救永和仁愛公園綠樹,請幫忙串連吧!!http://apps.facebook.com/hotstickers/stickerusers.php?stickerid=24718 (臉書貼紙) / http://stickeraction.com/yonghe1park (部落格貼紙)

三、使用說明(臉書貼紙與部落格貼紙):

(一) 臉書貼紙串連使用說明進貼紙頁面時:

1.【連署】:點擊[圖像]或[貼紙連結]點,就會進連署平台
貼紙圖
2.【加入串連】選取[貼到自己的塗鴉牆],就會在個人頁面左欄出現
2.1若有管理粉絲頁頁,[串連貼紙請選擇塗鴉牆],選張貼自已或管理之頁面
2.2 貼到自己的塗鴉牆後,會出現在左方欄位,增加資訊觸及率,朋友點擊圖象即會進連署頁面
3.【張貼宣傳】貼到朋友塗鴉牆 | 邀請朋友 | Email
3.1 貼到朋友塗鴉牆 (限制1人)
3.2 邀請朋友 (限制12人)跟貼到朋友塗鴉牆 一樣一次貼多人
3.3 Email (限制12人) 隱私發送干擾性低,但只朋友自已看到【張貼宣傳】邀請朋友 效果最佳,會出現於友人的牆面,讓其朋友看到以上皆可打首字搜尋名字

連署回傳:電話 (02)2365-6515;傳真(02)2365-6829;電子郵件:yonghe.firstpark@gmail.com

紙本收件: 永和社區大學(永和市永利路71號,福和國中內) (pm02:00-10:00)

下載連署文件

下載連署串連貼紙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