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0.5.2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支持地球日,響應雅虎公益勸募
2010「清淨海洋寶貝家園」第一梯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生命力新聞
苦勞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台灣永續聯盟 

生態關懷者協會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溪流環境協會
台灣綠黨
千里步道
 
  水泥灌漿虐行道樹 永和市公所惹起民怨沸騰


永和人行道工程灌水泥虐樹。照片來源:雙和護樹聯盟

【相關連結】
連署動員:搶救永和仁愛公園綠樹

我們的島:來去公園玩

百株樹遭標記 護樹聯盟喊別砍
中永和:四號公園綠樹留下 水泥廣場夠了
炎炎夏日,人行道旁的路樹串聯起都市生活的涼爽綠意,但這樣的景象在永和市新施作的人行道改善工程沿線卻不復見。昨日雙和護樹聯盟、仁愛公園護樹志工隊、綠黨、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昨(25)日共同召開記者會,揭發台北縣永和市又一椿採取「水泥灌漿窒息SM虐樹法」的路面改善工程,環團抨擊永和市人行道工程只為工程便利,一再將路樹植穴水泥灌漿,有如水泥封喉死亡封印,將行道樹植穴呼吸透水面完全氣密封死。

永和市公所過去曾多次遭民眾抗議未善待樹木,唯一的二號公園也在無預警下進行大量移樹工程。此次遭揭發的永和市民生路路面改善工程,正在施工中,沿線21株樹木,遭水泥灌漿,全面阻絕透氣泥土。民眾與環團呼籲公所馬上改善工程、台北縣政府應依台北縣樹木保護自治條例處罰。精采內文

 
 
 
  生態工作假期:生態調查讓工作假期變生態了

 

作者:吳孟純

生態工作假期與生態調查有什麼相關呢?在開始一場生態工作假期之前,要經過將近一年的生態調查,才能開始招募志工前來協助。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因為,生態調查在在工作假期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要盡興在這個地方玩樂,也要先了解這個地方的每一吋土地的美麗和需要。這些調查中的收獲與祕辛,在這裡大公開囉!

陽明山雍來溼地:調查要練就水上飄

都在做啥?很多人上過陽明山,都知道七星山有一溼地夢幻湖,但是其實在它的對面也有一個迷你溼地「雍來溼地」。雍來溼地原本為一礦場的洗石池,2005年將這池子重新改頭換面,期待它成為一個具有多樣生物兼具環境教育的溼地園區。自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就跟雍來溼地程關係密切,每個月都會固定做調查,而在3-9月則是每個月會在雍來溼地進行生態工作假期。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花蓮七星潭風景區去年底爆發BOT與違法開發爭議,日前,花蓮縣政府終於提出「新訂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政府政策環評」,作為縣府與各界溝通的平台。此案牽涉花蓮未來國土規 畫、景觀、海域、文化資產,引發各界關注。遺憾的是,從蓮縣政府提出的資料過於模糊,看不出對七星潭未來的期望,環評委員已要求補充資料再送審

北二高走山震驚國人,延宕多年的地質法終於受到重視,並於2日經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初審通過,規定經濟部應公告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有一部分位於地質敏感區者,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氣候變遷,災害頻傳,東歐地區最近豪雨成災,以波蘭最為嚴重,境內最長的河流維斯拉河遇上160年來的最高水位,災情慘重累計至少造成14人死亡,10萬人身陷災區。美國則針對溫室氣體提出新對策,聯邦政府將首次針對中型、重型卡車與公車進行碳排管制,自2014年出廠的車輛開始實施。

海上漏油事件又添一起。新加坡海峽25日發生1艘馬來西亞籍油輪和1艘貨船相撞,導致約2500公噸的原油外洩。新加坡當局已派船清理海域,同時通知沿海養殖業者防範原油入侵。

【更多今日新聞】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田鼠窩與綠建築

作者:楊雅雲(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方案經理)

小的時候,我們會為了一朵花的香味停下腳步,長大之後,我們會為了鄰居的植物蔓延到我家圍牆而去告發。對大自然的忽略與漠視表現在各種面向,以至於當我們真的存夠了錢,想買間房子安定下來時,我們考慮的都是「我有沒有買得比樓下更便宜」、「附近有沒有量販店」等跟錢與便利性有關的算計。有人跟我們談綠建築,我們嗤之以鼻「不過就是一個睡覺的地方,哪來這麼多麻煩事」,甚至覺得環保、永續大概又是資本主義創造出來的陰謀,只想騙走小老百姓的錢。大概都得等到我們老了,病了,才驚覺原來我們住的房子,跟大自然一樣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精采內文

 
  連署:反對《森林法》修法 讓寺廟侵占就地合法
發起單位:地球公民協會

反對「森林法」讓寺廟侵占就地合法連署訴求: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將於5/27審查蔡錦隆等24位委員所提森林法第八條修正案,此法一通過,全台宗教寺廟占用國、公有林地者即全數取得出租、讓與、讓售或撥用國、公有林地之合法資格。我們反對此修正案理由如下:

一、莫拉克風災讓國人見識到台灣山坡地敏感脆弱,修正森林法地八條讓占用國、公有林地的宗教寺廟就地合法,將陷宗教寺廟的人民生命財產於山崩、土石流威脅,衍生國家賠償之糾紛。

二、百年來由於山林破壞,已造成嚴重的土石流、水患大災難。山林政策應以國土復育為上位原則,而非持續鬆綁山林開發。精采內文

 
 
  .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