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6.1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生命力新聞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水產出版社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推薦瀏覽
珊瑚礁學會
林木健康服務網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海洋台灣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台北市野鳥學會
關渡自然公園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相思無盡───相思寮田調小組2010春季報告
為了中科四期基地的「工整」,世居彰化二林相思寮聚落的近30戶人遭迫搬在即,與科管局協商保留遭「不符科學園區意象」為由強硬拒絕,2010年初,一群青年組成相思寮田調小組,記錄下中科徵收民地過程中的問題、農業生產狀況以及農民的生命故事。

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蔡晏霖在序言中寫著:「相思寮很小,小到緊鄰的彰129縣道上不見任何「相思寮」路標,小到往來車輛無須加速便一閃而過。因為小,種種農村再生與發展政策到不了相思寮,以至於這裡既沒有彩塑雞鴨鵝牛等「入口意象」,也沒有外表貼滿二丁掛、一旦由某某長題字掛匾後便開始養蚊子的社區活動中心。從北邊挖仔庄的方向來,相思寮最清楚的入口指標是一座長約三公尺的太平橋,橋右前方一幢廢屋,一畦樹叢,一排水泥模板製圍牆... 」本篇為序,其餘留篇精彩田野紀錄將於6月18~26日每天刊登。精采內文

相思寮的哭泣;攝影:呂苡榕

【相關連結】
用長鏡頭看相思寮
尋找相思寮
產業政策獨厚財團 相思寮不平安
相思寮北上爭取保留家園 中科僅同意緩拆
  貿易與氣候變遷:貿易與全球氣候變遷──序言

作者:鍾國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本系列文章內容,主要改寫自稍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2009年執行環保署委辦的『國際動態環保資訊蒐集計畫』內的專題文章。回顧去年夏天,全球與國內處於減碳承諾的氣氛,現在似乎還可以清楚嗅到當時全球矚目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即將召開,舉凡與經貿或環保有關的政府與民間單位,無不抱著又期待又怕被傷害的心情迎接關鍵日期到來。而今,2009年底的會議已過,不論你認為這是一場全球暖化騙局或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真相,美國總統還是曾經大談綠領經濟的歐巴馬,我方也還是高談節能減碳與環保救國的馬政府。這個世界因為全球氣候變遷議題而出現甚麼改變?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這個艱難議題呢?

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可是,海島型經濟體的成敗,很大一部份必須仰賴進出口貿易的榮枯,因為氣候變遷議題引發的國際貿易或區域貿易新協定,可能變成新的貿易障礙而直接衝擊我經濟,我們當前或許沒有辦法直接在國際環保政治談判中擔任主角,但如何從反省貿易與氣候變遷的關係中,沈澱出對我們可以在有限的外交、經濟、環境等空隙裡,找到最恰當的發展方式,恐怕都不是一篇短文可以談清楚。 精采內文

  貿易與氣候變遷:貿易與環境的基本關係

作者:鍾國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全球化、全球化啊,這個已不只是名詞的名詞,當街坊巷口的雜貨店都變成小七便利超商、當你家冰箱都變成我家冰箱、當麥叔叔與西雅圖產的美人魚咖啡在街頭大戰珍奶茶飲攤,當農田果園都換裝成休閒咖啡座,當工廠運送帶上的零件從聖誕燈泡變成台商在中、越等地生產的半成品再運回組裝換上MIT標籤、當污染的土壤與地下水出現長串沒聽過的繞口化學式、當跨國食品集團砍掉熱帶雨林改種油棕樹而間接製成高檔食品賣到台灣...。

看待貿易與環境關係的三大基本立場

討論『氣候變遷』與『貿易』的關係之前,其實,UNEP與IISD分別在2001年與2005年公佈過相關報告,內容主要包含由「環境」、「貿易」、與「發展」等三大基本立場的綜合觀點。我們可以從國際經貿與國際環境管理兩大法制體系之下,對比不同看法之間的差別,從區分不同組織、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在協商貿易與環境問題時,如何分別用不同價值提出不同的論點,將可以理解在多邊貿易協商時,各國與各組織為何會有意見相左?為何會有相同交集?這些不是巧合,而是有來自對不同事務與議題的不同利益考量的出發點。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知名作家為台北202兵工廠濕地案哭跪抵制,彰化占地4000公頃的國光石化案,也終於引起學界意識覺醒,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透露,學界將推動百位專家連署,以保農業健康生態之名反對此。在香港,因為核電廠的設置,引發重大公安事件。深圳大亞灣核電站日前經媒體踢爆發生輻射外洩事件,香港環保人士與深圳網民痛批當局隱瞞實情,未盡監督之職。人為的墨西哥漏油事件也是難補救,英國石油公司(BP)在船隻遭到閃電襲擊起火後,已停止收集漏油的作業。BP目前每天從海底破裂油井抽取約1萬5000桶漏油至海面的船隻,據信是現在仍在滲漏原油量的一半。

生活中廣泛被使用的殺菌劑「蘇力菌」,可能不是原先認為的對環境友善!「蘇力菌」這種名為Bti的桿菌,是目前在全世界最常被用來防治蚊蟲的殺菌劑,被認為是取代化學殺蟲劑的替代方法裡毒性最少的一種。然而新的研究卻顯示出,滅蚊之餘,對鳥類的繁殖成功率有著負面影響。

如果家裡有過期的藥品,你會怎麼處理?相信許多人的回答,是沖到馬桶裡,或是乾脆丟在垃圾桶丟掉,台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林郁真研究發現,大台北地區的大漢溪流域,測得的抗生素最高濃度達75ppb,為歐盟制定的環境風險評估標準0.01ppb的7千5百倍,甚至新店溪也被同時檢測出止痛藥、雌激素,連咖啡因都有。不知不覺中,我們污染了周遭的河流。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浮濫土地徵收 社會重大危機

作者: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

2010 年6月8日,苗栗縣政府派出大批警力將科學園區竹南基地(大埔)預定徵收地完全封閉,禁止老百姓出入,縣府並請來怪手,直接開入農田,將快要成熟的稻子連根挖起,此舉如同穿腸破肚一般,讓老農氣憤垂淚。消息傳來各界譁然,引起極大的震撼與憤怒,讓人無法想像苗栗縣府竟然公然祭出如此驚悚的舉動。我國徵收制度不公義,如架刀逼人。

這個徵收案,縣府在法律上主要倚賴的是土地徵收條例,尤其是區段徵收相關的條款。然而,我國的土地徵收制度早就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區段徵收更是問題重重,學界早就不斷地呼籲,希望政府及主政者能夠趕緊修改此不公義的制度,但是政府至今依舊是不動如山,繼續放任各地方首長及目的事業機關藉此制度來侵奪民地,剝奪社會弱勢者所僅有的資產。

政府美其名稱區段徵收制度為政府與土地所有權人「合作式的土地開發」,並洋洋得意的對外宣揚這種開發方式政府根本不用出錢,並可獲得龐大的利益。但是,透過制度的設計,所謂的合作其實就好像是拿著一把鋼刀架在老百姓的脖子上,逼著土地所有權人不能說不。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反竹南科學園區擴大徵收案連署

作者:竹南大埔自救會

一、事件緣起──郭台銘要地 劉政鴻緊急變更計畫強徵民地!

大埔里緊鄰竹南科學園區。民國九十三年起,便有園區擴大徵收的計畫。原本的徵收條件是「原地原配」(開發完後,原本徵收的農地可以換配為建地),且原本預計徵收面積僅23公頃,劃及民宅、民地較少。在民國97年3月,因郭台銘旗下的群創光電(今奇美電子)陳情,建議擴大事業專用區,苗栗縣政府便超有效率地在短短一個月內,就草率將原先預計徵收的23公頃擴大為28公頃。整整五公頃的民宅、農地被大量劃入。 精采內文

 
 
相思無盡───相思寮田調小組2010春季報告

序──相思寮田調小組2010春季報告

作者:蔡晏霖(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策劃:台灣農村陣線、相思寮後援會;攝影:呂苡榕

編按:為了中科四期基地的「工整」,世居彰化二林相思寮聚落的近30戶人遭迫搬在即,與科管局協商保留遭「不符科學園區意象」為由強硬拒絕,2010年初,一群青年組成相思寮田調小組,記錄下中科徵收民地過程中的問題、農業生產狀況以及農民的生命故事,本篇為序,其餘留篇精彩田野紀錄將於6月18~26日每天刊登。

一.

相思寮很小,小到緊鄰的彰129縣道上不見任何「相思寮」路標,小到往來車輛無須加速便一閃而過。因為小,種種農村再生與發展政策到不了相思寮,以至於這裡既沒有彩塑雞鴨鵝牛等「入口意象」,也沒有外表貼滿二丁掛、一旦由某某長題字掛匾後便開始養蚊子的社區活動中心。從北邊挖仔庄的方向來,相思寮最清楚的入口指標是一座長約三公尺的太平橋,橋右前方一幢廢屋,一畦樹叢,一排水泥模板製圍牆。水泥牆右前方的三合院是相思寮貨真價實的社區中心:這裡養蚊子,也生養兩棵老龍眼樹、十餘種菜蔬、一狗二貓,以及萬合里二鄰(即相思寮)鄰長一家人。每日農事空檔,鄰長伯與牽手只要往合院簷廊下的藤椅一坐,進出相思寮的人車便盡入眼中。而全庄居民也早已習慣在經過此院門時偏頭張望,或乾脆把鐵馬踏進院埕裡兜一圈,快閃式地聊上幾句。鄰長家外牆上掛著的小盒,雖名為巡邏箱,倒比較像是訊息收發站:庄外員警填巡邏單時的幾句隨意談總是從此穿埕走瓦一路耳語飄到二分鐘腳程外的庄尾去。

二.

相思寮雖小,卻與台灣其他地方生脈相連。16歲就開始牽牛車的阿將伯往來129縣道無數回(彼時是石頭舖成的牛車路),最記得少年時摸黑到員林賣蔗葉,回程牛隻自己尋路,少年阿將一路搖擺睡回相思寮。(註1) 現在的129除了兩線柏油道,還有大排水溝與高壓電塔一路護持,不舍晝夜密密串起台灣島引水輸電的資源挪移大網帶。匆匆路過的還有從大城等鹽分地帶北上討生活的人,為了省下國道一號埤頭站過路費而飛車繞行129,每日來回撙80元,一個月就省一千多。「不信你們過年的時候來瞧」,養豬的鬍鬚叔大聲說:「這裡跟高速公路一樣塞咧。」

其實只要一個普通的週末129就已經顯得塞。塞在路上的是那些長於相思寮而後落腳城鎮的孩子,週休回庄拿自家田裡的紅白蘿蔔、蔥蒜、白菜與大頭菜,也拿院埕裡的茄子、紅菜、菠菜、空心菜與帝王豆。 這些作物都是自家與友鄰要吃的,不但不洗藥,「半夜還起來趕蛾哩!」阿美嬸說。返鄉的孩子也拿前一個夏天在自家稻埕中吸飽陽光的米:平日由阿將伯分袋收在左護龍的儲藏間裡,兒子回庄時才花一百元請工廠現碾一袋,白米帶回都市,糠留下拌番薯簽餵雞。過年前夕阿美嬸用大灶炊煮蘿蔔糕,讓返鄉的女兒帶回彰化吃,再加送一袋新鮮白蘿蔔給親家母做糕。由一雙手到另一雙手,從一個廚房到另一個廚房,相思寮的土地便如此傳遞養分,生生滋哺百十里外的城市。

三.

相思寮的過去則緊扣台灣的歷史脈動。古濁水溪與海口季風為舊二林上、下堡吹來大片沙丘,百年前始經日人的防風與水利工程轉為農墾之地。(註2) 殖民政權帶來防風的木麻黃(現今由太平橋往大排沙農場途中還有一整排),也帶來集約型蔗園、土地徵收制度與新式製糖會社,深深改變相思寮的自然與人文地貌。蔗田需要水肥與獸力,會社便招來養豬與畜牛戶。蔗業需要職工與體力勞工,會社便在與相思寮一渠之隔的萬合里一鄰處蓋起倉庫、主管宿舍、技工宿舍與臨時工宿舍。一鄰最熱鬧時曾有住戶六七十,居民數百,在台灣蔗業的黃金年代扮演著微型的地方政經中心角色(註3)。

殖民政權也引進單一糖廠原料採集區與名為「米糖比價法」的定價收購制度。前者限制蔗農的市場權利以保障會社原料供應之穩定,後者則使蔗價接近農民維生所需之米價,從而阻止蔗農分享龐大的製糖利益。此二項制度環環相扣並有警力為後盾,務求增產抑價以極大化會社利潤,更同時奠定了日本「糖業帝國主義」的物質基礎。(註4)總之,擅長以新式生產技術榨糖的會社同樣擅長以新式統馭技術榨取蔗農的血汗,其成效之劇,迫使二林蔗農憤起爭議蔗價,並集結抗拒會社強行派工收割。那些於1925年飛過二林上空、擲向警察與會社人員的石頭與甘蔗,由是見證了台灣近代史上農民的首次集體發聲。

四.

撥開歷史大敘事而往常民的生活探望,相思寮裡猶是蔗影重重。由沙丘而成蔗工庄,萬合里一、二鄰的種種食工住行皆與蔗業經濟緊密相繫:竹篙厝上蓋著蔗葉曬乾舖成的屋頂,大灶裡燒著蔗枝蔗莖。出門五分車一搭到溪湖,不像現在要踩鐵馬30分鐘。庄內,家家戶戶都做明治製糖會社與後來台糖溪湖糖廠的「會社工」:男人翻耕、整地、種苗、築蔗壟、削土、中耕、掩青、收割、裝載、搬運,還有人專職走巡數甲蔗田,防人偷甘蔗。女人成小隊一邊唱歌一邊田裡鋤草、用籃子把雜草搬出、灑肥灰(易引發皮膚病,所以灑下之後得快跑離開),並同時照看家中大小事。阿花嬸回憶鄰居阿卻嬸曾經工作到臨盆才跑回家,差點在蔗田裡生囡仔。阿美嬸難忘年少時夜夜摸黑起床煮豬菜,孩子擺在大灶前,小小年紀已經知道想喝奶得伸手拉一拉母親的圍裙。會社工是艱苦工。

會社工艱苦,除了工作繁重,也因為微薄的薪資根本不足以支撐蔗工的基本生活 (雖然1950年代中期以前糖業幾不間斷地年年為台灣賺進三分之二以上的外匯)。於是,下工之後,蔗工還是找時間回蔗田裡勞動,撿蔗葉蔗莖也採甘蔗供自家用或做零星買賣,並透過開墾、租佃或者放領公地等方式自力種稻種菜養雞養豬維持家戶型的小農經濟。而當糖業耕作機械化,後來並漸次緊縮生產規模,這些小農又逐步轉向商品化菜蔬作物的生產。相思寮庄北的挖仔從1962年起一直是全台的韮菜花集散中心。較有體力的農人也曾靠洋菇(1966年台灣出口量世界第一)與蘆筍(1980年台灣出口量世界第一)等高經濟價值出口作物享有短暫好光景,直到歐洲共同市場將台灣的進口配額轉給中國(註5)。

五.

從甘蔗、洋菇到蘆筍,相思寮一路緊隨台灣經濟作物的興亡曲線,持續與遠方的餐桌生息相通。然而相思寮人不只擅於操持多種農事,也擅於游走農工分際,審時度勢或農或工,甚至遠走他鄉全職打工。萬合里一鄰的阿恭伯瑞芳挖礦不算遠,同村的阿琴嬸曾經三度遠渡琉球做「綁約工」,沒日沒夜砍了三年的甘蔗。返台以後阿琴嬸繼續全島安全設施工地走透透,怪手起落間徒手綁鋼筋,一路做到工地裡的夥伴從原住民朋友都變成東南亞籍移工。家業較為殷實的阿國叔十幾歲就開始學電鍍,從烤肉網鍍到滑鼠版,多年來也有上百萬的利潤。阿國叔夫婦也曾在務農之餘接單製鞋,每天從萬合以及鄰近的花崙(今稱梅芳)、挖仔等農村帶上180 多名男女工到員林,日夜加班為鞋廠趕工搶製外銷美國的女鞋與運動鞋,直到台灣的製鞋業與其他勞力密集產業同步走上外移之路。

六.

無論務農、做工,還是亦農亦工,相思寮牢牢攀隨台灣近百年的農工發展,一直內在於台灣的現代化過程。也因此相思寮雖小,卻從來不曾脫離島國的歷史脈息。相思寮是農村,但也不是農村,至少不是台灣這個把自我認同牢牢建立在所謂「傳統農業社會」之對立面的「現代工商社會」眼中的農村,因為台灣農村百年來從不單純只是以農維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給自足與世無涉,彷彿亙古永恆屬於傳統並因此註定在台灣的未來缺席。相反的,相思寮的居民積極靈動,緊隨時代脈搏百般努力尋找活路與出口︰無論白天做會社工晚上砍蔗葉,還是出外漂浪當移工,相思寮的居民從來就不是封閉被動的農民,相思寮也從來不是落後頹圮的遲暮農村,而正是台灣社會的縮影;相思寮是我們。

隨著中部科學園區第四期開發案空降二林,相思寮更自2009年一躍而為台灣民間社會反思數十年因襲之發展模式、論辯多元永續發展價值的前鋒戰地之一 (其它戰地包括土城彈藥庫、新竹二重埔、苗栗灣寶、台中后里、濁水溪口國光石化預定地等)。從1980年竹科開發案始,台灣舉國編織著科技美麗島的集體大夢,近年並愈演愈烈而朝一縣一園區的目標邁進。產業升級誠然重要,科技的未來也確實美麗,然而這種視科學園區為地方發展萬靈丹,以為無煙囪產業就等於無污染的想法,卻恰恰是個一點也不科學的迷思。以竹科為例,高科技產業確實造就科技新貴 (多數不是新竹人),但也衍生交通擁塞、房價飛漲、公共資源緊縮以及在地民眾的相對被剝奪感等地方問題;科技廢水製造出的綠牡蠣等環境污染與食品安全風險更得由690名香山溼地失業蚵農與全台民眾承擔。高科技產業的高產值裡其實隱含大量的外部成本。一個真正科學且負責任的科學園區開發計畫理應把這些隱藏成本全部攤開來算清楚。

從這一點來看,中科四期始終是一個不負責任的開發計畫。從2009年的環評審查爭議至今,開發單位始終無法就種種可預期的工業污染、水電資源排擠,以及強制徵收包括相思寮在內2.2公頃私有地的必要性與相關安置計畫等爭議做出合理的答覆(註6)。僅以6月1日甫召開的中科四期人工溼地設置計畫專案小組審查會議為例,開發單位坦承規劃案以景觀優先,汙水處理考量次之,擺明敷衍當初環評審查結論要求加設此人工溼地的初衷。而雖然這人工溼地正是要蓋在相思寮上(先毀去良田,再來造個水田景觀池),整場會議卻對相思寮的迫遷問題未置一詞,全體產官學界與會者對遠道而來的相思寮居民毫不聞問。正如開發單位簡報上一張張平疇萬里風光明媚獨缺居民的「基地實景照」所示:這是一場抹去歷史、「目中無人」的現代版高科技滅村殖民戰爭。

值得強調的是,中科四期相關爭議牽涉的不只是相思寮與雲彰兩縣的環境,也牽涉了台灣慣行開發模式中的諸多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點:(1)超限利用水與土地資源,環境不堪負荷;(2)在優質農業區設置工業區,使國土規劃機制形同虛設;(3)灌排不分離,使農漁牧業長期承受工業污染 (尤其科技廢水至今無適當法律可管) ; (4)工業與農業爭地搶水,危害台灣糧食自給 (還是阿洲伯說得對:「古早人說要吃粿就要自己炊。自己種做,不怕歹冬。食物嘸通都靠進口啦!);(5)行政機關濫用徵收權,開發行為形同國家霸凌小民財產權為財團與地方勢力圈地謀利;(6)環評與區委會決策過程規避甚至阻撓民眾參與(註7)。

相思寮確實是我們,因為相思寮與中科四期開發案所暴露出的問題正是台灣發展模式的核心問題,而這些問題既是地方性的,也同時是全國、甚至是全球性的議題。也正因此,相思寮雖小,但它逼使我們正視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我們要的是一個行政濫權、環境污染、糧食依賴、獨尊財富成就而價值單一的台灣,還是一個重視國民健康與環境品質、實踐程序正義與民眾參與、並保有豐富生態與文化多樣性的台灣?

小小相思寮,正牽繫著台灣島上所有人共同的當下與未來。

七.

2009 年秋天,我有幸與兩位來自相思寮的長輩在台北街頭相遇,之後又與幾位朋友一同往訪相思寮,相思寮田調小組因此誕生。小組成員包括正在交大族群與文化研究所就讀的陳貞宇、嚴勳業、Conny、陳璐誼,也包括陳怡文、卓馨怡兩位學院外的得力夥伴。關於相思寮與中科四期的報導與評論早已量多質美(註8),我們能做的只是發揮「學人類學的」的厚臉皮,請相思寮後援會的博任、小八、文烽、淑惠帶我們四處串門子,占用阿公阿媽的簷廊與時間,既聽他們懷人憶舊、講古唱歌,也聽他們或流淚或戲謔地幹譙這個「告輸了還是硬來」的政府。「交官窮,交官死;交牛販,蝕了米。」(鬍鬚叔語) 不只是口傳的農村諺語,更是他們與諸多政府單位肉搏交鋒後的切身體驗。當然三天兩夜很短,我們很快回到自己與竹科為鄰的生活常軌,但從此對那個二林東北角的小庄頭有了無限相思。我始終忘不了東勢里宗仔阿姆家中那張舖著報紙的公媽桌──因為公媽廳樑上有鳥兒正在築巢,宗仔阿伯阿姆夫婦倆寧願為鳥兒換報紙清糞便也不忍心趕鳥。都說科技始於人性,看來中科管理局不只不應趕走宗仔阿伯夫婦,還該請他們來作科學園區規劃才是。

2010年春我們二度重訪相思寮,文烽與淑惠還是全程作陪。宗仔阿伯家的鳥巢還在,但環抱相思寮的台糖土地已不做蔗,大片閒置土地遭外來勢力搶種生長期較短的西瓜。蔗田裡沒有了甘蔗,田鼠四處流竄,大肆啃食相思寮抽長中的稻穀。中科動工以後有些田裡抽不出水(地下水去哪了?),但阿將伯不打算花兩萬塊再往下打井,因為不知道還能與田地廝守多久。小小的相思寮彷彿被誰掐住了喉嚨,有種進退不得的悲哀。但相思寮依舊是我們認識的相思寮:這裡的人很少嘆息,甚至還期待著年中米價上漲,這期稻作賣得好價錢。多數村民也依然堅持拒領徵收款,但有幾戶農家已把預定徵收地上的良質田土搬到不會被徵收的田裡使用。依然積極種作,依然尊嚴生活。依然百般努力尋找活路與出口。

八.

從歲暮冬陽到立夏後的赤燄,相思寮的二期稻作已經結穗,小組成員的農學心得也終於熟成。這些文章名為心得,但其實姿態各異,又互通聲息:璐誼有細繪深描的本領,馨怡長於人物速寫,怡文則有史家的嚴謹。Conny與勳業分別從相思寮的顏色與氣味出發,各自循徑看見感官經驗背後生命的牽扯。貞宇與馨怡,一位因甜粿興高采烈,一位為韭菜花落淚,但不約而同思考「家」的意義。而如果說有什麼是貫串這一系列文字的,那該是從田野、寫作到修改過程中我們接受的種種有形無形的餽贈:感謝淑惠、文烽、小八、博任;他們以生命與相思寮為伴,是我們田野工作真正的老師。感謝明樺與月英幫助我們從整個中台灣的角度理解相思寮議題。感謝培慧、阿達以及其它農陣夥伴在寫作過程中的慷慨鼓勵。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感謝相思寮長輩的包容忍耐以及他們真誠無私的分享。誠如貞宇在她的文章結語所言:「搬走一棟建築物或許很簡單,要搬走一個深富意義而且滋味如甜粿般豐富黏稠的『家』卻很困難」;以文字呈現相思寮種種如甜粿般豐富黏稠的物質與情感生活肌理也绝非易事。我們明知成果稀微,卻還是斗膽獻曝,只希望以此向相思寮長輩與所有守護台灣農村的朋友致敬。

願相思無盡。 

【註解】

註1:本系列報告對於相思寮在地人物皆以匿名稱呼。
註2:詳見本報告中陳怡文的文章 〈漂浪之歌〉。
註3:見陳怡文,〈漂浪之歌〉。
註4:矢內原忠雄語。見矢內原忠雄 (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2004,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第284頁。
註5:二林鎮誌,2000, 彰化二林:彰化縣二林镇公所,第46-51頁。
註6:請參考:朱淑娟,2009,〈中科四期二林園區, 風風雨雨中環評拍板過關〉;相思寮後援會,2009,〈相思寮悲歌:面板業吃人的中科圈地運動〉。
註7:請見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精采的分析:施月英,〈中科四期開發案政府為民眾做了甚麼努力?〉。
註8:請見相思寮後援會的用心整理

Top

 
貿易與氣候變遷:貿易與全球氣候變遷──序言

作者:鍾國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序言】

本系列文章內容,主要改寫自稍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2009年執行環保署委辦的『國際動態環保資訊蒐集計畫』內的專題文章。回顧去年夏天,全球與國內處於減碳承諾的氣氛,現在似乎還可以清楚嗅到當時全球矚目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即將召開,舉凡與經貿或環保有關的政府與民間單位,無不抱著又期待又怕被傷害的心情迎接關鍵日期到來。而今,2009年底的會議已過,不論你認為這是一場全球暖化騙局或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真相,美國總統還是曾經大談綠領經濟的歐巴馬,我方也還是高談節能減碳與環保救國的馬政府。這個世界因為全球氣候變遷議題而出現甚麼改變?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這個艱難議題呢?

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可是,海島型經濟體的成敗,很大一部份必須仰賴進出口貿易的榮枯,因為氣候變遷議題引發的國際貿易或區域貿易新協定,可能變成新的貿易障礙而直接衝擊我經濟,我們當前或許沒有辦法直接在國際環保政治談判中擔任主角,但如何從反省貿易與氣候變遷的關係中,沈澱出對我們可以在有限的外交、經濟、環境等空隙裡,找到最恰當的發展方式,恐怕都不是一篇短文可以談清楚。

恰巧世界貿易組織(以下簡稱WTO)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以下簡稱UNEP)兩個重要國際組織,在2009年時聯合發佈一份《貿易與氣候變遷(Trade and Climate Change)》的報告,本系列短文順勢以這報告為基礎,彙整有關貿易與氣候變遷之間關係的重要主題,這裡頭到底都在談些甚麼東西?與我們有關嗎?我們可以怎麼做?若能中進一步發掘出有助反省貿易經濟與永續發展的問題的解答,那就是環境資訊中心策劃這系列短文的最大安慰了。

世貿組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9年出版的貿易與氣候變遷報告。本系列短文將分8個主題:

一、貿易與環境的基本關係;

二、WTO貿易架構下的貿易與環境;

三、貿易與氣候變遷的相互影響;

四、我們當前所認識的氣候變遷;

五、對抗氣候變遷的方式;

六、氣候變遷的相關多邊工作;

七、溫室氣體的計量與市場機制議題;

八、從貿易與氣候變遷學到甚麼?

相關組織與名詞縮寫(依字母排序):

EGS:環保產品和服務
GHG:溫室(效應)氣體
ICTSD:國際貿易和永續發展中心
IISD:國際永續發展研究所
IPCC:國際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
MEAs:多邊環境協定
OECD:石油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UNDP:聯合國環境發展署
UNEP: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FCCC: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World Bank:世界銀行
WTO:世界貿易組織

Top

 
貿易與氣候變遷:貿易與環境的基本關係

作者:鍾國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最需要碳排放交易的工業,照片為德國Datteln火力發電廠。圖片來源:wikipedia全球化、全球化啊,這個已不只是名詞的名詞,當街坊巷口的雜貨店都變成小七便利超商、當你家冰箱都變成我家冰箱、當麥叔叔與西雅圖產的美人魚咖啡在街頭大戰珍奶茶飲攤,當農田果園都換裝成休閒咖啡座,當工廠運送帶上的零件從聖誕燈泡變成台商在中、越等地生產的半成品再運回組裝換上MIT標籤、當污染的土壤與地下水出現長串沒聽過的繞口化學式、當跨國食品集團砍掉熱帶雨林改種油棕樹而間接製成高檔食品賣到台灣...,我們必須坦言,小市民實在很難理解這個亂了序的所謂資本主義的競爭世界,不論是過度神話貢獻或揭露貿易自由化的害處,我們賴以為生的環境,未來究竟會因為這些新的貿易與環境關係而變成甚麼模樣,當支撐經濟成長基礎的自然生態環境,可能因為頻繁而大規模質變的國際經貿活動,受到不同形式與程度的損害,頭痛的是,每個人眼前所看到的全球氣候變遷與貿易的關係,卻如薄紗又像大象的腳,每個人都似乎看到一部份,卻又被矇上眼不知這貿易世界的全貌。

沒人樂見原本的貿易友好國用氣候變遷的新環保標準當作貿易壁壘,私底下大張貿易保護傘,我們也無法忽視國際商品貿易太過自由而對環境產生可能的負面後果,只是,從京都議定書在美國布希政府抵制下幾乎宣告失敗,稱現在是後京都議定書的時期,討論氣候變遷與貿易的關係,充滿不確定的國內外政經與社會變數。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之幾個月前,全球關注貿易與環境的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World Bank)、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與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研究單位如國際永續發展研究所(IISD)、國際貿易和永續發展中心(ICTSD)等,相繼出版了檢討貿易與環境關係的報告,我們似乎可以從這些貿易與氣候變遷的辯論主題中,找出當前國際間對貿易與氣候變遷的討論焦點,在觀察主要國際機構的立場後,底下整理出較具參考價值的議題。

看待貿易與環境關係的三大基本立場

抗議遊行:要改變貿易而非改變氣候;圖片來源:http://thefishpond.in/討論『氣候變遷』與『貿易』的關係之前,其實,UNEP與IISD分別在2001年與2005年公佈過相關報告,內容主要包含由「環境」、「貿易」、與「發展」等三大基本立場的綜合觀點。我們可以從國際經貿與國際環境管理兩大法制體系之下,對比不同看法之間的差別,從區分不同組織、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在協商貿易與環境問題時,如何分別用不同價值提出不同的論點,將可以理解在多邊貿易協商時,各國與各組織為何會有意見相左?為何會有相同交集?這些不是巧合,而是有來自對不同事務與議題的不同利益考量的出發點。

國際間最早在討論貿易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時,來自不同背景總有各種不同的假設、不同觀點與技術用語,雖然國際政治與經貿談判充滿爾虞我詐的現實,在評估貿易商品(尤其是環保商品)的進出口利益時,即使各國在暗中捍衛己方的產業與商品利益,但在說服外界的理論說法與現實的證據攻防之間,所謂的談判,最後仍必須協調出共同解決方案。往後系列短文中,若能先認清這個主題裡較常見的共同對話與不同立場之間的主要障礙,將有助於瞭解當今國際貿易與環境的相互衝擊影響。在此之前,我們也必須先認清兩個基本的前提:

滿載貿易商品的貨櫃船正通過巴拿馬運河。圖片來源:wikipedia第一、貿易及環境間的交流極度多元複雜且重要;

第二、貿易自由化不是對或錯的問題,貿易自由化對環境的影響,決定於貿易與環境間是否互補,好環境政策及正確的貿易政策彼此互相支援,能共榮共存的關鍵在於國家及國際間的合作。

有鑑於談貿易與環境時,很容易因為彼此的不同專業背景與技術用詞不同,世界觀與假設立場也不同,早期這種問題更為嚴重,甚至直到現在仍存在溝通障礙,為了釐清不同立場差異,UNEP和IISD在2005年的報告,特別從貿易、環保、與發展的三大立場,歸納出個別之間的矛盾點,透過這些觀點,才可能尋求支持貿易、環境和發展的共同政策。這三大基本立場可以參見下表的整理:

表1. 對待環境與貿易關係的三大基本立場

立場

貿易

環境

發展

基本立場

自由貿易可致富、可能有助人類福祉

當前社會與經濟體系包括真實物價,未能反映環境受損而威脅地球生態系的完全成本

世界1/5以上人口(多為開發中國家)生活在絕對貧窮狀態,而貧富國家差距漸增,開發中國家首要任務為脫貧及縮小差距

國家回應

多數國家太直接答應保護國貿市場中的本國產業,使外國競爭者難進入市場

多數國家太直接回應國內產業界,以致試圖保護其對抗"高成本"的環保需求

雖然開放經濟不一定能自動成長,但是開放貿易或投資可能是種脫貧方式

關鍵問題

各國實施保護政策將使民眾生活更糟:國內企業更沒效率、本國消費者負擔更高物價,而更多有效率外商退出市場

各國保護其國內產業作法使民眾生活更糟:國內企業雖獲利,卻是建立在大眾付出環境惡化的成本以補貼企業的基礎上

富國利用補貼、特別貿易法或關稅等可能損及開發中國家的製造與出口商以保護本國產業

解決方案

對抗無效率的最佳方式是以有系統的規則改變此行為,而WTO是各國會遵守的機制

為避免環境惡化問題,必須清楚找出如何在國家與國家層級保護環境的方式

解決方法為建立強有力之多邊貿易法令以對抗上述行為,惟WTO深受強勢貿易國家影響,很多案例顯示自由化僅造福已開發國家之有利部門

貿易協定

即使簽署WTO等協定,各國仍會尋求法律漏洞,以環保理由禁止或限制貿易可能就是漏洞之一

即使已建置環保規則,政府與產業會逃避,透過掌控一些嚴峻的環保法令的貿易也許是一種可行方式

過去這類行為可能被判違反貿易法,但富國會尋求排除外國競爭者新方式,有國家將極力抑制外國競爭力,以環保禁止或限制貿易就是方法之一

貿易與環保

貿易可有助環保,而貿易之效率意謂耗用更少資源並產生更少廢棄物,且貿易有助取得有效率且對環境友善技術

愈多貿易意謂愈多經濟活動,以致許多案例導致愈多的環境破壞。且透過貿易增加的財富並不會導致環境改善

環保標準未搭配技術移轉或財務援助即要求貧國遵循富國環保標準不合理。如貧國需潔淨水為最優先,另全球環境議題如臭氧層破壞與氣候變遷,富國多是主要破壞者

資料來源:UNEP & IISD (2005:3)

【參考來源】

1.Hufbauer, G. , Charnovitz, S., and Kim, J. (2009) , Global Warming and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Najam, A., Halle,M. m and Meléndez-Ortiz, R.(Eds.) (2007), Trade and Environment: A Resource Book,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ISD),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CTSD), The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Networking Group(The Ring)

3.OECD & IEA(2008),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8,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4.Tamiotti, L., Teh, R., Kulaçoğlu, V., Olhoff, A., Simmons, B., and Abaza H. (2009),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 WTO-UNEP report.

5.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ISD)(2005), Environment and Trade: A Handbook, 2nd Edition, Publis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6.韓玉軍、陸暘(2009),經濟增長與環境的關係-基於對CO2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實證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9年 第03期。

※本文出自2009年環保署『國際動態環保資訊蒐集計畫』專案計畫。

Top

 


  學界意識覺醒 擬連署反國光石化

摘錄自2010年6月16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除202兵工廠濕地案招來作家哭跪抵制,占地4000公頃的國光石化案引起專家質疑,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透露,學界將推動百位專家連署,以保農業健康生態之名反對此案。

陳吉仲指出,已有多位學者以自身專業調查、量化計算國光石化將引起的重大問題,領域橫跨直接危害整個台灣西部人口的健康問題,還有農產污染,以及保育、驚人溫室氣體排放量及水資源使用問題。他說,相較於政府看重此案的經濟效益,許多學者質疑資訊沒有全面公布與評估,預計6月底前將完成上百位全台大學與研究機構的學者專家連署案,以確保國人健康、農業、生態與保育之名,反對興建國光石化。

他說,西部不斷開發工業區,全台剩不到100隻的台灣特有海豚「中華白海豚(台灣媽祖魚)」,將因國光石化開發案絕種;他強調,不在乎生態者,是否也能不在意健康?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調查發現,雲林麥寮台塑六輕設廠已造成附近5個鄉鎮地區的人罹癌機率,比同樣社經背景及生活型態的人多8成。

陳吉仲重申,這次是學界集體意識到此案付出的代價太大,他們不是環保團體,但仍將站出來呼籲民眾自保健康與生活環境永續。

Top

  港人痛批大亞灣核電站輻射外洩

摘錄自2010年6月16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深圳大亞灣核電站日前經媒體踢爆發生輻射外洩事件,參與經營的香港中華電力(中電)公司昨澄清,確有輕微外洩,但未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大亞灣核電公司亦聲明澄清,機組穩定運行,沒有發生放射性核洩漏事件。香港環保人士與深圳網民則痛批當局隱瞞實情,未盡監督之職。

《路透》昨取得一份中電的聲明稱,5月23日大亞灣核電站二號機組反應堆冷卻水,發現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氣體均輕微上升,初步判斷「有一根燃料棒存在微小洩漏」。不過,「反應堆冷卻水處於封閉狀態,與外界環境完全隔絕,因此沒有對公眾造成任何影響」,且最近兩周的放射水平也保持平穩。

外傳燃料棒最初使用法國製品,兩年前開始轉用中國軍用燃料棒,使安全性存瑕疵。對此,中電常務董事藍凌志鄭重澄清,大亞灣核燃料棒一直按原來設計,「由法國製造。」他說,一個反應堆的燃料棒多達4萬1000支,且燃料棒位於反應堆核心,處密封狀態,沒有洩漏輻射的風險。

香港《明報》引述藍凌志說,根據國際核安全從零至7級的報告標準,該事件未能列入零級,所以大亞灣核電廠沒洩漏輻射,他們亦已向中國監管當局報告此事。

Top



 
  船遭閃電襲擊起火 BP停止收集漏油

摘錄自2010年6月15日法新社報導

英國石油公司(BP)今天說,在一艘於墨西哥灣控制漏油的船隻遭到閃電襲擊起火 後,該公司已停止收集漏油的作業。

英國石油公司表示,大型鑽探船「發現企業號」(Discovery Enterprise)的鑽塔早上9時30分左右爆發「小火」。這艘船當時正透過一英里長的管路從海底收集破裂油井漏出的原油。

BP在聲明 中說:「火勢迅速被撲滅。初步看法是閃電引發這起火警。」

「沒有人受傷。我們遵循所有程序,為防萬一,LMRP堵漏裝置關閉。所有安全關閉 系統均按照設計運作。」

BP目前每天從海底破裂油井抽取約1萬5000桶漏油至海面的船隻,據信是現在仍在滲漏原油量的一半。

Top

 

  生物性殺蟲劑蘇力菌滅蚊 亦降低鳥類繁殖率

摘譯自2010年6月15日,Nature雜誌報導;謝雯凱編譯;蔡麗伶審校

蘇力菌噴灑情形。照片取自WHO/TDR/Pasteur Institute有種廣泛使用的殺菌劑「蘇力菌」,可能並不像原先所認為的那樣對環境友善。

「蘇力菌」這種名為 Bacillus thuringiensis israelensis (Bti)的桿菌,是目前在全世界最常被用來防治蚊蟲的殺菌劑,被認為是取代化學殺蟲劑的替代方法裡毒性最少的一種。然而新的研究卻顯示出,它對鳥類的繁殖成功率有著負面影響。

當蘇力菌被水棲的孑孓攝取時,它所製造的有毒蛋白會致使孑孓內臟形成穿孔,摧毀其消化道,最終殺死牠們。這種殺菌劑的使用已超過25年,仍是非洲西部、美國與歐洲最受歡迎的蚊蟲控制方法。過去有少數針對蘇力菌對脊椎動物物種數量的毒性所做的田野研究,並未發現重大的負面影響。

然而,位於法國亞爾(Arles)的Tour du Valat研究中心鳥類生態學家布麗姬‧寶林(Brigitte Poulin)與其同事所做的研究提出證據,指出對蚊蟲的防治進一步影響到了食物鍊。這份報告發表於應用生態學報(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該團隊的研究顯示,在法國卡馬格(Camargue)國家公園裡,居住在蘇力菌施作地區的白腹毛腳燕(Delichon urbicum) 比起住在非施作區的那些,其繁殖成功率有巨幅減退。繁殖成功率的降低乃是源自於蚊子的減少,蚊子是這種鳥類較喜歡的食物來源。

寶林說:「我們的研究已顯示出,蘇力菌對白腹毛腳燕的影響清楚可見。」

在2006年蘇力菌噴灑之前,針對預定施作區域與對照組裡毛腳燕所捕食的獵物體型與大小,研究人員並未發現任何差異。

在之後的3年內,於3個對照組與3個施作區中,共紀錄到這群毛腳燕族群有9051次飛行以獲取食物,捕獲14857隻獵物。研究人員發現,棲息在對照組區域的毛腳燕主食為蚊子與蠓(即小黑蚊)。但施作區裡毛腳燕的食性中,飛蟻卻佔了大部分。

他們在對照組與施作區中發現,毛腳燕食物來源有58%產生變化,而食物大小有63%有所改變,這是肇因於蘇力菌的施作。相較於此,肇因於自然季節或年度變化,或者因地點或巢穴品質的差異,則僅會致使食物來源與大小有5-15%這個幅度的變化。

蘇力菌施作區的毛腳燕總繁殖成功率低於未施作區。在2009年,施作區毛腳燕每巢平均生育出2隻幼雛,而相對之下,對照組的毛腳燕平均生育3隻幼雛。

寶林表示,她希望這項結果將使卡馬格地區擴大蘇力菌噴灑的計畫叫停。

加拿大渥太華的卡爾頓大學(Carleton)農藥生態毒物學家皮耶‧米諾(Pierre Mineau)表示,此結果有助於解釋,北美地區所發生食蟲性鳥類數量下降的現象。

但他呼籲要謹慎假設此項結果是否適用於其他物種。「這只是一種情境下的一個物種。其影響可能是取決於當時情境,包括是不是有適合的替代食物可以取得。」他說道。

米諾表示,儘管這份研究中指出有生態影響,蘇力菌仍舊比化學殺蟲劑要安全的多。「這項研究不應該單獨被理解為人類應該回去使用化學殺蟲劑。」他如此說道。

※ 參考資料:Nature雜誌報導

Top

  廢棄藥隨意丟 大漢溪抗生素濃度超標7500倍

摘錄自2010年6月16日中廣新聞台北報導

如果家裡有過期的藥品,你都會怎麼處理呢?相信許多人的回答,是沖到馬桶裡,或是乾脆丟在垃圾桶丟掉,一份根據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林郁真的研究發現,大台北地區的大漢溪流域,測得的抗生素最高濃度達75ppb,為歐盟制定的環境風險評估標準0.01ppb的7千5百倍,甚至新店溪也被同時檢測出止痛藥、雌激素,連咖啡因都有,台北市衛生局簡技姜郁美說,而現代的淨水及污水處理系統,對於分解常用的藥品,其實成效有限,例如抗生素、避孕藥、更年期婦女服用的荷爾蒙補充藥品、降膽固醇藥、鎮靜劑及抗癲癇藥等。以美國為例,典型的污水處理廠、污泥中共計可以檢出30種內分泌干擾物質,不過對內分泌干擾物質的去除率,約為70%,藥品會殘留在淨化後的水中,而含藥化學物質也會循環被送入居家飲水系統,人類也會因為長期飲用含微量藥物的水,影響身體健康。

甚至之前也有台北市藥師公會調查民眾處理廢棄藥品的方式,高達61.5%民眾對於廢棄不用的藥品,會將藥物丟垃圾桶,4.3%的民眾會將藥水類沖入馬桶,2.9%民眾會將藥品轉送親友,顯見民眾對於廢棄藥品的處理,欠缺正確的回收觀念,甚至有的民眾知道藥品要回收,卻不知道要回收到哪裡?為了建立民眾正確的廢棄藥物回收觀念,台北市衛生局從今年4月2號開始,已經在台北市175處社區藥局、51處醫院藥局設有藥品回收站。而這兩個月的回收成效,一共回收了1千多公斤固體廢棄藥品;液體廢棄藥品166公斤、針具回收 140公斤,一共回收了1534公斤的廢棄藥品,衛生局長邱文祥說,回收來的廢棄藥品,發現以心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治療藥品最多,其次為非處方藥、感冒止痛藥、及腸胃用藥。正因為世界各國對廢棄藥品與過期藥任意丟棄,所造成的污染擔憂不已,台灣尤其是台北市,開始重視廢棄藥品的處理,而除了有效回收,避免廢棄藥品流入河域,污染河川魚類、甚至是人體健康,衛生局也呼籲,民眾不要有過度拿藥的習慣,之前就有藥師統計調查,發現台灣每年有36公噸、粗估價值3億元的藥品,因為過期、病患過度拿藥而白白浪費掉。/

Top

  論壇:浮濫土地徵收 社會重大危機

作者: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

2010 年6月8日,苗栗縣政府派出大批警力將科學園區竹南基地(大埔)預定徵收地完全封閉,禁止老百姓出入,縣府並請來怪手,直接開入農田,將快要成熟的稻子連根挖起,此舉如同穿腸破肚一般,讓老農氣憤垂淚。消息傳來各界譁然,引起極大的震撼與憤怒,讓人無法想像苗栗縣府竟然公然祭出如此驚悚的舉動。

我國徵收制度不公義,如架刀逼人

這個徵收案,縣府在法律上主要倚賴的是土地徵收條例,尤其是區段徵收相關的條款。然而,我國的土地徵收制度早就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區段徵收更是問題重重,學界早就不斷地呼籲,希望政府及主政者能夠趕緊修改此不公義的制度,但是政府至今依舊是不動如山,繼續放任各地方首長及目的事業機關藉此制度來侵奪民地,剝奪社會弱勢者所僅有的資產

政府美其名稱區段徵收制度為政府與土地所有權人「合作式的土地開發」,並洋洋得意的對外宣揚這種開發方式政府根本不用出錢,並可獲得龐大的利益。但是,透過制度的設計,所謂的合作其實就好像是拿著一把鋼刀架在老百姓的脖子上,逼著土地所有權人不能說不

再者,法律條文雖然有規定土地所有權人至少能夠領回的比率,但是,當實際領回時,大抵都是低於這個數字的。另外,未來領回的土地是座落在哪裡?根本也沒有說清楚。也就是說,土地所有權人能領回多少土地?這些土地的座落位置在那裡?都是未知的。試問,這算是那門子的合作?換成是您,您會安心嗎?


守護土地的良善神明,是否將不敵不公不義的區段徵收?(攝影/李慧宜)

區段徵收創造建地,誰是受益者?

目前,在財政嚴重困窘之下,地方政府往往與開發公司合作,釋出重要的公權力,將區段徵收及未來的土地規劃工作委外,由民間公司來操盤。由於區段徵收會創造出許多可建築土地,誰能夠分配獲得這些土地將是最主要的受益者

過往政府曾採取「專案讓售」的方法,將這些土地讓與給特定開發商,以此來抵付開發總費用,這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此刻由於財政更是困難,政府宣稱未來將採取所謂的「預標售方式」來運作區段徵收制度,一般咸信這也必將引起民間相當大的反彈。

我們要嚴正呼籲,在我國土地徵收制度未臻完善之前,政府不應繼續使用區段徵收或其他土地徵收制度來剝奪人民的財產權及生存權。

土地徵收已經造成許多嚴重的社會問題,究其根源乃是我們政府濫用其公權力,不斷地犧牲社會的弱勢,並以此來成就大財團、大企業及地方利益集團的利益。藉由苗栗大埔及其他許多的土地徵收案(如苗栗後龍灣寶、銅鑼中平、新竹竹東二重埔及璞玉計畫等),都讓我們看見台灣社會的重大危機。

※ 本文轉載自「小地方新聞網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