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6.2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破報
台灣立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生命力新聞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珊瑚礁學會
海洋台灣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台北市野鳥學會
關渡自然公園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豐枯比拉大 台灣旱澇交替更頻繁
5月23日,台灣才剛下了今年第一場梅雨,高雄縣那瑪夏鄉聯外道路即被雨打斷。接下來陸陸續續又下了四場梅雨,便橋修了又斷、斷了又修。跟八八水災的雨量比起來,這幾場梅雨或許不算什麼,但對這些災後倖存的地區而言,國土承受力已大不如前,100毫米的雨量就足以成災。

而另一方面,5月至今的四場梅雨,卻瞬間解除了台灣民眾缺水的危機。5月20日,水利署才剛發出缺水警訊,但這份警訊只維持了三天。5月23日梅雨掃過,水庫大量進水,水利署甚至用「雨神挹注」來盛讚這場梅雨。於是,雨讓人喜、也讓人憂。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治水關鍵在於水價──NGOs河川會議治水新思維
因應全球暖化 台灣需要全新的國土規劃
荷蘭的水患治理與兩棲漂浮房屋的創意構想
改變中的水患管理哲學——向歐洲學習
  生物多樣性:「龜」鄉路迢迢:從澎湖海龜保育區談台灣的海洋保育

作者:March

目前全球只有7~8種海龜,大多已瀕臨絕種。其中5種:綠蠵龜、赤蠵龜、玳瑁、欖蠵龜及革龜,都曾有在台灣北部、東部及南部沙岸上岸產卵的記錄。但因為人們長期過度捕捉,及各種人工設施如防波堤、港口等的設置,產卵場遭受破壞,嚴重影響海龜的繁殖及生存。

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研究海龜生態已十多年,身為國內唯一一個「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的催生者,長年身處海龜保育第一線,讓他深感海龜保育問題重重。海龜長達95%到98%的生命史是在海洋中度過,唯有在產卵時,雌龜才會上岸。劃設保護區說來雖然簡單,卻不單是生物學的問題,還涉及社會學、經濟學與政治學,對執行者而言,勢必面臨多樣化的考驗。

澎湖望安綠蠵龜保護區的成立

程教授與學生進行海龜野放1992 年,程教授與學生為了學術研究來到澎湖望安地區,這裡的沙灘是台灣少數的綠蠵龜產卵區。但研究同時,研究團隊卻面臨繁殖區即將消失的窘境──為了「拚觀光」,沙灘上出現一幢幢水泥建築,嚴重影響綠蠵龜的繁衍。在與相關單位溝通無效後,程教授只得請來媒體,將綠蠵龜保育的問題公諸於世。此舉果然奏效,也將綠蠵龜推上明星物種之列。1995年夏天,「望安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成立了。 精采內文

  農村草根行:相思寮的日與夜──相思寮田調小組2010春季報告

作者:陳璐誼(相思寮田調小組、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策劃:台灣農村陣線、相思寮後援會

2月5日午,初訪相思寮

要進入彰化二林的相思寮只有一個入口,沿路上有眾多的大卡車,空氣中瀰漫著沙塵。相思寮的庄裡,除了一股養豬的氣味,還瀰漫著一股類似放鞭炮過後的味道。進村後右手邊的第一戶人家裡有對爺爺與婆婆;婆婆坐在矮凳上,地上放著自己種的蘿蔔,正準備要蒸蘿蔔糕。她很熱情地要送我們蘿蔔,也簡單教我們如何做蘿蔔糕。

2月6日晨,院埕中勞動

第2天分組進行相思寮行程;分為做菜頭粿、做甜粿,與農場訪談三組。我一聽到要做菜頭粿就很興奮,當然就選這一組啦。來到做菜頭粿的阿美嬸家,她和女兒們正在殺雞,3人坐在矮凳上圍在一起邊聊天邊做事,整個畫面好溫馨。一問之下發現阿美嬸原來今天天還未亮時就起床,忙著炊粿、殺雞;我們到的時候既然已經10點多,菜頭粿早就炊好了,我們只有吃粿的份。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高科技產業與農爭地!為了興建新竹科學園區的竹南基地,苗栗縣政府以區段徵收土地,3月9日縣政府還派怪手、直接開進農田整地,居民氣不過、今天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控告縣政府違法。

位於中亞內陸、鄰近烏茲別克的吉爾吉斯,則是因為種族衝突發生動亂,造成數十萬人逃離家園,形成人道災難;世界衛生組織擔憂:動亂可能影響百萬人!世衛以最壞的情況估計,吉爾吉斯危機可能影響100萬人,其中30萬人可能淪為難民。

除了人禍還有天災,氣候變遷劇烈,6月13日以來,中國南方出現強降雨,導致浙江、福建、江西、湖北等10省,遭到嚴重洪澇災害;水災目前已造成175人遇難、107人失蹤,受災人數超過2500萬人。

當遷徙性水鳥在非洲、中東、歐洲與中亞之間遷移時,所需的重要濕地有三分之一完全未受到保護!遷徙性水鳥需要一條不斷裂的濕地鏈來完成他們每年一次的生命週期,然而他們正受到水產養殖、農藥與能源開發擴張的威脅。為了保護非洲歐亞候鳥路徑,重要鳥點網路工具即將上線。這項工具可以顯示農業、水資源管理與能源部門的政策會如何影響生物多樣性問題。

環境保護可以從身邊做起、甚至可以開創事業!製作「環保再生碳粉匣」,身障朋友小杜闖出一片天;台北縣身心障礙者服務協會社會企業處的王德昌說,目前工廠營運一年,讓 「環保再生碳粉匣」不僅是一個節能減碳產品,更讓那些身心障礙朋友有一個穩定的工作。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飛魚卵二、三事

作者:薛麗妮(蝦冰蟹醬負責人)

世界天候急劇轉變,地殼也變得極不穩定,不只陸地明顯起變化,連向來深不可測的海洋也更加難以理解。去年全世界的魷魚嚴重欠收,但台灣東北角的透抽、鎖管卻破30/年來大豐收的紀碌。這一年來很多魚種都減產,澎湖漁區在入夏前後原本漁產就少,今年更加蕭條,只好更加群聚到東北角海域捕飛魚卵。

路過台灣海域的飛魚少說有10來種不同品種,東海岸特別是達悟民族所曬的飛魚干,身型比在東北角海域產卵的飛魚大上3、4倍,所以東北角一帶的漁民不捕飛魚,魚小刺多不具經濟價值。研究飛魚的學者專家到現在還是弄不清楚,為何每年端午節前後會有那麼多身型嬌小的飛魚群聚東北角海域產卵?精采內文

 
 
豐枯比拉大 台灣旱澇交替更頻繁

作者:朱淑娟(本報特約記者)

5月23日,台灣才剛下了今年第一場梅雨,高雄縣那瑪夏鄉聯外道路即被雨打斷。接下來陸陸續續又下了四場梅雨,便橋修了又斷、斷了又修。跟八八水災的雨量比起來,這幾場梅雨或許不算什麼,但對這些災後倖存的地區而言,國土承受力已大不如前,100毫米的雨量就足以成災。

而另一方面,5月至今的四場梅雨,卻瞬間解除了台灣民眾缺水的危機。5月20日,水利署才剛發出缺水警訊,但這份警訊只維持了三天。5月23日梅雨掃過,水庫大量進水,水利署甚至用「雨神挹注」來盛讚這場梅雨。

於是,雨讓人喜、也讓人憂。經濟部水利署署長楊偉甫認為,氣候變遷後,過去台灣地區豐枯比是9:1,現在如果以365天來計算,變成80:1到90:1。乾旱、水患將變成常態,而且同時存在民眾的生活中。

乾旱 + 水患  改變了生活

氣候變遷已成為活生生的生活體驗,雨大、雨小都牽動民眾的生活。

1~5月台南、高雄雨量只有平均值的25%,水利署警告,如果持續不雨6月就可能出現缺水危機,須啟動限水,嘉南水利會二期稻輪流供水或暫緩供水。正當民眾擔心即將到來的限水之苦時,不到三天即降下梅雨,高雄縣桃源鄉、阿里山單日雨量達260毫米,全台水庫進水6800萬噸,缺水危機解除。

接下來幾場梅雨,水庫繼續進水,民眾到年底都不必擔心沒水可用。但水多了卻傳出災情。高雄縣桃源鄉豪雨造成交通不便,縣府宣布全鄉停班、停課;那瑪夏的三民國中、民生及民權國小,5月24日也停課;屏東縣霧台鄉大武到霧佳橋河底便道流失,土石坍方;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便道流失...。

那瑪夏  路斷橋毀

原本從高雄市區到那瑪夏只要70分鐘車程,梅雨讓回家的路足足多了三倍。從甲仙鄉進入那瑪夏的道路,從5月23日即被雨打斷,居民只能繞道台南縣或嘉義縣茶山再轉進那瑪夏。替代道路狹窄破碎,不時有新落石擋住去路,每前進一寸都不確定接下來是否還有路可走。

好不容易進入那瑪夏,才發現進入民生村的的便道已被沖毀,民眾轉從西安吊橋通行,吊橋狹小、承重有限,只容許小車通過。貨物必須分裝後再用小車送進村裏。到民權村上學的孩子,由大人用小車接送才能順利到校。

三民國中、民權國小在八八水災後毀損,目前正由民間贊助覓地重建,大光社區協會理事長顏順政說,三民國中的學生75%都住在民生村,未來學校重建如能建在民生村,是所有村民共同的願望。

從民生村越過楠梓仙溪進入民權村,洪水滾滾,泥黃一片。周六的那瑪夏街頭冷冷清清,雨一陣又一陣,三民國中家長會副會長周明德四個在外地的兒子,原本假日會回到山上,因為路斷全都取消行程。那瑪夏的周末原本遊客多,八八水災後遊客也不來了,餐廳、民宿已半休業狀態。

周明德家的電視外框上貼著「凡事感恩」,八八水災時他的房子被土石流沖毀,暗夜逃家,命撿回來了,但家已淹沒在土石下,還好還有父母親留給他的老家可以回,五公頃的梅樹也還在,總算天無絕人之路。

梅雨 不再是綿綿細雨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正常的梅雨是綿綿細雨,是好雨,滋潤大地又不致成災,是一年中除了颱風以外最重要的雨季。但氣候改變後,梅雨季的降雨,有時會變得更強、更多。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課長謝明昌表示,梅雨季主要下雨時間在五月下旬到六月中旬,每年都有一兩波較大雨勢引發災情。梅雨應是滯留性的,但今年五月到六月的三次鋒面,都不是典型的梅雨鋒面,速度快,強度強。

謝明昌提醒,六月八日後北邊高壓減弱,鋒面跑到台灣上空,梅雨反而會比較明顯,要特別注意可能引發災情。果然,六月十到十四日的滯留梅雨鋒面讓全台有雨,路斷橋毀、淹水,災情持續擴大中。

氣候變遷下  豐枯更明顯

楊偉甫表示,去年經歷八八水災,民眾或許以為去年雨水很多,但事實上去年的總雨量反而比平均值少,只有2400毫米,但災害卻算嚴重的。原因是八八水災時,幾天就把一年的雨全下光了。

楊偉甫指出,氣候變遷後,豐水年水量增加明顯,枯水年水量減少也很明顯。過去可能17年、13年發生一次枯水年,現在每三年就會發生一次。而豐水年間隔時間也愈來愈短,從過去的18年,逐漸變成8年、7年、2年。

人均可分配的水量  變少

水利署副署長楊豐榮指出,台灣雨量雖很大,但扣除蒸發、快速流入大海等因素,每人每年可分配的雨量只有世界平均值2萬噸的1/5,是世界第19缺水國家。加上台灣河川坡陡流急,很難把水留住,全台42座主要水庫淤積嚴重,例如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淤積率已達20%到30%,導致蓄水量減少。

但可用的水也不見得安全。楊偉甫表示,下大雨時沒水喝的情況很多,因為水太髒、太濁、還有土砂的問題,例如去年八八水災時,高屏溪取水口被土石堵住,水源連送到淨水廠都有問題,有時即使送得出來,太濁的水也無法處理供水。

台灣七成人口  受三種災害威脅

楊豐榮表示,台灣環境處在高風險潛勢地區,颱風、土石流、缺水問題嚴重, 工程保護只能保護一定規模,超過這個規模,就無法防災。世界十大災難,水旱災占了七成,台灣73%人口同時受三種災害威脅。

楊偉甫表示,未來缺水問題會更嚴重,水災可以避災,但旱災的影響非常深遠,會造成生態環境災害。「台灣現在的水庫生病了,水庫要不要再繼續蓋?沒水庫水要從那來?」這些都要審慎評估。

氣候變遷,導致許多過去的估算都失準。楊偉甫以高鐵為例,談到水資源沒管好,將危及公共工程安全。雲林地區地下水使用過度導致地層下陷,高鐵因而產生安全顧慮。他表示,高鐵是高架的,地盤下陷敦柱會產生折角,如下陷速率惡化,有一天將超過極限值,水利署於是向高鐵提出警告。

楊偉甫指出,全台持續下陷總面積從2001年的1539平方公里,到2009年的533平方公里,總量雖減少,但局部地區,例如彰化就佔了90%。嚴重下陷區幾乎都在高鐵附近,當初高鐵已避開沿海、地層下陷區,「但那是10年、20年前的事了」,現在地層下陷持續往內陸延伸。

缺水  恐引發糧食危機

老家在雲林的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對家鄉持續地層下陷感觸特別深。前些日子他回家,看到房子好像又比之前低一點,問爸爸:「是不是前些天來鋪柏油路?」爸爸說,「沒有啊,是我們家房子又往下陷囉。」

徐世榮說,地層下陷是因為水資源管理出了問題,政府重工輕農,濁水溪從上游就截流專管送到麥寮或其他工業區,導致東北季風一來就有風沙,「濁水溪在我小時候水量多大啊。現在呢?台灣最大的溪流已經看不到水了。」

徐世榮指出,一旦缺水,政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農民休耕,然而休耕對自然生態、地下水抑助,都有深遠影響。他質疑,水不斷被抽取,地層下陷如何解決?農業面臨有史以來最大危機,不只水的品質出了問題,量也嚴重不足。

愈先進國家愈保護農業,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0%,日本有40%,之前為了衝1%的糧食自給率,花了多少精力。徐世榮說,農業用水受到工業用水排擠,如果變成常態,台灣必須正視糧食自給率不足的問題。

需索無度  如何以供定需?

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說,水利署給高鐵建議,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環評審查時,大家也一直希望水利署能對國科會提出警告,但水利署都不講話。因為對一個缺水、地層下陷嚴重的地區而言,發展高耗水產業,只會加速地層下陷。

楊豐榮指出,過去支持開發,未來則強調永續、流域整體規劃。目前全國一年總用水量180億噸,未來的水資源方向是「以供定需」,希望透過提高水利設施效律、減少漏水、節水,將每年總用水量控制在200億噸以內。

但廖本全質疑,水利署口頭說要「以供定需」,但從來沒有以供定需過。現在的情況是,不知道供給有多少,但很清楚有「無盡的需求」。所以掌櫃的就變成找水的,口袋掏空了還要找水,「台灣的水資源是失控的」。

政府有責任  提出政策因應 

楊豐榮坦承,「這是機制的問題」,水的問題不是水利署能解決的。例如國光石化要用水,水利署就要去找水,都已經找到廢水了,然後要做物理處理才能用。水利署只是提出節水的口號,各部門應節流才能做到總量管制。

水利署提出「五年節水計畫」,希望五年內能做到每年節水9.56億噸,包括農業用水減水5%,可省6.35億噸;工業用水節水8%,可省1.36億噸;民生用水從每人每日274公升下降到250公升,可省1.85億噸。

水利署表示,農業用水佔全國七成,農委會如能推廣農業節水技術,例如加強管理灌溉管路,種植節水型水稻,也可省下可觀的水。另外,漏水率只要減少3%,每天就可減少26萬噸水。而人民也應把節水變成習慣。

不過,這個節水目標還有許多障礙需克服。例如海淡廠一噸水要40多元,廢水回收要20多元,遠比自來水價的10元便宜,企業又享有用水補貼,例如集集攔河堰專管送水給六輕,每度水才四元。很難說服企業用再生水。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董事長賀陳旦建議,應該讓水價回歸市場基制,例如目前水價應調整到相當於海水淡化、廢水回收的價格。另外,民眾的水價也要調高,日本的水價還原台灣的物價約兩倍,可以這個為調價目標。

賀陳旦指出,現在的水價是「政治太多、政策太少」,水價調漲並非易事,但沒有跡象顯示水價調高會影響競爭力。政府、民眾對水的態度與價值應該改變。

徐世榮則建議,國家用水政策「必須」改變,不應該再死守經濟掛帥,不斷犧牲人民的家園,用掠奪式的發展,而應該採取永續觀念的發展。

※ 註:本文原刊於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生物多樣性:「龜」鄉路迢迢:從澎湖海龜保育區談台灣的海洋保育 

作者:March

編按:儘管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然而多數人對於海洋仍然十分陌生,對於早在2億年前就和恐龍同時出現、「活化石」級的海洋生物──海龜,了解更是少得可憐。台灣鄰近的澎湖望安和蘭嶼,有幸成為瀕危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地點,澎湖縣政府因此在望安島上劃設海龜生態保護區,至今已邁入第15年,然而這是否意味著綠蠵龜從此保有了一線生機?在保護區成立的同時,有哪些角力和衝突也隨之上演?究竟台灣海洋保育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目前全球只有7~8種海龜,大多已瀕臨絕種。其中5種:綠蠵龜、赤蠵龜、玳瑁、欖蠵龜及革龜,都曾有在台灣北部、東部及南部沙岸上岸產卵的記錄。但因為人們長期過度捕捉,及各種人工設施如防波堤、港口等的設置,產卵場遭受破壞,嚴重影響海龜的繁殖及生存。

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研究海龜生態已十多年,身為國內唯一一個「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的催生者,長年身處海龜保育第一線,讓他深感海龜保育問題重重。海龜長達95%到98%的生命史是在海洋中度過,唯有在產卵時,雌龜才會上岸。劃設保護區說來雖然簡單,卻不單是生物學的問題,還涉及社會學、經濟學與政治學,對執行者而言,勢必面臨多樣化的考驗。

澎湖望安綠蠵龜保護區的成立

程教授與學生進行海龜野放1992 年,程教授與學生為了學術研究來到澎湖望安地區,這裡的沙灘是台灣少數的綠蠵龜產卵區。但研究同時,研究團隊卻面臨繁殖區即將消失的窘境──為了「拚觀光」,沙灘上出現一幢幢水泥建築,嚴重影響綠蠵龜的繁衍。在與相關單位溝通無效後,程教授只得請來媒體,將綠蠵龜保育的問題公諸於世。此舉果然奏效,也將綠蠵龜推上明星物種之列。1995年夏天,「望安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成立了。

程一駿教授說,成立保護區其實不難,難在日後的經營管理。首先,保護區的沙灘原是海水浴場,且鄰近村落,一旁還有數家民宿,居民與遊客可能會對綠蠵龜產生干擾。最後他們想出解決之道──綠蠵龜只會在夜間上岸,因此白天開放沙灘使用,夜間管制,以降低遊客與居民的反彈。
保護區成立後,學術研究與海龜救傷工作持續進行之餘,一連串的宣導活動,也在當地展開。除了透過解說,向遊客與居民介紹綠蠵龜生態、舉行淨灘活動外,更重要的是爭取經費,培養當地居民成為環保巡護員。「讓當地居民支持最好的方式,就是雇用他們,提供工作機會與穩定的收入。」程教授表示。

保護區成立15年來,綠蠵龜漸漸成為望安的象徵,而數據也證明,牠們確實對提升當地經濟有莫大的助益。綠蠵龜1年到望安產卵不過短短2.5個月,卻能替當地帶來高達新台幣400萬元的淨獲益。在此良性循環下,能促使當地居民更加重視綠蠵龜的保育,以綠蠵龜為傲,達成保育與經濟的雙營。

小琉球 真假生態旅遊?

然而,程教授也表示,望安經驗只是成功的單一案例,不能將生態旅遊視為處處通用的萬靈丹。因為生態旅遊需要謹慎的操作,若濫用「生態旅遊」四字,不但對環境保護沒有絲毫幫助,還會讓它成為包裹著糖衣的毒藥。

程教授以小琉球為例,過去這裡豐富的珊瑚礁生態,讓許多民眾慕名而來浮潛,但過量的遊客,卻也讓脆弱的生態系統快速瓦解。珊瑚礁消失了,魚兒也失去居所,小琉球的海洋變得寂寥,遊客也「沒東西可看」。

當地「生態旅遊」業者於是轉而帶遊客觀察潮間帶生態。然而在旅遊旺季,小琉球一天湧入的遊客成千上萬,光是留在小琉球過夜的人數就多達3000人左右,因此竟出現短短200公尺的潮間帶,擠了300多個遊客的荒謬景象,導遊的擴音器聲此起彼落,沙灘布滿無數的垃圾與營火、鞭炮的殘渣。「這是標準竭澤而魚的作法。」程教授以此為例,提醒大家生態不要讓生態旅遊淪為口號,成為「消費綠色」的行為。

東沙及南沙 人工設施入侵

工程對海岸造成的破壞,也讓人憂心。以東沙為例,多年前當地海岸景觀自然,美得像一幅畫,更吸引玳瑁上岸產卵。但是不過幾年的功夫,海岸卻被放置了大量消波塊,海龜也消失無蹤;南沙太平島原是海龜繁殖區,但為了興建機場,樹林遭到砍除,飛機跑道佔據了產卵區。

在陸地產生嚴重問題的塑膠垃圾,到了海中,更是引發海龜生存的另一個危機,「海洋如此浩瀚,許多人不但誤以為海洋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也以為海洋可以消化所有我們製造的垃圾,」程教授感嘆。大家隨手拋棄的塑膠袋,被包括海龜在內的多種海洋生物誤認為水母等食物吞下,最後塞滿胃部,再也無法進食,只能活活餓死。

此外,一些漁民棄置的塑膠漁網,在海中千年不化,巡游於海中的海龜、鯨豚及其他海洋生物一旦碰上,便被緊緊纏住,造成行動不變,最後因傷口組織壞死,引發細菌感染繼而敗血症死亡。

人類所排出的污染物質釋出的環境賀爾蒙,也可能造成海龜的免疫力下降。數年前夏威夷地區發現有海龜身上出現惡性腫瘤,起初數量不多,人們也不以為意;但不久之後,夏威夷海域高達1/2的海龜都遭受感染(爾後在台灣海域也發現相同病例),且目前仍沒有醫治方式。

以上例子可見除了產卵地的破壞,許多海洋環境問題更是扼殺海龜生存的元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的馮加伶分享其參與國際研討會的經驗,見到許多較早推動海龜保育的國家,紛紛將保育重點從產卵沙灘,擴展到海上棲息地的調查和海龜收容中心的設置。例如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便有非營利組織設置了海龜醫院,專門照料擱淺海龜,同時還舉辦教育宣導活動,讓社區民眾參與海龜的日常照料,使海龜保育與當地人產生連結。此外在地中海區域,也有海龜救護中心成立,除了提供海龜生物學家和獸醫師實習機會,還希望進一步推動設置「海龜救護互聯網」,未來由資深獸醫師和海龜生物學家駐站、定期分享擱淺救護案例,以增加收容海龜的治癒率。

海洋棲地破壞 海龜明天何在?

海洋資源的保育,在全球各國已日漸受到重視。尤其海洋保護區的劃設,已成為全世界保育海洋生物多樣性最主流的想法。美國前總統布希在2009年將中太平洋海域的珊瑚礁劃設成為美國最大的海洋保護區。今年4月,英國也在其印度洋特區的查格斯環礁群(Chagos)宣布成立全印度洋最大的保護區。我國近年也陸續成立了東沙環礁及台江二個海洋國家公園;全台大大小小的漁業資源保護區也有三十多個。然而成立海洋保護區,真是海洋保育的萬靈丹嗎?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昭倫便以澎湖青灣漁業資源保護區為例,其活珊瑚瑚的覆蓋面積由原來2001年80.9%跌到2008年只有16%。即使 2005年當地設立了漁業資源保護區,仍無法阻擋周邊海域箱網養殖與建築工程所傾倒的廢土,也無法禁絕偷捕行為。「許多海洋保護區,跟陸地上的國家公園一樣,最終只淪為「紙上公園」。」

海洋保護區的設立也攔阻不了海洋棲地破壞,海龜和更多海洋生物的明天,究竟在哪裡?

海洋保育需要全球、各地、大家一起來

要維護海洋生物的多樣性,陳昭倫博士也提到,許多政府部門劃設海洋保護區最終都是失敗,而只有當地社區實際參與保護區的經營,才是海洋保護能夠成功的關鍵。

程一駿教授則認為,所有的問題,都要回歸到教育上。數年前發生在澎湖望安的一次意外,讓程教授記憶猶新:當時正是海龜上岸產卵的深夜,沙灘上卻湧入 3、40名大學生,在沙灘上喧鬧不已,且不願意接受研究人員的勸離,最後兩方爆發衝突。一名學生說:「沙灘又不是你們的,憑什麼只有你們能在這裡研究,我們不能到沙灘上玩?」這番話讓程教授感觸良多,因此保育區至今已經成立了15年,相關的解說、演講,卻從來不曾間斷,目的便在於培育民眾保育知識,並累積行動的能量。

海龜及更多海洋生態的現況,只是反映了人類未來己身即將面對的生存危機。保育海龜、保護海洋等於維繫我們的未來,請大家一同來正視海洋問題,共同加入海洋保育的行列!

【延伸閱讀】

綠蠵龜:擱淺的古生物
望安15年有成 綠蠵龜年年來訪
國外海龜多?!談印度海龜保育經驗
小琉球珊瑚礁的百年孤寂
海洋日 談海洋的九大危機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農村草根行:相思寮的日與夜──相思寮田調小組2010春季報告

作者:陳璐誼(相思寮田調小組、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策劃:台灣農村陣線、相思寮後援會

二月五日午,初訪相思寮

照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要進入彰化二林的相思寮只有一個入口,沿路上有眾多的大卡車,空氣中瀰漫著沙塵。相思寮的庄裡,除了一股養豬的氣味,還瀰漫著一股類似放鞭炮過後的味道。

進村後右手邊的第一戶人家裡有對爺爺與婆婆;婆婆坐在矮凳上,地上放著自己種的蘿蔔,正準備要蒸蘿蔔糕。她很熱情地要送我們蘿蔔,也簡單教我們如何做蘿蔔糕。

左手邊的人家有兩棟建物,一棟是單伸手式的紅磚屋,另一棟是鋼筋混凝土蓋成的二層樓房,水泥牆漆成了黃色。院門口內側有位老人家坐在小凳子上且赤著腳,背對著大門正在洗著碗。阿婆自己一個人住,因為新年快到了,正把碗盤搬出來清理,為返鄉過年的兒孫做好準備。

阿婆家的隔鄰也是棟兩層樓的家戶,此時只有媳婦和小朋友在家。此戶是種蘿蔔的。晚上我們再度拜訪時有位阿姨請我們吃玉米,並抱著孫女陪我們去逐戶串門子。

來到相思寮近尾端的一家,這裡養著一隻白色狗,不認識的人一經過就狂吠。院中停放著大大小小的腳踏車。女主人很熱情地泡茶請我們喝,也拿出她所醃製的梅子來招待我們。此戶人家是三代同堂,兒子生了四個小孩,也因此女主人共有六個孫子。健談的主人夫婦分享了許多家族故事,包括務農的公公罹癌後求醫的離奇過程。主人夫婦則曾經參與製鞋工業,招集附近村人到工廠作工;鞋子沒得做後原本要轉往中國發展,後來因為是獨子而決定留在台灣。我注意這一家的房子窗戶有鐵欄杆,但門卻只輕掩著;門口空地很大,並且在入口的右邊一角有著以磚塊堆疊類似控土窯的磚堆。房子後面有棵高大的龍眼樹,樹下似乎也養著一隻狗。大院子是鄰居們聚集聊天的好所在。

從庄頭緩緩慢步到尾不用半小時。此地戶數不多,但四處都養著狗,還有一戶養著豬。晚上路燈也不多,但鄰居們四處串門子,讓寂靜巷子充滿人情味。

二月六日晨,院埕中勞動

第二天分組進行相思寮行程;分為做菜頭粿、做甜粿,與農場訪談三組。我一聽到要做菜頭粿就很興奮,當然就選這一組啦。來到做菜頭粿的阿美嬸家,她和女兒們正在殺雞,三人坐在矮凳上圍在一起邊聊天邊做事,整個畫面好溫馨。一問之下發現阿美嬸原來今天天還未亮時就起床,忙著炊粿、殺雞;我們到的時候既然已經10點多,菜頭粿早就炊好了,我們只有吃粿的份。阿美嬸和女兒們以流利的手法把手伸入雞的身體內,把內臟、腸子等在雞肚子的東西全部挖出,盆子裡混著雞血和雞油等液體,兩個女兒手上也沾著紅色帶點黃色的混濁液體,但母女臉上都流露著幸福的笑容。阿美嬸家的雞養在三合院之右後方,一共養了十幾隻,雖然只養了三個多月,卻已經有法式吐司(長長硬硬的那種)那麼長。阿美嬸說從前養雞是為了賣給別人,自己很少吃,但現在過年過節或拜拜時也會殺來自己吃。

閒聊之際阿將伯開著發財車回來,車上載滿著自己田裡種的紅蘿蔔、白蘿蔔、蔥等蔬菜。這一整車的菜不是要拿去賣錢,而是要讓女兒們拿回家。阿伯一個人慢慢把菜搬了下來,阿美嬸就去清洗這些剛剛摘下的蔬菜,女兒們和阿伯也一起加入工作。菜剛從田裡拔出,充滿著泥土,阿美嬸仔細的把泥土沖掉後,才讓女兒帶回去。阿美嬸和阿將伯為了要讓女兒們帶一些自己種的菜回去,忙了一整個早上,也沒聽到他們對此抱怨;女兒們開著休旅車回家,後車箱裝滿了父母親種的蔬菜,也裝滿了父母親對他們的愛。

因為我們的到訪,阿美嬸找了一件事讓我們做──削番薯。阿美嬸家的雞以番薯為主食。這裡也養了兩隻小貓,一隻掛著鈴鐺,另一隻則沒有,阿美嬸的小女兒開玩笑說掛著鈴鐺的那隻是不送人的。在整個削番薯的過程中阿美嬸的眼光三不五時就往我們這邊飄來,深怕我們會割傷手。她一直在旁說:「噯小心喔!」

阿美嬸家之前養牛,養過赤牛、黃牛、黑牛,都養到年紀大了才賣掉。舊時的牛車現在仍然停放在三合院大門的右手邊,上面放滿了東西,看來已經被阿美嬸一家當作是櫃子來使用。牛車旁的隔壁空地種滿著菜,約有13種不同的蔬菜;阿美嬸向我們介紹菜圃的當下仍然手不停地又現採了幾樣菜,一起放入箱型車讓女兒帶回彰化。

二月七日晨,大灶飄粿香

最後一天的相思寮行程仍有分組活動,而我昨天來不及參與製粿的失落感也由是得到補償。當我走進阿暖婆婆家時,阿婆和小媳婦正蹲在廚房地上做草仔粿。阿暖阿婆有三個兒子,小兒子一家每個禮拜日都會回來相思寮,但孫子並不是每個禮拜會跟個爸爸媽媽回阿嬤家;據說是「功課不多時,就會回來。」偶爾回來而今天剛好被我們遇上的二兒子感慨地說小孩今年的寒假作業剛好要寫「逐漸消失的故鄉」;短短的一句話,透露出他對於老家即將因為中科四期被迫拆遷的無奈。

阿暖阿婆和媳婦在談笑間教我們做粿。草仔粿的粿皮其實就像水餃皮,只是後者薄,前者厚;草仔粿的內餡則類似春捲中的花生粉和糖粉。草仔粿的作法也像包水餃,蒸煮的器皿則是都市裡看不到的燒木材的大灶。我看著阿婆年老的身軀,坐在小板凳上,挑著木材,蹲在爐灶前一根一根小心翼翼放入,臉被燻到紅通通的,但臉上卻猶是充滿著笑容;阿婆一再強調,這些草仔粿是要讓兒子們帶回家或是分給左鄰右舍,不是要賣錢的喔!

二月七日夜,離開後的問號

春節前夕的相思寮,家家戶戶都忙著為過年做著準備,而離家在外的人也紛紛回到家鄉,讓這個小小不起眼的村落滿溢著都市裡失落的人情味與年節氣氛。由於發展高科技產業,台灣原本的鄉村地景逐漸消失,環境也受到汙染。台灣只是一個小小的島,但島上卻有著竹科、中科和南科,中科與南科至今也還有閒置的廠房,那為什麼還要再興建新的科學園區呢?台灣閒置的廠房、房子很多,為何不能再利用而要再開發興建新的呢?雖然中科四期在彰化,但環境的污染不只是影響彰化人,而是影響全台灣、全世界!況且每個城市如果都朝向科技發展,那台灣還有特色可言嗎?就如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如果被迫都要當林懷民、蔡國強,豈不是強人所難嗎?台灣近年來推行一鄉鎮一特色,而彰化是有著農業背景與農村特質的地區,又何必硬要把良田美景變成科學園區呢?

Top

 


  徵收條件沒談攏 怪手整地民告官

摘錄自2010年6月21日公視新聞報導

為了要興建新竹科學園區的竹南基地,苗栗縣政府以區段徵收的方式,來徵收土地,雖然縣長劉政鴻有承諾,同意用從優從寬的方式來補償,不過所有具體的條件都沒有出來,甚至在這個月9日、縣政府還派怪手、直接開進農田整地,居民氣不過、今天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控告縣政府違法。

綠油油的農田,稻子已經結穗,再過一個月就可以收成,不過這個月九號,苗栗縣政府派兩百多名員警到現場,公然讓怪手輾過稻田整地,把農民的心血夷為平地。苗栗縣政府宣稱這片農地已經通過決議,要被區段徵收,作為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的用地,但居民不能接受,認為縣政府強取民地,今天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告苗栗縣政府。

協助打官司的律師表示,縣長劉政鴻曾經承諾,徵收居民的土地,同意以從優從寬的方式補償,但是之後公告的補償條件卻完全不是這回事,明顯違法。

對於居民提告,接受電話訪問的苗栗縣副縣長表示不了解情況無法回應,但是重申縣政府依法行政。

Top

  世衛:吉爾吉斯動亂可能影響百萬人

摘錄自2010年6月18日法新社日內瓦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18日說,世衛以最壞的情況估計,吉爾吉斯危機可能影響100萬人,其中30萬人可能淪為難民。

世衛緊急支援計畫協調官員阿儂奇婭塔(GiuseppeAnnuziata)說:「我們正在評估,可能已有100萬人直接或間接受到這次事件影響,其中30萬人為難民。」

這名聯合國衛生組織官員證實,這個數字是「以最壞的情況來看」,且剩餘的70萬人可能因這場衝突而在吉爾吉斯境內流離失所。

Top



 
  中國南方10省水災增至175死

摘錄自2010年6月21日中國時報綜合報導

中國南方10省水災目前已造成175人遇難、107人失蹤,受災人數超過2500萬人。6月13日以來,中國南方出現強降雨,導致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10省、區、市,遭到嚴重洪澇災害。

中國民政部統計,截至21日上午11時,暴雨洪澇災害已造成2514.7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75人、失蹤107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171.4萬人。災害並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36.11萬公頃,其中絕收面積168.2千公頃;倒塌房屋14.4萬間,損壞房屋39.3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達人民幣296.5億元。

Top

 

  保護非洲歐亞候鳥路徑 重要鳥點網路工具上線

摘譯自2010年6月17日,ENS荷蘭,海牙報導;謝雯凱編譯;蔡麗伶審校

圖說:重要鳥點網路工具顯示出,屬於接近威脅等級的小紅鶴(Lesser Flamingo)在坦尚尼亞5個重要鳥點中,只有2個獲得保護。(照片來源:Cris Pierry)根據一份使用新的線上資訊工具獲得的首份調查,當遷徙性水鳥在非洲、中東、歐洲與中亞之間遷移時,所需的重要濕地有三分之一完全未受到保護。因此,這些水鳥有42%種類的族群數量正在減少,鳥類專家為此提出警告。

 

此名為「重要鳥點網路工具(Critical Site Network Tool,CSN)」的線上工具,14日於海牙舉辦的國際水鳥保育研討會上發表。這場研討會的舉辦是為了慶祝「非歐亞遷移性水鳥協定(AEWA)」簽訂15周年,此國際野生動物協定目標為保育使用這條非洲-歐亞飛行路徑(African-Eurasian Flyway)的遷徙性水鳥。

AEWA秘書長連特(Bert Lenten)表示:「這個『重要鳥點網路工具』將有前所未有的資訊可及程度,提供的資料包含非歐亞遷移性水鳥協定涵蓋的所有水鳥種類。」藉由重要鳥點網路工具可找到3020個地點294種水鳥的全面資訊。

「它首次匯集關於全球某些物種與水鳥利用地點,最新與最全面的可得資訊。」連特說:「要有效地獲致保育成果,關鍵就是能取得有關遷徙性水鳥仰賴的重要地點以及這些物種生態需求的可靠資訊。」這個重要鳥點網路工具是由非洲-歐亞區域來自100個國家超過200位專家所合作發展出來的。國際濕盟、國際鳥盟與聯合國環境總署保育監測中心共同籌組這次合作,在「飛越溼地計畫」這個框架下進行,該計畫是歐亞非地區執行過最大的國際水鳥與溼地保育計畫。 重要鳥點網路工具的經費部分來自於國際環境補助的組織-全球環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另有部份來自德國政府。

國際鳥盟執行長朗貝迪尼(Marco Lambertini)表示,重要鳥點網路工具確認出遷徙性水鳥的優先保護地點,並突顯出學術知識上的缺口,許多水鳥的停留與非繁殖期分布的地點仍未被充分了解。「只有藉由結合足夠知識、有目標的行動,適當的資金和當地的在地行動能力,我們才能對遷徙性物種有所作為。」朗貝迪尼說道。

遷徙性水鳥,如涉禽、燕鷗與雁鵝,需要一條不斷裂的濕地鏈來完成他們每年一次的生命週期,然而他們正受到水產養殖、農藥與能源開發擴張的威脅。鳥類專家表示,新工具顯示農業、水資源管理與能源部門的政策會如何影響生物多樣性問題。國際濕盟生物多樣性暨生態網路計畫組長海格麥哲(Ward Hagemeijer)說:「重要鳥點網路工具也有極大的潛力,為上述領域的決策制定帶來好處。」

欲使用此工具,請點擊此處。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n2010/2010-06-17-02.html

 

Top

  「環保再生碳粉匣」 身障朋友闖出一片天

生命力新聞2010年6月21日台北訊,巫亦桓報導

工廠廠員、身心障礙朋友─小杜,巫亦桓攝影。「當初我們看到台灣印表機用量高,碳粉匣的汰換率更高,所以我們決定回收碳粉匣,看看可不可以補充再利用,」台北縣身心障礙者服務協會社會企業處的王德昌說,目前工廠營運一年,讓「環保再生碳粉匣」不僅是一個節能減碳產品,更讓那些身心障礙朋友有一個穩定的工作。

台北縣身心障礙者服務協會總部在新莊市,主要的主旨是為身心障礙者提供就業機會,讓他們學習之後,往後可以再奢去為大眾服務,也可以自己養活自己。

補充碳粉匣的製作過程非常簡單,首先要對碳粉匣的構造很清楚,之後在一一拆解其內部零件,拆解後清除內部的廢粉,在加上幾道手續,補充碳粉進去碳粉匣,「環保再生碳粉匣」就完成。

剛開始的時候,技術上有許多問題,因為碳粉匣的構造大家都不是很熟悉,所以王德昌帶來許多朋友,來教導身心障礙的朋友,工廠廠員小杜說:「剛開始我什麼都不會,經過別人著指導加上我自己的摸索,現在我可以很快就拆解一個碳粉匣。」

在淡水下圭柔山的工廠內,目前有十名員工,王德昌說,這些員工有一部分是身心才障的朋友,有一部分是健全的人,因為身殘朋友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別人幫助的,例如:從高處把重物搬下來。」所以我們的員工不只有身殘朋友。

目前社團法人台北縣身心障礙者服務協會銷售碳粉匣的對象是政府機關,除此之外也有民眾會自己跑到工廠,去購買碳粉匣,協會也提供一項服務,就是如果有大量的碳粉匣想要回收,他們也會派車子去現場回收,前一陣子的「綠色藝術市集」,王德昌也帶著秘書去現場,讓民眾知道「環保再生碳粉匣」,讓民眾去使用它。

其他照片

【延伸閱讀】
社團法人台北縣身心障礙者服務協會
淡水下圭柔山
環保碳粉匣

※ 本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Top

  論壇:飛魚卵二、三事

作者:薛麗妮(蝦冰蟹醬負責人)

海洋滑翔者(Ocean glider);圖片來源:瑪格莉特-菲克斯世界天候急劇轉變,地殼也變得極不穩定,不只陸地明顯起變化,連向來深不可測的海洋也更加難以理解。去年全世界的魷魚嚴重欠收,但台灣東北角的透抽、鎖管卻破30年來大豐收的紀碌。這一年來很多魚種都減產,澎湖漁區在入夏前後原本漁產就少,今年更加蕭條,只好更加群聚到東北角海域捕飛魚卵。

路過台灣海域的飛魚少說有10來種不同品種,東海岸特別是達悟民族所曬的飛魚干,身型比在東北角海域產卵的飛魚大上3、4倍,所以東北角一帶的漁民不捕飛魚,魚小刺多不具經濟價值。研究飛魚的學者專家到現在還是弄不清楚,為何每年端午節前後會有那麼多身型嬌小的飛魚群聚東北角海域產卵?

飛魚將卵產在海面的漂流物上,母飛魚不只有一個卵巢,在體內非常細小的卵,產到漂流物上會快速的吸水膨脹,產完卵的母飛魚會飛走,繼續她未完的生命。公飛魚則在母飛魚所產下的卵上射精,由於魚卵見風長大太過快速,常常會在卵堆中找到走避不及被包覆的公飛魚。不到2兩的母飛魚,往往可以產下超過十兩的魚卵,產完後時間到了還會再繼續產卵,真是奇妙的魚種。

飛魚卵產業尚未形成前,初夏東北角海面上有非常多的馬尾藻,漂浮在海面上的馬尾藻自然成為飛魚最佳的產房。後來馬尾藻聚減,等不及要產卵的飛魚連浮在海面上的垃圾也照下不誤,後來漁民就發明了用稻草幫飛魚造產房。也許是舒適的產房讓飛魚產下更大量的卵,再者捕飛魚卵是在飛魚迴游的路徑放下草包誘使飛魚下卵,而草包有時會因水流過急而流失,形成孵育下一代的優良場域。這種不捉魚、造產房的捕撈方式也許是讓飛魚卵產業能夠永續下去的主因。

目前全世界有3大海域出產飛魚卵,印尼、祕魯、台灣海峽,而台灣所產的飛魚卵九成以上出自東北角海域,以基隆八斗子漁港為最大的集散地。台灣海峽所產的飛魚卵在口感與色澤上超越印尼、祕魯,早期幾乎全數外銷日本。日本有很多的冷凍調理食品為了增加口感與豐富性,會加上飛魚卵點綴,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近幾年來台灣的食品外銷工廠,不斷的拓展歐美市場取得不錯的成果,飛魚卵需求量也不斷的往上提升。

漁業署從前年起開始做飛魚卵總量管制,有報備的漁船才能捕撈,否則一律充公,並且制定了捕撈期限。今年單單澎湖就來了一百多艘漁船進出八斗子漁港,一艘較大型的漁船每次的飛魚卵季草包加上加油費用,成本需要4、50萬,所以也不是每艘漁船都能賺到飛魚卵的錢,但不出來碰運氣在家鄉也無魚可捕。

今年蝦冰蟹醬將成為全台灣最大的飛魚卵原料供應商,個人認為漁業署應該積極的參與生態復育工作,在禁捕期大量的放流草包當飛魚的產房,讓飛魚能得到充份生養。而口感媲美魚子醬的台灣飛魚卵卻長期停留在粗級原料的買賣上,是台灣業者需要深刻反省的。如何讓台灣飛魚卵成為台灣尊貴的伴手禮,就像在歐洲國際機場只能限量買魚子醬般,是值得努力的事。飛魚卵的附加價值高,漁民也才能獲得高的漁價,生活才能有保障。而台灣這個寶地,不只有頂級的農產品,也有頂級的漁產品,讓飛魚卵這個食材也參與擦亮台灣美食王國名號的行列,就如同魚子醬之於歐洲料理,才不會辜負台灣飛魚卵的好滋味,以及漁民海上辛苦的作業。

蝦冰蟹醬綱站: http://www.seascream.com.tw
麗妮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linyhome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