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7.2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苦勞網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破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推薦瀏覽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蛙蛙世界學習網 
濕地保護聯盟
GreenMap System Home綠色生活地圖
生態綠:公平貿易、綠色消費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中外對話
綠色陣線協會
環境信託網站
台灣綠黨

 
  自然生命印象:自然生態攝影的意涵


禪蛻

編按:影像力量是強大的,一張照片如果是一個故事,那麼連續影像的呈現就是在說故事。透過攝影者的觀點與敘述方式,探討自然中生命與人的關係。我們既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旁觀者、甚至是風景。我們期待,透過「自然生命印象」專欄,邀請讀者透過自然影像的觀影過程,接觸台灣自然生態,並進而提升保育意識與行動。而這些過程終究會成為我們生存的自然世界中,影像語言的最核心力量

作者、攝影:葉子

何謂自然生態攝影?

攝影是一種視覺傳播的文化活動,也是一種藝術的表達媒體,攝影術自1826年由法國人Joseph Niepce發明至今,不僅衝擊了視覺藝術的表現形式,並以其紀實的基本功能,改變了科學的研究進展,同時還在政治傳播上扮演了不容輕忽的角色,攝影已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動,現代人幾乎無時無刻不存在於影像所構築的世界中。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著糞衣的金花蟲

作者、攝影:楊家旺

若您準備吃飯,或正巧吃飯(希望還來得及阻止您),請先擱下這篇文章,飯後一小時再看。當然,我也不得不老實說,這篇文章比起先前已發表的那兩篇,我更想寫的是這篇。畢竟,這是我非常難得的一次觀察發現。

著糞衣的金花蟲。拍攝時間地點:2009年3月22日三義

我第一次在野外看見照片中如糞堆的畫面時,以為是一坨鳥糞。待我左右上下細看後,才發現牠有6隻腳,便明白了是一隻昆蟲。但什麼昆蟲會以糞便著裝呢?後來在書本裏得知是某類金花蟲的幼蟲,買了《台灣產金花蟲科圖誌1》後,發現偏好此道的金花蟲為數不少。更在看了《眷戀昆蟲》一書後,對牠的這般行為感到無比好奇,並充滿興趣。

我還記得在三義紅土石徑觀察的那一天,沿途,特別是菝葜的葉片上,最常觀察到這類以糞著裝的金花蟲幼蟲,牠們大概是長頸金花蟲屬(Lilioceris sp.)的成員。我回憶起自己看過的《眷戀昆蟲》片段,向伙伴說起關於牠們背上糞便的一些成因和作用,例如,糞便是金花蟲幼蟲自己的排泄物,而非其他生物的;例如,糞便對某一些獵食性昆蟲有防禦效果,艾斯納曾做過實驗,以沒糞便和有糞便的金花蟲幼蟲餵食椿象和瓢蟲,結果著糞衣的,椿象不愛,瓢蟲不吃,不著糞衣的,椿象和瓢蟲都吃得津津有味。

精采內文

 

 自然書寫:放一塊河口地,在心中

作者:孟婉瑜

親愛的孩子:

兩週前的中午,爸媽帶著你們去市區選一條揹巾送給剛出生的小表妹時,你們各自看到了心動的玩具。爸媽覺得,你們從表哥、堂姊和鄰居傳承的舊玩具已經足夠,不需要添購新的。出門很少購物的你們,只是當下被五顏六色的聲光眩惑了。後來還是被買東西總是思前想後,斟酌再三的爸媽斷然否決,你們兄妹倆都嘟著嘴上車。

攝影:孟婉瑜

爸媽拒絕你們,只是因為玩具是你們想要,卻不真正需要的東西。在你們這個年紀,開始有點懵懂地了解,金錢能夠換取物質。來自週遭物質的誘惑很多,而且越來越多,有時會強烈得難以抗拒。因此爸媽必須適時地在當下為你們做一個不買的決定。上車以後,爸爸告訴你說,他昨天剛為我們一人買了一塊地,一塊位於台灣最大的河流-濁水溪出海口的土地。媽咪聽到爸爸的決定,忍不住會心笑了,因為就在前幾天,媽咪也悄悄地做了同樣的事情呀!而原本皺著眉的你,開始嚥回盈眶的淚水,睜大眼睛專注地聆聽、提問,放下原來想買玩具的衝動。你還記得幾週前的某個夜晚,爸媽特別准許你們晚睡,我們一起守著公視,從觀看白海豚的紀錄影片中,理解台灣白海豚正面臨著滅絕的窘迫與困境嗎?

精采內文

  自然書寫:莫怨蒼天變了心──森林土壤的哀歌(下)

變色的文明

作者:邱志郁(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倘若杜甫回到現代的時空,難道不會有如此的感慨?山區道路沿線種植的檳榔樹,終於催索了家園和基業。

「國在山河破,城春草不生」

消褪的古文明

世界上著名的文明起源,包括中亞的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埃及的尼羅河、中國的黃河流域,幾千年前都曾經在人類歷史上閃耀燦爛光輝,如今這些地區在世界舞台上早已無足輕重。

西元前3000年,在中亞的兩河流域定居的人類,已使用文字和建構城邦的社會形態。當時環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山區,具備茂密的森林,涵養穩定的水源供應灌溉系統。肥沃的土壤,支持豐饒的農業生產。隨著人口繁衍,逐漸往上游地區發展,砍伐森林、墾殖山坡地,開啟土地劣化的肇端。伴隨著山林的土壤侵蝕沖刷,泥沙填高了河床,造成洪水頻繁。灌溉水路的疏濬工作,也成為施政的沈重負擔。再則為該地區原本就較為乾旱,在喪失森林涵養水源的功能之後,加速生態劣化的腳步。最終的結局,人為力量無法再和自然對抗,農地的水源供應短缺,鹽類累積在土壤表面,妨礙農作物生長。農業的生產力衰退,由高度繁榮走向蕭條沒落。

精采內文

 
 
自然生命印象:自然生態攝影的意涵

作者、攝影:葉子

編按:影像力量是強大的,一張照片如果是一個故事,那麼連續影像的呈現就是在說故事。透過攝影者的觀點與敘述方式,探討自然中生命與人的關係。我們既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旁觀者、甚至是風景。我們期待,透過「自然生命印象」專欄,邀請讀者透過自然影像的觀影過程,接觸台灣自然生態,並進而提升保育意識與行動。而這些過程終究會成為我們生存的自然世界中,影像語言的最核心力量。

何謂自然生態攝影?

攝影是一種視覺傳播的文化活動,也是一種藝術的表達媒體,攝影術自1826年由法國人Joseph Niepce發明至今,不僅衝擊了視覺藝術的表現形式,並以其紀實的基本功能,改變了科學的研究進展,同時還在政治傳播上扮演了不容輕忽的角色,攝影已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動,現代人幾乎無時無刻不存在於影像所構築的世界中。

攝影依據其目的、被攝物或機具種類而有各種不多的類別說法,諸如商業攝影、紀實攝影、人物攝影、景觀攝影,顯微攝影、針孔攝影等,在各種攝影的發展中,生態攝影是大眾耳熟能詳,而且廣受喜愛的攝影類題,然而什麼是生態攝影,生態攝影和自然攝影有沒有不同的地方?此為本章一開頭想要讓各位了解,以便在一開始學習的態度上,就有正確的觀念,在攝影技術和美學的培養中,更深一層了解影像內涵的表現,

自然攝影是以自然環境、自然資源、自然景物、自然現象為主題的攝影,其價值在於攝影者寄情山水,為自然中的事物留下瞬間的影像紀錄。而生態攝影則需從生態一詞的涵義解讀,以生態學的角度而言,生態攝影是透過攝影機具紀錄生物與環境(包括生物或非生物)的相互關係,也就是說,無論是地景、動植物、天文、氣候等都是自然攝影的範範疇,而作品中呈現生態的互動關係,即可稱為生態攝影,而自然生態攝影特指自然環境中的生態互動關係,雖不排除人類活動的介入,但主題在於自然,非人類行為做主題。

舉例說明;當你拍攝了一張濕地的退潮景觀,畫面呈現溼地的典型景色;海洋、泥灘地、紅樹林,期間有鳥類在泥灘地覓食,那麼這張作品可以說是濕地景觀攝影,而其作品中呈現出退潮後,泥灘地成為水鳥覓食的場域,而紅樹林同時也是許多潮間帶生物棲息的重要棲所,那麼這張作品也可以說是濕地生態攝影作品,因為它表現出生物(紅樹林、水鳥、潮間帶生物)與非生物(海水、潮汐)的相互關係。

台南四草的紅樹林環境。

單一的作品,通常無法具體呈現自然生態的全部意涵;一隻站在枝頭的小鳥,盛開的美麗花朵,景致優美的山岳景觀,這些都只能算是自然攝影,但是若將這些單一的作品組合成為有意義的組合作品,可以說明上述對生態的意涵,那麼這些作品就具有自然生態的解說意義。

簡而言之,生態攝影並非就被攝物屬性做為主題定義,而是影像是否能呈現生態的內涵,一張好的生態攝影作品,不僅在視覺上有細緻的形式表現,同時也能呈現豐富的生態意涵。

自然生態攝影的內涵

自然生態攝影是拍攝自然界中的各種互動關係,那麼其影像內涵又該如何表現呢?若就攝影的藝術本質來看,自然生態攝影應該表現自然的「真、善、美」面向。

大自然的美無所不在,人類從有文明以來,既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來讚嘆、歌頌自然的偉大和美麗;音樂、詩文、繪畫、甚至是舞蹈,無數的藝術品皆以模擬或禮讚自然為主,攝影是最直接的記實工具,是捕捉自然景物的壯麗,生命的奧秘的便捷工具。

而所謂善的面向,可以解釋為對影像的環境倫理觀,當我們感動於自然的美,用攝影機紀錄下自然的真,同時也在表達對自然運行的敬畏與尊崇,這就是善的面向。

真的意涵很明確,非人為的,非造作的,是攝影者以第三者的角度和眼光忠實紀錄和詮釋,若是刻意的場景安排,或是運用影像軟體加以合成變造的唯美畫面,都不是真正的自然生態攝影,而其伎倆也很容易被識破。

蟬蛻(攝於藤枝)

自然生態攝影的功能

攝影術相較於其他的藝術,雖然是比較晚期的發明,但由於影像科技發展的突飛猛進,使其不僅紀錄我們眼睛所見的現象,並且逐步擴展了人類視野的極限,成為我們探索自然宇宙的重要工具,今日我們可以觀看外太空遙遠的星際,觀賞深層海洋下的奇特生物,或者在針眼鏡頭下,窺探前所未知的地底世界,都是有賴攝影科技的發明。

有了這些工具,生態攝影家可以探索世界各種奇特的現象,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視覺經驗,以及不斷突破的科學新知,這也是科學雜誌、國家地理頻道、自然書籍廣受喜愛的原因,因為知識不再只是透過語言的描述,眼見為憑的圖像更容易為社會大眾所理解和接受。

知識的認知之外,美的欣賞也是生態攝影主要的功能,大自然有雄偉壯麗的面貌,也有精巧神奇的一面,舉凡四季景觀的變化、動植物的生物多樣性、天文氣象的現象,都有攝影者想要捕捉的畫面,捕捉大自然之美,可以說是所有自然攝影者共同的目的。

生態攝影結合了科學紀實與藝術表現的本質,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層面,在現今重視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育的時代,更成為社會推動環境教育的一項利器,例如,美國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公園的成立,即是起因於攝影家安瑟亞當斯(Ansel Asdams)所拍攝的一系列黑白照片,引起世人對該地區的重視,為攝影在生態保育的歷史上寫下一頁輝煌的篇章。晚近,生態學者麥可.尼可斯 (Michael Nichols)所拍攝剛果河盆地動物的照片,促使加彭總統彭高將該國十分之一的土地劃設成13座國家公園。由此可見,影像的社會價值是不容小覷的。

拿起你的相機,將焦點對準大自然,你將會發現自然就在你身邊,即使是自家庭院、都會公園,都是生態攝影的生動影棚。

面天樹蛙交配。

 

Top

 
 
  專欄作家:著糞衣的金花蟲

作者、攝影:楊家旺

2009年03月22日,在三義的紅土石徑觀察結束後,覺得自己拍到了3種非常特別的照片,心裏便構思起3篇文章來。其中兩篇是已發表的【模仿螞蟻的蜘蛛】和【細腰蜂的睡姿】,還有一篇,卻遲遲不肯動手,也許應該說遲遲不敢動手。原因是擔心有人若正巧一邊吃飯一邊閱讀這篇文章時,恐怕,不只作噁,還會噴飯。

因此,我的建議是,若您準備吃飯,或正巧吃飯(希望還來得及阻止您),請先擱下這篇文章,飯後一小時再看。當然,我也不得不老實說,這篇文章比起先前已發表的那兩篇,我更想寫的是這篇。畢竟,這是我非常難得的一次觀察發現。不過,第一個發現的人並不是我,而是台中荒野保護協會的秘書,自然名:小茉莉。

著糞衣的金花蟲。拍攝時間地點:2009年3月22日三義

我第一次在野外看見照片中如糞堆的畫面時,以為是一坨鳥糞。待我左右上下細看後,才發現牠有6隻腳,便明白了是一隻昆蟲。但什麼昆蟲會以糞便著裝呢?後來在書本裏得知是某類金花蟲的幼蟲,買了《台灣產金花蟲科圖誌1》後,發現偏好此道的金花蟲為數不少。更在看了《眷戀昆蟲》一書後,對牠的這般行為感到無比好奇,並充滿興趣。

我還記得在三義紅土石徑觀察的那一天,沿途,特別是菝葜的葉片上,最常觀察到這類以糞著裝的金花蟲幼蟲,牠們大概是長頸金花蟲屬(Lilioceris sp.)的成員。我回憶起自己看過的《眷戀昆蟲》片段,向伙伴說起關於牠們背上糞便的一些成因和作用,例如,糞便是金花蟲幼蟲自己的排泄物,而非其他生物的;例如,糞便對某一些獵食性昆蟲有防禦效果,艾斯納曾做過實驗,以沒糞便和有糞便的金花蟲幼蟲餵食椿象和瓢蟲,結果著糞衣的,椿象不愛,瓢蟲不吃,不著糞衣的,椿象和瓢蟲都吃得津津有味。我還向伙伴說道,艾斯納為了知道金花蟲的幼蟲是如何造糞的,便將那些糞便抹去,然後靜靜地觀察起來。最後,艾斯納發現糞便從背上被去除後,金花蟲幼蟲會馬上知道,並立刻排出糞條來。艾斯納觀察的金花蟲,其所排泄的糞便是細長如草繩一般的樣貌,一條又一條捲繞成草帽一般的形狀,有一種特殊的美感。很不幸,我們觀察到的卻是照片中如香腸狀的糞條,其實我也覺得噁心,因為乍看,頗像人腦。

我們前去觀察的伙伴,都是聽我說說這小故事後,便又忙著自己去觀察拍照了。只有一位例外,她是台中荒野保護協會的秘書,這位自然名小茉莉的伙伴,她聽完我說的艾斯納觀察實驗後,便獨自一人,找了隻幼蟲,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一屁股坐在紅土石徑上,實驗了起來。她撿起一根細枯枝,抹去金花蟲幼蟲背上的滿滿糞便,接著,她很有耐心地等待著。她任憑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幾分鐘後,果然有了動靜,她觀察到了滿意的結果,為了確認步驟會一再地重複,她又耐心了幾分鐘,然後,她尖叫地跑來跟我說:「我發現了,我知道金花蟲幼蟲的糞便在排出後是怎麼被推到身體的前面去的。」我沒有尖叫,但感染了興奮,也一屁股坐到了紅土石徑上,觀察起這隻金花蟲幼蟲是怎麼在排糞後,將糞條推擠到體背的前方去。

一樣地,我很有耐心地等待著,小茉莉更顯緊張,因為她擔心金花蟲的幼蟲會突然不表演了。幾分鐘後,沒有動靜,又幾分後,突然,有一糞條產生了,我忍住眨眼的本能,睜大眼直盯著看,看這糞條如何被輸送到體背的前方。看完一輪後,我便取出相機,候著,等待下一回合的演出。生平,我第一次以如此期待的心情盯著糞便,並充滿期待地看著糞便。終於,我拍到了一連串的畫面,記錄著糞便是如何被如輸送帶一般的表皮送往體背的前方。我挑選了4張(如上圖),讓讀者眼見(加一些想像)牠是如何運用著以口吸進空氣,將空氣泡往體內的表皮下方後送,然後皺摺體背的表皮,順勢將糞便往前推送。

也許,有一天您也會在自然觀察時,遇見著糞衣的金花蟲幼蟲。屆時,我建議您,坐下來,撿一枯枝,別弄傷牠,輕輕地將牠體背上的糞便刮除,接著,極有耐心地,觀察準備發生的一切。我相信,只要一回,只要一回您極有耐心地看上幾次牠如何將糞便從體背的末端送往體背的前端,您便會超越噁心,並從此愛上昆蟲觀察的滋味。

Top

 



 
  自然書寫:放一塊河口地,在心中

作者:孟婉瑜

親愛的孩子:

兩週前的中午,爸媽帶著你們去市區選一條揹巾送給剛出生的小表妹時,你們各自看到了心動的玩具。爸媽覺得,你們從表哥、堂姊和鄰居傳承的舊玩具已經足夠,不需要添購新的。出門很少購物的你們,只是當下被五顏六色的聲光眩惑了。後來還是被買東西總是思前想後,斟酌再三的爸媽斷然否決,你們兄妹倆都嘟著嘴上車。

爸媽拒絕你們,只是因為玩具是你們想要,卻不真正需要的東西。

在你們這個年紀,開始有點懵懂地了解,金錢能夠換取物質。來自週遭物質的誘惑很多,而且越來越多,有時會強烈得難以抗拒。因此爸媽必須適時地在當下為你們做一個不買的決定。

上車以後,爸爸告訴你說,他昨天剛為我們一人買了一塊地,一塊位於台灣最大的河流-濁水溪出海口的土地。媽咪聽到爸爸的決定,忍不住會心笑了,因為就在前幾天,媽咪也悄悄地做了同樣的事情呀!而原本皺著眉的你,開始嚥回盈眶的淚水,睜大眼睛專注地聆聽、提問,放下原來想買玩具的衝動。

你還記得幾週前的某個夜晚,爸媽特別准許你們晚睡,我們一起守著公視,從觀看白海豚的紀錄影片中,理解台灣白海豚正面臨著滅絕的窘迫與困境嗎?

因為台灣的西海岸已經陸續喪失太多的溼地、開發太多的工業區,讓白海豚洄游與覓食的泥灘水域,越來越縮減了。而最近濁水溪出海口附近那片廣大的河口濕地,正要以一坪100元的低廉價格,賤賣給財團填海造陸進行開發、蓋工業區、工業港,成為生財的工具。

媽咪覺得填海造陸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這件事不僅讓許多生活在泥灘地的生物永遠被封死在水泥陸地之下,迴游的生物將找不到返鄉的路徑,許多千百萬年來於此棲息的生命也將失去了生存的環境與仰賴的食物。未來,高耗能、高排放工業的廢氣、油污...等污染物,也很可能讓附近的海域與陸域,遭受長時間再也難以復原的破壞,或永遠的遺毒,衝擊農業漁業與水資源,也危及每個人的健康。

於是,許多關心環境問題、關心溼地生態的民間社團,發起了這項環境信託活動

以全民參與認股的方式,希望更多人來關心這個事件與議題,站出來發聲。以一坪土地119元,集資向政府買回那片土地。不只是為了瀕危的台灣白海豚,也為了招潮蟹、魚類、水鳥、彈塗魚、浮游生物、底棲生物...。也為了我們後代的子孫,能繼續在這裡觀潮、拾貝、戲水、吹著乾淨的海風,等待日落...。

攝影:孟婉瑜

爸爸媽媽都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於是參與了,也嘗試著向你們解釋其間的意義:

你們知道,我們在天地之間能夠有個立足之地,要感謝大地媽媽的養育,提供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與資源,並且要一輩子都很感恩、很謹慎,很節約、很珍惜地使用。

然而,為什麼有些人會有權力決定土地的「價值」,轉換成以貨幣單位計數的價格,並且不顧土地上所有同為大地媽媽撫育的生命的未來呢?為什麼有些人有權去決定,開發和經濟繁榮比這些生命的存續還要重要呢?

爸媽也不甚明白,只感覺這其中存在著許多謬誤。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件事情也越來越緊迫...,於是在我們能力所及,參與了這項環境信託行動。

在你們真正了解金錢的意義之前,金錢對目前的你們來說,可能純粹是可以購買一些自己「擁有」的物品。然而,爸爸還是嘗試向你解釋了,我們這次出錢買的河口濕地,並不是為了自己個人的「擁有」或使用;而是為了你們在影片中看到的白海豚,以及與白海豚一起生活在台灣西海岸的其他生命,世世代代能繼續在此生息。

我們有能力買的只是其中的很小的一塊,為了能跟其他參與這項環境信託行動的人,一起聯結成足夠大的一整片。而在許多人協同努力之下,也許會有機會連成一堵牆,一道堅實的防線壁壘,阻擋得下一項極具破壞性的開發。

爸媽想要提醒你們,同樣的錢,買了玩具帶來的快樂其實只有短短幾天,或者頂多幾週的時間;而且隨著你們成長,玩具很快會變成不需要的東西。如果我們把錢節約下來,做一件更急迫、更有長遠未來的事情,才能真正發揮金錢的最大價值與意義。

而透過每一次對於消費衝動節約的操練,也將匯聚為一份可觀的力量,成為你們成長的助力。

媽咪知道,小小的你們還未能從爸媽的解讀,完全理解這件事中的原委曲折。或許對六歲和三歲半的你們來說,這確實有點難懂。爸媽只希望你們能夠在一次一次的練習當中,有了明辨的心,成為正直、誠懇、懂得關懷、不自私的人。並且能夠記得爸爸做了這樣一件事情,將爸爸為我們買下的這塊河口地,永遠放在心中,就像是對大地媽媽永遠的感恩。

等到你們稍微長大一點,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再來一起回想、回顧這件事,與爸媽分享你們的看法。

最後,媽咪想為你們摘錄詩人吳晟爺爺昨天發表的新詩「只能為你寫一首詩」,以及一段如詩如歌的土地宣言,讓我們在未來的時日裡一同朗讀,用一生的時間慢慢理解與參悟,生存在天地間,人類該有的「謙遜」。

愛你們的媽咪

2010-6-26

Top

 



 
  自然書寫:莫怨蒼天變了心──森林土壤的哀歌(下)

變色的文明

作者:邱志郁(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倘若杜甫回到現代的時空,難道不會有如此的感慨?山區道路沿線種植的檳榔樹,終於催索了家園和基業。

「國在山河破,城春草不生」

消褪的古文明

世界上著名的文明起源,包括中亞的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埃及的尼羅河、中國的黃河流域,幾千年前都曾經在人類歷史上閃耀燦爛光輝,如今這些地區在世界舞台上早已無足輕重。

西元前3000年,在中亞的兩河流域定居的人類,已使用文字和建構城邦的社會形態。當時環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山區,具備茂密的森林,涵養穩定的水源供應灌溉系統。肥沃的土壤,支持豐饒的農業生產。隨著人口繁衍,逐漸往上游地區發展,砍伐森林、墾殖山坡地,開啟土地劣化的肇端。伴隨著山林的土壤侵蝕沖刷,泥沙填高了河床,造成洪水頻繁。灌溉水路的疏濬工作,也成為施政的沈重負擔。再則為該地區原本就較為乾旱,在喪失森林涵養水源的功能之後,加速生態劣化的腳步。最終的結局,人為力量無法再和自然對抗,農地的水源供應短缺,鹽類累積在土壤表面,妨礙農作物生長。農業的生產力衰退,由高度繁榮走向蕭條沒落。

華夏文化起源於黃河流域。漢朝、秦朝、周朝,都已建造豪華的宮殿,伴隨著貴族高官的府第。但朝代遞嬗的兵燹,繁華盡是灰飛湮滅。項羽的一把怒火,讓阿房宮連燒三個月,不但足以想見宮殿雄偉,更可理解朝代更迭之間,興建都城嚴重消耗了森林巨木資源。大約在漢武帝的時代,鐵器已相當普及。鍛造冶煉製鐵的過程中,更進一步消費大量的木材當作燃料,加速砍伐森林。

綜觀中國歷代的京城和發展重心,由黃土高原南側的長安附近,逐漸往東擺盪,終至偏重於東邊的城市。唐朝可算是最後以長安為國都的朝代。這個趨勢的改變,大致上可說明黃土高原生態逐漸劣化,生產和政治重心不得不往東遷移的現象。

黃土高原經歷秦漢、明、清三次大規模「屯墾」,政策上鼓勵濫伐濫墾,促成了的萬劫不復的生態災難,土壤極度劣化,綠意皆已被漫無邊際的黃土所吞沒。

中國歷代都受黃河洪水所累,近年來不但睽違了過去的水患,黃河甚至面臨幾近斷流。沙漠化現象日益嚴重,水源短缺,和中上游生態劣化的沉痾絕對有關。

檢視世界上各個地區所發展的文明,都市建設所需要的建材、生活所需的燃料,都必須消費大量木材。國家的發展、都市的建設,都立足在森林資源的開發之上。至於文明的發展軌跡幾乎都如出一轍──森林消失後,水源枯竭,耕地沙漠化,無法維持京城的機能,只有尋求遷都或是淪為衰敗的命運。

暴衝的不文明

相較於古文明發展所累積數千年的尺度,台灣開發的歷史極為短淺。但是現代化科技對於環境破壞的規模和速度,卻千百倍於古代的人為力量所造成的衝擊。

現代化的工程科技,挑戰了自然的險阻,卻壓縮了人類應變的時空。

大自然的反撲力道,悄悄蓄積了吞噬的能量。

診斷台灣的自然資源,平原已開發殆盡,低海拔丘陵本質上已無天然林。中高海拔的山區,又被遍佈可及的道路肆意蹂躪而支離破碎。

審視中橫公路沿線,無論是蘭陽溪、大甲溪的溪谷,公路沿線盡被開發為菜田、果園。墾殖活動不但加劇了邊坡土壤的侵蝕作用,對於山地的破壞也已到達令人驚駭的程度。田地裡幾乎看不到土壤,蔬菜就長在石礫堆中。砂礫石塊無法保持養分和水分。蔬菜所需的養分,完全仰賴大量的雞糞肥料。砍伐林木墾殖活動,不但剷除了原本森林的水源涵養功能,菜田果園本身的土石沖刷、肥料農藥的濫流,更威脅水源的水質和水庫的壽命。連帶地,也危及中下游民眾的安全。

菜田欠缺良好覆蓋,容易遭受雨水沖刷。人工造林是否就可確保高枕無憂?

走入位於梨山附近的林地,依然是令人神傷。該地區火災頻繁,至今林務局已耗費大量經費反復整地造林,遠觀勉強維持著翠綠,走進林內,只見表土嚴重侵蝕流失,殘留參雜大量亂石,土壤並未充分化育。這種滿是石塊,欠缺腐植層的林地,土壤缺乏孔隙結構,幾乎完全不具備保水、防洪的功效。

台灣陡峭的山坡地,原本就極為脆弱,經不起人為擾動。林木砍伐後的幾場大雨,可能就將歷經千年孕育的土壤沖刷殆盡。

類似的情形,發生在台灣各地山脊。各處水庫上游,台灣賴以活命的水源地,竟然多是公路暢通,旅遊觀光、高山墾殖頻繁的區域。毫無管制的山嶽活動,殘害著森林地表,預支未來幾個世代的環境負債。走在台灣背脊,呼吸著歡笑和驕傲,卻是踩踏著昂貴而沈痛的浪漫。

回顧幾十年來的國土開發建設的本質,是耗費大量的國家資本,將原本以森林所構成天然的無形水庫,改成水泥槽化的有形水庫。

水庫上緣、周邊卻又開闢道路,帶動墾殖造成崩塌。又得再花費更多的經費修補大地潰爛的傷痕。

國家的資產,不斷投入無底的洪流。

中橫公路、新中橫、台灣數不盡的各級山區道路,年復一年的景象,不斷以鋼筋水泥護坡、構築擋土壩牆。

崩塌的水泥灌漿坡面,總是不斷往兩側擴展、往山頂蔓延。隨著每年的颱風,崩塌的規模不斷擴大,證明這些工程根本無效。公路沿線,水泥邊坡和裸露岩層的山壁,逐漸取代了綠意。原本深峻的溪谷河床被土石堆埋,許多路段甚至已逼近路面。如此的道路,有何觀光的價值?如此的道路,又有何存續的必要?

中橫公路帶動道路沿線周邊墾殖,尤其以梨山附近最為密集。墾殖活動伴隨經常性的火災,造成鄰近林相不斷遭受破壞,破壞的範圍也不斷擴大。中橫公路帶動道路沿線周邊墾殖,尤其以梨山附近最為密集。墾殖活動伴隨經常性的火災,造成鄰近林相不斷遭受破壞,破壞的範圍也不斷擴大。

梨山 不是梨的故鄉
闢荒 被侵犯的濫觴
變色的巨龍鱗片
泛起剝落的悽傷

 

莫怨蒼天

去年台灣南部的水患,主要原因固然是全球氣候變遷所引發的極端強烈降雨。此等滂沱的雨量,是已超越了森林能夠攔截和舒緩的極限。土壤飽和含水造成山林坡面滑動,引發土石流,是難以迴避的天災,河谷沿岸的道路和墾殖活動,更進一步擴大災害的幅度。更要命地,原本不適合居住的河谷、沖積扇之類的危險區域,偏偏又聚集村落,加劇災難的形成。

倘若同樣的雨勢降在不同的地點,環山、梨山、清靜農場、廬山、拉拉山,難道不會造成類似的悲劇?

高山森林,滋養台灣生息的水源,各種產業和民生的命脈,卻縱容少數人肆意啃噬荼毒。威權時代錯誤的政策,在社會進入民主化後顯得更為荒腔走板。特定選票的顧慮,勒索了公益。原本盤據在台灣背脊上的毒瘡,更是變本加厲加速潰爛。侵佔破壞了國土,竟可理直氣壯聲討生計;濫墾國有山林,竟可藉復育造林名義請領補償金。況且,目前發放了補償金,並不能確保山林能夠復育,也無法規避將來山林再度的墾殖活動。

保障了少數人一時的權益,卻是殘害了數代人生存所仰仗的泉源。

政客不斷搬出國庫的資金撒在通往殘害山林的道路上,蛛網密佈的各級道路,凌遲慢剮著台灣的肌膚。

數十年來,建設台灣的口號甚囂塵上, 一條條描繪榮景的道路,竟是將台灣一步步逼向進退維谷的深淵。

正常人不會花大錢長期買毒藥殘害自己,除非是遭到蠱惑,認為毒藥補身。

是迷信工程科技錯了?是國土規劃錯了?是社會的期待錯了?是政客錯了?是技術官僚錯了?還是民主制度錯了?

經歷幾次嚴重的災害,當政者仍然未認清過去輕忽保育觀念所鑄成的代價,匡正高山生態浮濫開發的錯誤。

面對殘破的高山生態,依然是無法跳脫過去的窠臼。道路搶通、邊坡維護、救災安置,拖泥帶水地營造關心民瘼的政府形象。至於根本上有關整體的國土保安規劃、落實永續經營的政策,卻始終付諸闕如。面臨長年的沉痾,需要大魄力、大手術予以救治。可是,當今能夠承擔壓力,操持手術刀的政治家又在哪裡?

關係台灣命脈的高山生態,圍繞在雞零狗碎的技術事務上打轉,除了累死技術官僚、徒然拖累國家財政之外,對於台灣的前景未來毫無助益。

種種問題,似乎以無法再以單純土壤學的觀點評估森林土壤的保水、水文涵養的功能。

土壤生成化育的速度極為緩慢,森林中形成一公分表土,需要耗費數百年以上的時光。在缺乏完善保護的地面,一場暴雨就可能洗去大地涵蘊蓄積百年千年的精華。對於陡峻的台灣山林而言,輕率的土地利用行為,無計迴避森林表土遭受侵蝕流失。表土的侵蝕作用,造成土壤結構性的破壞,導致森林的水文涵養功能潰決。縱使立即將墾殖區強制造林,奈何珍貴的表土已剝蝕殆盡。如此森林,徒具光艷外表,卻不具嫻淑慧心,如何斡旋天地之無情?

倘若稚嫩的人工林,氣質涵養尚還無法被寄予期待;豈能縱容恣意暴露的高山蔬菜田,繼續招搖釀災?數十年來的曲解和放任,讓有情政策對國土作最無情的殘害。在相當的歲月裡,暴戾的雨水,依然凌遲山脈的痛處,鞭笞台灣背脊上脆弱的筋骨。

山林在哭泣,淚痕下盡是大地無法弭平的傷口。

溪流在哀號,嘶啞聲中控訴森林被掐死了的溫柔。

中橫公路道路沿線的菜田景觀。菜田中的土壤已流失殆盡,窮目所及,盡是石礫。這般田地沒有絲毫保水的功能中橫公路道路沿線的菜田景觀。菜田中的土壤已流失殆盡,窮目所及,盡是石礫。這般田地沒有絲毫保水的功能

果園菜田 趕不走的怪獸
永不飽足齜牙張口
孿生的威猛狡黠
撕咬 山林的髓骨和魂魄

【全部篇章】

莫怨蒼天變了心──森林土壤的哀歌(上)地老情不荒──森林的敦厚情懷
莫怨蒼天變了心──森林土壤的哀歌(中)涓涓訴衷情──森林土壤的保水和防洪機能
莫怨蒼天變了心──森林土壤的哀歌(下)變色的文明

※圖文的部份內容摘自作者所著〈梨山哀歌〉、〈大地私語〉,原載《笠》詩刊269期(2009年)、 277期(2010年)。
※主要內容轉載自翰林自然科學天地第39期(2010年),經作者稍作修飾。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
副刊特約編輯:廖靜蕙‧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