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8.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立報
南方電子報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破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推薦瀏覽
崔媽媽基金會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蛙蛙世界學習網 
濕地保護聯盟
GreenMap System Home綠色生活地圖
生態綠:公平貿易、綠色消費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中外對話
綠色陣線協會

 
  自然書訊:我們正在毀棄生活


靠鯨生活的人

作者: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編按:《靠鯨生活的人》是美國原住民小說家琳達.霍根充滿人性光輝的最新著作。此書對環境、靈性及戰爭創傷的敏銳感受及描述,點出這個生態危機時代的重要議題,以及現代原住民面臨的生存困境。讓我們透過作者的優美筆觸,探索人與鯨究竟可以有什麼樣的關聯、依存的關係。

琳達‧霍根是美國印第安奇克索族裔(Chickasaw)的作家,雖然曾來訪臺灣,但除學術界外,恐怕一般讀者都極其陌生。她是美國原住民作家的代表人物,從詩到論述、小說、劇作無一不能,備受肯定。

然而我始終認為,無論是何族裔,寫作無疑最後還得回歸本質,因某些非文學性因素而受注目的作者,最終作品若遠不如作者身份背景迷人,常會令人失望。由於題材與作者身份的特殊,我更好奇霍根如何讓這部小說不成為僅僅是一部部落民俗誌,或落入原住民與自然總是和諧共存這類刻板邏輯的窠臼。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夏衣豔冬裝素的孔雀蛺蝶

作者、攝影:楊家旺

【夏衣豔冬裝素的孔雀蛺蝶;2007.01.20 攝於婆羅洲

雄孔雀開屏時,裝點在羽毛上的美麗同心眼,格外耀眼。蝴蝶裏,則有一種被以中文命名為孔雀蛺蝶(Junonia almana)的。祂的翅背也有數枚同心眼,和雄孔雀一樣,色彩妍美,尤其是孔雀蛺蝶下翅背面的那兩枚對襯大眼紋,格外顯眼。

我不禁想,這兩枚眼紋所代表的是求偶指數?還是驅敵指數呢?又或兩者兼有,獵食者看見會倍感驚嚇呢?還是同類異性看見會倍感心動呢?

孔雀蛺蝶在夏冬兩季,因外界氣候的高低溫不同,使體內控制翅翼眼紋的基因有了不同反應,造就了孔雀蛺蝶翅翼腹面的紋路不同。是的,我強調的是翅翼腹面的紋路,而非翅翼背面的紋路。孔雀蛺蝶無論冬夏,其翅翼背面的圖案都像上圖的樣貌,黃色底,搭配幾枚耀眼的同心眼。可是翅翼腹面的紋路就不是這樣一回事了,如下圖,左邊具備眼紋的,是我在8月時候拍攝到的照片;右邊幾近無眼紋的,是我在1月時候拍攝到的照片。

精采內文

 

 自然生命印象:自然生態攝影的主題
作者、攝影:葉子

自然生態攝影取材於自然環境,攝影者能夠了解所處環境的資源特色,就能掌握拍攝的題材與內涵。台灣位處歐亞大陸板塊及菲律賓板塊之間,本島狹長的地形橫跨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及多變的地貌,造就了多樣而細緻的生態系統,隨著海拔高度有熱、暖、溫、寒帶性的不同植物群相,終年鬱鬱蒼蒼,充滿生命力,本島之外,離島的澎湖、蘭嶼、綠島、金門、馬祖、龜山島等島嶼,其地質不同,生態各異,在這樣多樣的環境中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造就台灣高度的生物多樣性,也提供愛好自然攝影者,取之不盡的拍攝題材。

精采內文

  享綠生活:我們可能「半年不買衣服」嗎?

作者:Sharon

知名的英國資深時尚設計師 Vivienne Westwood 幾個月前在倫敦參與一項氣候變遷活動時,再次呼籲人們至少半年不要買衣服,除非需要時才買,而且買的時候最好挑選有品質的以減少沒必要的浪費。 呼籲人們少買衣服,出自一位時尚設計師之口,確實另人注目。

在這個買衣服有時如同買糖果的年代,買衣服不再只為了基本需求,而成為一種人們滿足自我感受與心裡需求的方式,初聽到「半年不買衣服」,可能不少人與我一樣,也會感到猶豫吧!

以「需要」的角度來看,半年不買衣服對現代的人們來說應該都不會構成問題,但是卻不是很容易去實踐,因為生活在現代社會型態的我們,習慣追逐的早已是「想要」的層次,而「需要」的定義,也大異於舊時社會的精神樣貌,有著多樣的意涵。

精采內文

 
 
自然書訊:我們正在毀棄生活

作者: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人社中心研究員)

編按:《靠鯨生活的人》是美國原住民小說家琳達.霍根充滿人性光輝的最新著作。此書對環境、靈性及戰爭創傷的敏銳感受及描述,點出這個生態危機時代的重要議題,以及現代原住民面臨的生存困境。書中既描寫自然之美,細膩呈現越戰退伍軍人夾在戰爭經驗與美國原住民社群之間的掙扎,以及部落傳統與現實世界之間痛苦的道德抉擇。讓我們透過作者的優美筆觸,探索人與鯨究竟可以有什麼樣的關聯、依存的關係。編輯室將連續在週日刊載5篇精選內容,敬請期待。《我們正在毀棄生活》是自然文學作家吳明益的推薦序。

圖片提供:書林出版社

他們相信,只要給鯨魚足夠的愛,牠們便會聽見,並獻身游向族人。

5月中讀完琳達‧霍根(Linda Hogan)《靠鯨生活的人(People of the Whale,2008)》的書稿,足足有半個月之久,全然沒有動筆寫這篇文章。

這期間因為寫小說的關係,我翻閱了一本又一本關於鯨豚的科普著作與文學著作,每回抬頭看著窗外的淡水河,我總把視線省略過對面的山景,想像那條並不寬的河道是大海,而抹香鯨群正因不知道什麼樣的原因而擱淺岸邊。

5月底開始,英國石油公司(BP)墨西哥灣的漏油事件愈見擴大,不負責任的財團草率又充滿傲慢的處理態度,在一切阻止漏油的方法失敗後變得張慌失措。此刻,不論你吃不吃魚,不論你用不用石油,不論你否是漁夫,不論你是哪一個種族,整個世界都正在失去一些珍貴的物事。

3周後,我再讀了一遍書稿,再讓自己,從第一頁被吸引一次、思考一次。

圖片版權:L.A. Henderson琳達‧霍根是美國印第安奇克索族裔(Chickasaw)的作家,雖然曾來訪臺灣,但除學術界外,恐怕一般讀者都極其陌生。她是美國原住民作家的代表人物,從詩到論述、小說、劇作無一不能,備受肯定。直到如今才翻譯她的近作,無疑是國內讀者的遺憾,這就像讀臺灣文學卻省略了夏曼‧藍波安,我們省略的可能是美國文學中很重要的另一種聲音。

然而我始終認為,無論是何族裔,寫作無疑最後還得回歸本質,因某些非文學性因素而受注目的作者,最終作品若遠不如作者身份背景迷人,常會令人失望。由於題材與作者身份的特殊,我更好奇霍根如何讓這部小說不成為僅僅是一部部落民俗誌,或落入原住民與自然總是和諧共存這類刻板邏輯的窠臼。

小說首先虛構了一個位於美國西北部的原住民族裔阿契卡族(A'atsika),這是一個和海與鯨密切相關的族裔,鯨既是神祇也是獵物,當他們提出「懇求」的時候,鯨或魚甚至都會自動擱淺以救饑民。小說中描寫傳奇捕鯨人維特卡走進海洋捕鯨時,「地上的每個人、每件事都是靜止的。城鎮停止生活。沒有人工作。沒有人買或賣。沒有人笑或親吻。」彷彿在進行一種神聖的,向大自然取食的儀式。他的孫子湯瑪斯繼承了祖父捕鯨的天賦,能像魚一樣在水中長時間憋氣。妻子露斯則生下時臉頰上就長了頤邊肉,動過外科手術後才得以用肺呼吸,她擁有以歌聲呼喚鯨、直覺海底動靜的奇妙能力。

然而因時代變遷的關係,族人不再以漁獵維生,湯瑪斯也因接受了美式的教育而對「國家」產生想望,因此赴越南參戰,在這期間露斯產下一子名喚馬可,同樣擁有感知海的訊息的天賦。戰後湯瑪士卻因種種原因遲遲不敢返鄉,最後因看到部落「重返捕鯨傳統」的報導(其實是族人投入了商業捕鯨),才踏上歸鄉路。

以「親情」、「戰爭」、「商業利益」來描寫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這樣的架構其實極易墮入好萊塢式的膚淺「救贖」。特別是小說中部落的反面人物狄米崔的塑造稍弱,以致於後半部幾處轉折較缺乏說服力。不過,霍根的迷人語言與細節的講究,挽救了整部小說的敘事。戰爭結束後,心靈受創,又想重新尋回部落傳統的湯瑪斯回到村子時,不願與等待他多年的妻兒相認,小說寫湯瑪斯面對露斯時心裡想:「這女人是他的歷史」。而露斯發現湯瑪斯沒有意願回到家庭,一切等待盡皆成空時,寫道:「她是一座錨,但至少現在她知道錨有極限。它觸底了。她不能跌得更深了」。而做為族裔天賦與傳統繼承者的馬可第一眼看到父親時,敏銳的他感覺「我父親的心如石頭般一路滾來。」這麼簡單的幾句話,就足以看出霍根擁有不可思議的,洞悉人心的描寫能力。

而「戰爭就像海洋,人進去就會受灼傷或溺死的海洋」,霍根不著痕跡地,將美國的殖民史、戰爭與原住民所受的傷害,埋伏編織於小說的細節,也使象徵傳統擁有奇異天賦的阿卡契人最終失蹤於海,變成一個多重的隱喻。戰爭對人的傷害,宛如人對海與鯨的傷害,摧折的是人心最溫暖、珍貴的角落,摧折的是無所不在的生活本身。

在看到國外媒體報導中,提及墨西哥灣的海域恐怕已造成永久性的傷害,未來十年甚至可能隨著洋流漫延開來,我不禁想到每年在美國東南方沿海的繁殖地與加拿大海域間來回遷徙,僅餘數百隻的北大西洋露脊鯨(Eubalaena glacialis)的命運。在過去,人類的捕鯨數量與航海技術成正比,我們因為「文明」而遺棄了曾經對這些食物、生活物品供給者,充滿敬意的生活態度。而今我們摧毀的是他們和我們自己永久的住居,正如墨西哥灣的油污必然在未來幾年中,隨著洋流朝其它海域而去,那絕非只是「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而已。這使我不禁回想小說中露斯與另兩位女性,反對部落男性決定獵捕已所剩無幾的鯨,到海上唱歌叫鯨魚不要來的段落。我無法不感同身受,兼具原住民族裔與女性身份的霍根,心中的焦慮不安,那歌聲,彷彿是要我們的生活本身遠離我們、告別我們。

這世上有機會看過露脊鯨的人們已愈來愈少,也總有些人,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事。然而就像小說裡阿契卡老人所感受到的海風,即便「那風在英文中沒有名字」,總有另一群生命能微細地辨別出它的不同,那樣的能力與經驗,正是維繫這個世界存在著各式各樣生命與文化精魄的關鍵。

這樣的一部小說,或許不只是一個小說家對生態、族群與人性提出的警語而已,應該說它本身,就是值得珍視的文化魂魄。

【書籍作者簡介】
琳達.霍根 Linda Hogan

美國原住民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多部膾炙人口的小說,其中《卑劣靈魂》(Mean Spirit)入圍普立茲文學獎決選,曾獲美國原住民作家團(Native Writers' Circle of the Americas)終身成就獎,及美國圖書大獎(American Book Award),2007年進入象徵美國原住民榮耀的契卡索族名人堂(Chickasaw Nation Hall of Fame)。目前居住於奧克拉荷馬州,持續創作不懈。

【書的小檔案】

書名:靠鯨生活的人People of the Whale
作者:琳達.霍根 Hogan, Linda
譯者:刁筱華
出版: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7/01
定價:280元

※本文轉載自《靠鯨生活的人》推薦序

Top

 
 
  專欄作家:夏衣豔冬裝素的孔雀蛺蝶

作者:楊家旺

【夏衣豔冬裝素的孔雀蛺蝶;2007.01.20 攝於婆羅洲

雄孔雀開屏時,裝點在羽毛上的美麗同心眼,格外耀眼。蝴蝶裏,則有一種被以中文命名為孔雀蛺蝶(Junonia almana)的。祂的翅背也有數枚同心眼,和雄孔雀一樣,色彩妍美,尤其是孔雀蛺蝶下翅背面的那兩枚對襯大眼紋,格外顯眼。

我不禁想,這兩枚眼紋所代表的是求偶指數?還是驅敵指數呢?又或兩者兼有,獵食者看見會倍感驚嚇呢?還是同類異性看見會倍感心動呢?

孔雀蛺蝶在夏冬兩季,因外界氣候的高低溫不同,使體內控制翅翼眼紋的基因有了不同反應,造就了孔雀蛺蝶翅翼腹面的紋路不同。是的,我強調的是翅翼腹面的紋路,而非翅翼背面的紋路。孔雀蛺蝶無論冬夏,其翅翼背面的圖案都像上圖的樣貌,黃色底,搭配幾枚耀眼的同心眼。可是翅翼腹面的紋路就不是這樣一回事了,如下圖,左邊具備眼紋的,是我在8月時候拍攝到的照片;右邊幾近無眼紋的,是我在1月時候拍攝到的照片。

074_夏衣豔冬裝素的孔雀蛺蝶2

074_夏衣豔冬裝素的孔雀蛺蝶3

如果說孔雀蛺蝶於夏天翅腹具備的眼紋具有威嚇天敵的作用,我不明白的是冬天翅腹何須變成偽裝的枯葉色形,冬天若仍是眼紋的樣貌,不也能威嚇天敵嗎?何須因害怕而偽裝自己成枯葉貌呢?如果說兩者都達到了避免被天敵捕食的樣貌,卻選擇兩個極端來呈現,一個嚇天敵,一個讓天敵看不見,這真是太奇妙了。

演化,是一門讓我訓練邏輯推衍和想像力的科目。這一刻,我又開始天馬行空了......

我猜想,既然眼紋和枯葉形貌皆具有不被天敵捕食的優勢,孔雀蛺蝶又具備演化出兩者的基因型,那麼兩者很可能都曾經於夏冬二季想要朝這兩個方向來演化,可是眼紋同時具有求偶的優點,因此,如果夏季具備枯葉形貌,或許能躲過天敵捕食,卻無法獲得更多的交配機會,這麼一來,具備眼紋的孔雀蛺蝶就多了產生下一代的機會了。況且,夏季的植物相是五彩繽紛的,使得枯葉形貌並不會太佔優勢。在夏季的外在環境影響下,具備眼紋的孔雀蛺蝶,具備了較多繁衍後代的機會,形成族群上的生存優勢。

冬天呢?由於大地枯黃,林相死寂,枯葉的形與色具備偽裝的效果,因此,具備眼紋的孔雀蛺蝶或許具有一些威嚇作用,但是對另一些聰明的天敵來說,反而非常明顯地曝露了自己的行蹤,畢竟冬天不像夏天,冬天的環境,顏色較單一,不似夏天令所有生物眼花撩亂,因此,不會被這些眼紋嚇壞的天敵,反而容易從這些眼紋辨識獵物的存在。這讓枯葉形色的孔雀蛺蝶有了生存上有優勢。不過,繁衍仍是必要的,因此,孔雀蛺蝶保留了翅背的眼紋,若是異性在附近時,停憩時,便可以藉由攤開翅翼,展現魅力,吸引異性。至於沒異性在附近的時候,如同多數蝶在多數時候的樣子,兩翅一夾,露出翅腹,一片枯葉,隱形,天敵再也看不到祂了。

這是我的演化邏輯與演化想像之旅。這讓昆蟲觀察變得有趣多了,同時也變得豐富可思考,變得餘味無窮。我相信,在科學上關於這問題的探討文獻一定非常多,因此,書籍和網路又成為繼續延伸的一種探究方向。這使得拍到一隻冬型(低溫型)和一隻夏型(高溫型)的孔雀蛺蝶,同時也帶來了一段可以探索答案的趣味旅程。這趟趣味旅程,可以走入書堆裏,也可以走入網路世界裏,當然,也可以透過更多走入野地的實際觀察經驗裏。無論哪一種旅程,都必然豐富而充實,並充滿趣味與無窮的思考或想像空間。

這是演化思想能帶給昆蟲觀察家在昆蟲觀察時的趣味之處。

Top

 



 
  自然生命印象:自然生態攝影的主題

作者、攝影:葉子

自然生態攝影取材於自然環境,攝影者能夠了解所處環境的資源特色,就能掌握拍攝的題材與內涵。台灣位處歐亞大陸板塊及菲律賓板塊之間,本島狹長的地形橫跨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及多變的地貌,造就了多樣而細緻的生態系統,隨著海拔高度有熱、暖、溫、寒帶性的不同植物群相,終年鬱鬱蒼蒼,充滿生命力,本島之外,離島的澎湖、蘭嶼、綠島、金門、馬祖、龜山島等島嶼,其地質不同,生態各異,在這樣多樣的環境中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造就台灣高度的生物多樣性,也提供愛好自然攝影者,取之不盡的拍攝題材。

面對如此豐富的攝影題材,攝影者該如何規劃拍攝主題,發展自己的攝影計劃,本文就一般大眾最常接觸的拍攝主題,範疇以及拍攝前應有的準備工作提供說明參考,攝影者依據自己的興趣或需要,逐步累積影像資源,從拍攝中獲得親近自然的快樂,同時有機會運用這些影像推展環境教育、發揮影像的社會功能。

題材的規劃有助於時間、地點和經費的掌握,不至於因隨意拍攝,無法統整出有系統及方便運用的題材,一旦能規劃出某項或幾項的拍攝主題,方能在最洽當的時間及地點拍攝到理想的作品,達到最精簡的時間和經費預算。

(一)、以生物為主題的拍攝

野生動植物攝影是最受自然攝影者喜愛的主題,如鳥類、植物花卉、昆蟲、蝴蝶、兩棲爬蟲、野生動物、海濱生物、海洋生物...等,這些題材還可細分出不同主題。例如以鳥類攝影為例,廣泛的拍攝各種鳥類或某些科種是一種方式,也可針對單一種鳥類,拍攝其外型、特徵、棲息環境、覓食、求偶、育雛行為、天敵....等。或者以環境區域為主,長期的進行觀察和拍攝,如台灣的溪鳥或溼地的鳥種。

這類主題的攝影,特別需要了解該種類的生態,拍攝鳥類應熟悉其棲地、遷徙季節、生態習性,再加上適用的攝影器材和熟捻的攝影技巧,以進行深入而完整的紀錄。以下針對台灣的生物生態和民眾最常拍攝的主題,就其拍攝資源與類題做一簡要說明:

A-植物花卉攝影:台灣氣候溫暖,一年四季青山長綠,花開燦爛,從高山的蒼勁老樹、中海拔的蓊鬱闊葉林到海濱濕地的紅樹林,不同的植物生態系,都有可觀之處。花卉是自然界中最美麗的事物,毎一朵綻放的花朵,都是大自然的傑作。

植物攝影的領域非常廣泛,我們常以海拔分布高低區分植物攝影的類題,如高山植物、中低海拔植物、闊葉林植物、低海拔植物、海濱植物等作區分,這也是坊間出版植物圖鑑常見的分法,幫助我們認識不同區域的植物生態。

植物攝影的重點在於葉形和花朵,台灣雖然沒有明顯的四季分別,但是從高山到海濱,一年四季繽紛多采,是生態攝影最容易入門的題材。

拍攝植物花卉,是屬於靜態的拍攝題材,在攝影的技術上雖然較為簡單,可以從容的構圖取景,不過要表現出植物之美,對於光線的掌握,情境的營造,要多加琢磨,以表現主題的姿態和造型之美。

B-昆蟲攝影:大自然中,昆蟲的種類是所有生物數量最龐大的種類,牠們體積小,生存能力強,模樣千奇百怪,無所不在,容易就近觀察拍攝,是自然科學教育的重要題材,因此也成為自然攝影中最常見的明星,台灣的昆蟲數量估計有20萬種左右,這要歸功與多樣的生態系統和繁茂的植物群落,孕育出豐富的昆蟲種類,其中,甲蟲和蝴蝶最受民眾的喜愛,台灣曾有蝴蝶王國之稱,雖然盛況不再,不過,幾處蝴蝶谷的發現,讓蝴蝶再度成為鎂光燈的焦點,相關的書籍、圖鑑因應而生。

每年5月到7月是許多蝴蝶活動的高峰期,各地都有一些賞蝶、拍蝶的地點,例如北部的陽明山、中部的大坑地區、南部的茂林、六龜等地,都有可觀的蝴蝶數量,不過,要拍攝昆蟲不一定要到野外,若是居家有適當的空間,可以佈置一個區域栽種昆蟲的蜜源、食草植物,例如,柑橘類的植物會吸引鳳蝶產卵,馬利筋、馬櫻丹、繁星花是許多昆蟲、蝴蝶喜愛的蜜源植物,你可以就近觀察、從容拍攝,營造一個迷人的生態特區。

昆蟲體積小,想要拍攝特寫畫面,就必須有近拍功能的相機和鏡頭,閃光燈也是不可少的工具,一般的自動相機,目前都有近拍的功能,不過,想要拍攝到畫質清晰、景深足夠的特寫畫面,需要穩固的腳架和提供適量光源的閃光燈,若你有單眼相機,近接鏡頭(Marco Lens)是最佳利器,可以提供高倍率的放大攝影,而且操作簡便,失敗率較低。

C-鳥類攝影:台灣有紀錄的鳥類約有500種,其中有160種留鳥,14種特有種,其餘大部份是候鳥,隨著季節氣候的變化,從世界各個角落飛來台灣休息或繁殖。一年四季中,從平地到高山、從溪流到海岸,都是賞鳥、拍鳥的好去處。

根據鳥類的棲息環境和遷徙季節,我們又將鳥類大致分為山鳥、溪鳥、水鳥,冬候鳥、夏候鳥、留鳥等,雖然這僅是大致的方便分法,不過因為環境和季節的不同,對攝影也會產生一些不同的影響。例如,山鳥通常生性靈敏,隱身與樹叢枝葉之間,要拍到好的畫面要先觀察出沒的路徑、覓食的地點,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機會,除了需要準備中長焦距的鏡頭,穩固的腳架和閃光燈是必要的裝備,若是拍攝開闊水域的水鳥,由於距離通常遙遠,長鏡頭才能捕捉其身影的細節,利用遮蔽物,儘量接近被攝物又不干擾牠們的生活,是鳥類攝影者在非技術面上,最需要學習的方法。

候鳥也是愛鳥者追逐的對象,例如每年8月至10月從西伯利和中國東北飛來台灣過境的紅尾伯勞、灰面鷲、赤腹鷹等,數量龐大,掌握拍攝的時機、探聽最佳拍攝點,才有機會拍攝到好的作品。另外,台灣各地的溼地、河口、埤塘等區域也是賞鳥拍鳥的好去處。

初學拍鳥者,建議先從賞鳥開始,了解鳥類的生活習性,觀察生活週遭的鳥類,以中長鏡頭(300mm-400mm)在一些固定的賞鳥點觀察與拍攝,等到熟悉器材的操作,掌握拍攝鳥類的基本訣竅之後,再考慮添購500mm以上的長鏡頭和更專業的裝備,因為鳥類攝影的裝備是非常笨重又所費不貲,選購前應該多加了解其性能和特性。

D-野生動物攝影:野生動物是生態攝影家最喜歡挑戰的題材,無論兇猛的獵食猛獸,活潑可愛的小型動物,或是看起來邪惡恐怖的毒蛇長蟲,都是攝影者追逐的焦點。台灣的大型動物雖不多,但是,野外仍然有許多題材可以拍攝,例如族群數量日漸擴散的台灣獼猴,高山上的水鹿、山羌、長鬃山羊,森林裡的飛鼠、蝙蝠,水岸邊的螃蟹、兩棲爬蟲等。這些生物出沒不定,反而是挑戰攝影者生態知識與拍攝技巧的好題材。

拍攝野生動物時應掌握被攝物的生態習性,有許多動物是夜間活動的,例如大赤鼯鼠白天躲在樹洞內睡眠,傍晚才開始外出活動、覓食。他們主要棲息在海拔 300公尺~2500公尺的天然林內,運用飛膜滑翔在樹枝之間行動,要拍攝他們,白天需要先觀察地形,找尋他們喜歡覓食的樹種,到了晚間,使用高功率的手電筒搜尋,才有機會拍攝到平日難以窺見的蹤影。

台灣的兩棲爬蟲種類密度相當高,目前記錄有的蛙類32種、陸生蛇類45種、蜥蜴41種,其中特有種的種類比率相當高,雖然平時不起眼,卻自有他們迷人的生態行為,以蛙類為例,大部分的蛙類是夜行性動物,每一種蛙類的型態和鳴叫聲都不同,辨識聲音是拍攝蛙類第一項要學習的技巧,根據聲音的特徵和棲息環境尋找被攝體,拍攝到的機會才會增加,而每一種蛙類的出沒季節和棲地環境也都不一樣,貿然的到野外尋找只能碰運氣,一旦你掌握到他們的習性,這些夜間出沒的生物,將會為你的生態攝影開啟另一扇美麗的視窗。

E-水中生物攝影:泛指河流、海洋、埤塘,任何水域內的生物攝影,這一類的攝影最大的關鍵是需要防水的攝影裝備,目前坊間有簡易的防水相機,供水下數公尺的拍攝,也有專業用的防水殼加上相機,可以深潛到水下較深的地區拍攝,由於水中攝影的技術、裝備都較為困難昂貴,非一般器材可以達到,因此,若想要拍攝水中生物,可以使用玻璃缸飼養,不過這類的拍攝手法並不是很自然,除非技術純熟,否則不建議使用。

(二)、以環境生態為觀點的拍攝

生態攝影是拍攝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因此,環境的紀錄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前述以生物為主題的拍攝題材,主要是呈現生物的型態、行為為主。除此之外,以生物和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也是生態攝影可以發揮的題材。以下就環境空間和時間變遷為主軸,說明生態攝影的另一面向。

A-環境空間:以空間為範疇,著重在整體空間各組成份子的互動關係,例如拍攝河口溼地生態,可以記錄溼地的景觀、潮汐的變化、溼地生物之間彼此的依存關係、潮汐變化影響生態的演替,另外,溼地是河流與海洋的交界處,也是漁業經濟的重要場域,因此,鏡頭可以對準河流與溼地、濕地與海洋,人與溼地等畫面,儘管單一的作品很難同時呈現多樣複雜的關係,但作者可以依照需要,組合不同的影像內容,用故事系列陳述環境生態的樣貌。

又譬如要記錄校園的生態,學校的師生可以一起共同觀察與拍攝,校園中的樹木、花草、鳥類、昆蟲都是主角,讓學生一起維護校園中的小生態系,如老樹、池塘中的生物,就近觀察、拍攝、學習,培養學生微觀的敏銳觀察力,以提升其對自然美感的素養和生態保育的觀念。

B-時間變化:以時間為軸,紀錄某類生物或某區域生態系的變化,例如一棵樹四季的成長,定點拍攝其枝枒的生長,葉片的開展、花朵的盛開到葉落枯黃。

以時間為軸的拍攝觀點,通常需要有計畫、耐心的長時間做紀錄,例如高屏溪河的環境變遷,從上游山林到下游河口的變化。

以時間為軸的拍攝雖然辛苦,但影像的價值極高,可以提供民眾了解一個區域變化的因子和過程,提醒人類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C-統整性的生態觀:拍攝不同時間、空間下,隨著環境因子的改變,呈現的生態面貌,例如高山型國家公園與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生物多樣性資源比較,或是溫室效益對於海岸生態的影響等。

D-自然保育觀點:環境的破壞,是全人類目前面臨的嚴重課題,如森林的濫墾、水資源污染、過漁濫捕、溫室效應造成的環境災害等,已嚴重影響人類的生活品質。我們透過攝影的報導功能,紀錄各地發生的狀況,提醒世人保育的重要性,這類題材雖然有別於美麗的自然影像,強調環境破壞的緣由和後果,然出發點仍是以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為內涵,以此激發觀者對生態保育、環境保護的關懷,因此這類的影像也是生態攝影的一環。

總之,類題的規劃可以交錯互用,拍攝時多向度的思考,如此方能拍攝到具意義的作品,也能達到充分運用作品的目的。

除了寫實的攝影手法之外,大自然的美麗與奧妙,才是令我們感動的原因,自然界中的顏色、晨昏光影的變化、葉子的造型、雲彩的型態、大自然律動的音樂性等,處處皆有令人動心之處,攝影者應仔細觀察、盡情發揮,將生態之美留存與方寸之間。

﹝未完待續2/3﹞

Top

 



 
  享綠生活:我們可能「半年不買衣服」嗎?
作者:Sharon

知名的英國資深時尚設計師 Vivienne Westwood 幾個月前在倫敦參與一項氣候變遷活動時,再次呼籲人們至少半年不要買衣服,除非需要時才買,而且買的時候最好挑選有品質的以減少沒必要的浪費。 呼籲人們少買衣服,出自一位時尚設計師之口,確實另人注目。

在這個買衣服有時如同買糖果的年代,買衣服不再只為了基本需求,而成為一種人們滿足自我感受與心裡需求的方式,初聽到「半年不買衣服」,可能不少人與我一樣,也會感到猶豫吧!

以「需要」的角度來看,半年不買衣服對現代的人們來說應該都不會構成問題,但是卻不是很容易去實踐,因為生活在現代社會型態的我們,習慣追逐的早已是「想要」的層次,而「需要」的定義,也大異於舊時社會的精神樣貌,有著多樣的意涵。

衣著對現代人來說,不但是一種外在自我風格的展現,更牽連著現代世俗價值或是集體的習性與觀點。對都會區的人們來說,服飾的採買更已經演變成為一種生活樂趣,甚至是一種獲得短暫滿足感的生活享樂。

這些年可能是現代生活裡的人們購買及淘汰衣物頻率最高的時候,服飾業者的無限創意與快速生產的技術加速了流行的腳步與變化,另外,平易價位服飾的出現,也使得街道巷弄間處處林立著風格小店和繽紛小攤,在有些街道可能比飲料店或小吃攤還要多,再加上網購衣物的普及,更是使得服飾在我們生活中垂手可得。這些誘惑與便利驅使著人們近乎盲目的不斷追逐「想要」的欲望。

自己與周遭的朋友們幾乎都有著衣櫥永遠不夠用的煩惱,也都有著欲捨棄及待處理的服飾。 雖然捨棄的衣服類並不如電子廢棄物或其他無法分解的有毒垃圾對地球帶來的傷害大,但處理如此持續大量的舊衣回收上,也時而出現瓶頸,並且我們還忽略了生產階段所耗用的各種資源。

許多國家都開始積極的思考如何有效的減少對地球的傷害,終於了解到必須看向源頭,回溯至各種產品的製造端、消費端,而不是只致力於永無止境的後端的回收處理工作。

當開始探索這個問題,才了解到:衣服在生產過程中,從原料的生產、紡織染整的過程都會耗用大量的水資源、能源、及排放二氧化碳,甚至汙染自然環境,例如:一件棉T-shirt會產生2,700公升的水消耗量,包括從棉花種植過程到紡織染整及成衣水洗製程所需水量,並且在染整過程所排放的含有毒性的工廠廢水,也有可能造成當地河流或地下水的污染,而這些可能是大部份的我們從來不知道的。

自然生態危機帶來前所未有的集體恐慌,但也開啟了人類生活的覺醒之心。 而這份寶貴的覺醒的心念正漸漸影響著各行各業,雖然綠色的腳步在時尚界還未留下明顯的蹤跡,但綠色的嫩芽已在時尚的各個角落冒出,一股新觀點正慢慢的蘊釀著:

一種要有自我風格,但不為物役的自主生活態度。

從過度的追求外在裝飾,轉而向內思考一下,也許我們會發現自我風格的內涵與質感,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的外表裝飾,學習更適切的為自己做選擇,而不是一味的任由欲望過度的驅使。

一種減少資源浪費及關懷地球環境的負責任消費行為。

從我們購買時開始,在質與量上做適當的選擇,並且愛惜所擁有的,最後還要妥善的回收或再利用要捨棄的衣服。

我們的衣櫥中大多有著一些還很新,但已不太受自己喜愛,又捨不得做回收的品牌衣物,其實我們的舊愛也可以是別人的新歡,二手衣拍賣在網路上已行之有年,現在歐美興起另一種再利用的選擇,那就是衣物交換的模式,美國加州的一個衣物交換精品小店Give+Take Swap Boutique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每月支付25美元成為會員後,就可以將自己不再喜愛的有品牌且狀況良好的衣服飾品在Give+Take 做交換,這樣不用再額外花錢,還是可以擁有喜歡的服飾,讓那些不受自己喜愛的完好服飾仍然可以再被珍惜與利用,而這也是某種形式的呼應了Vivienne Westwood 少買衣服的理念吧!

我想 Vivienne Westwood 的呼籲重點並不在於一定要在多久的期間不買衣服,而是想要提醒人們學習寬闊心的視野,跳出只關注個人欲望的小框框,連結起對地球及生活環境的關懷。當我們心的視野放寬放遠的時候,我們的思維與關注的角度也就自然不一樣了,而調整我們的欲望也就不那麼困難了,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連結:
Give+Take
Give+Take的Facebook

※本文轉載自Fresh Air電子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陳姿穎
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