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9.1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生命力新聞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推薦瀏覽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中華鯨豚協會

黃金蝙蝠生態館 
國際河網IRN
生態綠:公平貿易、綠色消費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
崔媽媽基金會
六足王國:台灣昆蟲

 
  自然書訊:極盡生命的極境之旅

作者:陳瑞賓(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前些天收到一本罕見的旅遊書,書名是:「那些極境教我的事」,封面是一楨在極地冰洋,一小艘橡皮艇,艇上4、5位穿著鮮明色彩看似在認真觀察和拍攝著。對我來說,這樣一本覺得和自己當下無緣的書,卻因著作者陳維滄先生,從今年初和協會結緣至今,曾經贊助今年度地球日,也多次表達對協會關心之意,但是,因緣際會之下,至今我們卻未見過面。有了書,讓我隨時可以打開來,透過這本書來認識他。

當我翻開序言,看到作者大約從60歲第一次往喜馬拉雅山跑,至今73歲,已多出前往南、北極和內蒙的沙漠,我就決定認真的把他讀完。因為,到底是什麼樣的意志力,能讓一個事業有成、家人安在,幾乎只要他參與或投入過的事業、興趣,都能有所成就,卻選擇在體力有限,理應安養天年,享受多年努力後的成果時,背起了相機,坐在號稱全世界失事率前幾名的直昇機上,只為了一睹心中的聖山。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找天牛的緩慢時光

作者:楊家旺

現在到野外去觀察昆蟲,我儘量不待太久,大約2小時足矣。

我擔心自己遇見太多昆蟲,一一收攝於相機後,回家,必須花上自己根本擠不出來的時間,才能為這些照片比對圖鑑、查找資料、命名、歸類......等等後續處理。倒不是說我不愛這些後續處理,相反地,我特別喜愛這些後續處理,也很享受這些後續處理的過程。因此,我希望自己能緩慢地,每一張照片都能很沒效率地處理。很沒效率,所以速度慢,所以沒那麼快完成,所以可以有更長的時間沉醉其中。效率和快,很破壞我與昆蟲照片的相處時光。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在灣寶唱歌

作者:胡慕情(公共電視記者)

上週六再到灣寶。 總是空手去,卻滿載而歸。但這次地瓜、花生、絲瓜和冬瓜,都不是我最喜歡的禮物,而是坐在灣寶居民洪箱家庭院外,奮力地把波羅蜜的籽統統挖出來弄得滿手黏 答答的趣味;和波哥、洪箱東扯西聊關於保衛土地運動及農民生活的時光,當然,還有洪箱家族男女老少齊唱,我和朋友寫的歌。

精采內文

  書齋:《靠鯨生活的人》之6:死神的訊息

作者:琳達.霍根(Hogan Linda);譯者:刁筱華

湯瑪斯在讀這封信時笑了。但有兩個笑,一個是關於孩子,一個是關於露絲想了解另一邊的世界,後者一點也不好笑,因為那是個分崩離析的世界,充滿屍體、恐懼與死亡氣息。就這樣,綠色大地成了許多謊言的開端,他如何能告訴她他在那兒的生活實相。

露絲也避談一些事情。她未告訴他她的父親何時過世、他們如何舉行傳統儀式、他的遺體被帶往曾經保存死者的島。哀歌和哭聲令山哭泣。他被留給禿鷹,這項傳統作法如今已甚少有人遵行。她的母親參加哀悼,將頭髮的分邊塗成黑色。

露絲也沒告訴湯瑪斯公公某晚在校舍角落攻擊她一事。他喝醉了。當他扯開她的襯衫、然後用一手握住她的兩臂,她求他停止。附近有些人在抽菸、大笑。她向他們求援。他們不來幫助她,即使明明聽見。他們走開。更糟的是,他們大笑。她用自己強壯的臂膀推開他的掌握,酒醉的他因此受了擦傷,並且生氣地告訴每個人自己從媳婦身上「撈了一把」。他可親的領袖魅力盡人皆知,要是不認識露絲,可能會相信他的話。不只一人看到他太陽眼鏡下的黑眼睛。

精采內文

 

 
自然書訊:極盡生命的極境之旅

作者:陳瑞賓(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前些天收到一本罕見的旅遊書,書名是:「那些極境教我的事」,封面是一楨在極地冰洋,一小艘橡皮艇,艇上4、5位穿著鮮明色彩看似在認真觀察和拍攝著。對我來說,這樣一本覺得和自己當下無緣的書,卻因著作者陳維滄先生,從今年初和協會結緣至今,曾經贊助今年度地球日,也多次表達對協會關心之意,但是,因緣際會之下,至今我們卻未見過面。有了書,讓我隨時可以打開來,透過這本書來認識他。

當我翻開序言,看到作者大約從60歲第一次往喜馬拉雅山跑,至今73歲,已多出前往南、北極和內蒙的沙漠,我就決定認真的把他讀完。因為,到底是什麼樣的意志力,能讓一個事業有成、家人安在,幾乎只要他參與或投入過的事業、興趣,都能有所成就,卻選擇在體力有限,理應安養天年,享受多年努力後的成果時,背起了相機,坐在號稱全世界失事率前幾名的直昇機上,只為了一睹心中的聖山。這個過程,對我這種只能靠著旅遊頻道過過乾癮的人而言,真能夠體會的,實在不多。但是,我看到作者在海拔4千公尺高度時,走50公尺耗費了1個半小時,讓我回想起大約25年前高二寒假,我參加了救國團的雪山登峰隊。在暖冬的氣候下,眼看著距離不到2、3百公尺的山頂,卻舉步維艱。回想當年我可是勤練國術,鍛鍊出倒三角腰的身材和體力,竟然在3千公尺的山上,像隻年歲將盡的老狗,每走兩三步就只能彎著腰、或蹲著喘息個3、5分鐘,深怕一坐下去休息,就再也沒勇氣和力氣站起來往前走。60歲、走在4千公尺的高度,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這趟旅程對作者而言,最重要的並不只是打開他往後旅程的心門,而是克服了身邊親朋好友關心,那股力量猶如地心引力,雖能讓我們安然的站在地上,但卻也難以掙脫而上。在看到作者文中擔心抽屜裡的那幾片情色光碟,真有萬一,別人會怎麼想?回想起國中開始至今,每隔幾年農曆新年守夜寫遺書的過程,笑著看作者自嘲,我知道那是真的在面對過絕境時才有的反應。讓我佩服的是作者還真的一絲不苟的把他寫在裡書,那豈不是人人都知道了嗎?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在我腦中不斷的重覆浮現「不到黃河心不死」這句話,但真到了黃河時,卻是一種壑達、瞭然於心的感覺。我相信只要是盡心、盡力、盡意、盡性的投入過的人,大概都會有類似的感受。

這本旅遊書上每一楨照片,不論是在南極洲上,或是北極冰洋上,以致於在沙漠中,都可說是一個見証,也是作者意志力的展現。因為,我深知我的筆力有限,沒辦法透過文字來讓讀者感受到照片的壯碩,更難以完整傳達我讀完這本書的感受。我已商請同事和作者聯繫,希望能徵求他的同意,轉載部份內容來和各位分享。

倒是忍不住我想在最後分享一些不同的想法,因為在看到書的封面寫著「這一生中,一定要拜訪一處極境」,對照著文中作者坐在破冰船上,談著南北極因為暖化的問題,所可能引發的種種環境危機。讓我不禁對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產生不少困惑。如果,再加上什麼人的一生一定要環遊世界、百大城市、100個人生必須一探的旅程、最值得去的十大奇景...等,我想,這個世界大概也會以百倍的速度加快惡化!更何況,為什麼我們每個人有限的年月裡,又得要像學生那樣,憑空跑出這些必修課出來?

我認為只要我們認真的生活,「極盡」用心,處處也可是「極境」。我相信努力的在早上爬起來看看家中窗外的日出,抬頭看看天邊的晚霞、雨中的閃電、雷擊,雖是浮生半日,卻也需要有心和用心。我想,這也是作者穿插著個人成長點滴之間,所額外想要傳達的意涵!

【書籍作者簡介】

陳維滄

年輕時,他賣兄弟牌英文打字機、擔任棒球隊內野手、辦雜誌、籌組合唱團、創辦事業、玩攝影...

當事業有成,他在50歲那年從商場急流勇退,成立非營利機構,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從事文教公益活動,並背起相機,踏遍地球上的天涯海角,透過鏡頭,凝結每個感動的瞬間。

60歲為親眼見聖母峰,到尼泊爾4,150公尺高山健行,從此展開人生壯遊,極境之旅;70歲在南極跳進零下五度C海水中,慶祝人生才開始。

攝影旅行23年來,四探南北極、五訪印度新疆、六度到西藏,遠征沙漠、非洲草原、喜馬拉雅山、以及達爾文研究物種起源的加拉巴哥群島。旅行和攝影幾乎成為他的宗教和信仰,一次次艱難的旅行、長時間等待每一個觸動心靈的畫面,是他不斷超越和重生的養分。

至今,73歲的他仍隨時整裝待發、持續追逐。追逐時光;追逐幸福;追逐人生的究竟!

著作:
2002年,《飛鴻雪泥》,獲選為金石堂書店年度好書
2004年,《夢想南極》,獲選為國家圖書館「100大值得一看的好書」

【書的小檔案】

書名:那些極境敎我的事
作者:陳維滄 先生
出版: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0/08/26
定價:300元

Top

 



 
  專欄作家:找天牛的緩慢時光

作者:楊家旺

【找天牛的緩慢時光】2010.07.01 攝於后里

現在到野外去觀察昆蟲,我儘量不待太久,大約2小時足矣。

我擔心自己遇見太多昆蟲,一一收攝於相機後,回家,必須花上自己根本擠不出來的時間,才能為這些照片比對圖鑑、查找資料、命名、歸類......等等後續處理。倒不是說我不愛這些後續處理,相反地,我特別喜愛這些後續處理,也很享受這些後續處理的過程。因此,我希望自己能緩慢地,每一張照片都能很沒效率地處理。很沒效率,所以速度慢,所以沒那麼快完成,所以可以有更長的時間沉醉其中。效率和快,很破壞我與昆蟲照片的相處時光。

2010年07月01日,我誤闖了一條農路,被兩戶農家的看門狗,惡狠狠地追上一段路。這段路從柏油路面變成了泥土路面後,夾道的綠意竟漸漸添增野性。我心想,除卻兩條盡責的看門狗外,這段路對我而言,真的是非常美妙的昆蟲觀察點。我在50公尺的步道範圍,待了近2個小時,拍攝到10幾種蝴蝶、近 10種毛毛蟲、4種蜂、2種天牛、1種金龜子。

當這些拍攝到的照片被輸入電腦後,昆蟲在螢幕上重新出現在我眼前。我藉由放大的畫面,得以仔細觀察這些昆蟲身上的紋路和構造細節。有些細節,在野外不易看仔細,然而透過畫面的放大,細節因而清晰了,這些昆蟲構造上的細節往往奇妙、美麗得令人讚賞不已。在野外,我不常遇見天牛,對天牛的認識也不多,我決定取出周文一的著作《台灣天牛圖鑑》來查找這2隻拍攝到的天牛。

如果天牛真如我在野外的觀察經驗般不常遇見,那麼,周文一的這本圖鑑,收錄了台灣611種天牛,這是如何可觀的野外耗時?以及埋首實驗室、書堆或網路資料呢?周文一的執著與認真,光是可想而知,就令我佩服不已了。

我對天牛既然認識不足,查找拍攝到的天牛身份,就只能是非常沒效率地一頁一頁翻,一隻一隻比對。我喜歡這樣,因為,我可以同時欣賞其他天牛的形貌與紋路色彩。這是快樂時光,不宜快,更應該將「效率」丟進垃圾筒,此刻,是「沒效率」至上。

圖鑑260頁,嗯!應該是這一種了。廣泛分布全台海拔500公尺以下的闊葉林。銹麗天牛(Abryna obscura Schwarzer, 1925),又名:銹綾天牛。大大的前足跗節,抱在細竹莖上,格外搶眼,也格外美麗迷人。為了取得更多的照片加以再確認,我再以銹麗天牛作為關鍵字,到網路上去搜尋一番,除了加深對這隻天牛外觀的印象外,也透由一些別人的觀察經驗,累積些對祂的認識。

另一隻天牛呢?瘦長的身材,著細條紋裝,我再回到第一隻天牛,慢慢翻,慢慢看......

【找天牛的緩慢時光】2010.07.01 攝於后里 2

找到了,第255頁。台灣沉香瘦天牛(縱條細胴天牛),以及南山沉香瘦天牛。作者說台灣沉香瘦天牛(Pothyne formosana formosana Schwarzer, 1925) 體色淡褐色側褐色;而南山沉香瘦天牛(Pothyne formosana nanshanchina Takakuwa et Kusama, 1979)體色較深,各足呈黑色。我於是比對一下體色、足色,並與圖鑑書裏的兩種照片相互對照,覺得我所拍攝到的這一隻,體色較像台灣沉香瘦天牛。

根據學名,我發現這兩種天牛原來是同一種天牛的兩個不同亞種。接著我注意到圖鑑所附的地理分布圖,台灣沉香瘦天牛產於南部山區;南山沉香瘦天牛則產於中北部山區。那麼,我在后里拍攝到的這一隻,應該是南山沉香瘦天牛才是囉?

從外觀上,我覺得是台灣沉香瘦天牛;從地理分布上,應該是南山沉香瘦天牛。哪一個判斷較具說服力呢?我想,應該是南山沉香瘦天牛較具說服力吧!畢竟,是地理分布上兩個斷然二分的區域分布。當然,我也知道許多人為因素介入的緣故,使許多自然地理上的隔絕失去了意義,無論是氣候上的,或地形上的隔絕,都正在一步步失去隔絕的自然意義。

當然,我所拍攝到的究竟是台灣沉香瘦天牛或南山沉香瘦天牛呢?對我來說,那種探究、分析、猜測的過程著實有趣,且已然享受到。至於真實身份的確認,也許,留給專家去解答。當然,我也樂於聽他們的解答。畢竟,這讓我保留了一個未來可以持續追蹤的趣點。

這就是我在拍攝到兩隻天牛後,尋找祂們身世的緩慢時光,一種過程極享受的時光。因為緩慢,所以效率不高。因為效率不高,所以無法完成許多昆蟲身份的查找。因此,我不敢待在野外太久,不敢拍攝太多昆蟲。畢竟,對效率如此低的我來說,太多的昆蟲照片,反而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了。

Top

 



 
  自然人文:在灣寶唱歌

作者:胡慕情(公共電視記者)

上週六再到灣寶。 總是空手去,卻滿載而歸。但這次地瓜、花生、絲瓜和冬瓜,都不是我最喜歡的禮物,而是坐在灣寶居民洪箱家庭院外,奮力地把波羅蜜的籽統統挖出來弄得滿手黏 答答的趣味;和波哥、洪箱東扯西聊關於保衛土地運動及農民生活的時光,當然,還有洪箱家族男女老少齊唱,我和朋友寫的歌。

會寫這 首歌,是因為一群朋友組成的老林家樂團。這個樂團組於蘇花高大戰期間,當時一群年輕人寫了歌在環署前唱,意外地因為歌聲把關於蘇花高的些許消息傳遞出去; 之後在西濱案、樂生、霄裡溪等案件,老林家也分別寫了些歌。於是團員G提議申請青輔會的壯遊計畫,希望藉著青輔會的補助計畫走訪目前各大開發案所在地,若 有感而發便寫歌並錄製,希望藉由歌聲,讓彼此在彼此的地圖相遇。

五月確定從立報離職,雖然有很多稿件壓在身上,但因為能從灣寶、大埔、一路到中科三期、四期、六輕,以及做為比對的宜蘭等地進行較深度的訪談,就決定一起撩下去,負責主筆紀錄文字。西瓜節前,到灣寶去拜訪居民,聽洪箱講述灣寶發展的故事,寫了《黏土》;回來後決定將文章濃縮成歌詞。

由於歌詞以洪箱為主角,這首歌便不適合我們來唱,決定再叨擾灣寶居民一次,請她們協助錄製這首歌。和波哥提起,他很阿莎力地幫我們轉述,洪箱一家人也乾脆地空出時間,整個下午陪著我們唱歌,由團員、南藝大音像所畢業的W側錄,預計剪成影片。

本 來應該等影片好了、編製齊全、錄好正式版本再寫這篇文章,但因為今天收到團員F寄出的錄音檔,實在太可愛了─雖然只是簡單的吉他,大家又因為不太熟而唱得 有點怕怕的、音浮浮的,變成「八部合音」(笑),但每聽一次,就會聞到灣寶清新的空氣、看見居民的笑臉,想起洪箱(張太太)和村仔(洪先生)不穿鞋的腳。

現在正是二期稻作,第一次見到灣寶有著綠油油的稻田,離開灣寶那天下著雨,土壤的味道愈發清晰,我們去看新科農夫波哥的稻田,不施除草劑和農藥,意外長得很好。遠方是苗栗第一高山加里山,白鷺鷥緩慢地飛過,心情輕鬆了起來,那天回來,是自中國返台後第一次早睡,且無夢。

因為有這樣可愛的人,有被保護的土地,所以那麼喜歡台灣。僅以這首歌,獻給願意保護、支持灣寶的每一位朋友,希望你們繼續陪灣寶,走下去 :)

《黏土》

想起彼當時 沙仔地養沒覓
細漢就離家 做女工渡日
用目屎來紡織 故鄉的畫面
思念阮ㄟ土地 清新的香味

勤儉來打拚 得到王爺疼
指示來移山 車土種稻仔
收割米高高 蕃薯西瓜大
就此 返來 農家ㄟ生活

啊 感謝彼粒山 黏土甲阮晟
雙腳土黏黏 不願來叮凍
黏土嘛黏心 在地才知影
灣寶係元寶 這是阮的家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

Top

 

書齋:《靠鯨生活的人》之6:死神的訊息

作者:琳達.霍根(Hogan Linda);譯者:刁筱華

湯瑪斯在讀這封信時笑了。但有兩個笑,一個是關於孩子,一個是關於露絲想了解另一邊的世界,後者一點也不好笑,因為那是個分崩離析的世界,充滿屍體、恐懼與死亡氣息。就這樣,綠色大地成了許多謊言的開端,他如何能告訴她他在那兒的生活實相。

露絲也避談一些事情。她未告訴他她的父親何時過世、他們如何舉行傳統儀式、他的遺體被帶往曾經保存死者的島。哀歌和哭聲令山哭泣。他被留給禿鷹,這項傳統作法如今已甚少有人遵行。她的母親參加哀悼,將頭髮的分邊塗成黑色。

露絲也沒告訴湯瑪斯公公某晚在校舍角落攻擊她一事。他喝醉了。當他扯開她的襯衫、然後用一手握住她的兩臂,她求他停止。附近有些人在抽菸、大笑。她向他們求援。他們不來幫助她,即使明明聽見。他們走開。更糟的是,他們大笑。她用自己強壯的臂膀推開他的掌握,酒醉的他因此受了擦傷,並且生氣地告訴每個人自己從媳婦身上「撈了一把」。他可親的領袖魅力盡人皆知,要是不認識露絲,可能會相信他的話。不只一人看到他太陽眼鏡下的黑眼睛。

馬可出生時,是雙手先游出產道的,如潛水者一般。他小而濕的手在空中亂舞,彷彿露絲的小複製品從身體內掙扎而出,醫院的醫生看到這景象都很擔心。一隻手在觸摸到醫生的頭部時,甚至緊抓不放,這小孩就這麼進入光與空氣的世界。露絲看著他的每一部分,他的完美棕色手指。然後是他的腳趾。她笑。「唔,難怪呀,醫生!噍,他有一些有蹼的腳趾!難怪他是游泳而出的。」有蹼的腳並不罕見,但沒人喜歡承認。何況,就馬可的情形而言,只有幾個有蹼的腳趾。奧羅拉從未告訴露絲她出生時還帶著頤邊肉呢。他們這個家庭並非繫於陸地,這一點是確定的,奧羅拉這麼告訴住在更北的姊姊。一如倚賴陸地的鯨,在許多方面他們生活在兩種天然力中。

湯瑪斯許久未來信後的一個早晨,露絲坐在母親的沙發上吃一支冰棒。那是座舊沙發,天鵝絨或馬毛──她從不知道究竟是哪裡──已經破舊,有點凹凸不平。房間角落裡有個白色的洞,洞裡的小鸚鵡正在求愛。Hoist總是以強烈的警戒看著牠們,迫不及待去抓牠們落下的羽毛。露絲的眼光落在海洋。外面起霧。她正眺望籠罩在一片緩慢流動的霧中的海洋,這時,一輛黑色汽車在泥路上停了下來。一個男人跨出,他的軍帽上覆了一層透明塑膠布。很奇怪,Hoist沒有吠。一聽到男人敲門,露絲立刻知道他為何在那裡。「別開門,媽。」露絲走向門,透過門向這位她稱為死神的男人說話。「沒人住在這裡,」她說。唯恐不夠大聲似的,她又說:「死神,你從未聽過我們的名字。走開。」

他,一如每個人,只是在盡責任而已。「我有一個消息要告訴你們。賈斯特先生派我來找你們的。」總共有兩人,另一人留在車裡。

「露絲,別粗魯。是誰啊?」有著白髮黑膚的露絲母親是個親切的人,洗碗布在手裡的她立即為陌生人應門。露絲已經站起來,旋即又倒下,這是常有的,有些女人在遇到這種情形時會眼花,有些女人會歪向一邊,有些女人會啜泣地顫抖,有些女人會注視漆布地板,因為起碼地板不是死亡的可怕面孔。

露絲的母親奧羅拉知道他為何在那裡。她同情女兒,但她讓他進來,然後他脫下帽子。「我是葛林士官長,」他說。然後,緩慢地,他向露絲鞠躬。「我可以說嗎?」他看著奧羅拉。她點頭,顯然他對此經驗老道,而他是強壯的,彷彿他們只選擇有著能抱住女人的臂膀、能被女人打擊的胸、能舉起女人的背的男人。他小心地扶起黑髮像瀑布般落下的露絲,然後將她安置在把手上有著小墊布的沙發上。她的美並未被他忽視。露絲,像小時所做那樣,只是小聲地啜泣著,淚從她眼中流出,來報信的人甚至不必說:「我很遺憾要告訴你......」

已經能觀察世事、顯出與其他孩子有異的嬰兒馬可,睡在隔壁房裡。他是個安靜的小孩,而且這些聲響並未吵醒他。也有可能這些聲響吵醒了他,而他聆聽並了解。

「聽著,」傳令員對奧羅拉說:「她的公公要我把這交給她。我很抱歉,伯母。我們甚至不知道他有妻子。那不在我們的紀錄裡。」

「不能這樣說,」露絲的母親說:「那是個部落婚禮。那在我們自己的紀錄裡。」

他從口袋裡掏出一樣東西,把它交給奧羅拉。那是個狗牌。奧羅拉首先觸到它的蛇皮鍊。「謝謝你。」她說。露絲聽見鍊子和金屬的聲音。狗牌和鍊子。狗,戰爭中的男人就是狗。狗。他必須聽從命令。他必須嗅出危險,願意為主人戰死。他必須討厭陌生人、保持警惕、自甘微小,被踢、挨餓卻仍然順服。他需要瘋狂。湯瑪斯曾是狗,許多其他人也曾是狗。長官曾說戰爭是世界上仍有瘋狂的證明,只是露絲總是納悶瘋狂的人究竟是誰。無論如何,長官的話是事實。

憤怒和悲傷像一棵樹般在她心中一起成長。悲傷已將她擊倒,但憤怒使她站起來。

站得挺挺地,露絲看著這個男人。「他沒死。」

他以前曾多次聽過同樣的話。「我希望你是對的。」

傳令員駕車離去。

「他還活著,媽。我能感覺到。」

「你可能是對的。」她把女兒擁入懷中、抱緊她。

「你通常是對的。」仍為丈夫哀悼的她理順露絲的黑髮。

儘管如此,笑暫時終止。
 

《未完待續》

 

【書的小檔案】

書名:靠鯨生活的人People of the Whale

作者:琳達.霍根 Hogan, Linda
譯者:刁筱華
出版: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7/01
定價:280元

本文轉載書林出版之《靠鯨生活的人》一書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陳姿穎‧網編:張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