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9.2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生命力新聞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推薦瀏覽
中外對話
東亞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看守台灣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大安大甲溪越域引水 爭議聲中環評大會無結論

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輸水工程,圖片取自環評報告書。

計劃貫穿大安溪與大甲溪,以隧道串接鯉魚潭水庫跟石岡壩的越域引水工程「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輸水工程」,在環評專案小組初審中附帶3項建議「有條件通過」,昨日第三度送入環評大會審查。對於歷次會議當地農民以及環團代表所提的問題,開發單位並未提供令人安心的解決方案。

此開發案宣稱是為了因應大台中地區的供水問題,計畫以鑽炸方式,開挖4.8公里引水隧道串接鯉魚潭水庫跟石岡壩,計畫經費約需60億元,預定2013年完工。但當地農民與環團力擋,認為本案牽涉施工安全、水權及土方處理等問題未決,要求進入二階環評;不過,因在場委員未超過半數,原案保留至下次環評大會再審。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第五次初審:退回再審
第六次初審過關 中科三期用水解套?
我們的島:兩溪之水哪裡去?
拆壩──非無可挑戰之神話
 

生物簡介:「聲鳴」遠播的貓頭鷹──黃嘴角鴞

作者:曾翌碩(台中野鳥救傷保育學會解說教育組組長);圖片提供:林文隆

體長約15~17公分的黃嘴角鴞全身大致呈黃褐色,腹面的顏色較淡,雜有黑褐色斑紋。虹膜黃色,嘴喙亦為黃色,因此得名。牠是台灣地區相當普遍的常見留鳥,從低海拔丘陵至2600公尺山區均可發現活動蹤跡。入夜後各地山區幾乎都能聽見牠「呼~呼~」的嘹亮嗓音,許多人也是被黃嘴角鴞的叫聲所吸引才開始對貓頭鷹產生興趣。儘管如此,相關的研究迄今仍然是相當缺乏。

過份專注、認真也是一種弱點 個頭不起眼的黃嘴角鴞,食物來源以昆蟲為主,冬季因為昆蟲數量減少,所以捕捉鳥類等脊椎動物的比例則會增加。事實上,黃嘴角鴞除了宣示領域時會出現在樹冠頂層等較為明顯的地方鳴叫之外,其它時間多半在低矮的植被層活動,停棲在非常靠近地面的枝條等待獵物,甚至經常因為過份專注盯著地面動靜,對於人類逼近可能產生的威脅也毫無反應。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中颱凡那比水灌南台,重創石化業。高雄仁武及大社石化園區嚴重淹水,經濟部工業局長杜紫軍表示,兩個石化工業區斷電加上廠區淹水嚴重,19日全面停產。仁武工業區大淹水,也造成汙水外洩,附近居民很擔心,風災過後的環境汙染問題。在宜蘭縣龍德工業區內,龍德大排昨天則是傳出臭味,民眾懷疑龍德利用颱風天偷排汙水

每年秋季,墾丁赤腹鷹過境,讓賞鷹人士雀躍不已。北半球候鳥開始南遷,特別是9月和10月猛禽過境墾丁,今年最大量達19704隻發現已絕、瀕絕或全新種動物,在生物學上是大事!全球17日傳出3起生物學大事,包括被形容為「亞洲獨角獸」的武廣牛、全新品種的大象鼩,和以為絕種一160年的橙頭蒼蠅,令人嘖嘖稱奇。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台灣農業貢獻度再探討之回應(下)

作者:陳世雄(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

從農業永續經營的角度來看,有機農業是最好的耕作方式。但是台灣的有機農業生產成本高、經營規模小、整體環境不利有機生產。農產品品質雖優良,但價格不具國際競爭力。為確保農業的永續發展,達成維護糧食安全、鄉村永續發展、城鄉人口均衡分布、鄉村景觀維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化目標,我們應該透過立法採行各項農業政策措施,以高額的境內支持與出口補貼等措施,保護農業部門,降低貿易自由化的衝擊。更應該師法歐盟各國做法,以有機農業及生態維護為補貼重點。

我們可以參考歐洲的經驗。2002年,歐盟改變農業支持政策,從對生產與價格的補貼,轉為強調農業的多功能性,並以直接給付的方式,補償農民在食品安全、景觀維護及環境生態保育等方面所提供的服務。此等政策措施的轉變,造就這些國家優美如畫的鄉村景觀,成為可貴的觀光資產。精采內文

 

 


 
大安大甲溪越域引水 爭議聲中環評大會無結論

本報2010年月9日21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計劃貫穿大安溪與大甲溪,以隧道串接鯉魚潭水庫跟石岡壩的越域引水工程「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輸水工程」,在環評專案小組初審中附帶3項建議「有條件通過」,昨(20日)第三度送入環評大會審查。當地農民與環團力擋,認為本案牽涉施工安全、水權及土方處理等問題未決,要求進入二階環評;不過,因在場委員未超過半數,原案保留至下次環評大會再審。

本案於環保署第6次專案小組會議中已有條件通過,但對於歷次會議當地農民以及環團代表所提的問題,並未提供令人安心的解決方案。隨著劇烈氣候的挑戰,本案越域引水工程、以及其後的安全性,也備受爭議。其次,雖為水資源開發,當地農民仍等不到灌溉用水無虞的保證,懷疑工程是為中科三期量身打造。

此開發案宣稱是為了因應大台中地區的供水問題,計畫以鑽炸方式,開挖4.8公里引水隧道串接鯉魚潭水庫跟石岡壩,計畫經費約需60億元,預定2013年完工。

流域水保問題未解 工程效益堪慮

台灣生態協會秘書長蔡智豪認為,石岡壩上游淤積掏沙未解決,應進入計劃內評估,尤其是取水口附近的沖刷速率不明,如何評估使用年限?而工程對下游生態流量的影響,必須事前評估;水域生態調查也應於施工前2-3年持續進行,才有比較的基礎,否則,營運後無從比較。

環團:先拆石岡壩 就能解決取水問題

石岡壩上游淤積、下游掏空造成當地淹水問題,當地環團甚至認為這是后豐斷橋的主因。台中市新環境促進協會理事張豐年指出,一切問題根源於石岡壩,若不朝拆壩思考,光治標不治本,則長期下來,財物力之透支,將是無底洞。若慢慢拆掉石岡壩,就能解決取水問題。他說,石岡壩引起當地這幾年淹水越來越嚴重,八八水災台中雖淹水不嚴重,仍造成當地15公頃,民宅25戶淹水。

不過,專案小組主席李錦地卻認為,環評應就案子本身審查,認為石岡壩存廢與本案無關,拆壩與否為水利署的事情,不該放在環評大會上無限上綱討論。

但張豐年說,任一河川水資源開發與水患治理逃脫不了互為衝突之宿命,因此,任何開發皆須從上層整體看待;若不如此,石岡壩上游淤積、下游掏空兩極化之後遺症,勢必持續加速進行。

農民:應先整體檢討中部水資源分配

在整體檢討中部地區水資源調配運用上,中水局並未提出具體的時程以及方式。后里花農陳欽全特地北上發言,質疑大甲溪每天供應用水量150萬噸、鯉魚潭110萬噸,后里地區只用63萬噸,其餘的水到哪去?他強烈懷疑本案開發是為了中科用水。

無視農民對灌溉用水的疑慮,台中農田水利會代表說本案「係屬水資源有效運用的典範」,全力配合。並表示水利署應確保大甲溪水權供應量13000多公頃用水無虞,60萬噸灌溉用水。如果做不到呢?該代表說,將依據水利法19條核定補償,並責由公共用水單位承擔。

閉門討論時,綜計處處長葉俊宏表示石岡壩與本案無關,且認為本案已審查三年多,應考量效率問題。環評委員則多持「退回專案小組審查」或「進入二階環評」,擔任主席的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也認為應退回專案小組再審。不過,此時,環評委員人數10位只剩下5人在場,本案依照葉俊宏提案,將原案保留至下次環評大會再審。

Top

 
生物簡介:「聲鳴」遠播的貓頭鷹──黃嘴角鴞

作者:曾翌碩(台中野鳥救傷保育學會解說教育組 組長);圖片提供:林文隆

體長約15~17公分的黃嘴角鴞全身大致呈黃褐色,腹面的顏色較淡,雜有黑褐色斑紋。虹膜黃色,嘴喙亦為黃色,因此得名。牠是台灣地區相當普遍的常見留鳥,從低海拔丘陵至2600公尺山區均可發現活動蹤跡。入夜後各地山區幾乎都能聽見牠「呼~呼~」的嘹亮嗓音,許多人也是被黃嘴角鴞的叫聲所吸引才開始對貓頭鷹產生興趣。儘管如此,相關的研究迄今仍然是相當缺乏。

過份專注、認真也是一種弱點

個頭不起眼的黃嘴角鴞,食物來源以昆蟲為主,冬季因為昆蟲數量減少,所以捕捉鳥類等脊椎動物的比例則會增加。事實上,黃嘴角鴞除了宣示領域時會出現在樹冠頂層等較為明顯的地方鳴叫之外,其它時間多半在低矮的植被層活動,停棲在非常靠近地面的枝條等待獵物,甚至經常因為過份專注盯著地面動靜,對於人類逼近可能產生的威脅也毫無反應。

從「噓」到「噓噓」 是轉大人的發音練習

山區常見的山黃麻、油桐等質地鬆脆的樹種,側枝斷裂後蠹蝕而成的樹洞常成為黃嘴角鴞繁殖所使用的營巢場所,除此之外,也會利用包括斷掉的檳榔、麻竹殘幹和巢箱等,甚至有直接將卵產在地上的記錄。繁殖期是4月份開始,5月份進入孵蛋期後就不容易聽見牠的叫聲,幼鴞離巢的時間長短往往跟巢洞內可提供的空間大小有關,7、8月在山區可以聽見單音節的「噓~」聲,這是剛離巢幼鳥的發音練習,典型的鳴叫聲是雙音節的「噓~噓~」或是「呼~呼~」聲,隨著年紀增長,老熟個體的聲音頻度也會逐漸變得低沉,音節之間的間隔也會拉長。

天敵多 鳥網纏 警覺低  車輾斃

根據觀察,離巢後的幼鴞會各自出外闖天下,而親鳥則是停留在原處已建立的領域範圍內,不太會移動。在自然環境下,黃嘴角鴞的天敵很多,包括鳳頭蒼鷹、台灣松雀鷹、灰林鴞、褐林鴞都有捕食本種的記錄。而繁殖期間,包括蛇類、松鼠、獼猴與台灣藍鵲等也都有偷食卵,甚至是幼鳥的情形。

早期黃嘴角鴞偶爾會被捕捉當成竉物販賣,但是野生動物保育法實施後,這種現象已較為罕見。然而,山區農民為了防制鳥害所設置的鳥網,卻常常造成這些無辜的角鴞死亡。因為貓頭鷹中網後不斷掙扎激烈而導致纏繞的情形非常嚴重,許多農民即使知道這些鳥類不會損害農作,甚至可以幫助他們吃掉一些害鳥,但因為拆解困難費時,所以寧願眼睜睜看著貓頭鷹枉死。除此之外,習慣在地表附近覓食的黃嘴角鴞因為警覺性較低,飛行速度不快,所以容易遭到快速行駛的車輛撞擊輾斃,其實類似的情形在台灣各地都經常可見,卻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相當令人心酸。

【快來認識其他的台灣貓頭鷹】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水灌南台 重創石化業

摘錄自2010年9月20日中時電子報報導

中颱凡那比重創南台灣,高雄仁武及大社石化園區因嚴重淹水,包括中油、臺橡、台聚、中石化、中纖及國喬等石化廠,19日全面停工。此外,中油旗下五輕因下游廠淹水,無法供料給客戶,導致全面停產,中油所屬三輕、四輕乙烯日產能也機動調降。

仁大石化園區停產,牽動石化產品從上游原料乙烯、丙烯、丁二烯,到中間石化產品等,塑化報價是否引發一波推升效益,引起市場關注。

中油石化事業部執行長黃登祥說,倘若淹水災情使廠區停工時間超過一週,將對石化供料缺口及報價造成衝擊。

經濟部工業局長杜紫軍表示,兩個石化工業區斷電加上廠區淹水嚴重,19日全面停產,即使台電趕工復電,也無法立即恢復生產,至於廠區損失情況,要今天(20日)才能統計。

台電供應仁武、大社工業區的仁大二次變電所,在淹水達預警線後即停止運轉,連帶使仁大二處工業區昨晚六時後瞬間斷電,仁大工業區全面停工。

Top



 
  仁武工業區污水外流 居民憂毒害

摘錄自2010年9月20日公視新聞報導

高雄縣仁武工業區大淹水,不少工廠的災情嚴重,同時也造成汙水外洩,附近居民很擔心,風災過後的環境汙染問題。

中颱凡那比挾帶驚人豪雨,造成高雄縣仁武地區大淹水,當地居民來到獅龍溪一處斷橋地點,認為河道堵塞、導致河水外溢,應該就是造成淹水原因之一。

河水爆漲,連帶讓仁武工業區內、台塑石化等工廠,也受到大水侵襲,各家廠商在水退之後,緊急清理廠房。

但是水淹工業區,引發的污染問題,卻開始顯現,一些水道已經有黑色油污進入,並且向後勁溪匯流,黃濁河面漂散著油污。另外,居住工業區下游的中華村,也受到水患之苦,全村總動員清理家園,但更擔心污染問題,將在風災過後一一顯現。

仁武大淹水,造成工業區受創、村落受災,原因恐怕不只是天災,更在於原本是濕地的河道流域,遭到人為侵奪、設置工業區,再加上都市區域規劃不良,才會讓下游村落在淹水過後、還可能承受污染之苦。

Top

 

  遭偷排汙水?龍德大排傳惡臭

摘錄自2010年9月20日聯合報宜蘭報導

宜蘭縣龍德工業區內的龍德大排昨天傳出臭味,附近民眾懷疑廠商利用颱風天偷排汙水。縣府環保局昨天到場抽檢水質,初步發現酸鹼質在正常範圍,已經把樣本帶回,預計結果2周內出爐。

龍德工業區位於蘇澳鎮和冬山鄉交界處,龍德大排汙水臭味刺鼻,有民眾檢舉廠商偷排汙水,冬山鄉大興村長陳松根、鄉民代表許美素及蘇澳鎮民代表王明輝昨天都到工業區,質疑有廠商偷排廢水。

龍德工業區環保組長洪琮瑤表示,各廠商都有自己的雨水溝,環保局近期稽查頻繁也設置19支監測器,監看汙水排放狀況;此外,工業區環保組也對廠商進行調查,已排除廠商裝設暗管排汙水的可能性,但也不排除可能有不肖廠商利用夜間,把汙水排入雨水溝中。

洪琮瑤認為,龍德大排的汙水問題,可能是地下自來水管線老舊漏水,把地底雜質混入進大排中。此外,龍德大排設施多處破裂產生縫隙,也是污水外漏原因。工業區會儘速修補汙水溝破裂處,再要求自來水公司降低管線水壓,避免管線破裂更嚴重。

環保局指出,先前龍德工業區已因汙水不符標準,被開罰3次,這次若發現又違反放流水標準,照樣開罰。

Top

  赤腹鷹過境墾丁最大量 19704隻

摘錄自2010年9月15日中時電子報報導

每年秋季,北半球候鳥開始南遷,特別是9月和10月猛禽過境墾丁,場面尤其壯觀。墾管處今年秋天「過境猛禽調查」從9月1日開始,因持續性受到颱風等天候不良影響,直到9月11日天候好轉,1萬多隻行程受阻的赤腹鷹才傾巢而出,揭開今年秋天猛禽過境的序幕;15日清晨更出現19,704隻赤腹鷹和1 隻蜂鷹,累計今年秋天至今已經有44,451隻赤腹鷹過境墾丁,讓賞鷹人士雀躍不已。

15日清晨5點53分,墾丁社頂公園凌霄亭觀察紀錄猛禽過境的墾管處過境猛禽調查人員觀察到群鷹開始南飛出海的壯觀景象,統計該日上午共 19,704隻赤腹鷹和1隻蜂鷹過境墾丁,墾管處保育研究課技士蔡乙榮表示,該日赤腹鷹過境時間集中在清晨6到7點之間,有15,000多隻,最大群出現在6點15分的5,612隻,今年秋天的過境猛禽調查日從9月1日就已開始,但直到11日天候好轉,1萬多隻困了數日的赤腹鷹才終於有機會飛出海,也才正式揭開猛禽過境的序幕。

每年9月有赤腹鷹,10月則有灰面鵟鷹,也就是所謂的灰面鷲,建議每天最佳的賞鷹時間是清晨5、6點天剛亮之後到上午的8點之間。

Top

  生物學界大驚奇 瀕絕麒麟重現 橙頭蒼蠅復活

摘錄自2010年9月18日中國時報外電報導

發現已絕、瀕絕或全新種動物,在生物學上總是大事!全球17日傳出3起生物學大事,包括被形容為「亞洲獨角獸」的武廣牛、全新品種的大象鼩,和以為絕種一160年的橙頭蒼蠅,令人嘖嘖稱奇。

武廣牛列屬極度瀕絕物種,牠有兩隻長角,被認為可能是中國傳說中聖獸「麒麟」的由來。寮國中部波里坎塞省村民8月發現一頭武廣牛,但是牠被俘獲之後日漸羸弱,不久便告死亡。這是1999年以來首度發現武廣牛。據估計全球武廣牛僅剩100頭右右。

另外,肯亞東北部海岸森林日前拍攝到疑似全新種類的大象鼩,長長的鼻子非常特別。而在西班牙,一種世人認為絕種已160年的「神話般」蒼蠅,經發現猶在世間。這種學名「Thyreophora cynophila」的蒼蠅有橙色的頭部,喜歡寄居在動物腐爛死屍上,與歐洲某些地區的傳染病有關。咸信該蒼蠅是由於人為造成滅絕的第一種蒼蠅,到19世紀已經很罕見。

Top

 
論壇:台灣農業貢獻度再探討之回應(下)

作者:陳世雄(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

4.台灣應當大力發展有機農業

從農業永續經營的角度來看,有機農業是最好的耕作方式。但是台灣的有機農業生產成本高、經營規模小、整體環境不利有機生產。農產品品質雖優良,但價格不具國際競爭力。為確保農業的永續發展,達成維護糧食安全、鄉村永續發展、城鄉人口均衡分布、鄉村景觀維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化目標,我們應該透過立法採行各項農業政策措施,以高額的境內支持與出口補貼等措施,保護農業部門,降低貿易自由化的衝擊。更應該師法歐盟各國做法,以有機農業及生態維護為補貼重點。

我們可以參考歐洲的經驗。2002年,歐盟改變農業支持政策,從對生產與價格的補貼,轉為強調農業的多功能性,並以直接給付的方式,補償農民在食品安全、景觀維護及環境生態保育等方面所提供的服務。此等政策措施的轉變,造就這些國家優美如畫的鄉村景觀,成為可貴的觀光資產。

瑞典諺語說:「人的問題在於老得太快,聰明得太慢。」人的壽命太短,短到我們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爭議上。我們要強調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如果失去農業,國家就會像失去根的樹木一樣無法生存。希望台灣各界的有志之士,共同來捍衛我們的土地,保護我們立國的根基──農業,特別是大力支持攸關「健康、生態、關懷、與公平」的有機農業。

5.有機國家之願景

許多人活了很長一輩子,卻沒有一天好好過日子。也有許多人賺了很多錢,卻沒有做過一件好事。也有許多公務員一生服公職,卻沒有一天真心為人民著想。阿根廷文學家坡荷士說:「人生最不可原諒的罪過,就是從來沒有幸福過」。我套用為:「政府最不可原諒的罪過,就是沒有讓人民過幸福的日子」。人民要幸福,須要有遠見、有能力的政府。有機農業不但是化學農藥肥料毒害的救贖,也是節能減碳的有效手段。慣行化學農業由於農藥及肥料製造,必須為全球30% 二氧化碳及90%一氧化氮排放負責;有機農業可以改善此一缺失。

歐盟在大幅增加有機農業補貼後,有機農業面積大幅成長;我國卻由於錯誤的休耕政策及高額驗證費用,使農民卻步而造成有機農業發展遲滯不前。其實只要我國農政官員多一點智慧和責任感,台灣最有機會成為全球有機農業第一名,而且不必增列一毛錢預算。今後能否痛改前非,在在都考驗執政者的智慧與道德勇氣。

展望未來,我們仍然充滿希望與期待。讓我們一起為人民的健康,生態的和諧,社會的公平正義,弱勢族群的關懷,努力以赴。期望我國決策的官員增點智慧,少數立法委員不再阻撓改正錯誤的休耕政策,台灣就有機會成為全球有機農業第一名。我們就有希望早日達成建設台灣成為有機國家之目標。

最近天下雜誌與人間福報舉辦節能減碳救地球研討會,都是雞毛蒜皮的表面工夫,整個政府各部會各自為政。似乎大家都搞錯節能減碳方向,談的都是表面文章,沒有看到主要問題癥結。我國要節能減碳救地球,應該從提高糧食自給率做起。目前政府施行錯誤休耕政策,每年花費200億,讓1/4耕地休耕,導致糧食自給率降到30%,我們的食物 70%靠進口。試想這樣的情況怎麼能夠節能減碳?一方面是1/4耕地休耕,本來可以栽培作物吸收二氧化碳,卻鼓勵休耕,任其荒廢。每年進口數千萬噸糧食,怎麼可能節能減碳?

三、中國農產品大舉入侵帶來威脅

一個國家的農業必須能夠供應該國民生物資,維繫社會安定。農業除經濟性功能,並兼具食品安全、糧食安全、國民健康、鄉村發展、文化傳承、土地及景觀維護、環境及生態保育等非經濟性功能。因此,全世界各國政府均高度重視農業,採取各種政策,以維護農業發展。反觀我國,不管是農業政策或是農地政策,都有很多問題。不但跟不上世界趨勢,有些錯誤政策更會遺害後代,造成未來子孫沒有農業的悲慘境界。政治鮮少進步,主要在於政治不講真話,太多妥協。科學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主要在於科學講真話,永不妥協。

中國農業有長期重大隱憂,估計中國內陸有9億個貧農,年平均收入不到600美元。社會貧富差距嚴重,整體內部矛盾衝突不斷。中國農業最大劣勢包括農場規模太小,平均耕地面積不到台灣農家之半。中國農民普遍未受教育,文盲居多。又因為中國政府顧忌農民運動,禁止成立農會等農民組織,因而更缺乏農業推廣教育管道。加上農業生產技術及資金嚴重缺乏,靠的只是廉價的農村勞力。如何在全球經濟蕭條,下崗工人回流之際,解決三農問題,自然是中國政府當前急迫需要面對的難題。

中國提出的兩岸農業合作,表面上似乎是某種善意的表現,骨子裡其實是中國政府急於需要台灣協助,挹注資金與技術,協助其解決此一棘手的社會與政治難題。我們思考此一問題,首先要考慮台灣農民生計與農業永續發展,以及此一「合作」可能帶來之後果與危機,更要防範中國長期以來算計台灣的陰謀及口蜜腹劍手法。過去因此被中國「養、套、殺」的台商不計其數;其次應該考慮全球佈局,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每個國家都希望與我國農業合作,我們不應該目光如豆,獨厚那個1000顆飛彈對準台灣的國家。

我國2005年農產品進口92.8億美元,出口33億,逆差為59.8億美元。其中水果進口5.0億,出口0.9億,逆差為4.1億美元。其中,中國農產品每年對台灣貿易逆差高達70億元台幣,加上走私及透由第三國轉進農產品,估計每年對台灣貿易逆差高達100億台幣。兩岸農業密切交流可能讓此一逆差更形擴大。

基本上,因為土地無法移動,農產品消費市場侷限,需求彈性不大。加上各國基於保護農民利益,與農業永續發展顧慮,每個國家必須維持適度農業生產優勢。所以國際間農業很難互補互利,農業技術與資金,更不可能毫無保留,傾囊相授。中國和台灣的情況更是如此。事實上,類似中國這樣一個擁有龐大農業人口,以及落後的農業生產技術與設備的國家,農業生產與發展所需要投入的資金、人力、與技術,遠比發射人造衛星與洲際飛彈,要困難得多。筆者數年前曾考察中國內陸農業,發現當地農民生產技術遠遠落後台灣60年前的水準。

1978年中國農村工資上升,過去低工資的農業生產優勢不復存在。2001年中國加入WTO,開放部分農產品的進口後,農業生產面臨結構調整壓力。過去台商赴中國農業投資,帶去先進品種、栽培養殖技術、及市場行銷,相當程度提升中國沿海地區農業競爭力。

兩岸簽署ECFA後,農業交流衍生很多問題,包括中國仿冒台灣農產品影響我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中國動植物疫病傳入台灣、台灣農業技術與資金移往中國、農產品回銷台灣造成衝擊。需要事先預為預防,未雨綢繆。

1. 中國不重視智慧財產權,仿冒品嚴重影響台灣農產品外銷。

中國商人搶先註冊,仿冒台灣名產。中國市場上,仿冒台灣農產品佔九成以上,包括古坑咖啡、埔里酒、池上米、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濁水米、三灣梨、埔里米粉、西螺醬油、玉井芒果、屏東蓮霧、金門貢糖、馬祖老酒等,無一倖免。不但破壞台灣農產品形象,更低價傾銷,打亂國際市場價格。台灣重要的外銷農產品如蝴蝶蘭、芒果、蓮霧、釋迦等水果,都深受其害。中國蝴蝶蘭已經搶走台灣蝴蝶蘭在美國六成市場佔有率。1990年台灣是日本第二大農產品進口國,到 2005年,中國取代台灣成為第二大農產品進口國,台灣則退居第13位。

2. 中國動植物疫病傳入台灣,造成重大損失。

中國官員為保住官位,對於疫情,常隱瞞事實。草菅人命,秘而不宣。往往延誤疫情,擴大到難以控制,造成重大災情與損失。口蹄疫、SARS、禽流感傳入台灣,都是事例。單以1997至2005 年間口蹄疫事件為例,至少造成台灣養豬業者5000億元損失 。

3. 中國黑心食品氾濫,對國人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中國近9億農民教育水準相當低,改革開放後,全世界禁用的農藥幾乎全進入中國,農藥誤用濫用幾乎到匪夷所思地步。幾年前在金門抽驗中國走私農產品,農藥殘留過量的比例高達40%。毒奶粉事件殷鑑未遠,最近據聞有中國農產品偽造第三國產地政證明,進口到台灣,宜儘速嚴格追查。未來兩岸農業若密切合作,更可能嚴重危害我國國民健康。

國家的永續經營,需要仰賴長期的農業生產力及農地的完整性。任何國家的政府官員,都應該致力提升糧食的自給率。錯誤的農業政策,會造成未來台灣沒有農業,下一代無米可炊之困境。這是兩岸農業交流,必須妥為謹慎因應。

台灣可以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國家,許多人卻不敢說:「台灣是一個國家」;也有很多人受到不實訊息影響,認為台灣太小,不足以成為一個國家,其實那都是眛於事實的說法。台灣土地面積雖小,在全世界排名第131位,還有60幾個國家土地面積比我們小。台灣人口居全世界第49位,有150幾個國家人口比我們少。台灣的GDP全世界排名第25位, GNP世界排名第19位。進出口貿易全世界排名第14位。對外投資為全世界第7位。臺灣是全球第15大經濟體系。外匯存底高居全世界第3位。可見台灣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有了不起的人民,締造了不起的成就。我們應該有信心,如果全體人民能夠堅持,加上我們的智慧和努力,台灣可以有機會成為一個有機國家。

《刊載完》

※本文轉載自陳世雄的有機生活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陳姿穎‧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