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0.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2010自然印象影片徵選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全世界1/5種植物就要消失!

南非即將滅絕的山藥。
圖片來源:英國皇家植物園。

生物多樣性專家在首次對全世界大約38萬種植物滅絕風險分析後,於9月29日發表報告指出,每5種植物就有一種面臨滅絕危機。大部分受威脅的物種都是熱帶種類。而最大的威脅來自人類活動造成的棲地破壞,主要是將自然棲地改造城農地或是畜養牲畜之用。

植物對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提供了食物、飲水以及藥物,也能減輕並調適氣候變遷。英國皇家植物園主任霍珀表示,「這是第一次我們對全球植物的滅絕風險有清楚的認識。」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1/3兩棲動物瀕臨滅絕 全球尋蛙行動傳3捷報
非洲2成淡水物種瀕危 數百萬人生計不保
動物已減三成 生物多樣性推展受挫
2010生物多樣性目標 成功或失敗?
 

世界遺產巡禮:馬祖戰地文化申遺之路

美麗的馬祖風光

作者:楊夢茹

馬祖和澎湖擁有相似的海洋風光,緣於地理位置、地形、環境以及人為因素,孕育出截然不同的景觀。

馬祖與馬祖人

追溯馬祖列島──老天爺在閩江口灑下的長串珍珠──出現在中國歷史的時刻,就要將歷史長片倒帶至五代時期(907~979),亦即唐末到宋初分裂割據的那段歲月。傳說閩王王審知(862~925)為了拓展海外貿易,在福建黃岐建立了一個港口,俾利發展海運,稱之為甘棠港,而距離甘棠港3.4海浬外的幾座島嶼就總稱為竿塘島──今日南竿和北竿最早的名稱。王審知的八個兒子難逃互相猜忌、殺戮的命運,唯獨其中一支後裔家族興旺,並且熱衷移民東南亞,至今仍尊他為始祖;王審知同時也被福建移民在外的鄉親尊奉為開閩聖王。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詹嘉紋

美國《自然》期刊公布一份全球河川健康分析報告,顯示已開發國家境內河川幾乎都面臨嚴重污染,不但危害人類飲水安全,也威脅生物多樣性。「河納百污」成了化學濃湯,而「納百川」的海洋更成為垃圾、毒物大雜燴。台灣四面環海,海洋保育卻長期受漠視,昨天(9/30)來自政府及民間團體的代表,齊聚「海洋保育論壇」,以世界咖啡館的模式,針對海洋設立保護區相關議題展開交流、討論。與會者認為,除了設立保護區,更重要的是相關配套措施,透過經營管理及結合在地社區參與,才能創造永續的海洋保育

除了水污染,城市治水也成了眾人關注的議題。深受919淹水惡夢影響的高雄民眾,昨天赴市議會抗議,控訴國防部於援中港加設圍籬,是造成援中港河水無法宣洩的主因。而一頭侏儒抹香鯨迷航誤闖台北縣萬里鄉沙灘,29日午後被遊客發現擱淺,頭、尾傷痕累累,奄奄一息,搶救人員認為野放會比人工圈養更好,隨即用漁船運至外海野放。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封井,誰該付費?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雲林縣嚴重地層下陷,為了保障高鐵的安全,水利署將加緊把高鐵沿線1115口井封閉。對於因此造成農民無灌溉用水可用,水利署副署長僅表示,將儘速推動湖山水庫興建,以期能夠提供農民地表水;倒是雲林縣政府提了幾個方案:「短期建議中央提高封井區域農地休耕和造林補助,中期全面實施休耕並提高獎勵金,長期進行該區域整體規劃發展,例如成立農業生產專區、徵收土地作為滯洪池及公園或太陽能發電園區。」

從這事件中水利署等單位的因應方式,我們可以看到政府輕農媚商的施政態度:依照水利法規定,民生與農業用水的供應須優先於工業用水。今日在水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為何不依法優先停止或減少供應台塑六輕每日34萬噸的用水?再進一步言,當六輕每日豪飲的水資源已遠大於雲林民生用水的每日27萬公噸,並讓當地農漁業用水不足而須超抽地下水的情況下,為何經濟部仍配合台塑大力推動六輕四期、五期,寧竭澤而漁,無視於水資源供應的侷限?精采內文

 

 
全世界1/5種植物難保! 10月生物多樣性峰會路艱難

摘譯自2010年9月29日ENS英國,倫敦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植物學家洛夫勒(Linda Loffler)與來自南非的瀕臨滅絕山藥,Dioscorea strydomiana。由於被認為對癌症具有療效,有200種植物被採集者鎖定,切下它們的塊莖。(圖片來源:John Burrows,皇家植物園,邱園)生物多樣性專家在首次對全世界大約38萬種植物滅絕風險分析後,於9月29日發表報告指出,每5種植物就有一種面臨滅絕危機。大部分受威脅的物種都是熱帶種類。而最大的威脅來自人類活動造成的棲地破壞,主要是將自然棲地改造城農地或是畜養牲畜之用。

這份報告是為了各國政府將在10月中,於日本名古屋所舉辦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高峰會作準備,屆時將訂定新的保育目標。

英國環境大臣斯皮爾曼(Caroline Spelman)表示,「對下個月要在名古屋舉辦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會議而言,這份報告出現的時機十分重要,全世界有1/5的植物因為人類活動而面臨滅絕的消息,令人十分不安。植物對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提供了食物、飲水以及藥物,也能減輕並調適氣候變遷。」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主任霍珀教授 (Stephen Hopper)則表示,「這是第一次我們對全球植物的滅絕風險有清楚的認識。」

2010生物多樣性目標  延至2020

來自邱園、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以及IUCN專家小組的科學家們,對具有世界代表性的植物進行了一項評估,以響應聯合國的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目標。

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訂於2002年4月訂定,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承諾,要在2010年以前大幅降低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流失,不論是在全球、區域或是國家尺度上,以扶助貧窮的方式造福全地球上的生命。 這項目標已經在永續發展世界峰會以及聯合國大會中通過,並成為千禧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下的一個新目標。

但是在4月份的一份報告結論指出,有30項指標顯示世界各國領導人未能在2010年以前減少生物多樣性的流失,反而眼睜睜的看著生物多樣性下降。

下個月在名古屋的會議將嘗試設定新的202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在2020年以前阻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以及生態系的退化,並且在可行的範圍內將之恢復。「所討論的2020生物多樣性目標雖然龐大,但是考量生物多樣性隨著時間的流失,我們必須更加努力。」霍珀說。「植物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它們在不確定的氣候、經濟以及政治時代上的重要性已經被忽視太久。」

生物受威脅持度:兩棲、珊瑚>植物=哺乳類>鳥類

29日公佈的評估顯示,植物受到的威脅程度與哺乳動物相當,比鳥類要嚴重,但是沒有兩棲類和珊瑚嚴重。

為了準確評估植物在全世界各地的狀況,科學家針對一般及珍稀的物種都進行了評估。

受到最大威脅的棲地是熱帶雨林。這項研究指出,目前因熱帶雨林流失加快所產生的碳排放,佔了全球的20%。

裸子植物所面臨的威脅是最大的。這些植物的種子裸露沒有果實保護,包括針葉樹、蘇鐵、銀杏和熱帶常綠喬木、灌木和藤本植物等稱為買麻藤(gnetales)。這些植物的種子烘烤後可以食用,葉片也可以作為蔬菜,有些則具有醫藥用途。

「科學家估計,全世界可能有500萬到5000萬種植物,但現在人類發現的只有不到200萬種,利用新的方法,我們可以改進評估開花植物種類數目的方法,並計算還有多少種類仍不為人知。」英國劍橋微軟研究所的報告主要作者亞伯(Lucas Joppa)如此表示。

根據皇家植物園的世界植物科名清單資料,科學家算出開花植物的數目,比先前估計的要多出10%至20%。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皇家學會論文集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科學家們不斷的發現新的植物。邱園的科學家過去一年在喀麥隆大片的熱帶雨林內,發現了250種新發現或是新描述的植物物種。

其中最高大的植物是由麥金德博士(Barbara Mackinder)命名的Berlinia korupensis,高達42公尺。這種與豌豆同類的植物會開美麗的白花並結出巨大的豆莢,在成熟時裂開將種子推離母株。

這次在喀麥隆魯普國家公園(Korup National Park)的調查顯示,這種植物極其稀有。「我們的調查中只發現了17株,」邱園的伯特(Xander van der Burgt)說。「儘管魯普國家公園受到保護,但是Berlinia korupensis仍然因為人類對公園產生的壓力而瀕臨滅絕。」

29日公佈的評估結果已經登錄到植物紅皮書採樣指數(Sampled Red List Index for Plants)內,這個指數分析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樣本。

植物紅皮書採樣指數是IUCN(世界自然保育聯盟)權威性的紅皮書的一部分,紅皮書是世界各地學者專家付出努力,建立的一套監視世界各主要動植物以及真菌族群變化的工具。

霍珀表示,「我們不能坐視植物消失-植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礎,提供乾淨的空氣、水、食物與能源。所有的動物與鳥類都依賴植物生存,我們人類也是。現在比以往更需要取得扭轉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工具,而植物紅皮書採樣指數對保育人士以及科學家而言,就是這樣的工具之一。」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世界遺產巡禮:馬祖戰地文化申遺之路

作者:楊夢茹

馬祖和澎湖擁有相似的海洋風光,緣於地理位置、地形、環境以及人為因素,孕育出截然不同的景觀。

東引燈塔;圖片來源: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馬祖與馬祖人

追溯馬祖列島──老天爺在閩江口灑下的長串珍珠──出現在中國歷史的時刻,就要將歷史長片倒帶至五代時期(907~979),亦即唐末到宋初分裂割據的那段歲月。傳說閩王王審知(862~925)為了拓展海外貿易,在福建黃岐建立了一個港口,俾利發展海運,稱之為甘棠港,而距離甘棠港3.4海浬外的幾座島嶼就總稱為竿塘島──今日南竿和北竿最早的名稱。王審知的八個兒子難逃互相猜忌、殺戮的命運,唯獨其中一支後裔家族興旺,並且熱衷移民東南亞,至今仍尊他為始祖;王審知同時也被福建移民在外的鄉親尊奉為開閩聖王。

閩王生前喜歡乘騎白馬,他過世後閩北地區的人建廟奉祀,號「白馬聖王」;今日的馬祖仍有幾座白馬尊王廟,鼎盛的香火為這則傳說下了清楚的注腳。

生活在戰地

島上的人依然靠海為生,只不過出發前必須向軍方打條報備,詳細交代往返的時間。習慣退潮後去海邊撿拾螺、蚌、蚵加菜或貼補家用的婦女,在軍管的大旗之下,不復往昔自由,況且海灘危機四伏,有形的碎玻璃、反登陸樁之外,伺機而動的對岸更釋放出風聲鶴唳的氣氛,偷偷前去若誤觸地雷,更有傷及性命之虞。

許多民宅內有阿兵哥進住,軍方辦事處就設在樓上的人家也不少,「軍民一家」的標語觸目可及,落實為現實中的「融居生活」。

北海坑道;圖片來源: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文化的馬祖蓄勢待發

取下戰地的神祕面紗之後,馬祖以它的陽光面開拓旅遊新局,整齊的街道,綺麗的大海與岩岸,流淌著肅殺之氣的坑道、古砲以及碉堡,芹壁村閩東式建築依山傍水而建,巷弄迂迴,海景頑皮地從一棟棟石屋的窗牖、門扉闖入,招引著遊客駐足傾聽流連於屋瓦之間的故事,彷彿在提醒我們,這片土地所扮演及承受過的,儲存並保持戰力並非它唯一的情節.......。

2003年文建會以馬祖濃郁的戰地文化深具魅力,符合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審理世界遺產新加入的「文化景觀」概念:蘊含有歸屬、傑出、重要性、地方性、意義、價值和地方獨特性等想法,將之列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的名單上。「地方獨特性」極可能是將來馬祖申遺時手中握有的一張王牌,因為目前已列名世界遺產的景觀中,以戰地文化為訴求的竟無前例。

申請成為世界遺產皆是由下而上,從地方開始發動,民眾對世界遺產的認知,以及對於自身文化遺產的認同感,是教科文組織的審查項目之一。到馬祖列島走一遭,文化和觀光單位允諾、主訴的景點盡皆能滿足旅人的嚮往,拾級而上的一棟棟石屋修舊如舊,令人驚豔,浪花拍岸與軍營等形成一動一靜的趣味,不喧嘩的街上總看得見著草綠色軍服的身影,昨日與今日交相湧上心頭。

走一趟馬祖,最能說服我的,是純樸的馬祖人因腳下的土地,熟稔的各種景象具有申遺潛力而流露出的自豪,一度對命運安排逆來順受的他們,這一回將心動展現在行動上。從這一點看來,蓄勢待發的馬祖戰地文化值得祝福!

馬祖人的信仰;圖片來源: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詳細內容請參考〈世界遺產雜誌10期〉
※本文與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合作刊載。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Top

  全球河川大調查:處處化學濃湯 先進國家更待改進

摘譯自2010年9月29日ENS美國,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報導;謝雯凱編譯;蔡麗伶審校

英國中部Stockton地區Tees河上的攔河壩。(圖片來源:取自Freefoto.com,Ian Britton 攝影)根據29日發表於《自然》期刊中的一份全球分析報告,全世界的河川正以「令人不安」的比例陷入危機中。研究顯示出,儘管已開發國家數十年來注重污染管控且投資於環境保護,然而位於這些國家的河川正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包括美國與西歐的大部分地區。

世界上威脅最少的那些河川,即是位在人口最少的地方。似乎要在北極區與熱帶地區難以進入的區域,河流才能維持在最健康的狀態。

這項研究是首次同時針對人類水源取得安全(water security)與生物多樣性進行評估,亦是首次一次說明污染、水壩建造、農業排放、溼地用途改變,以及外來種的引入,對全球河川健康的影響。

報告由一個國際團隊所執行,共同領導人為紐約市立大學(CUNY)的全球水資源專家佛洛斯馬提(Charles Vörösmarty)教授,與淡水生物多樣性專家麥金泰爾(Peter McIntyre),他們描繪出一個嚴峻的情勢。

此研究的資深作者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湖沼學中心的動物學教授麥金泰爾表示:「世界各地的河川真的處於危險的境地。」

分析報告顯示出,有將近8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河川水源受到高度威脅的區域,造成人類用水取得的巨大隱憂,也使得水域環境中數千種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

「讓我們驚訝不已的是,世界上某些受脅程度最高的河川位在美國與歐洲。」麥金泰爾如此表示,他在密西根大學時便開始以研究員身分開始投入此計畫。「美國人傾向於認定,水污染問題相當容易獲得控制,但我們仍然面對到巨大的挑戰。」

根據這份報告內容,投資巨額在水資源技術與處理措施可降低對人類的威脅,但這主要是在已開發國家;而對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的生物多樣性方面,仍存有高度的威脅。

佛洛斯馬提說明:「我們發現實際存在的化學物雜燴湯就在我們的河道中流過。」他指出,此研究代表著即便是最先進的國家也無法解決下述這些來源的威脅:開礦、地表水中數量愈來愈多的藥品,與所有這些嚴重受影響的河流會產生的綜合效應。

根據兩位共同作者所言,後續呈現出來的是,世界不同地區的河川都承受相似的壓力類型:農業集約化、工業開發、河川棲地改變,與許多其他因素。

某些對於河川的負面影響來自於間接的途徑,讓問題趨於複雜,例如汞污染,這是一種煤碳火力電廠發電的副產品,汞被排放至大氣中後,會沉積在河流的表面。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喝咖啡聊海洋 劃設保護區為首務

本報2010年10月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由荒野保護協會主辦的海洋保育論壇,30日除了幾場專題分享台灣以及世界的海洋現況,並以「世界咖啡館」方式分組討論,此次的討論將初步釐清台灣海洋保育的問題,未來將持續運作。荒野秘書長林金保即說,期待透過這個平台,創造民間與政府對話的機會。

透過變換桌位的方式,促進對話與彼此學習,是世界咖啡館的精神。經過兩回合的討論,成員大多認為應畫設海洋保護區。從世界各國的經驗得知,劃設保護區反而能讓海洋生態休養生息,讓更多魚存活。政府必須要說明清楚保護區的功能與價值;必要時,應對保護區造成的損失提出補償辦法,減少漁民的疑慮。另外最好也從消費端做起,透過教育以及食品標示,讓消費者不吃、不購買傷害鮪魚的漁獲。

成員也提到應給地方政府足夠的資源管理海岸,並且要重視海洋國土;道法自然而非盜伐自然。生態旅遊值得發展,但應結合社區參與。而台灣最欠缺海洋基礎調查也應積極進行,才能了解生物承載量,據此規劃使用的方式。陳章波老師。

陳章波老師。面對成員提出一長串的挑戰、普遍對於政府不信任,陳章波勉勵與會者要快樂及正面思考,做自己喜愛的事情,透過志工的力量來達成改變。他說,台灣的漁民並不會以自己的職業為榮,因此不想將自己的職業傳承給子孫。這種觀念下,漁業不會永續;而民間樂於做事,締造政府的成績,彼此都會很快樂。

荒野林金保秘書長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林金保說,此次的保育論壇算是暖身,目標是成為正式的NGO海洋會議,提供討論平台。荒野是志工組織,經過兩年淨灘的經驗,志工決定投入海洋事務。未來荒野將推動自然海岸線認養行動,結合當地社區進行海岸線廢物物監控。

 

 

 

Top

 

  永續台灣海洋 設立保護區、深化在地參與

本報2010年10月1日台北訊,詹嘉紋報導

蔚藍海岸、逐浪踏沙是否只得見於電影及國外度假勝地?台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海洋資源,未發展出海洋文化,反而有「懼海」傾向。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台灣面臨嚴峻的環境考驗,沿岸漁獲耗竭、污染等問題皆突顯了不夠重視海洋保育的後果。而幾年來,許多學者提出劃設海洋保護區、維持生物多樣性的補救方法,但還需透過哪些配套措施,才能達到永續海洋的目標?

由荒野保護協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等環保團體共同發起「2010海洋保育論壇」,昨天(9/30)在台北市青年志工中心舉辦,邀集了公部門、學者與在地團體參與。論壇分兩階段,上午為海洋保護區議題專題分享,下午則採「世界咖啡館」會談方式,讓與會者能充分討論,期盼能將海洋保護區的概念落實在目前的海洋相關議題,形成明確的海洋保育行動方案。

海域管理未納國土計畫  開發踩模糊地帶

相較於山林,台灣的海洋保育長期處於弱勢,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員鄭明修即在2008年表示海洋保育尚落後陸上至少20年。而檢討國家整體海洋政策時,可以發現《海岸法》延宕10數年仍未通過,目前仍處於草案階段。營建署副組長林秉勛在報告海案保護政策及法令時,則指出現行的國土計畫並未包含海域治理,但縣市政府最快會在2年內,劃定海域保護區的土地使用。

而在《海岸法》通過前,則以《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為原則,不再興建漁港、海岸公路,並限制海埔地的開發。對於目前引起極大爭議的國光石化開發濁水溪海埔地一案,林秉勛表示,因國光石化是在《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定案前提出申請,故不受此限。

海洋保護區的經營管理方法 (李政諦教授)保護區限制多易遭反彈  融入社區、經營管理成重點

劃設保護區是否真能有效保育生態、促進地方永續發展?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教授李政諦認為,保護淤雖以促進、保護全民福只為名,但實際上有其主要利害關係者。因此在設立保護區時,常會產生衝突。如金門國家公園受到當地居民極大反彈,就是因為限制太多,這也不準蓋、那也不準蓋,斷了居民生計。

若要彰顯保護區功能,則需經過管理、協調,透過社區培力、訓練,讓居民擁有自我組織的能力,利用海洋資源發展觀光產業的同時,也能做在地守護,如此才能達到設立保護區的效果。「這是光靠政府政令規範無法達到的效果。」李政諦說,民間組織、NGO可在社區營造或環境教育多多著力。

台灣海洋保護區的機會點

而所謂的保護區不是隨便畫畫,李政諦說:「首先要釐清保護標的。」因保護區是一種空間上的作為,維護棲地完整的同時,也保護了海洋生態系。他舉例說,清明節前後,有種大黃魚會迴游至白海豚棲地繁殖,若保護了白海豚棲地,等於也是保全了大黃魚的生命。

故在設立海洋保護區前,必須先做好基礎生態調查,找出欲保護的標的;或者尋求與國際結合,串連成保護區網絡,這些都是台灣成立海洋保護區要把握的機會點。

Top

  高市災民請命 聲援抗議兩樣情

摘錄自2010年9月30日中央社高雄報導

九一九風災造成高雄市大淹水,後勁溪溢流致附近民宅進水逾1公尺。2批受災戶30日天赴市議會抗議,有人聲援高雄市長陳菊向國防部索賠、有人抗議市府整治失誤,2批群眾也互相叫陣。

左營區新上里、福昌里的民眾30餘人持「淹水元兇國防部」、「阿公店水庫洩洪」等標語到議會表達抗議,並陳情聲援市府向國防部索賠。民進黨籍市議員參選人張豐藤等控訴國防部於援中港加設圍籬,是造成援中港河水無法宣洩的主因。民眾並高喊「陳菊加油」,支持向國防部索賠。

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陳玫娟也率領20餘名民眾持「侵佔河道錯錯錯」、「後勁溪居民要國賠」的標語,控訴高市府辦理後勁溪河道緩坡工程及增設自行車道而窄化排水河道,是造成後勁溪沿岸民宅大積水的原因。

市府下水道工程處長湯毓勳允諾陳玫娟要委託專業團體鑑定積水肇因,以釐清問題。

陳菊表示,市府已委託包括水利、土木技師專業團體檢視防洪工程及鑑定積水原因。她說,調查結果如果高市府有疏失,市府會承擔;如果有國防部圍籬造成人民財損的情形,市府會基於人民利益,尋求公道。

Top

  抹香鯨迷航 萬里沙灘獲救

摘錄自2010年9月30日自由電子報北縣報導

一頭長3公尺、重200多公斤的侏儒抹香鯨迷航誤闖台北縣萬里鄉沙灘,29日午後被遊客發現擱淺,頭、尾傷痕累累,奄奄一息,搶救人員認為野放會比人工圈養更好,隨即用漁船運至外海野放。

海巡署岸巡人員及台北縣消防局人員中午獲報都趕往救援,用毛毯、被單讓鯨豚保濕,不斷用海水沖淋;野柳海洋世界獸醫陳德勤先量了鯨豚脈搏,接著抽血、打營養針。

台北縣動物疾病防治所獸醫師周錦銓也趕到,確定受困的是侏儒抹香鯨;周錦銓說,受困的侏儒抹香鯨可能是因為近海溫度較高,才會疑似中暑迷途,送到外海野放,一來魚群資源豐富、再者水溫較低,可讓鯨豚較易復元。

Top

 
論壇:封井,誰該付費?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雲林縣嚴重地層下陷,為了保障高鐵的安全,水利署將加緊把高鐵沿線1115口井封閉。對於因此造成農民無灌溉用水可用,水利署副署長僅表示,將儘速推動湖山水庫興建,以期能夠提供農民地表水;倒是雲林縣政府提了幾個方案:「短期建議中央提高封井區域農地休耕和造林補助,中期全面實施休耕並提高獎勵金,長期進行該區域整體規劃發展,例如成立農業生產專區、徵收土地作為滯洪池及公園或太陽能發電園區。」

從這事件中水利署等單位的因應方式,我們可以看到政府輕農媚商的施政態度:依照水利法規定,民生與農業用水的供應須優先於工業用水。今日在水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為何不依法優先停止或減少供應台塑六輕每日34萬噸的用水?再進一步言,當六輕每日豪飲的水資源已遠大於雲林民生用水的每日27萬公噸,並讓當地農漁業用水不足而須超抽地下水的情況下,為何經濟部仍配合台塑大力推動六輕四期、五期,寧竭澤而漁,無視於水資源供應的侷限?

政府的媚商,讓台塑得以將許多成本外部化,除了地層下陷的成本外,為供應台塑用水而興建的集集攔河堰,讓濁水溪中下游枯竭,水生生態系崩潰、沙層揚天;而因不敢減少台塑工業用水又要滿足其他民生與農業用水的情況下,復破壞五色鳥棲地興建湖山水庫,也不管當地地質鬆軟,不適合興建水庫。而這種種因政府不依照水利法水權分配原則所衍生的成本,主要得利者的台塑通通不用付一毛錢,至今台塑每噸用水才3.5元(民生用水至少每噸7.35元)!

水資源是共有的資源,而水利法中水權分配的優先順序,則反映了生存權高於個人逐利的基本價值。政府做為這共有資源的管理者,即應依此原則確保境內人類活動用水不超過當地生態系所能提供之水資源。當然,水利署也可做為協調者,在確保糧食供應安全無虞下(然而目前我國糧食自給率不過30%出頭)協調農民休耕,但這休耕補助與相關補償支出應該要由因此得利的台塑來支付。在正常的市場機制下,當資源供不應求時,價格即水漲船高,沒有理由仍讓台塑等業者享受如此便宜的水價而不須支付其他相關成本。

工業固然可以帶來許多產值,但是濁水溪提供的水、魚、沙、養分,農民辛苦種的米、蔬菜與水果,以及落日餘暉下稻浪、飛鳥的隨風起舞,這種種來自生態系與農業的產品與服務,若能將其價值(如糧食與水資源供應、氣候與洪水的調節、營養循環與土壤生成、文化景觀教育娛樂等價值)貨幣化,恐怕不輸給工業產值;而這許許多多無市場定價的價值,才是人類生存與福祉的最重要依靠。未來,政府在做任何政策評估(包括環評)時,應把這些生態環境價值考量進去,至少應採取帶點銅臭味的價值評估方式,把可量化的價值貨幣化,除可減少一些只有少數人可獲得短期利益、但大眾長期受害的經濟政策出門外,也才可把這寶貴的自然生態資產遺留給子孫。

而台塑,若認為自己應負點社會責任的話,應該在雲林農民警覺自己是六輕用水的受害者而再度群起圍場抗議之前,主動支付農民休耕相關費用,並趕緊興建以再生能源供應用電的海水淡化廠,把雲林寶貴的用水還給濁水溪以及農民吧!

※本文轉載自「看守台灣電子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