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0.1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百分百愛山林,全民牽手走步道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水產出版社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苦勞網
推薦瀏覽
台灣生物多樣性入口網
濕地保護聯盟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Environment News Service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荒野保護協會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溪流環境協會

 
  美國批准15%乙醇燃料上市 引發各方爭議


 

【相關連結】
年損200萬個上班上課日 美嚴管空污

美訂定新煙霧含量標準 環保團體讚許 業界抨擊

景氣熱絡 德二氧化碳排放量直直升
日本公佈減排路線圖試行方案

美國環保署於13日核准添加15%乙醇的汽油混合燃料上市,此燃料亦稱為E15,適用2007年以後出廠的轎車與小貨車車款。這項政策的修定已在美國引爆了劇烈爭論。

添加乙醇超過10%比例的燃料,在販售上原本有所限制,此次修訂取銷了這項法規上的限制。自1979年以來,乙醇含量高達10%的燃料,或稱E10,便已適用於所有的一般轎車、小貨車,與非道路用車。美國大多地方販售的汽油均混合10%的乙醇。更高乙醇比例的汽油,最高為E85,也已能販售給混合燃料汽車使用。
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尋回失落田園夢 造一方生命樂土(上)

慈心有機生態池的故事

作者:程禮怡(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專員)

許多出生在50年代以前的人,都有著童年在水田中抓青蛙、摸泥鰍、追逐螢火蟲的快樂回憶,但農藥化肥在最近30年的大量施用,使得全世界包括台灣的農地,除了作物以外,成了了無生趣的死寂之地。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創辦人日常老和尚,在看到這個現象後,跟弟子們說,他不忍心這麼大量的殺生的業,在世間繼續惡性循環下去。

精采內文

 

生物簡介:邂逅金黃鼠耳蝠(一)

作者:張恒嘉(台灣蝙蝠學會理事、台灣永續聯盟秘書長)

一如往常,我總會巡視校園林木一番。這兒的樹林是青翠的但卻不原始,鳥相是單純的但卻很活躍。正準備離開時,一顆排球筆直飛了過來。我一時興起,拾起球兒來,縱身奔騰在球場許久,直到我發現了遮掩在綠色葉叢間的黃色精靈。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中國正在瀾滄江興建第二批水壩,湄公河的自然生態都將受到破壞,下游國家的稻米生產、漁業和水生資源都將深受影響。
同樣關於河流下游生態受到上游影響,台中黎明溪因工程而截斷上游水源,上百位市民在豔陽下,用魚網、水桶接力將魚蝦送進僅存河道,汗水淚水分不清。
人類搶救其他生物的新聞又一則:苗栗後龍溪捕捉秋蟹的密集定置網將魚蝦也一網打盡,後龍溪生態保育協會17日動員拆除定置網,營救魚蟹
近日日本熊出沒傷人事件不斷發生,此狀況極可能因是夏季高溫酷暑和全球暖化導致橡實類歉收,棲地漸趨荒蕪,熊不得不頻繁闖入人跡所在覓食。
看完熊沒東西吃的煩惱,再看人類食物問題:近年美國先後發生危害公眾健康事件和由此引發的大規模產品召回行動。美國消費者權益團體和食品企業齊聲呼籲國會儘快審議耽擱已久的食品安全法,以對民眾的食品安全提供更強有力的保障。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別懷疑,這是我們海岸的現況!

  九一九水災現場

作者:晁瑞光

塑膠袋、塑膠袋、還是塑膠袋!別懷疑,這是我們海岸的現況!

2010年10月,台灣台南市安平港南側至黃金海岸北側長約3公里的沙灘上,有這樣一條寬約20公尺的垃圾帶:行成塑膠袋覆蓋的海岸。

其中5公尺寬是屬高密度的塑膠袋及塑膠垃圾,我們以1平方公尺計算發現有53個塑膠袋,若以1平方公尺50個計算,2公尺寬(密度最高的區域),長3公里,也就是說海岸上的塑膠袋就有30萬個以上,還不包括其他垃圾。

精采內文

 
 

美國批准15%乙醇燃料上市 引發各方爭議

摘譯自2010年10月13日ENS美國,華盛頓特區報導;謝雯凱編譯;蔡麗伶審校

南達科他一處加油站已經供應更告比例的乙醇添加燃料,供應給混和燃料車輛。圖片來自:EthanolPics。美國環保署於13日核准添加15%乙醇的汽油混合燃料上市,此燃料亦稱為E15,適用2007年以後出廠的轎車與小貨車車款。這項政策的修定已在美國引爆了劇烈爭論。

添加乙醇超過10%比例的燃料,在販售上原本有所限制,此次修訂取銷了這項法規上的限制。自1979年以來,乙醇含量高達10%的燃料,或稱E10,便已適用於所有的一般轎車、小貨車,與非道路用車。美國大多地方販售的汽油均混合10%的乙醇。更高乙醇比例的汽油,最高為E85,也已能販售給混合燃料汽車使用。

13日的決策將適用於超過4200萬輛的車輛,將近現有客車與小貨車數量的20%。

美國環保局局長傑克森(Lisa Jackson)表示:「經過測試,目前顯示E15不會傷害新款轎車與小貨車的排氣控制設備。如果有某些措施能讓更多國內生產的燃料加進美國的車輛裡頭,只要有周全的科學與法律支持,那麼政府就會採取這些措施。」

「2007年能源自主與安全法」要求再生燃料投入市場的總量,要在2022年之前達到360億加侖。環保署表示,乙醇被認為是一種再生燃料,因為它的原料是植物與廢棄物,而非化石燃料。

當初提議放寬乙醇比例的「成長能源」(Growth Energy)公司執行長拜爾斯(Tom Buis)很高興環保署做出此決策。「今天(13日)通過E15適用於新款車輛的決定,是超過30年以來,這道『混合比例之牆』(blend wall)上的第一道裂痕,證實『成長能源』提出的『綠色就業提案』所揭示的─E15是美國車主的好燃料。雖然這是個重要的第一步,但還有很多事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如降低對外國石油的依賴以加強我們國家的安全、創造美國的就業,並且改善我們的環境。」

但環保署此舉馬上引起全國清淨空氣機構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ean Air Agencies, NACAA)的反對,該協會代表各個空氣污染管制單位,分別來自全美52個州與領地,以及超過165主要都會區。

NACAA執行長貝克(Bill Becker)說:「今天宣布通過更高比例的混合乙醇燃料供作新款車輛機具使用,是典型的『預備、射擊,才瞄準』的案例。」

「環保署正要進一步同意E15的適用範圍,即使有關機構認為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會增加,平均最多達到全國的5%。氮氧化物是造成地面臭氧的重要因子。」

一些環保團體也譴責今天的決策。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呼籲環保署提出一個完整的數據,計算新規定的乙醇混合燃料將造成的空氣污染。該團體表示,環保署未能符合《空氣清淨法》當中對消費者與環境保護所做的規定,其要求在新燃料進入市場之前,應做更多的測試。

超過22000人寄信給歐巴馬總統,呼籲他阻止環保署通過這項法規修訂,「直到全面、獨立與客觀的科學測試能夠顯示,更高比例的乙醇將不會增加空氣污染、損害引擎或引起消費者安全問題。」

某些人則擔心,未來需要更多玉米生產乙醇,將產生嚴重的環境影響,並同時提高糧食與飼料價格。而由於乙醇產生的動力比汽油來的少,許多人擔心E15會減少每加侖的車輛行駛距離,使得駕駛必須更常購買燃料。

全國石化暨煉油業者公會(National Petrochemical and Refiners Association)執行副總暨總顧問史考特(Gregory Scott)說:「環境保護署今天棄守捍衛我國公眾健康與環境的責任,成為乙醇促銷署(Ethanol Promotion Agency)。」

美國乙醇聯盟(American Coalition for Ethanol)、成長能源公司、美國國家玉米農公會(National Corn Growers Association)與再生燃料協會(Renewable Fuels Association)駁斥這些批評。

「美國的乙醇工業已達致無以抹滅的成功,創造幾十萬的工作機會並減少我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這4個組織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這些團體在未經查證下不斷抨擊乙醇,將會讓美國只剩一條路可走:增加對外國石油的癮頭。」

環保署13日則表示,聯邦、各州與企業需要投入眾多行動朝E15混合燃料汽油商業化邁進,15%乙醇比例的修正代表著行動的第一步。

EPA Allows 15 Percent Ethanol Blend, Igniting Air Pollution Battle

 

Top

 
 
 

生物多樣性:尋回失落田園夢 造一方生命樂土(上)

慈心有機生態池的故事

作者:程禮怡(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專員)

※ 編按:2010年為生物多樣性年,而第10屆生物多樣性締約國會議(CBD-COP10)正在日本名古屋進行中。來自各國的政府代表及NGO、聯合國人士不只要檢討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失敗之因,同時也要制定未來10年減緩生物多樣性流失的策略。台灣的生態資源豐富,雖面臨某些政府單位及企業開發思維的威脅。但仍有許多人還記得土地、山林被高樓大廈、鋼筋水泥取代,被化學肥料、重金屬污染之前的歲月,並努力還給自然本來的面貌,並教導人們如何親近、向自然學習。本週生物多樣性專欄,將以(上)、(下)篇文章,在今、明兩天向讀者介紹慈心生態池的故事。細讀之後,您會發現,在自然、平衡的狀態下,生活所需可以很簡單卻很飽滿。

不要化肥   只要純淨農田

許多出生在50年代以前的人,都有著童年在水田中抓青蛙、摸泥鰍、追逐螢火蟲的快樂回憶,但農藥化肥在最近30年的大量施用,使得全世界包括台灣的農地,除了作物以外,成了了無生趣的死寂之地。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創辦人日常老和尚,在看到這個現象後,跟弟子們說,他不忍心這麼大量的殺生的業,在世間繼續惡性循環下去。

民國83年,當做農的弟子-宋有發,想要響應老和尚的呼籲,不再使用農藥傷害生命,並把關西種柑橘的土地供養給老和尚做道場時,老和尚說:「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來」、「我們一起來合作,讓這裡成為眾生的安樂處」。於是,關西這片土地開始了有機農法,而越來越多有心人也跟著響應,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也因而成立。同時為了推廣有機的理念,基金會在北中南各地都陸續成立教育農場,讓來到農場的人可以實際體驗有機帶來的健康與生機。進一步,為了體現有機的生產、生態、生活、及生命等四生的內涵,於是有了建構有機農業推廣中心的發響。

回歸自然  實踐有機精神

基金會在雲林縣古坑鄉福智麻園農場中位於崙仔溪畔,共13公頃的土地,於民國96年開始籌建「慈心有機農業教育推廣中心」。中心籌建的硬體及軟體規劃,在在為了實踐有機的精神「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回歸循環」。因此中心的生活污水合併雨水收集後,排入一組面積約0.7公頃的人工濕地中,運用濕地的自然淨化能力,將生活污水淨化。同時為了增加生物多樣性,這組濕地建構了水田、池塘、溪流的棲地型態,並且種植約30種水生植物及17種陸域原生植物。這組濕地不但展現淨化水質的功能,同時也呈現蓄水、防洪、提供食物、生物多樣、及自然體驗的功能。

不過目前這組濕地中,池塘裏種植的水生植物生長情況不好,有些種下去後,幾天之內就完全不見了,有些則長不好。原因尚在探究中,可能是水中某些動物會吃水生植物,也可能是池塘土壤養分有些問題。這部份也需要有經驗的朋友提供一些經驗指導。

七彩睡蓮池  生態樂園

另外在籌設中心的過程中,觀察到水田在放水耕犁、插秧的時期,因為食物豐富,往往吸引到大量水鳥來棲息覓食,但一般水田因為作物的生理特性,不一定始終保持有水,對水鳥的棲地穩定度就比較不足。於是規劃並建構了一個面積0.3公頃的睡蓮田,讓這塊田區保持終年淺水並有植物的狀態,並且在田中留了三個小陸島,讓水生動物得以有一個穩定棲息躲避的地方。

這塊睡蓮田種植的七彩的睡蓮,也成為參訪者賞景流連的去處。同時並在適合的情況中,讓一些參觀者下田採睡蓮,更是讓許多人體驗到有機水田健康安心的好處,並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春季,這兒成為五對小鸊鵜及紅冠水雞的育兒園,牠們一家一家的在池中悠遊,小寶寶們不會受到來自人類的干擾和傷害,因為中心的工作人員及照顧這塊水田的農友,共同的心願是讓有機成為眾生的安樂園。另外,還發現了上千個水ㄘㄢˋ蛻,分屬於五種蜻蜓,這兒也成為許多水生昆蟲的家。(明日待續)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生物簡介:邂逅金黃鼠耳蝠(一)

作者:張恒嘉(台灣蝙蝠學會理事、台灣永續聯盟秘書長)

※ 編按:蝙蝠,與「福」同音,故在傳統中華文化中,被視為「福氣」的代表。但受到西方吸血鬼故事的影響,蝙蝠因此成了邪惡的象徵。加上其晝伏夜出、成群活動、長得又像裝了翅膀的老鼠等特性,人們對牠多是「懼」而遠之,偶然遇到受傷的蝙蝠,也不知如何處置。繼貓頭鷹系列專文後,首先登場的是台灣特有亞種:「金黃鼠耳蝠」。張恒嘉老師以數篇文章及感性的文筆,揭開蝙蝠的神秘面紗,帶您領略牠們的可愛、珍貴。

野性的青春是短的,叛逆卻可塑。邂逅倒掛的黃色精靈,則頗值得回味。

1995年6月,離開庇護我四年的台中師院。在細蚊飛雨紛飛的夏季清晨,回到了故鄉雲林,去尋找未來適合我生存、足以養家活口的地方。正如同野生動物在亞成之後,大都會逐漸離開親人庇護之所,以減少地區資源的爭奪戰,確保族群的最大利益。

梅雨過後不久,萬蟲鑽動時刻,至雲林縣水林鄉誠正國小報到。身心靈即被校園內清脆的樹林廊道給包圍,周圍的蟲鳴鳥叫和孩子們縱橫奔馳的嘶喊聲佈滿我的腦袋。我是屬於山林海疆的野,腦中保有現代文明兩個標準差之外的肆意放縱,毛細孔隨時張開以迎接對禁錮文明的反動。正式進入學校任教,需要中規中矩,還真有點不適應,但是教育界皆是如此,只得默然或是欣然的接受。

發現葉叢間的黃色精靈

一如往常,我總會巡視校園林木一番。這兒的樹林是青翠的但卻不原始,鳥相是單純的但卻很活躍。正準備離開時,一顆排球筆直飛了過來。我一時興起,拾起球兒來,縱身奔騰在球場許久,直到我發現了遮掩在綠色葉叢間的黃色精靈。

抬頭一望,那是一群倒吊在樹葉叢間的可愛小豬,總數約有十隻。拿起隨身的望遠鏡仔細一瞧,那叢長得像欖仁果實的小豬,果真是蝙蝠。牠們的外表是亮黃色的,以雙腳抓住葉蒂或葉緣,大拇指則勾住葉緣或葉脈或是直接懸空,彼此緊緊依偎,群集倒掛在欖仁葉叢的背面。黃色的身體被穿過葉片的綠光給染色,更加添了幾分隱匿感。球兒丟來擲去的噪音和風兒對樹葉的擾動,偶會引起牠們揚頭張望或陣陣騷動,但不久後又會倒頭繼續睡。一堆人被我的舉動所吸引,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有人作勢要丟擲,有人則發聲驚嚇。這麼吵,牠們當然睡得不安穩。

冬季消失  夏季現身

由於師生平時都在這個區域遊戲,詢問大家之後,校內外師生竟無人知曉這群黃色蝙蝠的芳蹤!回家後,利用暑期到書局和鄰近幾所圖書館翻閱叢書才發現,原來這群小豬叫做渡瀨氏鼠耳蝠。這個名字好鮮,原來將它命名的是一位叫做Watasei的日本學者。但我總覺得怪怪的,因為這群蝙蝠的顏色和特徵跟台灣脊椎動物誌的描述略有差異,我想:這或許是亞種吧!由於對鳥類的狂熱,當時,我並未將注意力放在這群黃色的蝙蝠身上,僅知道這群蝙蝠冬季會消失,隔年炙熱的夏天則又再度出現。

當兵了,這兩年我在苗栗的海邊當天兵,也看了兩年的鳥。在海防崗哨或埋伏哨或致高點上,多數人守著望遠鏡是在看海灘上的辣妹,我則是守著望遠鏡搜尋鳥蹤。舉凡信天翁、軍艦鳥、長耳鴞、海雀、海鷗,以及鵪鶉,都是我曾以軍事望遠鏡或夜視鏡獵捕的對象之一。在晚上,總愛拿著槍、伴著狗和木棍,和泥灘上的角眼沙蟹玩捉迷藏,偶而遇見夜間捕魚回家或在河口撈鰻魚苗的漁夫,則會閒聊上幾句。

慢慢走進「倒吊鈴」的世界

退伍了,又回到蘇秦村,這個曾經充滿五節芒、蘆葦、甜根子草和白茅的小農村。學生練排球時的嘶喊聲依舊不斷,金黃色的蝙蝠仍舊耀眼,和以前不同的只是牠們的腹部多了一些寶寶。嘗試著利用電話將這群黃色蝙蝠的訊息跟中北部的學者通報,但並未接通或未聯繫到合適的學者。此時,台灣的網路仍不普遍,我僅在當年打聽到水林鄉有戶民宅也有數百隻黃色的蝙蝠棲息,俗稱「黃金蝙蝠」或「倒吊鈴」。

這個訊息引起我的注意,但是真正進一步去探索已經是2000年了,那一年的冬天,我在草嶺遇見林良恭老師。他向台下的觀眾說:「你學什麼,就像什麼」。他周圍的學生此時笑得闔不嚨嘴,因為他又補了一句:「我以前常在抓老鼠,現在則是研究蝙蝠」。就這樣,我和他搭上線了,並相約明年夏天來蘇秦村來賞蝠。(未完待續)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中國瀾滄江建壩 危害下游湄公河生態

摘錄自2010年10月18日美國之音報導

中國正在瀾滄江興建第二批水壩。專家警告說,水壩已經開始對下游湄公河的水源造成了影響,如果再建,影響會更加嚴重,整條湄公河的自然生態都將受到破壞。專家希望中國能考慮下游國家和民眾的切身利益,停止建壩。

湄公河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全長4880公里,是亞洲最長的國際河流之一。

中國官方媒體說,中國計劃在瀾滄江中下游興建8座梯級電站。第5座的小灣水壩去年年底(2009年)已開始下閘蓄水,首臺機組將於今年建成發電。然而,瀾滄江下游湄公河地區的國家和人民卻對小灣水壩竣工蓄水存在著深深的憂慮。

美國湄公河問題專家、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東南亞項目主任克羅寧(Richard Cronin)10月18號在華盛頓說,小灣水壩規模僅次於三峽大壩,比美國胡佛水壩高100米,蓄水量達150億立方米。如果蓄滿水,加上已經建成的另外4座水壩,勢必對下游水流構成控制,對湄公河沿岸的5個國家產生地緣政治的影響。

克羅寧解釋說,小灣水壩蓄水量大,蓄水時間長,如果雲南再次發生日前的嚴重乾旱,旱季就可能無法向下游釋放適量的來水,就會對湄公河沿岸國家產生地緣政治的影響,很不公平。湄公河是下游國家稻米生產的生命線,豐富的漁業和水生資源也是很多下游民眾賴以生存的對象。

克羅寧建議中國應該成為湄公河委員會(Mekong River Commission)的正式成員國,而不僅僅是觀察員。

中國在瀾滄江已經建成的水壩有小灣、漫灣、大朝山、糯扎渡和景洪,待建的有功果橋、橄欖壩和孟松,其中小灣和景洪兩座電站規模最大。

Top

 

搶救黎明溪 百人含淚撈魚蝦

摘錄自2010年10月18日中國時報台中報導

台中市南屯黎明里進行市地重畫工程,開發公司17日原要將區域內的黎明溪上游截斷水源,填平變住宅區,不忍河中魚蝦被趕盡殺絕,上百位市民發起搶救生態大作戰,大家用魚網、水桶接力將魚送進僅存的500公尺河道,用溫馨掩蓋憤怒和傷感。

黎明溪從清朝存在至今,原為規晝排水用的人工溝渠,上游源自麻園頭溪,下游排入筏子溪,97年間市府核准廢除,由負責辦理市地重畫的富有公司,規畫為住宅區及公共設施。

原本業者要將長達兩、三公里黎明溪全部填平,民眾抗議後,由黎明里長廖福田、張耀中等多位議員向市長胡志強力爭,才允諾保留500公尺河段。

眼看怪手填溪悲劇將在台中市上演,議員張耀中不滿表示,這是標準為建設破壞大自然,諷刺的是黎明溪還是年年獲環保署淨溪考核績優河川呢!張耀中也抨擊市府將黎明溪填平規畫住宅區,又另外再截流疏洪綠美化,根本是本末倒置的開發案。

昨日搶在業者截斷水源前,從阿公阿嬤到五歲小孫子總動員,艷陽下大人到溪中撈魚放進水桶後,再以人龍接力方式,將魚蝦倒進僅存的500公尺溪中。

一位省府老公務員說,撈起的土虱、吳郭魚有4公斤重,看著魚蝦斷水而亡太殘忍,只好幫忙搬家,汗水和感傷的淚水分不清了。

Top

 

維護後龍溪生態 拆除定置網

摘錄自2010年10月18日中國時報苗栗報導

苗栗縣後龍溪水質清澈多魚蝦,但近來有民眾為捕捉市價水漲船高的秋蟹,設下密集攔截定置網,連魚蝦也一網打盡,引發保育人士與釣客不滿。

後龍溪生態保育協會17日動員大批人手,拆除後龍溪龜山大橋至北勢大橋水域13張定置網,營救不少魚、蟹,但原分布南部與東部的原生何氏棘魚入已缺氧喪命。

後龍溪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秀雄建議縣府公告禁止在後龍溪流域架定置網,協會計畫與清大教授曾晴賢合作,在溪流保育原生毛蟹。

陳秀雄17日上午率常務理事賴文鑫、總幹事劉錦昌及會員多人,在警力保護下,從龜山橋下游開始拆除定置網,涉水下溪將漁網、竹竿砍除破壞,救出落網魚蝦。

在這些落網魚隻中,赫見台灣東部與南部特有的何氏棘魚入,研判是宗教放生留下的;由於非本地魚種會破壞水中生態,協會人員呼籲不要隨意放生。

 

Top

 

日本 熊出沒傷人頻繁

摘錄自2010年10月18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最近日本全國熊出沒傷人事件不斷發生。有人指出,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高溫酷暑和全球暖化導致橡實類歉收,熊不得不頻繁闖入人跡所在覓食。

共同社報導,從本月14日到17日,日本各地共發生五起熊出沒傷人事件,共造成6人受傷。專家估計,今年的受害狀況直逼捕熊頭數最多的2006年,因此呼籲人們在熊進入冬眠的12月之前務必提高警惕。

據日本自然保護組織「日本熊森協會」所做深山調查顯示,熊的主要食物山毛櫸、櫟樹等今年幾乎都未結果,加上受全球暖化影響,熊再深山裡的棲息地漸趨荒蕪,所剩無幾的自然林已經很難繼續供動物繁衍生息。

Top

 

美消費者團體與大公司聯手 催生食品安全法

摘錄自2010年10月18日美國之音報導

美國一些消費者權益團體和食品企業齊聲呼籲國會參議院儘快採取行動,爭取在11月中期選舉過後審議通過耽擱已久的食品安全法,給有關執法部門更大監管權力,以對民眾的食品安全提供更強有力的保障。

醞釀已久的食品安全立法早在一年多前就在國會眾議院獲得通過,但是這個法案在參議院卻延宕至今沒能付諸表決。美國今年夏季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受污染雞蛋召回行動,國會為此還專門舉行了聽證會,進行深入調查。食品安全的推動者們認為這將給耽擱已久的食品安全法案帶來有利的影響。

在這個背景下,消費者權益團體和一些經營食品的大公司罕見地聯合起來,派出代表向國會參議員們發出呼籲,要求他們加快審議食品安全法案,給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更大執法權力,加強對食品衛生的監管,進一步保障公眾的食品安全。

消費者聯盟的巴特勒表示,該法案對將對美國市場上的所有食品一視同仁,無論本國產品還是外國產品。

2009年和2010年,美國先後發生了花生醬和養雞場雞蛋感染沙門氏菌危害公眾健康事件和由此引發的大規模產品召回行動。2006年,大腸桿菌感染病例在美國19個州爆發,上百人染病,多人死亡,市場上大量受污染菠菜下架召回。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大公司轉變了原來的反對立場,站到支援食品安全法案的一邊。

Top

 

論壇:別懷疑,這是我們海岸的現況!

作者:晁瑞光

塑膠袋、塑膠袋、還是塑膠袋!別懷疑,這是我們海岸的現況!

2010年10月,台灣台南市安平港南側至黃金海岸北側長約3公里的沙灘上,有這樣一條寬約20公尺的垃圾帶:行成塑膠袋覆蓋的海岸。

其中5公尺寬是屬高密度的塑膠袋及塑膠垃圾,我們以1平方公尺計算發現有53個塑膠袋,若以1平方公尺50個計算,2公尺寬(密度最高的區域),長 3公里,也就是說海岸上的塑膠袋就有30萬個以上,還不包括其他垃圾。

我畫了一公尺平方公尺的沙灘,想看看到底有多少塑膠袋。在這一平方公尺沙灘上,撿起大小塑膠袋53個。

去(2009)年88風災後曾沖刷上大量了垃圾,塑膠袋、塑膠製品就非常多,當時在近200公尺的沙灘就檢了近10000個塑膠袋,今年二月,同地點塑膠袋已經碎裂,80公尺就撿了近6000個,今年5月底鋒面過境,又將沿海蚵架保力龍大量沖上岸成環境的災難。919颱風後,又再次沖上岸大量的垃圾。這2年來,只要鋒面一過、颱風一過,就會沖上岸大量的垃圾,尤其是塑膠製品真是多的嚇人,宛如置身大型垃圾掩埋場。

國際在研究海洋廢棄物的來源與流佈的同時,發現有8成左右是來自陸地,其中最令人頭痛的是塑膠製品,因為塑膠的東西只會破碎但不會分解,碎裂成的粉末、微粒如同浮游生物一般,更直接從食物鏈的源頭至生物的死亡。其中日本的研究發現塑膠的特性會累積油質污染、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物質,在海上漂流許久的樹脂顆粒與周圍海水中多氯聯苯的濃度,累積係數高達一百萬倍(東京農工大學),變成所謂的毒塑膠。越來越多的塑膠袋、塑膠製品流入海洋,漂流海洋上的塑膠越來越像食物,造成大小生物都會直接誤食。而這些有害的物質在生物體內蓄積,最終也都回到人類的身上。

往安平港方向看過去~

台灣是石化王國,毫無忌諱的大量使用塑膠製品,就算有規範也沒有明確的執行,塑膠製程中所消耗的大量能源,造成的環境污染都還不能解決,現在再加上各種塑膠廢棄物所造成環境災難更是火上加油,台塑的問題都無法解決,中油後勁地區的污染也未解決,國家卻還想再開發國光石化,當大家面對滿佈塑膠垃圾海灘的同時,是否該想想台灣的產業政策還要這樣搞下去嗎?全世界都朝向源頭減量、源頭改善的方式去努力,台灣是否也該盡己之力,限塑政策要再重新檢討啟動,更積極的去發展替代材質,生活優渥的台灣是否還需繼續發展石化業?或是朝向對子孫友善的產業去發展。

難過的~沙灘呢?一眼望不盡的塑膠垃圾海岸

在台南社大2005年開始的海洋廢棄物監測統計上,塑膠製品一直是最大量的垃圾,牡蠣養殖的保力龍蟬聯7成的榜首,其他第2多的是喝完即丟的飲料容器(包括吸管、瓶蓋),若依材質來分,全部是塑膠製品。自2007年開始,塑膠袋開始明顯的增加,2009年開始,甚至大量的沖上岸,越來越多!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就這次海飄上來的塑膠袋來看,並沒有看到中國或東南亞國家的東西,且都還完整沒有碎裂,表示都是台灣自己產生出來的東西,至於來源在哪?為什麼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量?需要更多單位一起投入研究,但最有效的還是要從源頭減量、源頭改善做起。

台南市是一個海洋的城市,現今海岸線就近25公里,未來大台南市,海岸線更長達60公里左右,海飄垃圾已成為台南未來將面對的嚴重問題。大台南市是否率先推動限塑政策?是否率先制訂清潔法案?率先抵制國光石化?(因為台南市會是首當其衝的受害城市,包括空氣物染、塑膠垃圾及氣候變遷等),有待未來新市長的遠見與決心。

好多好多的塑膠袋垃圾!

10/31(日)下午4點後,也都會有志工至此撿塑膠袋,歡迎大家參加。
歡迎大家一起來淨灘。我們希望將塑膠垃圾盡量清除掉。或者這其間只要你有空,帶個大垃圾袋,就己之力,能撿多少算多少,裝袋後拿到景觀橋下垃圾桶邊,環保局會來載走。

※延伸閱讀:
Peopo公民新聞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李詩婷、陳韋綸、詹嘉紋‧網編:賴品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