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0.2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守護濁水溪‧全民來認股
大自然物物皆美,自然野趣DIY等你慧眼巧手拼貼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防災怠惰 梅姬蘇花肇禍

柔腸寸斷的蘇花公路;攝影:鐘盛雄。
圖片轉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更多圖片

梅姬颱風未過境即已造成宜蘭百年大水,蘇花公路114-116K更是柔腸寸斷。但中研院學者早就指出,今年下半年逐漸進入「反聖嬰現象」,將持續到明年3月,型態與1988年衝擊台灣的氣候型態接近。他提醒民眾慎防9月至11月形成的秋颱與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認為帶來的衝擊難以想像。

另外,中央政府防災無方,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感嘆「這樣的政府還有什麼希望?」他不只一次提到應提升救災防災的層次,對於目前僅於行政院下設置災害防治辦公室,根本不足以防災避災。台灣該將災害防救的層級提升到部會層級,才能制定政策,依據政策編列預算、人力執行。而災防總署平常就要收集資料,要做演算,提供各地政府避災資訊,做到「災害控管」,將損失減少到最少。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梅姬雨災】馬:蘇花地質調查 養護檢討
【梅姬雨災】116K又崩20米 蘇花挖山開道
【梅姬雨災】超大豪雨 宜蘭20年來最大水患
【梅姬雨災】破碎台九 112-118K落石比輪胎大
 

我們的島 | 宜蘭做大水

河流沖積而成的蘭陽平原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河川、埤塘和溼地

採訪:朱淑娟、林燕如;撰稿:林燕如;攝影、 剪輯:陳添寶

中度颱風「梅姬」,在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下,兩天內就帶來了1000毫米以上的雨量,是宜蘭地區年雨量的1/3,驚人的雨勢,讓蘇澳、羅東、冬山、大同等多個鄉鎮,將近一半的宜蘭縣,都陷入了水鄉澤國…

這次冬山鄉24個村落,有7成5以上都淹水,有些地方甚至淹到一層樓高,只能仰賴救生艇或軍車來發送物資,這幾天雨勢斷斷續續的,讓居民望著剛剛清理好的家園,又開始煩惱著,有可能又要淹了。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 | 大水患:蘇澳遇襲事件簿

梅姬颱風重創宜蘭居民家園

採訪:于立平、陳佳利;攝影:陳添寶、 張光宗;撰稿:陳佳利;剪輯:陳忠峰

「十月颱,沒人知」,氣候變遷讓台灣人每年,都會遇上的颱風,變的更不一樣,近年的颱風一個個挾帶大雨,成了超級大水炸彈,去年八月,莫拉克重擊南台灣,今年九月凡那比水淹大高雄,十月梅姬颱風與東北季風聯手,在宜蘭投下破壞力十足的水彈大轟炸,蘇澳,慘遭前所未有的劇烈襲擊...

10月13號形成的梅姬颱風,一路西行肆虐菲律賓,原以為台灣不是它的戰場

沒想到它耍了一記回馬槍,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降下超級豪大雨,二十一日下午一點,一小時之內在蘇澳降下181.5毫米的驚人雨量。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說,全台灣的雨水道設計容量,一小時能承受的降雨只有70到80毫米,剛提到一小時降了181,全台灣沒有一個都市,可以承受這樣的洪水。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 | 蘇花大崩塌

蘇花公路崩塌造成多起死傷

採訪、撰稿:張岱屏;攝影、剪輯:張光宗

梅姬颱風和東北季風,帶來了破紀錄的豪雨,10月21日中午12點到下午1點,蘇澳降下134毫米雨量,下午一點到兩點,又倒下181毫米,刷新蘇澳站設站以來的紀錄。雨量最大的這兩個小時,成為蘇花公路大崩坍,數十輛遊覽車受困蘇花的關鍵時刻。遊客經歷土石掩埋、車輛摔落山谷,在落石和暴雨中求生的恐怖過程。

公路局在21日下午兩點,封閉了蘇澳到南澳的道路,但災難已經發生。這次崩塌造成至少23人失蹤,也是蘇花公路從1932年通車至今,78年來最嚴重的大崩塌。主要崩塌區域集中在蘇澳到東澳,從112K到116K之間5 公里的路段。其中116K處最嚴重,200公尺的路基坍陷,而115K上方陡峭的山壁整個崩塌下來。這次崩塌的區域,原本就是蘇花公路崩塌最頻繁,也是地質最敏感的地區。精采內文

 

論壇 | 面對災難 只有遺憾?

作者:李鴻源(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 趙鋼(前消防署長)

行徑詭譎的秋颱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再次帶來膽顫心酸的畫面。只是這回鏡頭轉到北台灣,水淹難行、土石掩埋,蘇花高支離破碎,一具具出土的大體、未現蹤的失聯人口...。雖怵目驚心,但少有人感到意外,畢竟,極端氣候下您我都可能是下場災患的主角。

每回天災都說是教訓、罹難者是教化大家的菩薩,問題是台灣到底學到什麼?除「看災」、災損報表的數字與復建計畫,政府又做了什麼?而當應變失靈,中央與地方責任攤派的論戰成輪番上演的肥皂劇時,人民還能期待什麼?事實上,建立安全環境、讓人民遠離災患,沒那麼複雜與艱難,關鍵在於決心與執行力!精采內文


學者:極端已成常態 防災升級拖不得

本報2010年10月2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梅姬颱風未過境即已造成宜蘭百年大水,蘇花公路114-116K更是柔腸寸斷。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表示,如此「強降雨」到明年3月前還有機會,極端氣候已成常態,防災避災作法應升級。而莫拉克風災之後,中央政府只設「災害防救辦公室」 ,調度無方,讓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感嘆「這樣的政府還有什麼希望?」


柔腸寸斷的蘇花公路。攝影:鐘盛雄。圖片轉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更多圖片

反聖嬰現象讓西太平洋水氣豐沛

汪中和於7月即曾表示,今年下半年逐漸進入「反聖嬰現象」,將持續到明年3月,型態與1988年衝擊台灣的氣候型態接近。他提醒民眾慎防9月至11月形成的秋颱與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認為帶來的衝擊難以想像。梅姬颱風就帶來淹水的災害。

汪中和說梅姬颱風由南而北的行進方向,加上西太平洋海水溫度高,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形成的共伴效應,豐沛的水氣,即使梅姬不登陸,就足以造成大量降雨。而反聖嬰現象預計到明年3月,在此之前,只要有類似的氣候條件,都有豪大雨的機率,而東部地區首當其衝,應慎防淹水。

災難常態化隨著全球暖化衝擊全球各地,汪中和指出,今年熱帶性低氣壓明顯,造成中國、巴基斯坦、緬甸、越南等國家都遭遇大水。即使如此,這些氣候條件仍在可預測範圍,民眾可多注意氣象局資料,不要存有大雨大水百年、千年一次的迷思,加強防範水災。在都市應加強排水系統、水閘門、抽水站、排水溝清理,山區則預防土石流。而救災也已從平面救災升高到「三度空間」的救援,以此次蘇花公路現場,若無空中直升機支援,難以動彈。他認為救災裝備、經費、編制、組織層級應提升。

對於梅姬大水救災,李鴻源為文質疑中央「資訊彙整遲緩、前線災防應變失靈,以及期前減、離災參謀作業明顯不足」。李鴻源不只一次提到應提升救災防災的層次,對於目前僅於行政院下設置災害防治辦公室,根本不足以防災避災。他認為救災是非常專業的工作,「政府太小看救災的專業性」。

救災要提升到部會層級

李鴻源以日本為例,設救災大臣,由政務官擔任。他認為台灣也該將災害防救(災防)的層級提升到部會層級,才能制定政策,依據政策編列預算、人力執行。而災防總署平常就要收集資料,要做演算,提供各地政府避災資訊,做到「災害控管」,將損失減少到最少。

業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的行政院組織再造,在內政部下設「災害防救署」,李鴻源認為只是將消防署更名,換湯不換藥。「消防署只會救災,而救災不等於會防災!」莫拉克風災之後,以為政府會痛定思痛蛻變,結果凡那比、梅姬還是如此,讓李鴻源感慨萬千。

李鴻源接受電視台訪問時,即以台北縣為例說明,每年5月1日汛期第1天就依據當年的土質水文資料作成土石流潛勢圖,標示降雨在多少公厘內,那些地區會有危險,並標示當地人口、聯絡電話,每位防災人員都有簡圖,一目暸然。

李鴻源也表示,台北縣市經費充裕可以做到這種地步,其他縣市沒有經費,中央應負起責任調查,並將資料提供給地方政府。

李鴻源說組織再造已送立法院三讀通過,除非國民黨團有人醒來挾帶黨團力量提案改變,否則防災沒有機會。「民眾將看到每次天災,中央與地方責任攤派的論戰輪番上演。」

Top

我們的島 | 宜蘭做大水

採訪:朱淑娟、林燕如;撰稿:林燕如;攝影、 剪輯:陳添寶

中度颱風「梅姬」,在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下, 兩天內就帶來了一千毫米以上的雨量,是宜蘭地區年雨量的三分之一,驚人的雨勢,讓蘇澳、羅東、冬山、 大同等多個鄉鎮,將近一半的宜蘭縣,都陷入了水鄉澤國…

今天是農曆十五,即使家裡淹水,住在冬山鄉補城村的蕭先生, 惦記著大眾爺廟的神明,還是前來燒香拜拜,祈求大水盡快退去。一路開著耕耘機,蕭先生巡邏著村子裡的狀況, 眼前所見皆是汪洋一片。

這次冬山鄉24個村落,有七成五以上都淹水, 有些地方甚至淹到一層樓高,只能仰賴救生艇或軍車來發送物資,這幾天雨勢斷斷續續的,讓居民望著剛剛清理好的家園, 又開始煩惱著,有可能又要淹了。

被雪山山脈和中央山脈包圍的宜蘭縣,形狀就像一個向外的畚箕, 原本就容易積水,整個蘭陽平原主要靠冬山河、宜蘭河和蘭陽溪沖積所形成,在平原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河川、 埤塘和溼地,經由每次水患,河水帶來了豐富的有機質,造就了肥沃的土地,居民在此開墾落腳生根,造就蘭陽平原, 成為台灣農業重鎮之一。

這次也傳出災情的羅東地區,過去是冬山河的舊河道, 而五結鄉的52甲濕地和冬山鄉的補城村等地,過去都是屬於冬山河的洪泛平原,當地居民很早就學會與水共存。

為了防洪治水,民國66年, 宜蘭縣政府進行冬山河截彎取直的整治工程,讓洪水迅速排出,水患大為減少,但也改變了蘭陽平原的地貌。 在城市裡的冬山河蓋起了又寬又高的堤防,變成觀光風景區,河水無法越堤流到52甲濕地,於是跑到了冬山鄉武淵村, 從此武淵成了淹水區。

面對年年都來的水患,武淵村民只能自己加高再加高, 政府所規劃的易淹水地區治理政策,進度如何?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也直言,以往改善排水問題會加設抽水站, 在淹水嚴重時讓水快點抽出去,但這些方法要面對宜蘭未來的挑戰恐怕不足。他認為要進一步規畫滯洪空間,把一些低窪、 低度利用的土地徵收起來或利用有土地闢為滯洪池,才能解決宜蘭地區的淹水問題。

在地的環保團體認為, 這次宜蘭大淹水跟冬山河的河川治理很有關係,最關鍵的部分在於事權不統一,一條冬山河就有五個單位在管轄, 上游是林務局,中游是地方政府,下游變成中央政府,隨著管轄單位不同,整治的作法跟經費上也有所差異, 把河道變成葫蘆型,自然會有溢堤的狀況產生。

再加上民國95年雪山隧道開通後,從台北出發不用一個小時, 就能到達宜蘭,更加速了蘭陽平原地貌改變,不過數年,農地上就長出許多豪宅。讓宜蘭的農地減少,降低了原本吸納水的功能。

從這幾次颱風來看,累積雨量動輒都超過1000毫米, 是現行的區域排水都難以消化的負荷,面對這種極端雨量,必須要有積極因應,像是在未來的建築法規、 都市計畫都要把這氣候條件納入規劃,如何利用建築物做好雨水回收系統,利用有限的空間來蓄水, 都是未來的住宅設計上必須有的考量。

原本就是由沖積扇平原形成的城市,在失去洪泛空間之後, 又面臨極端雨量的挑戰,造成了這次的災情。未來要如何釋出足夠的滯洪空間?重新學習與水共存, 這不只是宜蘭所要面對的,其實是整個台灣未來所要面臨的新挑戰。

 

側記

這幾年只要是下起超大豪雨,不管是那個地區會釀災,從高雄、 屏東、雲林都發生過汪洋一片的災情,許多人也都明白,這是氣候異常所造成的,而且未來的降雨不再是毛毛細雨, 而是瞬間的傾盆大雨,要如何因應都毫無對策?對於要成立環境部的呼聲也從未間斷,但政府的成立速度如此緩慢, 只有每次到有災情,才又被拿出來討論一番,之後又束之高閣,以往在水資源議題中經常提到的流域治理,道理講了很久, 卻也沒有單位來統籌,於是各單位還是各司其事,如果不再展現決心,可以想見,未來災情還是會繼續傳出…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我們的島 | 大水患:蘇澳遇襲事件簿

採訪:于立平、陳佳利;攝影:陳添寶、 張光宗;撰稿:陳佳利;剪輯:陳忠峰

「十月颱,沒人知」,氣候變遷讓台灣人每年,都會遇上的颱風,變的更不一樣,近年的颱風一個個挾帶大雨,成了超級大水炸彈,去年八月,莫拉克重擊南台灣,今年九月凡那比水淹大高雄,十月梅姬颱風與東北季風聯手,在宜蘭投下破壞力十足的水彈大轟炸,蘇澳,慘遭前所未有的劇烈襲擊...

這是蘇澳居民從來沒看過的景象。馬路變水路,家當全泡在水裡...

10月13號形成的梅姬颱風,一路西行肆虐菲律賓,原以為台灣不是它的戰場

沒想到它耍了一記回馬槍,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降下超級豪大雨,二十一日下午一點,一小時之內在蘇澳降下181.5毫米的驚人雨量。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說,全台灣的雨水道設計容量,一小時能承受的降雨只有70到80毫米,剛提到一小時降了181,全台灣沒有一個都市,可以承受這樣的洪水。

承受不了瘋狂大雨,幾乎整個蘇澳都泡在水裡,部分低窪地區,甚至水淹兩層樓高,北迴鐵路蘇澳到羅東的路段,還一度停駛。超強降雨加上適逢大潮,洪水排不出去,這一次,蘇澳完全輸給了大雨。

週末,大水退去,蘇澳像是歷經惡戰的戰場,滿目瘡痍。中山路上的災民忙著清理將近十公分高的淤泥。湧泉橋因為基墩受到掏刷,橋面破了一個大洞。著名的觀光景點蘇澳冷泉,沒有遊客,昔日熱鬧的街道上堆滿了殘骸,只有默默清理家園的災民。一輛輛機具魚貫進入,國軍與志工努力幫忙,希望能早一日讓這裡恢復元氣。

低窪地區大淹水,周圍原本植披完整的山頭,也因為豪雨,觸發了土石崩落和土石流,成了東禿一塊,西禿一塊的癩痢山頭。就在離冷泉不遠的山坡上,發生了一場讓人鼻酸的悲劇。

生死一瞬,天人永隔,位在白雲寺旁的兩棟民宅,被土石流吞噬,九條生命踏上了黃泉路,留給未亡人難以平復的痛苦。

梅姬颱風期間土石流紅色警戒溪流高達46條,不過在南方澳的南成里,居民卻遇上毫無預警的綜合災難。地勢較低的民宅淹水,靠近蘇花公路的山坡發生多處山崩,土石流瞬間竄進民宅,街道上大大小小的石頭與碎屑,說明後方山坡地破碎的岩質特性。

長期研究南方澳文史與環境的廖大慶觀察,這次土石流主要發生在文化巷與新化巷,正好是以前的河道。南方澳優良的漁場,吸引各地漁民前來,二平方公里的面積擠進三四萬人,移民進來之後就開始挖山,把山弄得陡峭,還把水系整個用涵管掩蓋在地下。從早期文獻和空照圖來觀察,這場空前大水,沖出的是南方澳地理的百年輪廓。

除了南方澳,蘇澳的永樂里、蘇北里等地也都發生土石流災情。豪雨、暴洪、山崩、土石流,像是大自然的強大武力,行經之處無堅不摧,打的蘇澳遍體鱗傷。當梅姬遠離,下一個熱帶氣旋正在摩拳擦掌,全台各地都可能是下一個暴雨戰場,我們全力備戰了嗎?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我們的島 | 蘇花大崩塌

採訪、撰稿:張岱屏;攝影、剪輯:張光宗

梅姬颱風和東北季風,帶來了破紀錄的豪雨,10月21日中午12點到下午1點,蘇澳降下134毫米雨量,下午一點到兩點,又倒下181毫米,刷新蘇澳站設站以來的紀錄。雨量最大的這兩個小時,成為蘇花公路大崩坍,數十輛遊覽車受困蘇花的關鍵時刻。遊客經歷土石掩埋、車輛摔落山谷,在落石和暴雨中求生的恐怖過程。

公路局在21日下午兩點,封閉了蘇澳到南澳的道路,但災難已經發生。這次崩塌造成至少23人失蹤,也是蘇花公路從1932年通車至今,78年來最嚴重的大崩塌。主要崩塌區域集中在蘇澳到東澳,從112K到116K之間5 公里的路段。其中116K處最嚴重,200公尺的路基坍陷,而115K上方陡峭的山壁整個崩塌下來。這次崩塌的區域,原本就是蘇花公路崩塌最頻繁,也是地質最敏感的地區。

蘇花公路是花蓮到北部最重要的交通動脈,雖然公路局每年投入數千萬進行公路維護,然而只要遇到50豪米以上的颱風豪雨,就可能發生坍方或路基流失。公路局認為,這些脆弱路段已經不能用常態的公路修護方式做改善。今年四月,由公路局提出的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定案,取代爭議多時的蘇花高計畫,將蘇花公路蘇澳到東澳、南澳到和平、以及和平到崇德三個路段,利用三段長短隧道進行截彎取直。

這個被稱為「蘇花改」的計畫將耗資485億,預計工期六年半,在今年十月進入環境影響評估程序。

交通學者張勝雄認為蓋蘇花改,並不能解決目前蘇花公路的問題,因為在公路局的規劃中,新蘇花改並不是取代舊的蘇花。根據公路總局的規劃,將來新的蘇花公路主要給小汽車、貨車與砂石車使用,至於舊的蘇花公路則規劃為景觀道路,供自行車、遊覽車與小轎車通行。就算蘇花改順利通過環評,完工也還需要七年以上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蘇花公路如何能避免再次發生重大災難?

張勝雄認為,建立公路的預警系統,在邊坡或道路裝設偵測器,當有落石或土石移動,就要進行封路,是現階段應該著手的方向。

除了建立公路的預警系統之外,張勝雄也認為,應該改變對公路的高度倚賴,提高鐵路的運量與服務品質,落實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的東部運輸系統。

面對蘇花公路的大災難,除了等待一條蘇花改之外,建立公路預警機制並提升鐵路的運量,才是當務之急。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論壇 | 面對災難 只有遺憾?

作者:李鴻源(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 趙鋼(前消防署長)

行徑詭譎的秋颱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再次帶來膽顫心酸的畫面。只是這回鏡頭轉到北台灣,水淹難行、土石掩埋,蘇花高支離破碎,一具具出土的大體、未現蹤的失聯人口...。雖怵目驚心,但少有人感到意外,畢竟,極端氣候下您我都可能是下場災患的主角。每回天災都說是教訓、罹難者是教化大家的菩薩,問題是台灣到底學到什麼?除「看災」、災損報表的數字與復建計畫,政府又做了什麼?而當應變失靈,中央與地方責任攤派的論戰成輪番上演的肥皂劇時,人民還能期待什麼?事實上,建立安全環境、讓人民遠離災患,沒那麼複雜與艱難,關鍵在於決心與執行力!

921之後,大家瞭解到防救災須提高層級,伴隨近年不斷的災後檢討,輿論普遍浮現需建立類似美國FEMA的防救災總署的聲音。然而觀諸立院第五會期末執政當局力推通過的《災防法》內涵,以及政府組織再造中的災防署,實有違各界期待,亦難滿足可預見的防救災需求!

或為顯示當局的重視,行政院災防辦早在今年2月間即掛牌作業,也從相關部會調派人員專職進行防救災幕僚業務,但一個政院祕書處下設單位要如何協調動員部會,編列預算、指使公務員「依法」辦理災防業務?若災防辦、加上雖保留但流於會議形態的災防會就可扮演好指揮中樞的角色,中央與地方防災單位的能量與橫直向聯繫也順場,為何此番依舊中央資訊彙整遲緩、前線災防應變失靈,以及期前減、離災參謀作業明顯不足?

氣象局數天前就警示共伴效應降雨可觀,氣候預判資料本該與土石流警戒、淹水潛示與其他環境負荷因素綜合考量,並作成應變計畫俾利各縣市有所因應。如同北縣府三年來在各鄉鎮積極設置環境監測、災防通報設施,並與台大合作,由專業學術單位進行資料判讀、提出應變建議,再跨局處執行應變計畫,亦即,台大等同北縣府幕僚參謀單位,補足地方防救災專業與能量。如此模式,方能做到基本的減災與預防。

蘇花路行不行?更是平日相關單位進行防災計畫與兵棋推演時就該擬定。然,姑且不論鄉鎮公所,目前真實狀況是地方根本欠缺防救災專業人員,往往連災情彙整都需靠電視,地方災變中心除與中央視訊連線,能做什麼?大規模災變現場需要前進指揮所,然而現在看到的卻是行動式勘災,道路塌了交通部長出馬、宜蘭的土石流又該誰指揮救災?

大家都知曉高風險應有高防備,理想的防救架構須具備防災、減災、救災與重建的功能,亦即中央成立防災總署,得以協調相關部會,總署下轄減災司、整備司、消防署與空勤總隊;在縣市則是消防局與防災局;鄉鎮市則設防災課,同時要有充裕的災害準備金。法是死的,人卻得活下去。當發現現有《災防法》仍不足以建構安全台灣,該改就變吧!當規劃中的防救災組織依舊多頭難行、無法改進原有缺失,協助、增強前線防救災效能,又何必死守名稱、員額與數字?難道維護官版組織再造尊嚴、減少部會,就能減降傷亡數字?

災防攸關人民性命、社會穩定、環境保全與國家競爭力!人民要的不是災後的討論與解釋,我們不敢奢求災防機制與法令馬上零缺點,畢竟不管美制或日規,在不同的環境與條件下都難以全盤移植,必須經融入與執行修正,才能建立符合台灣需求的本土模式,雖不能一次定位,至少該朝正確方向前進。面對災難,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檢討現況,並落實改進,是行政、立法兩院重要的任務、亦是各界共同監督與關切的課題。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陳韋綸、李詩婷‧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