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1.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守護濁水溪‧全民來認股
贊助環境資訊電子報 送好書&泰迪熊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超快環評 「蘇花改」初審14天過關

花蓮人頭上綁著的白色布條印著火紅「回家」兩個字,

要求要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在大多數民眾還不知道什麼是「蘇花改」、地質專家擔心的地質問題沒答案、公路總局的報告甚至對梅姬颱風造成的災難隻字未提,1日環保署第2次環評初審就這樣過關了,上次審查是10月18日,總計這個400多億、台灣地質最脆弱的公路開發,環評只花了14天。

1日下午,許多花蓮人頭上綁著的白色布條印著火紅「回家」兩個字,在環保署大門口要求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縣長傅崐萁於環評會前在場外對民眾宣布:「今天(1日)環評不通過不回家」。有環評委員表示,地質調查不完整、鐵路要如何承諾也不明確,開不開工只是承諾,何必急於一時?然如此重大案件未釐清環境影響,只要政策決定、趁災難訴諸人道考量,也讓環團跟花蓮縣鄉親質疑:「開發案還能交由環評把關嗎?」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特稿】蘇花高 前傳
【特稿】蘇花改還需要環評嗎?
【特稿】蘇花改不改 何不暫緩環評 舉行聽證會
安全回家的路不只一條 環團籲慎審蘇花改
 

生物多樣性 | 在生態旅遊中遇見雅美族的永續文化(上)

那些蘭嶼教我們的事
作者:陽美花(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

1999年的臘月,當海的另一端的人們正在準備用煙火迎接第一道曙光時,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與蘭嶼東清部落居民卻在東清國小蓋傳統屋,我們期望運用雅美族傳統屋落成的文化儀式和台灣第一道曙光在東清的魅力,讓世界看見蘭嶼雅美族人永續利用自然生態的文化內涵。從取材到建屋到落成,夜晚賓主在新屋中吟唱到天亮,次日清晨分送禮芋和豬肉後,整個新屋落成才算結束,對我們來說這些是遙遠不可想像的文化體驗,就雅美族人而言,這是他們的生活樣貌。

精采內文

 

生物簡介∣棕櫚葉叢中的驚喜:高頭蝠

高掛樹上,宛如果實般的高頭蝠群

作者:胡伯齊(台灣蝙蝠學會志工)

夏日午後的公園內,太陽高掛在蔚藍的天空中,微風輕輕的吹,而棕櫚樹葉叢隨風搖曳著,公園內呈現出悠閒且愜意的熱帶風情。當您在公園內享受著慵懶的午後時光時,有另外一群小傢伙們也正在樹上「唧唧唧」地享受著溫暖的陽光。

2003年,正在就讀生物系大二的我,開始跟著研究所的學長姐在山林間穿梭,逐漸認識並接觸那些過去只有在書本上才能見到的可愛生物。當時的我就像多數人一樣,認為蝙蝠不是居住在深山的山洞中就是在建築物廢墟的閣樓內,而且第一次看到不是正在飛行的蝙蝠(停棲在棲所中的蝙蝠),也的確就是在山洞中見到這些可愛的小動物。直到過了好一陣子後,我才真正有機會見到一群不住在洞穴裡的蝙蝠。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還記得怪手無情的毀壞了將要收成的稻米那一幕嗎?竹南大埔徵地爭議,政府與自救會已達成「劃地還農,建物及基地採原位置保留」的解套,縣府因此辦理了展覽,公開相關書圖

然而關於糧食與飲水的缺乏,依然是全世界正在面臨的危機,近來中國食物價格不斷上漲,引起民怨,但事實上,全球的基本食物都在漲價,世界銀行表示糧價、菜價未來2年內將達到最高點。而非洲人賴以維生的查德湖面積快速縮減中,若它真的枯竭了,恐怕約有3000萬人將被迫遷徙到歐洲尋求一線生機。孟加拉水旱災不斷且人口不斷成長,糧食問題首當其衝,最近孟加拉科學家公布3種耐鹽及2種耐水淹的稻米品種,並繼續研發可以適應多重壓力環境的,要耐雨又耐旱還得高產量。

繼續關心泰國洪水消息,10月中的暴雨造成的災情更加惡化,上百人死亡,5百萬人受災,64萬公頃農田遭到破壞,農損超過一百億泰銖,泰國的農業、貿易、運輸、旅遊觀光及製造業全都嚴重受創。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城市抗澇 蓄洪與排水應並重 

建築與道路重規劃,以因應無法預測的都市洪災
作者:柳中明(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梅姬颱風由登陸呂宋島,到進入台灣海峽,台灣東北地區,出現破記錄時雨量與日累積雨量,似乎令人驚訝。今(2010)年9月24日,東北季風在基隆與汐止造成瞬間大雨與淹水,輕易出現「超大豪雨」。如今再加上颱風外圍環流加持,破記錄降雨,其實已是有跡可循。

山區豪雨,出現土石流、洪水、大量漂流木,造成山區嚴重災情與人員困守。這樣的情景,對於台灣人已是習以為常。事實是:山區的住民持續在減少,人們早已不斷往平地城市集中。因此,真正令人憂慮的是:大都市在極短時間內,降下暴雨,而出現的洪災。

精采內文



 
審查14天 「蘇花改」環評初審過關
本報2010年11月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在大多數民眾還不知道什麼是「蘇花改」、地質專家擔心的地質問題沒答案、公路總局的報告甚至對梅姬颱風造成的災難隻字未提,1日環保署第2次環評初審就這樣過關了,上次審查是10月18日,總計這個400多億、台灣地質最脆弱的公路開發,環評只花了14天。

開發案還可以交由環評決定嗎?

如果這麼重大的案子可以這樣審查,不用釐清環境影響,只要政策決定、趁著災難訴諸人道考量、地方政府壓著中央就範,那套句環保團體跟花蓮縣鄉親都說過的話:開發案還可以交由環評決定嗎?

從31日晚上12點起,花蓮鄉親陸續分批搭火車換公車北上,約略3個小時就可到台北。花蓮縣長傅萁花了14個小時、從南部繞了3/4個台灣到台北,不過他坦承這樣繞路是為了順道到台東拜訪民代,正常狀況沒有人會這樣走。

花蓮人怒吼:給我安全回家的路

花蓮人頭上綁著的白色布條印著火紅「回家」兩個字,個個疲憊的眼、聲聲怒吼,要求要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下午兩點半到環保署大門口,傅萁於環評會前在場外對民眾宣布:「今天(1日)環評不通過不回家」。

在這種氛圍下,任誰都說不出反對「給花蓮人一條安全的路」這種話。果然,包括環評委員、行政機關、民意代表。甚至環保團體都沒有人大聲說出反對蘇花改的話,相當可惜,因為之前環保團體事實上已說過很多次,安全回家的路不只公路。

千里步道執行長周聖心就點出,最安全的路就是鐵路,而颱風過後台鐵才想到增加8000車次的運量,要保障花蓮人安全回家的路就應該提供多元運具。

何必急於一時決定?

在風災過後不到兩周就匆促舉行環評審查,公路總局許多調查都還無法說服人,但卻在總統、行政院長打包票承諾下匆促過關。有環評委員忍不住說了重話,指地質調查不完整、鐵路要如何承諾也不明確,開不開工只是承諾,何必急於一時?

也有委員認為地質調查的報告實在太簡略了,地質爭議這麼大,報告書只用6頁說明,而以往類似工程發生的問題都沒討論,例如湧水。委員表示,很多問題我們還不知道,對未知的事應該要謙虛一點,這樣如何叫大家放心?

包括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陳文山都由在場立委、環保團體轉述,質疑公路總局提出的地質調查不足,應該再做更深入調查。立委田秋堇一開始發言就說:「我也認為蘇花改應該蓋」,但她認為雪山隧道就因為地質調查不精確,原預計施工6年,結果整整 15年才完工。

相較於兩年前許多人站出來反對蘇花高,這次再出來關心的人卻相當少,相較於贊成一方,氣勢顯得薄弱,生態工法基金會董事長賀陳旦在眾多壓力下站出來,讓人刮目相看。

安全是工程的基本

賀陳旦強調,「安全是工程的基本」,但這次事故發生點依以往坍方紀錄並非落石頻率高的路段,表示我們對路廊了解不夠、對氣候變遷的預防戒護不足。他也質疑,蘇花改7成以上隧道單向路寬都設 7.8公尺,讓挖路面積更大、風險更高,比稍早完工的國道彭山隧道7.6公尺還寬,但並未說明為何要採用如此高標準。

公路總局主秘陳茂男強調,做7.8公尺寬是考量交通事故時故障排除,同時未來砂石車要改走新的蘇花改路段,舊有的蘇花公路廢除,未來景觀再活化。而且大家都說鐵路安全,蘇花改就是沿著鐵路興建。

公路總局局長吳盟分表示,鐵路無法完全取代公路,至於各界質疑地質,他強調「地質結構不會因時間有很大變化」。田秋堇問如果未來施工發現地質有問題怎麼辦?交通部次長陳威仁則回答:「走不過去再變更」,給花蓮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交通部不會放棄這個目標。

蘇花改是安全的路嗎?

環保團體表示,蘇花公路交通事故的落石致死率佔所有交通事故9%,新台九線工程能改善的主要是落石問題,但另外91%的人死亡率不會減少。東華大學副學務長戴興盛指出,多數事故都因交通管理不良引起。

同時也有環評委員質疑,蘇花改通車後,舊的蘇花公路並不會封路,因此舊線的災難還是可能發生。

傅崐萁是最大贏家

主席李育明宣布環評初審過關,本周五(11月5日)將舉行環評大會。花蓮鄉親在場外歡聲雷動,開開心心回家了。傅崐萁於會到場外受到英雄式的歡呼,他是這個事件的最大贏家,收割了所有的政治籌碼。

另一方面環保團體則顯得相當無奈。地球公民協會花東辦公室研究員黃斐悅說,還是會持續要求施工安全,因為不論那一方,「給花蓮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一直是大家的共識。

 

*附帶說明:「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簡稱蘇花改)

分成三個路段:

1.蘇澳~東澳,全長9.8公里/3座隧道、5座橋梁

2.南澳~和平,全長20公里/3座隧道、6座橋梁

3.和中~大清水段,8.6公里/3座隧道

「審查結論」

1.東澳隧道及中仁隧道應採雙孔方式施作。

2.施工期間應針對生態影響指標生物面臨威脅,或空氣品質及噪音臨界標準值,或水資源流失超過預估值2倍時,訂定停工及復工規範,並切實執行。

3.計畫路線附近之生態景觀及地形地貌變化,應建立為期10年、每2年一次之航測資料,施工前應先完成一次航測作業。

4.長隧道之空氣品質應建立自動監測系統,項目應至少包括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通車2年內,應進行隧道內粒狀物、重金屬及多環芳香烴之污染監測。

開發單位應補充、修正下列事項,經確認後提環評大會討論:

1.應補充說明隧道湧水、隧道口邊坡穩定及橋樑落墩基礎穩定性等資料。

2.應補充說明各階段通行車種之評估規範。

 ※本文同步刊登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生物多樣性 | 在生態旅遊中遇見雅美族的永續文化(上)

那些蘭嶼教我們的事
作者:陽美花(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

※ 編按:蘭嶼島上的原住民--雅美族,在這個美麗的小島上,傳承一種順應自然、尊重生命的民族智慧。當島外的人以各種公約約束來保育逐漸消失的自然資源時,他們已在生活中實踐,數代不輟。然而,開放觀光的壓力,似乎也讓蘭嶼面臨了發展現代經濟與傳統文化喪失的難關。台東永續發展協會藉由推廣生態旅遊同時兼顧環境教育的方式,試圖在這樣的發展脈絡中找尋平衡和新的可能,並透過本週生物多樣性專欄,以文字傳遞在工作過程中,體會到對蘭嶼原民文化的種種感動與省思。
 

1999年的臘月,當海的另一端的人們正在準備用煙火迎接第一道曙光時,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與蘭嶼東清部落居民卻在東清國小蓋傳統屋,我們期望運用雅美族傳統屋落成的文化儀式和台灣第一道曙光在東清的魅力,讓世界看見蘭嶼雅美族人永續利用自然生態的文化內涵。從取材到建屋到落成,夜晚賓主在新屋中吟唱到天亮,次日清晨分送禮芋和豬肉後,整個新屋落成才算結束,對我們來說這些是遙遠不可想像的文化體驗,就雅美族人而言,這是他們的生活樣貌。

充滿保育生物多樣性的民族智慧

初遇蘭嶼時,總覺得好像了解蘭嶼,但是相處越久,卻越來越覺得我們的無知。在推動蘭嶼的生態旅遊活動過程中,因與島上族人接觸日益頻繁,也就更能體驗雅美族人在生物多樣性保育上的民族智慧。在蘭嶼島上,不僅蘊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物種,還有美麗的地景,最令人讚嘆的是雅美族人傳統生活文化裡與土地緊密相連,充滿永續利用的生活禁忌。當人類在歷經過度發展後提出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公約,致力維護物種多樣性和保有生態完整性的呼籲時,雅美族人早就實踐在日常生活中了。

小島的獨特和脆弱

位處黑潮北上通道上的蘭嶼,自古以來便是物種與人類遷徙的中途站,在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出900多種的維管束植物,這些數據在在顯現蘭嶼生物的多樣性。1933年鹿野忠雄提出華萊士線應北伸至台灣、蘭嶼及綠島之間的論點,彰顯出蘭嶼與台灣島生態的殊異性。然而,蘭嶼島雖然擁有許多的特有物種,卻也充滿了脆弱性,雅美族人在島上生活歷經數個世紀,如何細緻利用島上的自然資源,並形成生活中共同遵守的禁忌,是雅美族人令人佩服的民族智慧。

海洋資源 永續利用

在飛魚季期間,雅美族人不會捕捉底棲和珊瑚礁群的魚類,只會捕捉迴游性的魚種,這個禁忌至今仍為族人所遵守著。在飛魚季期間拿著魚槍去射魚的人,通常會遭到族人不屑的眼神或招來譏諷。長久以來永續利用海洋資源的文化習性,至今蘭嶼六個部落的族人仍奉行不悖;而捕捉飛魚後必須在海邊去除鱗片、男人殺飛魚的刀法;女人只負責清洗、抺鹽巴的禁忌也無人敢違背。

飛魚文化的美麗禁忌

在地解說員每每詮釋蘭嶼的飛魚季,總會興奮的說起雅美族人是如何以飛魚為文化的核心,為了捕捉飛魚祖先又是如何創造全球最美麗的拼板舟,並成立以親族為主的漁團組織,甚至建立雅美族特有的歲時年曆。每每聽完飛魚季的文化禁忌後,在參與生態旅遊體驗活動的遊客臉上,不免掛著好奇又滿足的欣羨表情,有趣的是,從旁觀看他們望著掛滿曬魚架的飛魚時,彷彿也對飛魚有種打從心底肅然起敬的感覺。

毎次看著解說員自信述說著蘭嶼的生活文化時,內心總有無限的欣慰,畢竟讓原住民擁有自己文化的詮釋權和參與生態旅遊的發展機會,是我們推動蘭嶼生態旅遊發展的主要目的之一。隨著計劃的推動,我們開始有機會參與更多的祭儀活動。每年春天的招魚祭,部落男子臉上總是洋溢著喜悅,這是雅美族人在歷經數個不能下海的寒冷月份後最期待的日子,再次能浸潤在溫暖的海洋,彷彿也讓讓身體與靈魂重新再生。(明日待續)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生物簡介 | 棕櫚葉叢中的驚喜:高頭蝠

作者:胡伯齊(台灣蝙蝠學會志工)

夏日午後的公園內,太陽高掛在蔚藍的天空中,微風輕輕的吹,而棕櫚樹葉叢隨風搖曳著,公園內呈現出悠閒且愜意的熱帶風情。當您在公園內享受著慵懶的午後時光時,有另外一群小傢伙們也正在樹上「唧唧唧」地享受著溫暖的陽光。

2003年,正在就讀生物系大二的我,開始跟著研究所的學長姐在山林間穿梭,逐漸認識並接觸那些過去只有在書本上才能見到的可愛生物。當時的我就像多數人一樣,認為蝙蝠不是居住在深山的山洞中就是在建築物廢墟的閣樓內,而且第一次看到不是正在飛行的蝙蝠(停棲在棲所中的蝙蝠),也的確就是在山洞中見到這些可愛的小動物。直到過了好一陣子後,我才真正有機會見到一群不住在洞穴裡的蝙蝠。

結實纍纍的...蝙蝠?

高頭蝠與之前介紹過的金黃鼠耳蝠一樣,都是會住在樹上的蝙蝠,雖然也曾被發現會利用建築物或是燕巢作為棲所,但多數是棲息在棕櫚科樹木的葉叢中。根據過往的記錄與我自己的長期觀察,高頭蝠會有數百隻乃至上千隻同時棲息於一地中的數棵棕櫚樹木,每棵樹上都會有上百隻高頭蝠棲息,他們在棲息時喜歡彼此緊靠在一起,遠遠看就像一串串高掛樹上的棕色果實一般。

高頭蝠屬於蝙蝠科黃蝠屬,是一種常見的蝙蝠,分佈範圍包括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西部、印尼、菲律賓和台灣等地。而在台灣本島與離島的分佈也相當普遍,包括台灣西半部的台北、新竹、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屏東,以及東半部的花蓮與離島金門都有高頭蝠的分佈記錄,是台灣的蝙蝠中較為普遍且常見的種類。高頭蝠的體色偏黃褐色,且由於後頭部隆起而得此名。

天暖‧蝠動‧生Baby

在過往的觀察記錄中,那些有高頭蝠棲息的棕櫚樹上似乎並非整年都有蝠群在葉叢內,在某些時段是完全沒有高頭蝠的蹤影。我在前幾年針對數個不同地方的高頭蝠群進行持續觀察,發現高頭蝠群的確僅在一年中的部分時段利用這些棲所,且利用時段的長度會因為各地的氣溫差異而有所不同。大致來說,各地都是在暖和的季節時才會有高頭蝠群出沒,在較冷的時候就看不見他們的蹤跡了。

當寒冷的季節過去,天氣開始溫暖時,棕櫚樹上便開始有高頭蝠出現,此時出現的蝠群皆為成體且母蝠居多,其中可能會有前一年便曾經居住於此的個體;之後隨著時間推進,至春夏交接的5、6月時,各地都已有數百隻的高頭蝠棲息,且即將進入一個重要的階段;6月中旬起,蝠群中的懷孕母蝠會陸續產下幼仔,高頭蝠媽媽一胎常可產下兩隻幼體,且兩隻幼體都有機會能長大為成體,接下來的數個星期,高頭蝠媽媽便會帶著自己的寶寶一起活動,即使飛出棲所覓食也會帶著,一直到小蝙蝠能夠完全獨立生活為止,這為期一個多月的時間便是高頭蝠的生殖育幼季節;到8月初幾乎多數幼蝠皆能獨立活動後,各地的高頭蝠群也達到最大量,這個時候常可見到棕櫚樹葉叢上掛著一大群蝙蝠,樹下也同時會出現一大堆蝙蝠排遺-「蝠糞(份)」。各地大約從9月起高頭蝠群的數量又會持續減少,一直到寒冷的季節再度來臨,高頭蝠們就又完全消失。

在夏季高頭蝠數量較多的時間,一個地點內的多棵棕櫚樹木都會有蝠群棲息。根據我的觀察,這些高頭蝠大概每2至3天便會從一棵樹換到另一棵樹去居住,但是幾乎不太會離開這個地點,顯示出對於棲息地的高忠誠度。

移樹前請三思!

棕櫚樹是國內外常見的一種景觀植物,特別是公園、校園、社區,或是一些觀光勝地,經常可以看到成排栽植的棕櫚樹木。當這些樹木種植時間夠長之後,就有可能成為高頭蝠群棲息利用的棲所樹木。但是這些景觀樹木也很有可能隨時由於其他的因素而被移走,或是樹木上的葉叢被移除,這些舉動都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高頭蝠的傷亡。

接「蝠」納福  友誼長存

高頭蝠是一種與人相當親近的蝙蝠,中國傳統常取蝠作為福的諧音,又有「五福臨門」之說,或許高頭蝠真的是經常從你我的家門前飛過,希望大家能抱著「接福」的心情,重視這種人與動物間的珍貴友誼,一起來珍惜這物種,不要讓它輕易的消失。

 

【延伸閱讀】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南科學園區計畫/大埔劃地還農 變更案公開展覽

摘錄自2010年11月2日自由電子報苗栗報導

竹南大埔徵地爭議,政府與自救會已達成「劃地還農,建物及基地採原位置保留」解套方案,縣府因此辦理「變更竹南科學園區主要計畫及細部計畫案」,即日起在竹南、頭份鎮公所及縣府工商發展處都市計畫科公開展覽相關書、圖,為期30天。

對此,竹南大埔自救會發言人葉秀桃表示,自救會已在營建署表達過意見,要求縣府工商發展處將相關書、圖寄給會長陳文彬,自救會將了解意見是否獲得尊重、採納,再與律師研商如何回應。

縣府工商發展處說,民眾也可上網瀏覽相關書圖,網址:http://urbanplanning.miaoli.gov.tw/upmiaoli/urbanplan01/01.aspx。8日上午9點半及下午2點,縣府將在竹南鎮李科永紀念圖書館舉行公開展覽說明會,9日至12日派員進駐大埔里活動中心提供洽詢。

縣府依協商結果提出新的配置方案,適當調整土地使用計畫,集中規劃足夠面積的農業區土地,並依土地徵收條例安置原住戶,經行政院專案核准讓售後,提供希望繼續農耕的地主所有權人集中使用。

工商發展處說,地主可電洽工商發展處都市計畫科327-220。

Top

 

大陸糧食危機 物價2年內漲到頂

摘錄自2010年11月1日旺報綜合報導

近來大陸物價不斷上漲, 引起民眾不滿,但事實上,食物價格上漲不僅發生在中國大陸,全球的基本食物都在漲價,這是受到游資炒作的影響。英國衛報引用世界銀行的話說,現在糧價、菜價還不是最高點,未來2年內將達到最高點。

花旗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研究部主管沈明高表示,近期大陸農產品價格,一個泡沫接一個泡沫,這是很少見的情況,但這當中主要的原因仍然是投機客所為,才推動了這波農產品的價格波動。

Top

 

水源若竭 非洲3千萬人湧歐洲

摘錄自2010年11月1日大紀元報導

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Muammar Gaddafi)1日表示,除非歐洲採取行動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使非洲人賴以維生的查德湖免於枯竭,否則3000萬難民恐湧入歐洲。

科學家表示,氣候型態改變、人口增加,以及建造水壩,都是造成查德湖(Lake Chad)面積縮減的原因。查德湖是鄰近國家、約3000萬人的生計用水來源。

格達費在查德首都舉辦的國際會議上表示:「若查德湖枯竭,約3000萬人將被迫遷徙到歐洲」。

格達費向來直言不諱地批評已開發國家對非洲的政策,他也表示,地方貧困驅使民眾加入伊斯蘭軍事組織,目標對準西方利益。

安全專家表示,時常綁架西方人的蓋達(al Qaeda )北非分支,以食物和金錢招募赤貧的部落男性,尤以受到旱災和飢荒侵擾的尼日(Niger)為甚。

Top

 

孟加拉研發新稻種對抗乾旱

摘錄自2010年11月2日台灣立報報導

根據《區域整合資訊中心》報導,孟加拉稻米研究院與總部設在菲律賓的國際稻米研究所共同研發一種耐旱、能在乾季耕種且於4月收成的稻米品種。

孟加拉是受到氣候變遷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經常傳出乾旱和洪水消息。孟加拉西部面臨乾旱威脅,南部濱海地區的農作物則飽受鹽害之苦。孟國每年生產3千萬公噸的米糧,卻仍有250萬的短缺。隨著每年減少約1%的可耕地,孟加拉亟需更具生產力的稻作。

孟加拉水稻研究所的科學家已公布3種耐鹽及2種耐水淹的品種,目前還在醞釀研究的是耐旱及耐寒的品種。孟加拉水稻研究所的首席科學專員巴沙爾說:「唯有發展現代稻米品種,才能增加稻穫量。目前我們有的產量是70年代的3.5到4倍,但在未來,我們的人口依然繼續在成長。」

孟加拉水稻研究所今年6月發明51號及52號兩種新品種,這些新品種可以讓水稻在水中存活超過15天,同時也能夠承受高鹽分環境。

研究員說:「現在更重要的是去研發可以適應多重壓力環境的品種。」但孟加拉農村促進委員會執行長胡笙說,離這個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他說:「由於環境問題,乾旱的研究部分並無明顯進展。若成功了,屆時將再致力於另一項突破,讓稻作產量增加,尤其是在雨季的時候。」

Top

 

泰國洪水災情惡化 上百人死 500萬人受災

摘錄自2010年10月31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泰國官員表示,中部水災災情惡化,至今已造成上百人死亡,5百萬人受災。

泰國災難防治中心官員表示,自從這個月10號以來,罕見的雨季重創泰國一半省份,淹毀64萬公頃農田,農損超過一百億泰銖。至今仍有將近30%的省份還泡在水中

當局表示,不少罹難者都是因為試圖在水中撈魚,不幸溺斃。因此當局計畫推動全民學習游泳。

另外,泰國衛生部也表示,這一波水災已導致將近23萬人不適就醫,其中半數都是因為食用遭到污染的食物而病倒。當局已撥列30億泰銖的經費緊急救災。

曼谷當局表示,這一波水患造成泰國農業、貿易、運輸、旅遊觀光及製造業嚴重受創,經濟損失慘重,可能導致泰國第四季的國內生產總值萎縮達1%。

由於目前全球經濟走緩,而泰銖強勁升值,使得泰國出口貿易大受影響,而嚴重水災可能造成泰國疲弱的經濟雪上加霜。

Top

  論壇∣城市抗澇 蓄洪與排水應並重

建築與道路重規劃,以因應無法預測的都市洪災

作者:柳中明(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影片欣賞:梅姬颱風豪雨重創宜蘭蘇澳 歷劫記實】(Allen.J.Chien上傳至Youtube)

梅姬颱風由登陸呂宋島,到進入台灣海峽,台灣東北地區,出現破記錄時雨量與日累積雨量,似乎令人驚訝。今(2010)年9月24日,東北季風在基隆與汐止造成瞬間大雨與淹水,輕易出現「超大豪雨」。如今再加上颱風外圍環流加持,破記錄降雨,其實已是有跡可循。

山區豪雨,出現土石流、洪水、大量漂流木,造成山區嚴重災情與人員困守。這樣的情景,對於台灣人已是習以為常。事實是:山區的住民持續在減少,人們早已不斷往平地城市集中。因此,真正令人憂慮的是:大都市在極短時間內,降下暴雨,而出現的洪災。

都市洪災 一再發生

2001年納莉水淹台北,若非捷運變成滯洪池,台北一定全部淪陷。2008年卡玫基午夜後的驚人雨勢,許多台中人是在睡夢中,被淹到床腳的惡水所驚醒。2010年凡那比在高雄市內降下近千毫米雨量,讓高雄市民突然發現洪水無路可退。都市洪災因為人口聚集,其所造成的財物損失,其實是遠比山區洪災,更是令人不敢想像。特別是淹過水的地區,房價立刻下跌,成為當地居民心中之痛。

「正負二度C」內,假設山區暴雨、水庫崩塌、都市大淹水。現在似乎已不需等到如此情景,只要都市內出現上千毫米降雨,且持續兩日,就一定形成可怕災難。

納莉颱風在台北市內,單日降雨還不到500毫米,但那是2001年。2010年的凡那比颱風,在岡山降下近900毫米的雨量。梅姬颱風的外圍環流,則在蘇澳降下近千豪米的雨量。這好像是某種競賽,夏季時,日最高溫不斷破記錄;颱風季時,豪雨也不斷破記錄。豪雨落在山區也就罷了,現在卻是不斷往都市集中,該怎麼辦?

短期內,加強清理溝渠,以維持排水通順,乃是必定要作的。但是,暴雨來得如此之急,不僅道路快速積水,更會形成路面河川,讓大範圍地區淹水,排水溝渠根本來不及發揮作用。未來,氣候持續暖化,破記錄暴雨必將頻繁出現,其不僅難以預測,而且是就算知道暴雨將至,人們也只能困守屋中,靜等洪水退去。

長期而言,都市內必須增加滯洪池,一個方法是增加公園與人工湖,以在大雨時成為即時的滯洪池。高雄市將小貝湖填平,是最佳的負面教材。而台北市正準備將202兵工廠發展為生技園區,以邁向下一個大淹水的台北,實令人憂心。

城市建築 應具蓄洪能力

第二個策略就是要參考美國建築規範,要求所有建築,必須在大雨時,將所擁有建地空間內的降雨,全部儲存。如此,公家的排水溝渠不處理私人建地內的雨水,如此才可能避免短期的洪災。當然,這些蓄積的水,可以在超過法定容量後釋出,但一定會降低短期淹水壓力。

目前,台灣所有的建築都像披上了雨衣,把所有雨水趕走,而流往建地之外的排水溝渠,禍害鄰里。但是,在暴雨中,排水溝渠根本來不及發揮作用。若能要求不將「私水外流」,則各私人建地有兩個辦法來因應。一是在建地空間內,挖個地表滯洪池;二是在建築物之下,建個地下儲水庫。目前,最快速的,也是都市人最怕的,就是水淹地下室。無論是納莉淹台北、卡枚基淹台北、凡那比淹高雄,多少地下室早已淹沒。即已如此,不如好好設想如何增加儲水量,降低鄰里淹水的可能。

第三個策略是改變道路設計,讓所有人行道、停車場、道路鋪面之下,都成為河川與滯洪池,讓雨水直接進入鋪面之下,並且儲存其下,而避免短期暴雨淹水。當然,還是需要排水溝渠以將洪水輸往下游河川與海洋,但是只要能夠延緩短期衝擊,就必定能降低都市洪災的風險。

能夠讓雨水滲透的鋪面,統稱之為「透水鋪面」,一般常見於廣場、人行道,都認為是對生態環境有利的。但是其最大缺點是不能耐重,不能持久。所以,個人先訂定明確的要求如下,再看是否已有適當的工法配合。

道路能透水 才能大幅減災

首先,鋪面透水率需為每日至少3000毫米,以對付都市降雨上千毫米,且連續數日。其次是下方的碎石層必須能儲存每日2500毫米的水,這就必須搭配一定的設計,才能達成,但類似構想早已存在。再來就是要能承重40噸的貨櫃車、80噸的吊車,更要長期承受每日至少3萬輛車的使用,更且是要達到歐洲永續道路的標準:40年不會剝損、不會龜裂、不需重新鋪整。

當然,這類道路一定需要定期沖洗,以去除灰塵、雜草、落葉等累積,維持其有效的透水率,但是又恰能保持道路清潔與降低都市空氣污染,實是對環境有利。其次,鋪面之下空氣流通,又能積水,實是對生態有利;還能將車輛排出的廢氣直接吸附,更能降低都市居民的健康風險。其在降低都市洪災風險之外,還有其他許多附加的價值,實在令人驚豔。

那麼市面上是否已有此種理想的鋪面工法存在,並已可實際推展施工了呢?答案是有的。不過,前面,個人已定下了要求規範,任何發明家、工程師,都可以接受這個挑戰,自行研發,期以出現最完美的透水鋪面生態工法,以有效降低都市洪災風險。

不過,上述三個策略:增加都市滯洪池、私人建地儲水與全面興建高承載透水鋪面,最不敢面對的應是行政與立法單位。三項策略都需要有勇氣與擔當的政治人物全力推動,其阻力乃是難以想像的大。

【延伸閱讀】
氣候政策 別抽一鞭才走一步》柳中明 15-Oct-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氣候難民 該何去何從》柳中明 14-Aug-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氣候異常 恐不再讓人意外》柳中明 17-Jun-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陳韋綸、李詩婷‧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