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2.2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2010十大環境新聞票選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光電業放流水單獨列管 環團:資訊透明化才能治本


曾爆發友達廢水污染的霄裡溪源頭。
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環保署15日修正發布「放流水標準」,增訂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以及科學工業園區鎵、銦、鉬、總毒性有機物及生物急毒性等項目及限值,從2012年1月1日施行。環保團體對此表示肯定,但認為管制尚不足,未來應加檢討改進。

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協會強調,末端管制只能治標,預防原則才能治本。高科技廢水物質無法一一列管,加上廠商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提供化學品清單,末端的管制還不夠,建議應全面建立完整化學品管理計畫、資訊透明公開以及尋求安全物質替代等預防原則,才是高科技廢水的治理之本。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光電業放流水單獨列管 30年來一小步

工業廢水管理 美歐近期趨勢足堪借鏡

霄裡溪毒水記 高科技產業污染再現

矽谷毒物專家:台灣高科技治污標準落後200年

生物多樣性 | 別傻了,這不只是平抑魚價的問題!

作者:方韻如(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執行長)

歲末年終,越來越多新聞以股市、企業獲利、年終分紅等角度,報導著景氣似乎回暖的音訊,但市井小民對物價直直漲的感受也格外深刻。這當中,除了錢是誰賺走的所得差距問題之外,更嚴重的是:有錢,不一定買得到過去可以擁有的。鰻魚價格飆漲,可能吃不到蒲燒鰻的消息一出,讓饕客危機感大增;電視新聞中記者更拿起一條只有後半身的白鯧,抱怨著過去一尾的價格現在只買得到半尾,希望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出面處理。

但,這絕不是公平交易委員會能解決的事。漁市場上三盤100任君挑,甚至1000元用剷子剷滿一卡車的比目魚,讓我們以為海洋資源不會耗竭。但其實海鮮的輓歌,早就已經開始響起;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簡稱WWF)的專家們已經警告:2048年,我們將無魚可吃

精采內文

生物簡介 | 致命的調情聖手——芫青

作者:李鍾旻

說起有毒的昆蟲,就不能不提到芫青了。一般人對「芫青」這個字眼也許感到陌生,但是聽過「西班牙蒼蠅」、「斑蝥」這些名詞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吧。芫青是一類野外常見的甲蟲,通常在春、夏季可以見到牠們的蹤影。

芫青家族,在分類上為鞘翅目芫青科的種類,世界各地都有牠們的分布。芫青的翅鞘薄而柔軟,和一般甲蟲大不相同。不同種類有著不同的色彩,但都有著類似的外型。牠們通常體長約二至三公分,體色顯眼,具有醒目的色彩或斑紋。成蟲以植物為食,行動緩慢,不擅於飛行。芫青成蟲雖是素食主義者,其幼蟲卻是吃肉的。許多芫青的幼蟲在地底活動,以蝗蟲的卵為食。有些種類則藏匿在蜂類的巢中,以蜂類幼蟲、卵、蛹為食。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秘魯NGO買下國家保護區内的私有土地,並捐贈給秘魯政府,將1,196英畝的棲地還給全球只剩不到50對蚋鶯,及這片罕見的白沙林裡多樣珍貴物種。在開心國外一個重要鳥類棲地被保留下來的時刻,其實我們身處的台灣也有很多美麗的貴客愛來,最近太魯閣國家公園周邊來了非常多避寒的鳥類,中低海拔的五色鳥、白耳畫眉及岩鷯紛紛現蹤,讓人目不暇給。

澳州的莫瑞達令河流域過去十年來飽受乾旱之苦幾乎變成荒漠,今年豪雨不斷、洪水多次淹沒,原來荒漠的出現溼地,生物大量繁殖。當地民眾非常珍惜這塊失而復得的濕地,甚至放棄了部分灌溉用水,希望這塊溼地永續存。回頭看看台灣,縣政府、台糖、釣客三方都不珍惜東石的鰲鼓濕地,放任無節制的捕捉行為,同時也無視法令,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居住在杉原灣的阿美族原住民,在沙灘挖出大量美麗灣飯店製造的廢棄土石。這個被行政法院屢判敗訴的案子,開發單位仍然動作頻頻,有可能在過年後開始營運,這個原住民守護傳統領域的行動,刻不容緩的需要更多人一起支持。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樂生80──苦土裡新生的枝芽

作者:munch

2010年12月12日樂生歡慶80週年。

現場中,大家討論著,該用「紀念」,還是「慶祝」,李添培會長說,「到今嘛!樂生嘛勿是攏阮ㄟ,擱有學生、社區居民,所以吶,用慶祝,免紀念啦!」

蛋糕端上,相互慶祝,樂生80,人生才開始。

窗外,印染的樂生圖騰在風中飛舞,很棒的設計,從以前官定的樂生圓形大字,換成現今樂生地球長出的各式新生命,那些快樂的與不快樂的,全在樂生裡,這就是人間樂生吧!

精采內文

 

光電業放流水單獨列管 環團:管制尚不足

本報2010 年12月2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環保署15日修正發布「放流水標準」,增訂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以及科學工業園區鎵、銦、鉬、總毒性有機物及生物急毒性等項目及限值,從2012年1月1日施行。環保團體對此表示肯定,但認為管制尚不足,未來應加檢討改進。

此次修正最主要是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的放流水標準從過去的「其他工業」分離出來單獨管制,在原有管制項目: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外,另增訂鎵、銦、鉬、總毒性有機物、生物急毒性,以強化廢水管理。

環保團體表示,這是在環保團體多年要求下,環保署水保處歷任處長也有善意回應,雖然尚不完備,但算是跨出科技廢水管制的第一步。

生物急毒性屬廢水綜合性指標,代表廢水對水中生物活性影響的程度,如經環保機關查證生物急毒性超過1.43時,先由業者監測12週再判定是否開罰。

回應業者要求,環保署表示,如業者於2011年3月31日前提出「放流水生物急毒性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且依計畫內容執行者,生物急毒性自2012年12月31日起實施,否則仍於101年1月1日起實施管制。

新增管制項目

總毒性有機污染物(TTO):1.37mg/L(毫克/公升)
重金屬銦:0.1/mg/L
重金屬鎵:0.1/mg/L
重金屬鉬:0.6/mg/L
生物急毒性等五項:1.43mg/L

未納入半導體業

但地球公民協會等民間團體認為,環保署過於重視廠商成本、漠視環保團體及專家意見,以致相關管制仍有不足。包括並未納入半導體業,忽視半導體業與光電業為台灣高科技電子業兩大污染排放源的事實。

PFOS、PFOA、氨氮都未納管

總毒性有機物管制項目只有30項,環保團體不斷呼籲應納入的PFOS(全氟辛烷磺酸)、PFOA(全氟辛酸)等致癌物質,卻完全被排除。同時未列入生物緩毒性,忽略環境賀爾蒙在生物體內累積的影響。氨氮最後也在業者質疑管制公平性下被排除。這次管制只管制科學園區廢水處理廠,並無法掌握個別廠商廢水排放。

末端管制還不夠

地球公民協會強調,末端管制只能治標,預防原則才能治本。高科技廢水物質無法一一列管,加上廠商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提供化學品清單,末端的管制還不夠,建議應全面建立完整化學品管理計畫、資訊透明公開以及尋求安全物質替代等預防原則,才是高科技廢水的治理之本。

無法解決灌排不分離的矛盾

此外環保團體認為,這項管制尚無法解決灌排不分離的矛盾。台灣國土規劃混亂、水權分散,到處可見工廠在上游排放廢水,下游卻在引水灌溉。在歷次高科技廢水爭議中,廠商都以「已符合放流水標準」來回應外界,但符合排放標準並非符合灌溉標準,更非代表無污染。

環保團體要求,農業與水利單位應尋求灌排分離等具體改善措施,環保機關應主動研議在灌排分離真正落實之前,若下游有農田引水灌溉事實,放流水標準應全面提升至灌溉水標準。

※本文同步刊登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生物多樣性 | 別傻了,這不只是平抑魚價的問題!

作者:方韻如(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執行長)

摘要:鰻魚價格飆漲,可能吃不到蒲燒鰻的消息一出,讓饕客危機感大增;電視新聞中記者更拿起一條只有後半身的白鯧,抱怨著過去一尾的價格現在只買得到半尾,希望公平交易委員會出面處理。但這絕不是公平會能解決的事。漁市場上三盤100任君挑,甚至1000元用剷子剷滿一卡車的比目魚,讓我們以為海洋資源不會耗竭。但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專家們已經警告:2048年,我們將無魚可吃!

在魚還沒有消失殆盡之前,讓我們從餐桌上開始響應「底食主義」吧,留給自己以後還可享「美食主義」的機會!

只剩半尾的白鯧魚

歲末年終,越來越多新聞以股市、企業獲利、年終分紅等角度,報導著景氣似乎回暖的音訊,但市井小民對物價直直漲的感受也格外深刻。這當中,除了錢是誰賺走的所得差距問題之外,更嚴重的是:有錢,不一定買得到過去可以擁有的。鰻魚價格飆漲,可能吃不到蒲燒鰻的消息一出,讓饕客危機感大增;電視新聞中記者更拿起一條只有後半身的白鯧,抱怨著過去一尾的價格現在只買得到半尾,希望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出面處理。

但,這絕不是公平交易委員會能解決的事。漁市場上三盤100任君挑,甚至1000元用剷子剷滿一卡車的比目魚,讓我們以為海洋資源不會耗竭。但其實海鮮的輓歌,早就已經開始響起;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簡稱WWF)的專家們已經警告:2048年,我們將無魚可吃!

需求大於供給的魚市場

記得曾在十多年前這樣的冬季,拜訪了蘭陽溪口冬季才冒出來的帳棚。這裡的游牧者逐鰻魚苗而居,用一人一支手罟在黑夜裡撈著號稱白金的鰻線。清晨,盤商一隻一隻點著細小半透明的鰻苗,一手交錢一手交苗,狀況好時一晚就有數萬的收入。而今,各河口在此時除了持網的漁人,更多的是攔斷整條河流的天羅地網,但即使漲到一尾80元的收購價格,白金致富的神話不再,辛苦一晚,有千元收入就偷笑了。

鰻魚現在會變得這麼珍貴,主要因為產量在2010年初就銳減到過往的1/6,而即使養殖技術再怎麼發達,至今還是沒有國家能成功繁殖。我們常吃的日本鰻,夏季產卵於太平洋深海中,孵化後以極為細小的浮游狀態,慢慢順著海流向台灣漂送;到了這樣的冬季,台灣和東亞主要河口可以抓到半透明的玻璃狀幼苗,是因為牠們要溯溪到河川中成長,數年後才再度降海繁殖。瞭解了他們漂泊的一生,我對於現在還有鰻魚飯可吃充滿了感謝與讚嘆。因為雖然養殖業者在河口攔截了鰻苗,用人工的環境替代了早已千瘡百孔不適宜生存的河川,在需求大於供給的狀況助長下,讓捕撈的野心如天羅地網般攔阻了野生鰻上溯的可能。沒有野生鰻的存在,就沒有鰻苗可抓,沒有鰻苗,養殖業也空有資金與設備。

加諸於海洋的終將回歸自身

日本鰻只是台灣海域中超過12,000種已命名的海洋魚類的一種,台灣海域的魚類,佔了全球1/10的種類,很多生物的一生都需要逐食物或逐溫度而居,真正名符其實地以四海為家,這些迴游性海洋生物,有1/2會造訪台灣周邊。因此我們享有的豐饒漁產,來自全球的海洋貢獻,而我們對周遭海洋及河流的破壞,也一樣會殃及全球的漁業:
 

  • 海洋酸化的危機達到6500萬年之最,那些海洋浮游動物、珊瑚的外骨骼,在這看似微小的變化間溶解,而他們所支撐的一整個海洋生態系,一路到最大的藍鯨都會因此受影響。而酸化,是因為我們排放過多的溫室氣體。
  • 近海豐饒的珊瑚礁生態系一一死寂。短短十多年內才逐漸透過潛水攝影為人們所讚嘆的繽紛淺海,一個個又走向死寂的命運,連帶估計會有50萬種生物隨 之消失,地球最大的碳匯(carbon sink)()也不保。而珊瑚的死亡,是因為我們用底拖漁網如路平專案般剷平,是因為我們從陸地排放了過多的垃圾及河川沈積物,是因為我們撈捕了過多珊 瑚生態系扮演清道夫或其他重要角色的動物。
  • 還有油污、綿延的漁網、全球第一密密麻麻平均每6.7公里一處的漁港、讓方圓數里內魚眼都照傷了的高瓦數集魚燈等,這些數十年加諸於海洋的沈重傷害,將從魚價開始懲罰回我們身上。

從餐桌上開始盡力吧

到底,我們的魚價能否平抑呢?說穿了,如果我們還執著於吃黑鮪魚、吃旗魚,那就不可能。這些高級魚種在海洋食物鏈中位於金字塔的高層,除了控制整個食物鏈的平衡之外,多半需要5年以上夠長的成熟時間。因此越捕越小,越捕越少,而抓到的魚貨單位成本也就越高。

在魚還沒有消失殆盡之前,讓我們從餐桌上開始盡份心力,留給自己10年後還吃得起魚的機會吧

優先選擇

  • 植物性蛋白養殖魚,如台灣鯛、鯉魚。
  • 底食主義:吃食物鏈底層,且當季盛產量多的常見海鮮。
  • 隨著海水酸化大量滋生的水母,在海鮮需求的同時可以平衡一下生態。

以下不吃

  • 鯊魚(瀕臨滅絕,從最高層影響食物鏈)
  • 魩仔魚(多種大魚來不及長大的仔稚魚)
  • 顏色鮮豔的珊瑚礁魚(破壞珊瑚礁生態細的平衡)
  • 飛魚卵(用草席欺騙大量蒐集黑潮迴游於群的關鍵物種)
  • 長壽的掠食魚(鮪魚、旗魚、鱈魚等,量少,含汞量高)

海鮮採購指南參考

養殖海鮮:星等越多,一般而言越友善環境。

★★★★★ ★★★★ ★★★ ★★
牡蠣
文蛤
九孔
虱目魚
沙蝦
紅蟳
吳郭魚(台灣鯛)
石斑
七星鱸
海鱺
烏魚
黑鯛
鳳螺
斑節蝦
草蝦
日本鰻

當令魚獲

建議食用季節
漁撈海鮮 金線魚
白鯧
蝦姑
午仔
章魚
赤鯮
水母(海蜇皮)
四破
蝦姑
午仔
白帶魚
章魚
花市仔(梭仔蟹)
三星仔(梭仔蟹)
水母
四破
竹筴魚
鎖管
市仔(梭仔蟹)
秋刀魚
鯖魚
水母
鯖魚
肉鯽仔
土魠
花枝
烏魚
水母

 

更多選擇原則請參考

海洋關懷請參考

註:「碳匯」(carbon sink)是地球上可暫時或長期吸取大氣中二氧化碳,並以不同形式貯存在吸收體中的碳匯聚物,如森林及其他綠色植物的生物量(biomass)、海底的鈣質軟泥沈積碳酸鈣,都具有吸收與貯存的功能,稱為碳匯。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生物簡介 | 致命的調情聖手——芫青

作者:李鍾旻

說起有毒的昆蟲,就不能不提到芫(音同「元」)青了。一般人對「芫青」這個字眼也許感到陌生,但是聽過「西班牙蒼蠅」、「斑蝥」這些名詞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吧。芫青是一類野外常見的甲蟲,通常在春、夏季可以見到牠們的蹤影。

芫青家族,在分類上為鞘翅目芫青科的種類,世界各地都有牠們的分布。芫青的翅鞘薄而柔軟,和一般甲蟲大不相同。不同種類有著不同的色彩,但都有著類似的外型。牠們通常體長約2至3公分,體色顯眼,具有醒目的色彩或斑紋。成蟲以植物為食,行動緩慢,不擅於飛行。芫青成蟲雖是素食主義者,其幼蟲卻是吃肉的。許多芫青的幼蟲在地底活動,以蝗蟲的卵為食。有些種類則藏匿在蜂類的巢中,以蜂類幼蟲、卵、蛹為食。

標準裝扮:黑色勁裝+紅頭巾

在台灣,最常見的種類首推有著紅通通大頭的「豆芫青」了。由於豆芫青常成群出現在豆科植物上,因而得名,另外牠們也常見於蕨類植物上。在野外低中海拔山區,常常可以見到牠們在蕨類、豆科植物上集體啃食,將植物啃的一乾二淨。豆芫青在交配時,雄性會爬到雌性背側,彼此的觸角會糾纏在一起甩動著,可見觸角在牠們的交配中扮演重要溝通橋梁。也曾見過斷了一隻觸角的雄蟲,照樣可以正常交配。每每見到牠們,不是吃就是觸角糾纏著彼此,真可用「大吃特吃,纏綿悱惻」來形容。

本草綱目記載古人把不同的芫青冠以「斑蝥」、「芫青」、「葛上亭長」、「地膽」等名,並提到這些都是屬於芫青家族的種類。名稱由來諸如「芫青嘴尖,背上有一畫黃,在芫花上食汁」,「地膽者,居地中,其色如膽也」以外表、習性命名。其中「葛上亭長」所描述的外貌,指的應當就是豆芫青,或者近似的種類。「弘景曰︰此蟲黑身赤頭,如亭長之著玄衣赤幘,故名也。」句中描述這種蟲的外表黑身紅頭,彷彿身著黑衣與紅頭巾,恰好與豆芫青的模樣相符。同時也將牠的模樣比擬成古代鄉里亭長的制式穿著,相當有趣。

是毒也是藥

前面有提到過,芫青其實是有毒的昆蟲。芫青通常並不會攻擊人,然而其體液含有劇毒的「芫青素」(斑蝥素)。每當芫青遭受騷擾、捕捉時,會從足關節處分泌其體液,偶爾也會有假死的習性。這些體液,人體一旦接觸,會造成起水泡、發炎潰爛,若食入則可能致命。

不過由於芫青素在低劑量下可利尿、生毛,以及刺激生殖器,這些毒素反而被人類拿來利用,視為有用的藥物。人們使用芫青已有兩千年的歷史,自古中國人將蟲體研磨,用作利尿劑與春藥。一直到現代,芫青仍是中藥材的一種;在中藥店所見芫青製成的藥材即為其晒乾之蟲體,名為「斑貓」、「斑蝥」,或是「青娘子」。古代歐洲人亦利用當地種類的芫青,視為催情秘方,「西班牙蒼蠅」、「金蒼蠅」通常指的就是國外品種的芫青與其衍生產品。這些名稱的由來,大概是由於國外的種類體型小,並具有金屬光澤。儘管芫青體內含的芫青素量很少,但是30毫克的芫青素便可殺死一個成年人,任意使用仍是相當危險的舉動。

也有人把虎甲蟲叫做斑蝥,但中藥材中所謂的斑蝥、斑貓指的只是芫青這一類的昆蟲。極有可能是由於外表體型近似,所以有混淆的情形,但是芫青和虎甲蟲畢竟是全然不同的生物。

久聞其貌,不識正名

儘管芫青的名號馳名國際,我們對牠的中文名字卻是一知半解,有所誤會。今日書中所載,常見有「莞青」、「莞菁」、「芫青」、「芫菁」。眾人對牠的名稱說法不一,相當混亂。常有人把牠唸作「莞青」,不過最普遍的稱呼要算是「芫菁」和「芫青」了。事實上,我們在現今書籍刊物上見到的名稱甚至以「芫菁」居多,而非我所使用的「芫青」。這樣的混用情況,也發生在同樣以中文為語言的中國。

既然牠是中國傳統中藥,古籍中的記載又是如何?向古本求證,本草經集注裡有提到:「二月、三月在芫花上,即呼芫青」,可看出端倪。本草綱目裡,李時珍更是明確指出「居芫花上而色青,故名芫青」,可得知出現在「芫花」上,體色「青色」的種類是最初命名的由來,更加確定了「芫青」的說法。至於「芫菁」的說法,似乎則是近代書籍才見有人使用。推測芫「菁」的草字頭可能是由於芫字使人聯想、誤記並沿用下來,造就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

【您絕不能錯過的台灣生態之美】

蟲蟲放大鏡

蝙蝠俠的秘密

貓頭鷹送來魔法信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秘魯首見:NGO收購私有地 保育國家獨特生態

摘譯自2010年12月10日ENS祕魯,伊基托斯市報導;張桂芳編譯;蔡麗伶審校

嚴重瀕危的鳥類伊基托斯蚋鶯(Iquitos gnatcatcher),圖片來自:ProNaturaleza。創秘魯首例,保育人士買下國家保護區内的私有土地,並捐贈給秘魯政府。

秘魯保育組織「熱愛自然」(ProNaturaleza)從自願讓出地產的地主手中,買下位於秘魯北部靠近伊基托斯市的Allpahuayo Mishana國家自然保護區内29筆土地。總共捐出的土地有1,196英畝,目前為一種瀕危鳥類──蚋鶯(Polioptila clementsi)的棲所。蚋鶯是一種食蟲鳴禽,2005年首次有描述紀錄,據估計目前全球只剩不到50對。

「熱愛自然」保育組織執行長阿爾卡爾德(Martin Alcald)表示:「Allpahuayo Mishana是伊基托斯的驕傲,這件案例是鮮明的例子,顯示透過公私機構合作,能夠促進保護區的經營管理。」

保護區佔地143,500英畝,距離伊基托斯市有15英里,為罕見白沙林内獨特的動植物提供避難所。

Allpahuayo Mishana國家自然保護區,圖片來自: Dawn on the Amazon。協助募集基金的美國鳥類保育協會(American Bird Conservancy),該協會生物學家雷賓博士(Dr. Daniel Lebbin)表示:「該保護區是秘魯境内鳥類最重要的棲地之一,也是面臨嚴重瀕危的伊基托斯蚋鶯唯一的居所。」

受其活動範圍限制,伊基托斯蚋鶯只在不到8平方英里,換算約為4,950英畝的地方活動,同時面臨其棲息地白沙林遭砍伐威脅所致,伊基托斯蚋鶯因而被權威性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瀕危物種紅皮書(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列為極度瀕危。

除了伊基托斯蚋鶯,保護區内到處皆是此地獨有的原生物種。

根據導覽遊客進入保護區,總部設在伊基托斯市的導遊公司亞馬遜曙光(Dawn on the Amazon)表示,保護區内的蝴蝶種類更是多於任何其他地方,並且還有多達100種此地僅有的植物物種。

保護區内每公頃就有500多種的樹木,種類比任何地方來得多。其中許多樹種只有白沙林才有,而且非常罕見。當然這也是因爲白沙林本來就很稀有。

亞馬遜曙光導遊向訪客説明,除了保護區内已記錄的475種鳥類外,其中有21種鳥類的棲息地只出現在白沙林。

該保護區被「零絕種聯盟」(Alliance for Zero Extinction)為防止物種滅絕而將之併列爲全球587個保育場址之一。

「熱愛自然」在捐贈時發表聲明表示,該組織希望透過提倡賞鳥活動和適度地使用保護區內的自然資源,進而推廣保育文化。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避寒 黃尾鴝、五色鳥太魯閣亮相

摘錄自2010年12月21日聯合新聞網花蓮報導

從太魯閣、布洛灣台地至海拔3千多公尺合歡山,近來鳥況甚佳,中低海拔的五色鳥、白耳畫眉及岩鷯,紛紛現蹤,愛鳥人士形容宛如「鳥會嘉年華」。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張登文說,冷氣團來襲後,太魯閣國家公園有許多鳥類現蹤,遊客只要到太魯閣、布洛灣等台地,可以欣賞到保育類黃山雀、白耳畫眉停棲在枝頭上覓食。

「合歡山岩鷯,更是不怕生!」遊客來到合歡山武嶺景觀台,不須拿出昂貴大炮型鏡頭,只要傻瓜相機即可捕捉美景,成為賞雪之外的另一賞鳥特點。

據賞鳥經驗豐富的張登文說,寒流來襲,正是太魯閣國家公園鳥況最佳季節,由於低溫使得原棲息中、高海拔鳥類飛遷到低海拔的太魯閣、布洛灣等地避寒,使得鳥況甚佳。

例如冬候鳥像黃尾鴝夏季在西伯利亞及黑龍江流域一帶繁殖活動,冬天後會移到江南、台灣、日本及青康藏高原,每年10月後會出現在台灣;白腹鶇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烏蘇里、中國大陸東北部等地,每年11月後開始遷移,4月北返,牠們的身影都會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出現,呼籲喜愛賞鳥民眾,千萬不要錯過。

Top

 

澳新南威爾斯豪雨 溼地生態回春

摘錄自2010年12月20日公共電視報導

位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省的莫瑞達令河流域,當地在過去十年來飽受乾旱之苦幾乎變成荒漠。沒想到今年遇到雨量暴增水災不斷,不過這也讓當地出現生機,原來荒漠的地方出現了溼地,水鳥和各種野生植物也欣欣向榮。

十年沒下過一滴雨的莫瑞達令河流域,今年受到反聖嬰現象影響,豪雨不斷,洪水多次淹沒的結果,讓這片荒土又有了生命。久違的溼地重現,生物大量繁殖,天邊再次出現整群水鳥飛過的美景。生物學家統計,目前已經有兩萬隻水鳥在此築巢。此外包括皇家琵鷺,鸕鶿等比較稀少的鳥類也都成群到此定居。

專家表示,維持水鳥族群存活的關鍵就是水,只要河水源源不絕,整個夏天都可以看見牠們快樂繁衍的身影。而在莫瑞達令河下游,當地農民甚至放棄了部分灌溉用水,分享給水鳥族群,努力讓這塊溼地永續存在。

不過,雨下過頭也會釀成災害。西澳大利亞的柏斯北部豪雨成災,洪水完全淹沒聯外道路,至少200人住進了臨時收容所。另外維多利亞省雖然正值盛夏,卻降下十公分厚的雪,氣溫驟降到零下,孩子開心的堆雪人,享受意外的白色耶誕。墨爾本暴風雨來襲,一夜之間雷電交加,有房子屋頂被雷劈出一個大洞,消防隊也接獲超過50通類似的報案電話災情相當慘重。

Top

 

鰲鼓濕地違釣 縣府台糖踼皮球

摘錄自2010年12月21日聯合新聞網嘉義報導

嘉義縣東石鰲鼓濕地去年就被公告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依法不得在濕地網魚、釣魚,但這2年釣魚行為從未中斷,引發保育人士強烈不滿。縣府強調,雖然濕地已列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因尚未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在缺乏法源的前提下,縣府只能規勸,無法開罰。

地主台糖則解釋,因釣客多數是弱勢族群,若要報警處理,未免不盡人情,因此,農場也選擇勸導。鳥友氣憤說「台糖與縣府根本是在互踼皮球!」

位於東石農場的鰲鼓濕地,總面積664公頃,去年4月由農委會公告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同時也審查通過列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不過,保護區的部分,農委會只是通過審查,至今尚未公告。

 Top

 

原民淨灘護杉原灣 挖出廢棄土石

摘錄自2010年12月20日自由時報台東報導

台東縣美麗灣渡假村因環保爭議停工3年,在地的阿美族刺桐部落居民19日以「淨灘」方式開挖沙灘裡的廢棄土石,並狀告縣府相關人員瀆職;城鄉發展處長許瑞貴則質疑,私人為何在國有土地上僱怪手開挖?他表示,將追究法律責任。

美麗灣主體結構於96年3月完成後,開發單位於96年底自行停工,兩項行政訴訟目前均判縣府敗訴,縣府上訴中、並於今年9月核發建照,開發單位則依先前有條件通過的環評決議,將於20日下午召開地方說明會後,即可準備復工。

在地居民林淑玲在東海岸阿美族人、議員林參天等人陪同下,19日僱請怪手開挖沙灘,她強調,杉原灣是東海岸阿美族人的傳統領域,無法再忍受環境遭破壞,但沙灘裡卻埋藏水泥塊、鋼筋,危及遊客安全,此外,行政法院屢判縣政府及美麗灣敗訴,但開發單位卻動作頻頻,令人擔心農曆年前即將正式營運,下午也配合發動踩街活動,希望大家一同守護這片土地。

一行人近中午時轉往台東地檢署,按鈴控告縣長黃健庭、副縣長賴順賢、秘書長陳金虎、城鄉處長許瑞貴、環保局長黃明恩瀆職;黃健庭僅表示,美麗灣一事「一切依法處理」。

Top

 

論壇∣樂生80──苦土裡新生的枝芽

作者:munch

2010年12月12日樂生歡慶80週年。

現場中,大家討論著,該用「紀念」,還是「慶祝」,李添培會長說,「到今嘛!樂生嘛勿是攏阮ㄟ,擱有學生、社區居民,所以吶,用慶祝,免紀念啦!」

蛋糕端上,相互慶祝,樂生80,人生才開始。

窗外,印染的樂生圖騰在風中飛舞,很棒的設計,從以前官定的樂生圓形大字,換成現今樂生地球長出的各式新生命,那些快樂的與不快樂的,全在樂生裡,這就是人間樂生吧!

樂生,很好的殖民\反殖民\解殖民教程,從最早的官定壓制,到樂生運動的反官定壓制,到了現今樂生學校以及樂生社群的茁壯,雖然奪不回完整保留樂生的機會,但是也讓了樂生在追求自我圓滿上,長出新的枝芽,甚至向外擴散。

幾年來,丘延亮老師、黑手莊育麟相伴著樂生,簡直都快成樂生新院民,幫著樂生度過最艱難時刻。

許多樂青的朋友,開始發散到台灣不同角落,博任拼相思寮中科,心潔到南部跑災區,小八協助農陣組織,還有很多先後參與樂生的青年學生,出現在各個運動場所。

切‧格瓦拉說過,革命,最後的階段,就是革命輸出,不能只在一國一地。樂生,培養了許多小格瓦拉,到現還在持續育成中。

捷運工程,讓樂生房舍不斷龜裂,大家擔心的,已經不只是這些老建築的毀壞,更擔心一旦暴雨走山,捷運乘客、迴龍居民的生命安危。

阿添伯曾說過,「人反對阮,要拆樂生,但是嘛是要顧人生命,不能怨恨。」

走過風風雨雨、人生顛沛,這群樂生老院民,越來越像智者,看著院外山下發生的一切。

樂生80,台灣小角落的小事,官方不重視,院方冷處理,但是意義在每個關心樂生的朋友心中,無比沈重。

慶祝活動,由樂生社區學校的老師、社區媽媽、小朋友,擔任表演,鼓樂開場,孩子們的音樂合奏,溫馨感人的場景。

當耀婷以歌詞,彈唱出為樂生八十而寫的歌,現場一陣鼻酸,一路歹命風波不斷的樂生。

現今山下馬路暢通,以前還說都是樂生擋工程,馬路無法暢通,讓居民不便,結果捷運動工沒多久,工程未完,馬路就暢通。李會長說,「以前不想活,現在要來吃百歲,看所有的謊言被拆破。」

樂生80,人間一瞬,永恆的是大家走過的每一步,讓一個原本哀傷,飽受欺騙與欺凌的院區,不斷注入著新的生命。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陳韋綸、李詩婷‧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