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2.2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2010十大環境新聞票選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2010十大人權新聞 中科、石化爭議上榜


中科三期爭議引發民眾抗爭,陳錦桐攝。

2010年十大人權新聞日前揭曉,其中「中科三期司法爭議」以及「石化產業開發」之環境議題躍上榜單;而以竹南大埔事件為引信,引發農地徵收變更工業開發使用的爭議,以及縣市合併、直轄市原住民鄉自治權消失等與土地相關的議題,也榜上有名。

台灣人權協會秘書長蔡季勳表示,人權的意涵越來越豐富,更多面向以及視野;在強調世代正義的同時,將社會以及自然資源給下一代,也隱含人權的概念。除了十大人權新聞將這些與環境、土地權相關的新聞入列,目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環保團體、台灣立報、新頭殼正共同舉辦年度「十大環境新聞票選」,錯過參與十大人權新聞的讀者或可透過票選,測試自己對環境議題的掌握,投下你心目中重要的環境議題一票!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2010國內外十大環境新聞票選

年終活動的另類選擇:網路投票看環保新聞

2009回顧:八八水災、哥本哈根會議分占鰲頭

2010前瞻預測:拚下一世代的幸福

環球360° |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的啟示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 (CCX)曾經被當作用市場驅動方式解決氣候變化的典範,但現在它已經變成美國政府在解決這個全球性問題上面無所作為的犧牲品。這個美國唯一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自願性碳交易市場的經驗說明,這樣的自願性機制註定要隨著強制性減碳機制的命運起落。

7月初,CCX的母公司被亞特蘭大的洲際交易所 (ICE)以6.2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根據路透社的報導,新東家在收購的幾周後就開始在CCX裁員。CCX的新聞發言人布魯克利麥克拉夫林8月份說,洲際交易所一直在密切關注美國碳政策的進展,並對是否繼續CCX的經營進行評估,「這將建立一個一直持續到2010年之後的減排和交易計畫」。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海地人民上街抗議聯合國維和部隊帶進霍亂,認為霍亂來自於他們基地的污水,使得數以千計的民眾被迫遷入臨時營地的帳篷內,目前正在盡全力了解霍亂事件的起源。地球資源有限,愛惜的想法應該從小培養,被綠島國小淘汰的一座大象溜滑梯經過藝術家巧手再造之後,開始巡迴全台,用說故事的方法向社會推廣惜物的好概念與友誼。

華醫護理系師生與台南社大等200餘位志工在海岸進行淨灘,並大聲宣示反對國光石化,呼籲不要拉白海豚陪葬人類的貪婪。如同白海豚的危機,動物沒辦法為自己說話抗議,幸好有人願意幫忙發聲,幫忙爭回該屬於牠們的。曾經為流浪狗苦爬的活動召集人黃泰山再次以把自己關入狗籠囚禁與斷食100小時的自虐方式,親身體會動物受虐之苦,呼籲民眾以認養代替購買 拒當黑心繁殖場幫兇。生活在台北市的動物,比起其他地區的也許幸運一點,因為台北市動保處,今年新增3輛比照人類救護車的動物救援車,可以在動物急難時給予緊急醫療。如果遇到受傷受困的動物,民眾可撥1999專線通報。(但一般民眾家中的寵物並不適用)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戳破「山寨版聽證會」的牛皮

作者:王毓正(成功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杜文苓(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副教授)

馬總統於就職2周年提出「環保救國」的10年願景,惟諸如苗栗竹南與中科四期徵收農地爭議、環保署因中科三期撤銷環評判決登報向行政法院嗆聲,甚至行政院長以閣揆之尊,在中科三期爭議開創所謂「停工不停產」之奇怪先例,又於國光石化一案中在無科學調查依據下,堅持「白海豚會轉彎」。從地方執政縣市到行政院長,無不競相拆「環保治國」的台。

日前立法院以凍結預算相逼下,經濟部勉以同意舉辦「聽證會」。12月3日環評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會決議第4次會議於「行政聽證會」後再舉辦,經濟部旋即敲定11天後舉行,但遲至10日才公告案由、舉行時間、地點與意見表述程序等簡略內容。然而其程序進行究竟是比照第二階段環評之公聽會或是行政程序法之「聽證程序」,卻語焉不詳。

精采內文

 

環境、人權密不可分 中科、石化爭議名列2010十大人權新聞

本報2010年12月2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2010年十大人權新聞日前揭曉,其中「中科三期司法爭議」以及「石化產業開發」之環境議題躍上榜單;而以竹南大埔事件為引信,引發農地徵收變更工業開發使用的爭議,也榜上有名。上述重要環境事件,也已列入目前正進行網路票選的「十大環境新聞」(http://survey.e-info.org.tw/2010vote)候選題目當中,顯見環境與人權密不可分。

台灣人權協會秘書長蔡季勳表示,人權的意涵越來越豐富,更多面向以及視野;在強調世代正義的同時,將社會以及自然資源給下一代,也隱含人權的概念。

台權會表示從今年十大人權事件中,一再看到行政部門未能適當執行公權力,反成了人權加害者。中科三期爭議中,即使人民透過司法尋求正義,然而行政部門對司法判決的扭曲解讀、不斷為開發單位解套,還發明「停工不停產」的歷史名詞。法學背景出身的總統馬英九不但未協調此憲政危機,還附和行政部門廠商利益之說。環保署據此補做健康影響評估,快速過關,而執政黨立委吳育昇甚至提案保障環保署作為。

蔡季勳表示,傳統人權的概念是基於個人、個體的自主性,其生命權及財產權,原應被國家尊重,並以立法進行必要之保護,現在反而是國家違背自己制定的法律,違法違憲,此案更將環評制度與司法尊嚴陪葬。

台灣石化產業歷經40年發展,造成的毒氣、污水危害健康,農漁污染、工安事件不勝枚舉。政府在未全盤檢討石化政策下,再推國光石化,罔顧學者專家建言,並有「海豚轉彎」的創見。無論年中幾次六輕大火點燃雲林人之怒,或萬人發起信託搶救濕地,政府仍執意要建國光石化,六輕總體檢也只整理歷年報告,輕輕帶過,總體檢淪為文書作業。

蔡季勳表示,六輕大火使得當地居民發動圍場,再加上國光石化健康風險疑慮,整個石化產業引發民眾的不安,而這都不是單一事件。環保團體甚至以新興的方式,全民認股救濕地開創新典範,因此有1113環保救國大遊行,而國光石化開發至今還停留在聽證階段。顯示人權的意涵也擴及良好生活的環境權,做為一個世代正義,不僅顧及這個世代,也要將社會、自然資源提供給後代子孫。

今年6月9日,苗栗縣政府怪手鏟田的畫面透過公民媒體播放轉寄,傳到每位台灣人民眼中,造成巨大的震撼,引發各界聲討。再過一個月即將收割的稻穗硬生生倒地,只為了宣示縣府徵地的決心。之後台灣十幾個同樣「良田變工廠」的案例一一浮現。苗栗灣寶、竹東二重埔、竹北璞玉和彰化二林相思寮等地,皆面臨農地被強制徵收的危機。遂有717夜宿凱道,土地徵收條例修法、凱稻收割以及農盟的成立。

國家對人民的侵害濫權莫過於大埔徵地,徵地非個人財產權背後更多結構性的問題,蔡季勳表示,類似大埔的案子,國家以犧牲農業為代價配合財團,引發農民起身反抗,尤以大埔阿嬤的形象最鮮明。此火一點燃即引發後續土地徵收條例以及農村再生條例修法的工作,貫徹憲法保障人民生存權與財產權之意旨。

另外,縣市合併、直轄市原住民鄉自治權消失等與土地相關的議題也榜上有名。

隨著年初《地方制度法》修改,5都縣市合併後,將有5個原住民鄉失去公法人地位,改制成「區」,官派區長讓部落無自主權,那瑪夏、茂林、桃源等鄉災區重建路更難。在縣市合併升格過程中,政府無視此事實,未有任何應變配套措施,不但架空《原住民族基本法》,更違背兩公約。雖有行政院版《原住民族自治法》草案送立法院待審,但不但緩不濟急,更未基於原住民權益考量,嚴重限縮原住民族基本法精神,行矮化、殖民化的自治,引發原民團體強烈憤怒。

除了十大人權新聞將這些與環境、土地權相關的新聞入列,目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環保團體、台灣立報、新頭殼正共同舉辦年度「十大環境新聞票選」,錯過參與十大人權新聞的讀者或可透過票選,測試自己對環境議題的掌握,投下你心目中重要的環境議題一票!

票選網址:http://survey.e-info.org.tw/2010vote 

Top

 
 
 

環球360° |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的啟示

作者:謝豔梅(華盛頓自由撰稿人)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 (CCX)曾經被當作用市場驅動方式解決氣候變化的典範,但現在它已經變成美國政府在解決這個全球性問題上面無所作為的犧牲品。這個美國唯一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自願性碳交易市場的經驗說明,這樣的自願性機制註定要隨著強制性減碳機制的命運起落。

7月初,CCX的母公司被亞特蘭大的洲際交易所 (ICE)以6.2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根據路透社的報導,新東家在收購的幾周後就開始在CCX裁員。CCX的新聞發言人布魯克利麥克拉夫林8月份說,洲際交易所一直在密切關注美國碳政策的進展,並對是否繼續CCX的經營進行評估,「這將建立一個一直持續到2010年之後的減排和交易計畫」。

如今,CCX已經名存實亡,連續幾個月一筆交易也沒有。碳金融工具(一個單位代表100噸的二氧化碳當量,簡稱CFI)價格僅僅在10美分左右徘徊,而2008年5、6月份的歷史最高價格則是7.4美元。無論買家還是賣家都把美國氣候變化政策的政治不確定性視為壓制價格、讓交易活動沉寂的主要因素。

CCX的約400家參與者,包括福特和杜邦等世界500強企業,還包括新墨西哥州和波特蘭市等政府。這些成員作出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要減少碳排放。那些超額完成減排目標的機構將擁有多餘的配額,可以出售或者儲蓄。那些沒有完成目標的則要到市場上購買配額。這樣的排放交易系統通常被稱為「限額與交易」機制。

多年來,環保組織和具有環境意識的政治家一直力促建立一個中央政府的限額與交易體系,將其視為實現氣候變化進展最具成本效益的工具。他們認為這樣一個交易機制可以駕馭自由市場的力量,刺激競爭並激發創新。當包括公用事業部門在內的主要排放企業都接受這一概念的時候,碳交易市場的構想似乎在大步前進。美國最大的發電企業之一美國電力是CCX的創始成員之一。「投資者們想要看到企業按照公共政策的方向作出反應」,美國電力(AEP)負責戰略政策分析的副總裁布魯斯布賴恩解釋說。

然而,讓碳交易的支持者們沮喪的是,歐巴馬總統對於它的立法只是進行了象徵性的努力。去年限額與交易法案獲得眾院認可的時候,前景曾經十分光明,但今年夏天隨著參院表示在國會休會之前不會通過任何氣候變化立法,一切都變得黯淡起來。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 (NRDC)芝加哥辦公室主任亨利亨德森指出,對CCX來說,這個最新進展可能並不是「心裏的一根刺」,但「從盡力造福的角度來說這並沒有造成什麼阻礙」。

對一些參與者來說,在自願市場獲得的交易收益已經變得太微薄了,它們都在考慮退出。「只有存在買家和賣家,一個市場才能運轉。但出於各種原因,買家已經退出了市場。」愛荷華州的碳交易企業阿格拉加特氣候信用額公司的首席科學官大衛米勒說,這家公司是CCX的「收集者」之一。該公司與那些同意採取退耕還草等溫室氣體吸收措施的農民簽訂合同,再把這些合同作為碳補償商品出售。排放者們購買這些碳補償商品,是希望它們最終可以在一個政府經營的強執行交易系統中得到承認。但米勒說,由於聯邦行動的政治意志的消亡,對碳補償的需求大降,價格跳水。「我們所有的錢都用在了文書工作上,包括驗證費,註冊費等等。在這麼低的價格下,沒有農民會感興趣。」他的公司正在考慮明年是否繼續經營。

除了經濟利潤,這樣一個自願性市場還能產生一個比較抽象的收益。亨德森指出,參與者們相信,如果聯邦政府引入一個強制性交易機制,屆時這個自願性市場將成為一個熱身運動,並對強制性機制提供幫助。「因此,問題就在於他們如何控制自己的排放,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經營,如何開始進行一系列實踐,包括監控、減排,以及加入認證體系。」

根據CCX的資料,自從2003年交易開始以來,其成員總共減少了4.5億噸的碳排放。相比之下,美國僅在2008年的總排放量就達到70億噸。亨利亨德森指出,CCX的減排成就是「最低限度的,只是達到避免國際災難的減排要求」。

根據CCX發言人麥克拉夫林的說法,CCX的相關人士從來沒有把它當作政府行動的替代品來宣傳,而是將其作為「探索碳交易可使用性的一個大規模示範工程」。而且,其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理查桑德爾認為自願性市場是為強制性機制鋪路的,在八月份國會內部刊物《點名》的一篇專欄版文章中,他寫道:「CCX的經驗表明,限額與交易不僅是可以做的,而且是可以承擔和大家所期盼的。」

但一些學者和環保人士仍然擔心,如果把CCX當作強制性政府交易機制的模型,一些曖昧的做法(就是碳補償的交易)將被固定化。「我擔心的是這些自願性市場正把一些錯誤的資訊傳遞給國會」,印第安那大學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肯尼士理查茲說,「它們設計了一種非常容易被利用的碳補償(交易)協定,一點都不嚴格。」

在CCX機制下,如果排放者未能達到減排目標,可以為減碳行為付費,比如在垃圾填埋場燃燒甲烷或者維護森林。麻省理工學院能源、環境與農業經濟教授約翰萊利指出,從本質上來說,這樣的活動很難進行監控和驗證。他說:「如果你買了麥子,你知道什麼時候麥子可以運到,也可以看到麥子。如果發現麥子的蛋白質含量不如你期待的那麼高,或者裏面麩皮太多了,你都可以親眼看到。但如果你買了碳排放權,你得到的只是一些電子檔,說明你進行了減碳。」

儘管CCX堅持說它要求碳補償的賣方提供由得到其許可的認證機構所發放的獨立認證,通過這種方式保證了碳補償專案的可靠性,但實際上在這方面它一再受到批評。比如,2008年10月,《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文章報導說弗吉尼亞州一家垃圾填埋場的經營者,通過出售與捕獲和燃燒甲烷相關的碳補償,獲得了數萬美元,而實際上垃圾填埋場在CCX成立前就在這樣做了。如果報導屬實,這種碳補償行為就違背了交易所本身制定的「額外性」原則,該原則規定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必須是在「一切照舊」情景的基礎上額外減排的。

亨德森認為,儘管對於其效果一直存在詬病,儘管前途未蔔,但CCX的發展並非徒勞無功。他說:「CCX在與部分經濟圈的關連上是有用的,而且它還得以通過各種方式接觸到公共官員,強調這確實是一個對世界有益的產業。」

CCX在把限額與交易引入發展中大國方面也成就卓著。2007年,巴西的一個州政府與其簽約,成為一個成員,還有三家印度公司簽約成為碳補償收集者。新東家洲際交易所表示,CCX的國際拓展,特別是在"具有長遠潛力的早期發展市場"中的拓展,是並購的一個動因。2008年,CCX與中石油資產管理公司和天津產權交易所聯合發起了天津排放權交易所(TCX)。

芝加哥交易所的經驗引領了對天津交易所的設計,但與芝加哥不一樣,天津交易所的背後似乎得到了政治東風的一路護送。據《中國日報》報導,由中國國家發改委主辦的一次多部門會議決定在明年開始的"十二五規劃"期間建立一個試點性的碳交易體系。

但是,在樹立市場的信譽方面,天津將面臨著一場比芝加哥還要艱苦的奮鬥。一個原因就是中國還沒有一個能夠對其碳排放進行定量和登記的體系,而且政府已經拒絕對其減排行動進行國際認證。《中國日報》的報導也提到了中國官員計畫讓這個試點性的碳交易市場保持自願性質,至少在一開始是這樣,而且他們仍然在為是否為排放設置上限進行爭論。如果把CCX的命運作為一個指示物的話,中國很快就會明白:沒有一個政府強制性的減排目標,自願性市場的作用將是很有限的。

相關文章:

限額與交易:中國有望領先美國 
2010年9月6日

失靈的碳交易 
2009年11月9日

薑克雋:中國應儘快徵收碳稅 
2010年10月15日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0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0年11月1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海地霍亂危機 禍首來自聯合國?

摘譯自2010年12月17日ENS美國,紐約報導;林可麗編譯;范仕穎審校

 海地人民上街抗議聯合國維和部隊帶進霍亂。圖片節錄自: Gaetantguevera相本。聯合國目前正成立一個獨立的科學小組來調查海地爆發的霍亂。有報導指出聯合國海地穩定特派團(又簡稱為MINUSTAH)的尼泊爾籍維和人員是可能的霍亂來源,受污染的水源由他們的基地流入鄰近的阿蒂博尼特河(Artibonite River)支流中。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表示,目前關於霍亂的爆發原因有數種說法,且在10月22日已經受到實驗室測試結果的確認。這個流行病在太子港破壞到剩下斷垣殘壁的強震發生9個月後爆發,使得數以千計的民眾被迫遷入臨時營地的帳篷內。

潘基文表示,「至今仍然有些問題與合理的顧慮需要科學來提供最好的答案。這也是為什麼在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陳博士(Margaret Chan)密切諮商後,我在今天宣布成立一個國際的科學小組來調查霍亂流行病的起源。」

霍亂這個以水為媒介傳染的疾病已經導致超過2,400位海地民眾死亡,並且感染了超過11萬名民眾,其中有5萬5千名民眾已經被安置到醫院。

聯合國海地穩定特派團與海地政府已經進行了一些測試以決定疾病的來源,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得到正面的結果確認。海地已經有超過50年沒有發生霍亂了。

潘基文強調,新的聯合國小組將會完全獨立運作,並有權自由進出聯合國的基地及與相關人員談話。他補充,小組底定後會公布更多的細節。

他表示,「我們想要盡全力了解霍亂事件的起源,並且找到海地人民應得的答案。」

聯合國祕書長已經要求更多的經費來拯救霍亂的受害者與避免更多人感染疾病,霍亂已經藉由受污染的食物與水四處傳播。

潘基文在紐約的新聞會議表示爭取的1億6千4百萬美元只有21%受到補助,「海地急需更多的醫生,護士,以及醫療補給品。我們的當務之急仍然是拯救生命。」

他說,霍亂可以藉由在早期的治療以及簡易的步驟獲得控制,包括洗手以及使用肥皂。而這些訊息散播的「廣度」和「深度」是極為重要的。

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霍亂的案例持續在海地增加,一小部分染病的人甚至因此喪命。

在霍亂開始流行的頭幾週,也就是10月底,送到醫院治療的病患死亡率高達9%。不過至今最新的海地衛生部報告中則顯示這個數字已經降到3.5%。

世界衛生組織區域分會泛美衛生組織(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的副主任安德魯斯博士(Jon Andrus)表示,「這是一個進步,目前仍然有太多死亡案例,我們還是面臨很多的挑戰。但是海地的醫生,護士,與社區工作人員及配合的國際工作人員付出的辛勞實際上正拯救很多生命。」

泛美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以及美國疾病管制局(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流行病模擬結果顯示,在流行開始的前12個月會有40萬個病例發生,其中有高達一半的病例會在頭3個月發生。

安德魯斯表示,這意味著工作量需要相對提高,因為「霍亂已經侵犯了海地,而目前的情勢看來我們需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會有更多的病例。」

海地的衛生部提議增加霍亂醫療中心,並且在家庭與社區的層級上拓展公共教育,提供消毒錠,以及口服補液鹽,以促進疾病預防以及治療。

安德魯斯博士表示,光是這個提議,就需要在未來的3個月內增加額外的350位醫生,2000位護士,以及2200位支援工作人員,還有訓練約3萬名社區醫療工作者及志工,以及額外的口服補液鹽補給品與淨水錠。

更糟的消息是,一場短暫而強烈的風暴將太子港掃得面目全非,吹倒了樹木,並且將安置民眾的營地帳篷摧毀。

根據獨立的海地媒體組織蓋伊(Bri Kouri Nouvel Gaye)指出,在太子港的街道上以及鄉間的城鎮中,揉合著失望與憤怒的新草根改革運動已經開始動員。

蓋依的網站上寫著,「強震過後的11個月,幾乎甚麼都沒有改變。這些日子以來被迫露天而居的海地人民已經開始失去耐性,就如同上週民眾憤怒的遊行示威所顯示的情況。」

蓋依表示,「雖然海地整個國家的情況比太子港更為嚴重,但在市區裡海地人居住的帳棚儼然成為令人痛心的明證,國際人道救援團體以及海地當局失敗了,他們無法果斷地協助無家可歸的地震倖存者改善現有的狀況。」

蓋依指出,「海地人從未期望被拯救,而在最近的幾個月內,太子港的社區內及國內的貧民運動整體而言,草根性的改革動員已經開始在IDP營區內茁壯。經由和平的示威以及大學內的普遍討論,人民已經開始預見自己未來的路。」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執行主任雷克(Anthony Lake)拜訪了一個在首都太子港貧困區域內的霍亂治療中心,他宣示要持續聯合國的支援以及呼籲國際間對兒童的持續支持援助。

雷克表示,「如同往常一樣,兒童是受到像霍亂及今年1月地震等危機衝擊最嚴重的族群。我們共享的責任保護兒童與家庭不受這些災害傷害,同時也不受近來的政治緊張情勢所影響。」這裡指的政治緊張情勢是上個月備受爭議的總統大選及立法選舉。

雷克表示,現今海地的不確定與不安全環境讓兒童與家庭陷於更大的人身風險中,並且導致人道救援組織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努力機會被抹煞。

安德魯斯及其他的專家皆表示,海地的霍亂造成的衝擊相當嚴重,因為大部分的人口取得乾淨水源不易,衛生條件也很差。同時海地人口從未暴露於霍亂之下,因此沒有天然的免疫力。而如何將病患及時送到醫療設施接受有效的治療也是困難重重。

地震摧毀了當地的醫院,水資源,以及污水處理的基礎設施,並且導致超過1百萬的海地人口無家可歸。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廢棄物再造 綠島大象到宜蘭

摘錄自2010年12月22日聯合報宜蘭報導

綠島大象是一座大象溜滑梯,原屬於綠島國小的遊樂設施,一年多前因外型殘破,被臺東縣政府網拍;文創工作者李孟發花100元買下後,重新活化廢棄大象,推動「廢棄物活化再造」,活動列車22日開到宜蘭縣,李孟發運用老舊廢棄物,變出精彩故事。綠島大象昨天到訪宜蘭縣頭城國小與清溝國小,校方歡迎來自綠島的重量級貴賓「綠島大象」。

頭城國小擁有53年的古董溜滑梯,新舊相對照,校友最懷念象鼻型溜滑梯,校友台上講故事,學生台下笑不停。

「綠島大象」已巡迴全台8個縣市,共25個據點,李孟發指出,綠島大象是個環保創意的故事,不僅要給孩童環保及生命教育傳承,更要透過大象魅力串連彼此間的友誼。他表示,綠島大象只在宜蘭展出1天,22日將回到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未來若學校有意願,綠島大象還會來宜蘭。

李孟發今年初帶著綠島大象在全台巡迴展出,推廣「廢棄物活化再造」概念,引起社會熱烈迴響。

Top

 

反國光石化 護理系師生:「別拿白海豚陪葬!」

本報2010年12月22日台北訊,詹嘉紋整理報導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師生與台南社大海廢社等200餘位志工,19日到台南四鯤鯓海岸進行淨灘工作,並舉辦「禁搶國家寶藏 白海豚不陪葬」記者會。學生們戴上馬英九、吳敦義等面具,拉起10公尺長的白海豚,齊聲呼籲政府官員勿一味支持發展石化產業,將濁水口潮間泥灘地賤賣給財團,扼殺台灣珍貴的生態資源。

幾位學生戴上馬英九、吳敦義、環保署長沈世宏、經濟部長施顏祥、國光石化董事長陳寶郎的面具,希望大家為珍稀白海豚及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

學生文美方、徐莉文說,她們實際走訪泥灘地,發現當地環境真的很漂亮,無數的招潮蟹、彈塗魚和水鳥,還有蚵民的牛車行駛其間,看了很感動,訝異台灣還有這麼美麗的海岸,如果不見了實在很可惜。

中華醫事科大教授黃煥彰表示,濁水溪北岸是台灣最大的一塊泥灘地,也是台灣的寶地,被國際保育聯盟(IUCN)列入瀕臨絕種(CR)等級的白海豚就迴遊於台南至苗栗之間的近海區域。但政府無視於石化業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及人體健康的危害,為興建國光石化,不惜以1平方公尺100元的價格賤賣國土,一旦成真,賤賣土地的官員無異是賣國賊。

台南社大研究員吳仁邦則指出,根據2005年以來的調查結果顯示,塑膠製品始終穩居垃圾王寶座。而近兩年台南市海灘塑膠垃圾明顯增加,甚至有幾次還發現數十萬計的塑膠袋。可見國人使用塑膠相關製品十分浮濫。

不易分解的塑膠造成環境極大的傷害,包括直接導致生物誤食死亡。已有國外海洋科學研究團隊發現:「棄置於陸上或海中的食物與飲水塑膠容器、玩具、塑膠袋、釣魚線與網具,會在大洋環流中無止盡地漂浮打轉,碎裂成愈來愈小的碎屑,但永遠不會完全消失。」(註)

對此,吳仁邦說:「全世界都在想辦法要減少或限制使用塑膠製品,台灣應學習國際作法,反省改進,不要再執著於石化發展。」

※ 註:塑膠恆久遠 「海洋垃圾濃湯」永留存!

Top

 

動保人士自囚飢餓 為受虐繁殖場犬隻請命

本報2010年12月2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曾經為流浪狗苦爬的活動召集人黃泰山再次以把自己關入狗籠囚禁與斷食100小時的自虐方式,親身體會動物受虐之苦,呼籲民眾以認養代替購買 拒當黑心繁殖場幫兇。

黃泰山將從22日上午10點起連續4天,除了飲水,將不吃任何食物,以此模仿黑心動物繁殖場對待貓狗模式自囚絕食。

由網友號召網友發起的活動,22日起連續幾天在士林捷運站1號出口的廣場上以記者會方式公布訴求。現場懸掛6公尺長的白布以黑色墨跡為無聲的生命發聲,現場並展示許多非法養殖場中受虐動物照片形成的巨型看板,主辦單位也邀請民眾一起參與靜坐。

黃泰山表示,近年來由於不斷掀起寵物買賣熱潮,造成寵物繁殖業者大量繁殖,大多數繁殖場為了趕流行潮,給母狗施打催情素,讓原本一年兩胎的狗隻生3、4胎,造成母狗骨質快速流失,身體快速老化。台灣合法貓狗繁殖場超過1千家,而非法業者比合法還多。

黃泰山說,繁殖業者為省成本,對於生到不能生的母狗,不是將之棄養,就是任其餓死。而對於賣不出去的犬隻(6個月以上的犬隻很難賣出去),也採取同樣的處理方式。

黃泰山指出,近年來收容所裡捕捉的貓狗中,純種比例越來越高,其原因為大都會地區民眾飼養混種狗的比例下降,但購買純種狗比例增加,因而純種狗遭棄養的比例也越來越高。但更重要的是從繁殖場一批批棄養的犬隻,才是主要的來源。

主辦單位呼籲民眾以認養替代購買,要求政府徹底取締非法繁殖場;在地方政府設動保處、中央設動保司;嚴格管理動物繁殖場,以抽檢代替事先告知的評鑑。

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科科長林宗毅事後回應,一旦發現疑似非法繁殖場,農委會將會同地方政府及警察現場清查,一旦確定非法繁殖,將依動物保護法開罰5萬到25萬元。

 Top

 

動物也有救護車 1999可通報

摘錄自2010年12月22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台北市動保處,率全台之先,今年新增3輛動物救援車,救援車裝設動物救援及急救設備,比照人類救護車,在動物急難時給予緊急醫療。

新購的動物救援車,以動物福利為設計概念,車身以隔熱的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RP)打造,防止動物在車內悶熱。每隻動物都有單獨安置的籠舍,每個籠舍也有空調系統;車上另裝設動物擔架及簡易的動物救援及急救設備,如生理監視器、電毯、氧氣瓶、呼吸器、急救箱等,將動物安全送至北市特約的緊急救傷動物醫院。救援的對象,是受傷受困的動物,民眾可撥1999專線通報。一般民眾家中的寵物並不適用。

新的救援車也配備爬坡道及籠具電動升降裝置。服務的動物種類更多元,除貓、狗外,也救援鳥類、兔子、兩棲爬蟲類等。

嚴一峰強調,為了給與動物最周全的救護,還邀請英國皇家防止動物虐待協會的2位動物管制專家,及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前往指導,依照建議改善動物的爬坡道角度具平緩止滑功能,在獨立籠舍加裝給水裝置;此外,隨車的動物救援隊員也經過專業訓練,專業獸醫師也將在必要時隨車救援。

動保處處長嚴一峰表示,動保處今年1月28日成立後,接收環保局移撥的12輛捕犬車,車齡平均15年以上,雖然車輛仍可行駛,但僅能提供簡單的運輸籠具,無法提供受傷動物即時急救,且車內無空調,可能加重受傷動物的病情。

Top

 

論壇∣戳破「山寨版聽證會」的牛皮

作者:王毓正(成功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杜文苓(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副教授)

馬總統於就職2周年提出「環保救國」的10年願景,惟諸如苗栗竹南與中科四期徵收農地爭議、環保署因中科三期撤銷環評判決登報向行政法院嗆聲,甚至行政院長以閣揆之尊,在中科三期爭議開創所謂「停工不停產」之奇怪先例,又於國光石化一案中在無科學調查依據下,堅持「白海豚會轉彎」。從地方執政縣市到行政院長,無不競相拆「環保治國」的台。

日前立法院以凍結預算相逼下,經濟部勉以同意舉辦「聽證會」。12月3日環評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會決議第4次會議於「行政聽證會」後再舉辦,經濟部旋即敲定11天後舉行,但遲至10日才公告案由、舉行時間、地點與意見表述程序等簡略內容。然而其程序進行究竟是比照第二階段環評之公聽會或是行政程序法之「聽證程序」,卻語焉不詳。

立法院之所以要求經濟部另舉行聽證,即是鑑於先前舉辦的公聽會流於形式與草率,導致諸多環境與健康風險問題未獲釐清。因此,倘若經濟部將此場聽證會比照環評公聽會方式進行,無異是原地打轉,同時也是唬弄立委、敷衍人民。倘若是依照《行政程序法》之「聽證程序」進行,其舉行方式卻比環評公聽會還不如,不啻坐實「山寨版聽證會」之譏,更是戳破馬總統環保救國的牛皮。

在科技風險管理日益受到重視的今日,資訊公開、爭點釐清與確立、對話與詰問式的實質民眾參與,以及讓科學實驗推估、在地生活經驗等不同知識形態,在政策討論場域中進行建設性對話,已被視為處理科技風險的必備制度。儘管我國《行政程序法》中之「聽證」程序,尚未能完整具備處理科技風險問題的功能,但已屬現行法中提升公民參與品質、釐清重大爭議較為完善的規定。因此,從科技風險處理的角度,經濟部應以《行政程序法》中之聽證程序作為舉辦聽證的最低標準。

良好的聽證會,須透過「預備聽證」進行意見蒐集與議題範疇界定,並議定聽證程序進行;聽證會議主持人必須具有促成各方提出證據針對爭點攻防,歸納總結、釐清事實或法律問題的能力(第六十二條)。而如果行政部門可以在立法院要求下,恣意行使「山寨版聽證會」模式,更是公然戕害行政程序法「為使行政行為遵循公正、公開、民主之程序...增進人民對行政信賴」的立法精神,大開民主行政倒車。

國光石化開發案至今,包括中研院院士與上千名各界代表連署反對,十多萬民眾出錢購買濕地,而環評審查也還未能釐清許多爭點。倘若這樣一個眾所矚目的爭議案件,尚不能使經濟部認真籌辦符合立法原意之聽證會,還能以「奧梨子假蘋果」搪塞立法院的要求,那麼無異宣告我國行政聽證名存實亡!

※本文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陳韋綸、李詩婷‧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