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2.2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生命力新聞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破報
推薦瀏覽
生態關懷者協會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Salmon Nation
南非護水網SAWAC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生態綠:公平貿易、綠色消費

 
 

攝影賞析:拍攝曙鳳蝶的技巧

作者:inamoto(攝影工作者)

曙鳳蝶。台灣五種保育蝴蝶之一。

這隻蝴蝶發生期是在每年夏天七月中開始,地點大概在海拔1500m-3000m左右的山區都可見。其中拍蝶人最常拍攝的地方就屬梨山到大禹嶺這段中橫公路上面,因為在這30km左右的路段,每年夏天都會盛開藤繡球及冇骨消,這是蝴蝶非常喜歡的蜜源。其中曙鳳蝶會在這裡大量的出現,天氣好的時候整段公路可見數量絕對可以破百隻以上。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婆羅洲的養蛛人家

作者:楊家旺

【婆羅洲的養蛛人家】2008.08.24 攝於婆羅洲

婆羅洲的熱帶雨林深處,有一個未曾被人類拜訪過的部落。我會發現這個部落,狀況有些像「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就是陶淵明《桃花源記》裏那位漁人的巧遇。

精采內文

 

自然書寫:冬之櫸

作者:孟琬瑜 (文字工作者)

島嶼的季節分野,是模糊、觀望的;界線搖擺,且反覆。

入秋以來,山色的變化像是一段不可逆的青春的初老。然,卻也隨著時間的淬煉, 越發陳香。我隱約知道,其中有幾分手筆,是俗稱「雞油」的台灣櫸所貢獻。

精采內文

 

書齋:《那些極境敎我的事》之7:冰雪大地,一點一滴在消融

作者:陳維滄

南極,洗滌了心靈的塵垢。這幾趟攝影之行,正也是我的修行之旅,從拍攝世界的種種,我覺察了許多生命的瞬間。期望藉由自己的第三隻眼──相機,分享南極之美。讓無法去南極的人們,也如同身歷南極絕美之境,目睹地球原始的美好,體驗到大自然可敬可畏的力量。

藍色大海、壯闊冰山、可愛企鵝群......,一幕幕影像不斷浮現腦海。那些我曾經走過的雪白大地,也正一點一滴的在消融,不禁慨嘆人類怎能如此傲慢?自以為是的不珍惜資源、破壞山川大地?倘若有一天,地球暖化使得南極的冰全部融化,我們的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子呢?

精采內文

 

 

攝影賞析:拍攝曙鳳蝶的技巧

作者:inamoto(攝影工作者)

曙鳳蝶。台灣五種保育蝴蝶之一。

這隻蝴蝶發生期是在每年夏天七月中開始,地點大概在海拔1500m-3000m左右的山區都可見。其中拍蝶人最常拍攝的地方就屬梨山到大禹嶺這段中橫公路上面,因為在這30km左右的路段,每年夏天都會盛開藤繡球及冇骨消,這是蝴蝶非常喜歡的蜜源。其中曙鳳蝶會在這裡大量的出現,天氣好的時候整段公路可見數量絕對可以破百隻以上。

基本上在中橫公路拍攝曙鳳蝶並不難,因為拍攝點大多光線充足,背景單純。唯一的困難點是曙鳳蝶會不定點的晃來晃去,抓時機變成很重要的重點。再來拍白花與黑色的曙鳳蝶曝光的掌握也很重要,避免白花死白也是重點之一。另外這裡的安全快門值大約都落在1/500sec以上,不然蝴蝶都很難定得住。

拍攝的鏡頭建議至少200mm以上的焦段會比較輕鬆,壓縮出來的背景也會比較漂亮。我在這基本上都是以300mm的定焦鏡來拍攝,要拍到爆框是非常容易,所以記得也要抓好構圖的距離。另外建議-2/3ev值來拍攝,這樣可以保留一點白花的細節,主體的部分就用閃燈來補光;記得閃燈還要開高速同步快門,對焦模式的話我是One Shot跟AI-SERVO並用。如果要拍攝訪花的瞬間,我覺得One Shot成功率高了些;可是如果要拍攝飛行起落的瞬間,那麼AI-SERVO則是比較好的模式。快門的部分則是連拍開啟,ISO我大概都會落在 200-400之間,這是為了保證安全快門會足夠。

如果有機會到梨山這一帶拍曙鳳蝶,建議先打聽好每年的花況,看看幾公里處的花況比較合適拍攝,無法打聽的話就建議自己先將全程走過一遍,再決定適合的拍攝地點。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Anfernee Style

Top

 
 
 

專欄作家:婆羅洲的養蛛人家

作者:楊家旺

【婆羅洲的養蛛人家】2008.08.24 攝於婆羅洲

婆羅洲的熱帶雨林深處,有一個未曾被人類拜訪過的部落。我會發現這個部落,狀況有些像「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就是陶淵明《桃花源記》裏那位漁人的巧遇。不過,我和漁人畢竟還是不同的,比如說,部落並沒有「設酒、殺雞、作食」款待我 。他們對我的闖入,幾乎視而不見,好像我只是一隻野生動物,隨時可能晃進部落,隨時也可能離開。

這個部落像是農村社會,幾乎大家都務農,種些什麼作物,我也看不懂。住家旁圈養了一些家畜,另有一些家禽任其在住家旁走動啄食,至於野生動物,我走訪部落看了好幾戶人家,似乎他們絕不捕食。這是一種怎樣的自然觀呢?我很好奇,但心想大概又是某一種祖先留下來的傳統規範吧!因為我讀過一些關於原住民部落的書,都有狩獵規範,還挺符合現代的自然生態保育觀點。

我在這個部落閒逛時,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間由類似竹子搭蓋而成的屋子,很藝術,很自然,很蜘蛛的樣子。為了防河水上漲,這裏的屋子都是高腳屋,然而這一間屋子的撐腳,正好是8支,樣子擺弄得很像蜘蛛的8隻腳。屋子入口,由2把彎形的木刀構成,刀尖銳如蜘蛛的大顎。走進大顎裏,是一間小客廳,客廳後面是一間大臥房。說是臥房不怎麼精確,除了一張單人床之外,臥房裏堆滿了一箱箱類似養蜂人家的蜂箱。主人不在,我不敢亂動別人的東西,也不敢久留,趕緊要走出來,沒想到就在蜘蛛大顎處撞見了主人。主人像是怒目瞪了我一眼,口中隨即吐出幾句我聽不懂的話,然後逕自走進裏邊的臥房去了。我在屋外等著,不久,看見主人提了2具類似蜂箱的東西出來。一眼也沒瞧我,直直走向林子去了。

我好奇,跟著他走出去,穿過林子後是一片農田,田裏種什麼我還是看不明白。不過這兒的農田和我們常看到的農田景象不同,不是大面積種同一種作物,而是約幾10種作物不規則地從田裏長出來,有一種隨性潦草的感覺。我想,大概是因為這個部落裏的人家都是自給自足的緣故吧!他們的種植並不需要豐收,夠自己吃就好了。可是我走進田裏去看那些作物,很明顯地與森林裏的植物不同,這些作物顯然被照顧得很好,該是果的,肥大光潤;該是葉的,完全鮮有蟲蛀。我很好奇,他們的農耕技術竟如此高明。

他們是不是用了什麼特殊的農藥呢?可是這兒看來不像是會使用農藥的地方。等我從田裏小逛一圈出來後,看到蜘蛛屋的主人正蹲在地上,擺弄著提來的那2 具箱子。當他將箱子固定好位置後,便將箱側的插銷拔出來,一個小門突然被撞開,一群蜘蛛衝了出來,直往農田裏跑去。我跟著蜘蛛跑到了農田裏,發現每一株作物都待上了2、3隻蜘蛛,湊近一看,是一種貓蛛,一種不結網的徘徊性蜘蛛。我突然明白,這些蜘蛛是派來吃蟲的,怪不得不使用農藥,他們這落裏的作物還是長得這麼好。

當我發現蜘蛛屋的主人要離開農田時,我趕緊再跟過去。沒想到他是走回他的蜘蛛屋,再拿2具蜘蛛箱。接著,又到另一個農田去,如法炮製,又是一群蜘蛛平均分散到各株作物上去了。原來,這位蜘蛛屋的主人是一位養蛛人家。他有些像蜂農,將蜂箱借給農家去傳花授粉那般;不過他是將蛛箱借給農家去捕捉害蟲。但,蜂農可以釀蜜,蛛農可以得到什麼好處呢?更引發我的好奇了。

我這回膽子大些了,因為先前闖入蜘蛛屋,主人似乎沒把我怎麼樣,只是好像怒目看了我一眼,但又似乎不真的生氣。我於是決定再進入蜘蛛屋一探究竟。這回,我發現蜘蛛屋可不是粗略有個蜘蛛造型而已,而是完全擬真一隻蜘蛛而造的。8顆眼式的排列、蛛腳上的刺毛、外雌器,連絲疣也有。原來,這絲疣大有來頭,是這間蛛屋的秘密所在,也是養蛛人家的秘密所在,他在這個區域蒐集蜘蛛的絲。原來他養蜘蛛就是為了得到蜘蛛的絲,就像養蠶人家要蠶絲一樣。真是太太太神奇了,部落裏的這位養蛛人家,竟以抽蛛絲為業。太令我大開眼界了。

Top

 



 
 

自然書寫:冬之櫸

作者:孟琬瑜 (文字工作者)

島嶼的季節分野,是模糊、觀望的;界線搖擺,且反覆。

入秋以來,山色的變化像是一段不可逆的青春的初老。然,卻也隨著時間的淬煉, 越發陳香。我隱約知道,其中有幾分手筆,是俗稱「雞油」的台灣櫸所貢獻。

在立冬之後一週,循著曲折的山間小徑上達二本松。

裡白楤木的花朵燃放煙火似的,在山間爆開它米黃色的驚奇;木荷從樹冠落下一地雪白,撒播在森林中層,點綴著地被植物的髮與肩。此時也約莫是阿德隨手撿來葉柄,製作管笛的「蓪草」花期。逐日蕭條的山林彩繪,因而增添了那麼一點新生的喜悅了。

而山色這一抹赭紅、那一抹橙黃的色澤,我約略知悉,那是櫸木替換著季節的衣裳。

冷鋒夾雜著連綿的細雨奔落,讓櫸木結著成熟核果的脆弱細枝在強風中拋離了樹梢,捲進空中、漣漪似地飄搖旋舞。一陣風來,滿空隨之飛旋的櫸木枝葉輕盈飄忽,那景象是很讓人驚愕與難忘的。

不像楓槭科的翅果,演化賦予它們帶著伸展的、狀如昆蟲薄翼、適合乘著氣流,在風中飛行的種子。古老的櫸木為了傳播子嗣,演化出容易脆折的細枝,而以枝條上的葉片為助飛的翅,接受風的邀約,得以將附在枝條上的球形核果帶離母樹、落腳遠方。

屬於樺木科的阿里山千金榆則以果序苞片及外覆葉狀苞,包裹著卵形的小堅果助飛,加大種子可及幅界。不管是種皮、果皮、或苞片的延伸,無論用何種構造形成翅,最終都成為有助飛行的「翅膀」,也是植物界的「趨同演化」吧?

深秋的紅葉轉著西風旋落,是美;金黃色的櫸木隨風灑散飛旋,也是美。

我記得以往秋冬之際行走中海拔時,邊走邊踢著櫸木積滿山徑的落葉;起風時,搖曳的一樹彩葉,翩翩飄降。

每年二、三月間上觀霧時,途經大鹿林道上一處溪谷,得見一株感受了春天氣息、初初萌芽的櫸木老樹。當潮濕的霧氣拖曳過溪谷,樹的剪影從朦朧逐漸明晰定格,

陽光灑瀉,新芽將一株光禿禿的大樹點綴得點點光亮...,是櫸木的春天!

漸漸地我才知道,櫸木是一種很古老的植物。發新葉時,同時開花於葉腋,花朵雄雌異花,淡黃綠色,花被十分不明顯。因此並不引人注目。

相隔一年半,當我回到立冬後的二本松,再次與櫸木相遇,見它傲然挺立在疾風夾雜著雨水的襲擊中,如此詩意地散播著種子,如同見證一則鮮為人知的傳奇,無形中,又更增添對它情有獨鍾的喜愛了。

後記:

旅行的記憶,有時候可以是細緻的工筆描繪,有時卻似這般,除了影像之外,能留下的文字,化約得僅剩秋冬櫸木之斑斕,以及一片片被寒風細雨吹落,卻帶著母樹寄望的枝葉廓影。

延伸閱讀:關於我們觀察到的櫸木靠葉子傳播種子,又找到另一篇敘述更詳盡的文章:http://tw.myblog.yahoo.com/y1420u/article?mid=4805&sc=1

Top

 

書齋:《那些極境敎我的事》之7:冰雪大地,一點一滴在消融

作者:陳維滄

南極,洗滌了心靈的塵垢。這幾趟攝影之行,正也是我的修行之旅,從拍攝世界的種種,我覺察了許多生命的瞬間。期望藉由自己的第三隻眼──相機,分享南極之美。讓無法去南極的人們,也如同身歷南極絕美之境,目睹地球原始的美好,體驗到大自然可敬可畏的力量。

藍色大海、壯闊冰山、可愛企鵝群......,一幕幕影像不斷浮現腦海。那些我曾經走過的雪白大地,也正一點一滴的在消融,不禁慨嘆人類怎能如此傲慢?自以為是的不珍惜資源、破壞山川大地?倘若有一天,地球暖化使得南極的冰全部融化,我們的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子呢?

2002年1月,當我一探南極半島歸來,不久,便聽聞報導:南極半島東岸的拉森冰棚(Larsen B)正開始崩解,35天內3250平方公里、平均厚度200公尺的冰棚,已碎裂成數千個漂浮的冰山。

2003年12月,當我二探南極羅斯海域,出發前的一個月,聞知世界最大的冰山B15(面積1.1萬平方公里)破裂為二。當我親臨羅斯海,目睹分裂後的冰山,深深喟嘆人類無知於自己的渺小。

2006年10月,當我三探南極半島時,當年東部南極冰原尚未受全球暖化影響。怎能想見從2006年至今的四年,東部南極冰蓋正以每年570億噸的速度消失。而從南極洲冰蓋分裂出來的100多塊巨大浮冰,正慢慢漂往新西蘭,其中一座長達2公里。

2008年11月,當我四探南極半島與附近小島的那一年,面積160平方英里、存在約1500年的威爾金斯冰棚(Wilkins Ice Shelf),隨著充滿水的裂縫越來越大,突然破裂坍塌。

溫室效應加速了南極冰層的融化。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評估,過去100年來海平面已上升10~20公分。預測2100年時海平面將會上升15~95公分,低窪地區和島嶼將被淹沒。「世界的盡頭」之稱的美麗島國基里巴斯,已經有兩個小島淹沒在大浪之下。不久的將來,島嶼國家馬紹爾群島、吉里吉斯與吐瓦魯等珊瑚礁國家、眾所熟知的馬爾地夫,以及臨海的諸多城市,也將面臨被淹沒的災難。

台灣近年來,也不斷飽受狂野的氣候造成的水災與土石流,九二一地震、2001年的桃芝颱風......等,去年莫拉克颱風帶來的的八八水災,甚至創下單日降雨量的百年新高,釀成重大傷亡,影響層面遠甚十年前的921地震。

我常問自己,能為這片美好的大地做些什麼呢?人類唯有謙卑的尊敬自然,愛護自然,才能永續生存在這地球上。期望有人能因我帶回的影像而感動,和這白茫茫一片靜好的大地對話,和我一同神遊南極,而心領神會親身「去到」南極荒野,因而領悟到:作為地球村的子民,我們一定要愛護地球,才能永續生存在地球上。

※本文轉載自《那些極境敎我的事》

那些極境敎我的事-圖片提供:時報出版

【書的小檔案】

書名:那些極境敎我的事

作者:陳維滄 先生
出版: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0/08/26
定價:300元

 

※贊助環境資訊電子報 送好書&泰迪熊
捐款支持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守護台灣!環保意識提升計畫」滿1000元,即可獲川流文教基金會陳維滄董事長致贈攝影新書「那些極境教我的事」,還有精緻手工製Boyds泰迪熊,敬請把握捐款助環保送好禮的機會。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詹嘉紋、陳韋綸、李詩婷、陳姿穎    ‧副刊責任編輯、網編:張慧芬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