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1.20



「2011年環境前瞻」網路直播論壇: 農學市集方興未艾 有機小農出頭天?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環境新聞、線上收聽!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農田水圳「控固力」 每年300公里!


高雄縣曹公新圳中游的鳥松大同圳 垂直水泥護岸

農田水圳是農民用來灌溉、蓄水的水路,人們印象中的農田水圳中,原本充滿魚類、蛙類,邊坡則長滿花草植被充滿野趣。然而20年前,U型溝、水泥擋土牆逐漸替代了自然工法的農田水圳,使得台灣的農田不再能吸納水源,全部集中到水泥化的排水溝。

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有7萬公里長的農田水圳,持續20年以每年300公里的速度水泥化;這些翻新、整修工程由全台15個水利會承包,除了桃園、台中以及高雄,使用的經費皆由農委會買單。然而水利會雖接受政府補助,卻以其法人身分逃避民間監督。

精彩全文

【相關連結】

另類生態危機 面子工程充斥兩岸社區

不要把「水圳」變「水溝」!!──我們對於美濃永安路下庄仔水圳駁坎改建的幾點看法

誰來幫幫水圳?

水圳在唱歌

2011環境前瞻:行政體制不尊重環評 司法訴訟仍將持續

 

本報2011年1月2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李鍾旻報導

2010年中科三期遭判環評無效定讞,行政院卻主張「停工不停產」,引發喧然大波,不僅名列2010十大環境新聞與十大人權新聞,更凸顯當環評制度不再受到民眾信賴,司法真的能重伸正義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新頭殼獨家合作「2011年環境前瞻」特別節目,由綠黨秘書長張宏林主持,邀請到綠黨召集人潘翰聲與環境法詹律師順貴與談。

過去一年發生許多的環境訴訟案件,造成環評與司法體系衝突頻繁,針對此一現象,張宏林表示,這顯示如今台灣環保團體的運作與素質的確有所進步。在今天,台灣各地環團與民眾已懂得運用司法程序,採取正當途徑追求社會公義。詹順貴表示,事實上許多案件都經多年爭議,正好在2010年開花結果。然而如今環評機構並未遵守自己所定下的規矩,表示政府官員並未認清事實。現今環評程序仍然是經不起考驗,如同政府未遵照標準程序。

精采內文

環球360°|雨林「黑手黨」

作者:Tracy McVeigh

牛漂浮在水中,雞群大聲尖叫著擠在堅固的竹筏上,孩子們在自家房屋內外游來遊去,潑水嬉戲,卻時刻注意著躲開混濁的深水急流;大人系著繩子走在用硬雜木搭成的臨時小路上,還有一些人劃著小木船來來去去。水裏漂著的所有東西都在拼命撞擊著那些還沒有掉進去的,不斷發出沉悶而令人驚心的聲響。

這就是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的莫廖村。

甚至在2010年底的雨季到來之前,「乾季」也給印尼婆羅洲的西加里曼丹省的人們帶來了無情的洪災。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中油去年底將國光石化縮小規模再送環評,對此,經濟學教授王塗發表示,發展石化產業將更依賴石油進口,根本的問題是使得台灣經濟、國家風險提高,即使縮小規模也無法解決。同樣是石化業造成的得不償失,俄國遠東庫頁島外海鑽油平台建造計畫,強烈威脅已瀕絕的西北太平洋灰鯨群,更進一步擾亂攝食生態,並增加鯨魚群遭船撞擊的危險,更甭提漏油的影響。時時刻刻都有生物從地球消失,然而日本今年將推出一項計畫,準備約用5年時間採用生物複製技術,使滅絕已久的長毛象重新復活。不知道復活後,看到這樣的世界,長毛象會生氣或是害怕嗎?

這樣的世界,我們能怎麼盡力呢?荷蘭科學家預備推出昆蟲料理食譜,推廣將把昆蟲視為蛋白質的替代來源的生活方式,已解決全球糧食危機、耕地和水資源縮減及氣候變遷。也許加入吃昆蟲的行列對大多人來說,還是有心理障礙,那從簡單一點的開始好了,上海今年要深入推進電子廢物環境污染防治工作,鼓勵對廢舊家電進行完全拆解和深度利用。這一點應該只要用心,誰都可以做好吧!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低能政府沒天良,宣導農藥不是毒藥

作者:賴鵬智

如果是農藥公司或農藥商打廣告說:「農藥不是毒藥」,雖然是昧著良心說話,畢竟在商言商,為了推銷自家產品可以說些鬼話,反正廣告詞可信的不多。但由政府出面說這句話,那除了昧著天良,還有將人民當白癡耍弄的輕蔑成分在內,或者就是這個政府太低能, 以為百姓也跟他們一樣都是白癡!

該廣告結尾還說:「只要吃進去農藥的殘留量低於MRL,『農藥的風險是可以忽略的』,是安全無虞的。」農藥的風險是可以忽略的這句話還用括符括起來強調呢!(MRL是「安全容許量」)

精采內文

 
 
 

農田水圳「控固力」 每年300公里!

水泥化嚴重:工程由農委會買單 卻逃避民眾監督

本報2011年1月1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全台僅存不多的自然水圳護岸, 屏東萬巒五溝水圳面臨水泥化危機。農田水圳是農民用來灌溉、蓄水的水路,原是充滿魚類、蛙類的環境,邊坡則長滿花草植被充滿野趣。但20年來,U型溝、水泥擋土牆逐漸替代了自然工法的農田水圳,使得台灣的農田不再能吸納水源,全部集中到水泥化的排水溝。根據農委會資料,台灣有7萬公里長的農田水圳,持續20年以每年300公里的速度水泥化,相關工程卻規避民間監督,環團對此深感憂心,昨(19)日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要求農委會全面檢討。

根據環團資料,這些翻新、整修工程由全台15個水利會承包,每公里約200萬元;除了桃園、台中以及高雄,使用的經費皆由農委會買單。然而水利會雖接受政府補助,卻以其法人身分逃避民間監督。

此外,近日發生鄰近屏東縣五溝歷史聚落的水圳工程,並未得到所有地主同意,未簽同意書的地主,飽受承辦人埋怨與施壓;而發包的程序,更以非社區營造為由,不需舉辦說明會,只要在施工前邀地主來說明即可。這讓當地環保人士憂心民間參與、資訊公開的機制蕩然,且五溝歷史聚落於2008年被指定為全省第一處的歷史聚落,水圳工程勢將破壞其文化、自然生態與歷史脈絡。

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執行長朱玉璽。攝影:廖靜蕙。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執行長朱玉璽也是屏東萬巒五溝村居民,他說,農田水圳水泥化,以擋土牆的工程施作,施作過程砍除了自然水圳的綠色護岸植被,破壞了自然植被水土保持功能,是造成植物無法生長、水生動物棲息地單調化及物種消失的原因。朱玉璽說,水泥化後的水圳使本土魚種都消失,只留下強勢魚種吳郭魚生存下來,喪失原有的生物多樣性功能。

水患監督治理聯盟易淹水地區小組召集人徐嬋娟也說,水圳水泥化將造成土地永久的損失,而只要是公共工程就應結合民間參與、資訊公開,水利會雖為民間團體身分,但承包農委會業務,就應接受監督。

對於水圳治理,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工程科技正陳衍源表示,政府有決心推生態工法,但只能宣導鼓勵,而且生態工法必須因地制宜。他說,多數民眾對於生態工法心存疑慮,擔心水留不住,都滲到土裡去了。立委田秋堇則認為,農民都被水利會誤導,以為水泥化能一勞永逸。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理事溫仲良說,水圳有如農田的地下水庫,具保留自然工法,農委會應向農民說明清楚。朱玉璽也說,壘石工法也能達到不滲水的功能,但陳衍源說,壘石工法造價太貴,師父及卵石都不易覓得。

五溝村是政府指定,唯一一處客家歷史聚落,卻任由水利會強行推動水泥化工程。綠黨召集人潘翰聲即對台灣仍有五溝歷史聚落富有文化及生態價值的地方引以為傲,應妥善保存。他以日本京都為例,當地的水溝高雄縣曹公新圳中游鳥松大同圳的垂直水泥護岸。仍以土溝為主,人們在充滿綠意與大自然結合的步道漫步,交織成田園景色,台灣的鄉村也一定做得到。他說,農村水圳生態之維護是必要的,而水圳水泥化讓農村崩解。

環團要求全面檢討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各地水圳工程,並提出幾項訴求,包括:農田排水工法必須以順應自然、傳統砌石的方式來考量;農委會未來在補助地方水圳施作時,必須要求水利會及各地所屬工作站資訊公開透明;基於農村再生條例,農委會能制定有效維護農村自然風貌的政策與辦法,並與文化相關單位整合共同推動;農委會應逐年改善、減少全台農田水圳水泥化的辦法,恢復自然護岸。最後,民間團體建議逐年編列經費,徵收水圳兩旁農田作為自然生態護岸,推動長遠復育計畫。 

Top

 

2011環境前瞻:行政體制不尊重環評 司法訴訟仍將持續

本報2011年1月2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李鍾旻報導

2010年中科三期遭判環評無效定讞,行政院卻主張「停工不停產」,引發喧然大波,不僅名列2010十大環境新聞與十大人權新聞,更凸顯當環評制度不再受到民眾信賴,司法真的能重伸正義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新頭殼獨家合作「2011年環境前瞻」特別節目,由綠黨秘書長張宏林主持,邀請到綠黨召集人潘翰聲與環境法詹律師順貴與談。

過去一年發生許多的環境訴訟案件,造成環評與司法體系衝突頻繁,針對此一現象,張宏林表示,這顯示如今台灣環保團體的運作與素質的確有所進步。在今天,台灣各地環團與民眾已懂得運用司法程序,採取正當途徑追求社會公義。詹順貴表示,事實上許多案件都經多年爭議,正好在2010年開花結果。然而如今環評機構並未遵守自己所定下的規矩,表示政府官員並未認清事實。現今環評程序仍然是經不起考驗,如同政府未遵照標準程序。

潘漢聲舉例說明,台東美麗灣度假村環評遭判無效案,便是地方政府幫助廠商規避責任的一個案例。這些現象究竟是政治操弄,還是司法疏漏?實際上問題並非出在司法,而是執行上的問題,顯示行政單位的不公正。環評法的宗旨本在減低開發行為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作為源頭管制的依據。如今非但行政部門不守法,甚至更有人想要直接修改環評法,進一步使法律扭曲。

詹順貴表示,廠商提交的「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一般委託顧問公司辦理,顧問公司為符合業主的利益,說明書內容往往隱惡揚善,以求順利過關,甚至有偽造內容者。「台南縣永揚垃圾掩埋場」案件,即因環評書中偽造民意調查內容的手法過於粗糙,而在通過環評後曝光,然而實際上仍有許多類似的案例未遭揭露。

當初行政法院裁定中科三期停止執行後,政府卻將廠商的營運、裝機行為與中科管理局的開發行為做切割。詹順貴表示,當判決確立,只有確實遵守,然而我們在號稱哈佛法學博士的馬總統所領導下的政府,卻蠻橫帶領做著不良的示範,不遵循司法判決。如此一來,未來國家政府該如何監督地方施政?司法主要以審查法定程序為原則,應確實發揮監督的職責。潘翰聲亦表示,政府與財團間互動過於密切,政府把廠商利益當做公眾利益,過度干預司法,到頭來受害的仍是人民自己。

詹順貴表示,司法是被動受理民眾提供,去審視政府機關有否好好照你自己訂定的程序來實施行政行為。司法在三權分立概念下原本就是用來制衡行政權過度專擅之用。目前眾多的環評遭司法判決的案例,已慢慢形成對環評的固定看法,展望未來,只要政府不好好遵守應有的程序,人民還是會勇於把這樣的爭議帶入法院,而這些案件在司法檢視下終將站不住腳。  

Top

 

環球360°|雨林「黑手黨」

作者:Tracy McVeigh  

牛漂浮在水中,雞群大聲尖叫著擠在堅固的竹筏上,孩子們在自家房屋內外游來遊去,潑水嬉戲,卻時刻注意著躲開混濁的深水急流;大人系著繩子走在用硬雜木搭成的臨時小路上,還有一些人劃著小木船來來去去。水裏漂著的所有東西都在拼命撞擊著那些還沒有掉進去的,不斷發出沉悶而令人驚心的聲響。

這就是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的莫廖村。

甚至在2010年底的雨季到來之前,「乾季」也給印尼婆羅洲的西加里曼丹省的人們帶來了無情的洪災。

季風降雨早在一個月前就停止了,但這個「旱」季對印尼婆羅洲西加里曼丹省的人們來說,卻意味著長達3個月的洪水仍然毫無去意。天空萬里無雲,碧藍如洗,聳立在高架木樁上的長屋和小屋的影子倒映在鏡子一樣的水面上。這圖畫般的背景,卻映襯著地球上一個最大的潛在災難——婆羅洲熱帶雨林的消失。

印尼是世界上雨林殘留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但也是森林破壞最快的國家之一,僅次於巴西。經過了10年肆無忌憚的伐木「黃金潮」(2006年得到一些遏制)之後,原來一望無際的綠色地毯已經變成了一塊打滿補丁的破布,占到婆羅洲森林和泥炭沼澤面積的一半(這裏吸收了大量的額外碳排放)。

但是,如今就連這殘存的森林也正受到棕櫚油和紙漿用材種植園以及盜伐者(即所謂的木材黑手黨)的瘋狂掠奪。其來勢之猛,不僅危及野生動物和居民的生存,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也大大超出了該島應有的份額。由於其森林破壞和土地利用的變化,印尼成為世界第三大「違規者」,僅次於美國和中國。

樹齡長達100到200年的龍腦香科植物,每一株都是數以百計的昆蟲的家園。但由於其珍貴,這些木材被瘋狂搶購,以桌子、鋼琴凳、首飾盒、木門以及膠合板的形式來到英國和世界各地消費者以及建築業者的手中。消費者在英國商業區購買的紙張、傢俱甚至木炭,有超過八成的可能性來自這片正在遭受巨大破壞的地區。

目前在西加里曼丹省300家擁有特許權的採伐者中,只有四家把可持續性寫進了其作業方法中。而全世界的木材只有16%是通過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森林和貿易網路的成員之手採伐的,這些企業承諾盡可能地選擇可持續的木材。與此同時,原本有木材作為自然屏障的被採伐區域現在正遭受著洪水的洗劫。

加里曼丹是婆羅洲面積最大的地區。婆羅洲北部1/3的面積歸汶萊和馬來西亞所有,其餘2/3歸印尼,分為東、西和中央加里曼丹三個省。這裏擁有世界上10%的熱帶雨林,以及驚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平均每個月都有3個新的物種被發現。這裏還是世界上一些瀕危哺乳動物唯一的家園,比如婆羅洲侏儒象,雲豹,馬來熊和紅毛猩猩,如果古老的森林遭到破壞,它們都將面臨滅絕的厄運。

在婆羅洲的河流沿岸,曾經森林茂密的地區,現在只留下一些已經死掉或者瀕臨死亡的樹木僵立在那兒,仿佛黑色的圖騰柱。對大樹毫無選擇的砍伐也消滅了周圍的植被,森林的退化讓洪水暢行無阻,吞噬掉更多的樹木、昆蟲和植物,也侵蝕了猿類的棲息地以及當地人的生活來源。

60歲的薩翁有5個孩子,來自惡名昭彰的土著獵頭部落達雅族,他就生在莫廖的長屋裏,這個屋簷下同住著32戶人家。薩翁抱怨外來者偷走了他們的樹木,導致水位漲到20年一遇的高度。他說:「森林對我們生活的每個方面都至關重要,我們的工具、房子還有船隻、食物以及藥材都要靠它。森林的消失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難,現在如果我們發現有誰在我們的森林裏伐木,就會狠狠地懲罰他們,逮住他們,絕不讓他們溜掉。」

另外一位居民,38歲的蘇西亞娜說,儘管河裏還有豐富的魚類,但市場的供過於求已經讓價格大跌,結果是吃的雖然足夠,但已經賣不到什麼錢了。婦女們用來編織墊子和筐子的樹藤越來越難找到。人們還擔心洪水影響到水稻收成,從而逼迫農民們不得不搬到森林更深處,用傳統的刀耕火種的方法開闢新的田地。

蘇西亞娜有4個孩子,其中3個已經離家到城裏去找工作。「不能和我的孩子們說話,讓我很難受,我總是覺得心痛不堪,晚上都睡不著覺。但很多年輕人都離開這裏了,現在去馬來西亞找工作很普遍。水把他們都沖走了。」

在洪水肆虐的蘭惹鎮上,生活還在繼續。服裝店照常營業,茶館老闆們蹚著到小腿的水為客人服務。吉米邦德是負責這一地區的世界自然基金會官員,這位 42歲的印尼基督徒是一位生態鬥士,他把大把的時間都花在叢林裏,監控著一些油棕櫚種植園經理們的可疑行動,追蹤著非法伐木行為。 在2009年,因為照相機距離伐木機太近,他受到了員警惡毒的毆打。

邦德說:「蘭惹曾經是最大的非法採伐的集散地,這裏同時有過20家鋸木廠,每天有400卡車的木材被夜以繼日地運出去。這一切似乎是擋不住的,社會影響非常巨大。土地的爭奪引起了家族和族群間的爭鬥。當地的良好民風被侵蝕殆盡,大家都拿著新得到的錢去酗酒、揮霍和賭博,原本謙和純樸的人們變得好勇鬥狠。」

與馬來西亞邊境的關閉終結了蘭惹在非法採伐中的統治地位,現在木材黑手黨已經遷移到了森林的更深處。

他新勸服的一個「皈依者」——昂甲一個人蹚著水,避開水面上一隻足有一大塊巧克力那麼大的蜈蚣,來到邦德的辦公室。這個曾經的盜伐匪幫的老大承認他砍倒了足足5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大約有1.6萬立方米的木材。這個印尼農民製造出的碳足跡比芬蘭一個國家還要大。

在一次金錢紛爭中被人用槍指著腦袋之後,昂甲放棄了這種非法交易。他說他相信當地部落間的緊張將導致土地爭鬥的捲土重來,10年前,正是同樣的原因引發了暴力和殺戮在加里曼丹地區的蔓延。「在很多人的心裏仇恨是無法化解的,」昂甲說,「地盤以及被砍倒的樹木的問題將讓情況更加惡化;人們的處境非常糟糕。」

外面,3個小男孩正在玩弄一隻被他們用小木片圍困起來的蠍子,昂甲的眼睛盯著他們,一邊述說著自己發自心底的後悔,當初不應該揮舞著鏈鋸狂采濫伐,儘管這讓他成為一個相當富有的人。昂甲有自己的汽車,這在蘭惹可是難得一見的。

「鹿和野豬都遠遠地躲開了,河流變寬變淺,雨水把泥土沖走。對我的兒子來說,清澈見底的河水和四處遊弋的魚兒只能是我口中的一個傳說了。這只能是傳說了,我無法再指給他看。」

邦德還介紹了另外一位改過自新者。亨德里賈里是洛河長屋38戶人家的首領,這座長屋自身就是用非法採伐的收益重建的。不過如今他正努力種橡膠,並在被毀壞的林地上栽樹。令賈裏感到憤怒的是,他前腳關了自己在森林中的鋸木廠,後腳就有一家俄羅斯公司圈下了他土地周圍的樹木,準備砍掉來建一座油棕櫚種植園。

「他們當初承諾說如果我停止伐木,就給我援助金,但我沒拿到一分錢,現在他們又把土地給了外國人去毀壞,」賈裏說,「狩獵已經幾乎不可能了,我們找不到任何肉食,藥用植物也很難找了。」

不難找到的就是仍在進行的非法採伐。小規模盜伐的跡象隨處可見:道路或者河流旁邊有很多深入森林的木頭鋪成的小徑;6個人拖著戰利品(有時是用自行車)從遙不可見的鋸木廠走出來,然後巨大的樹木將被卡車或者木筏運走。盜伐者叫喊著拿棍子把《觀察家》的記者趕走。

據計算,僅在一個名叫吉打邦的小港口,在2009年每天就有30船的盜伐木材被運走,走私木材的價值估計高達600萬美元。

但盜伐者絕不限於當地人。那些肆無忌憚、不擇手段的公司很容易就能超過執照規定的數量和樹種濫采濫伐。印尼木材出口和其他國家進口的數字之間嚴重對不上號。

伊恩柯沙西是「婆羅洲之心行動」的森林專案主管,這一正在開展的行動就是要樹立圍柵,以保護婆羅洲3個國家大約2200萬公頃的雨林。

「公司的盜伐通常更加難以舉證,他們會利用既有的許可證,所以舉證難度要大得多。」科薩希說,「有很多很多案例中,大量木材假裝來自一個特定的(合法採伐)地區,但數量卻多得離譜。在這裏,常規的木材追蹤是不管用的,你必須能夠建立一個從樹樁到木材進入市場的記錄系統。」

「對油棕櫚種植園來說,根本就不存在真正的原則,按理說它們應該使用退化的林地,但實際上有很多都是砍伐原始森林建起來的。」

「2006年,我們知道有70%的採伐都是非法的,但現在他們狡猾多了。在你出發並拍下盜伐行為之前,他們就溜掉了。現在他們更加狡猾,更加隱蔽。木材黑手黨可以控制整片地區,運出150到200卡車的木材,並且派出數百個小組到森林裏進行盜伐。」

在吉打邦,非法木材貿易還產生了一個尤為令人注目的影響。在小鎮的一個院子裏,3隻紅毛猩猩被關在1個小籠子裏,它們隔著欄杆向看客投擲樹枝。幾隻小猩猩和其他成年猩猩則被關在附近的一所房子裏。

「我知道,我知道,」卡米勒拉諾桑切斯博士歉疚地說。這位西班牙植物學家2009年在國際動物救援組織的旗幟下建立了這座動物庇護所。「但我們來的時候它們住在一個只有1平米的籠子裏,至少現在情況好了一點,當然還不理想。」

院子裏有17只猩猩,已經超過了它的承受能力。油棕工人們經常會遇到憤怒的紅毛猩猩,它們用暴力來保護自己的家園。一些工人不願意傷害這種瀕危的動物,就要求把它們「人道」地遷移走。當然,另外一些人只要看到猩猩就乾脆當場打死它們。

「據我們所知,現在還有另外40到50頭被當做寵物豢養,必須得到救援,但原因只是現在我們沒有幫助它們的能力。」桑切斯說。

救援者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大得多的場所,以便達成尚未成功的任務——讓紅毛猩猩重歸自然。這個問題不僅僅在於森林面積的減少,而且在於有太多的小猩猩變成孤兒或者被獵人當作寵物賣掉,人們甚至還能找到1個出售被殺死的猩猩媽媽手腳的市場,因為在當地人中這被當做一種珍饈佳餚。

「紅毛猩猩的本能很少,它們的一切都要向媽媽學習,因此幼仔獨自被留在野外是很危險的。」桑切斯說,「但紅毛猩猩在得到管理的森林中能夠倖存下來,因此要拯救它們,就必須調整我們消費者的行為方式。」

非法的野生動物貿易十分猖獗。在西加里曼丹首府坤甸的馬路市場上(正好位於赤道線上),交易是赤裸裸的公開狀態,儘管攤主們說當局對出售的紅毛猩猩幼仔的沒收最近已經把一少部分販子嚇走。

但是,就在短短幾百米的市場上,就能看到7種《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名單上的珍稀物種,它們被放在狹小的籠子或者擁擠的魚缸裏。對於紅龍魚、黑犀鳥以及珠頸斑鳩來說,這種條件意味著它們會很快死亡,從而讓需求保持興旺。

在森林中捕鳥用的「粘網」也在公然出售。一個人告訴《觀察家》說,他手裏有一堆人在等著購買瀕危的鷯哥,這種鳥兒因為出色的語言能力而身價倍增,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高達1000美元。除了本地的需求,中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是加里曼丹森林生物的最大進口者。

但是,和員警對坤甸寵物店的查抄一樣,加里曼丹森林仍然有一線希望。

吉打邦的PT Suka Jaya Makmur公司正在等待森林管理委員會(世界自然基金會支持下的一個機制,簡稱FSC)下發的許可證。他們採伐,但是可持續的和有選擇的,會給愛吃甜食的紅毛猩猩留下足夠的活動空間和果樹。木材在砍伐後馬上就會打上印記,在直到市場的過程中一直受到監控,在英國的商店裏也能買到他們的木製品,但是消費者對這種產品的需求很低,以至於有時候生態許可證幾乎都被廣告給忽略掉了。

許多人認為,要拯救日益縮小的加里曼丹森林,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外部的壓力,消費者們必須開始對他們將要購買的木材提出質疑。

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新任的林業部長哈迪達爾延多10月份在與《觀察家》的會晤上遲到了,他當時正在忙著幫助進行洪災的緊急處理,洪水在之前的24小時裏已經造成了150多人死亡。

「我們已經讓打森林主意的人數減少了一半,並且正在採取措施保護我們的森林不受盜伐者的掠奪。」他說。

挪威剛剛給印尼一筆援助,條件是從2012年開始必須暫時停止對森林採伐的新增授權。但哈迪堅持說全面的中止並不是解決辦法。「印尼每年從棕櫚油上收入100億美元,紙漿和紙張40億美元,在這些企業工作的人有很多,因此我們不能只是單純地停止授權,否則IMF會把印尼列為一個崩潰經濟體的。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請明智一些吧,誰會為這個後果買單?歐洲和美國有金融危機,誰會為了氣候變化來幫助我們?沒有人。」

「我們被告知要民主化,而這就是民主的代價,氣候變化就是民主的代價。印尼正在努力當一個好孩子,但我們不能為了你們而去粉飾天空。」

 

相關文章

保衛喀什米爾的樹
2010年8月19日

被「貿易」吞噬的雨林
2007年4月18日

蘇門答臘的悲哀
2010年3月24日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1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1年1月12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沒石化業連牙膏都做不出來?學者批經濟部誤導民眾

本報2011年1月2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中油董事長朱少華於去(2010)年底表示,國光石化將縮小規模再送環評,預計今年2、3月會有結果。縮小後投資金額將從9千多億元降至6005億元,面積從2600多公頃降為近1900公頃。對此,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王塗發表示,發展石化產業將更依賴石油進口,根本的問題是使得台灣經濟、國家風險提高,即使縮小規模也無法解決。

學者:經濟部誇大GDP  低估碳排放

經濟部為國光石化護航,曾於去(2010)年9月在各大報砸300萬人民納稅錢刊登廣告,表示沒有石化業,就不會有牙刷、雨傘、輪胎等產品,並說,石化產業是年產值1兆3千億的高收入產業,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25%,是撐起台灣經濟的支柱。對此,王塗發澄清說,依照主計處「產業關聯表」,石化業的GDP只佔產值的11.46%,由此顯示產值大於GDP,GDP和產值是不同的意思。經濟部不但把國光石化的產值擴大為整個石化業,並且又把這個產值和遠小於產值的GDP相比,而得出25%的結論,根本不是事實。

王塗發再以主計處「產業關聯表」說明能源密集產業的表現,國內4大能源密集產業(石化、鋼鐵、水泥、造紙),使用的能源佔了36%(2008年),而創造的GDP佔3.86%。整個石化產業則不到3%,經濟部卻說是25%。

而在二氧化碳上的表現,六輕的年碳排量為6755萬公噸,佔2008年26.5%,國光石化原來規模和六輕相同,六輕是燃煤,國光石化則改為60%使用天然氣,40%燒汽油,並說這樣比較先進,並估算年碳排量約為2000萬公噸。

王塗發以能源局的數據計算,假設燃煤碳排量為1,則天然氣為0.6,汽油3/4(0.75)。與六輕同樣規模計算,依據台大大氣系教授徐光蓉計算結果,年碳排量達4700萬公噸,為2008年的18.4%。如果再加上六輕五期擴廠年800萬公噸的碳排量,則增加了5525萬公噸,佔2008年的 21.7%。

王塗發說,台灣年人均碳排量為12.1公噸,遠超過世界標準的4.5公噸,也比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平均11公噸來得高。國光石化和六輕五期營運後,台灣的年人均碳排量將增加為14.5公噸。王塗發說,這和總統馬英九口口聲聲談的節能減碳,背道而馳,馬總統「完全喊假的」。

相同投資額  綠能產業創造更多就業

王塗發認為台灣需要發展的是綠能產業,而非高度依賴石油的石化產業。他以石化產業帶動產業發展的關聯性與綠能產業比較,以產業帶動上、中游產業發展的「向後關聯效果」係數來看,綠能產業有關的,如電子產品、光學製品、電力設備及機械設備等為1.835,而石化等高耗能產業則為1.5826,相差0.2523,也就是說,當投資石化產業100 元時,綠能產業會多賺25元,若以投資在國光石化的5000億用來投資綠能產業,則可多得1250億元之經濟效益及就業機會,因此證明真正對經濟發展有好處的是綠能產業。

王塗發說,台灣99.97%的能源仰賴進口,對石油的依賴度高,對經濟安全及國防安全影響很大,每遇石油危機,就會影響國內經濟,而綠能產業能提高能源自主性,降低經濟、國家安全之風險。

經濟部認為乙烯產量會受影響,王塗發即質疑,石油也是靠進口,為何乙烯不能進口?他認為開放乙烯進口,乙烯進口自由化,就能解決問題,也不會有壟斷的問題;而發展石化業只會更依賴石油,國家經濟安全難守。

Top

 

新建鑽油平台 西北灰鯨群瀕危

摘錄自2011年1月18日中央社報導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表示,俄國遠東庫頁島外海鑽油平台建造計畫,將強烈威脅已瀕臨絕種的西北太平洋灰鯨群。

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總會(WWF-International)表示,庫頁島能源投資公司(Sakhalin EnergyInvestment Company)已宣佈將在西北太平洋灰鯨群攝食場附近,建造大型鑽油平台,該處約僅有130隻灰鯨。殼牌石油公司(Shell)及多家日本公司皆擁有庫頁島能源投資公司的部分股權。

雖說該地已有為數不少的石油及天然氣開採計畫正在進行中,但外海若新建1座鑽油平台,將進一步擾亂魚群攝食生態,並增加鯨魚群遭船撞擊的危險,更甭提漏油可能產生的影響。

俄國世界自然基金會石油及天然氣環境政策負責人─卡尼茲可夫(Aleksey Knizhnikov)表示:「目前約只剩30隻雌性西北太平洋灰鯨尚在繁殖年齡,此魚群數量已瀕臨永久消失。」

 Top

 

日本要讓長毛象復活

摘錄自2011年1月18日聯合晚報報導

日本研究人員今年將推出一項研究計畫,準備約用5年時間採用生物複製技術,使滅絕已久的長毛象重新復活。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研究人員今年夏天將從保存在俄羅斯實驗室的長毛象屍體中提取細胞組織,東京大學教授入谷明說,為了讓古老的長毛象起死回生,「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研究人員將把長毛象細胞的細胞核注入到大象的卵細胞中,而大象卵細胞內的細胞核則需事先取出,從而可在大象的卵細胞中,育出含有長毛象基因的胚胎。然後再把新育成的胚胎植入大象的子宮內,期望最終能育出長毛象幼崽。

在現代動物中,大象與長毛象最為接近。長毛象屬哺乳類動物,據信在上一次冰河時代之前便已滅絕。

一些長毛象的屍體仍含有可被利用的細胞組織,從而使其細胞經複製後得以恢復成為可能。長毛象與約在6500萬年前滅絕的恐龍不同,恐龍目前僅以化石的形式存在於世。

日本的研究人員邀請一名俄羅斯長毛象專家和兩名美國大象專家參加研究,他們克服了先前的技術障礙,創造了從冷凍細胞中提取DNA的技術。 

Top

 

節能減碳救地球 吃蟲好處多多

摘錄自2011年1月18日中央社報導

想拯救雨林、改善飲食、增進健康、減少全球碳排放量和削減在食物上的花費,僅需吃蟲就能達成。

荷蘭科學家范赫伊斯(Arnold van Huis)表示,黃粉蟲蛋餅、蚱蜢春捲和由其他爬行昆蟲做成的菜餚,為全球糧食危機、耕地和水資源縮減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造成的氣候變遷,提供解決之道。他表示,在同樣一口的份量中,昆蟲比牛含有更高的蛋白質,且飼養成本低、水分消耗較少,且不會產生太多二氧化碳。他甚至計畫推出昆蟲料理食譜,使其符合老饕的期望。

范赫伊斯與1名大廚已舉辦好幾場演講、試吃會和烹飪課,展示如何準備一系列以昆蟲、蠕蟲和蚱蜢為食材的食譜。所有昆蟲都是荷蘭1家昆蟲農場繁殖和飼養的,專供食用。

在泰國和越南等亞洲國家,蚱蜢被視為一種可口的零食,然而荷蘭菜單並未以其為特色。范赫伊斯說,歐洲人應該把昆蟲視為蛋白質的替代來源,因為相較於牛肉含有40%至70%蛋白質,昆蟲的蛋白質含量高達90%。

范赫伊斯表示:「據估計,2000年至2050年間,肉品的消費將成長1倍。我們已經把70%農地用於飼養家畜,經不起再撥出更多。」

Top

 

上海推電子廢物環境污染防治

摘錄自2011年1月18日中國環境報上海報導

上海市要鼓勵對廢舊家電進行完全拆解和深度利用,這是今年上海市深入推進電子廢物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

上海市環保局會同市財政局、市商務委等相關職能部門積極推動了全市家電以舊換新實施工作。上海市環保局不定期開展現場檢查,確保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保障廢舊家電貯存的環境安全。

上海市環保局將在5方面進一步推動廢舊家電的綜合利用及環境污染防治。一是啟動處理產業健康發展。二是上海市環保局將通過上海環境網站定期公開廢舊家電的拆解處理進展情況。三是鼓勵公眾及環保公益組織協助政府部門,共同監督廢舊家電拆解處理的環境保護工作。四是提升資訊化監管水平。五是結合『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的實施,做好與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有效銜接。

Top

 

論壇∣低能政府沒天良,宣導農藥不是毒藥

作者:賴鵬智

如果是農藥公司或農藥商打廣告說:「農藥不是毒藥」,雖然是昧著良心說話,畢竟在商言商,為了推銷自家產品可以說些鬼話,反正廣告詞可信的不多。但由政府出面說這句話,那除了昧著天良,還有將人民當白癡耍弄的輕蔑成分在內,或者就是這個政府太低能, 以為百姓也跟他們一樣都是白癡!

該廣告結尾還說:「只要吃進去農藥的殘留量低於MRL,『農藥的風險是可以忽略的』,是安全無虞的。」農藥的風險是可以忽略的這句話還用括符括起來強調呢!(MRL是「安全容許量」)

 

 

這報紙廣告刊登於2010年12月15日

而這廣告竟然是職司為人民飲食安全把關的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花公帑刊登的,雖然他們為大家檢驗農藥殘留量,但也無須為農藥商講話吧!

一般人將使用農藥的農法稱為「慣行農法」以區別現在不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的「有機農法」或「自然農法」,我在演講時則稱之為「毒害農法」,以強調這種灑農藥的農法是不對的,是不應該被容忍的。

先民渡海來台落地生根種稻米、種蔬菜、種水果、種茶有用化學農藥嗎?還不是美國人教壞的!在電影裡可以看到飛機在大片玉米田上空飛過,灑下白茫茫農藥,美國農產品就是這樣種出來的。美國人將農藥技術帶到戰後重建的台灣,台灣人從此染毒深重不可自拔。

雖然政府把關檢驗農藥殘留量,並強調不超過殘留就無害。但這些官員難道不知一樣菜一種殘留量,十樣菜十種殘留量,吃進身體是會在肝臟累積的,而且聚毒效應不是1+1+1=3這樣累積的,有可能是1×2×3這樣累進的。在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公務員應該有不少是念藥學、藥理、毒物學、藥物管理的,對毒害的累積效應這方面的知識絕對比我這門外漢懂得還多太多,為什麼還要做這種鼓勵吃農藥的廣告呢?食品藥物管理局的預算太多了嗎?置入性幫助農藥商洗腦大眾嗎?

而台灣農民有很多是沒有環境保護意識的(中國大陸更甚吧),農藥空罐到處亂丟,調配不照規定比例,施用不照所謂安全期程,只求儘量殺死所有「雜草」、「害蟲」就好,其他就不管了。檢驗農藥殘留量是抽檢,抽檢量與每天賣出去的農產品量比例微乎其微,且總是檢驗結果出來時,多少劇毒農產已吃下肚。

許多人厭居都市,嚮往著「採菊東籬下」的鄉間生活,但勸您認清事實,台灣的農村環境其實毒化已深,不適合深呼吸的。2009年4月一個清晨,我在花蓮縣卓溪鄉一個村落,整個空氣中瀰漫的都是農藥味,二側的田地都在灑毒!

農藥會在空氣中傳布、會隨著雨水滲入土壤進入地下水系統,或沖進溪流進入水系循環,我們不是只有吃農藥種的蔬果而已,其實平常也呼吸著有毒的空氣、喝著有毒的水,所以您才會時常聽到您的親戚某某某、您的朋友某某某、您的同事某某某忽然得了什麼癌,不必訝異,這是日積月累無數毒素造成的。

農藥除了對人的傷害,當然也對大地萬物都傷害。動物吃了沾有農藥的果實、菜葉、草根,毒素累積造成不孕或卵殼太薄無法孵化或孵出畸形。鳥兒吃了中毒的昆蟲或蜥蜴或果實,也是同樣結局。農藥絕不是只殺了我們眼中的「害蟲」,連帶、間接也殺了許多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這報應最後都會回到人身上的。

許多健康專家都說洗菜、洗水果要用流動的水長時間沖洗,主要就是儘量洗去殘留的農藥。但台灣水豐則淹、水枯則旱,哪來那麼多水讓我們浪費在沖掉農藥上?現在外食人口那麼多,外面的餐館、自助餐店有用流動水長時間沖洗蔬菜水果嗎?

農藥之害最恐怖的就是吃了不會馬上死,而是慢性中毒尤不自知,而且身染怪病、重病的根由就是農藥也死無對證。

食品藥物管理局強調殘留量低於安全容許量就「安全無虞」,這是幫農藥商說檯面話,是沒有良心、不負責任的廣告話。有低能的官員做這廣告,我們人民可要聰明點不要給騙了!

資料來源: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網站

※本文原發表於賴鵬智的野FUN特區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李詩婷‧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