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3.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學者:4大建設條例 加速劣化國土政策


爭議條例涵蓋之行政區域,圖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繼民間團體大聲疾呼,抵制4條例(《離島建設條例》、「東部(區域)發展條例」、「原住民族地區建設條例」、「雲嘉農業特區條例」)瓦解台灣國土之部分條文,昨日有更多學者站出來,指陳台灣國土亂象,若通過4條例無非在脆弱不堪的國土政策傷口上撒鹽。

截至目前已有43位學者加入要求4條例部分條文(表)修刪法連署。學者表示,由於台灣是土地資源稀少的小島,且地勢山高水急,全島73%以上的土地屬於「山坡地」,也就是容易有土石流等災害之地區,再加上四面環海易發生海岸侵蝕,因此國土規劃更需慎重。不過,記者會上,經建會代表及國有財產局參事選擇為條例作解釋、背書,讓與會學者直搖頭。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4大爭議建設條例 國土機關未稱不妥

四條例買斷國土 環團籲刪部分條文

廖本全:區域性發展條例的危機

相似爭議:農村再生條例
 

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V.S經濟發展

作者:王力平

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之後,自由市場經濟伴隨著民主制度在全球各地蓬勃發展,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全球人口大量增加,物質的供需及各種產業規模快速成長,人類所有的活動皆以經濟發展為依歸,漠視生態環境的惡化。一直到1962年瑞秋.卡森女士出版了《寂靜的春天》一書之後,環境意識才逐漸浮現,漸漸的有更多人投入環境運動,在諸多議題上與經濟產業對抗,包括反對具污染性的化學工業、對地景環境破壞的礦業以及破壞森林的伐木業等。

環境運動在世界各地展開,也同時與主要的經濟產業造成強烈的對抗,因此許多生物與生態學家投入環境科學的議題研究,在1980年代開始出現了生物多樣性的議題,其中包含了與人類息息相關的環境品質,藉由理性的科學分析提醒世人:生物多樣性雖然不容易見到實質的經濟產出,卻與經濟發展有直接的相關,其中大部分是屬於社會及環境成本。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英國石油表示:「生質燃料是唯一可大量減少道路交通燃料排碳量的方法。生質燃料在2030年時,預計將會佔交通燃料總量至少12%。」然而生物燃料也引起爭議,排擠糧食耕種面積、甚至為此砍伐許多雨林,製程中的碳排放等等,都需要禁得起檢驗。畢竟目前國際糧價20年新高,氣候異常造成的嚴重歉收與國際原油價格飆漲都造成糧食危機,目前越南的西原地區省市目前也陷入嚴重乾旱,農作物枯死,水井水量嚴重不足。這場乾旱影響了農業與民生用電,使得農民的負擔相當沈重。這時如果把田地都轉植生物燃料,最後我們可能要成為變形金剛才能活下來了。

加州目前為了禁魚翅銷售、交易或食用激烈爭論中,甫宣布投入年底舊金山市長選舉的華裔參議員余胤良,將此案與尊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包裝,預料還將持續發酵。鯊魚除了對某些人來說好吃以外,還很美麗,有種叫「環吻犁頭鰩」的鯊魚,腹部的鰓孔、鼻孔、嘴巴排列,看起來就像是張微笑的臉,如果繼續為了口腹之慾而任性,就看不到其他生物的笑臉了。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正義不就是──在一起的農鄉共識會議

作者:munch

從2010年717凱道守夜開始,農陣喊出「一方有難,八方來援!」。從此開始台灣農村結盟的行動,凱道美濃收割大家到齊,相思寮尾牙眾人相聚,在政府不斷創造更多土地將被剝奪,更多環境將被破壞的農村,於是一場農鄉同盟共識會議,2月26、27日在竹東二重埔被召開。

農陣蔡培慧說,在一起就有力量,宣告著農運將從陣地戰,轉入總體戰時代,成為各別抗爭外,集體要求修法,找尋農村未來的「八方有難,一同對抗。」

當台灣農村結合的巨大力量,不只是力量聚集,更示意識的覺醒,會讓很多政權心驚,政客難看。

精采內文

 
 
 

學者:4大建設條例 加速劣化國土政策

本報2011年3月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民間團體大聲疾呼,抵制4條例(《離島建設條例》、「東部(區域)發展條例」、「原住民族地區建設條例」、「雲嘉農業特區條例」)瓦解台灣國土之部分條文,7日記者會上,學者紛紛指陳台灣國土亂象,若通過4條例無非在脆弱不堪的國土政策傷口上撒鹽。

徐世榮:4條例假發展建設之名架空、掠奪、搜刮國土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拿了4本國內學者所寫的土地相關重要著作表示,厚厚的論述都在說明台灣土地使用的現象,而4條例各十幾條的法令,就要變更台灣土地,諷諭法令制定之草率。

徐世榮表示,土地與一般商品不同,它除了是經濟商品,更是政治商品,是中央及地方政府、地方派系及建商財團利益交換及累積財富最主要工具。政府也藉由都市計畫與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的擬定、變更或鬆綁,讓地方派系及建商財團利炒作土地獲取暴利,尋求鞏固政治權力。他形容台灣的土地政策充斥著分贓、壟斷及剝削的特性。

徐世榮並以此角度來檢視4條例,認為根本名不符實,而是架空、掠奪、搜刮條例。架空是指,視現有的土地計畫及管制條例,土地徵收體制、國有財產體制以及國土保育體制於無物;全民共有的國有財產及許多原住民的傳統領域也隨之搜刮一空;並透過徵收的手段掠奪私有土地。

徐世榮對於國民黨版要釋放「國公有」土地甚感憤怒,他說其他版本都以「國、公有」土地表示,唯獨國民黨去掉一個頓號,將國有公用土地釋放,意即,連國防部、海岸等土地都將成為財團囊中物。

徐世榮譴責立法院在未經充分討論之前,竟然逕付二讀。他憂心在政府嚴重向財團、建商及地方派系傾斜之際,4條例也將剝削社會大眾及自然環境。

黃瑞茂:背離事實的土地資源搶奪戰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黃瑞茂說,立委透過4條例在都會區以外編列龐大預算進行開發,唯一說辭就是升格資源的排擠。黃瑞茂說,升格只讓全國舉債升高,債留子孫。4條例長得都很像,立委彼此之間的角力、加碼,接著就是喊價、就是密室協商。

黃瑞茂說,4條例顯示國家治理失衡,公有地、原住民傳統土地逐一到財團手裡,大埔事件或都更,住戶迫遷,自己蓋章讓自己遭迫遷,卻未告知人民權利,最後也不知誰得到好處。政府又以促參BOT、ROT名義,在案子尚未形成時,財團即已進場談條件促參。政府在此治理思考下開了很多便門,不斷以各種方式將國土、人民財產,做莊過繼給財團。

黃瑞茂感慨說,法令制定過程,原應讓民眾參公開討論,民眾卻不得其門而入。台灣國家混亂,對外無法面對極端氣候的問題,對內不知站在誰的身旁,最後是民眾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黃瑞茂以「空間戰爭」總結,無論是4條例、苗栗大埔事件或國光石化的土地爭議,都是一場在台灣血淋淋進行的土地資源搶奪戰。

廖本全:嗜「土」遊戲製造全民災難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廖本全呼應黃瑞茂的話,4條例除了政府做莊,更有政客當賭徒,而且是不要明天的賭徒。他形容為嗜「土」遊戲,這場遊戲中也讓各政黨顯露本性,並且集體比壞、比爛。

廖本全指出4條例的共同特色,都以發展建設為名,淪為空洞的口號,沒有實質內涵、目標、更沒有策略計劃目標;土地使用鬆綁;地方政府擴權;排除地權移轉的法令限制,特別是公有土地;透過土地使用鬆綁、地權轉移,圖利經濟資本;瘋狂撒錢,比誰灑得多。

廖本全說,將造成地權及地用危機。在台灣國土計畫殘缺不全,最上位無法令依據,區域計畫雖有法令依據,卻被限縮為管理非都市土地的工具,所以國土計畫先天不良到只有都市和非都市計畫的管理工具,再加上社會上有權力的人不斷蠶食鯨吞土地,並製造土地徵收的問題,荼毒社會弱勢的後天失調情況下,4條例更使僅剩的都市與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條法完全瓦解,變得無用,更使台灣環境敏感區功能持續退化、劣化,在極端氣候下,繼續製造災難。

他痛批「行政組織在這件事情上的表現失職、失責、失能、失智」,同時呼籲中央主管機關,民間已經站在其背後支持,沒有理由表現軟弱。

表:環團整理4條例7大亂象

土地釋出相關條文摘要

離島條例

東發條例

原建條例

雲嘉條例

1

土地使用變更審議以不超過1年為限

第7條

第7條

第7條

 

2

土地使用變更由縣(市)政府核定之,不受相關土地使用法令規定之限制

第7七條 (都市計畫法、非都市)

第7條

第7條 (原民會;非都市)

 

3

所需用地屬公有土地者,得辦理撥用,不受土地法第25條、國有財產法第28條或地方政府公產管理法令之限制

第8條

第8條

第9條 (未排除法令)

第7條

4

所需用地屬私有土地時,得辦理徵收,不受土地法第25條、國有財產法第28條或地方政府公產管理法令之限制

第8條

 

第9條 (未排除法令)

第7條

5

申請開發範圍面積在50公頃以下者,其興辦事業計畫及環境影響評估之審查,由地方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第8條修正

 

 

 

6

屬促進海岸觀光遊憩建設者,得在國有非公用海岸土地作開發建築使用,不受土地法第十四條第一項及第25條、國有財產法第28條及國有非公用海岸土地放租辦法之限制

第8條修正

 

 

 

7

為發展農業特區之觀光產業及照顧居民之生活,林班地內建築物之建築管理,不受森林法、建築法限制

 

 

 

第8條

Top

 

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V.S經濟發展

作者:王力平

環境運動的崛起

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之後,自由市場經濟伴隨著民主制度在全球各地蓬勃發展,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全球人口大量增加,物質的供需及各種產業規模快速成長,人類所有的活動皆以經濟發展為依歸,漠視生態環境的惡化。一直到1962年瑞秋.卡森女士出版了《寂靜的春天》一書之後,環境意識才逐漸浮現,漸漸的有更多人投入環境運動,在諸多議題上與經濟產業對抗,包括反對具污染性的化學工業、對地景環境破壞的礦業以及破壞森林的伐木業等。

環境運動在世界各地展開,也同時與主要的經濟產業造成強烈的對抗,因此許多生物與生態學家投入環境科學的議題研究,在1980年代開始出現了生物多樣性的議題,其中包含了與人類息息相關的環境品質,藉由理性的科學分析提醒世人:生物多樣性雖然不容易見到實質的經濟產出,卻與經濟發展有直接的相關,其中大部分是屬於社會及環境成本。

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利用價值

生物多樣性帶給人類生活直接價值的範圍相當廣泛,其中消耗性利用價值主要與原始社會或低開發環境密切相關,尤其以採集、狩獵為主的民族,直接利用環境資源滿足生活所需,例如砍伐樹木為薪炭或建築材料;採集果實、葉片、蜂蜜,及獵捕各種鳥、獸、昆蟲及魚類為食。許多農業社會也捕捉魚類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這樣的生活模式在臺灣的早年、甚至現都還存在著。

直接的生產性利用價值,現在仍然廣泛的存在世界各地的經濟活動中,其中較具代表的為伐木業及漁業。這些產業直接將取自於自然界的資源做為商品,並且轉換為貨幣財產;其中森林產業不僅林木的生產,還包含許多相關副產品,例如真菌類的各種香菇、靈芝等。

而漁業更是人類直接利用生物多樣性的極致表現,所有的海洋生物小至數公克的螺、貝類、海洋中的鮪魚、旗魚、鯊魚甚至是體重超過百噸的藍鲸,都是人類對於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利用價值,若非海洋環境中有著如此豐富的物種維持生態系統的運作,就無法擁有如此龐大的資源可供利用。以東京築地為例,約1700多個水產販售攤位,出售日本海域2000多種魚類,其中較具食用價值的約400多種,平均每一天賣出270萬公斤的海鮮,一年的交易總值可達50億美金以上,相當於斐濟共和國的國內生產毛額,這都是生物多樣性創造出來的實質經濟價值。

生態,也是一筆好生意

近年,蓬勃發展的生態旅遊,更是生物多樣性創造出來的新興產業,例如賞鳥、賞鯨豚、賞蝴蝶及各種戶外生態教學等,這些產業是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屬於非消耗性的利用。以臺灣而言,賞鳥活動就創造出了許多旅館、交通、餐飲,望遠鏡、攝影器材、鳥類圖鑑與相關書籍的經濟活動。另外,南投桃米社區、墾丁社頂部落、及嘉義頂笨仔社區等,也依靠社區周邊的棲地創造出多樣的物種,成為居民解說導覽的重要資源,吸引許多遊客造訪,間接依靠生物多樣性成就社區的經濟發展。

降低經濟損失及環境災害

非消耗性價值還有許多看不見、受到忽視的部分,例如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態系統價值,包含穩定水文、減少土壤沖蝕與維持生態環境系統平衡等重要功能。

水文的穩定對於臺灣特別重要,颱風季短時間龐大的降雨量造成山崩、土石流及淹水等災害,每年都造成數十億甚至是上百億的財產的損失。而森林生物多樣性較佳的環境,確實能減少洪峰逕流的量,延遲洪水集中的時間,就能夠減少洪水災害的損失。以馬來西亞為例,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天然森林與經濟農業森林(橡膠與油棕櫚)相比較,天然林的洪峰逕流量僅剩一半,而且逕流緩速又時間延長,不僅降低水災的危害,同時也兼具蓄水的功能。

減少土壤沖蝕也是生物多樣性的功能。伐木基地在降雨過後,溪流中的懸浮物比天然森林增加70-97%。土壤沖蝕所造成的影響包含植物生存空間消失、山崩、土石流、河岸堆積等問題,另外也造成攔砂壩、水庫壽命縮短以及自來水廠的淨水成本提高。

維持生態環境系統平衡是最重要、但卻最被人忽略的部分,因為生態系統的平衡就是依賴多樣的生物在自然環境中,擷取太陽能產生營養循環以及能量流動持續的運作,少了其中的任何物種,都有可能讓生態系統運作施衡,並對人類造成不易估算的嚴重負面影響。例如近年世界各地蜜蜂因病毒感染而大量死亡,造成許多農作物無法授粉,導致生產系統崩潰。因此維護生物多樣性對於人類生活品質及經濟發展具有實質的相關性。

後代子孫承擔社會成本

經濟發展與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但是對於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運作,至今仍鮮少討論研究。尤其是政治、財經、工商業領域的人們,由於過去所受的教育中缺乏生物、生態與生命的論述,及只重視即時可見的經濟效益,因此總是在喊著「拼經濟」口號中忽略了許多看不見的社會成本,而這項成本將由後代子孫一起承擔。

所以,更必須透過環境教育的力量,讓更多人願意為長遠的經濟發展與生活品質,參與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工作,期待一個更美好、永續發展的地球公民社會。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降低交通運輸碳排放 BP力推生質燃料

本報2011年3月8日綜合外電報導,黃健強編譯;蔡麗伶審校

3月2日,石油業巨擘「英國石油」(BP)一名高階主管表示:「生質燃料是唯一可大量減少道路交通燃料排碳量的方法。生質燃料在2030年時,預計將會佔交通燃料總量至少12%。」

英國石油公司生質燃料部的策略、法務和通訊總負責人梅斯(Olivier Mace)於一場歐洲農業(Agra Europe)主辦的記者會中表示:「有關減少道路交通的碳排放,除了生物燃料外,我無法提出任何其它可以解決的方案。」

梅斯說到:「電力或許『有一天』會取代一般燃料,而天然氣也有可能會與一般燃料混合使用,但如果要取代全球燃料消耗量到10%甚至20%的比例,我們相信目前只有生物燃料可以辦的到。」

英國石油公司預測,2030年時會有將近12%的道路交通燃料改採用生質燃料,而且梅斯表示這只是保守估計而已。

「我個人覺得生質燃料比例有可能會更高。」他強調:「這份預測報告不包含亞洲許多的生產活動。在接下來20年裡,中國和印度很有可能是亞洲國家中道路交通燃料需求成長最大的國家。」

然而,梅斯也表示,「生質燃料已引起大的爭議,特別是在歐洲。」

生物燃料爭議

有批評指出生質燃料目前主要是由穀物、糖和植物油等作物中產出,因此在製造生物燃料的過程中會增加碳的排放,特別是為了增加這些作物的產量而砍伐許多雨林。

梅斯表示,這些爭議需要注意的是去區別好的和壞的生質燃料來源,而不是去注意是否要有生質燃料這個問題。他表示:「我堅決相信妥善地製造生質燃料可以解決碳排放的問題,並且嚴厲譴責不當地製造生質燃料。」

英國石油公司的合資企業Vivergo公司,目前正在英格蘭東部的赫爾(Hull)興建生物乙醇製造廠,梅斯指出它將會是英國最大的製造廠。

梅斯向路透社記者表示,這個廠將會在今年開始生產,它將會使用超過一百萬噸的小麥來生產生物乙醇和高動物性蛋白飼料。「相較於礦物燃料,這個製造廠預計可節省超過60%的碳排放量。」他表示:「生物燃料作得好,可使混合能源的技術邁向一大步,生物燃料將會在先進科技中逐漸成為重要的角色。」

【參考資料】路透社報導

Top

 

氣候異常、油價飆 國際糧價20年新高

摘錄自2011年3月4日公共電視報導

根據經濟學家的看法,有多重因素導致這波糧價飆漲。首先是中國印度這類新興國家,因為所得提高,肉類需求牽動飼料用穀物的需求。美國農業部的統計顯示,二月份全球的玉米存量只剩下53天,是37年來的最低紀錄,黃豆存量也是18年來最少。

其次是氣候異常使得部分糧食出口國嚴重歉收,例如俄羅斯的乾旱,最終迫使莫斯科當局禁止穀物出口。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油價。中東局勢不穩,國際原油價格又站上每桶100美元大關。由於糧食生產所用的機械,和糧食運輸所用的交通工具,全都離不開汽柴油,更增加糧食價格的成本壓力。

聯合國糧農組織經濟學家表示,這種高油價維持得越久,就越會有外溢效果影響糧價,特別是未來幾個星期、或是幾個月。

為了因應糧食危機,各國紛紛謀求對策。美國大宗物資業者,呼籲聯邦政府暫時解除部分保育區的開發限制,增加農作物生產。糧食依賴進口的韓國,打算在美國設立合資公司,直接到芝加哥期貨市場購買穀物。而糧食出口國的烏克蘭,也找上芝加哥的期貨業者幫忙,要在自己國內建立穀物期貨市場,尋求長期間的價格穩定。

Top

 

越南西原區乾旱嚴重農作枯死

摘錄自2011年1月7日中央社河內報導

旱季剛開始,但越南嘉萊、昆嵩等西原地區省市已陷入嚴重乾旱,農作物枯死,水井水量嚴重不足。

根據嘉萊省農業報告,目前農作物乾旱面積近8000公頃。在諸拔縣,420公頃農田無法耕作,2個灌溉工程的水源枯乾,另外2個灌溉工程缺水,其他灌溉系統也即將進入缺水警戒。諸拔縣農業管理機構預報,若是乾旱再持續10至15天,可能枯死的稻作面積將高達700公頃,同時2000公頃的咖啡園嚴重缺水。

乾旱不僅影響農業,且嚴重影響民生用電。嘉萊省雅麗大型發電場目前已創50年以來的最低水位。昆嵩省,2200口井與自流水利工程已乾涸,人民生活嚴重缺水,許多農作物也開始枯萎。為了拯救農作,農人需購買各種灌溉機。在油價上漲的情況下,農人負擔日益沉重。

一位農民說,每畝田的灌溉用水要使用80升的油,若乾旱期持續到4月,只好繼續使用馬達抽水,每畝將虧損500萬至1000萬越南盾(約250至500美元)。

Top

 

禁魚翅?加州反應兩極

摘錄自2011年3月6日中央社洛杉磯報導

加州華裔眾議員方文忠提案,禁止加州食用或銷售魚翅,以保護海洋生態。但這項提議引發華裔參議員余胤良的反對,認為應該尊重中華傳統文化,不應禁止。

舊金山眾議員方文忠和霍夫曼(Jared Huffman)2月14日在加州眾議院提出法案,禁止加州食用或銷售魚翅,以保護鯊魚與海洋生態,法案並針對華人推出中文口號,希望大家共同「保護鯊魚、保護海洋」。

一旦這項法案通過,未來在加州不論是銷售、交易或食用魚翅的商業活動都將觸法。不過這項法案遭到余胤良的反對,他昨天出席活動時呼籲尊重華人傳統文化,反對不做區別的禁止銷售魚翅。

余胤良指出,這是對亞洲文化的攻擊,和對美食的不公平對待,這是對華人數千年飲食傳統的不當干涉。余胤良已經宣布投入11月舉行的舊金山市長選舉,魚翅議題預料還將持續發酵。

Top

 

犁頭鯊好幽默 肚上有臉會微笑

摘錄自2011年3月8日中央社屏東報導

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世界水域館的巨藻缸,有1種叫「環吻犁頭鰩」的魚,腹部的鰓孔、鼻孔、嘴巴等器官排列,看起來像是1張微笑的人臉,常讓遊客嘖嘖稱奇。

環吻犁頭鰩屬底棲性魚類,為東太平洋特有種,細長又寬厚的外觀看起來就像1把吉他,所以又有「吉他魚」的俗名,在台灣稱為「犁頭鯊」。

環吻犁頭鰩棲息於港灣海草床、河口,或鄰近礁岩下泥或沙質底部,具有流浪性但群居,白天穴居沙中,晚間覓食螃蟹、蠕蟲、蛤、小魚,灰白色的外觀利於不讓敵人發現,防止被捕食。當牠悠遊穿梭在海藻森林中時,就像是跳起華爾滋般的水鳥,姿態美麗又優雅。

環吻犁頭鰩的腹部像1張微笑的人臉,整條魚呈扁平狀,在水中悠游時,遊客很容易就看到它的腹部,正面也有人臉形,但沒有腹部清楚。

Top

 

論壇∣正義不就是──在一起的農鄉共識會議

作者:munch

【正義不就是──在一起就有力量】

從2010年717凱道守夜開始,農陣喊出「一方有難,八方來援!」。從此開始台灣農村結盟的行動,凱道美濃收割大家到齊,相思寮尾牙眾人相聚,在政府不斷創造更多土地將被剝奪,更多環境將被破壞的農村,於是一場農鄉同盟共識會議,2月26、27日在竹東二重埔被召開。

農陣蔡培慧說,在一起就有力量,宣告著農運將從陣地戰,轉入總體戰時代,成為各別抗爭外,集體要求修法,找尋農村未來的「八方有難,一同對抗。」

當台灣農村結合的巨大力量,不只是力量聚集,更示意識的覺醒,會讓很多政權心驚,政客難看。

【正義不就是──不要徵收未來】

再暴虐的時代,什麼都可以拿走,但別拿走人民的希望。政府徵收土地,徵收到無法無天,甚至將徵地看成籌措政治財源,於是農民開始翻臉。以往農作賤價,環境污染,農村無奈忍受,現今連依賴的生計、自足的生活,唯一的希望都要拿去,當然生氣,很生氣。

【正義不就是──守護家鄉的毅力】

竹東二重埔劉會長,不賣土地,只想留住故鄉的美麗。二重埔反科技園區歷史久遠,首次農鄉同盟共識營在此地召開,格外有意義。

【正義不就是──從大我到小我】

政府總愛說,為了公共利益的大我,犧牲農村幸福的小我。結果很多捍衛幸福的小我,形成對抗政府不義的大我。桃園鐵路地下化自救會,反對著鐵路旁的林園大道,毀到居民的農地、房子,他們只想表達,真實小我的幸福,遠比虛構的大我,重要很多。

【正義不就是──即將解脫的心情】

灣寶抗爭多年,種種歷程幾乎成為土地正義抗爭的範本,到了今年灣寶想畫下一個美麗逗點,結束勾勾纏的開發,邁向尋找農鄉新生命的時代。方法、途徑?等著看就知道。

【正義不就是──土地四姐妹喊出時代】

4位竹南大埔的大姐,在苗栗縣府毀田搶地下,一喊衝上國際,讓世間看見台灣土地不正義,隨後漫長的抗爭、談判過程,四姐妹踏上人生的漫漫旅程,當她們以母性的毅力,堅決捍衛家鄉,真的!頑皮的政府要小心。

【正義不就是──牽起農鄉的紅線】

農陣培慧老師說,2011年有二大心願,一、土地正義能平反,二、快把自己嫁掉。但是她一直忙、一直忙,上完街頭要搞結盟,結盟完畢再拼修法,當農鄉一一被她牽起團結的紅線,她的人生紅線會在何方?遠拍美照一張,不嘶喊的培慧,很美的!

【正義不就是──詹律師的農村正義】

詹律師很拼!拼著不賺錢的環境官司,甚至組成法農小組,草擬民間土地徵收條例。他外表很嚴肅,希望萬事有條理,但是實際心很軟,常說官司太多不能再接,但是一聽不義情事,又是一頭栽入。

【正義不就是──徐老師的漫畫書】

會議裡,徐世榮老師拿出一本漫畫書,描寫日本農民反對成田機場開發的土地抗爭。他說,土地正義爭的不只是土地,而是一種生活態度。幾年來,徐老師的演說,從學者轉向哲學家,他不太談專業的土地規劃,而是傳布人間土地的生活價值。

【正義不就是──生活的下一步】

土地抗爭,面對問題都是抗爭之後的下一步?這也是農陣開始思考的問題,徵收的不義,可以抵抗奸邪,但是土地的真價值,卻必須從土地裡尋找。楊秀之是農陣成員,在工研院工作,她嚐試尋找農村與園區互動的自然模式。

【正義不就是──爬樹的權力】

其實農村很好玩,會讓很多人回歸童稚,享受一種無拘生活。在二重埔巡禮中,陸女士和黃小弟一溜煙就上樹,笑容就是親近土地的真價值。什麼!陸女士說,要和回文落落長的署長、局長比爬樹,輸了就放棄開發農村。

【正義不就是──二十七十玩團康】

會議到中午,農陣培慧突發奇想,拉著學者農民玩團康,說是要振作下午討論精神,於是從20到70歲,全在草地上笑著!也好啦!抗爭讓人煩心,玩樂也算團體療癒,下次玩躲摸摸好了!反正環境天團不怕人數多。

【正義不就──-阿媽的笑容】

二重埔劉會長的母親,在會議進行時一直坐著聽,聽大家談保衛鄉土,眼看子孫玩樂。常常在想,保衛土地,除了為了下一代的幸福,上一代的笑容,也是該珍惜。阿媽的笑容,她們那管土地多少錢,到這年紀,她們在乎身邊多少人。

【正義不就是──白紙黑字要算數】

拼了好久,二重埔劉會長拿出官方文書,政府宣示重視優良農地,一張文書高興好久。問題是在這個地方不鳥中央的年代,有依據不是有結果,還是要逼著政府說話算數。

【正義不就是──田園的馨香一株】

以往為農村,馨香一柱拜求土地平安。到現今,農村徵收拆到連土地廟也不保,神明救不了人間,人民需得自己努力,一場共識會議,個個都是土地神,用人生的力量,捍衛自己深信的價值。

【正義不就是──美麗永不消失】

對於沒有農村故鄉的人,保護農村,偉大點說法是希望別人過的好,自私點說法是留下一塊可以城市出走的空間。無論目的為何?共識營裡大家都在一起,在一起就有力量,在一起就能在勝利與挫折間,相互哭泣、相互鼓勵。土地抗爭是條漫長的路,要能上街嘶喊,也要學會欣賞風景。

農鄉共識會議,在一起就有力量,善牽正義紅線的培慧老師,說的真好!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李詩婷‧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