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11.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產前接觸雙酚A 女童易有心理問題?

情緒失控的女童 (Photo by fisita)

兒童是下一世代的主人翁,但在這一世代不負責任的行為下,卻是生活在處處危機之中,前陣子才爆發台灣兒童營養午餐舞弊,以及驗出農藥殘留事件,最近國際間又有一份報告指出,女童在母親懷孕時若接觸到塑化物質雙酚A,和其情緒異常、心理問題有所關連。

雙酚A是一種用於廣泛用於製造持品塑膠容器和罐頭內襯塗料的化學物。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2009年進行的研究中已顯示,用PC(聚碳酸脂)塑膠瓶喝飲料,會增加泌尿系統的BPA含量。如今一份刊登在《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的最新研究則顯示,妊娠期間曝露在雙酚A環境下,與3歲的孩童有較多行為問題,兩者之間有關聯性,特別是對女童而言。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環境荷爾蒙入侵全台河川都遭殃

美研究:食品包裝不當 讓雙酚A吃下肚

從塑化劑風波 重新認識環境荷爾蒙

母親的小小心願 —— Green UP! 呵護小寶貝的健康與安全

以「河」為貴∣找回在地生命力的親水空間

作者:陳瑋駿、林穆琳

以往為了防洪治水,河溪旁築起許多高堤;為了便利交通,河圳加蓋或築起高架橋……對許多人而言,河川變成排水溝,再無生命可言。幸好近年來,台灣逐漸了解到「親水空間」的重要;試想,河堤變矮,河水變乾淨,河岸綠地變多,人們在此散步、騎自行車,累了就坐在河邊看鳥飛魚游,多麼愜意!

河流孕育一個城鎮的文明,成為當地歷史文化的根源;全球有愈來愈多城市,試圖重新找回河與人的親近,一股「水岸復興運動」風潮因運而生,在妥善包裝之下,讓河川伴隨城市散發魅力,成為觀光休閒親水的好去處,並創造豐厚的經濟價值。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葉人豪

今日的頭條才剛提到雙酚A的危害,環保署就在日前公布的全台河川環境荷爾蒙報告中表示,全台的30條河川都都遭殃。此外,每天供給學童的營養午餐也出了問題,據消保會抽查,在6縣市的營養午餐中驗出加工肉品含有氯黴素,甚至在蚵白菜中驗出5種不同的農藥殘留,讓我們不禁擔心下一代的飲食及生活。

而暨德國宣布2022年退出核電之後,比利時也在日前達成共識,自2015年起,先後關閉境內7座核電廠,預計在2025年全面廢核。成為暨德國後最新宣布廢核的歐洲國家。

日本的研究報告指出,近期菲律賓板塊及大陸板塊正在緩慢滑動,可能誘發東京灣大地震。研究中發現這兩塊板塊移動間隔時間拉近,應該與3月的地震有關。而泰國曼谷的水患剛挺過了湄南河的最大洪峰,工業區企盼能在90天內復工,政府預計災後將花九千億泰銖(約台幣八千七百億元)於重建、整頓防洪和水利系統、協助工業區復原。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環境教育最佳錯誤示範

作者:環境資訊電子報讀者

在經過17年的推動,我國終於今年實施「環境教育法」,成為亞洲第3、全世界第6個實施環境教育法的國家,值得贊許與驕傲。

「環境教育法」立意良善,原意不外乎透過環境教育讓民眾更了解環境問題,培養公民意識,並推動保護環境的具體作為。

但是問題來了,主管環境教育的管理機關-環保署,卻在執行過程中,以最不環保與花費民眾大筆經費的方式,進行各項認證。

精采內文

 

產前接觸雙酚A 女童易有心理問題?

摘譯自2011年10月24日ENS波士頓報導;黃健強編譯;蔡麗伶審校

情緒失控的女童 (Photo by fisita)由哈佛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辛辛那提市兒童醫院和醫藥中心以及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的西門菲沙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所進行的新研究報告首次指出,胎兒於子宮內時暴露於雙酚A中,與年輕女孩的行為和情緒異常有關連,雙酚A是一種用於製造塑膠容器和罐頭內襯塗料的化學物。

許多產品都含有雙酚A(BPA),包括像罐裝食品的內層、聚碳酸脂塑膠、牙齒密封劑和由感熱紙所製成的現金收據等。

大多數生活在工業化國家的民眾都曝露在雙酚A中。此化學物已被指出會影響動物的正常發展,並且與人體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關聯。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2009年進行的研究中已顯示,用PC(聚碳酸脂)塑膠瓶喝飲料,會增加泌尿系統的BPA含量。

這份研究刊登在《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上,其主要作者、也是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環境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員Joe Braun表示,他和研究同仁發現,妊娠期間曝露在雙酚A環境下,與3歲的孩童有較多行為問題,兩者之間有關聯性,特別是對女童而言。

在辛辛那提地區,研究人員從環境研究的健康狀況評估測量中蒐集了244位母親和她們3歲孩童的相關資料。受試的母親於懷孕期間提供3份尿液樣本和產後1次,以檢驗其中的BPA含量。她們的小孩則從1歲到3歲期間,每年進行一次檢驗測試。當孩童3歲的時候,母親則完成了她們小孩的行為評估調查。

Braun表示:「沒有孩童有臨床上的異常行為,但有些孩童比起其他孩童有較多的行為問題。因此我們檢驗母親和孩童的BPA濃度和異常行為。超過85%的母親尿液樣本測出含有BPA,而超過96%的孩童尿液樣本含有BPA。」

研究人員發現母親的BPA濃度與第一次採集的樣本和產後的樣本相似。而孩童的BPA含量從1歲到3歲之間逐漸減少,但比起母親的BPA含量要高且更易產生變異。

在調整過相關可能的因素後,發現增加妊娠期間的BPA濃度與女童過動、具侵略性、緊張和壓抑等行為以及較差的情緒管理和控制有關連性。而在男孩身上卻未發現相同的關連性。

Braun說:「此研究證實了先前研究指出,在子宮內曝露於BPA中會對孩童的行為產生影響,但此研究是首次指出在子宮內期間曝露在BPA下所產生的影響,比在幼年時期接觸到BPA要來的重要。不是在幼年時期,而是在妊娠時期所接觸到的BPA會影響神經行為,而女童似乎比男童更容易受到BPA影響。」

研究報告指出:「雖然還需要有更多的研究來瞭解BPA對健康的影響,但臨床醫師仍可建議民眾盡量避免罐裝和包裝食品、營業收據的感熱紙,以及標示有數字7的可回收聚碳酸脂瓶以減少接觸BPA。」

Bruce Lanphear是西門菲沙大學的資深研究人員。於10月19日,Lanphear得到史特靈的爭議研究貢獻獎(Sterling Prize in Support of Cobntroversy)。

他表示:「其實我一開始並不是想要當一位研究員,我只是想要為大眾的健康做一點改變,我想要推動修改法令。」

BPA的研究經費有部份是由國家環境健康科學會和美國環境保護機構所贊助。

Top

 

以「河」為貴∣找回在地生命力的親水空間

作者:陳瑋駿、林穆琳

編按:即日起推出新專欄:以「河」為貴,每月一次,為您介紹國內外川復育的概念,呈現人類加諸在河川本色上的種種不當做法,以及恢復以「河」為貴、為尊的實際行動,期待您一起來關注。

以往為了防洪治水,河溪旁築起許多高堤;為了便利交通,河圳加蓋或築起高架橋……對許多人而言,河川變成排水溝,再無生命可言。幸好近年來,台灣逐漸了解到「親水空間」的重要;試想,河堤變矮,河水變乾淨,河岸綠地變多,人們在此散步、騎自行車,累了就坐在河邊看鳥飛魚游,多麼愜意!

找回親切且親水的河岸

為維持碧潭水位建造的攔河堰

河流孕育一個城鎮的文明,成為當地歷史文化的根源;全球有愈來愈多城市,試圖重新找回河與人的親近,一股「水岸復興運動」風潮因運而生,在妥善包裝之下,讓河川伴隨城市散發魅力,成為觀光休閒親水的好去處,並創造豐厚的經濟價值。

韓國的清溪川,曾是一個舉世知名的例子,它在高度都市化中被加上了蓋,搭上了高架橋。在拆除高架橋、淨化水質後,終以清淨的面貌重見天日,人們在岸邊漫步,小魚在河中洄游,白鷺、野鴨在此棲息,連空氣也淨化了。周邊的房價、地價更開始飆漲,每年吸引兩、三百萬人次的外國觀光客,為韓國創造可觀的經濟價值。

這波將人與河距離拉近的運動,近年來也在國內各地紛紛興起。高雄愛河下游整治成功,河岸兩旁人行步道和咖啡座林立,河中帆影點點,讓愛河從一條臭水溝轉變為高雄人引以為傲的觀光地標。再以新北市為例,近3、4年間亦陸續完成數個大型水岸再造工程;其中新店溪「大碧潭再造計畫」,即透過「親水河岸營造」、「水岸商店街景觀改造」與「夜間光雕」,將碧潭打造成具有異國情調的水岸空間,不論水上或岸邊,人們都能以不同方式「親水」。秀朗堰預定地,兩旁樹叢林立,是鳥類棲息之所

親水空間營造需要整體生態思維

然而為了營造親水空間,我們不能只是著眼在水質淨化或河岸硬體改造,而需要更完整的生態思維和作法。

為了一個河岸再造計畫,可能對當地生態產生巨大影響──原先悠然棲息的水鳥或魚蝦,在煥然一新的河岸變得愈來愈少見;在地居民被強制拆遷;經過整治的河岸雖然華麗整潔,也可能因為過度包裝,反而脫離在地社群的文化特色,讓人感到疏離、陌生。

即使一個成功的河岸改造計畫,若完工之後疏於維護,也極可能導致蚊蟲孳生,水體混濁,讓民眾不再願意前來「親水」。這些都是在規劃之初即要避免的。

再以韓國清川溪為例,有人即批評這條韓國人引以為傲的河,充其量只是一條沒有生命的人工排水道,因為其河床下方和兩側都鋪上不透水層防止滲漏,百分之百水泥化,嚴重防礙了自然生態。此外要維護清溪川的潔淨,每年要花費台幣兩億元,以馬達將漢江水抽到上游注入活水。萬一經濟蕭條,清溪川即可能因維護成本過高而再度窒息死亡。

演繹每條河的獨特故事

親水河岸的營造,是為了重新找回人與河川的感情。這感情,來自潔淨河中躍動的魚、樹梢佇足的鳥、岸邊玩耍的蝦蟹等大自然生命所帶來的感動,此外,還來自人們長久以來傍水而生的歷史足跡。也因此,如何透過河川,感受到當地生態與社群的生命力,遠比在河岸大興土木更為重要。否則,我們可能到全台每個地方,都只看到類似的河岸石階、一樣的步道、相同的光雕橋;河岸的獨特面目失去原我,再度趨於單一。

站在岸邊,我們樂見一條生態與景觀、環境和人文融合的悠悠流水。如果忘卻「以生態為中心」才是河川整治及水岸改造的根本,缺乏對於在地生態──包括自然生態與文化生態的尊重,那麼我們其實只是在以親水河岸之名,蓋建另一種粉妝過度、面目單一且更難以跨越的「高堤」,不是嗎?

Top

 

環境荷爾蒙入侵全台河川都遭殃

摘錄自2011年11月1日中國時報報導

環保署30日首度公布全台河川環境荷爾蒙調查報告,全台30條河川都被檢測出環境荷爾蒙,塑化劑DEHP和溴化阻燃劑檢出率和檢出濃度最高。學者警告,長期曝露在環境荷爾蒙偏高的毒性環境下,除了會影響甲狀腺功能,也會對初出生哺乳動物智力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引發致癌風險。

塑化劑DEHP等環境荷爾蒙濫用,不但會造成內分泌失調,甚至有可能導致不孕症或引發癌症。

環保署委託學者從民國90年開始,長期監測全台30條河川環境荷爾蒙殘留及濃度變化,結論是「無一倖免」。高雄師範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田倩蓉指出,從過去10年追蹤發現,DEHP和溴化阻燃劑濃度在各河川都呈現居高不下現象,顯示這兩種境荷爾蒙持續被釋放到自然環境中。

DEHP濃度偏高是因為國人過度普遍使用塑膠製品所致,溴化阻燃劑則是因被廣泛使用在電子電器、塑膠製品、防火建材和紡織品達到防火效果。田倩蓉表示,各種添加DEHP或溴化阻燃製品經過掩埋處理後,就會透過降解作用成為環境底泥,經過雨水沖刷進入河川,造成環境汙染。

台灣河川的雙酚A和壬基酚濃度也均高於其他國家。田倩蓉指出,環境荷爾蒙雖然會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造成危害。不過,國人目前吃的都是養殖魚類,很少吃野生魚類,河川受到環境荷蒙汙染,是否造成民眾健康危害,還有待觀察。

 Top

 
 

營養午餐食材抽查 1件蚵白菜含5種農藥

摘錄自2011年11月1日教育廣播電台報導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針對6縣市學校營養午餐食材供應商和團膳公司,抽樣57件午餐食材,在生鮮肉品部分全都合格,不過有4件加工肉品驗出氯黴素等動物用藥,6件蔬菜驗出農藥殘留;消保會請教育部督導學校,對於不合格食材的供應商依契約規範處理,並請縣市衛生局追查肉品來源,依法查處廠商。

消保會隨機抽樣57件營養午餐食材,除了臺東縣全數合格外,其他包括臺北、新北、桃園、臺中,臺南5個縣市,都各有1到4件不合格食材。比較嚴重的是桃園縣裕民田食品公司的蚵白菜,竟然一次被驗出殘留5種農藥,其中有1種還超標20倍;臺南麻豆區農會驗7件有3件蔬菜有農藥殘留;CAS產品18件當中有2件不合格。

教育部體育司科長傅瑋瑋說,地方政府會督導學校立即停止採購相關不合格產品,未來,教育部會持續結合農委會和衛生署,加強稽查團膳業者和食材供應商。

消保會將於11月17號邀集教育部、農委會、衛生署,針對不合格的供應商、製造商和農戶,研議具體改善措施。

Top

 

比利時政黨達共識 2025全面廢核

2011年11月1日摘錄自新頭殼報導

比利時6個主要政黨30日達成共識,同意自2015年起,先後關閉境內7座核電廠。根據相關計劃,最老的3座核電站將於2015年率先關閉,預計2025年起全面退出核電。成為繼德國後,最新同意廢核的歐洲國家。

比利時曾於2003年決定廢核,但當時不穩定的政壇局勢使計劃的實施受阻。直至今年3月的日本福島核災後,相鄰的德國率先決定於2022年退出核電,此議題重新受到比利時當局矚目。

為了避免能源價格飆漲,將尋求足夠的替代能源,作為退出核電的先決條件。廢核計畫將成為數周後主要6黨籌組比利時聯合政府的基石,至於關閉核電廠和轉型再生能源資源的明確時間表仍待研擬。

比利時成為最新同意廢核的歐洲國家後,當地電力公司Electrabel今 (1) 日提出警告。Electrabel表示:「此項決定是一個非常政治性的決策,廢核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Electrabel認為,已經是能源淨進口國的比利時,對鄰國的仰賴恐加深。此外,以熱能取代核能恐提高碳排足跡,且大幅增加消費者電費負擔。

Top

 

日研究機構警告 兩板塊滑動可能誘發大地震

摘錄自2011年11月1日摘錄自中國時報報導

日本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說,臨近東京都的千葉縣房衝半島近海海底,板塊滑動速度有加快趨勢,很可能會誘發群發性地震,包括東京灣大地震。

日本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說,在這處海底,菲律賓板塊和大陸板塊正在發生緩慢滑動現象。他們觀察發現,以往這兩大板塊的滑動一般是間隔6年發生一次,而今次只間隔了4年零2個月,這意味著受到3月的東日本大地震影響,這一地區的板塊滑動不僅提前,而且速度加快。光是在10月26日到30日之間的5天時間裡,水深20公里處的兩大板塊已經滑動了6公分。

他們提出警告說,房衝半島近海板塊的滑動變化,很有可能會誘發群發性地震,包括東京灣大地震。

Top

 

曼谷挺過洪峰 工業區拚90天內復工

摘錄自2011年11月1日摘錄自自由時報報導

整個大曼谷地區五十區中,有十五個區域淹水,政經心臟市中心雖然躲過水患,但在北、西部曼谷郊區、其他省府的人早已深受水患之苦,有些地區泡在水裡數週、數月之久。災情嚴重的曼谷以北巴吞他尼府居民說,三十一日首見水位消退約五公分,但當地淹水仍達一百五十公分深。隨水患而來的登革熱、瘧疾和痢疾疫情也正威脅災區。

這次因異常嚴重的雨季豪雨,和接連幾個熱帶風暴引起的洪災,從七月底至今已造成三百八十一人死亡,全國逾三分之一行政區受災,淹沒這個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的二十五%稻田、約一百六十萬公頃,迫使數千家工廠停工,尤其是巴吞他尼府、大城府有七個工業區淹水。

泰國央行已將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七月間的四.一%腰斬到二.六%,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將較上季縮水一.九%。政府預計災後將花九千億泰銖(約台幣八千七百億元)於重建、整頓防洪和水利系統、協助工業區復原。

Top

 

論壇∣環境教育最佳錯誤示範

作者:環境資訊電子報讀者

實施環境教育,帶領學童翻閱圖鑑。

在經過17年的推動,我國終於今年實施「環境教育法」,成為亞洲第3、全世界第6個實施環境教育法的國家,值得贊許與驕傲。

「環境教育法」立意良善,原意不外乎透過環境教育讓民眾更了解環境問題,培養公民意識,並推動保護環境的具體作為。

但是問題來了,主管環境教育的管理機關-環保署,卻在執行過程中,以最不環保與花費民眾大筆經費的方式,進行各項認證。

首先所有的申請表格皆以紙本郵寄的方式處理,完全未使用更環保與無紙化的處理,讓人百思不解。

而以環教人員認證為例,除了以學歷認證外,其餘以經歷或專長申請環境教育人員認證者,皆被要求申請者自行前往桃園環訓所進行「初審」會議,這途中所產生的碳足跡,難道做環教的執行人員全然不在乎?

這還不打緊,當申請認證者在結束自我呈現與詢答後,宣讀結論前的第一步是大肆為在場所有申請者拍照留念,而宣佈的結果居然是由於申請表格設計不良,要求申請者針對「環境教育能力」及「著作有助於環境教育推廣」補件,才能讓復審會議的委員了解其經驗,這樣的初審會議有意義嗎?更不要說還遲遲未通知補件表格,在在顯示一部尚未準備好就上路的法規,實在是破綻百出,徒增民眾反感與造成未來溝通不良的後遺症。

或許這樣說也不全然正確,但是在尚未推動環教的前題下已消耗了不少資源,執法人與法律本身的用意已全然背道而行,環境教育人員認證及管理辦法第10條中明明是寫到「得」要求申請者以展示、演出、解說、口試、影音或其他方式呈現其環境素養與環境教育能力,卻被解讀為「應」要求,且執行者未安排適當的機制審議,雖然可以理解執法人員希望優化環境教育的品質,但是以最不環保與最不具效率的方式進行,衍然讓原本是部環境教育促進法的法律,變成環境教育「惡質」促進法。

環境教育法元年,卻看不出與環境保護的措施與意象,不免令人感到憂心,台灣需要的絕對不是一部好聽的法律,而是一部好用的法律,而執法者不應恣意曲解法律且有執法與其立法目的相違背的情況。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葉人豪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