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11.1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七十億人與一兆棵樹

芬克拜納與好萊塢影星哈里遜福特合拍「別說了,種樹吧!」海報。(引用自活動網站

今年是國際森林年,十月底,全球人口突破了70億,距離60億大關只不過短短12年。這段期間,糧食危機升高,環境災難頻傳,氣候談判效果不彰,種種警訊正預示著現在的小孩以及未來好幾個世代勢必面臨壓力極大的未來,在缺糧缺水的擁擠脆弱星球上為生命存活而奮戰。

剛滿14歲的德國小孩芬克拜納(Felix Finkbeiner)已經為此擔心了許多年。9歲時在課堂上學習了光合作用之後,他就決定要發起種樹運動,希望解決全球碳排放問題。起初想,至少要在德國種上100萬棵樹,三年後,在數國的協助下,這目標達成了。目前他是植樹救地球(Plant for the planet)的組織領導者,帶著超過70個國家有相同理念的小朋友在各地號召更多同伴。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協助下,到今年底,他們與其他合作伙伴的種樹成績將達140億棵,而最終目標是在2022年達到一兆棵。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捍衛世代正義 —— 兒童綠行動,為將來奮鬥

在棉蘭──與孩童上街:環保是他們的未來

芬克拜納的啟發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瑪薩伊

對抗CO2大挑戰 種樹是最有效的方式嗎?

綠色電報∣哈利波特施魔法救樹木

作者:方志豪

對全球的出版產業來說,《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寫下很多紀錄,不過大家也許不知道2007年,第七集完結篇《死神的聖物》(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出版後,同時寫下另一項紀錄,並帶領全球出版業的「環保轉型」風潮。這麼神奇的事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長期以來,出版業因為需要使用大量紙張印製成書,向來都被認為是不環保的產業,也一直在思索更環保的方式。2007年在全球熱鬧問世的英語版第七集《哈利波特》,全面採用「環保紙張」,總共有16個國家的出版社參與這項計畫,是「出版史上規模最大的環保運動」。

精采內文

綠色人物∣康耘 做「快樂」的根與芽

作者:李詩婷

和大樹一起開Party,沒聽過吧?做快樂的根與芽,帶著快樂的心態,快樂的去做,並快樂的接受它的結果。在根與芽裡,「快樂」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詞。

來自北京珍古道爾環境文化交流中心「根與芽」項目總監康耘,2011年9月間來台參與了2011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的交流活動,記者從中瞭解到,曾經做過地理老師、導遊、教研史顧問的她,因緣際會之下,踏進了環境教育的領域。

「珍古道爾」即台灣習慣的譯名「珍古德」。珍古德在全球各地以「根與芽」(Roots & Shoots Program)之名,推廣青少年環境教育,康耘所任職的機構,即是其一。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印尼政府與NGO團體攜手在蘇門答臘島展開大規模調查,他們發現仍有蘇門答臘虎生存在持續消失的森林中,如果能好好保護剩餘的森林,這些老虎的存續還有希望。觀光勝地巴里島,漸漸受不了過量的觀光客造成的壓力,當地相關首長對此表達不滿,對隨意的開發大喊卡。地方會有什麼樣貌,政策的走向影響最重大,先前吳揆激情痛批林務局處理收回國有林地的表現「無能、敗家」,但民間團體卻有不同的感受,因此他們送花給林務局,相挺收回濫墾國有林的政策。近年我國因土地徵收而起的紛爭層出不窮,全台各地10多個遭受強徵的自救會決定組成「土地正義大聯盟」,要討回自己的土地。

昨天提到歐洲上空來源不明的放射性物質碘131,現在傳出消息,應該是來自布達佩斯的一個製作醫藥用同位素的實驗室。但是否會像幾個月前的毒瓜事件般曲折,仍不能掉以輕心。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行動參與∣捷運局無能應付!補強地錨無效,樂生裂縫持續擴大11/24(四)上午十點監察院陳情行動

作者:青年樂生聯盟

捷運局無計可施!補強地錨無效,樂生捷運雙雙再裂

11月24日(四)上午十點監察院門口

陳情訴求: 1. 向監察院陳情,彈劾台北市捷運局長陳椿亮。 2. 新莊捷運已可分段通車,機廠與通車無關,捷運局應立即停止危險工程。 3. 捷運局無能施作新莊機廠工程,行政院啟動跨部會協調研擬長期安全方案。

精采內文

 

七十億人與一兆棵樹

作者:邱育慈(自由撰稿記者)

圖/芬克拜納與好萊塢影星哈里遜福特合拍「別說了,種樹吧!」海報。(引用自活動網站)今年 (2011年)是國際森林年,10月底,全球人口突破了70億,距離60億大關只不過短短12年。這段期間,糧食危機升高,環境災難頻傳,氣候談判效果不 彰,種種警訊正預示著現在的小孩以及未來好幾個世代勢必面臨壓力極大的未來,在缺糧缺水的擁擠脆弱星球上為生命存活而奮戰。

剛滿14歲 的德國小孩芬克拜納(Felix Finkbeiner)已經為此擔心了許多年。9歲時在課堂上學習了光合作用之後,他就決定要發起種樹運動,希望解決全球碳排放問題。起初想,至少要在德國種上100萬棵樹,三年後,在數國的協助下,這目標達成了。目前他是植樹救地球(Plant for the planet)的組織領導者,帶著超過 70個國家有相同理念的小朋友在各地號召更多同伴。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協助下,到今年底,他們與其他合作伙伴的種樹成績將達140億棵,而 最終目標是在2022年達到一兆棵。

大人們總是談論太多 行動太少

10月22日,芬克拜納來到義大利北部的庫內奧(Cuneo)小鎮,在非營利組織「綠諧(Greenaccord)」主辦的「人類創建未來(People Building Future)」國際會議中,大聲呼籲所有小孩加入種樹行列,因為大人們總是談論太多,行動太少。他說:「大人們對未來似乎只考慮二、三十年或四十年。但 是到了西元2100年,我們現在的許多小孩可能都還活著呢。」

芬克拜納生於1997年10月,當時全球人口剛超過59億。那年,大人們的氣候談判恰進入制訂京都議定書的關鍵期。後來的幾年裡,部分國家自身利益擺優先,不樂意分攤全球減碳責任。芬克拜納體認到,光是談論氣候危機並不能阻擋冰山融化,或者雨林消失。

芬克拜納說,在肯亞發起綠帶(Green Belt Movement)運動的馬塔伊(Wangari Maathai)女士,30年間在13國家推動種植了3000萬棵樹以上,她的精神啟發了許多小朋友。雖然這位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在今年9月底辭世, 享年71歲,但她數十載堅持種樹拯救地球的精神卻已廣為傳承。芬克拜納說,很多響應推動種樹的小朋友,最初是想拯救棲地逐漸消失的北極熊,後來才發現他們 其實正在拯救自己的未來。他說:「我們體認到,唯有繼續種樹,才可維繫家族樹(family tree; 族譜)的生命!」

為了突顯種樹的急迫性,小朋友也用與大人物合影的方式進行宣傳,在很多重要場合,他們墊起腳尖伸長手臂去摀住重要人士的嘴巴,相片一律配上標語:「別說了,種樹吧!(Stop talking. Start planting.)」近年來,每次全球氣候談判會場外,他們或宣傳或抗議,順便邀請各界一同種樹。

芬克拜納強調他們對此議題的認真投入:「我們小孩看世界的眼光,絕對與大人不同!」他還提醒在場的媒體說,義大利得在2022年前新種植80億棵樹,才可 以協助達成全球一兆棵的目標。屆時,這一兆棵樹將成為可吸捕住100億噸二氧化碳的碳槽。那天在庫內奧,芬克拜納立刻展開行動,帶著該組織剛翻譯完成的義大利文版《一樹接一樹》(Albero per Albero),去小鎮的戲院號召400多位義大利小朋友,一起到附近的公園種樹。他說,「下個月我們會帶領更多小朋友去南非德班的氣候變化會議抗議!」

全球人口突破70億 小朋友需要世代正義

國際氣候談判的牛步與減碳成效不彰,不僅讓小朋友失望,也令許多環保團體挫折。在庫內奧這場以「媒體、民主與永續性(Media, Democracy and Sustainability)」為主題的「人類創建未來(People Building Future)」國際會議中,來自華府的看守世界研究中心(Worldwatch Institute)主席恩格曼(Robert Engelman)表示,京都議定書減碳成效不能說沒有,但仍不達預期。而美國抵制該協議,許多美國環保團體認為簡直是國際環境議題的丟臉紀錄。即使對現 任政府的氣候相關政策改革,恩格曼也表明他期待不高。

在全球人口突破70億關卡的時刻,看守世界研究中心預估80億人的擁擠窘境將在不遠的12年之後到來。而人們此刻能做點什麼?恩格曼提出了兩個減緩人口爆炸的壓力的策略。 首先是尊重女性懷孕的意願,相關統計顯示五分之二的受孕並非出於自願。他曾研究發現,若能確保女性懷孕自主權,全球人口高峰可能在2050年之前就達到, 繼而下降。第二個能做的,是大家共同努力減少資源消耗與遏止食物浪費。畢竟,對全球十億挨餓人口來說,浪費食物簡直就是剝奪了餵養他們的現成資源。

全球人口破70億已被廣泛討論關注。英國《衛報》網站刊登的圖象化聯合國人口資料呈現全球各國人口的消長趨勢。從這個互動網頁中可以看出,經濟成長中的印度,人口要到2060年才下降;許多非洲國家人口持續到2100年都還在升高;但少子化的台灣,人口極大值將在2015年出現,之後便一路下滑;而德國人口更是早從2005年就開始下降了。

在這相互關連的全球命運共同體中,儘管國情不同,對氣候環境危機卻都無可迴避。此刻,大人們交付給未來世代一個七十億人口的壓力鍋,而小孩們卻早已讓人心疼地開始努力地去實現一兆棵樹許諾的清明未來。

【相關影片】

芬克拜納受邀於TEDxRedmond上發表演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dZIqVmkR9Q&feature=player_embedded

※芬克拜納於義大利庫內奧會議期間,接受媒體採訪 (本文作者側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545RFi8Aew&feature=player_embedded

【參考資料】
※ 兒童環保倡議行動「別說了,種樹吧!」(Stop talking. Start planting.)
※ 義大利文版《一樹接一樹》(Albero per Albero)
※ 英文版《一樹接一樹》(Tree by Tree)及其他語版
※ 美國看守世界研究中心對人口爆炸現況,所提出的永續策略
 圖象化聯合國之人口資料
※ 想知道自己出生時的全球人口數嗎? BBC網站可查詢

※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綠色電報∣哈利波特施魔法救樹木

作者:方志豪

對全球的出版產業來說,《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寫下很多紀錄,不過大家也許不知道2007年,第七集完結篇《死神的聖物》(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出版後,同時寫下另一項紀錄,並帶領全球出版業的「環保轉型」風潮。這麼神奇的事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長期以來,出版業因為需要使用大量紙張印製成書,向來都被認為是不環保的產業,也一直在思索更環保的方式。2007年在全球熱鬧問世的英語版第七集《哈利波特》,全面採用「環保紙張」,總共有16個國家的出版社參與這項計畫,是「出版史上規模最大的環保運動」。

根據環保研究機構Market Initiative估計,光是這項出版計畫,預計就可挽救將近20萬棵樹木,大約等於2.5個紐約中央公園,這些樹木可吸收將近800萬公斤的溫室氣體,大約等於1,600輛汽車一年的排放量。

《哈利波特》第七集採用環保紙張,影響的不光只是「地球少倒下幾棵樹」,更重要的則是帶領全球出版產業,加速朝環保方向發展。《Publisher’s Weekly》總編輯莎拉‧尼爾森(Sarah Nelson)就指出,《哈利波特》系列是人類歷史上印刷數量最多的出版品,由於擁有實際銷售數量支撐,讓出版社有更高的意願轉向成本更高的環保印刷,直接對地球生態做出重要貢獻。

若從結果來看,改用環保紙張的成效,也堪稱是哈利波特等級的魔法。根據Market Initiative估計,光是因為《哈利波特》第七集採用環保紙張印刷,就讓全球超過300家出版社將旗下部分暢銷書的後續印刷,改為環保紙張,包括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的《盲眼刺客》(The Blind Assassin),另外,共有六種新的環保紙張,因為《哈利波特》而被開發出來。

在北美,也因為出版社有了《哈利波特》的出版經驗後,總共有32種環保紙張被應用到出版品上,另外還有84 間印刷廠因《哈利波特》而初次採用環保紙張印刷。

誰說哈利波特的魔法,只存在小說與電影的想像當中?現實生活中,哈利波特一樣擁有神奇的影響力。 

※若您喜歡Green Inside文章,快來加入FB Green Inside 粉絲團喔!

※本文轉載自http://www.greeninside.com.tw

Top

 

綠色人物∣康耘 做「快樂」的根與芽

作者:李詩婷

珍古道爾環境文化交流中心根與芽項目總監康耘和大樹一起開Party,沒聽過吧?做快樂的根與芽,帶著快樂的心態,快樂的去做,並快樂的接受它的結果。在根與芽裡,「快樂」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詞。

來自北京珍古道爾環境文化交流中心「根與芽」項目總監康耘,2011年9月間來台參與了2011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的交流活動,記者從中瞭解到,曾經做過地理老師、導遊、教研史顧問的她,因緣際會之下,踏進了環境教育的領域。

「珍古道爾」即台灣習慣的譯名「珍古德」。珍古德在全球各地以「根與芽」(Roots & Shoots Program)之名,推廣青少年環境教育,康耘所任職的機構,即是其一。

康耘表示,所謂「根與芽」指的就是青少年,希望鼓勵學校裡面的學生能夠自發性地成立根與芽小組,關懷環境、動物、社區相關的環保活動,相信他們可以自己帶來一些改變,並站在鼓勵和協助他們在地球日、環境日、植樹節等相關節日的到來去設計屬於自己的環保項目和策畫一些相關活動。

開啟心中的一片田

在根與芽工作四年多,從專案協調員、主任到總監,從管理、溝通到協調、組織一直到現在,負責整個根與芽環境教育專案的統籌、管理,這一路走來的康耘提到,在機構籌辦的所有活動中,對於「心田計畫」是最有感動的,心田計畫鼓勵小孩在學校裡種植有機農作,帶著小朋友一起體驗,從小種子開始一直到發根、出芽、結果,瞭解食物的里程。這些的種種每年都會透過學校社團彼此間的串連將全國600多個根與芽小組聚集起來,並舉辦峰會將過去一年「心田計畫」的成果展現出來,和大家分享,並加以表彰和頒獎。

面對孩子們自發性的組織、串聯起來,並去做對環境、對地球有貢獻的事,讓康耘覺得年輕人的力量真的很大,也對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地有成就感。其實類似這樣的例子不下多數,每每都讓康耘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

和大樹一塊開「趴」

康耘(左)來台期間,餐與烏來工作假期活動。「植樹節」對於大陸來說是一個很重大的環保節日,但康耘也提到,在北京已經很難找到可以植樹的地方了,若是執意要種樹,除了樹苗很可能是外來種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剛種下的樹苗會被拔除,再種上新的一批幼苗,這樣的情況就有點本末倒置,對環境對大樹來說並不是一件友善的事。

康耘也說到,其實關心環境不光只有種樹一件事,應該去深思的是我們還可以為大樹和這個環境做什麼?所以他們發起了和大樹互動的活動,和大樹一起開Party,關心古樹、為仍存活的老樹作出貢獻。

帶著孩子一同去森林公園拍照、記錄,將這些和大樹互動的自然體驗記錄下來並製作成影像紀錄片,然後專門在環保的組織、聚會做播映,也邀請年輕人、環保伙伴一同前來參與,過程是又唱又跳,透過愉快的方式分享,在這個過程中和大家一起思考,我們還可以為大樹在做些什麼。

做「快樂」的根與芽 並盡其所能

這樣快樂氛圍的分享方式,康耘帶出了關鍵詞:「快樂」,她提到,在根與芽裡強調的就是快樂。「做快樂的根與芽」很重要,她認為環保其實不需要做得很極端或是很悲哀,它應該是很快樂的事情,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來面對和解決環境問題,她說:「我們為環境帶來積極改變、好的變化,我們就應該快樂的去做,不論結果如何,也應該帶著快樂的心態,並快樂的接受它的結果。」

從有機農作、食品安全、可持續性農業  看見未來路

喜歡在空閒時間不斷充實自己的康耘對於「有機農作」、「食品安全」和「可持續性農業」非常有興趣,這次參與2011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的活動對於她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充電時刻,也很充實。

康耘在台灣分享工作心得本身就很喜歡做社區、種植、食品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議題,在台灣看到了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和生活者工作坊,他們的操作模式就是康耘一直以來就想做的事情,她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去思考「有機食品、食品安全和可持續性農業」,這些都和每個人息息相關,不應該是被動式的去接收這樣的訊息,從吃和農耕方面下手,將社區裡的媽媽和居民們串連起來,有意識並主動積極的去做改變,這些都是她回到所居住的地方後,未來想積極去從事和操作的方向。

 欣賞這篇專文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首次調查 蘇門答臘虎仍生存在持續消失的森林中

本報2011年11月18日綜合外電報導,張景雲編譯,莫聞審校

野生蘇門答臘虎,照片節錄自Matthew Linkie/Fauna and Flora International首次在蘇門答臘島大規模的調查顯示,儘管島上森林持續流失,棲息其中的島上頭號掠食動物──蘇門答臘虎,幸好仍有發現其蹤跡。這個由八個NGO與印尼政府共同研究所調查的研究顯示,有70%的受調查森林,還是有老虎棲息蹤跡;未來,如果剩餘的森林能好好加以保護,這些老虎亞種的存續,長期來看還有希望。

研究人員調查了13500公里的森林樣帶,搜尋老虎腳印等間接跡象。他們也藉此標定了幾個老虎保育的重點區,包含亞齊省Leuser-Ulu Masen風景區。但壞消息是,廖內省近幾十年大規模的毀林,證據顯示,在幾個嚴重退化的森林,已無老虎生存其中的跡象,目前該地區的老虎最少。

研究報告中提到,「全球最高的毀林率就在蘇門答臘,這個研究指出的兩個最大兩個老虎棲地,若仍要各自開發道路網絡,棲息地將嚴重零碎化。因此,印尼政府如何處理這些威脅是很重要的,例如改善土地使用計畫,以達到國家老虎復育計畫的目標,讓蘇門答臘虎數量在2022年增加一倍。」

※本文同步刊載於印尼環境資訊中心臉書平台。參考資料 mongabay.com 報導

Top

 

大肆開發巴里島 地方首長喊卡

本報2011年11月18日綜合外電報導,潘忠廷編譯,莫聞審校

巴里島Tanah Lot海神廟(SkyWalker kj2043攝)一位曾經歷印尼巴里島2002恐怖炸彈攻擊事件的瑞士人Fadi Alturk ,尤記得事發當時大家都在傳言,巴里島的觀光產業大概完了。沒想到事隔9年的現今,島上遊客不僅越來越多,更有許多開發案仍在進行當中。

島上目前建築與投資產業一片大好,Alturk正在這座佈滿水梯田、寺廟與衝浪海灘的「神之島」從事公寓銷售工作,40年來,這座島靠著悠古的文化贏得印尼最佳觀光景點美稱。

然而現在,巴里島美好不再,居民與旅館從業人員紛紛大喊吃不消,每年250萬的澳洲觀光客讓原本美麗的海灘佈滿垃圾,街道常被擠的水洩不通,人口壓力數度讓島上供水拉緊報。目前政府正打算投入大筆預算,對巴里島其他地區進行開發,以疏散遊客壓力,相關首長對此表達不滿,認為島上未來該走的應是有品質的深度旅遊,任何隨意的開發都有可能摧毀巴里島舊有文化,反而造成反效果。

※ 本文同步刊載於印尼環境資訊中心臉書平台。參考資料: 美國商業週刊報導

Top

 

環團送花 挺林務局收回濫墾國有林

本報2011年11月1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地球公民基金會送花到林務局,支持收回濫墾、濫建國有林地。照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行政院長吳敦義在請假參選前的院會上,指責林務局處理收回國有林地的表現「無能、敗家」,民間團體感受卻不同。為避免國家山林保育政策受創,以地球公民基金會為首的幾個民間團體17日帶著鮮花拜訪林務局,要為第一線執法人員加油打氣。林務局主任秘書林澔貞代表接受花束,環團除了表達支持心意,也期勉林務局再接再厲,加快國有林地收回。

依據《森林法》,林務局收回濫墾濫建林地原為其職責,對水土保持、生態保育、國土保安更有正面助益。主婦聯盟基金會董事陳曼麗表示,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森林保育皆為各國所重視,再加上集水區水源安全,政府應積極維護國有林地,而非只顧選票,棄守國土安全。

根據統計,目前186萬公頃國有林地中,約8萬公頃出租給林農造林,其中沒有租約、違法占用、濫墾濫建高達1萬公頃。幾次天災慘痛教訓,證實山林保育維繫著國土安全,林務局遂於2006年開始執行「高、中海拔山區及海岸地區現有濫墾、濫建等限期廢耕、拆除收回」計畫。執行至今,占用地以插牌公告、救助金等方式收回3443公頃,經訴訟收回189公頃;租地違約經訴訟收回279公頃,6年來共收回3911公頃。

若以此速度收回違約、占用之國有土地,約需20年。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20年跨越5任總統、政權,以台灣政治生態,不知又將造成多少拉扯。他期待林務局公開資訊,尋求社會共識。此外,「執法最大的阻力來自樁腳、民代、總統以及行政首長。」他勉勵吳敦義應該成為林務局執法的最大靠山。

蠻野心足生態保育協會秘書長林子淩直接點出德基水庫一帶濫墾最嚴重,而這正是吳敦義家鄉南投縣所在地。墾農在德基水庫周圍種植蔬菜果園,使用的農藥影響上游集水區水源,造成優養化,也影響大台中地區200萬人口民生用水安全;而林務局執行時以柔性訴求,從情、理、法三方面妥善處理,一再寛延,已顧及農民生計;他不但肯定林務局的做法,更建議應將此處列為優先、盡快收回的區域。

根據林務局的資料指出,1991年起,行政院為了維護德基水庫集水區水土資源及下游地區人民用水安全,對於3年內交還占用或違約之國有林地墾農提供轉業救助金,第1年每公頃90萬元、第2年70萬元、第3年40萬元;第4年起即針對未交還之墾農辦理訴訟、強制收回。林務局依此辦法於1993年起收回100件71公頃。未於期限內交還者,則依法進行訴訟,至2009年底共收回99件138公頃,剩餘199件227公頃,尚待法院判決。

其實這項政策曾經轉彎。2007、2008年間歷經墾農激烈抗爭,在政策協調下,農委會於2008年7月暫停訴訟;2009年2月修正「德基水庫集水區國有林班地陡坡農用地(超限利用地)處理實施計畫」,再發給每公頃20萬元救助金,鼓勵主動交還林地;但即使釋出善意,仍只有2件繳回,林務局只好回歸2001年原計畫,依法律程序辦理。

林子淩表示,當地墾農已轉手第2、3代,歷史久遠,林務局應說清楚協助墾農轉業遭遇的情況,讓民眾得以了解這段歷史。

林務局也在稍晚發布新聞稿,經林務局清查各林管處林地訴訟案處理及收回後造林情形,提出訴訟處理者計有1219公頃,分別為;尚在法院審理中之案件有115公頃、處於強制執行期間者有636公頃,而有468公頃完成林地收回。這468公頃中,完成造林343公頃,尚餘125公頃預計在造林季節完成造林。

Top

 

土地正義大聯盟成立 要討回自己的土地

「環境報導」2011年11月17日台北訊,朱淑娟報導

「土地給政府拿去,真的,這是我們一生的心血,就這樣給政府奪去,只有一張紙。我現在要討回我自己的土地,討回我自己的財產。」

苗栗大埔四戶民眾還陷入被強徵地的困境中,幾乎要求助無門的張藥局太太彭秀春16日在立法院記者會中呼籲:「被政府徵收土地,我們走得很艱辛,希望政府趕快修改這個惡法,否則我們百姓真的很可憐。」

上周四(10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將行政院版的土地徵收條例修正案徑付二讀,一個月內將完成協商可能三讀通過。令人擔心的是目前引發爭議的都是人民不願賣自己的土地,但卻要被強行徵收,而行政院版本卻不處理這個關鍵問題,只把徵收價從公告地價改為市價,然而提高徵收價並不能掩飾強徵土地的爭議、以及徵地的必要性、公益性,民主政府終究要回應憲法對人民財產權的尊重。

而一旦這個只談價錢的修正版本通過,人民苦苦追求的包括土地徵收人權、私有財產權,未來恐怕再難有修正的機會,全台各地10多個自救會決定組成「土地正義大聯盟」,結合各地受害者力量,要求政府正視人民聲音。

林口機場捷運A7自救會會長徐玉紅表示,政府應該辦公聽會,「如果大家接受這個土地徵收條例是合理的,自救會從此不再抗爭。」

台中文山寶山工業區自救會長黃國書指出,閒置工業區很多,但台中市還是要強搶民地來開發高汙染工業區,「我嚴正抗議,要求即刻停止工業區開發。」

桃園地鐵自救會會長許為之前因向馬總統陳情,連同其他兩人被依集會遊行法起訴。他說,全國自救會一直在爭取的就是公平、正義,政府利用公權力不但強取人民土地,還利用起訴威脅民眾,不能容許這種惡劣的手法。

台北捷運萬大線自救會會長黃玉蓮指出,萬大線共9個站目前都還沒辦說明會,請馬總統不要被捷運局以及新北市市長蒙蔽了。

「我發現政府把我們百姓的聲音聽一聽不當一回事」,后里區農業與環境保護協會王婉盈家中梨園被中科三期徵收做聯外道路,至今堅守僅存的一點點農地繼續種梨。「我要告訴政府,農地必須農用,我土地如果不讓你徵收,你就不可以給我徵收,這是政府對人民的一點尊重。」

※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歐洲空中游離碘 應來自匈牙利

摘錄自2011年11月17日中央社巴黎報導

歐洲上空近日測得的放射性物質碘131應是來自布達佩斯的一個實驗室。匈牙利一所同位素研究所17日對外宣佈,布達佩斯一個實驗室測出碘131外洩量提高。

這個製作醫藥用同位素的實驗室今年第一季便出現低量碘131外洩,決定在6月停產,進行過濾系統改良工程。實驗室在9月重新啟用,但是放射性碘的外洩情況仍無法改善。

歐洲國家包括捷克、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奧地利和德國都偵測到碘131異常量,但沒有任何國家或國際機構能夠追查出放射物質原始來源,放射物質可能來自核電廠、工業或研究用途的反應器。

推動放射性資訊透明化的民間團體表示,這表示國家或國家專責機構無法很快定位出放射性物質來源,情況令人擔憂。

Top

 

行動參與∣捷運局無能應付!補強地錨無效,樂生裂縫持續擴大11/24(四)上午十點監察院陳情行動

作者:青年樂生聯盟

行政大樓王字型第二進出現嚴重龜裂痕跡,施工單位大陸工程公司尚未對院民說明,便偷偷用預拌混凝土將裂縫填補。圖片:樂生自救會、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提供。捷運局無計可施!補強地錨無效,樂生捷運雙雙再裂

11月24日(四)上午十點監察院門口

陳情訴求:

1. 向監察院陳情,彈劾台北市捷運局長陳椿亮。
2. 新莊捷運已可分段通車,機廠與通車無關,捷運局應立即停止危險工程。
3. 捷運局無能施作新莊機廠工程,行政院啟動跨部會協調研擬長期安全方案。

各位關心樂生院的朋友:

今年8月3日的抗議後,捷運局在樂生院邊坡施做了數排地錨,使得樂生院區獲得了暫時的平衡。長期關心樂生院的專業工程師表示,若非這排地錨發揮作用,樂生院區與捷運機廠可能早已雙雙崩塌。

但隨著捷運工程的持續下挖,這排地錨再度承受更大的應力,仍有可能隨時因為承受應力過高而斷裂,導致樂生院區與捷運機廠發生走山情形。

根據我們的自力監測,只要捷運局停工,裂縫便不會擴大;但只要一施工,院區的裂縫便會瞬間擴大,最多甚至有一周便位移0.3公分之現象(足以塞下一枚50元硬幣),令人怵目驚心。

這數個月以來,發生龜裂現象的不只是樂生院舊院區,也包括服務新莊地區民眾的「迴龍醫院」,導致過去不曾正式介入走山危機衛生署也緊急召開安全小組,要求捷運局提出對策。種種跡象顯示,捷運局已經沒有能力在如此危險的地質條件下,替樂生院與新莊人蓋一座安全的新莊機廠。

樂生運動至今來到了第六年,這六個年頭裡院民與學生無論風雨寒暑念茲在茲的無不是保留家園這樣一個小小的,卻又艱難無比的願望。在2008年12月03日我們告別了貞德舍、中山堂以及其他無數滿載院民生命與學生青春的建築,但也留下了蓬萊舍、王字型建築二三進等等十幾幢美麗的房舍。原本大多數的人以為樂生這一場不算成功,但也非徹底失敗的社會運動便將在此告一段落,留在舊院區的阿公阿嬤們也能就此好好地安養天年。

然而,捷運開挖造成的地質變動,造成了樂生的土坡下滑,也將這場運動帶到了意想不到的第六年。

2010年八月,樂生院舊院區的地面與建築物開始出現大量且持續擴張的裂縫,許多房舍因此嚴重損壞,其中更不乏當初捷運局在公共工程委員會上保證安全無虞的續住區房屋。於是,學生們陪伴著年邁的院民再一次、又一次地前往台北市政府抗爭、陳情,終於迫使捷運局暫時停工並委託大地技師公會調查樂生的地質變動。2011年初,大地技師公會提出了樂生地質變動的鑑定報告,同時捷運局立刻復工,繼續向下開挖。然而,這份鑑定報告不但在專業工程人員分析下顯得漏洞百出;實際上,樂生院區的裂縫也隨著捷運工程下挖的進度與時俱進地不斷變多、變大,直到今天,老邁的院民仍在天天看著裂縫,而提心吊膽地生活著。

儘管地方或中央的行政機關對於此一現象不甚積極,也對我們的訴求與擔心置若罔聞,但我們不會因此放棄。

這一次,樂生院的院民們和學生們將於11月24日前往監察院陳情,希望監察院能善盡職責指正行政機關麻木不仁的錯誤行為,同時也希望或許有聽過,或許沒有聽過樂生的你為了院民的生活與安全,為了歷史與文化,為了人權與正義,為了迴龍地區的環境地質安全,為了不能放棄的希望,11月24日十點,請到監察院門口,讓監察委員們聽見院民與我們的聲音。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