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1.03








近期活動

那些天,我們一起追的垃圾:勇闖北太平洋垃圾渦流紀實
吳明益《以書寫解放自然》之迷失在自己的地圖裡: 談自然寫作者的手繪圖像與空間想像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主題活動-我愛寫詩過新年
《核你到永遠》全台影像巡迴座談-花蓮場
陳仲嶙副教授演講 「國民環境信託的法律工具 」(1/9截止)
BOT東海岸?!從「出賣牙買加」看起
蕪土吾民:2012年文化研究會議

活動訊息託播

 

 

活動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環資永續發展支持者網絡行動徵求志工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亞大中研1號紫米 基因改造疑雲待解

亞洲大學水稻T-DNA生技研發中心。
(圖片來源:亞洲大學網站)

台灣社會雖然進口基改作物,但是田間種植基改種苗卻未有申請成功的案例。去(2011)年12月5日由亞洲大學及中研院合作研發的「亞大中研1號紫米」品種權申請書送進農糧署審議,其中因牽涉T-DNA轉殖技術的使用,被視為基因改造種子,要求按照相關規範、流程進行申請。研發團隊雖極力否認此品種為基改品種,但有義務加以說明;農委會也應對此加以釐清,做好萬全的準備。

台大農藝系副教授胡凱康表示,一般作物若以基改方式例如T-DNA轉殖技術進行改良,就該進入隔離田的流程,相關的處理和觀測都須在基改種苗申請規範下進行,而其所造成的結果,都是視為基因改造的;非逕自依據結果來認定。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亞大研發紫米 將量產

亞大一號紫米 問世搶商機

GMO不可靠 氣候變遷下飲食習慣決勝負

鴨間稻vs基改稻 好處多更多!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從臺灣為亞洲黑熊發聲(一)

作者:黃美秀(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

占了地球陸地面積30%、擁有全球60%人口的亞洲地區是保育所關注的焦點,在這塊大陸上的許多國家發展迅速,並尋求更高的生活水準。各國政府最關心的往往是人類健康、食物、能源、經濟和國家安全的相關議題。就很多人的角度來看,自然資源無非僅是人類可利用的產品,而保育則是可用於緩和天然災害(如洪水)的途徑。

但至少有一些亞洲國家對保育某些世界上備受注目的物種和其生活的棲地,引以為傲。特別是那些迷人的大型動物,如象、犀牛、老虎、獅子、紅毛猩猩、阿拉伯直角羚羊和大貓熊,情況更是如此。對於其他未受到完善保護的物種,這些迷人的物種某種程度遂扮演了「旗艦物種(flagship species)」或「庇護物種(umbrella species)」的作用。相反地,許多情況下,當這些象徵性物種總是受到特別多的關注時,那些較不具吸引人的物種卻很難獲得眾人的目光及保護。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兩北市長昨日上午宣布北截新莊線通車,但是面臨走山危機的樂生院怎麼辦?10位藝文界人士午後實際走訪院區,發現不只舊院區多處已出現裂縫,就連新院區也有裂縫,他們憂傷的呼籲搶救。

受困的黑面琵鷺、疑遭電擊的魚鷹,在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的醫療、調養下,已經恢復體力,今天即將在台南七股野放再度歸隊,回到自然的生活環境,但是更多的小鳥沒這樣的幸運,中國衡水湖北大堤一片樹林裡發現了近百隻喜鵲,屍橫遍野的慘狀,是因為有人投毒獵捕

日本全國共有52個市町村,僅使用太陽光、風力、地熱,並且無需建設水壩的小型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便可100%應付日常生活所需的能源,這樣令人羨慕的生活不止來自大自然源源不絕的供應,更需要人類的改變,號稱是史上最環保的2012倫敦奧運。驚傳主辦單位打算引進將近4000輛的寶馬房車,載運高官富賈,在大部分的運動員與民眾都必須減少碳足跡的共識下,怎麼會有人例外呢?此舉引來不少批評。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為何東台灣海峽白海豚為一獨立族群?

作者:陳昭倫(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小組、IUCN瀕危物種名錄專家)

生存在台灣西海岸的中華白海豚是由不到90隻的個體所組成的小族群,而死亡的個體持續的被發現和報導,顯示這個族群可能走向消失(decline)的途徑。被IUCN列為極度瀕危的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任何個體的消失對於族群的維持與延續都是相當的危險。從族群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個體的入添(recruitment)可以是由有性生殖繁衍出的新個體,或是經由族群間的個體遷移(migration)產生,來維持族群的數量。

同時,在生物學上,族群的特徵可以由不同的外型特徵(trait)或是遺傳(genetics)等方式加以定義。另外,族群的定義也因為不同物種的生活史特性,而會有所不同。因此,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保育策略制定時,就有相關的問題被提出。例如,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是否為獨立的族群?他們跟距離台灣不到兩百公里遠的大陸沿岸族群是否有交流的現象呢?因為,証明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為一獨立的族群對於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整體保育政策的制定有著關鍵性的角色。

精采內文

論壇∣用孩子的眼光看政客的煙火秀

作者:潘翰聲

去年10月底內政部主辦的兒少國是高峰論壇上,兒童少年代表大多認為施放煙火既浪費又不環保,建議把錢省下來加強弱勢兒童的就學補助,提供各類博物館、遊樂設施免費入場,增加免費社區才藝課程,來得更實際。

但總統馬英九參加了台北市政府前第九次跨年倒數煙火秀,為了拚選票,孩子的意見甩都不甩。

政府努力把跨年人數逐年推升,從2004年的16萬人,2011年已成長到82萬。政府燒錢燒得很開心,商人賺錢合不攏嘴,當地居民的痛苦指數卻是愈來愈高。交通癱瘓的程度愈來愈嚴重,每次從晚上七、八點開始,四面八方的人群往信義區移動,「堵堵堵」便是此時的寫照,往年通勤族必須提早下班,否則便回不了家,居民連從巷子走到大馬路也得花上數十分鐘。機車不只是堵在公寓大樓門口,更成排停在路中央。一旦發生意外,救護車要救援根本是難如登天。而噪音公害,更從深夜鬧到凌晨,讓社區居民不得安寧。汽車聲、喇叭聲、交通哨音、爆竹聲、麥克風的吵雜,都使人徹夜難眠,總是直至三、四點才能安心闔眼。

精采內文

 

亞大中研1號紫米 基因改造疑雲待解

本報2012年1月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亞洲大學水稻T-DNA生技研發中心。(圖片來源:亞洲大學網站)台灣社會雖然進口基改作物,但是田間種植基改種苗卻未有申請成功的案例。去(2011)年12月5日由亞洲大學及中研院合作研發的「亞大中研1號紫米」品種權申請書送進農糧署審議,其中因牽涉T-DNA轉殖技術的使用,被視為基因改造種子,要求按照相關規範、流程進行申請。研發團隊雖極力否認此品種為基改品種,但有義務加以說明;農委會也應對此加以釐清,做好萬全的準備。

基因改造一直備受爭論,支持者認為基改作物能解決糧食危機、增加營養素及耐候,創造人類福祉;反對者認為基改違反自然的基因鏈結所造成的健康風險、生態危機將導致嚴重的失控。而政府對基改作物種植採取審慎把關態度,目前尚未有合法申請通過生物安全評估的基改作物種植計畫,但基改種苗的研發未曾稍歇;而每年國外進口、吃進人畜口中的基改作物,更不知繁幾。

據報導,亞大中研1號紫米是利用突變水稻植株培育而成,去(2010)年4月便已生產,亞洲大學多位師生皆已品嘗。亞大生物科技學系主任范宗宸當時對蘋果日報記者表示,該稻米含有豐富的花青素,有助提高抗氧化功效;栽種成本雖貴10%,但抗風害、不易倒臥,每公頃產量8000公斤,比一般稻米多3成。

亞洲大學設有「T-DNA水稻研究中心」,將稻米經T-DNA轉殖後得到突變品種。范宗宸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否認此品種是基改種子,他說,這是組織培養出來的自然突變種。去年4月稱產的紫米,是借用中興大學的隔離田種出來的。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余淑美表示,基因改造分為天然及人為兩種,一般討論的都是人為方式介入的基因改造。1號紫米雖然使用T-DNA進行基因轉殖技術,但並未測到外來基因,因此應視為自然的基因突變。

但是事後監測不出外來基因,到底是真的完全沒有,或是測不到?台大農藝系副教授胡凱康表示,一般作物若以基改方式例如T-DNA轉殖技術進行改良,就該進入隔離田的流程,相關的處理和觀測都須在基改種苗申請規範下進行,而其所造成的結果,都是視為基因改造的;非逕自依據結果來認定。

目前亞大中研1號紫米已進入品種權審查階段。作物生產組種苗管理科長黃淑汝表示,審查委員認定未排除基改風險,應比照基因轉殖植物田間實驗規範申請,也就是說,必需申請許可進行田間實驗,並經審查通過,之後還須獲得主管機關之核准文件才可獲得品種權,但在台灣政策未改變之前,基改種子即使獲得品種權,仍不得推廣和銷售。

黃淑汝說,台灣並未禁止基改品種權申請,目前基改生產管理條例草案也未通過。

台大種苗研究室也表示,我國目前管理基改作物的單位尚未對紫米品種進行生物安全評估,也未有已核准可種植的基改紫米,亞大中研1號紫米在基改風險未明下種了兩年,基因污染風險應釐清。

Top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從臺灣為亞洲黑熊發聲(一)

作者:黃美秀(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

熊科動物不論在生態保育或文化層面上,向為受到矚目的明星物種,然而有關亞洲黑熊的區域性國際研討會卻已有十餘年未曾舉辦。

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臺北市立動物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的共同號召下,結合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熊類專家群共同主席、地區主席、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中國、印度、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及臺灣等18國、超過30位以上的專家學者,在2009年11月17及18日假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2009亞洲黑熊保育國際研討會(2009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servation of Asiatic Black Bear)」。

會後實地參訪期間,並於特有生物中心低海拔試驗站,針對亞洲黑熊保育相關議題,進行2場專家討論會(Workshop)。整體活動對亞洲黑熊的保育凝聚了許多寶貴的知識與建議。
2009年國際亞洲黑熊保育研討會的標誌圖。(迷母創意公司設計,黃美秀提供)

本期專論特將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熊類專家群共同主席暨研討會籌備委員之屏東科技大學黃美秀副教授,針對本次研討會所編譯之「為亞洲黑熊保存『一席之地』」、研討會後撰寫之「從臺灣為亞洲黑熊發聲」知性與感性兼具的珍貴文章,集結刊載,期許亞洲黑熊的保育以臺灣為基地,向世界發聲。

臺灣黑熊,亞洲黑熊在臺灣的一亞種,正字標誌乃胸前的新月型斑紋。構圖運用大膽隨性的東方筆觸,表現亞洲及黑熊之野性。輪廓不明的熊掌底圖反映出目前非法狩獵持續地威脅其種群,有些個體因此斷掌或斷趾的窘境。藉由黑白強烈的陰陽刻效果,將熊掌與黑熊反差呈現,喚起人們更重視此危機,並採取積極的保育行動,搶救我們的黑熊。

為亞洲黑熊保存「一席之地」
作者:Dave Garshelis(Co-chair IUCN/SSC Bear Specialist Group)
譯者:黃美秀(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亞洲黑熊專家群組共同主席、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

占了地球陸地面積30%、擁有全球60%人口的亞洲地區是保育所關注的焦點,在這塊大陸上的許多國家發展迅速,並尋求更高的生活水準。各國政府最關心的往往是人類健康、食物、能源、經濟和國家安全的相關議題。就很多人的角度來看,自然資源無非僅是人類可利用的產品,而保育則是可用於緩和天然災害(如洪水)的途徑。

但至少有一些亞洲國家對保育某些世界上備受注目的物種和其生活的棲地,引以為傲。特別是那些迷人的大型動物,如象、犀牛、老虎、獅子、紅毛猩猩、阿拉伯直角羚羊和大貓熊,情況更是如此。對於其他未受到完善保護的物種,這些迷人的物種某種程度遂扮演了「旗艦物種(flagship species)」或「庇護物種(umbrella species)」的作用。相反地,許多情況下,當這些象徵性物種總是受到特別多的關注時,那些較不具吸引人的物種卻很難獲得眾人的目光及保護。

除了大貓熊之外,亞洲也是其他4種熊類(棕熊、亞洲黑熊、懶熊和馬來熊)的故鄉。除了中東地區,這些熊遍布整個亞洲大陸。奇特地是,儘管這些熊在北美、南美和歐洲明明是最具吸引力的大型動物之一,但是在亞洲,棕色和黑色系的熊看來並沒有受到如此的歡迎。對熊類學家而言,如何善用機會以促使這些物種獲得更多關注,無疑是一個挑戰。

其中已經認真地正視這項挑戰的國家便是臺灣。諷刺的是,臺灣是個面積小且人口密度高的國家,但近年來臺灣卻已經投注大量的保育心力在其現存的熊類上,即一般所稱的臺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是該島的特有亞種。因此,第一次亞洲黑熊國際研討會由臺灣來主辦是最恰當不過了。

這個會議為來自於亞洲黑熊所居住的18個國家內的眾多與會學者和代表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機會,彼此分享及比較研究成果、方法和保育策略。事實上,很難斷言亞洲的哪一種熊的處境最為危險,或是在那個國家內的處境最危險,但很清楚的是,亞洲黑熊所面臨的威脅是巨大的,從盜獵、棲地喪失,以及人熊衝突。

對於亞洲黑熊的族群監測規劃,不是發展不健全,便是落實性極低,除非應用於監測其他更具魅力物種(如貓熊)上。評估動物族群及保育現況的可行作法,以及檢討和釐清對族群最為嚴重的威脅因素,是十分迫切且必需的。因此,此次研討會代表著一個最好的契機來推動這些事情,以及與亞洲黑熊保育相關的其他議題。(明日續)

※本文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合作刊登

※原文刊載於自然保育季刊

Top

 
 

藝文界呼籲 保留樂生是對人性的反省

「環境報導」2012年1月3日新北訊,朱淑娟報導

「我不敢確信我如果是80年前的日本醫療單位,是否也會做出同樣的錯誤判斷,這個反省也包括我自己的人性反省。」日本政府對當初的樂生政策已道歉並賠償,台灣政府如果能保留樂生,是對於不尊重人權最好的反省。

藝術家蔣勳昨天強調,保留樂生不只是因為她是古蹟或她的美而已,更重要的意義是長久以來人類對漢生病患的誤解,由於對醫學的無知,用殘酷手段隔離病患、強制結紮,已傷害到極大的人權。

他認為,捷運迴龍站跟樂生院區應是一個共構的價值體系,所有搭捷運到迴龍的人,都可以看到樂生在八、九十年前對人權的迫害而有所反省。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樂生是從日治時代經過很多政策、很多人共同犯下的錯誤,保留樂生是要挽回我們人性的粗暴。

包容與尊重

台灣社會處處充滿對人權的打壓與踐踏,而更可怕的是這些打壓與踐踏,都以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之名,然而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所為何來?就是蔣勳講的:對人的包容與關懷。但我們卻常看到政府利用二元對立的操弄:例如:「保留樂生就沒有新莊捷運」、「保留濕地、就沒有經濟發展」等等。

而就像樂生青年聯盟何欣潔所說,政府在利用二元對立時還學會使用對方的語言,混淆民眾視聽。你說土地正義,他也說土地正義;你說土方回填,他也說土方回填,但相同語言下的作為卻是差之千里。

而事實上,只要多一點包容與尊重,很多情況都可以獲得平衡共存,都市計畫不必然不能讓想保留土地的人保留土地、樂生與捷運當然也可以共存。更何況如果不保留這些血淚斑斑的證據,我們又如何學會包容與尊重?

新莊捷運機廠工程造成樂生新、舊院區滑動

北市、新北市兩位市長2日宣佈,捷運新莊線從1月5日起分段通車,然而5年前樂生青年聯盟就已經提出為了保留樂生院區,新莊線可以分段通車,當初政府斷然拒絕,如今卻證實可行。何欣潔說,不希望五年後樂生院垮下來後捷運局才考慮土方回填,「歷史不應再繼續荒謬地演下去。」

捷運新莊線迴龍機廠因選址在樂生院區周圍而計畫拆除樂生,2007年在爭議下決議保留部分院區,但卻在新、舊院區中間挖出一個巨大的凹洞,兩個院區幾乎都站在邊坡上,如今因地層滑動,機廠工程暫時停工。

停工了還繼續滑動

大地工程師王偉民表示,理論上停工後滑動會停止,但依過去18個月樂生青年每周量裂縫變化,發現還在繼續滑動中,「這在地質上是最危險的現象」。

他強調,如果停工了還不停止滑動,那滑動會加快,如沒有緊急措施,總有一天就整個垮了,這些都證明捷運局過去的判斷是錯的,應該要重新檢驗。而所謂「緊急措 施」就是把土填回去,只要幾千萬就夠了,可以拯救樂生、新莊捷運,然而日前捷運局已拒絕「回填土方」,只提出所謂永久方案的兩張圖。

院民:心情惶恐,但很無奈

何欣潔說,這兩個月為什麼又積極陳情,還花了10多萬元在報紙刊登廣告提醒各界關注,原因就是發現開挖邊陂地錨已拉到90噸。如果拉到110噸會失去彈性,到130噸就會斷裂,而110噸到130噸是不可逆的。

部分院民被強制搬遷到新院區,不願搬遷的暫時住在組合屋中,有的還住在舊院區,但在沒有維護情況下都已殘破不堪,又面臨走山危機。樂生保留自救會榮譽會長李添培說,現在心情惶惶恐恐,但是很無奈,「希望大家替我們講一下話,做一個公道這樣子。」

藝文界呼籲:土方回填 救樂生及捷運

侯孝賢、蔣勳、吳晟等 10位藝文界人士在樂生新(左)、舊(右)院區中間已被開挖成一個大洞的位置簽名,呼籲政府重視樂生院走山危機,並要求立即維護,保存樂生

侯孝賢、蔣勳、吳晟、朱天文、朱天心、鴻鴻、紀大偉、陳雪、張鐵志、台大外文系教授張小虹等10位藝文界人士昨天走訪院區,發現不只舊院區多處已出現裂縫,就連新院區也有裂縫,新、舊院區都已出現走山危機。

蔣勳表示,如果走山已嚴重要還危及新院區200多病患,應提早因應。走山不只會發生在樂生或北二高,因此國家應有國土監測機制去因應。

導演侯孝賢說,樂生這麼漂亮的地方已全部毀壞,捷運局或新北市文化局卻都說要等捷運完工後再談維護,但等捷運完工這裏也不見了。他強調,保留樂生其實很簡單,捷運動工還是可以隨時做維護,這是最基本的概念。

詩人吳晟遠從彰化溪州趕來,他說,如果這個社會還不能講道理,那會是什麼社會?不論是對人權、文化、自然環境的尊重,都應終止過去的傷害。

※ 本文同步刊載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黑面琵鷺、魚鷹救傷成功 七股野放歸隊

本報2012年1月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經過救傷後的黑面琵鷺,準備野放歸隊了!(圖片來源:特生中心)受困的黑面琵鷺、疑遭電擊的魚鷹,在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的醫療、調養下,已經恢復體力,即將再度歸隊,回到自然的生活環境,並訂今(3)日下午於台南七股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野放。

黑面琵鷺屬於過境台灣的冬候鳥,這隻被套上腳環、編號T-42的黑面琵鷺,去(2011)年5月20日,經發現受困在高雄小港地區的中油高松油庫內草地,廠方人員通報高雄鳥會,再由鳥會將黑面琵鷺帶回,送交獸醫初步檢查,認為這隻黑面琵鷺是因長時間飢餓,導致消瘦、貧血與脫水的症狀;再加上當時黑面琵鷺主族群早就北返了,高雄鳥會林昆海表示,黑面琵鷺是群聚的族群,最怕孤鳥迷航,因此在通報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後,轉往南投集集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急救站長期收容照顧。

這隻經過救傷的亞成鳥,經特生中心專業照顧、野放訓練與評估,目前已經完全恢復,體重從915公克增加到1,300公克,身體強壯、覓食技巧純熟,足以應付野外生存環境。原本希望能在高雄市的茄萣濕地或永安濕地野放,但是考慮到沒有適當的族群,因此還是就近在七股的主棲地野放,讓T-42找到合適的族群歸隊。

高雄鳥會表示,近兩年黑面琵鷺在高雄茄萣、永安、高屏溪等濕地出現的機率和數量也越來越多,可能是台南的度冬族群量增加、棲地不足,擴散的結果;也和高雄市這十年積極闢建、保護濕地有關。

遭電擊傷害之魚鷹通常都難以救治,這隻魚鷹幸運地只傷到羽毛。(圖片來源:特生中心)此次經過救傷的另一隻為魚鷹,屬於珍貴稀有鳥類,冬天過境台灣的侯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物種。2010年11月4日疑似遭電擊,導致雙邊翅膀飛羽燒焦,由彰化縣政府動物防疫所人員轉送至特生中心醫療,經由獸醫師檢查,發現這隻魚鷹沒有肌肉傷害,有別於以往遭電擊的野生動物都有嚴重的燒燙傷難以救治的經驗,在歷經1整年的等待換羽與野放前訓練後,評估可以適應野外生活。

黑面琵鷺與魚鷹分別為瀕臨絕種與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根據台江國家公園上個月首度針對園區內黑面琵鷺族群數調查,目前來台渡冬數量約1,141隻,比往年度冬族群減少近500隻;魚鷹也因台灣河口生態系屢因開發遭污染而使得棲地縮減,族群數也隨之式微。野放之後若能成功,對族群數不無小補。

民眾若遇到受傷的鳥,可接洽各地保育主管機關或洽全國各地鳥會,有些鳥可能需要獸醫評估才能進一步處理。

Top

 

人為投毒 河北衡水湖畔百隻喜鵲死亡

摘錄自2012年1月2日河北青年報報導

衡水湖北大堤一片樹林裡近百隻喜鵲屍橫遍野,有的掛在樹枝上。2011年12月31日,衡水濱湖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稱,進一步分析確定,此次喜鵲死亡是一起通過投毒獵捕野生鳥類的違法犯罪案件。

關於滏東排河南岸樹林中喜鵲死亡一事,根據衡水市動物防疫站的診斷意見,衡水濱湖新區管委會迅速聯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7醫院。該院毒檢室主任於2011年12月30日對送檢樣品—死喜鵲、玉米粒(在喜鵲死亡地附近滏東排河北岸一級平台麥田中發現的疑似毒餌)實施了檢測,採取了REMEDIHS分析法、氣相色譜質譜法等一系列檢測方法,8個小時後,以最快速度出具了檢測報告,在送檢的「玉米粒」中檢測到對硫磷、治螟磷、辛硫磷;在送檢的「3隻死喜鵲的胃內容物和肝臟」中檢測到呋喃丹。

檢測報告出來後,衡水濱湖新區管委會鳥類保護專家立即返回衡水向單位領導報告情況,進一步分析確定:此次喜鵲死亡是一起通過投毒獵捕野生鳥類的違法犯罪案件。他們再次安排工作人員到毒餌現場,擴大排查範圍,進行細緻排查,確保把毒源徹底清除乾淨。衡水濱湖新區公安分局成立了專案組,加大偵查力度。目前,已經圈定了幾個重點村,將用最短時間把嫌疑人抓捕歸案。

另外,衡水濱湖新區公安分局幹警、綜合執法大隊隊員繼續對湖區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邏、排查、防控,對湖區各飯店也逐一進行了排查。目前,未發現有飯店經營野生鳥類製品的不法行為,未發現新的毒源和死亡鳥類。

Top

 

全日本52市町村 再生能源供電自給自足

本報2012年1月3日綜合外電報導,林菁香編譯,翁御棋審校

日本再生能源自給率分布圖(圖片引用自朝日新聞報導)依據千葉大學和民間非營利團體2010年3月分析的統計數據可知,日本全國共有52個市町村的自治體,僅使用太陽光、風力、地熱,並且無需建設水壩的小型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便可100%應付日常生活所需的能源。而全日本的再生能源供應量,和2009年相比約增加了4.2%。

千葉大學教授倉阪秀史等人於12月28日發表了上述結果。倉阪等研究者把仰賴再生能源便能滿足所有能源需求之地區稱為「能源永續地帶」,並公開於2006年起展開的全國市區鎮村之調查實況。而且針對各地區的能源需求,計算出由各地區發電廠或一般家庭的太陽能發電等設施,所提供的能源比例。

擁有全日本國最高再生能源自給率的,是設有國內最大地熱發電廠的大分縣九重町,約1284.8%。第2名是設有地熱發電廠的福島縣柳津町約923.6%,第3名是設有小水力發電廠的熊本縣水上村約834.9%。

按都道府縣別來看,自給率最高的是大分縣約25.8%,第2名是秋田縣約23.3%,第3名是富山縣約18.2%。最低的則是東京都的0.3%,只佔日本整體的3.6%。

目前,全日本再生能源的供應量為30萬太焦耳(TJ,terajoule)(生質熱利用除外)。在能源種類方面,自2009年11月份起,由於規定電力公司有義務收購一般家庭等用戶利用太陽能發電剩餘的電力之制度開始啟用,太陽能發電供應量增加了36%,風力發電也增加了約16%。而佔了再生能源發電量整體4%的小水力發電,則維持在前年的水準。

東日本大地震引起了世人對再生能源的關注,只可惜引進的速度還有待加強。倉阪指出,依據目前的成長率來看,能源供應量還需要16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增加一倍。自2012年起,可再生能源的收購制度正式上路,屆時希望能有一個令人滿意的收購價格。

※ 參考資料:朝日新聞報導

Top

 

「綠色奧運」將引進4千輛寶馬汽車引批評

摘錄自2012年01月02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今年的倫敦奧運號稱是史上最環保的綠色奧運。不過,主辦單位打算引進將近4000輛的寶馬房車,載運高官富賈,引來不少批評。

為了籌辦綠色奧運,主辦單位讓多數運動員都住進選手村,避免他們搭車增加碳足跡;一般大眾則一律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來往。

不過,他們最近卻宣佈,將由德國直接進口將近4千輛的最新寶馬3和5系列房車,載運奧會高幹和政府高官等。據了解,有250輛配置了駕駛的寶馬將交給250名奧運高幹和政府高官乘坐,其他的3000多輛則讓小官、贊助商、貴賓及某些運動員申請使用。

倫敦議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說,倫敦大眾運輸相當完備,實在沒必要在使用這麼多汽車。他說,即使需要小汽車,也可以在倫敦租用,從德國進口不但沒必要,更增加了碳足跡,十分不環保。

Top

 

論壇∣為何東台灣海峽白海豚為一獨立族群?

作者:陳昭倫(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小組、IUCN瀕危物種名錄專家)

 張樂群攝生存在台灣西海岸的中華白海豚是由不到90隻的個體所組成的小族群,而死亡的個體持續的被發現和報導,顯示這個族群可能走向消失(decline)的途徑。被IUCN列為極度瀕危的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任何個體的消失對於族群的維持與延續都是相當的危險。從族群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個體的入添(recruitment)可以是由有性生殖繁衍出的新個體,或是經由族群間的個體遷移(migration)產生,來維持族群的數量。

同時,在生物學上,族群的特徵可以由不同的外型特徵(trait)或是遺傳(genetics)等方式加以定義。另外,族群的定義也因為不同物種的生活史特性,而會有所不同。因此,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保育策略制定時,就有相關的問題被提出。例如,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是否為獨立的族群?他們跟距離台灣不到兩百公里遠的大陸沿岸族群是否有交流的現象呢?因為,証明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為一獨立的族群對於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整體保育政策的制定有著關鍵性的角色。

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的族群在2004被王愈超博士所帶領的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正式在國際學術期刊水生哺乳動物學報a報導後,後續有關其分佈範圍、豐度以及其保育的相關問題也在2007年的哺乳動物學報刊出。從此,台灣白海豚的分佈範圍從苗栗的後龍溪一直分佈到台南的曾文溪口,族群數量少於百隻,以及其生活的水域深度不會超過水深30公尺的生態資料確認。基於這些重要的研究資料,國際保育聯盟(IUCN)於2008正式公告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為一極度瀕危的族群,確認這個族群滅絕危險性的事實。

然而,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到底與分佈在中國東南沿海的白海豚族群是否一樣仍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公案。DNA檢驗遺傳一直是被用來探討族群分化(subdivision)和遺傳互流(gene flow)的方法之一。但是,DNA檢測需要使用侵犯式的方法採集組織或是血液樣本進行分析,這對於族群量夠大的物種而言,例如魚類,還是在個體與族群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但是,對於極度瀕危的族群,特別像白海豚這類游動性強與警覺性很高的小型鯨類而言,侵犯式的採樣將會是很大的干擾,而產生壓力。而且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規模小且擱淺屍體少,其組織樣本極為有限,對於一般族群遺傳研究基本的樣本數至少要達30個體以上,才能產生有效的統計資料而言,DNA遺傳檢測相對上是不可行。

第二個辨識族群的方法是採用標誌放流(tagging)再加上衛星全球定位系統加以追蹤。同樣的,對於族群量較大的物種而言,衛星標誌放流亦是個體或是族群可以忍受的方法。但是對於極度瀕危的族群將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例如,Balmer 等人發表於210水生哺乳類動物學報b的研究顯示,在瓶鼻海豚背鰭上裝設追蹤發射器後,會造成海豚的潛水行為改變,同時也因為背鰭組織潰爛,不僅傷害到海豚,同時導致發射器的遺失。因此,以衛星標誌放流追蹤鯨豚的遷移能有待商榷。

第三種辨識族群的方法可以採用不同的表型特徵進行辨識之後,再以統計學方式加以比對,而表型特徵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出來的結果,更能顯示出族群的特徵。白海豚體色色斑( pigmentation)相對的提供了東台灣海峽族群為一獨立族群的科學證據。2008年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在哺乳動物學報c發表了比對東台灣海峽、中國福建九龍江口與珠江口三個區域的體色色斑的差異程度。研究的結果顯示三個區域的身體斑點 (body spotting comparisons)沒有顯著差異。最重要的特徵是背鰭與身體斑點強度的相對差異,而東台灣海峽族群的背鰭斑點比身體多,而九龍江口與珠江口族群的背鰭斑點則較身體少。在所有體色斑點變化的階段中,東台灣海峽族群的背鰭持續形成斑點,反之九龍江口與珠江口族群的背鰭則在身體的斑點褪去以前即轉為沒有斑點。這些結果顯示東台灣海峽族族群不僅有別九龍江口與珠江口族群,更是可以被明顯區分的。

除了利用體色色斑區分出東台灣海峽族群與中國沿岸的族群的差異,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更進一步利用體色色斑証明了東台灣海峽的白海豚是長住在台灣西岸。一般鯨豚的生態資料都是需要在春夏海況良好的情形之下出海觀測,在冬天海況不佳時,通常無法出海或是出海後的觀察相當困難。因此,要判斷白海豚是否是長住,必需要有冬天的資料才行。2011年七月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在海洋哺乳動物科學期刊d發表冬天白海豚出現在苗栗到台中附近海域的野外觀測資料,確定了東台灣海峽的白海豚是一獨立與長住在台灣西海岸30公尺水深之內的小型鯨類。

Wang, J. Y., S. K. Hung and S.-C. Yang. 2004a. Records of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 Sousa chinensis (Osbeck, 1765), from the waters of western Taiwan. Aquatic Mammals 30:187–194.

Balmer, B. C., Schwacke, L. H., Wells, R. S. 2010. Linking Dive Behavior to Satellite-Linked Tag Condition for a Bottlenose Dolphin (Tursiops truncatus) along Florida’s Northern Gulf of Mexico Coast. Aquatic Mammals 36:1–8.

Wang, J. Y., S. C. Yang, S. K. Hung and T. A. Jefferson. 2007. Distribution, abundance and conservation status of the eastern Taiwan Strait population of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 Sousa chinensis. Mammalia 71:157–165.

Wang, J. Y., S. K. Hung, S. C. Yang, T. A. Jefferson and E. R. Secchi. 2008. Population differences in the pigmentation of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 Sousa chinensis, in Chinese waters. Mammalia 72:302–308.

Top

 

論壇∣用孩子的眼光看政客的煙火秀

作者:潘翰聲

去年10月底內政部主辦的兒少國是高峰論壇上,兒童少年代表大多認為施放煙火既浪費又不環保,建議把錢省下來加強弱勢兒童的就學補助,提供各類博物館、遊樂設施免費入場,增加免費社區才藝課程,來得更實際。

但總統馬英九參加了台北市政府前第九次跨年倒數煙火秀,為了拚選票,孩子的意見甩都不甩。

政府努力把跨年人數逐年推升,從2004年的16萬人,2011年已成長到82萬。政府燒錢燒得很開心,商人賺錢合不攏嘴,當地居民的痛苦指數卻是愈來愈高。交通癱瘓的程度愈來愈嚴重,每次從晚上七、八點開始,四面八方的人群往信義區移動,「堵堵堵」便是此時的寫照,往年通勤族必須提早下班,否則便回不了家,居民連從巷子走到大馬路也得花上數十分鐘。機車不只是堵在公寓大樓門口,更成排停在路中央。一旦發生意外,救護車要救援根本是難如登天。而噪音公害,更從深夜鬧到凌晨,讓社區居民不得安寧。汽車聲、喇叭聲、交通哨音、爆竹聲、麥克風的吵雜,都使人徹夜難眠,總是直至三、四點才能安心闔眼。

不只是跨年,只要世貿有資訊展等大型展覽,信義區三張犁、吳興地區便交通打結,怨聲載道。而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費鴻泰,四年前曾提出「為信義、松山區鄉親爭取進入世貿展覽館參觀,享有門票半價的優惠」的政見,這種用錢收買受害民眾的心態,根本無能從根源解決環境污染。正在違法動工的大巨蛋BOT案,超過四萬人進場散場的交通衝擊和公共安全疑慮,也令地方居民憂慮「未來是不是等於週週辦跨年?」。費鴻泰竟說「希望大巨蛋比森林公園更漂亮」,簡直就是不知民間疾苦的權貴。

當政府施政無能,人民痛苦指數攀升,煙火只有短暫的麻醉效果,卻將快樂建築在居民痛苦之上,「到底是誰的跨年夜?」。連下一代「未來的主人翁」都知道,規模毫無節制的煙火秀與節能減碳背道而馳,而腦袋老舊的政客遠遠不如青少年的創意,總統和立委都應該換人做做看。

台灣綠黨進入國會,將是東亞綠黨的第一席,也是打開一扇面對世界的綠色窗口,要政府改採幸福指數取代GDP國民所得指標,將施政取向從創造短暫高潮轉到細水長流。

政府不該再燒掉數千萬元人民辛苦的納稅錢,來當作自己選舉的造勢大會,更鼓勵胡亂消費的拜金風潮。我們應該思考另一種慶祝節慶的方式,政府應該鼓勵、資助社區舉辦小型、溫馨的跨年活動,改由分散、簡樸的活動取代人潮、拜金的炫耀儀式。讓想慶祝節慶的人們可以歡天喜地,也還給想享受平靜的居民生活的品質。就讓地方居民承受的苦難到此為止!

※本文轉載自為地球嗆聲-潘翰聲,節本刊載於2012/1/1自由時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